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生命教學設計

生命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命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生命教學設計

生命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瞭解作者的成長旅程;理解文章思路,整體把握全文的結構。

2、過程與方法:

運用閲讀加品味重點詞句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熱愛生活,對待生命的積極態度。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梳理重塑生命的歷程。

2、結合海倫戰勝挫折的經歷談談海倫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

【教學難點】

結合海倫·凱勒的生平事蹟,體會殘疾人生活的艱辛和“愛”之偉大,陶冶情操,使學生情感得到昇華。

【教學方法】

導學法──以開放性課堂教學模式為教學理念,通過活動、小組討論等形式,力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整個模式為引導激趣,感知課文,理解生命,合作探究“愛”,令主題昇華──“愛讓生命綻放光彩!”

【教學準備】

學生:

1、學生預習課文,自己掃除文字障礙。

2、查閲有關資料,以開闊視野,增加課外積累。

教師

文字資料和有關的圖片資料 一組幻燈片。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導入

1、導語:

同學們,你們看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曾經説過:“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為什麼我們這篇文章卻叫做《再塑生命》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美國著名盲人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的文章。

2、學生展示自己所查詢的有關作者的資料。

3、教師運用多媒體,提供相關資料:

19世紀出了兩個傑出人物: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馬克·吐温

海倫·凱勒(1880~1968),美國著名女作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她生於亞拉巴馬州,在波士頓柏金斯盲人學校莎莉文老師的協助下。她學會了閲讀、寫作,還學會了説話,上了大學,並且成為有名的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

師:海倫所創造的奇蹟與她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但她能走出心靈障礙,重塑生命,卻不能不歸功於她偉大的老師──安妮·莎莉文女士。

莎莉文老師將人世間美好的思想情操,雋永深沉的愛心,像春天的種子深深植於海倫·凱勒的生命,以無私的愛重塑了她的生命。海倫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師,她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長久地凝視我的老師。

二、整體感知課文

仔細閲讀課文,用自己的話概括文章所記敍的主要事件,找出文章的綱領句:

明確:主要寫了三件事:

1、老師教我認識具體事物;

2、老師讓我認識、瞭解美麗的大自然;

3、老師引導我認識“愛”的含義。

文章的綱領句是:“對我啟示世間真理,給我深切的愛”。

三、分組探究課文(分14個小組,每組4~5人)

第1、2小組:

莎莉文是怎樣教育“我”認識事物的?試舉例説明。

指導:

教師提供旁證史料,幫助學生理解文意。如莎莉文在和人通信中提到她與眾不同的教育方法。“我們經常在曠野中進行活動。什麼詞需要用就教什麼詞。當某一行動需要用上某一詞的時候教給她,她很少會忘記。當某一行動需要用某一短語或句子去敍述的時候,她學這個短語或句子就像學一個單詞那麼容易。顯然地,當孩子們在他們感興趣的事物中間走動時學習語言成效特別快。他們學會了詞語,同時也學到了知識。一進教室。他們就不再是戲劇主角,他們呆坐着看老師動嘴講這講那。這不能引起他們的求知。消極被動不能刺激起興趣和精力。孩子們都熱心學習他們想知道的東西,而對你要他們知道的東西則不感興趣。”莎莉文正是用這種方法教給了海倫與世界溝通的技巧。

第3、4小組:

莎莉文走進海倫的生活後,她的生活起了怎樣的變化?

指導:

莎莉文啟開了海倫智慧和情感的大門,讓海倫獲得了生命的意識和感情,擁有了求知的美妙的感受。莎莉文老師引導海倫走進自然、親近自然,在與自然的相處中感受自然的偉大和世界的美好。她還引導海倫從“能觸摸的東西”中獲得思維的提升,“領悟到抽象的概念”。是莎莉文老師再塑了海倫的生命。

第5、6小組:

幼年的海倫得病致殘以後,愚昧而又乖戾,但後來卻成為一個有文化修養的大學生。這個“再塑生命”奇蹟的創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説是莎莉文老師雋永深沉的愛心和科學的教育方法結出的碩果。文中作者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感情的?

指導:

課文開頭寫道:“老師安妮·莎莉文來到我家的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聯繫文題,這句話的含意也就是説,莎莉文老師到來的這一天?是“我”生命的重新開始,甚至作者把莎莉文稱之為再塑生命的人。在作者的心目中莎莉文老師就是光明的使者,她到來時作者這樣描述自己的心情感受:“我心裏無聲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給我光明!’恰恰正在此時,愛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她就是那個來對我啟示世間的真理、給我深切的愛的人。”課文更多地還是通過寫莎莉文老師對“我”的理解、關愛、教育的具體言行,來表達作者對莎莉文老師的感激、崇敬之情。

第7、8小組:

海倫·凱勒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傾訴了她對生活的禮讚。其中假定自己獲得視力後第一天凝視莎莉文的情節就充分表現了她的感念和尊敬。文中説:啊,如果我有三天視力的話,我該看些什麼東西呢?

指導:

我要看到那些好心的、温和的、友好的、使我的生活變得有價值的人們。首先,我想長時間地凝視着我親愛的教師安妮·莎莉文·麥西夫人的臉,當我還在孩稚時。她就來到我家,是她給我打開了外部世界。我不僅要看她的臉部的輪廓,為了將她牢牢地放進我的記憶,還要仔細研究那張臉,並從中找出同情的温柔和耐心的生動的形跡,她就是靠温柔與耐心來完成教育我的困難任務。我要從她的眼睛裏看出那使她能堅定地面對困難的堅強毅力和她那經常向我顯示出的對於人類的同情心。

第9、10小組:

課文文筆優美,充滿詩情畫意。請學生再讀全文,品評並積累文中優美而精警的語句。

指導: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霧中航行過?在霧中神情緊張地駕駛着一條大船,小心翼翼地緩慢地向對岸駛去,心兒怦怦直跳,唯恐發生意外。”十分形象地展示了墜人黑暗而沉寂世界的海倫的心靈歷程。

“我又獲得了一種新的知識──大自然有時也會向她的兒女開戰,在她那温柔美麗的外表下面還隱藏着利爪哩!”與自然的相處中感受自然的嚴厲、暴躁的一面,以“利爪”形象説出。

第11、12小組:

在這些事件中,作者表現出來的老師是怎樣一個人。請結合具體的語句進行分析。(具體語句見教材圈畫處)

指導:

莎莉文老師熱愛海倫,對海倫的教育講究方法藝術,做到因勢利導,循循善誘,而且善於抓住教育時機,開啟海倫的思維、智慧和情感。可以説,莎莉文是出色的教育藝術家。

第13、14小組:

課文展示了兒時海倫的性格特點和人生起步的足跡。請學生通讀全文,聯繫作者的生平經歷,説説海倫性格中的特點。

指導:

文中的“我”是個好學、聰明、堅毅而情感豐富的女孩。海倫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極強的求知慾、極高的悟性和敏感而豐富的心靈。她不單是用觸覺感知事物,更是用心靈體驗事物?在求知中獲得一種幸福的體驗。文中在春光中,她熱切體察和探索大自然的奧祕。當掌握了語言的鑰匙之後,她運用於生活。尋求進一步的理解,如對“愛”的執著探求。聯繫全文內容看,好學、堅毅、敏察、極高的悟性以及豐富的情感是海倫的突出特點。

四、遷移拓展

1、在人類歷史長河中象作者這樣的意志堅強與命運抗爭的傑出人士你知道哪些?請概括他們的事蹟,或寫出他們有代表性的名言警句。

試列舉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艱辛努力而成功的殘疾人的事蹟(由學生自主發揮,教師補充):

⑴ 奧斯特洛夫斯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⑵ 貝多芬譜寫《命運交響曲》;

⑶ 民間藝人阿炳奏響《二泉映月》;

⑷ 司馬遷身受宮刑,完成《史記》;

⑸ 美國連任三屆的總統、二次大戰英雄羅斯福從小患小兒麻痺症;

⑹ 張海迪自學成才;

2、海倫·凱勒的一生給了你怎樣的啟示?

(學生各抒己見)

五、總結全文,突出要點

這篇課文,既表現了一位富有愛心的老師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藝術,同時也展示了一個盲聾啞女孩的精神追求。學習這篇課文,我們在向莎莉文老師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時,也為這位聾啞女孩好學敏思、堅韌不拔、熱愛生活的精神品格所感動。同時文章文筆優美,充滿詩情畫意。

六、佈置作業

1、到圖書館或上網蒐集更多關於殘疾人成才的事蹟,摘抄在讀書筆記上。

2、莎莉文小姐認為:“愛有點兒像太陽沒出來以前天空中的雲彩。”你也有許多關於愛的經歷吧?寫寫看你心中的愛是怎樣的呢?

生命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意識,樹立珍愛生命,維護健康的積極情感;追求真、善、美,弘揚優秀民族文化,發揚民族精神的愛國情懷。

能力目標:學會珍愛生命的一些具體做法,掌握基本的自救自護方法;會分辨優秀文化和腐朽文化。

知識目標:瞭解愛護身體的一些基本常識,傳承優秀文化,發揚民族精神。

【重點難點】

重點:愛護身體。

難點:如何在艱苦的情況下養護精神。

情景導入生成問題

某中學一名學生由於考試不夠理想,壓力過大,留下遺書後,跳樓身亡。對此,人們議論紛紛,紛紛表達對這名花季學生的惋惜之情。

自學互研生成能力

(一)自主預習

1.我們的生命以身體為基礎,守護生命首先要關注自己的身體。

2.關心身體的狀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種對生命負責任的態度。

3.我們需要增強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安全防範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護方法。

4.精神風貌反映着我們的生命狀態,守護生命需要關注並養護我們的精神。

5.我們的精神發育,需要物質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質生活條件和外部環境的制約。

6.守護精神家國,我們不能丟失優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個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發揚民族精神。

(二)合作探究

知識模塊一愛護身體

探究一:教材P99運用你的經驗

(1)上面同學的討論涉及生命的哪些方面?你認為它們都是生命的基礎嗎?

(2)結合你的經歷,説説守護生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答案提示:(1)涉及生命的安全、生命的健康,理想信念等,我認為它們都是生命的基礎,安全、健康屬於身體方面,是物質基礎,理想信念屬於精神方面,是精神基礎。

(2)要注意養成健康生活方式,掌握一些基本自救自護方法,不做出過激行為,豐富精神生活。

探究二:教材P100探究與分享

結合自己的經驗,説説你的看法和建議。

答案提示:我覺得第一位女生説法不對,第二位女生説法正確,因為關注身體的狀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種對生命負責任的態度。建議改掉一些環的習慣,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探究三:教材P100上面探究與分享

(1)你如何看待小偉的行為?

(2)有些事情是你喜歡的,但是有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你會怎麼做?

答案提示:(1)小偉夜晚不睡覺,看足球比賽,聊天導致第二天跑步時栽倒在地,這是對生命不負責任的表現。成長中的我們,不能不珍視自己的肉體生命。

(2)我會不做,要把生命安全做在第一位。

探究四:教材P101-102探究與分享

(1)結合已有的學習和生命經驗,收集相關資料,探討應對以下災害或災難的自救自護方法。

(2)結合上面的方法,進行一次災害或災難發生時的自救自護模擬演練。

答案提示:自由討論。

知識模塊二養護精神

探究五:教材P103圖片展示

(1)圖片分享:入團宣誓,遠離黃賭毒,健康上網。

(2)你能再收集一些類似的圖片嗎?

(3)這些圖片共同的主題什麼?

答案提示:(1)(2)略;(3)這些圖片共同反映了我們要養護我們的精神,追求豐富的精神生活。

探究與分享

(1)在集中營裏,女畫家費利德為什麼要教孩子們畫花卉、人物和窗外的風景?

(2)人們為什麼將這些兒童的繪畫作品稱為“人類文化皇冠上的鑽石”?

答案提示:(1)因為在她看來,保護人類內心真純、善良和美好的世界,保存人的創造慾望和想象力是最自然和最重要的事情。她想引導孩子們的心靈走出集中營,追尋外面美好的世界。

(2)因為在集中營惡劣的現實條件下,她堅持讓這些孩子們的精神生活在一個正常的世界裏,雖然身體被囚禁,但精神還是健康和自由的,因而人們將這些兒童的繪畫作品稱為“人類文化皇冠上的鑽石”。

探究七:教材P104探究與分享

(1)你所在地區有哪些傳統手工技藝?它們有失傳的危險嗎?

(2)在未來的職業規劃中,你會考慮在這些傳統手工技藝中選擇一種,努力成為傳承人嗎?為什麼?

(1)據實回答,如:刺繡、木版年畫、剪紙、皮影……有些傳統手工技藝有失傳的危險。

(2)會,因為我們要傳承中華優秀文化,讓中華文化繼續發揚光大。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1.分組分別展示自主預習的內容,此部分可以一組展示,另一組負責評價,學生展示完後,必須有一定時間強化記憶,鞏固基本知識點。

2.合作探究部分,組與組之間展開競爭、評比。

生命教學設計3

一,説教材與學情

(一)説教材

《石縫間的生命》是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本單元所選四篇議論性散文,關注的是生命,是社會、是人生。閲讀這類散文,要進入到作者描述的情景與氛圍中,激活自己的聯想與想象,調動自己的生活體驗,去領會作者的所感所悟,去理解文章的思想內涵。《石縫間的生命》是作家林希寫的一篇託物言志的散文,字裏行間湧動着對頑強生命力的讚頌。作者運用象徵的手法,借謳歌石縫間的生命,把從自然現象中得到的啟示延伸到了人類生活,用石縫間的生命象徵了困境中人類的拼搏精神。本文文質兼美,有很強的感染力。 (二)學情分析

1,認知水平分析:九年級的學生在這以前已經多次接觸了寫景散文,對於散文的閲讀方法都有了一些自己的認識,對散文中的“形”與“神”都有了一定的把握。

2,情感結構分析:九年級的學生大部分可能即將步入社會,可以並且願意把目光更多的轉向自然,社會,關注人生和人性,思考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這種知情結構和認知意願為本文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也是文本和學生心理結構的一個最佳契合點。

二,説教學目標

在《課程標準》的要求下,結合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我擬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能力)

1、把握課文內容,欣賞石縫間的三種生命形象,理解它們所揭示的人生寓意。

2、學習並理解象徵手法,感悟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難點)

(過程與方法)

通過誦讀、圈畫、討論,認識石縫間三種生命的頑強生命力。(重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悟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培養學生在逆境中奮勇拼搏的精神。

三,説教學方法本課我將採用如下教學法:

1,誦讀法採用自由誦讀,小組誦讀,全班齊讀等方式,讓學生在誦讀中感受野草、山花、松柏的外在形象,品味石縫中的生命在困境中努力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 ,實現讀者、文本與作者的溝通與交流。

2,情境教學法在教學中引入自然景觀和人生百態,以創設特定的情景氛圍,引導學生關注自然,關注社會,培養他們在自然和社會中主動學習,不斷汲取的良好習慣.

3,合作探究法.在教學中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共同解決,培養他們的共同目標感和協作能力.

四,説教學過程

這是一篇主題鮮明的文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喊口號、説空話,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沉浸到文本的字裏行間,通過圈畫和反覆誦讀,真正領悟文字背後作者要傳遞的信息,對“面對逆境要頑強”有深刻的感受。

1,用課件來展示大自然豐富的景觀,讓學生打開視野,欣賞自然界壯美的景色。

領略自然界的精彩,感悟生命的美好與無處不在,為下面課文的學習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使學生以主動積極的心態投入對課文的學習中。

2,整體感知課文,發現生命。學生通過快速瀏覽課文,跟隨作者的目光,發現

石縫間三種生命具有共同的性格特點:倔強。以“石縫間倔強的生命”,為什麼“常使我感動得潸然淚下”為本堂課的主問題,引出對課文內容的探討和思考。

3,精讀課文,認識生命。學生圈畫出作者着力表現生命倔強的句子和關鍵詞語,

反覆有感情地誦讀,認真品味。如描寫野草,文中抓住了葉子的特點“三兩片”、“長長”、“細微”、“瘦”、“自己生長”等等,學生反覆誦讀,然後去挖掘、去討論這些文字背後所具有的內涵。(合作探究法)

4,聯想遷移,拓展思維,感歎生命。教師可以讓學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逆境中

拼搏者的事蹟。這個環節的設計目的在於引導學生由文本解讀走入生活,在生活中學習和體會。

5,交流學生積累的有關名言警句。出示有關名言,全班齊讀、感悟。

6,練習

請學生用“面對困境,我會”的格式寫一段話。

整篇課文,通過對“撒落到天涯海角”的石縫間的生命的描述,讚美了石縫間的生命倔強和崇高的品格,闡述了生命的內涵就是拼搏,啟示我們要做駕馭生活的強者。

綜觀整個教學設計,我將以文本為起點,以生活為範疇,以學生主體活動為手段,充分體現學生在教育中學會生活,在生活中學會教育的大語文觀。

生命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①朗讀課文,把握主旨。

②積累詞語。

③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概括三個事例的內容;

2、深刻理解三個事例所引發出的側重點不同的三點思考,以及三點思考分別提出的三個要求。

課前準備

課前佈置學生蒐集有關杏林子的材料,以瞭解香港女作家杏林子。

 教學設計

一、整體感悟

①導人新課

張海迪最新創作的長篇小説《絕頂》,將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該書自1998年開始創作,耗時四年,共計35萬字。

責任編輯胡玉萍第一次與海迪面對面交談時,心中就擔憂——以她這樣的身體狀況,能完成這部長篇創作嗎?後來,她瞭解到,張海迪只要身體稍微好一點,就繼續艱難地創作。張海迪説:“每天我都想放棄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來,精心地、像看護一小簇火焰一樣,讓它燃燒,生怕它熄滅……,”去年歲末,胡玉萍拿到書稿後,確確實實地感到了它的分量。她也小心翼冀地捧着,彷彿是捧着海迪那脆弱的生命,然而,確乎是沉甸甸的…… 無獨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歲時染上了類風濕關節炎,後來病情惡化,她忍着極大的痛苦,高聲呼喊着“生命生命”!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強烈的生命意識、積極的人生態度,學習她珍視生命、堅強勇敢的精神,讓人生更有意義,更有光彩。

②配樂範讀:學生帶着問題聽讀課文,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思考:

a.題目中“生命”一詞,為什麼連續用兩次?去掉一個行不行?為什麼?

b.作者列舉了哪三個事例,試用一句話概括每個事例的內容。

c.三個事例藴含的意思分別側重哪一方面?對人生的三點思考分別側重哪一方面?

③聽讀之後,學生自由朗讀,討論明確三個問題。

a.是一種修辭方法——反覆。去掉一個不可以。因為連用表示強調,表達了對生命的強烈的呼喚,表達了強烈的生命意識,去掉就沒有這種表達作用了。

b.小飛蛾在險境中,生命面臨着嚴重的威脅下,極力掙扎着——強烈的求生慾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視的。

香瓜子在牆角磚縫中長出小苗——從生命誕生這個角度説明,生命力之強大。

“我”靜心聽心臟的跳動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識,就會嚴肅地思考人生。

c.三點思考

第一點思考:必須對自己負責,好好地使用生命,讓人生更有意義。

第二點思考:回答怎樣對待生命的短暫,怎樣對待生老病死。

第三點思考:將目標、信念付諸於行動。要珍惜生命、珍惜時間、不懈努力,為生命奮鬥,“勇敢地活下去”。

[教師小結]

正是由於為生命而奮鬥,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12歲就患了類風濕關節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雖然病情惡化了,仍然忍着病痛,強烈地呼喊着:“生命、生命”。

二、研讀與賞析

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們,是因為它的思想內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準確、生動的語言來表現的。下面我們再細細研讀文章,看看三個事例分別抓住哪一個關鍵詞,側重哪一個方面,三點思考分別提出了哪三個要求。

1、學生討論明確:

飛蛾 生之慾望 生命意義

香瓜子 生命力 生命的價值

心跳 生命 珍視 奮鬥

2、討論加點詞的作用:

①“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躍動”改為“跳動”行不行?為什麼?明確:不行。跳動是一起一伏地動;躍動表達心情急切。用“躍動”更能表達“生之慾望”。

②“隔了幾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竟然,為什麼不能去掉?竟然表達了一種意想不到,表達出一種驚喜,若去掉就沒有了這種表達效果。

③“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肅然起敬。”

“擎天撼地”本來形容力量巨大,這裏指小瓜苗在沒有生存條件下,竟然冒出了一截,充分表現了小瓜苗的生命力。“肅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樣子。“肅然起敬”表達了對頑強的生命力的一種崇敬,在這裏是不可隨便調換的。

④“小瓜苗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地向上,茁壯生長,昂然挺立。”又説“它僅僅活了幾天”……前後是否矛盾,為什麼?

小瓜苗在沒有生長的條件下,靠瓜子本身的養分,確實能茁壯生長、昂然挺立,而瓜子的養分僅僅能供養它活幾天。

⑤“我都願意為它奮鬥,勇敢地活下去。”作者為什麼要加“勇敢地”來修飾“活下去”?作者那種難以忍受的病痛,活着會比死了還要難受。張海迪也是如此,同樣是生不如死。像她們這種情況,活着比死亡還更需要勇氣,因此在“活下去”的前面加上“勇敢地”修飾成分。

體驗與反思

3、朗讀課文最後三段,説説你學習了此文的思考。(結合你的生活,從你的周圍舉出一兩個例子,談談你的認識。啟發學生將課文內容內化為自己的精神感受。)

三、作業

①將自己的認識記下來,作為小作文練筆。

②比較閲讀:試比較《生命生命》與課文後的選文的異同。

生命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第三單元的課文全是以生命為主題的散文,它們的入選體現了新課程關注生命、關注人生的人文理念。

《談生命》是本單元的第一課,是世紀老人冰心的一篇運用比喻、象徵,帶有哲理意藴的“生命體驗”散文,語言優美,文筆生動。

文章開篇引出話題,接下來描寫“一江春水”“一棵綠樹”的生命歷程。最後直抒胸臆,昇華哲理。文章揭示了生命由生長到壯大再到衰弱的過程和一般規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與幸福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則,表達了生命不止奮鬥不息的意志和豁達樂觀的精神。

【學情分析】

現在的學生大多不喜歡這類無故事情節的,又是談人生哲理的文章,應對會考成了大部分學生的主要目的。教師只能運用多種手段,適當引導學生回到這個人類一直思考的問題上來。

【設計思路】

教學本課時,為使課堂教學思路清晰,運用“分塊式”教學結構,將教學過程分為幾個板塊,即:創設情景,激發導入;整體感知(圖文結合配樂賞讀);品讀文章(理清思路,把握文意);拓展延伸(仿寫,思考生命的意義);歸納總結。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理解“驕奢、清吟、蔭庇”等詞。

2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本質的認識。

3把握文章脈絡,理解文章主旨。

能力目標

1反覆朗讀課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體會文章景、情、理和諧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語言美。

德育目標

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認識生命的客觀法則,豁達樂觀地對待生命中的一切,包括快樂和痛苦。

【教學重點】

體會文章景、情、理和諧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語言美

【教學難點】

感知作者的情感變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調。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由一則新聞導入,是學生回到“生命”這個話題。再由圖片展示,進一步加深“生命是個歷程”的印象。

2簡要回憶作者。圖片展示。

3學習生字詞,提示重點詞。

二課文研讀

1教師配樂朗讀部分課文,儘可能讓學生感受美的意境。

2學生配樂朗讀剩餘部分課文。

3思考:

①作者把生命比作什麼?(指名學生回答)

②作者為什麼要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呢?

提示:一江春水在匯入大海的過程中有無數個險灘,正如人生中遭遇許多挫折一般,而同時春水又會遇到無數平坦如砥的坦途,正如人生中的歡樂一般。這種快樂和痛苦時而交替產生,正如我們人生各種境遇都會經歷一樣。

③能否借用文中的語句具體説説它經歷了哪些快樂和痛苦?

提示:他的痛苦是遇到了巉巖前阻和暴風雨,而他經歷的快樂是遇到了細細的平沙。

投影展示:巉巖、平沙、暴風雨、晚霞和新月,並作適當解説,注意適當引用古詩詞

④作者把生命還比作一棵小樹,那麼作者為什麼要這樣比呢?

提示:因為小樹的生命歷程也預示着人的生命,它的生長與人的生命歷程是吻合的。小樹是由小樹苗慢慢長大的,人也是由嬰兒慢慢成長起來的。樹和人都有一個逐漸長大的過程,最終歸於消亡。

⑤用文中的語句具體説説小樹經歷了哪幾個成長階段呢?

投影展示:嫩葉→繁花→果實→紅葉→乾枝,並作簡單解説。(也可以説早春→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⑥作者用“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作喻,將生命作了具體的描繪,在此基礎上,作者還對生命的本質作了直接的闡釋,讓我們共同來找一找。

⑦找出後,學生齊讀。

⑧師生共同詮釋。

三課文品讀

1冰心老人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文中那個詞告訴了我們他如何面對它遭遇的一切?

提示:他“享受”他所遭遇惡一切。

2“享受”只有人才會,水也可以嗎?還有哪些詞能看出水具有人一樣的情感?

提示:用了“憤激”、“奔騰”、“怒吼”、“迴旋”、“催逼”、“衝倒”等詞語,表現出一江春水情緒上的波動,與人的反應很相似。它沒有因此而沉淪,而是積極昂揚向上。

3除用詞以外,寫一江春水的句子還有哪些值得品味的地方?(可以讓學生讀“有時候……”幾句。)

4能否把這種感悟讀出來?

提示:我們讀這幾句話時要讀出情感的變化:在遭遇暴風雨和巉巖前阻時要讀出“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的氣勢,遇到巉巖和暴風雨時應是一種昂揚向上的情感態度,所以語速要快,同時幾個動詞要重讀,語調要深沉。讀“平沙桃花”、“晚霞新月”時語調要輕柔舒緩,讀出快樂而平靜的情感。

5生命又像一顆小樹,那麼作者又是運用哪些詞語或句子寫出樹的情感的呢?(指名學生回答)

提示:這樣的寫法讓人感受到語言的美。

6根據“一江春水”表現生命曲折、豐富多彩的形式或根據“一棵小樹”表現生命成長過程的形式,仿寫:生命像什麼什麼。示例:生命像一隻蠟燭,生命像一杯咖啡……(稍後指名學生回答)7大家覺得冰心的比喻好在哪裏?

提示:有縱橫,有時空,向前,向上,這是一種意境的美。

8結尾談生命本質的句子,有哪些可以當成名言警句來讀呢?找出來,再讀一讀。

提示:這是一種哲理的美。

四課文小結。

冰心老人是這樣感悟生命的。(投影展示。)

成功的花

人們只驚羨她現實的明豔

然而當初她的芽兒卻浸透了奮鬥的淚泉

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冰心

學生齊讀。

五拓展延伸

1請大家繼續完成仿寫句子,

2孟子説“捨生取義”,這和冰心對生命的看法有無矛盾的地方?

五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將仿句結果整理成書面作業。

3完成《百練百勝》18—20頁。

板書設計:

談一江春水不同境遇向前流動

生意境美語言美哲理美

命一棵小樹不同階段向上生長

生命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體會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喚起學生對親情的嚮往,能在生活中用心體會親情。

(2)引導學生找出文中描寫男孩形態、動作、語言的語句,體會這些語句在表達文章中心意思時的作用。

(3)本文要重視朗讀指導,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疑問,讀出自己的感受,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新課:

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懂得了什麼?

一個年僅10歲的男孩,當得知與自己相依為命的親人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輸血時,勇敢地獻出了自己的鮮血,並要與妹妹平分生命。

是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給妹妹吧,讓我們每人都再活五十年!” 在大家對課文的回顧中,我們再次體會了男孩的勇敢,感受了兄妹的深情,這種濃濃的親情使我們震撼,也使我們嚮往。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走進文中細細感受這可以觸摸的真情吧!

二、整體感知

1、讀了這個故事,我給大家提出了一個問題,你們猜猜老師想提的問題是什麼?再讀讀書,猜猜,看看誰是今天的問題專家。

教師梳理學生提出的問題

2、你們的問題提得都很好,看來剛才大家讀書的時候都思考了。我們就應該這樣讀課文,但是每個人在讀書時候認識不同,所產生的疑問也是不同的,我想知道:讀了文章,你們心裏是什麼滋味?看看和我一樣嗎?能説説嗎?

(創設這樣的情景,極大的激發了學生質疑的興趣,學生都願意做老師的知心人,又都想成為“問題專家”,調動了學生讀書思考質疑的積極性。)

學生可能會説:讀了文章,我很感動,喜歡這個小男孩。

我覺得這個小男孩很了不起。

3、大家和老師想法一樣,你喜歡他什麼呢?

(他很勇敢。)

三、精讀悟情

1、默讀課文,請同學們在文中找找表現男孩勇敢的語句,畫一畫,讀一讀,想一想。

2、把你畫的語句讀給小組同學聽,讀後還要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四人小組合作時,要互相幫助,按1——4號順序説。(小組內交流)

3、同學們推薦剛才發言最出色的同學,説給全班同學聽。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理念所倡導的。此處安排學生的合作交流恰到好處,給予了每個學生髮表見解的機會。)

4、現在,讓我們想一想,是什麼原因促使這個年僅10歲的男孩面對死亡而如此勇敢?

請大家默讀課文,畫句子。

5、畫好之後,咱們互相交流交流,交流之後,我們會知道更多。

學生彙報

(1、抽血時,男孩安靜地不發出一絲聲響,只是向鄰牀上的妹妹微笑。當抽血完畢後,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躺在牀上一動不動。)

抓住“安靜”一詞體會到了男孩當時很害怕,結合“微笑”一詞,體會男孩很勇敢,也很愛自己的妹妹。既然男孩那麼害怕,為什麼還能向妹妹微笑呢?感悟:男孩的微笑不僅僅是為了避免妹妹傷心和痛苦,更多的是精神上安慰和發自內心的鼓勵。即便男孩有些害怕,但讓妹妹復活的決心也已經戰勝了自己的恐懼,多麼了不起的哥哥啊!這是發自內心的微笑、這是最幸福的微笑、是人世間最美麗的微笑。這句話可以看出小男孩甘願為妹妹獻出自己的生命的偉大情懷,他以為自己正在走向死亡,但他仍不忘向妹妹微笑。

(2、“醫生叔叔,我還能活多久?”這是小男孩的話,這句話是小男孩顫抖地問出來的,因為他以為自己活不長了,他年僅10歲畢竟害怕死亡,這句話也表現他對妹妹深深的愛。)……

6、小組討論一下。

(鼓勵學生髮表獨特的見解,學生的感受是有差異的,允許差異的存在是新課程下的教師必須做的。)

7、猶豫的原因是小男孩以為抽血就是在抽掉自己的生命,但這僅僅是短短的一會兒,是親情促使男孩下定死亡的決心,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換取妹妹的生命。他“最後點了點頭”看似簡單,細品,就會感受到親情的偉大力量。

8、大家被男孩的勇敢打動了,那麼當醫生面對這個男孩的時候會怎樣呢?談一談“震撼”的意思。

這一部分應該怎樣讀呢?指導朗讀

9、當小男孩知道自己不會死後,他是怎樣對醫生説的呢?

理解“鄭重其事”指導學生看圖理解詞語。

四、總結昇華

1、同學們讀了這個感人的故事後,最想説什麼?

2、親情是可貴的、偉大的,同學們無時無刻不被濃濃的親情包圍,講一講你或別人充滿親情的小故事吧。

3、同學們,今天的課堂上充滿了情與愛。回家以後,請將你感受到的親情傳達給你的親人吧!我相信你們一定會收穫幸福的。讓我們牢記:愛是一個“口袋”,往裏裝,很幸福;往外掏,很快樂。

生命教學設計7

教材分析:

《平分生命》一文記述了一個年僅10歲的男孩在得知與自己相依為命的妹妹急需輸血而醫院卻又缺少血時,勇敢地作出了要把自己的鮮血與妹妹平分的感人故事。讚揚了男孩子勇敢,表達了濃濃地兄妹親情。

教學目標:

1、在文中找出並體會描寫男孩的語言、動作等詞句,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體會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

2、結合課文體會“震撼”的意思,引導學生讀出其中感情。

3、通過體會最後一個自然段中男孩的動作的描寫,指導學生仿寫。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找出描寫男孩動作、語言的語句,體會這些語句在表達文章中心意思時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1、學生齊讀題。

2、“生命”怎麼能“平分”?文中到底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現在,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然後幫助老師解答這個問題。

二、講授新課

1、文中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請學生回答。儘量引導簡潔明瞭地概括。)

2、哥哥給妹妹輸血,你們覺得應該嗎?

3、為什麼醫生還會為男孩的行為感到“震撼”?

在第五段找出關於“震撼”的答案後,老師引導學生體會當中關於男孩“害怕”與“勇敢”的矛盾心情,並板書出來。

4、引導學生在“決定輸血及輸血過程中”找出描寫男孩的句子。

①表現“害怕”的句子。(用“”劃出)

a、“男孩猶豫了一會兒,最後點了點頭。”

男孩為什麼“猶豫”?(害怕,想拯救妹妹。)

他最後“點了點頭”,是作出了什麼決定?表現他怎樣的品質(勇敢),表達怎樣的情感?(愛)

引導學生體會當中情感進行朗讀。(個人讀,小組讀,全班讀)

b“當抽血完畢後,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躺在牀上一動不動,聲音顫抖地問:“醫生叔叔,我還能活多久?”

找出最能表現男孩“害怕”的詞語,用“○”在下面標出(停止,一動不動,顫抖),以及男孩説的話。引導學生抓住找出的重點詞讀出“害怕”的感情。(個人讀,全班讀)

②表現“勇敢”的句子。(用“”劃出)

“抽血時,男孩安靜地不發出一絲聲響,只是向鄰牀上的妹妹微笑。”

哪個詞最能表現男孩的“勇敢”?(微笑)他為什麼微笑?(對妹妹的鼓勵,安慰)

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

5、男孩決定了,要犧牲自己的生命救妹妹。讀到這裏,你的心情怎樣?請用一個詞來概括。

6、內心的這種強烈的激動,就是“震撼”。(可從字面再作簡單解釋)

7、請把握“震撼”的心情,一起讀讀描寫醫生的心理活動。(男女分組,全班讀)(表達“愛”)

8、到底是什麼令這位年僅十歲的哥哥要不顧生命為妹妹輸血?(倒敍第一段)(板書“相依為命”)並從字面解釋“相依為命”。

9、我們在內心感動之餘,你想對小男孩説些什麼嗎?

10、上天總會愛護好心人的。這時,醫生也激動得“手心滲出了汗,他緊緊握住男孩的手”告訴他:“放心吧!輸血不會丟掉生命!”聽了這句話,男孩的心情會如何?

11、不但不會丟掉生命,而且“還能活到一百歲”。真是好消息一個接一個啊!這時的男孩會如何表現呢?請齊讀最後自然段。

12、從這一段,我們體會到男孩這時會是怎樣的心情?【(引導分別説出“高興”“決定與妹妹平分生命”的情感。並用“○”標出表示“高興”的動詞(讀出“高興”);用“△”標出“勇敢”的動詞(讀出“勇敢”。)注意結合情感,齊讀最後一段。

三、仿寫

1、從最後一個自然段我們看到,要準確表達人物情感,在進行描寫的過程中,動詞的選擇是很重要的。(結合段落分析)(盡力找最能表達感情的詞語)

2、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心情並不總是一樣的。(引導説出不同心情)

3、請把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心情,寫一段話來把它表達出來。(要求用上三個不同的動詞)

4、學生仿寫,老師巡視。(三分鐘)

5、請幾個學生讀自己的作品。(先説説自己所寫的段落要表達的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再抓住動詞有感情地朗讀。)

四、總結,再讀全文。

生命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掌握初讀課文,糾正字音,幫助理解部分詞語。大概感知文章內容,並滲透朗讀方法和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析,感悟悄然和“生命”相遇,讓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機融合,渾然一體,進而讓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3、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讓有限是生命體現無限的價值。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析、感悟,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 ,善待生命。

教學過程:

一、在交流中入課 ——引發生命的思索

1、寫“生命”讓學生讀。

2、談自己對生命的理解

3、介紹作者

4、讀課題

二、在閲讀中品悟:觸摸生命的脈搏

(一)、初讀感知文章內容

1、檢查預習情況,讀文

2、糾正字音,理解詞語

3、感知課文內容

(二)、深讀感受生命的含義

自由讀,讀邊感受那些地方是你沒有想到的?

1、走進飛蛾

2、走進香瓜子

3、走進杏林子

三、在思考中提煉:聆聽生命的拔節

師:是啊,生命是什麼呢?這個一開始我們回答不了的問題,現在能回答出來了麼?

1、學生自由説

2、師出示

3、學生讀

四、在標點中抒懷:舒展生命的張力

師:不同的人對生命有不同的感悟,我相信大家對生命的感悟也是不一樣的,請你把自己對文本的感悟化作標點,加在課題上。

總結:謝謝同學們給我的標點賦予了這麼多層含義。我覺得你們加的每一種標點都是有道理的,它也提醒我們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生命存在,或者是一隻小狗,或者是一朵鮮花,或者是一株小草……雖然生命存在的形式不一樣,但是每一個生命都有它存在的價值。我要向大家説的最後一句話是,在以後的日子裏無論遇到什麼都要記住,對待自己的生命要格外地珍惜,對待別的生命要心存敬畏。

五、在生活中追問:走進生命的林子

師:生命是什麼呢?不同的人,不同的物,不同的事會告訴我們不同的答案。窗外楊柳依依,生命就是楊柳那嫩綠的枝條;課堂上看到你們的張張笑臉,生命就是同學們如花的笑靨;聽到黃鸝在柳枝間鳴叫,生命就是黃鸝那清脆的歌聲。在你的眼睛中,生命又是什麼呢?打開你的記憶,把五彩的生活放進來吧,拿起筆,可以以生命是什麼為題寫一首詩,也可以寫一段生命的感言,還可以像作者一樣寫一件事,讓大家感受到生命的存在。 (學生寫作、交流,教師相機點評。)

六、板書

16、生命 生命

珍惜 !敬畏!

生命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 積累詞語,理解“驕奢、清吟、蔭庇”等詞的詞義並學會運用。

2 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本質的認識。

能力目標

1 反覆朗讀課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 體會文章景、情、理和諧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語言美。

德育目標

認識生命的客觀法則,豁達樂觀地對待生命中的一切,包括快樂和痛苦。

教學重點

1 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鮮活的形象。

2 揣摩文章重要的語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藴。

教學難點

感知作者的情感變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調。

教學方法

1 朗讀法

2 品讀法

3 延伸拓展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思讀課文,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品讀課文,美點尋蹤,鑑賞文章的美。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生命是什麼?這是一個既簡單又複雜的問題。人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生活的經歷和感受回答這個問題。下面我們聽聽中國文壇老祖母冰心的答案吧。

生命,偉大而神祕,豐富而奇妙,樸素而美麗。生命,猶如一隻萬花筒,它的形態和色彩變幻多端,面對這一瑰麗的世界,作為生命高級形式的“人”,我們必然會有説不盡、道不完的“生命話題”,觀不盡、賞不完的“生命花朵”,彈不盡、唱不完的“生命曲調”。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欣賞一曲韻律悠遠的生命詠歎調吧。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 教師配樂朗讀課文,學生聽讀,注意正音,並勾畫出自己喜歡的語句。

多媒體顯示:

挾卷(xié) 芳馨(xīn) 怡悦(yí) 雲翳(yí)

2 學生互讀課文,一人讀,一人聽,糾正讀音。

3 選三位同學範讀課文,每人讀一部分,其餘同學評點。

教師評點:朗讀時要注意語調的把握。感情激越處聲音要響亮,情調應激昂;感情平靜處要讀得深沉些。

4 學生放聲讀課文,力求聲情並茂。

三、思讀課文,把握文意

1 理清行文思路

提問:本文為“一片作”,一氣呵成,但思路清晰,章法嚴整。請説説你對文章思路的看法。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明確:全文大致可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僅一句話,“我不敢説生命是什麼,我只能説生命像什麼”。這是全文的領起句,也是思路的起點,提示話題,引起下文。

第二層:從“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到“也不敢信來生”。描寫生命像春水東流的狀況。

第三層:從“生命又像一棵小樹”到“也不敢信來生”。描寫生命像一棵小樹成長和衰亡的狀況。

第四層:從“宇宙是一個大生命”到結尾,總結上文,抒發感想,闡發哲理。

2 精讀課文,把握文意

教師設計相關問題,指導學生研討課文。

多媒體顯示:

(1)“生命是什麼”與“生命像什麼”只有一字之差,作者為什麼對前者“不敢説”而對後者“能説”呢?根據文意説説你的理解。

(2)作者將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並充分展開,請聯繫思路,分析作者這樣寫的用意。

(3)最後一層在全文結構和表達主題方面起什麼作用?

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明確:(1)“生命是什麼”涉及生命本質的終極回答,而“生命像什麼”是文學性的表述。藉助通俗易懂的比喻作答,使行文更容易選擇切入的角度,引出下文對生命過程的形象化描繪,便於作者抒發對生命的獨特感受。

(2)“一江春水”側重闡明生命的力量,“一棵小樹”側重揭示生命的價值。兩個比喻的內涵相互補充,形象有完整地闡明瞭生命的過程和意義。

(3)最後一層綰結全文,點明、深化主題。作者在這一層揭示生命的本質(由卑微、渺小到生長、進化),點明快樂和痛苦是生命之歌的基本旋律。這是在前文對生命的現象作比喻性的描寫之後得的結論。

四、美點尋蹤,發掘課文的審美價值

1 請學生談談初讀課文的感受,對課文進行美點尋蹤。

生1:作者把生命還原成具體的物象,把“生命”理念形象化,描繪出一副副生命的圖畫。

生2:本文語言優美,比喻、排比處處皆是。

生3本文意境優美,情景交融。

生4:本文富含哲理,表達了作者對生命本質的認識。

……

教師總結:大家談得都很好。本文情、景、理交融,是一篇難得的美文。下面我們將從意境、哲理、語言三方面欣賞本文的美。

2 賞析課文的意境美(美在形象,美在情感)。

“美在形象”賞析:

(1) 話説“一江春水”

多媒體播放一江春水東流入海的動感畫面,雪山、峭壁、巉巖、平原、斜陽草樹、夾岸桃花、激電迅雷、新月晚霞、大海等畫面依次迭出,春水一路走來,奔流激盪。

學生齊讀“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也不敢信來生”,結合畫面,想象春水一路高歌的情形。

A 請大家按照原文的思路,試着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這個過程。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提醒學生注意體現這個過程的歡樂和痛苦。

B 品味相關詞句,體味一江春水的特徵,感受這個秒年時微度的形象。

學生自主品評。

成果展示:

四個“有時候”,體現流程的豐富多彩。

聚集、奔注、衝倒、挾卷、奔騰、迴旋等詞體現了高昂激越的氣勢和不可阻擋的力量。

快樂勇敢、享受、憤激、心平氣和、快樂又羞怯、心魂驚駭、憩息睡眠等詞刻畫了“春水”的性格、情懷。

(2) 話説“一棵小樹”

多媒體播放動漫FLASH,顯示一棵小樹的成長曆程:泥土中欠伸、破土而出、長出嫩葉、開出繁花、鳳蝶飄翔、小鳥歡唱、濃陰如蓋、碩果累累、黃葉翻飛、葉落歸根。

學生齊讀“生命又像一棵小樹……也不敢信來生。”

A 請按照原文思路,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小樹的生命歷程。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提醒學生注意體現時序(早春、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體現特有的平靜和温柔。

B 品味相關詞句,感受一棵小樹鮮活的形象。

學生自主品評。

成果展示:小樹生命歷程中的幾個連續的階段代表了人的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生命終結。

聚集、欠伸、破殼、伸出、吟唱、跳舞、掙脱、挺立、抬頭等詞體現了小樹生命力量的衝動與奮進。

勇敢快樂、寧靜怡悦體現了小樹勃發的生機、恬淡從容的情懷。

“美在情感”闡釋:

教師提示:

在形象的描摹過程中,流露出作者動人的情思。

在描寫一江春水時充滿激情,從“憤激”“怒吼”“奔騰”等詞可以讀出這種感情來;繼而面對種種境遇,心情是快樂的、平靜的、;最後描寫春水到了大海,表達的心情是平靜的,沒有快樂,也沒有悲哀。

描寫一棵小樹則不同,一開始充滿喜悦、希望,繼而是“寧靜和怡悦”,最後冬天來臨,葉落歸根,則懷有超乎尋常的平靜。

本文表達的感情是豐富多樣的,但總的説來感情基調是積極樂觀的。

學生大聲讀課文,悉心體味作者的情感。

3教師總結:作者將抽象的生命形象化、人格化,將生命的流程物象化,描繪出一副副優美、生動的圖畫,傾注了自己的滿腔深情。讓我們在充分感受意境美的同時,領悟、認識生命的本質。

五、佈置作業

1 描繪“一江春水”時,“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一切”指什麼?請根據文意回答。

2 仿照下列句子的句式和修辭,另寫兩句話,組成一組排比句。

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他從最高處發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繼續欣賞文章的哲理美、語言美;聯繫自我,對照反思,總結昇華;延伸拓展,類文推薦,開闊視野。

教學步驟

一、學生齊讀課文

二、鑑賞哲理美

1 品味關鍵語句,理解其深層含意。

多媒體顯示:

(1)她(大海)多麼遼闊,多麼偉大!多麼光明,又多麼黑暗!

(2)他消融了,歸化了,説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

(3)然而我不敢説來生,也不敢信來生!

(4)他回聽見黃鶯清吟,杜鵑啼血,也許還聽見梟鳥的怪鳴。

(5)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們是多麼卑微,多麼渺小,而一滴一葉的活動生長合成了整個宇宙的進化運行。

(6)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

(7)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8)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要感謝生命。

學生自由選句評析,集體交流。

明確:

(1)句中的“大海”指生命的歸宿。“光明”象徵生命達到輝煌的頂點,“黑暗”指生命的終結。生命是一個客觀的過程,“光明”與“黑暗”相生相隨。

(2)生命是一種過程,應當從容鎮定地面對死亡,顯示了作者“生而何歡,死而何懼”的平常心。

(3)作者一方面肯定生命可以再生,一方面又否定生命的“輪迴”説,冷靜、客觀、從容地面對生命,熱愛生命,表現了着者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4)人的一生會遇到快樂、悲哀、嘲諷甚至反對,快樂與痛苦相生相隨。

(5)雖然每一個生命是卑微渺小的,但組成整個人類卻可以創造歷史,推動社會前進。表現出作者浩淼的思緒、寬廣的胸襟。

(6)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材,都能為人類作貢獻,不努力、不拼搏,人就成了行屍走肉,失去了人生的意義。

(7)闡述生命中快樂與痛苦的辯證法,表明作者對生命規律的判斷、認識。

(8)這一句話與孟子的“生於憂患”表意相同,我們要學會享受痛苦、感謝痛苦。

2 提問:作者對生命的本質有怎樣的認識?談談你的理解。

學生討論並自由發言。

示例:生命的本質和規律,在於蓬勃成長,奮勇前進,任何力量也無法阻礙它、壓制它。

生命始而渺小、微弱,繼而強健、壯大,終而歸於消亡,其間幸福與痛苦、順境與逆境相伴相隨。

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經歷種種磨難,其間有痛苦也有幸福,痛苦也上一種幸福。

生命存在於運動之中,生命的過程是進取、鬥爭的過程。

個體生命是宇宙大生命的一分子,個體色懷念革命最終要回歸宇宙大生命的母體之中。

生命的體驗,始而新鮮,繼而平靜,最終歸返大生命母體中則無歡喜也無悲哀。

3教師總結:本文用充滿哲理的語言,對生命過程進行了形象的描述,表現了作者對生命本質的認識。生命需要流動和生長,我們要享受快樂,但不迴避生活中的痛苦和艱難。我們要感謝生命,不僅感謝快樂,也要感謝痛苦。我們要尊重生命,就得探尋生命“生長”的閃光點,向生命的頑強不屈敬禮。我們要珍惜生命,就得向生命的高貴頂禮膜拜,為生命全過程的每一刻喝彩。

三、鑑賞語言

1 摘句交流

請找出文中你最喜歡的語句,把它推薦給大家並簡要説明理由。

學生自由發言。

2 教師歸納:

美在靈動、藴藉。集中表現在“一江春水”“一棵小樹”兩個層次中,言在此而意在彼,引人深思。

美在反覆。“生命像……”“生命又像……”既成為行文層次的標誌,又給人旋律迴轉、反覆吟唱之感。

“他消融了,歸化了,説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莊重精警,超越了常人面對死亡的畏懼、痛苦。語言看似平常,實則藴涵邈遠的情思,意味深長。

“然而我不敢説來生,也不敢信來生”,反覆強調,否定生命“輪迴”説,理性地對待生命,表現了作者高遠的人生情懷。

美在詩意。“願你生命中有夠多的雲翳,來造一個美麗的黃昏”,這是一句詩句,“雲翳”喻指豐富多樣的經歷、體驗;“美麗的黃昏”喻指人活到一定的年齡,或者説到了老年,具有無限感慨又感到幸福和欣慰的景況。冰心老人誠摯地祝願,希望我們的一生有豐富多樣的經歷,真正體驗人生的美好。

3 仿句練習

仿照“願你生命中有夠多的雲翳,來造一個美麗的黃昏”這句話,另寫兩個句子。

學生自由發言。

示例:願你生命中有豐富的色彩,來描繪一副壯麗的畫卷。

願你生命中有動人的音符,來譜寫一支雄壯的歌曲。

願你生命中有清洌的甘泉,來釀造一杯醉人的香茗。

四、聯繫實際,體驗反思

教師創設討論氛圍:作者説,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總是相生相成的。請聯繫自己的體驗和對生命的認識,以“生命,苦耶?樂耶?”為話題説一段話,表達自己的人生信念。

學生由於閲歷所限,恐怕會為生活中的諸多煩惱所困,教師應相機誘導,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使他們從容應對生活,感謝幸福、感謝痛苦。

五、延伸拓展

教師分發文字資料,內容如下:

閲讀趙麗宏的《生命》,看看作者對生命有怎樣的認識。

生命

趙麗宏

假如生命是花。花開時是美好的,花落時也是美好的,我要把生命的花瓣,一瓣一瓣撒在人生的旅途上……

假如生命是草。決不因此自卑!要聯合起所有的同類,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獻出屬於自己的一星淺綠。大地將因此而充滿青春的活力。

假如生命是樹。要一心一意把根扎向大地深處。哪怕腳下是一片堅硬的巖石,也要鍥而不捨地將根鬚鑽進石縫,汲取生活的源泉。在森林和沃野做一棵參天大樹當然很美妙;在戈壁沙漠和荒山禿嶺中做一棵孤獨的小樹,給迷路的跋涉者以希望,那就更為光榮。

假如生命是船,不要停泊,也不要隨波逐流!我將高高地升起風帆,向着未有人到達過的海域……

假如生命是水。要成為一股奔騰的活水呵!哪怕是一眼清泉,哪怕是一條小溪,也要日夜不停地、頑強地流,去衝開攔路的高山,去投奔江河……

假如生命是雲。決不在天空裏炫耀自己的姿色,也不只作放浪的漂游。要化成雨,無聲地灑向大地。

假如生命是一段原木。做一座樸實無華的橋吧,讓那些被流水和深壑阻隔的道路重新暢通!

假如生命只是一根枯枝。那就不必做綠色的美夢了,變成一支火炬吧,在黑夜中劈里啪啦從頭燃到腳……

學生思考。明確:真正的生命是平凡的。平凡的外表之下跳動着一顆勇敢地面對挫折、充滿自信、紮根現實、激流勇進、謙虛樸實、隨時奉獻自己的火熱的新,那麼平凡也就透出幾許高貴了。

六、課堂小結

本文以“一江春水”“一棵小樹”為喻,揭示生命的生長、壯大和衰老的普遍規律以及生命中苦痛與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則,同時表達生命不止奮鬥不息的意志和豁達樂觀的精神。文章情景相融、情理相生,給我們至美的藝術享受。

七、佈置作業

1 背誦你喜歡的語句。

2 閲讀冰心的散文《霞》(見課本),比較《霞》與《談生命》,説説它們的異同。

提示:《霞》寫於1985年,《談生命》寫於20世紀40年代。兩文寫作時間相距近四十年,其間我們國家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者也由中年人變為老年人。兩文主題有相似之處,情調略有不同,課文的情調更加激昂一些,《霞》更加平和一些。

板書設計

形象美(一江春水、一棵小樹)

談生命 哲理美(生命——生長、流動;感謝——快樂、痛苦)

語言美(靈動、藴藉、反覆、詩意)

生命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生詞,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

3、理解課文思想內容,懂得只要人人都獻出自己的愛,大家就會生活得更美好。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貝貝為了親人的幸福,獻出愛心的美好品質,懂得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大家就會生活得更美好。

教學難點:

由貝貝輸血前後的表現理解貝貝的心理活動。

教具:

課件。

一、看圖激趣,設疑自探。

1、出示文中第一幅畫:學生看大屏幕,説説圖上情景

師:男孩名叫貝貝,女孩是他的妹妹,他們的父母早就去世了,非常不幸,兄妹兩相依為命。那麼在他們身上有發生了什麼不幸的事情呢?好,這節課老師就給同學們講關於這兄妹兩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平分生命》。板書課題。齊讀。

課文向我們敍述怎樣一個感人故事呢?

2、初讀課文

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字音,會組詞,讀通句子,想想課文主要講什麼?這是我們早自習預習的內容。

(1)初讀課文談談你的收穫(生回答)板書 貝貝輸血給妹妹

(2)檢查字詞學習情況

課件:會寫字,一名讀其他跟讀

出示詞語,生讀詞並擴詞

會認字(看書) 一生讀字組詞 齊讀

課件 平翹舌字

3、設疑、梳理,形成自探問題。

針對課題提出什麼問題,或者針對初讀內容提問。

生提問題

師:每個同學都有自己心中的問題,那就帶着你的問題去學習課文。梳理問題。

課件出示(1)為什麼要平分生命?怎麼平分生命?

(2)醫生怎麼回答貝貝的問話的,貝貝的反應如何?

給出自探提示

二 、解疑合探

1、彙報為什麼平分生命,即貝貝為什麼給妹妹輸血。

2、彙報怎麼平分生命,即貝貝輸血前後表現怎樣。

學生回答 板書

三 、質疑再探

同學們,你們看了貝貝輸血前後的表現沒有問題嗎?可以根據板書,結合課文提問。 生提問。

課件出示兩個問題

1、抽血時,貝貝在想什麼?他為什麼向妹妹微笑?抽血後,他躺在牀上一動不動在想什麼?(小組討論)

指導朗讀抽血時和抽血後的語段

2 、醫生聽了貝貝的問話,為什麼被震撼了?

課件出示被震撼的原因的語段

用“仍然”和“付出”造句。

學生自讀此段再談體會 師生一起讀此段。

繼續解疑合探

醫生是怎樣回答貝貝的,貝貝的反應如何?

指一名學生讀第4自然段,評讀。

聽了醫生的回答貝貝怎樣了?(非常興奮)

學生劃出表示貝貝興奮的動詞 指一名讀5段

全班讀貝貝鄭重其事對醫生説的話

四 、拓展運用

課件 1 説一説愛心事例。

2 説一段話 用幾個連續動詞表達一件讓你興奮的事情。

五 、總結

學生談收穫

師總結 : 貝貝的年齡跟同學們差不多,但是為了挽救妹妹的生命,他勇敢地做出了付出自己生命的決定。老師從貝貝的身上感受到了人性的至真,至善!最後借一句歌詞對大家提出希望: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 ,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生命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識記重點字詞,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悟作者思想感情。

2、 過程與方法:運用在閲讀中品味重點詞句的方法,品味清新的語言。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對待生命的積極態度和莎莉文老師深沉的愛和獨特教育方式。

教學重點:

品味清新的語言,體會“再塑生命”的深刻含義。

教學難點:

把握課文內容,體會“再塑生命”的深刻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美國的小説家、作家馬克吐温曾説過:“十九世紀出現了兩個了不起的人物:一個是拿破崙,一個就是海倫·凱勒。”為什麼這樣説呢,讓我們看看海倫·凱勒,(屏顯),她在一歲半因患病集盲聾啞於一身,卻考上了哈佛大學,成為作家,代表作品是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種奇蹟的創造不能不歸功於一位偉大的女性-就是她的老師,安妮莉莎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走進他們創造的奇蹟。

二、檢查字詞預習情況(學生板書)

三、整體感知

學生讀課文,思考並討論:

(1)、看看文章裏主要寫了哪幾件事?

明確:1.莎莉文老師教“我”認識具體事物;

2.莎莉文老師教我走進大自然;

3.莎莉文老師教我認識“愛”這種抽象事物。

(2)莎莉文老師是一位怎樣的老師?

明確:莎莉文老師愛海倫,對海倫的教育講究方法藝術,做到因勢利導,循循善誘,而且善於抓住教育時機,開啟海輪的智慧情感。可以説莎莉文是出色的教育藝術家。

(3)你覺得海倫?凱勒是怎樣一個人?

明確:聰明好學、堅毅頑強和內心情感世界豐富

小結:正是由於海倫的堅毅頑強和聰明好學,加之沙利文老師的獨特的、充滿愛的教育,才讓海倫走出黑暗,得到了光明。

四、理解探究

結合課文思考並討論:為什麼海倫稱沙利文老師為“再塑生命”的人呢?

明確:從字面上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獲得生命”的意思。文中是指“愛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在莎莉文老師教育下,“我”的靈魂被喚醒,再次擁有了“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老師讓“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教“我”懂得什麼是“愛”。從這個意義上説,莎莉文老師是“再塑生命的人”,從而表達了作者對莎莉文老師無比的敬愛和感激。

五、品析語言

回顧課文,找出你喜歡的語句,並説出理由。

六、應用寫作

本文的語言清新樸實,特別是有關於“愛”的語句,請你找出來細細品味,並模仿着寫幾句話。

七、課堂總結

同學們,是莎利文無私的愛重塑了海倫·凱勒的生命。海倫曾説過這樣的話:“我要把別人眼睛所看見的光明當作我的光明,別人耳朵聽見的音樂當成我的交響樂,別人嘴角的微笑當作我的幸福。”可見,沙利文老師的愛在海倫心中中下的種子,並生根發芽,當然,我也希望同學們在自己的人生中也可以有這樣一個愛的故事。

八、佈置作業

今天的課與愛有關,那麼課後作業就是整理我們學過的或讀過的文章,歸納與愛有關的內容,與同學交流。

板書:

再塑生命

海倫·凱勒

莎利文 認識具體事物

愛 走進大自然 教育有方

理解抽象事物

海倫 堅毅

聰明好學 努力

情感豐富

生命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誦讀感知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感悟作者思想感情。

2、品味重點語句,體會作者熱愛生活,對待生命的積極態度。

3、理解、感悟莎莉文老師雋永深沉的愛和獨特的教育方式。

過程與方法:

閲讀及重點語句分析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海倫好學敏思、堅韌不拔、熱愛生活的精神,以及作者對莎莉文老師的敬愛。

教學重點:

1.梳理再塑生命的歷程。

2.體會並能分析出海倫成功的因素。

教學重點:

1、揣摩文中重要語句,體味文章語言的清新樸實。

2、理解“愛”的美好,適度拓展,加深體驗。

教學難點:

把握“再塑生命”的深刻含義,讓心靈接受一次愛的薰陶。

課前準備:

1、學生利用工具書掌握以下字詞,掃清文字障礙。

搓捻(cuōniǎn)繁衍(yǎn)遷徙(xǐ)覓食(mì)小憩(qì)

遨遊(áo) 花團錦簇(cù)冥思遐想(xiá)

企盼美不勝收不可名狀期期艾艾油然而生風雲變幻

2、查找資料,閲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開闊視野,增加積累。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世界是美麗的。我們能感受陽光的五彩斑斕,樹木的青翠葱綠,聆聽鳥兒的悦耳鳴叫。然而,這個世界上,還有一些人,他們的世界裏沒有色彩,沒有聲音,他們要生存下去尚且需要一定的勇氣,而要出類拔萃,有所成就,那簡直便是一個奇蹟。今天,我們便要走進一個奇蹟,去結識一位奇女子。

二、作者簡介

教師引入,激起興趣:她,一歲零七個月,突患急性腦充血,成為一個集盲、聾、一身的殘疾人!她,精通英語、德語、法語!她,曾經就讀哈佛大學!她,先後完成十四部具有世界影響的著作!她,是美國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她,被譽為“美國英雄”!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温説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崙,一個就是她——海倫凱勒!

三、展示收集到的有關作者的文字資料和有關的圖片資料。

(1)海倫凱勒(1880--1968)美國著名女作家。一歲半時突患急性腦充血病,連日的高燒奪去了她的視覺和聽覺,從此,她墜入了一個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淵。1887年3月3日,對海倫來説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這天,家裏為她請來了一位教師——安妮莎莉文。安妮教會她寫字、手語。然而,一個人在無聲、無光的世界裏,要想與他人進行有聲語言的交流幾乎不可能,但是,海倫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難,夜以繼日地刻苦學習,從未放棄努力。

(2)好學、堅毅、敏察、極高的悟性以及豐富的情感是海倫的突出特點,她在心靈深處大睜着一雙好奇的眼睛。她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考進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大學期間,在師長的鼓勵下,她開始寫作。在以優異成績畢業後,她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並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後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響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其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四、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準備複述課文內容:

學生複述:要求用自己的話,能夠引用原文的儘量引用原文,能概括主要事蹟。

2、提問:本文主要寫了老師的那些事,請同學們作出概括:

明確:主要寫了三件事:

(1)老師教我認識具體事物。

(2)老師教我認識和理解大自然。

(3)老師教我理解“愛”的含義。

五、深入探究:

1、在這些事件中,作者表現出來的老師是怎樣一個人。請結合具體的語句進行分析。

(1)“一個陌生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緊緊地抱在懷中。”“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師帶我到她的房間,給了我一個洋娃娃。”從文章的敍述中我們不難知道,莎莉文與作者的初次接觸,首先讓“我”感受到的是關愛。當“我玩了一會兒洋娃娃”之後,“莎莉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寫‘doll’這個詞,這個舉動讓我對手指遊戲產生了興趣,並且模仿着在她手上畫畫。”這裏,我們初步懂得了莎莉文老師的教育方法和良苦用心,送給海倫的這個洋娃娃,真是巧妙極了,既是老師對小海倫的愛心表達,更是用來啟迪小海倫智慧的“道具”。

(2):“我和莎莉文老師為‘杯’和‘水’這兩個字發生了爭執。她想讓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卻把二者混為一談,‘杯’也是‘水’,‘水’也是‘杯’。”當莎莉文老師丟開這個問題,重新練習布娃娃“doll”這個詞時,“我”卻把布娃娃摔到地上。對此,莎莉文老師既不是簡單粗暴,更不是撒手放棄,而是換一種教育方式──或者在尋找讓“我”樂意接受的、可能有效的方式:莎莉文小姐把洋娃娃碎片掃到爐子邊後,便領着“我”到外面暖和的陽光裏去了。

她倆“散步”來到井房──這時的“散步”恐怕是莎莉文小姐的精心安排吧。“散步”讓小海倫從剛才的壞心情中解脱出來,從而贏得輕鬆愉快的學習心境,獲得最佳的教育契機。在井房,“莎莉文老師把我的一隻手放在噴水口下,一股清涼的水在我手上流過。她在我的另一隻手上拼寫‘water’──‘水’字,起先寫得很慢,第二遍就寫得快一些。”盲聾啞人只有通過觸覺來感知事物,當“water”從海倫的手中流過的時候,莎莉文老師則在她的'另一隻手上寫着“water”這個詞,時機抓得多麼準確,教學方法多麼巧妙。果然,“突然間,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覺在我腦中激盪,我一下子理解了語言文字的奧祕了,知道了‘水’這個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過的這種清涼而奇妙的東西。”莎莉文的教育取得了神奇的效果,“水喚醒了我的靈魂,並給予我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可以説,莎莉文用“水”啟開了海倫智慧和情感的大門。“水”讓海倫油然而生求知的慾望,用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樣東西,獲得了生命的意識和感情,也擁有了求知的無比美妙的感受。

(3)莎莉文老師還善於引導海倫在大自然中接受教育,創造條件和機會讓海倫走進自然,親近自然。在與自然的相處中感受自然的偉大和世界的美好。對這一段經歷的回憶,作者是用詩一樣的語言把它呈現在我們的眼前,閲讀這一段,我們會情不自禁地朗誦起來,去體會莎莉文小姐的教育藝術:“繁花似錦的夏季來臨,莎莉文小姐牽着我的手漫步在田納西河的岸邊,望着田野、山坡,人們正在田間地頭翻土播種。我們在河邊温軟的草地上坐下,開始了人生新的課程。……莎莉文小姐先教會我從那粗壯的樹木,那細嫩的草葉,還有我妹妹的那雙小手貪圖美的享受,然後才教我畫地球的形狀。她把對我的啟蒙同大自然聯繫起來,使我同花同鳥結成愉快的夥伴。”甚至,莎莉文小姐幫助海倫坐到樹上,甚至兩人在野外就餐。雖然,那次海倫體驗到大自然嚴厲、暴躁的一面,受到一次驚嚇,很難説是莎莉文的巧妙安排,但讓海倫獲得對大自然全面、深刻的體驗,無疑符合莎莉文老師的初衷。

(4)關於“愛”的解釋,對於一個視聽健全的人來説,都不是一件易事。但是,莎莉文不僅極其藝術地解釋了愛,而且讓海倫體驗了愛,懂得了愛,喚醒了愛。當“我”在花園裏摘了幾朵早開的紫羅蘭送給莎莉文老師,莎莉文立即予以感情的回報;當我不願意接受別人親吻的表達時,莎莉文則用胳膊輕輕地摟着“我”,並在“我”手上拼寫出了“我愛海倫”幾個字。由此進行着關於“愛”字的問答和探討。當“我”問“愛是什麼”,莎莉文並沒有直接回答,我們試想一下,對於一個感官健全的人也難以回答吧,但莎莉文並沒迴避,而是“把我摟得更緊了”,“用手指着我的心説:‘愛在這裏。’”莎莉文老師先要讓海倫感受到“愛”,表明“愛”是發自心靈的情感。儘管這種解釋並沒有讓海倫完全明白,但實際上已引導海倫對“愛”字有所感悟,所以,海倫才相繼問道:“愛就是花的香味嗎?”“愛是不是太陽?”一般看來,海倫能對“愛”有這樣的感受已經很可貴了,但是莎莉文並沒有給予認同。從下文我們才得知,這正是莎莉文的教育藝術。她要引導海倫從“能觸摸的東西”中獲得思維的提升,“領悟到抽象的概念”。她不希望對“愛”理解得太具體,她想通過對“愛”的探討,進一步開發海倫的思維、智慧和心靈世界。所以,當海倫再一次問到“愛是不是太陽”,莎莉文老師在海倫的已有認識的基礎上給予昇華:“愛有點兒像太陽沒出來以前天空中的雲彩。你摸不到雲彩,但你能感覺到雨水。你也知道,在經過一天酷熱日曬之後,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會是多麼高興呀!愛也是摸不着的,但你卻能感到她帶來的甜蜜。沒有愛,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莎莉文對“愛”作了多麼絕妙的解釋,抽象的道理説得具體形象,深刻的內涵又與孩子的實際生活聯繫在一起。而且莎莉文能做到循循善誘。在海倫略有所悟而又困惑不解時,給予解釋和引導,不愧為傑出的教育家。作者最後寫道:“剎那間,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覺到有無數無形的線條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靈中間。”此時,作者已感受到了“穿梭在我和他人的心靈中間”的那種美好的情感──這便是“愛”。

小結:概括莎麗文老師的形象:

莎莉文老師熱愛海倫,對海倫的教育講究方法藝術,做到因勢利導,循循善誘,而且善於抓住教育時機,開啟海倫的思維、智慧和情感。可以説,莎莉文是出色的教育藝術家。

2、提問:文中有一句話指出了莎麗文老師對我的人生影響,請找出這句話——她就是那個來對我啟示世間的真理、給我深切的愛的人——莎麗文老師。

3、由此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麼文章的標題為《再塑生命》,它的深刻的含義是什麼?

“再塑生命”從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獲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1)“愛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來,“我在那個寂靜而又黑暗的世界裏,根本就不會有温柔和同情。”但是,在莎莉文老師的教育下,“我”的靈魂被喚醒,再次擁有“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這裏的“光明”一詞是用其喻義)。(2)是莎莉文老師讓“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3)莎莉文老師還教“我”懂得“什麼是愛”。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她就是那個來對我啟示世間的真理、給我深切的愛的人。”從這個意義上説,莎莉文老師是“再塑生命的人”,用中國通俗的話説,就是“再生父母”。“再塑生命”一詞表達了作者對莎莉文老師的無比敬愛和感激之情。

4、探究:海倫凱勒的成功得力與老師的教誨,但她本人的努力。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方面。請再讀課文,找出直接描寫作者本人語言、心理和動作的語句,體會作者的精神品質。

(1)海倫來到這個世界上以後,就失去了常人生來具有的視覺和聽覺,甚至也無法用自己的嘴説出自己的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心願。由於對外部世界無從知曉,脾氣也變得古怪,動輒大發雷霆。她經常撲倒在地上,發出陣陣尖叫;起牀後拒不洗臉;吃飯時故意調皮搗蛋。關於小時候的這段經歷,海倫寫道:那時,我彷彿感到被一隻無形的手緊緊地抓着。於是,拼命想掙脱這種束縛。關於這一點,本文也有描述:“當時的我,經過數個星期的憤怒、苦惱,已經疲倦不堪了。”這種性格,即使在莎莉文老師到來之後,也時有表現:“我實在有些不耐煩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壞了,心中覺得特別痛快。發這種脾氣,我既不慚愧,也不悔恨,我對洋娃娃並沒有愛。”這些都是急於想走出黑暗、沉寂世界的焦躁不安的心理反應,文中十分形象地展示了這一階段的心靈歷程:“朋友,你可曾獨在茫茫大霧中航行過?在霧中神情緊張地駕駛着一條大船,小心翼翼地緩慢地向對岸駛去,心兒怦怦直跳,惟恐意外發生。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霧中的航船,既沒有指南針也沒有探測儀,無從知道海港已經非常臨近。”

(2)但她畢竟是一個求知慾極強、悟性極高、感情豐富的孩子。“當我最後能正確地拼寫這個詞(doll)時,我自豪極了,高興得臉都漲紅了,立即跑下樓去,找到母親,拼寫給她看。”“井房的經歷使我求知的慾望油然而生。啊!原來宇宙萬物都各有名稱,每個名稱都能啟發我新的思想。我開始以充滿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樣東西。回到屋裏,碰到的東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個被我摔壞的洋娃娃,摸索着來到爐子跟前,撿起碎片,想把它們拼湊起來,但怎麼也拼不好。想起剛才的所作所為,我悔恨莫及,兩眼浸滿了淚水,這是生平第一次。”

(3)在學習過程中,她不單是用觸覺感知着事物,更是用心靈體驗着事物。這樣,她能在求知中獲得一種幸福的體驗。“這些字使整個世界在我面前變得花團錦簇,美不勝收。記得那個美好的夜晚,我獨自躺在牀上,心中充滿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來到。啊!世界上還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嗎?”海倫不僅對知識總是懷着這種新奇的感受,對大自然也格外敏感。“在這裏,我明白了大自然施與人類的恩惠,我懂得了陽光雨露如何使樹木在大地上茁壯成長起來;我懂得鳥兒如何築巢,如何繁衍,如何隨着季節的變化而遷徙;也懂得了松鼠、鹿和獅子等各種各樣的動物如何覓食,如何棲息。我瞭解的事情越多,就越感到自然的偉大和世界的美好。”

(4)即使在給自然的恐嚇之下,仍然細心地體驗着這個自然世界的另一面。在美好的春光中,她更是熱切地體察和探索着大自然的奧祕,即使是爬樹被擦破了皮,仍然“有一種美妙的感覺”。

(5)當掌握了語言的鑰匙之後,她急於運用,歷盡艱辛,總是感到“無比美妙”。因為她能在“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中,進行無限美妙的想像”。對“愛”的困惑,反覆追問,得不到滿意的回答,仍執著痴想,“我靜靜地在那裏坐了許久,……在腦海中用新的觀念來尋求‘愛’的解釋。”直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好學、堅毅、敏察、極高的悟性以及豐富的情感是海倫的突出特點。可以説,她雖是一位盲人,但她的心靈比常人敏感而豐富,她在心靈深處大睜着一雙好奇的眼睛。

小結:作者的性格品質特徵——一個好學、聰明、堅毅而情感豐富的女孩。文中的“我”──海倫,與莎莉文老師相輔相成,是本文的一體兩面。海倫成為不平凡的人,與莎莉文老師的教育密不可分,但也是她的主觀努力的結果。

六、拓展:

(1)在人類歷史長河中象作者這樣的意志堅強與命運抗爭的傑出人士你知道哪些?請概括他們的事蹟,或寫出他們有代表性的名言警句。

(2)海倫凱勒的一生給了你怎樣的啟示?

與其悲歎自己的命運,不如相信自己的力量!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七、作業:課後推薦閲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八、板書設計

安妮.莎莉文:教育講究方法海倫凱勒:好學的心

善於把握教育契機堅毅的心

喜愛海倫充滿愛心

生命教學設計13

【教學目的】

1、知識與能力

掌握文中的幾個詞語,熟讀課文,把握文章內涵。

2、過程與方法

理解石縫得的生命的生長特點,瞭解作者所讚美的精神與謳歌的人。

3、情感價值觀

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在逆境中頑強拼搏的人文精神。

【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石縫間生命所體現的崇高精神,培養學生在逆境中頑強拼搏的精神。

2、難點:理解本文堅困境中頑強生存的生命的禮讚,更是一曲對人民中優秀分子的讚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設計思路】:

九年級的學生正好是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期,心理承受能力比較脆弱。語文教師應利用教學契機對他們進行教育,使學生達到這樣一種共識:一個人身處逆境,不要怨天尤人,過於悲傷、沉淪,而應該頑強拼搏,奮力前進,這樣的人生才是充實的,本文文質兼美,有很強的感染力,適合七年級學生閲讀,也利於對學生進行頑強拼搏教育。

對學生進行頑強拼搏精神教育應避免空洞的説教,假、大、空的教育收不到應有的效果,還會帶來負面影響,讓人產生反感,所以在教學中應特別注意兩點:一是營造美的氛圍:音樂、教師詩一般的語言、學生情感投入的朗讀等,共同組成一個感染人的美好氛圍。二是聯繫學生實際:結合生活體驗,實實在在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切忌拔得過高。對課文的基礎知識作一般性的學習即可,不必摳得太死。不能支解文章,挖掘每句話的含義,這會影響文章的整體美感。應該在創設的美好情境中多讀課文,交流、體會、認識,注重對學生美好情感的薰陶。

【教學時間】:

2課時

二、教學內容和過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本文是一篇激情勃發的託物言志的散文,湧動着對高昴的生命力的讚頌。閲讀這篇文章,應重點讓學生體會作者對石縫間的生命那頑強的生命力、堅韌的生存意識、勇敢的拼搏精神的熱烈讚揚,從而磨練自己的意志,培養自己善於在困境中成長在困難中奮鬥的可貴品質。

二、教學簡説:

(一)導入新課

大自然並非對每個生命都施以恩惠。有時,有些生命所面對的生存環境是異常艱難窘迫的,而能在這種種困境中頑強生存的生命,自有其震憾人心的力量。石縫間的生命,就是這樣震憾了作者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石縫間的生命》一文,希望你能從中受到教益。

(二)目標展示:

1、理清思路,把握課文的主旨。2、反覆誦讀,揣摩語言的表現力。3、聯繫生活實際感悟人生,領會文章對高昂的生命力的禮讚。

(三)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情況。結合課文後面“讀一讀,寫一寫”中的字詞,查字典,邊讀邊寫。

2、範讀課文,學生在聽讀課文的過程中,思考下列問題。○1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文章第一句話“石縫間倔強的生命,常使我感動的潸然淚下”,作者為什麼會“感動的潸然淚下”?該句在文章中有什麼作用?○3文中哪一語段對題目作出了概括性詮釋與理解?○4試劃分本文層次,並概括各層的大意。

3、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以上問題。

4、學生交流以上問題,可相互補充。教師可以適當點拔、指導。

(四)合作探究:

1、揣摩語言:

○1畫出自己認為寫得最好、最精彩、最能表達作者感情的語句,並體會其作用。○2你最喜歡文中哪些語句?請把你喜歡的理由告訴大家。

2、自主、合作、探究:

進一步研讀課文,找出文中的疑難問題,互相討論。教師提出以下思考題:

I、聯繫上下文,説説作者為什麼認為“生命有權自認為輝煌壯麗”?這句話應當怎樣理解?

因為“生命的本能是多麼尊貴”所以“生命有權自認為輝煌壯麗”。

這句話的含義是:任何生命都應該堅信自己有無窮的力量,它是任何惡劣的環境都無法從根本上阻擋的。

II、在“生命就是這樣地被環境規定着,又被環境改變着”一句中,如何理解“規定”和“改變”兩詞不同的含義?

“規定”是指環境對生命成長的限制、約束或促進作用;“改變”説明環境可以從外部來改變和影響生命的發展。III、在“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發現自己,認識自己,從而才能錘鍊自己,成長自己,直到最後完成自己,昇華自己”中“發現”、“認識”、“錘鍊”和“昇華”四個詞語有何關係?説明了什麼?

四個詞是層層遞進的邏輯關係,説明了生命適應環境並改造自身的一般規律。

IV、文章結尾説“石縫間頑強的生命,它是具有如此震懾人們心靈的情感力量”。從文中看,這種“力量”表現在哪些方面?

V、文章開頭説石縫間的生命是“頑強的生命”,結尾説它是“頑強的生命”。作者這樣措辭,有什麼用意?

VI、第一段和最後一段的關係是什麼?

因果關係。使文章首尾呼應,渾然一體。

(五)歸納小結:

這篇託物言志的散文,通過對“撒落到天涯海角”的石縫間的生命的描述,讚美了石縫間的生命的那種倔強和崇高的品格,闡述了生命的內涵就是拼搏,啟示我們:要做駕馭生活的強者。

(六)聯結生活,創造性學習:

生命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藴含的意思。

3、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教學重、難點】

理解三個事例藴含的道理。

【課前準備】

1、課前蒐集作者杏林子的簡介。

2、紙條。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個人。(打開多媒體資料中作者的圖像)她叫杏林子,本名劉俠,台灣著名女作家。出生於西安,12歲時得了罕見的“類風濕性關節炎”,至今全身關節均損壞,但她並沒有因此荒廢甚至放棄生命,反而更加珍惜、熱愛生命。69年當選十大傑出女青年,72年獲頒國家文藝獎,79年獲吳三連基金會社會服務獎。著作有劇本、散文、小説、傳記等。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她對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的文章──《生命

生命》。

板書課題。

二、品味探究

1、出示探究題目:(小黑板)

⑴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共寫了哪幾個事例?作者分別從每個事例中想到了什麼?

⑵在2~4自然段中,劃出你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試着解釋。

⑶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説説自己的理解。

2、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以上題目,自由講一講,遇到難得可以和同桌討論。全班交流彙報。

3、聽課文錄音,談感悟:

(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談怎樣珍惜生命,怎樣讓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三、教師總結

是啊,我們今天的課可以結束,但生命的長河是永無止境的。

冰心老人説:“宇宙是一個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葉歸根,我們是宇宙中的一息,我們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的,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熟發芽,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與痛苦是相輔相成的,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因為快樂、興奮、痛苦又何嘗不是美麗的呢?

冰心老人的話揭示了生命的意義和真諦,願每一位同學都珍愛生命,珍惜時間,讓你的人生更有意義。

四、延伸作業

寫一則讀後感,題目自定,字數不限。

【板書設計】

生命生命

飛蛾

強烈的求生欲

瓜苗

頑強的生命力

心跳

積極的生命觀

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課後反思】

《生命生命》這篇課文通過捕捉飛蛾、磚縫中生長的瓜苗和傾聽心跳三個事例,讓我們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在本課教學中我成功地體現瞭如下幾點:

1、充分利用多種學習資料,溝通課內外聯繫,拓寬學生學習的空間。新課開始,我打開多媒體資料中作者的圖像,讓學生了解作者,調動起學生的情緒。教學中放課文錄音,使學生接收、內化、感悟、理解文章主題。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2、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教學不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感悟”。一味的告訴只會扼殺孩子的一切,所以我讓學生自己去體驗、去探索、去感悟、去創新、去盡情地展示自己。課上讓他們自己先講一講,同桌討論,全班交流彙報,培養學生説的能力和發散思維,使他們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文並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

3、反覆品讀重點句段,理解感悟文章情感。反覆品讀文中最後一自然段,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內容,在讀中感悟情感,在讀中體會思想,在讀中受到教育。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專家説過:教學的最高境界是真實、樸實、紮實。我們要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我對《生命生命》這一課的教學還不能達到這個境界。對於教學中如何很好的落實教學三維目標還需進一步實踐、探索。但我一定會繼續努力,因為追求無止境。

生命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瞭解作者的成長旅程;理解文章思路,整體把握全文的結構。

過程與方法:運用閲讀加品味重點詞句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熱愛生活,對待生命的積極態度。

教學重點:① 整體感知,梳理重塑生命的歷程。

② 結合海倫戰勝挫折的經歷談談海倫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

教學難點:結合海倫·凱勒的生平事蹟,體會殘疾人生活的艱辛和“愛”之偉大,陶冶情操,使學生情感得到昇華。

教學過程:

導入: 以“瞎子猜字”這個遊戲導入,為學生創設一種情境,試着走進聾啞人的世界。

同學們,世界是美麗的,我們可以感覺到陽光的色彩斑斕,花兒的婀娜多姿,鳥鳴的婉轉動人。但還有一種人,他們生活在沒有色彩,沒有聲音的世界裏,他們的生活方式就是“瞎子猜字”,對於他們來説,能生存下來已需要足夠的勇氣,而要出類拔萃,有所成就,那簡直便是一個奇蹟。今天,我們便要走進一個奇蹟,共同見證一個奇蹟的誕生時刻。讓我們共同走進海倫·凱勒的心靈世界。

遊戲要求:同桌之間合作完成,一名同學按照幻燈片上所出示的字在蒙上眼睛的同桌手心上寫一個字,計算成功率;做完後,兩人交換角色,再進行一次。

第二步:師生共同合作,完成對海倫·凱勒及其老師莎莉文小姐的生平事蹟的認識和了解。

① 學生演示自己所查詢的資料。(學生將資料進行整理,用投影儀或幻燈片進行演示)

整理資料要求:語言簡明扼要,按照姓名、國籍、成就、生平、他人評價,帶給我們的啟發等要點歸納。不重複不羅嗦,適合多媒體演示。

② 教師準備圖文課件材料(進行相應補充)

幻燈片1:19世紀出了兩個傑出人物: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 ------馬克·吐温

幻燈片2:海倫·凱勒(1880--1968)美國著名女作家。一歲半時突患急性腦充血病,連日的高燒奪去了她的視覺和聽覺,從此,她墜入了一個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淵。1887年3月3日,對海倫來説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這天,家裏為她請來了一位教師——安妮·莎莉文。安妮教會她寫字、手語。然而,一個人在無聲、無光的世界裏,要想與他人進行有聲語言的交流幾乎不可能,但是,海倫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難,夜以繼日地刻苦學習,從未放棄努力。

幻燈片3:好學、堅毅、敏察、極高的悟性以及豐富的情感是海倫的突出特點,她在心靈深處大睜着一雙好奇的眼睛。她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考進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大學期間,在師長的鼓勵下,她開始寫作。在以優異成績畢業後,她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並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後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響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其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海倫所創造的奇蹟與她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但她能走出心靈障礙,重塑生命,卻不能不歸功於她偉大的老師——安妮·莎莉文女士。

幻燈片4:莎莉文老師將人世間美好的思想情操,雋永深沉的愛心,像春天的種子深深植於海倫·凱勒的生命,以無私的愛重塑了她的生命。海倫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師,她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長久地凝視我的老師。

幻燈片5:安妮·莎利文波士頓珀金斯盲人學校畢業。精通盲文,有崇高的獻身精神和科學教育方法,20歲開始教海倫。她的教授方法是:將字母按入海倫掌心,教她物件的名稱。

幻燈片6:這篇課文選編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原是互有聯繫又相對獨立的三篇文章,合在一起編成課文,並用空行使其自然分為三部分,主線十分清晰。

第三步:整體感知課文,瞭解文章結構。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篩選信息、整理,概括的能力。

一、仔細閲讀課文,用自己的話概括,文章所記敍的主要事件,找出文章的綱領句。

明確:主要寫了三件事:

(1)老師教我認識具體事物;

(2)老師讓我認識、瞭解美麗的大自然。

(3)老師引導我認識“愛”的含義。

文章的綱領句是:“對我啟示世間真理,給我深切的愛”。

二、同學們,本篇文章的題目是<<重塑生命>>,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讓我們一起來見證“重塑生命”的歷程:

回答要求:要求學生先用自己的話進行概括,然後在文中找出體現海倫心理的句子進行朗讀,體味語言。

①生命的原貌:我的生命______(像大霧中的航船,課文第4自然段)

②光輝的起點: ________(相識,課文第5自然段)

(背景幻燈片展示莎莉文小組把我抱在懷中的圖片)

③幸福的復甦:生命中擁有了_______(文字,課文第13自然段)

(背景幻燈片展示莎莉文小姐叫我識字的圖片)

④成長的浪花:生命中擁有了_______(大自然,課文第14自然段)

(背景幻燈片展示海倫和莎莉文小姐在樹上的圖片)

⑤生命的昇華:生命中擁有了______(愛,課文第39自然段)

(背景幻燈片展示莎莉文小姐緊緊摟住海倫的圖片)

B.談談對“重塑生命”的理解

教學重點:進一步培養學生整理,概括文字的能力,培養學生通過分析文字,在文學中尋找證據,分析問題的能力。

問題1、同學們,剛才我們大家一起見證了“重塑生命”的歷程,那麼同學們現在對“重塑生命”是怎樣理解的呢?

明確:意指“重新塑造生命、重新獲得生命”。這裏指(1)海倫的生命希望和熱誠在安妮老師的教育下被喚醒,使她從寂靜又黑暗的孤獨世界回到了光明和快樂之中。(2)是莎利文老師讓“我”迴歸自然,理解自然。(3)是莎利文老師還教“我”懂得什麼是“愛”。正如作者所説“她就是那個來對我啟示世間真理,給我深切的愛的人。”從這個意義上講,莎利文老師就是我的“重生父母”。

問題2、同學們,“重塑生命”的過程是一帆風順的嗎?舉例説説。(引導學生分析海倫學習“懷”和“水”的區別段落,討論海倫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

(幻燈片展示)

挫折:將“杯”和“水”混為一談(不能分清“杯”和“水”)

在 海倫: 與老師發生爭執 不耐煩,摔洋娃娃 高興

裏 莎莉文: 重新練習“doll” 把洋娃娃掃到爐邊 把帽子給我

在 海倫: 清泉從我手中流過 理解

房 莎莉文: 將我的手放在噴水口下 在我掌心寫“water”

總結: 海倫最終最勝了挫折,創造了奇蹟,完成了生命的重塑歷程,同學們,看完了她的故事,你覺得一個人要重塑生命需要具備哪些因素呢?

明確:毅力: 小海倫沒有對認識文字放棄

靈感: 小海倫通過水受到了啟發

求和欲: 小海倫對新事物擁有極大的熱情

好的老師:莎莉文小姐富有愛心且教學技巧高超

……(根據學生回答補充)

第四步:探究與討論:莎莉文小姐應該教會了海倫·凱勒許多東西,為什麼海倫重點寫“認識文字”“擁抱大自然”“理解愛”三個部分呢?

同學們,當海倫回憶起她的老師莎莉文小姐的時候,內心充滿了感激,以前的一幕幕彷彿就在眼前。海倫在回憶“老師”給自己的幫助時,將“認識文字” “瞭解大自然”“理解愛”放在了最前面,你是如何理解的呢?你認為莎莉文教給海倫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明確:文字是人類交流的靈魂

大自然是人類的依靠

愛讓我們變得崇高,人類因愛而偉大

……開放式命題,根據學生回答恰當引導既可。

老師小結:回顧生命再塑的歷程,想像海倫的種種努力以及她所遇到的種種艱辛,我們不難發現:莎莉文老師教給了海倫一種認識世界的方式:用自己的愛去感受世界最美好的一面,去善待每一個生命,水是有生命的,大自然是有生命的,愛讓我們的生活變得美好,美讓海倫變得堅強。莎莉文小姐不僅教給海倫愛的真諦,她自己也正是用愛改變了海倫的人生。

第五步:結束學習,佈置作業。

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一個有光明有聲音的世界裏,但不要忘記,我們的身邊還有這樣的一羣人,他們仍然生活在黑暗和無聲的世界裏,我們的愛可以重塑他們的生命,帶給他們温暖,帶給他們光明。讓我們一起説!(做春節晚會的手語:我愛你)

(背景音樂:劉歡<<重頭再來>>徐徐響起)

作業:

1.到圖書館或上網蒐集更多關於殘疾人成才的事蹟,摘抄在讀書筆記上。

2.莎莉文小姐認為:“愛有點兒像太陽沒出來以前天空中的雲彩。”你也有許多關於愛的經歷吧?寫寫看你心中的愛是怎樣的呢?

3.板書設計:

再塑生命

給了我光明、自由、快樂

莎利文老師 讓我回到自然,理解自然 為我再塑生命

教我懂得什麼是愛

標籤: 教學 生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jg3j6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