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15篇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15篇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1個生字,學會其中9個。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瞭解作者的寫作順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學習寫作方法。

4、閲讀與想像相結合,瞭解雙龍洞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5、能根據自己所瞭解的雙龍洞的特點,向別人介紹某一景點。

6、能概括地總結雙龍洞的特色。

教學重點:

1、瞭解外洞、空隙和內洞的特點。

2、分清文章的主次內容並領會作者這樣寫的原因,從而學習其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1、由進內洞時作者的感覺體會空隙的特點。

2、在領會作者寫作目的的基礎上,學習其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課前讓學生收集有關浙江金華雙龍洞的資料,教師可準備有關雙龍洞風景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認知:

1、通過自學,能讀準生字,多音字字音,運用與結合課文等方法理解有關詞語;

2、瞭解作者葉聖陶的生平概況以及遊記這一體裁的基本特點和有關溶洞方面的自然常識。

技能、方法:

1、訓練並初步掌握解詞的幾種基本方法,如查工具書、用近義詞、藉助圖片、實物、結合句子,聯繫生活經驗等。

2、訓練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做到“三要六不”,即讀音要正確,聲音要響亮,姿勢要端正,不錯讀、不添讀、不漏讀、不換讀、不唱讀、不讀破格句。注意手握書本的姿勢與站立的姿勢。

3、訓練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性學習和交流,理解作者遊覽的順序、景點以及文章的主次。

情意:

通過朗讀課文,體會祖國山水的自然和神奇之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課前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讀通課文,理解詞語,理清遊覽順序,瞭解遊覽景點(畫示意圖),同時在網上或課外書上查找關於溶洞的一些圖片和資料。

2、教師方面:

①準備一幅葉老的人物像片以及他的有關作品集;

②準備一盆杜鵑花;

③有關溶洞的圖片資料;

④有關文字投影片。

第一張:

①浙江合適稍微呈現

②羅甸森鬱聚集昏暗額角

③繫着繩子好奇的心情

第二張:

①突兀森鬱合適盤曲而上變化多端聚集

②頭腦額角肩背臀部腳跟

③杜鵑花映山紅

第三張:變化多端千變萬化變化無窮千姿百態

形態萬千形象各異奇形怪狀變幻莫測……

第四張:朗讀課文“三要六不”。

第五張:關於石鐘乳、石筍的小知識介紹。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談話導入,練習審題:

1、同學們喜歡春遊嗎?説説你遊覽過的地方、景點的特徵以及遊覽後的感受。

2、正值陽春三月,正是旅遊的好時機,50年前的今天,即4月14日葉聖陶老先生曾遊覽過一個地方——逐步板書:雙龍洞(景點)金華(地方)記(可換“遊”字,它是遊記性文章的一般命題方法,如遊蘇州樂園、遊常州恐龍樂園等)

(二)學生彙報預習後的收穫:

説説通過自學瞭解了些什麼,掌握了些什麼,遇到什麼困難,有哪些疑問。教師相機介紹溶洞方面的知識以及關於葉老的生平情況。並鼓勵和肯定學習有方法、學習刻苦認真的學生。再安排一、二分鐘學生同桌交流解決預習中的困難。

(三)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出示文字投影片a,要求讀準加點的生字、多音字讀音。

2、出示文字投影片b,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如突兀森鬱:突兀、高聳;森鬱、森林、草木茂盛。

合適:結合句子理解指兩個人並排仰卧在很小的船裏不大也不小。(師用手掌代表小船、用兩支粉筆代表人演示)

盤曲而上:引導學生用畫示意圖理解。

變化多端:引導學生用近義詞的方法理解,並出示投影片c幫助學生積累詞彙。

聚集:引導小組同學表演理解。

頭腦額角肩背臀部腳跟:請學生扮演人體模特兒然後指出相關部位。其中對“臀部”一詞要理解並指導書寫:書寫時要做到上緊下鬆,遵循“上蓋下”的原則。

杜鵑、映山紅:用一盆杜鵑實物認識。

3、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①首先明確朗讀課文的基本要求,先讓學生説説,後出示文字投影片d“三要六不”。

②提示:朗讀較長的文章,可選自己喜歡的,可選認為寫得特美的`或比較難讀的,你認為主要的內容多讀幾遍。

③學生自由練讀。

④指名朗讀,組織評價。(朗讀中,可推舉班上最優秀的同學來讀;可讓認為本學期朗讀有明顯進步的來讀,可邀請同自己水平相當的來賽讀。聽同學讀時要專心,聽出好的地方及不足的地方,以準備全面評價和取長補短。)

(四)小組學習,理清遊覽景點及順序,瞭解內容的主次:

1、四人小組相互閲看自畫的示意圖,自填的順序。

2、指名上台講講作者的遊覽順序及景點(略)

3、請幾名學生按示意圖説説課文的主要內容,結合文章分辨一下哪些是主要的內容,哪些是次要的內容。

4、訓練學生用其它方法給文章概括主要內容,如:

①拓展小標題法:路途——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②連接段意法:課文先寫了路途中的見聞,再等外洞的特點,接着講如何通過孔隙,然後講內洞的特點,最後講出洞的事。

③以導遊的身份介紹:

親愛的遊客同志,大家好!歡迎光臨我們浙江金華。現在我們在乘車去雙龍洞的途中,先觀賞一下山坡上一片明豔的景色……這歡快的小溪泉水就是從雙龍洞流出來的。待會兒我們到了洞口先進外洞遊覽,看完外洞再乘小船穿過孔隙進內洞,即所謂的雙龍洞遊覽……今天準能讓你們一飽眼福、流連忘返……

(五)課堂總結,學生自行設計課外作業:

1、畫圖;

2、朗讀並背誦喜歡的片段;

3、查閲圖片資料;

4、抄寫詞語,整理預習筆記;

5、學編導遊解説詞。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認知:

1、繼續瞭解遊記的一些寫作特點,除了解按遊覽順序這條明線以外,進一步瞭解泉水流經這條暗線;

2、結合課文理解詞句,瞭解雙龍洞的風貌和特點。

能力: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訓練寫幾句導遊詞。

情意:通過閲讀與想象的結合。細讀了解雙龍洞的神奇之處,激發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外洞、孔隙、內洞的特點和落實“分清文章的主次”這一重點訓練項目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感受孔隙的窄小,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聽寫,並對聽寫的詞語按一定順序進行排列,説出排序的理由:

1、聽寫:

昏暗

盤曲而上

合適

突兀

森鬱聚集

2、排序:盤曲而上——突兀森鬱——聚集——合適——昏暗

(路途見聞)(洞口看山勢)(外洞較寬敞)(孔隙運輸)(內洞)

工具小船很窄小

按遊覽順序排列

(二)學生定標定法:

1、明確學習內容、學習目的、要求和學習方法,先自學填表後小組討論交流。

2、出示下列表格,供生分組選擇重點內容自學及討論交流:

景點哪幾個自然段主要特點寫得特別好的地方

(圈畫重點詞句)

路途

外洞

孔隙

內洞

學生自學時,師強調一定要朗讀、默讀、邊讀邊想、邊讀邊圈畫,爭取自己讀懂課文。然後填表,最後再小組交流,學得快的同學可選學其中二、三個內容。

(三)集體交流討論,訓練有感情的朗讀:

1、路途(2—3段)

(1)特點:景色明豔,一路迎着溪流。

(2)結合文章,理解“明豔”;理解“溪流”的活潑以及作者遊覽時的心情。

①出示投影片:“粉紅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紅,再加上或濃或淡的新綠,眼前一片明豔。”

(明豔:明亮鮮豔,“明”的是什麼?“豔”指的是什麼?結合理解“精神”,這裏指植物長得很有活力,並不是指人的某種品質;紅花綠葉相襯景色挺美。)

②出示投影片:

“一路迎着溪流。隨着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流聲也時時變換調子。”(引導想象小溪的形態、流速、聲音上如何變換調子的,體會溪流的活潑,大自然的情趣。然後練習朗讀,注意朗讀時的停頓和節奏,讀出一高一低聲調變化。)

③質疑解疑。

2、外洞(4段):

①特點:寬敞

②聯繫生活經驗體會寬敞,理解句子。“走進去,彷彿到了個大會堂,周圍是石壁,頭上是高高的石頂,在那裏聚集一千或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哪些詞可看出“寬敞”?能坐千兩八百人的大會堂有多大?聯繫學校的食堂體會。)③質疑解疑。

3、孔隙(5段):

①特點:窄小低矮

②怎樣説明“窄小”的?又是怎樣説明“低矮”的?

結合句子“怎樣小的小船呢?兩個人並排、仰卧,剛合適,再設法容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理解船的小以及“從行船的方式”上理解孔隙的狹窄。

再結合作者體驗到的“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到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摔傷鼻子。”反覆朗讀,結合孔隙的低矮和狹窄。

③質疑解疑。

4、內洞(6—7段)

①特點:黑暗寬廣奇異(或:黑、奇、大)

②結合相關句子重點體會景色的“奇異”上,可發揮學生想象,可能有哪些神仙、動物以及宮室、器用等。如“黃龍吐水”、“彩雲遮月”、“天馬行空”、“海兔探海”、“兔蛇共生”、“壽星與仙桃”、“青蛙盜仙草”等。然後進行練筆,寫幾句介紹溶洞的導遊

③朗讀、質疑解難。

四、小結讀後感受,拓展延伸課外閲讀。

1、同學們讀了課文,感到雙龍洞景色如何?可用哪些詞句來形容?(神奇、奇異、奇妙……)“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涼”、“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覓泉源上小船”;若把外洞作“龍廳”,內洞便是“龍宮”。

2、找出描寫泉水的句子,研究泉水的流經,體會作者的構思之妙。(從深黑的石洞流進內洞,再經過外洞流出洞口,然後隨着山勢流下山去。)

3、師結:雙龍洞現為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其自然風景名勝的歷史已有1600多年,自東晉以來就為世人所鍾愛,唐宋明清幾度輝煌,文人墨客慕名而來,李白、王安石、孟浩然、蘇東波、李清照等歷史名人都曾有佳作,毛澤東、朱德、宋慶齡、彭德懷等黨的國家領導人也在此留下足跡。請同學們課外閲讀相關的書籍。

4、啟發提問,拓展延伸。(假如你有機會去遊覽金華的雙龍洞的話,你會選擇什麼季節,並做好哪些準備?目的是引導學生放開説,課後進行課外閲讀,學會查資料。)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情意目標:

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認知目標:

認識本課生字,理解詞語意思;瞭解金華雙龍洞特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能力目標:

瞭解作者的遊覽順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學習作者細緻描寫的方法;閲讀和想象相結合,讀懂課文,發展想象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瞭解外洞、孔隙、內洞的特點,分清文章的主次,是教學的重點。感受孔隙的窄小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語。

2、瞭解作者的遊覽順序。

3、有感情地朗讀二、三自然段,體會山上景色的美。

〖教學過程〗

一、直接揭題

由題目猜測課文的內容和課文的寫作順序。

二、預習檢查

1、詞語:

浙江金華羅甸雙龍洞(用上這些表示地名的詞語介紹雙龍洞的位置)

粉紅色新綠明豔(你還知道哪些明豔的色彩?)

額角後腦肩背臀部腳跟(摸一摸這些部位,説説這些詞語是按什麼順序排列的)

稍微合適聚集呈現昏暗顏色各異變化多端盤曲而上

根據意思説詞語:

山或石頭高聳的樣子(突兀),

樹木茂盛的樣子(森鬱)(葱鬱、葱蘢)

指導書寫生字聚

2、朗讀課文:

指名朗讀課文,邊讀邊劃出作者遊覽的景點。

學生上黑板板書找到的景點。

三、再讀課文,畫出作者的遊覽示意圖

1、學生默讀課文,畫遊覽示意圖

2、根據遊覽示意圖,瞭解遊覽的順序。

3、瞭解課文敍述的重點,分清主要內容和次要內容。

三、欣賞上山見聞

1、作者在上山的路上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板書:見聞)

2、抓住“明豔”,體會山上生機勃勃的景象。朗感情讀。

3、抓重點句子,體會溪流的變化:

隨着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流聲也時時變換調子。

朗讀,體會溪流的變化和變化的原因。(教師作示範朗讀,指導讀好排比句。)

4、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朗讀和背誦。

四、練習

分類摘抄詞語。(表示地名的,表示身體部位的,描寫山和石筍、石鐘乳的四字詞語)

背誦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閲讀和想象結合,瞭解金華雙龍洞的特點。

2、學習作者細緻描寫的方法。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教學過程〗

一、回憶作者遊覽的順序

(板書)

二、閲讀課文,瞭解雙龍洞的特點

1、外洞:

⑴多媒體播放“外洞”景色。

⑵引讀課文:

洞口(),外洞()。

⑶比較閲讀,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細緻的描寫把外洞的特點描寫具體的:

①外洞很大,全是石頭。

②走進去,彷彿到了個大會堂,周圍是石壁,頭上是高高的石頂,在那裏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

2、孔隙:

⑴由外洞進入內洞,要經過一個孔隙。這孔隙有什麼特點?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⑵從小船的“小”,體會孔隙的窄小。從人躺在船裏進孔隙的感覺,體會孔隙的低矮。(“從……到……到……到……”為什麼要這樣寫?)

朗讀課文中描寫“我”進內洞時的感覺的句子。(體會作者細緻的描寫)

⑶小船是怎樣從外洞進入內洞的?

學生用兩隻手演示“我”進入內洞的經過。邊演示邊複述或背誦,進一步體會孔隙的窄小、低矮。

3、內洞:

⑴朗讀想象,你看到了什麼?

⑵多媒體放映內洞錄象:

認識石筍和石鐘乳。

想象所看到的石筍和石鐘乳,練習説話。

為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句式:

看那石筍(石鐘乳),像_________________。

⑶用一個詞語來概括它的形狀變化之多──()

用一個詞語來概括它的顏色多──()

⑷理解“是來進房子”,體會內洞的大。

三、總結課文

你覺得學了課文,對你有什麼幫助?

1、找出課文中描寫溪水和泉水的句子,理清文中的另一條線索。

(板書與遊覽順序對應,幫助學生理解兩條線索的關係)

2、通過細緻的描寫,寫出事物特徵。

四、設計導遊詞

選擇自己喜歡的景點,設計導遊詞。

為錄象片配導遊詞。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3

一 教學設計

如學生提到內洞這部分內容,教師就引導學生理解下列問題:

1.讓學生根據板書,概括文章的寫作順序。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葉聖陶先生早年寫的一篇遊記,作者按遊覽的先後順序記敍。文章開門見山的曲接面明遊覽的時間和地面,又以簡練的語言寫了途中所見的風景,作者的語言樸素,真實可感。選編本文的目的是:通過閲讀,讓學生感受到金華雙龍洞的自然景觀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讓學生通過感悟按課文記敍的遊覽順序,學習有條理敍述的表達方法;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樸質。另外在處置教材時要尤應留意,本文是本單元的第二篇,要留意把之前掌握的學習方法運用到本文的學習當中來。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認知能力,而且已經初步掌握了抓重面詞語、句子品讀感悟的方法。

這堂課在多媒體教學環境中進行,因此教學內容更富厚,教學策略更得當,教學方法更多樣。我充分發揮媒體教學的優勢,提高教學效率。

二教學目標

如學生提到孔隙這部分內容,教師就引導學生理解下列問題:

感情、態度和價值觀: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三教學重、難面:

2.演習理清課文的條理。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繼續學習12課《記金華的雙龍洞》

(二)進一步講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重面理解“即使不比做什麼,也很值得觀賞。”這句話。

2.讓學生到前面來講述線路圖。

3.快速瀏覽課文,你喜歡哪處風景,找出有關語句和重面詞語,談感受。

4.書中的四處風景,學生先提到哪一處風景,教師就指導學生理解哪一處風景。

如學生提到路上的見聞,教師就引導學生理解下列問題:

(1)理解“隨着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流聲也時時變換音調。”這句話。

(2)理解“一路迎着溪流。”這句話。

過程和方法:理解作者的遊覽順序,演習理清課文的條理。

(1)根據重面詞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入孔隙時的感受。

(2)指導學生朗讀作者入孔隙時的感受這段話。

(3)多媒體演示船是怎樣進出孔?複述這段內容。

(4)背誦這一段。

知識和技能:通過語言文字理解金華雙龍洞的特面,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2)多媒體演示內洞的風景(重面看石鐘乳和石筍)談感受。

(三)總結全文。

一教學分析

2.教師總結。

板書設計:

記金華的雙龍洞

(三)環境分析

路上外洞孔隙內洞

1.讓學生自由讀課文,讀後繪出默示遊覽線路的詞語,並且根據這些詞語繪出遊覽線路圖。

明豔寬敞窄、小黑、奇、大

1.理解外洞、內洞的特面以及怎樣由外洞進入內洞。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浙江、油桐、擁擠、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額角、擦傷、蜿蜒、依據、石鐘乳、突兀森鬱”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能複述“雙龍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壯觀,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領悟按遊覽順序進行敍述的寫作方法,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難點:

1、感受溶洞的奇觀。

2、瞭解外洞、內洞的特點以及作者是怎樣把由外洞進入內洞的。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文:

1、同學們,你喜歡旅遊嗎?都遊覽過哪些地方?那裏都有什麼美麗的景觀呢?(學生回答)

2、你到過浙江金華嗎?那裏有一個著名的溶洞,叫雙龍洞。(出示圖片)你們願意看看嗎?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上,在地面上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然的風光,在地下也有着很多奇妙的景觀。其中溶洞就像童話世界中的迷宮……今天,我們就隨葉聖陶先生到雙龍洞去遊覽一番吧!

學生讀書。

板書課題:記金華的雙龍洞

老師簡單結合課件圖片介紹雙龍洞

二、預習探究

1、自由讀課文,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三、合作交流

默讀課文,要求邊讀邊畫出作者遊覽路線示意圖。畫完後在小組內交流。師巡視指導。

金華→羅店→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

指名出示畫好的示意圖。並按圖説清圖意,然後相互補充或糾正不當之處。(學生畫好後,課件出示遊覽圖,讓學生依照遊覽圖講述遊覽過程)

四、品讀體驗

(一)大家對金華有了一些瞭解,就讓我們隨着葉老先生和你的腳步去金華看一看吧!

現在我們正走在路上,我們看到了什麼?(路上見聞)

默讀2、3自然段找出來。

映山紅、油桐、粉紅的沙土、新綠——一片明豔

溪流一路唱着歌,歡迎着我們到來。欣賞讀:“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

(二)一路上大家有説有笑,眼前一片明豔,耳邊溪流潺潺,迎着溪水抬頭望去,看!雙龍洞到了!我們一起來到洞口,看到了什麼,你有什麼感受?請你用筆劃下來,再讀一讀。(外洞)

1.洞口寬像橋洞

指名讀,讀出寬大的感受。

經過寬大的洞口,就來到了外洞。這裏又是怎樣的'景觀呢?

2.外洞

高、大彷彿到了個大會堂聚集一千人或是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聯繫學生所在的教室想一想,外洞有多大?

(一個教室有50人,一千人或是八百人的外洞有多少個教室這麼大?20個教室)

誰能把這種奇特的感受讀出來?學生讀課文。

這又高又大的外洞已經讓我們感到很奇特,更令人驚歎的是,那正流出溪水的孔隙。快來看看吧!

(三)由外洞進入內洞——孔隙

(1)自讀第5段,説説孔隙給你什麼感受?(窄小、低矮)

(2)説説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出來的。

1)船小——

a、“仰卧”怎樣卧,體會出什麼?(矮)

b、哪些詞句能突出船小?沒法容第二個人。體會出什麼?(窄)

c、小結:“矮和窄”都是小的特點,因而船小可以體會出孔隙小。

2)行船的方式——

a.工人

b.為何不能“劃”

3)乘船的動作——

a、哪個詞最能表現出孔隙小?

b、人怎樣貼着船底?從……到……到……到,總而言之是沒有一處不都着船底,為什麼要這樣?

小結:“貼“用的太好了,從作者的動作也可以體會出孔隙的小?(出示課件)

4)學生通過讀課文感覺洞的窄小、低矮。

感覺到什麼?(擠壓)

為什麼會有擠壓的感覺?(稍微、一點兒)指導朗讀:孔隙中,隨時都有撞破額角、擦傷鼻子的危險,隨着小船在孔隙中慢慢的行進,作者的心情也會越來越緊張。因此,這一部分要讀出緊張的情緒。(出示課件)

指名讀:我們乘船從孔隙經過,大約走了八、九米就來到了內洞。這裏又有什麼樣奇特的景觀呢?

(四)默讀第6段,初入內洞有什麼感覺?內洞有哪些景物?

(1)為什麼叫雙龍洞?

(2)展示圖片,加深體會。

這些石鐘乳和石筍,像神仙、像動物、像宮室、像器用……形狀變化多端,再加上顏色各異,即使不比做什麼,也很值得觀賞。再加上搖曳的燈光,忽明忽暗,讓我們置身於神祕的境界,怎能不令我們驚歎自然的奇異,請大家有感情地讀讀內洞這部分。

過渡:看完了雙龍洞的美景,我們戀戀不捨地隨葉老又仰卧在小船裏,通過孔隙出了洞。

五、鞏固延伸

1、為金華的雙龍洞寫一篇導遊詞。

2、做一名小導遊,結合導遊詞和遊覽圖向大家展示。

六、板書設計

記金華的雙龍洞

路上見聞

外洞

由外洞進入內洞

內洞

出洞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5

【教學理念】

本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基本觀念,憑藉教材這把“鑰匙”,以順應學生的“身心發育和生活經驗的擴展,逐步培養學生憑藉我國語言文字吸收經驗表達情意的知識能力。”(葉聖陶語)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

⑴ 能夠揣摩語言文字,體會抓住事物特點寫具體的方法。並能為表達交流的需要寫一寫身邊的景物。

⑵ 感悟雙龍洞景觀的奇異,能夠想象畫面有感情地朗讀。

2、過程方法:

比較分析品位語言;學習寫法強化練習。

3、情感態度價值觀:

⑴ 學習葉老感情真實,語言潔淨的文風,不説空話、假話。

⑵ 受到雙龍洞奇異景觀的薰陶感染,體會我國山河的瑰麗多彩。

【教學重點】

體會孔隙一段抓住景物特點寫具體的方法,感悟語言文字的精確與樸實。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當堂練筆熱情,使學有成效。

【教學用具】

內洞景觀錄象、孔隙一段文字及孔隙的縱切面、友情卡。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1、自我介紹

2、介紹我的學生。

3、交代友情卡,提示要求。

4、詢問學生旅遊情況,拉近與課文的距離。

二、整體感知課文,明晰路線圖,激發生活體驗

1、直接導入新課:

去過金華的雙龍洞嗎?今天我們就去遊覽一番。(板書課題)

2、怎麼走?都經過哪?快速瀏覽課文,看誰能最先看到遊覽路線圖。

3、看到了嗎?誰來説説!(板畫)

4、按着遊覽路線圖出發吧,心情怎樣?推薦一位同學,咱們讀出路上的好心情!

注:讀不到位,引導學生想象詞語的意思導讀。

三、分部分感悟景點特點,品味“具體”寫法

1、自讀自悟:

到雙龍洞口了,咱們進洞遊覽,看哪一個景點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標註下來,一會兒就這一景點談你的感受。

2、彙報交流,提升認識:

哪兒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隨學生導入相應景點,但應提示全體學生注意在遊覽路線圖中的位置。

第五自然段──孔隙:

⑴ 學生認識。(隨機板書:小……)

⑵ 從哪體會到的?

一種情況 “孔隙”一詞的理解:

一種情況:

① 可能説船小。

② 是船小嗎?教師手勢:是孔隙的窄!(板書:窄)

③ 都讀讀這兩句,體會體會。

一種情況:還從哪體會到孔隙的小?

① 可能談“自以為……擦傷鼻子”

② 我們就來坐一坐這小船吧!教師範讀,帶入情境。

③ 你又體會到什麼?教師手勢:是孔隙的矮!(板書:矮)

④ 課件:

都體會着讀一讀。

3、課件出示孔隙圖:

其實要説出孔隙的小,説出它的寬窄、它的高低就行了。課前,老師從網上查到一份資料:

課件:孔隙很小,寬有三米多,高不足一米,長有八、九米。

大家都讀讀,再和課文比較一下,同樣説小,體會有何不同?

4、語言訓練滲透寫法:

所以:作者不説寬有三米多,他説(怎樣小的小船呢?……是這樣小的小船。)

師順勢提升認識:

他用身體做比、借小船的小寫出孔隙的小,這種借比的方法讓我們都能體驗得到。(板書:借比)

作者不説高不足一米,他説(我懷着……擦傷鼻子。)

師順勢提升認識:他説自己坐船這件事,他寫自己的感受,(板書:舉事例、寫感受)讓我們每個人都感受到船的小,他多會抓特點寫具體呀。

第六自然段──內洞:

5、內洞給你怎樣的感受?哪體會到的,你來説説?(重點板書:奇)

⑴ 教師激情:

一百年才長一釐米的石鐘乳和石筍,在雙龍洞中顏色不一令人稱奇,形狀變化多端令人稱奇,名目數量之多更是舉世無雙。

⑵ 想象一下,除了課文列舉的大自然賜予的奇觀──蜿蜒在洞頂的一條黃龍,一條青龍,還有什麼呀?(順勢板書:列舉)

6、名目有四十多,説是説不完的,咱們去看看吧。(課件:雙龍洞內洞)

7、沒看夠,就再讀一讀。

第四自然段──外洞:

8、外洞的特點呢?(板書:大)

9、有多大?(大會堂、千八百人),順勢而導:

他打了個比方,列了個數字!多具體呀!相當於咱們多媒體教室的五倍!

板書:(打比方、列數字)

四、簡要回應整體,激發寫作慾望

1、迴應整體:

⑴ 看板書小結:

剛才我們遊覽一遭,哪印象深就談哪,體會到外洞大、孔隙小、內洞奇,其實遊覽是應該按着遊覽路線走的,現在你們快速瀏覽課文,看書找一找,這些景點是通過哪些語句連起來的呢?

⑵ 這樣的語句還有很多,我們體會着讀幾句!(課件:隨着路線圖出連接句)

⑶ 小結:

這樣的句子使課文結構嚴謹而且比總説“到哪了”使語句更顯得生動活潑。

2、激發寫作慾望:

⑴ 讀友情卡。

⑵ 抓住你學校印象最深的一處景點,試着用上作者抓特點寫具體的一兩種方法,可以是:

列數字、打比方、舉事例、寫感受、列舉等來介紹你的學校。

⑶ 簡要指導,可以給選擇不好的學生一些題目,如:

多媒體教室真先進!

電動大門真靈活!

⑷ 指讀兩三人,教師鼓勵選擇課文之外抓特點寫具體的其它方法,如對比等。

3、小結全課:熱情的孩子們,老師願作使者,建構起你們友誼的橋樑。

4、佈置作業:

旅遊時別忘了寫篇遊記。

【課後反思】

教學中,重視強化學生的閲讀感受和體驗,在學生的語感和思維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教師注重巧妙地提升認識,完成了寫遊記及抓特點寫具體的教學。為使學與用有機結合,課上進行生活性練筆,更使目標明確,重點突出。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6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一篇遊記,由於學生經歷有限,孩子們對溶洞這一事物還不瞭解,要讓孩子們真正感受到雙龍洞的美,從而理解作者的寫作技巧,就必須給孩子們一個對溶洞的感性認識。

課文按遊覽的是順序,依次寫了金華雙龍洞時的路上見聞、遊外洞、由外洞進入內洞、遊內洞的所見所聞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況。寫了路上的景色明豔,溪流歡唱,外洞的大,內外洞連接處孔隙的窄、矮、險;內洞的黑、奇、大;在讀者眼前展現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倫美奐,令人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全文結構嚴謹,內容安排渾然一體,井然有序,兩條線索(一是遊覽的順序,二是泉水流經的路線)有機交融,貫穿始終;觀察仔細,描寫形象生動,景物特點鮮明;敍述有詳有略,詳寫孔隙、內洞風貌突出了雙龍洞的特色。瞭解外洞、孔隙、內洞的特點和落實“分清文章的主次”這一重點訓練項目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感受孔隙窄、小的特點是教學的難點。

因為沒有多媒體的運用,學習“孔隙”一段時,學生問我:“老師,我怎麼感覺不到孔隙象大家説的那樣低矮呢?”為了節省時間,這時我馬上把孔隙的錄象放給孩子看,然後問他感受到了嗎?我讓他細細讀文章,然後抓住課文中的語言來品味,肯定比直接看要更有收穫。

我覺得自己在這節課做的'比較成功之處是:及時抓住教學契機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空間動筆寫一段話。例如,在講解內洞牆壁上的一段文字是這樣的:“其次是些石鐘乳和石筍,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大都依據形狀想象成神仙、動物以及宮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我及時抓住這個能夠讓學生展開想象的機會,讓同學們帶上自己想象的翅膀,想象在內洞的石壁上可能還回有什麼樣的圖案,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是十分驚人的,在短短的6、7分鐘內,學生都能依據自己的想象寫出一小段文字,鍛鍊了自己的動筆寫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這節課上完之後,我覺得有得有失,作為一名教師,要想講好自己一節成功的語文課是不容易的,需要教師在講課之前付出巨大的辛苦,抓住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精心設計自己的教學環節。通過這節課,我覺得自己努力的還不夠。在今後的課堂上要有意識地針對自身的問題進行有效的改進。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瞭解雙龍洞的特點,瞭解作者的遊覽順序。

2、感悟遊記的語言美、景觀美,掌握遊記的基本寫法。

3、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老師當導遊,帶你們到金華的雙龍洞遊玩好嗎?汽車開動着,看看那裏的景色怎麼樣。現在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同學們現在下車,我們一邊登山一邊欣賞這優美的景色吧!

二、整體感知,擬定遊覽路線

教師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通讀全文,在課堂練習本上擬出遊覽路線。請一個學生到黑板前畫出導遊圖,教師和其餘學生一起協助修正。從整體上感知全文,擬出遊覽路線,為下面每個景點的學習打好基礎。

三、遊覽景點,挖掘特點

1、領悟美,感受情──學習“路上”:

⑴ 走在路上,你的心情怎樣?你最想説的一句話是什麼?(教師點擊課件中“觀看景象”之“路上”片斷)

⑵ 看!“粉紅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紅,再加上或濃或淡的新綠,……”這麼多顏色放在一起,你感覺怎麼樣?(讓學生感悟“明豔”)

⑶ 有誰知道溪流為什麼“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水聲也時時變換調子?”哪位同學能讀出溪流的變化?(在學生朗讀過程中,教師播放自然界中溪水流動的聲音。)

⑷ 閉上眼睛,聽老師把前三個自然段朗讀一遍,邊聽邊想象路上的美景。(教師配樂朗誦)

2、扣詞句,抓特點──學習“洞口、外洞”:

過渡:

路上景色如畫,但我們目的地不在這裏,我們目的地在雙龍洞。

⑴ 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教師點擊課件中“觀看景象”之“洞口”片斷)

⑵ 到洞口抬頭望,山相當高,很有氣勢。誰能説説“突兀森鬱”是什麼樣的景象?同桌之間可以交流,也可以查字典。

⑶ 從洞口“走進去,彷彿到了個大會堂……在那裏聚集一千或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我們可用一個字概括外洞的特徵。(教師點擊課件中“觀看景象”之“外洞”片斷)

3、入情境,悟特點──學習“孔隙”:

過渡:

參觀完了外洞,順着泉源,我們來到了洞的孔隙。

⑴ 請兩位同學前去探探路。

⑵ 小船怎樣進出孔隙呢?(師生齊讀“船兩頭繫着繩子……船就出來”)請看錄像,小船是怎樣進出孔隙的。從錄像中,可以看出孔隙又小又窄。(教師點擊課件中“觀看景象”之“孔隙”片斷,配錄音介紹。)

⑶ 請一學生上講台,以椅子當小船,模擬作者的動作,想象作者是怎樣進孔隙的,體驗作者當時的心情。

⑷ 分組朗讀,讀出好奇、緊張的心情,看哪一組讀得最好。(教師指導朗讀)

4、馳聘想象,分析特點──學習“內洞”。

過渡:

仰卧小船進孔隙,行了兩三丈水程,我們就到了內洞。

⑴ 學到這裏,大家知道雙龍洞裏的“雙龍”其實是什麼嗎?(學生踴躍發言)

⑵ 遊覽過溶洞的同學見到過石鐘乳、石筍,誰能給我們講解一下石鐘乳和石筍是怎樣形成的?沒有遊覽過溶洞的同學也別遺憾,老師這就帶你們觀看石鐘乳、石筍。能不能想象一下這些石鐘乳、石筍的形狀,願想什麼就想什麼,給它們取上名字好不好?(教師點擊課件中“觀看景象”之“內洞”片斷,呈現一些千奇百怪、顏色各異的石鐘乳、石筍的`圖片,讓學生暢所欲言。)

⑶ 默讀,想想“內洞”有什麼特點。(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師生概括。)

四、着眼泉水,總結全文

1、找“嚮導”,擬順序:

⑴ 課文裏有一個“嚮導”陪着我們一路遊玩過來,大家知道它是誰嗎?(引導學生從泉水着眼,再擬遊蹤。)

⑵ 做個小練習,把溪流的走向填下來。(教師點擊課件中“溪流走向”)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深黑的石洞)

⑶ 這個“嚮導”不僅陪着我們,一路上也陪着作者,想想作者的遊覽順序是怎樣的?

(教師點擊課件中的“遊覽線路”。)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深黑的石洞)

作者進洞遊覽順序與溪流走向相反,出洞遊覽順序與溪流走向相同。以溪流走向為起點,再擬遊覽順序,使學生對作者“溪水流向、景點轉移”的寫作順序有清醒認識。

2、品語言,學寫法:

⑴ 我們學習這篇遊記,不僅是欣賞藴涵在遊記中的語言美、景觀美,還要學會遊記的寫作方法,指導我們的習作。

⑵ 這篇遊記篇幅不長,但給人印象深刻。作者是怎樣把一次遊玩寫得這樣精練生動的呢?哪些寫法值得我們借鑑?

(小組合作學習、討論)

⑶ 師生共同歸納,讓學生領悟遊記融情入景、巧抓特點、總分有序等寫作方法。

五、暢談感想,學寫遊記

1、雙龍洞遊覽完了,我們就要坐車回去了,你有什麼感想?能不能給大夥説説?

2、暑假要到了,我們可以借鑑這篇遊記的寫作方法,把我們在暑期裏印象最深的一次遊玩寫下來。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8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旅遊嗎?今天俺們就隨着葉聖陶爺爺,一起去遊覽金華的雙龍洞,好不好?

(板書課題:記金華的雙龍洞

二、新授

1、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看看能讀懂什麼,把不明白的地方劃下來。

(師副板書)

⑴ 你都讀懂了什麼?(4人)

(假如同學只從句段説,提前佈置一人)

板書:入山、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請你來你説你來,同學們知道得真多。

⑵ 那麼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5人)

對問簡單的詞語,可以説:

你來誰來幫幫他?你明白了嗎?

請你説你能幫他解答嗎?懂了嗎?

對同學有發明性的提問,可以説:

你的想法很獨特!多麼獨特的想法呀!

與眾不同,有創意。

敢於向權威挑戰,了不起!

這個問題值得俺們研究。這個問題待會解決(副板書)老師把它記下來也把它記在這。

相信這些問題講完課文後,你就會明白。

2、(指板書)那麼,在這幾局部中你最喜歡哪局部,用你喜歡的方式來學習,可以自身讀,合作讀,還可以畫畫,談體會。聽明白了嗎?開始。

全班彙報交流:

剛才同學們學習的熱情很高,現在俺們來交流一下!

入山:

誰喜歡入山這局部?(字幕:2~3段)

你來。

你準備用什麼方式來交流?

生:朗讀、談體會。

開始吧!

師:多美的景色啊!

誰還想交流?

(入山時見到的溪流。字幕:將“一路迎着溪流。隨着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流聲也時時變換調子。”畫線.)

為什麼喜歡?

生:用上了“時而”、“時而”、“時而”、“時而”這些詞,寫出了溪流的變化。(課件:將4個“時而”變色)

師:那誰能讀出溪流的變化呢?

你來讀。

師:同學們來評價一下,他讀的怎麼樣?

師:那你能不能把溪流的變化讀出來呢?生讀。(讀得好時)

師:你這一讀,老師彷彿聽見了溪流變換調子的聲音。誰能讀的比他還要好?生。告訴老師,為什麼溪流會時時變換調子呢?

生:因為山勢在不時變化。(讀得不好時)

師:誰來教教他?你再來試一試!假如都讀的不好,師範讀,加手勢。

師:聽老師來讀一讀。

看誰能把溪流的變化讀出來,褒揚。聽老師來讀。誰來和老師競賽?

師:為什麼溪流會時時變換調子呢?

生:因為山勢在不時變化。

師:俺們一起來讀讀吧!

3、外洞:

師:你還喜歡哪局部?

生:俺喜歡外洞,(放圖片)走入裏面就彷彿走進了大會堂,在那裏聚集一千或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

師: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俺們學校的階梯教室大約只能坐二、三百人,而內洞中一千或八百人開會也不覺得擁擠。能想象出外洞有多大嗎?(字幕)誰能讀出外洞的大?一生讀。他讀的外洞大不大?你能讀讀嗎?

4、孔隙:

生一:俺最喜歡孔隙這一局部。(課件:第4段的字幕)

師:你準備用哪種方式來交流?

生:俺準備用朗讀的方法來交流。生交流。

師:讀了這局部你有什麼感受?

生:俺感覺孔隙又窄又小。

師:從哪可以看出孔隙很小呢?

生:只容得下一隻小船進出,兩人並排仰卧,剛合適,再沒法容第三個人。

(課件:點擊熱區,將此句劃線)

師:誰還有?

生補充: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

(課件:熱區--劃線)

師:找得非常準確。你是通過讀體會出孔隙又窄又小的特點。

師:誰還想來交流這一局部?

生二:俺們組是以畫圖的方式來介紹這一局部的。(實物投影)大家看,俺把由外洞進入內洞上面的石頭畫得這麼低,是因為孔隙很窄小,高度大概只有從人的腹部到臀部的距離。船很小,只能並列躺着兩個人。船兩頭都繫着繩子,從內洞里拉動繩子,船就進來,再從外洞向外拉繩子,船就出去。多麼有趣啊!俺想這大概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方式吧!

(師馬上帶頭鼓掌。)你是通過畫圖來體會的。

師: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一幅圖。(出示孔隙的動畫)請看。這兩位遊客上船了,

剛才通過朗讀、畫圖,俺們知道了孔隙又窄又小。現在誰能把這一整段課文讀一讀?(出示此段的字)

先自身練練。誰來試試?你來。評:他讀得怎麼樣?

生(讀得不好)

哪兒不好?你能把這兒讀一讀嗎?讀得很好。你再把這一段讀一讀。

5、內洞:

師:你還喜歡那局部?

生:俺很喜歡內洞。

師:你想以什麼方式來介紹內洞(談體會)?

生:進入內洞就好像置身仙境龍宮了。那裏有蜿蜒在洞頂的雙龍,還有千姿百態,顏色各異的石鐘乳和石筍。

師:你為什麼喜歡它?

生:因為它形狀──,顏色──。

師:你能不能用課本上的詞來表示?(變化無常、顏色各異)

師:那些石鐘乳和石筍是什麼樣的?

生談:形狀像神仙、動物以及宮室、器用。

師:除此之外,洞中的石鐘乳和石筍還有什麼樣的?讓俺們一起走進內洞。

(放內洞局部錄象)

師:他們像什麼?請你來,誰再來説?

其實俺們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局部,內洞裏的景物還有很多。張開你想象的翅膀,誰再談談?

(假如沒有談的)

師:比方猴子觀海、海底撈月、哪吒鬧海等……

誰再説説?

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

説了這麼多,現在能把內洞變化無常、顏色各異的特點讀出來嗎?

(字幕:首先當然是……值得觀賞。)

先自身練一練。請你來。(一生讀)同學們,他讀的怎麼樣?自身練練,誰來?讀得怎麼樣?老師也認為很好,喜歡讀的站起來讀。

三、練習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暑假即將來臨,陽光旅行社要招聘一批雙龍洞景區的小導遊。

(課件:招聘條件“熟悉各處景點,普通話規範,舉止文明,待人熱情大方。”)

同學們願意來試試嗎?

師:首先以小組為單位作準備,每人介紹一處景點,介紹時可以把課前收集的資料空虛進來。各小組要選出最優秀的一名同學參與競聘。

誰想來介紹入山?(找一人)誰來介紹外洞、孔隙、內洞?(四人在前面一字排開)來,

(掛導遊牌,發小旗)

師:俺們由金華城動身。小導遊們,開始吧!

生1:(出示錄象──入山圖)

假如導遊開始沒自俺介紹,師要喊停。

問:平時俺們外出旅遊,見到的導遊也是這麼説的嗎?

生:對,要先自俺介紹。再來説説。

導遊:雙龍洞屬於巖溶景觀,以洞中有洞、卧船入洞為特色。俺們現在正通往雙龍洞。你們看,山上開滿了映山紅,是不是花朵和葉子都比盆栽的杜鵑顯得有精神。油桐也正開花,這兒一叢,那兒一簇,很不少。粉紅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紅,再加上或濃或淡的新綠,眼前真是一片明豔。

隨着山勢,迎着溪流,俺們繼續往前走。

導遊:再往前走,就到了雙龍洞口,溪水就是從那兒流出來的。

師:(拍肩)該輪到你了!

生2:外洞

俺叫XX,大家叫俺X導好了,將由俺和大家一起遊覽外洞。在洞口抬頭望,山相當高,突兀森鬱,很有氣勢。你們看,洞口的形狀真像橋洞,這麼寬。

導遊:讓俺們走進去看看吧。它高大明亮,洞高66餘米,廣、深各33餘米,面積1200多平方米。周圍是石壁,頭上是高高的石頂,在這兒聚集一千或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會覺得擁擠,像不像個大會堂。你看,泉水靠着洞口的右邊往外流。這就是外洞。外洞的終年洞温堅持在17攝氏度左右,冬暖夏涼,特別是在炎炎夏日,更是人們納涼的好去處,比起天然空洞,更是過之而不可及。古人形容的好:“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涼。”

師:誰還查找了其他有關外洞的資料?

一生讀:俺還知道了外洞廳北有一掛黃色“石瀑”(生出示圖片)大家看,它儼然是古人衣袍,這就是傳説的“呂先生藏身”景點。相傳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曾隱身於此,又有傳説是,有個村姑誓不嫁搶她的財主,被鎖困在洞中,呂洞賓就是從這裏去營救洞中的村姑的。

師:你是從哪兒知道的?(上網)

師:利用上網來查閲資料是一種便利的方式,可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生3:孔隙

導遊:(圖)俺叫XX,大家叫俺X導好了。請看,這就是孔隙,可以容下一隻小船進出。……這就到了內洞。

生4:內洞(錄象)

導遊:讓俺們一起去看看雙龍洞內最神奇的自然景觀──內洞吧!大家看,洞頂上有兩條龍,一條黃龍,一條青龍。那邊是些石鐘乳和石筍,形狀變化無常,顏色各異,你可以依據其形狀自由想象,即使不比作什麼,俺覺得也很值得觀賞。假如你在內洞轉一圈後,你會發現內洞比外洞大得多。接下來,請大家自由遊覽。

師:導遊工作結束了,現在請大家評價一下他們的表示?

祝賀你們!

四、談收穫

1、(指副板書)這些問題你明白了嗎?

2、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呢?

五、安排作業

課後,請同學們用做詩、畫畫、唱歌、寫廣告語等方式表達自身對雙龍洞的喜愛,下課。

課後反思

俺十分重視這次的教學活動,態度是端正的`。變壓力為動力,很早就開始準備:認真備課,認真製作課件;多次修改課件、教學設計。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篇遊記,主要描寫了“外洞、空隙、內洞景物”的特點。教學時,俺想重點講解“空隙”的局部,引導同學歸納學習方法。然後,要求同學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學習“外洞、內洞”局部。最後,同學自學“路上見聞”局部。如此佈置,主次分明,體現了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分清文章的主次。教學“空隙”時,努力實現教育民主化,形成師生一起激勵,相互促進的教學新格局。教學“外洞和內洞”時力促以培養同學自主精神和自學能力為核心的教學理念的形成。最後的設計“導遊講解”局部有趣,激發同學學習興趣;使課堂成為同學主動學習,勇於探索的動態過程。公開課教案立足課堂,優化教學進程;突出精講點撥,講究藝術提問,從以同學的機械學習為主轉變為聽、説、讀、寫的綜合訓練為主。教學時,使用許多自身製作的課件,形象生動,提高教學效率,體現現代教學思想。

1、實現兩個目標:

培養同學考慮、表達和蒐集資料的能力,運用有關課外資料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培養同學依據課文內容,蒐集資料、豐富課外知識的習慣,從而激發同學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對喀斯特地貌的興趣。

2、完成本單元重點訓練目標:

教學時,俺重點講解“空隙”的局部,引導同學歸納學習方法。然後,要求同學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學習“外洞、內洞”局部。最後,同學自學“路上見聞”局部。如此佈置,主次分明,體現了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分清文章的主次。

缺乏之處:上課緊張有餘,教學機智缺乏;教學內容過多,對各個教學過程挖掘的深度不夠;同學主動參與的精神不夠,教學氣氛不活躍。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9

一、教學目標

1、教養

①、學習本課生字詞,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②、按遊覽的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和主要內容。

③、歸納中心思想,練習按文章敍述的方法給課文列提綱。

④、通過學習語言文字瞭解金華雙龍洞的特點,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2、教育

教育學生要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3、發展

學生的觀察力、綜合概括能力、背誦能力等。

二、教學重難點:

1、理清課文的條理,練習給課文編寫提綱。

2、瞭解外洞、內洞的特點以及作者怎樣由外洞進入內洞的。

三、課前準備:生字詞卡片、幻燈片、幻燈機、錄像帶、錄像機等。

四、教學課時: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學會生字詞,通讀課文。

2、理清課文的遊覽順序,給課文分段。

3、教學課文一、二、三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導入課題,板書題目。

齊讀題目,指導理解“記”的意思。

二、通讀課文,説説課文大概寫了什麼。

三、檢查預習情況,指導讀準生字詞。

四、理清條理,給課文分段。

1、問:按遊覽的順序,課文可以分幾段?怎樣分?

2、檢查分段情況,指導分段。

五、再讀全文,説説作者遊覽了哪些地方?遊覽的路線是怎樣的?

板書:金華城—→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六、講讀課文一至三段。

1、作者出了金華城,去雙龍洞的路上看到了什麼?默讀課文説説。(映山紅)(油桐)、(沙土)、(新綠)、(溪流)。

2、這些景物有什麼特點?給作者的.感受怎樣?(板書:一片明豔)

3、觀看錄相,親自感受。你覺得路上的景色如何?指導感情朗讀。

4、作者還聽到了什麼?溪聲有什麼特點?為什麼會有時而窄,時而寬,時而緩,時而急的變化?觀看錄相,然後説説。

5、作者為什麼要寫路上看到的景色?這溪流和雙龍洞有什麼關係?

6、作者先遊覽了洞口,你覺得洞口有什麼特點?(板書:突兀森鬱)理解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7、外洞又有什麼特點?讀讀文中的句子,仔細體會,然後説説。

8、觀看錄相,親自感受。感情朗讀寫洞口和外洞的語句。

9、有感情朗讀一至三段。

10、小結:

這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的一、二、三段,瞭解了作者的遊覽順序,跟作者一起遊覽了路上和洞口、外洞的景色。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通過語言文字瞭解金華雙龍洞的特點,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2、瞭解作者的遊覽順序。學習細緻描寫的方法。

3、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難點】

1、瞭解外洞、內洞的特點以及怎樣從外洞入內洞。

2、練習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記金華的雙龍洞》,課文的前三段向我們介紹了作者遊覽的時間、目的地以及一路上的見聞,那盤曲而上的盤山公路,那令人眼前一片明豔的山路景色,那時時變換調子的溪流聲……是多麼迷人啊!那麼作者遊覽了哪些地方?這些地方又各有什麼特點?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二、初讀課文,總體感知

1、初讀課文,理清條理:

請大家打開課文,讀讀課文4~8自然段,看看作者遊覽了哪些地方?

2、再讀課文,歸納特點:

同學們再讀讀這幾段,看看外洞、孔隙和內洞分別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3、小結過渡,佈置下一步學習任務:

你們剛才談的這些就是這幾個地方的特點。通過剛才兩次讀課文,我們知道作者遊覽了這幾個地方,也知道了這幾個地方分別有着這樣的特點。那麼,你對哪個地方最感興趣呢?(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説出喜歡的地方)同學們都分別找到了自己最喜歡的地方,你們想讓大家都來喜歡這裏嗎?那就要你們去細細地讀文章,喜歡哪個地放就讀哪個部分,看看你從文章的哪些詞句中體會到了這些特點,然後把你的體會告訴大家。通過你的理解,通過你的表達,把別人都吸引過來,好嗎?

同學們要注意你喜歡的這個地方有什麼特點?你是從文章的哪些詞句中體會到這些特點的?找到後就按平時讀書的.方法做上記號。

三、精讀課文,自讀自悟

1、學生閲讀,做批註:

⑴ 同學們已經想好了,那麼我們就從外洞開始,説一説你是從哪些詞句體會出特點讓並且讓你喜歡上的?

⑵ 剛才這幾個同學的説的非常好,有誰被他們的敍述所打動也喜歡上外洞的同學請舉手。那麼就請你們這些喜歡上外洞的同學有感情地一起來把外洞讀給大家的聽。

⑶ 接下來作者寫了從內洞到外洞的唯一通道孔隙,孔隙有什麼特點?

(學生敍説時要讓學生説出是根據什麼哪句話理解到的)

結合學生的回答,讓學生了解作者在描寫孔隙的特點的同時,還寫了如何通過孔隙進入內洞的乘坐工具,進入方式。

⑷ 作者在這裏介紹了孔隙的特點還介紹了什麼?

在講解時,根據學生所説的進行引導,不要把答案直接灌輸給學生。並且在敍説過程中要讓學生知道哪些地方是作者對實際的描寫,那些是作者自身的感受。

2、體會作者的心情:

⑴ 這樣小的小船,這樣獨特的進洞方式和乘船姿勢,這樣奇特的乘船感覺,是多麼有趣啊!作者此時心裏會怎麼想呢?

⑵ 通過剛才幾位同學的介紹,有哪些同學也對孔隙產生了興趣?正因為作者抓住孔隙的特點結合自己的感受,使我們如臨其境。所以孔隙也就深深地吸引了你們,是這樣的嗎?那麼喜歡孔隙的同學就大聲的把你的體會融入到朗讀中,一起齊讀本段。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11

學習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詞義。

2、瞭解遊覽順序,感受雙龍洞景象的奇異,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瞭解按一定順序閲讀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

5、培養蒐集材料、豐富課外知識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感覺溶洞的奇觀。

2、學習按遊覽順序的記敍方式和運用恰當的詞語描繪事物和表達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1、蒐集有關石鐘乳、金華雙龍洞的文字、圖像等資料。

2、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你喜歡旅遊嗎?都遊覽過哪些地方?你到過浙江金華嗎?那裏有一個著名的溶洞,叫雙龍洞。讀讀課文,今天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觀光遊覽。

揭示課題,初讀課文

聽朗讀錄音——自讀課文

説説跟着作者遊了一趟雙龍洞,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二、聯結感悟

1、引導細讀,瞭解遊覽順序

學生自讀,要注意讀準生字、理解新詞,並用“——”畫出提示作者遊覽順序的有關詞句。

教師巡視,指導有困難的學生。

2、指名回答,師生共同討論:

學生總結遊覽順序時,學生可能會忽略由外洞進入內洞的過程,對此教師可設計提問:

作者是由外洞直接進入內洞的嗎?以引導學生注意從孔隙進入內洞的過程。並隨機讓學生讀讀這一段,注意正音,指導讀順,引導學生理解詞義,如:仰卧、臀部、水程等詞語。

教師根據學生描述的遊覽順序,板書畫一幅簡單的示意圖。

三、生成新知

指導學生按遊覽順序理清課文脈絡:

按遊覽順序可分六段。(分別請6名學生來讀對應的段落,注意不多讀也不少讀)

四、課堂作業

1、認讀生字、生詞並書寫,遇到疑問隨時發問。

2、隨機利用搜集的資料介紹雙龍洞的石灰質巖石及其形成的石鐘乳、石筍。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默寫生字詞。

2、讀課文:這節課我們按照遊覽路程來欣賞景點、品讀文章。

二、聯結感悟

(一)閲讀,體會路上景色

1、引導學生讀中感受。請一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這位同學讀出作者的心情了嗎?”

學生自由練習讀,邊讀邊想象作者所看到的景物、當時的心情。再讓學生個別展示朗讀,點評中體會作者是怎樣描述這些景物的。

2、放映課件,輔助感受:

配音:春末的一天,作者踏上了去雙龍洞的路途。一路上,春末的景緻不斷撲入作者的眼簾。我們也來感受一下山中的春色吧!

這是映山紅,花大多是紅色的,也有紅紫色和白色的;油桐的花朵較大,白色帶有黃紅色斑點和條紋……色彩多明豔啊。

3、感悟課文寫溪流的匠心:

山中有花也有水。誰來讀一讀一路迎接遊客的溪流。(請一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

你覺得作者對溪流的描寫很有情趣,對嗎?你從哪裏感覺到的?

(品味“時而……時而……”一句,體會幾對反義詞的妙用)

(二)討論外洞特點,體會雙龍洞的“雄”

1、如果説沿途的風光可用“春光美”來概括,那麼洞口和外洞你會怎麼來概括呢?

請一名學生朗讀第四自然段。

(洞口可用“寬”“高”來概括,外洞可用“大”字來概括,在簡圖上補板書:寬、高、大)

2、洞口外的景色使你產生什麼感覺?

理解:

“突兀”:高聳,指山勢高聳。

“森鬱”:樹木茂盛繁密。文中指山上草木生長得茂盛繁密。高山之上,樹木繁密,很有氣勢,不禁使人對雙龍洞產生一種神祕感。

3、作者的哪些描寫讓你體會到外洞的大?(彷彿到了個大會堂,高高的石頂,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

4、這裏作者又一次提到“泉水”,下一句也是,讀一讀,你有什麼想法?

(它彷彿是嚮導,作者順着溪流遊覽。現在迎着溪流入洞──乘船通過泉水流出的孔隙進出內洞)

(三)瞭解怎樣由外洞進入內洞,體會雙龍洞的“險”

1、乘船從孔隙中穿過是什麼滋味,我們也來試試。

齊讀。

2、説到“孔隙”我們就會想到很小的窟窿或很細的縫兒,而這個孔隙卻可容得下一隻小船進出。那麼作者為什麼不稱之為水洞卻還要稱為孔隙呢?

看課件外洞由近及遠的鏡頭,讓學生懂得因為外洞面積太大了,水洞相對就顯得很小,所以作者用孔隙一詞是恰當的。

3、默讀第五自然段,想一想:

作者乘船通過孔隙是怎樣的情形、怎樣的心情?

誰來讀讀,讀出作者的感覺、心情。

你覺得哪些語句真切地寫出了作者這種緊張的心情,能把它背出來嗎?

複述或者背誦這一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引入新課

聯繫上文討論:作者飽覽了沿途的美景,感受了外洞的宏大氣勢,經歷了孔隙中乘船而行的`驚險,終於到達了內洞。內涵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二、聯結感悟

(一)瞭解內洞特點,感受內洞的“奇”

1、請一名學生朗讀第六自然段,學生邊聽邊畫出描寫洞中雙龍的句子:

“蜿蜒”是怎樣的?據字形釋義,再觀看課件,讓學生作描述。

2、結合課件(或圖片),討論學習:

內洞的景象是怎樣的,給你的感覺是什麼?除了課文寫到的,你還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⑴學生小組內交流評議,互相啟發,開闊思路:

內洞有很多石鐘乳和石筍,它們形狀變化多端,顏色也各不相同。有的像龍,有的像神仙,有的像動物……給人的感覺是神奇而有趣。內洞比外洞還要大得多。

洞內景物的描寫,也是有順序的,文中用了“首先、其次”來表明觀看順序,讀一讀,感覺這樣寫條理就比較清楚了。

⑵指名看着圖像,試着給圖配音,描述洞內景象。

(二)小結

1、作者乘船出洞,結出了雙龍洞之遊。我們同作者一道感受了雙龍洞的雄偉、驚險與神奇。面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們不禁折服於自然之偉大、自然之神奇。

2、有感情地分組讀課文。

(三)質疑問難

三、生成新知

1、背誦、摘錄精彩語句。

2、指導造句:

時而……時而……(引導體會在描寫景物、事物的形態變化時可以運用,舉例提示:“大海時而……”,“舞蹈動作時而……”,“我的心情……”等)

即使……也……(讀課文範句,體會分句間轉折的意思,然後教師或學生示範造句,指導仿造)

四、推薦課外閲讀

像這樣的課文,記錄了作者遊覽過的地方,你讀了,彷彿跟着作者在遊覽觀光,這就是遊記,你喜歡讀嗎?都讀過哪些遊記?你都摘記了精彩語段嗎?能背記這些精彩語段嗎?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的遊覽順序,分清文章主次,學習作者的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閲讀與想象相結合,瞭解金華雙龍洞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瞭解外洞。孔隙和內洞的特點。

【教學準備】

1、讓學生通過查閲資料或上網等方式,瞭解雙龍洞的有關知識。

2、教師準備有關雙龍洞的圖片,錄像資料。

【教學時間】

兩課時。(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置疑導入

師介紹智多星奪標旅行團的特點就是能讓小朋友們在奪標旅行中不知不覺地成為智多星,“小朋友們想不想成為智多星?”“想!”學生熱情高漲,激發學生求知慾望,宣佈此次奪標任務:(多媒體出示)

目的地:雙龍洞

奪標指數:五星級

智囊寶典:葉聖陶爺爺《記金華的雙龍洞》 課前蒐集的相關資料。

導遊:難難

“在這次的奪標旅行中我們會遇到很多挑戰,我們要善於運用我們手中的智囊寶典我是你們的導遊難難,希望不要被我的難題難倒哦!有沒有信心完成這次任務?”,“有!”“祝你們好運!”

臨行前填寫調查問卷。(多媒體出示)

調查問卷:

1、去過哪些景點,有何感受?

2、此次旅遊你想有什麼收穫?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瞭解課文遊覽順序

挑戰:自行設計此次旅遊線路圖。(瞭解文章的明線)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三、學習課文內容

1、“還等什麼?我們出發吧!”創設情景,伴隨《春之聲》的音樂聲,師朗讀描寫路上美麗景色的段落。讓學生説説自己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

(漫山遍野的杜鵑,粉紅的山,變換調子的溪流聲。)

通過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他們彷彿真的看到聽到了,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沿路的美。

2、“正當我們還陶醉在一路的美景中時,快看啊!我們已經來到了雙龍洞口:

(多媒體展示雙龍洞洞口的照片,讓學生直觀感受洞口大 。很有氣勢的特點)“小朋友們想不想到洞裏探險?學生迫不及待“想!”

“小朋友們一是要注意安全,二是要仔細觀察外洞。孔隙和內洞的特點待會有很艱鉅的任務等着大家呢!”

(多媒體播放雙龍洞的錄像,直觀感受雙龍洞洞口。外洞。孔隙。內洞的特點。)

2、完成任務:(多媒體出示:)

任務:繪製金華雙龍洞地形圖。

內容:包括洞口、外洞、孔隙、內洞。

方式:協助導遊完成任務。

(在師生合作中探討交流,瞭解雙龍洞的地形以及各處的特點)

重點學習內洞和孔隙部分的內容。

內洞的特點:

⑴ 大,找出體現內洞大的句子,感受作者是如何通過這些句子寫出內洞大的特點的。

⑵ 奇,感受作者是通過寫洞內的石鐘乳的形態多端。顏色各異來體現內洞奇的特點。(觀看石鐘乳圖片,想象。説説它們的樣子。形態。給它們起個名字)

⑶ 還有沒有新發現?(葉聖陶爺爺還描寫了內洞的另一個奇觀:一條黃龍一條青龍蜿蜒在洞頂)讓學生了解這是雙龍洞名字的來歷。

孔隙的特點:

低小。(多媒體播放乘船過孔隙這一段錄象),提醒學生注意看,説説自己在看過孔隙這段錄象時的感受,再讓學生通過智囊寶典找一找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孔隙低小的:學生討論彙報:

⑴ 船小。通過朗讀表現出船小得不能再小的特點。

“為什麼通過船小你能感受到孔隙的小呢?”“只能容的下一隻小船出。”

⑵ 乘坐方式獨特。“怎麼乘坐?”

抓住關鍵詞“從……到……到…到……沒有一處……。”以及動詞“貼”,再想象當時乘坐小船為什麼用這樣的仰卧方式,以及在完成這一系列動作時會想什麼?有什麼擔憂?

⑶ 作者乘船時的感受,先請學生談談自己觀看過孔隙時候的感受。

生:“壓抑,不能呼吸。喘不過氣來,光線昏暗。”

師:“我們來看看葉聖陶爺爺和我們的感受是不是一樣?”怎樣朗讀才能把這種壓抑的感覺讀出來,指導朗讀。瞭解小船如何自由在孔隙間出入的。

老師總結:

在過孔隙時作者並沒有直接寫孔隙有多麼低小,可是我們卻從船小。乘船方式獨特以及作者乘船時的感受體會到孔隙低小的特點。指導學生學習作者細膩真實的寫作方法。

3、師:“我們的旅遊快結束了,這一路我們都是沿着葉聖陶爺爺的`旅遊線路完成任務的,其實,我們還有一位小導遊,跟着它我們也能順利完成今天的任務,它是誰呢?”

師可適當提示“嘩嘩譁~”學生恍悟“小溪流!”請看任務:(多媒體出示)瞭解文章的暗線。

挑戰:在地形圖的基礎上添加小溪流水線路圖。

提示:找出智囊寶典中所有描寫小溪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

4、總結這次旅遊的收穫。學生的回答可以是多方面的:

師:“小朋友們,總部給我們發來了一封電子郵件,快看看!”宣讀致小朋友的一封信:(多媒體出示)

賞識鼓勵學生,讓他們從各個角度發掘自己的閃光點,在滿足感和自我肯定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四、課外作業

(多媒體出示)

1、寫一篇遊記。

2、對照自己繪製的雙龍洞地形圖,給沒去過雙龍洞的小朋友當一回小導遊。

師:“我宣佈,今天的旅遊奪標任務圓滿成功,小朋友們再見!”

生:“再見!”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能複述雙龍洞的景象。

過程與方法;

1.安作者的遊覽順序學習,練習給課文編提綱。

2.學習作者有條理的表達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語言文字瞭解金華雙龍洞的特點,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

1.瞭解外洞、內洞的特點以及怎樣由外洞進入內洞。

2.理清課文的條理,練習給課文編提綱。

教學難點:

學習按遊覽順序記敍的方法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感知課文,瞭解作者遊覽的全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以她那壯美的河山、神奇的風光吸引了人們的目光,留下了人們的讚歎。《記金華的雙龍洞》就是作家葉聖陶遊覽之後寫下的一篇遊記。我們就沿着他的足跡去觀賞這一神奇的溶洞。(板書:3.記金華的雙龍洞)觀看圖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作者旅遊的景點,看看作者遊覽了哪些景點?是按什麼順序遊覽的?

2.引導學生把這些景點連起來,理一理,看一看作者的遊覽路線是怎樣的。

3.讀課文,找出作者遊覽景點產生變換的詞,畫一畫,讀一讀,體會這些詞句在描寫遊覽過程中的作用。

三分清詳略,把握重點

1.瞭解作者遊覽的全過程。

找出關鍵詞句,瞭解遊覽過程。

2.小組合作探究,説説哪些是重點,寫了些什麼。

3把握重點。在小組合作探究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將作者描寫的五個遊覽內容作比較,進而把握重點內容,即:遊外洞遊空隙遊內洞。

4編寫遊覽順序的提綱。

四.讀全文,理清順序

1.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梳理,想想作者是按什麼順序遊覽的。

2.引導學生抓住“一路迎着溪流”,探究作者的遊覽順序,尋找課文中的另一條隱性線路“泉水流經的線路”。石洞—內洞—空隙—外洞——洞口—路上

五.讀寫生字,鞏固強化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學生認讀、識記。

2學生讀寫,師指導。

六作業。

1.抄寫生字、生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通過語言文字瞭解金華雙龍洞的外洞特點以及怎樣由外洞進入內洞。

2感受雙龍洞的雄、奇、險,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你喜歡的段落。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

1試述作者參觀遊覽的兩條不同線索。

2聽寫生字。

二細讀課文,品味揣摩

1讓學生找出“由外洞進入內洞”一段,引導學生讀出感覺,邊讀邊想象,使自己彷彿置身其中。

2品味空隙的“小”和“窄”。

(1)理解空隙的'“小”

a找出描寫空隙“小”的語句

b邊讀邊感受空隙的“小”

(2)體驗空隙的“窄”。

找出描寫空隙窄的句子,品味“從後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着船底了”,這句話説明了什麼?抓住關鍵字眼:

“從到沒有一處”來體會。

“可是還能感覺......我又感覺.......”寫出了作者的什麼感覺?想像一下,如果你躺在船上過空隙會有什麼感覺。邊讀邊想象,在讀和想象中體驗過空隙的感覺。

(3)根據你的理解畫一畫空隙。

3總結學習方法。

(1)這個景點有什麼特點?是從哪些語句看出來的?

(2)作者的感受是什麼?

(3)怎樣通過朗讀來表現景物的特點和作者的感受?

三朗讀訓練,體驗情感

1啟發學生邊讀邊想象,在腦海中浮現想像的內容。

2把自己認為美的語句多讀幾遍,讀時把自己想像成遊客,邊聽導遊介紹,邊欣賞。

3鼓勵學生個人自由朗讀,自主體驗。

四學習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1個人練讀。

2同桌相互檢查背誦。

3全班抽查。

五交流分享。

學完本課,你有什麼收穫?與同學分享一下。

板書設計:

3記金華的雙龍洞

遊覽順序

路上→外洞→空隙→內洞→出洞

泉流線路(反向)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14

教學主題:

部編人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十七課《記金華的雙龍洞》。

一、主要內容:

本單元課文主要是圍繞“學習按一定順序寫景物的方法”這個專題進行編排的。主要由《海上日出》《記金華的雙龍洞》兩篇課文組成。編排意圖是引導學生學會按一定順序寫景物的方法,體會文章是怎樣按照一定順序來寫的,學會抓住重點景物去寫。

《記金華的雙龍洞》這篇課文語言淺顯易懂,很適合國小生閲讀。課文是按照遊覽的順序寫的,按照:外洞-洞口-孔隙-內洞-出洞的順序寫的。作者圍繞“遊覽的順序”選取了外洞、孔隙、內洞等景物來寫的,要求學生先整體感知,畫出課文遊覽路線圖。 再分析內容,看看作者選取的景物有哪些,哪些又是重點寫的。

二、面向對象:

四年級學生能夠用自己掌握的.閲讀方法,藉助漢語拼音自讀篇幅比較長的文章,能夠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初步讀出文章的情感。但是由於學生的年齡侷限性,對於閲讀理解的深刻程度還有所欠缺,對學習“按一定順序寫景物的方法”有一定的難度,對文章質樸無華的語言理解不夠深刻,對文章“抓住重點景物去寫”的領悟不夠深入。針對學生的認知特點,在教學中創設情境,運用“討論交流,合作探究” 的學習方法,品讀描寫景物的詞句,喚起孩子們的生活經驗,走進美麗神奇的大自然,體會文章是怎樣按照一定順序來寫的,怎樣抓住重點景物來寫的。

本班大部分學生喜歡語文學習,雙基知識掌握較好,學習積極性較高。學生能夠主動學習,能夠比較順利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能夠適應多媒體教學環境,適應信息技術手段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切實掌握學生的特點,清楚地知道學生的優勢和不足,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主體,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引領教學活動,滿足學生的需求,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發展。

三、教學環境:

1、教室裏有一台聯網電腦,可以通過網絡訪問具有豐富資源的共享學習空間;有一台交互式電子白板一體機,一台高清激光投影機,能夠使信息技術與教學有機融合。

2、利用PPT課件和教學視頻引領小組合作學習,課堂上小組研討、師生互動、及時反饋,班級氣氛活躍、師生關係融洽,形成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

3、利用PPT課件引領課堂教學流程、呈現關鍵知識信息、呈現多種媒體素材等。但是在設計和使用過程中,要注意避免照搬PPT課件內容而忽略了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可採用留白、動畫效果、互動試題、超鏈接等方式豐富師生互動的形式。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15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瞭解作者的遊覽順序,分清的主次,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感受金華雙龍洞的神奇美麗,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學情分析

本課時一篇遊記,學生對這樣的比較熟悉,遊覽的'順序明線清楚,暗線溪水,需要指導學生慢慢體會。指導學生學習作者用恰當的詞句描繪事物的方法很有必要。

三、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認識過渡句在文中的作用,瞭解段之間的關係,知道課文是怎樣連段成篇的。

2.能給課文分段,寫出課文的提問,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1.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按照遊覽順序生動具體地描述景物的寫作方法。

2.結合課文特點,培養學生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能力。

四、教學過程

4.1第一課時

4.1.1新設計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喜歡裏旅遊嗎?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做一個和旅遊景點有關的搶答遊戲!看誰能以最快的速度説出圖片中的景點名稱以及所在地。

出示雙龍洞圖片激發學生興趣,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為什麼這個溶洞叫“雙龍洞”?帶着這個問題初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讀通句段。

舉手解答雙龍洞名字的由來,並出示雙龍洞圖片

3.簡介溶洞形成原因。

4.解讀課題中的“記”字,引出遊記,分析遊記特點。

五、再讀課文理清遊覽順序

1.快準瀏覽課文,找出能體現作者遊覽順序的詞句。

2.教師黑板畫遊覽路線畫,指名學生補充完整。

3.舉手串連經過。

4.分解主次。

六、精讀課文

1.理解“孔隙”

2.精讀第5自然段,找出能表現孔隙小的詞句,分析作者的表現方式。

3.和同位挨坐在一起閉上眼睛邊聽音樂邊聽老師做導遊講解,體驗過孔隙的感受。

4.説一説自己的感受。

七、佈置作業

1.課下讀課文,找一找外洞和內洞的特點,尋找隱藏在文中的一條暗線。

2.用多種方式突顯事物特點的寫作方法寫一個習作小片斷(教師提供圖片)。

標籤: 雙龍洞 金華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ggegr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