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精華)恐龍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精華)恐龍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恐龍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恐龍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恐龍第二課時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本課介紹了恐龍的種類、形態及生活習性,字裏行間流露出對恐龍的喜愛之情。作者緊扣主題,對恐龍做了較為全面具體繁榮介紹。文章條理清楚,結構分明。

學情分析:

恐龍是兩億年以前地球的主人,屬爬行動物,它們與神話傳説的龍無關。恐龍的種類繁多,一般體大個小,生活在陸地或者水中。約在6000千年前消失了。文章直截了當的以恐龍為題,既可突出文章描寫的對象,又可引發對讀者的閲讀興趣。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繩子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恐龍的種類、形態及生活習性。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背誦課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T: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恐龍》這課,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這奇妙的恐龍樂園,好不好?

想要進入恐龍園,咱們要先買門票。

※課件出示字詞,生讀

T:門票順利買到了,咱們就走進看看吧。

※播放錄象,T口述第一自然段,幫助S回憶。

T:是不是還看的意猶未盡呢?在這裏還有各種各樣,形態千奇百怪的恐龍在等着我們呢,讓我們趕緊走進課文吧!

二、精讀

1、T:請你們自己讀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並思考:這段介紹了哪幾種恐龍?

S自讀,回答問題。

T板書:雷龍樑龍劍龍三角龍

2、下面就請你們發揮小組的合作精神,聽清我的要求:

選擇你們最喜歡的一種恐龍,找到有關的句子,將它讀給你的小夥伴聽,然後再想想怎樣才能讀的更好。

S討論T行間巡視

3、T:我這兒還有些恐龍模型,你能將它們認出來嗎?

※示模型

4、T:下面哪個小組願意向我們介紹他們最喜歡的恐龍。

5、雷龍:生讀,並説説喜歡的原因

指導朗讀,龐然大物、一聲轟響

找出特點,板書:雷龍龐然大物

介紹有關知識

6、樑龍:生讀,並説説喜歡的原因

T:誰見過吊橋?什麼樣子?

※出示圖片,説説你的感受。

指導朗讀,吊橋

找出特點,板書:樑龍吊橋。

介紹有關知識。

7、劍龍:生讀,並説説喜歡的原因

指導朗讀,鋒利無比

找出特點,板書:劍龍劍板和尾刺。

介紹有關知識。

8、三角龍:生讀,並説説喜歡的原因

※出示圖片,説説你看到什麼,談談感受。

指導朗讀,望而生畏

找出特點,板書:三角龍頭上有三隻角。

介紹有關知識。

9、認識了這麼多恐龍朋友,你想不想把它們介紹給你的朋友或家人?那麼就請你們4人小小組,選擇你們最喜歡的一種恐龍,將有關的句子讀好,然後介紹給其他人聽。等會啊,我請將的'最好的小朋友上台來,拿着模型給我們介紹。

生討論,彙報

10、恐龍不但有朋友,還有親戚呢!它們是---魚龍和翼龍

出示圖片,S自讀,彙報特點。

板書:魚龍象海豚

翼龍輕型飛機

指導朗讀,潛入、翱翔

11、T:除了書上介紹的幾種恐龍,還有哪些?

S:彙報收集的資料。T出示圖片補充。

12、T:光了解恐龍的種類是遠遠不夠的,還要了解它們的其他特點。4人小小組選擇你們喜歡的方式學習4、5自然段。再説説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你不理解的?

4人小小組討論,彙報

13、還有哪些關於恐龍的知識,你要介紹給大家的。

14、T:學習了這麼多有關恐龍的知識,到了大開眼戒的時候了,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咱們共同走進恐龍的世界吧。

※播放錄象

15、T:敍述第6段,談談你所知道的恐龍消失之謎。

S回答

T:這一切都只是科學家的猜測,要想更深的瞭解恐龍和識,走出這個小課堂,走進廣闊的社會大課堂。相信有一天,你們中的一個會成為恐龍專家。

板書:

21、恐龍

雷龍

龐然大物

樑龍

吊橋

劍龍

劍板和尾刺

三角龍

頭上有三隻角

魚龍

象海豚

翼龍

輕型飛機

慧小在線

恐龍第二課時教學設計2

一、 教材

《恐龍》是一篇知識性短文,課文介紹了恐龍的種類、形態及生活習性,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恐龍的喜愛之情。全文共有6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恐龍的生活年代、生活環境的優越和活動範圍之廣、數量之多。第二至第五自然段介紹了恐龍及其近親的種類和生活習性,重點介紹了恐龍的種類和形態。第六自然段介紹了恐龍的神祕消失為人類留下了一個謎。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3、瞭解恐龍的類型及外行特點。

教學重點: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説出課文介紹了哪幾種恐龍及其特點,領悟課文是怎樣把它們的特點寫具體的。

第一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

2、通順、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知全文,知道課文分為三大部分。

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

一、導入。(2分鐘)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恐龍》,上節課我們認識並書寫了生字,流利朗讀了課文,知道課文是分為以下三個部分:(課件)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恐龍的生活年代、活動範圍之廣、數量之多。

第二部分:第二至第五自然段介紹了恐龍及其近親的種類和生活習性。

第三部分:第六自然段介紹了恐龍的神祕消失為人類留下了一個謎。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齊讀課題。

二、新授:(23分鐘)

1、這篇課文名字叫恐龍,到底介紹了哪幾種恐龍呢?請大家快速默讀2-5自然段,劃出恐龍的名字。

2、反饋,師問: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幾種恐龍?(板書:雷龍 樑龍 劍龍 三角龍 魚龍 翼龍 霸王龍)貼紙條

3、歸類,整體感知第二部分。師:介紹第1-4種龍的是第二自然段,主要是抓住它們的外形來寫。(板書:外形)那麼介紹魚龍和翼龍是哪段?主要是抓住什麼來寫?)(板書:生活)寫霸王龍又是哪段?抓住什麼來寫?(板書:食性)課文的第五自然段是抓住什麼來寫的?(板書:繁殖)

學習第二自然段

我們先來學習第二自然段。

4、教學雷龍。看屏幕,這就是雷龍,長得怎樣?書上用哪個詞來形容它?(龐然大物。)

(1)課件出示句子:雷龍是個龐然大物。什麼叫龐然大物?(很大很大的物體)雷龍到底有多大,書中哪句話具體寫了雷龍是個龐然大物?

課件出示句子:雷龍是個龐然大物,它的身體比六頭大象還要重,它每踏一步就發出一聲轟響,好似雷鳴一般。(指名同學讀一讀。)

(2)比較兩個句子,我們都知道第二個句子好,那你知道好在哪兒嗎?

(讓我們知道雷龍到底有多大。走路踏步像打雷,我們就是不用眼睛看,只用耳朵聽,也知道它是個特大特大的傢伙。)

(3)師小結:這句話讓我們如見—其形,如聞--其聲。誰能讀出雷龍的龐大呢?

5、教學樑龍

(1)(屏顯樑龍圖片)這就是“樑龍”,它的特點是什麼?找書中的關鍵詞。——(板書:移動吊橋)課文是怎麼具體描寫的呢?(出示句子)

(2)誰能把樑龍的長給讀出來?

6、自學劍龍和三角龍。先找體現該種龍外形特點的關鍵詞,再通過朗讀體會。(時間2分鐘)

彙報:(屏顯劍龍圖片)課文寫了劍龍的什麼呢?(板書:劍板、劍尾)相機點撥:“兩排三角形”這是告訴我們劍板的(數量和形狀)。“四支利劍一樣”這是用比喻句來告訴我們尾刺的鋒利。我們再來讀一讀寫劍龍的句子。

(屏顯三角龍)這就是“三角龍”。它的特點是:臉上長三隻角(板書),名字也因此得來。一看見三角龍你就有什麼感覺?這就叫——(望而生畏)指名讀出三角龍望而生畏的特點。

7、齊讀第二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象這四種恐龍的特點。讀後問:這一段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

學習第三自然段

8、(屏顯“魚龍”圖片)這就是“魚龍”。書中是怎樣寫的?誰來讀?聽了這句話你知道什麼?指名説。(板書:潛水尋食)齊讀這句話

9、(屏顯“翼龍”圖片)這就是“翼龍”,“翼”就是翅膀。為什麼叫它翼龍?(板書:輕型飛機)誰來讀?

10、小結:這一自然段抓住恐龍的生活習性向我們介紹了生活在水中的魚龍及飛翔在空中的翼龍,它們屬於恐龍的親戚。它們屬於同一個家族。

學習第四自然段

11、過渡:課文抓住恐龍的食性重點向我們介紹了霸王龍。它又有什麼特點?

指名回答。(出示句子)

12、那麼霸王龍又有什麼特點呢?請一位同學讀一讀。文字中哪一個詞最能表現霸王龍的特點。(板書:兇猛 食肉)

13、哪位同學能通過自己的朗讀表現出霸王龍非常兇猛的`特點。

學習第五自然段

14、過渡:課文(2——4)自然段向我們介紹了恐龍的種類,恐龍的親戚,以及恐龍吃什麼,接下去課文又是怎樣介紹了恐龍的繁殖的?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讀第五段課文。

你們有不明白的地方嗎?(屏顯:卵生?破殼而出?)

欣賞小恐龍破殼而出的圖片,幫助理解“卵生”和“破殼而出”的意思。

請同學們再把這一自然段齊讀一遍。

學習第六自然段

15文章第一自然段告訴我們兩億年前恐龍到處漫遊,遍及整個世界。(板書:到處遍及)可是今天我們為什麼看不到恐龍的身影呢?請同學們齊讀第六自然段。

16、恐龍突然神祕地消失了,有的科學家推測是地殼在6500萬年前發生劇烈運動,改變了地球上的氣候和環境,恐龍不能適應這種新環境就滅絕了;還有的科學家推測那是因為有顆小行星撞擊到地球上,導致大氣中聚集着厚厚的灰層,遮住了太陽,地球上變得寒冷無比,從而導致恐龍滅絕。究竟是什麼原因呢?還有待我們同學將來用自己的智慧去探索。

三、複述課文(10分鐘)

師: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許多關於恐龍的知識。要是我們能把它複述下來講給別人聽該多好啊,會複述嗎?沒關係,今天老師教給你們複述的方法。

(課件出示方法)

先熟讀課文---再看提綱,用上關鍵詞語---可以適當加以自己的評論。

1、先讀第二段,老師示範複述。

2、先練讀第三段、四段和五段,指名複述。

3、指導孩子一段一段複述後,再同桌練習全文複述,最後指名一生上台全文複述。

(課堂機動安排,有時間抄寫課後詞語或聽寫詞語)

四、佈置作業:

恐龍第二課時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

1、瞭解恐龍的種類、千奇百怪的形態以及獨特的生活習性。

2、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

重點難點:恐龍千奇百怪的形態特徵。

課前準備:圖片、錄像、事物模型。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21課——《恐龍》。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些什麼?(適時板書)

二、形象展示,自主探究

(一)學習第2、3兩節

過渡:同學們對上一節課的知識掌握得很好!下面我們先學習恐龍的種類。

請同學們自讀課文2、3小節,圍繞題目以學習小組形式討論,重點討論第二題。

出示問題:

1、文章第2節是圍繞哪一句話來講的?你瞭解了哪幾種恐龍,它們各有什麼特點?

2、課文是怎樣來具體介紹這些恐龍的特點的?

教學設計:小組討論、自由探究解決問題,讓學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的主人”。恐龍本身就是學生敢興趣的動物,英國心理學家布魯説過:“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學科的興趣。”因此,當老師佈置了自學任務時,學生個個精神振奮,積極尋找、思考,以便儘快地解決問題。

交流:

1、解決第一題。

A、文章是圍繞“恐龍的種類多,形態更是千奇百怪。”來寫的。

B、學生對照圖片講述自己瞭解的恐龍。

教學設計:恐龍千奇百怪的外形學生極感興趣,但卻很抽象。這裏圖文結合,把抽象語言文字轉化為生動形象的'圖片,讓學生眼前一亮,把各種恐龍的模樣牢記在心中。

C、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D、選擇你喜歡的恐龍來讀一讀。

E、請你用第一人稱或導遊的身份來介紹一下你喜歡的恐龍。

教學設計:加強“説”的訓練是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在這裏的教學中,讓學生以第一人稱或導遊的身份介紹一種恐龍,不但使學生深入地瞭解了課文內容課堂教學顯得生動活潑,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發展了他們的説話能力,為學生的創新性思留下了足夠的空間。

2、解決第二題。

A、找出用説明方法的語句。

雷龍——比較説明、比喻説明。樑龍——數字説明、比喻説明。

劍龍——比喻説明。魚龍——比喻説明。

B、自讀2、3兩節,體會這些説明方法的妙用。

(二)學習第4節。

過渡:恐龍這麼千奇百怪,這麼龐大,它們吃什麼呢?

1、指名讀課文。

2、出示圖片:霸王龍。

3、學生看圖簡介。

4、播放霸王龍捕食時的錄像。

教學設計:對於恐龍中的霸王龍,學生也許都是隻聞其名,未見其行。在此,霸王龍捕食時精彩片段的展示不僅讓學生聞其聲,見其行,更體會到了霸王龍極度的兇殘,給學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三)學習第5節。

1、是怎樣生育後代的呢?

2、學生講述,並舉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來説明“卵生”。

教學設計:“卵生”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説還不能完全理解,但是卻在生活中見過許多卵生現象。因此,例舉生活中常見的雞、鴨、鵝的卵生現象,使學生易於理解恐龍的生殖方式。

3、自由朗讀課文2-5節,感悟恐龍奇特的外形和獨特的生活習性。

三、課堂延伸,展示激趣

過渡:恐龍是這樣有趣,這樣神奇,你們還了解恐龍的其它知識嗎?

請學生自己上台當一回小老師,介紹有關恐龍的其它知識。(可以帶參考書、模型、圖片等。)

教學設計:書本上的知識往往是有限的,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卻遠遠沒有滿足,為了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延伸至課外,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良好習慣,教師預先叫學生課餘收集了有關恐龍的其它資料,課堂中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介紹收集的資料。這樣,不僅讓學生豐富了知識,不侷限於書本,而且培養了學生動手、動腦收集資料的綜合實踐能力。

四、結全文,引導探究

恐龍這個大家族在地球上生活着、繁衍着,它們統治了地球1.7億年之久,直到6500年以前,這些恐龍突然神祕地消失了,它們為什麼會消失呢?至今仍是個謎!

請同學們課餘查找資料,現在開始研究,將來揭開這個千古之謎!

教學設計:教學的藝術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你們相當小小科學家嗎?”“想知道恐龍消失的奧祕嗎?”這既是對學生自信心的呼喚,學習動力系統的激發,更是對學生自主探究精神的啟迪,從而實現有限的課堂教學為學生在課外無限的發展服務這一目的。

恐龍第二課時教學設計4

教學背景:

1、四年級的學生,讓其去推想、去想象,學生經常會“想當然”,寫不出具體的依據。結合《飛向藍天的恐龍》的教學,可以引導學生體會“要寫推想,寫想象”得根據真實的依據來進行,這樣的推想或者想象才能合情合理,真實可信。

2、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往往不能用恰當的詞語對事物的狀態、程度、性質做細緻的區分判斷,並用合適的詞語來準確表達。結合《飛向藍天的恐龍》的教學,可以引導學生從作者對一些“判斷”的表述中,學習如何作出準確表達。

教學目標:

1、通過研讀“依據”與“推想”的關係,引導學生體會依據部分在文中的作用,瞭解“推想和想象得根據真實的依據”

2、抓住文中關於“依據、推想”的關鍵語句,體會用不確定的語言去描寫不確定的事物,也是一種語言表達的準確性。

3、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古生物學家徐星帶給我們的科普文章,(教師示意學生齊讀課題)——飛向藍天的恐龍。昨天曹老師帶領大家初讀課文,理解了課文內容。課文題目是“飛向藍天的恐龍”,文章中作者也具體寫到了恐龍經過漫長的演化,逐步飛上藍天的過程。你能借助這些詞語説一説嗎?

出示詞語:

兩億三千萬年前 第一種恐龍 大小

數千萬年後 形態各異 龐大

獵食性恐龍 骨骼 羽毛

樹棲 滑翔 飛行 地面上 奔跑 飛翔

(指導學生敍述要有層次:四個要點,但不是四個層次)

l 兩億三千萬年前,地球上出現第一種恐龍及恐龍的大小、樣子。

l 數千萬年後,這種恐龍的後代演化成形態各異的不同種類:有的兩足奔跑,有的四足行走;有的體型龐大,有的身形矮小;有的食肉,有的食草。

l 其中,一些食肉恐龍體型越來越小,外形也越來越像鳥類,不僅骨骼相似,而且體表長出了美麗的羽毛,取代了鱗片和鱗甲。但,這時候,這些外表長了美麗的羽毛的恐龍,仍然是恐龍,還不是鳥。

l 這些長了羽毛的恐龍或者由於樹棲生活中的滑翔,或者是在奔跑中,逐漸學會了飛翔。學會了飛翔的恐龍,最終演化成了天之驕子——鳥。

師:剛才,我們回顧了文中“恐龍變成鳥,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似乎看到了中生代的地球。這些生動的畫面,是怎麼來的?是作者親眼看到的嗎?你怎麼認為的?

生回答要點:抓“中生代”“兩億三千萬年前”

(資料備用:人類的歷史才幾百萬年,而最早的能直立行走的人類最早出現在170萬年前的中國元謀,而早期智人最早出現在20萬年以前,而人類文明史,出現了語言、文字、文化等,四大文明古國的中國才只有5000多年,而早於第一個人類出現前的6000多萬年前,所有的恐龍,都已經滅絕了。沒有人可以看見。)

師:文中哪些內容是作者的想象、推想?有沒有實際看到的內容?

大家打開書,找一找,哪些內容是作者實際看到的?

生:第四段是想象、推想

第二自然段中寫到了作者實際看到的內容。

出示第二自然段,讀出“看”的語句(紅色顯示)

師設疑:既然這篇文章都源於想象、推想,作者為什麼還要寫這段實際看到的內容?不寫行不行?為什麼?

出示1,3,4段,生自由談看法。

學生回答要點:不寫的話,第四段的推想就不可信,因為誰都沒有看到過,怎麼相信這樣就是真的呢!

師: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研究的第一個問題:想象、推想要有現實的依據。

(板書:想象、推想要有現實的依據)

二、體會、感悟:推想要根據“真實的依據”

1、研讀依據部分。

出示第二自然段。

師:那我們就看看科學家們都找到了哪些依據?

默讀第二自然段,讀出相關語句,課件呈現。

骨骼相似

長有羽毛

2、對比研究虛實關係。

師:這些科學事實與後面的推想有怎樣的關係?

(師對比出示2、4自然段)

師:對比着讀一讀,找一找,哪些語句是相關的?右面的推想是以左面的哪些事實為依據呢?

生默讀,獨立思考,而後可以前後桌,左右桌合作交流,教師可不提倡,不反對。

師巡視,然後也可參與討論。

生回答要點:

l “地球上的第一種恐龍大約出現在兩億三千萬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兩條後腿粗壯有力,能夠支撐起整個身體。數千萬年後,它的後代繁衍成一個形態各異的龐大家族:有些恐龍像它們的祖先一樣兩足奔跑,有些恐龍則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龍身長几十米,重達數十噸,有些恐龍則身材小巧,體重不足幾公斤;有些恐龍兇猛異常,是茹毛飲血的食肉動物,有些恐龍則温順可愛,以植物為食。”是在科學家們研究了大量恐龍化石之後,作出的推想。

l “其中,一些獵食性恐龍的身體逐漸變小,長得也越來越像鳥類:骨骼中空,身體輕盈;腦顱膨大,行動敏捷;前肢越來越長,能像鳥翼一樣拍打” 是在科學家們研究了大量恐龍和鳥的化石的骨骼相似性之後,作出的推想。

l “它們的體表長出了美麗的羽毛,不再披着鱗片或鱗甲。”是在科學家們多次發現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龍化石之後作出的推想。

師:同學們,科學家的科學論文、科學發現、科學推理都是以充分甚至確鑿的現實依據的。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這兩部分中依據和想象的關係。

師引導學生梳理:

科學家們研究了大量恐龍化石之後,推想出——(學生對應讀推想內容)

科學家們研究了大量恐龍和鳥的化石的骨骼相似性之後,推想出——(學生對應讀推想內容)

科學家們多次發現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龍化石之後,推想出——(學生對應讀推想內容)

師:同學們,第4自然段還有一段話,大家看,它是以什麼為依據呢?

(它們中的一些種類可能為了躲避敵害或尋找食物而轉移到樹上生存。這些樹棲的恐龍在樹木之間跳躍、降落,慢慢具備了滑翔能力,並最終能夠主動飛行。不過,有些科學家認為,飛行並非始於樹棲生活過程。他們推測,一種生活在地面上的帶羽毛恐龍,在奔跑過程中學會了飛翔。)

師:不論是“化石”,還是“生活實際”想象和推想要有現實的依據,讓我們重温一下恐龍的演化過程。老師描述哪裏,你們就讀哪裏——

師引讀:科學家們依據恐龍化石,推想恐龍形態各異的樣子:

生接讀:地球上的第一種恐龍……以植物為食。

師引讀:科學家們又依據恐龍和鳥類骨骼相似,長有羽毛推想出恐龍演化得越來越像鳥:

生接讀:其中,一些獵食性恐龍的身體逐漸變小,長得也越來越像鳥類:骨骼中空,身體輕盈;腦顱膨大,行動敏捷;前肢越來越長,能像鳥翼一樣拍打

它們的體表長出了美麗的羽毛,不再披着鱗片或鱗甲。

師引讀:科學家們又依據鳥類現實的飛翔,推想出恐龍是這樣飛向藍天的:

生接讀:它們中的一些種類可能為了躲避敵害或尋找食物……嶄新的生活天地

3、師總結:

“現實”是“想出來內容”的理由、依據。我們雖然不是科學家,但我們寫作文時,也要注意,想象要合理,要有現實依據,不能隨意想象、胡思亂想,甚至是瞎想。

三、體會用不確定的語言去描寫不確定的事物,也是一種語言表達的準確性。

1、師:依據現實去想象、推想是這篇科普文章的一大特點,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表達的'準確性。課後就有這樣一道練習題

(一)出示課後練習

師:你怎麼理解“寫準確”?

(學生自由表達看法:就是寫具體,就是依據現實去寫……)

師:這是你們認為的準確,讀讀這句話怎麼寫準確了?

出示:“恐龍的一支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變成了凌(líng)空翱(áo)翔的鳥兒”。(“一支、漫長的演化”加點)。

師:“加點詞語”準確地寫出了什麼內容?去掉加點的詞語會怎樣呢?(刪改,加點的詞語去掉,改成):

“恐龍的一支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變成了凌(líng)空翱(áo)翔的鳥兒”。

“恐龍最終變成了凌空飛翔的鳥兒。”

要求學生對比朗讀,體會,刪改前後,句子意思有什麼不同。改後的寫法行不行?

討論要點:修改之後的寫法不行。修改後,意思不準確——不是所有的恐龍都變成了鳥兒,而且,恐龍變成鳥,是經歷很長時間演變這層意思沒有了,會讓人誤解。

2、師引導體會:“一支、漫長演變”,準確表達出了什麼意思

一支——數量、範圍

漫長的演變——時間、過程

3、師:“一支”指一個分支或一個種類,知道具體的數量嗎?“漫長的演化”是個模糊的時間,怎麼就準確了?因為誰也不知道具體的數量和時間。不能精確的就如實的寫出來,用不確定的語言去描寫不確定的事物,也是一種語言表達的準確性。

4、對比朗讀,體會原文的準確意思。

“恐龍最終變成了凌空飛翔的鳥兒。”

“恐龍的一支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變成了凌(líng)空翱(áo)翔的鳥兒”。

(二)拓展練習

師:找一找第四自然段中還有哪些把不能精確的數量、範圍,不能精確的時間寫準確了?並把你認為寫得準確的詞語加上圓點。

1、學生自己思考、勾畫。

2、交流討論:這些句子,這些詞語,準確寫出了怎樣的“範圍、數量”。(交流時,學生説書中勾畫的句子)

預設:

重點引導:“大約、可能”——刪掉會怎麼樣?

“有些…有些…”——換成“有的…有的…”可不可以?聯繫前面的“龐大家族”理解語言準確性。(研讀一些,可以同時改為:一個,引導體會)

“有些、、、有些、、、”到“一些”到“一種”的變化——科學家們隨着對化石研究的深入,範圍不斷縮小,看到是什麼樣,就寫成什麼樣。用語嚴謹、準確)

師總結:我們在寫文章時,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些事情我們拿不準,怎麼辦?這時你要運用不確定性的詞、句將這種不確定性如實地寫出來,這樣寫不但不影響你的文章的可信度,還會讓人更相信你的話。

讓我們把體會到的送入朗讀中,感受語言的準確。

3、齊讀第四自然段。

四、引導學生回顧、歸納。

師: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有什麼收穫呢?

要點:想象、推想要有現實的依據

用不確定的語言把不確定的內容寫準確

五、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2、閲讀《飛船上的特殊乘客》,勾畫出表達準確的句子,標註出使用準確的詞語。

恐龍第二課時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們介紹了科學家們根據研究提出的一種假説:鳥類很可能是一種小型恐龍的後裔。20世紀末,我國科學家在遼西首次發現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龍化石,為人們想象恐龍飛向藍天,變化為鳥類的演化過程提供了證據。文章既揭示了科學家們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發現,也向學生開啟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學之門,喚起他們對科學的濃厚興趣。教學本課,要引導學生了解恐龍飛向藍天的演變過程,體會科學工作者從事科學研究的執著與艱辛,引導學生揣摩課文準確生動的語言。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恐龍”、“兇猛”、“鴿子”、“欣喜若狂”、“描繪”、“形態各異”、“輕盈”、“敏捷”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感興趣的部分。

3、有條理地複述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激起熱愛科學、探索求知的濃厚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引導學生體會恐龍演化的過程,難點是引導學生體會課文語言準確生動的表達特點。

【設計思路】

新課程強調要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探究性地學習。在這一課時為了突破教學重難點,我抓住了重點段落第四自然段採用填表格的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去探究、去發現恐龍是如何飛向藍天的,以及作者語言表達上的特點,再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加深體會,然後再讓學習通過圖片直觀感受課文敍述的條理性,最後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把恐龍演化的過程説一説,達到內化吸收語言的目的。

【教學準備】

1、課前佈置學生查找、閲讀有關恐龍的資料,並利用課間組織學生交流,以擴展知識,開闊視野。

2、《與龍同行》DVD光碟。

3、課前分好小組,推薦組長,打印好表格。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播放DVD《與龍同行》中時空轉換畫面,師解説:恐龍是如何飛向藍天的呢?現在就讓我們穿越時空隧道,去訪問中生代的地球,看看這一演化過程呢!

二、學習重點段落

1、整體感知:

生自由朗讀第4自然段,説説這一段介紹的是什麼?(介紹的是億萬年前恐龍的龐大家庭),指名答。

2、填寫表格:

⑴ 屏顯表格:

根據課文內容和表格的提示,在課文中劃出寫恐龍特點的關鍵詞句,並填在表格內,並想一想作者用了哪些説明的方法?

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

恐龍的龐大家庭

時間順序

繁衍生息的情況

它們的特點

作者説明的方法

兩億三千萬年前

第一種恐龍

數千萬年後

形態各異的

龐大家族

(其中的.)

獵食性恐龍

⑵ 生默讀課文,根據提示自主學習,先劃出關鍵詞句並思考作者表達的方法。

3、合作填表(抓住關鍵詞句簡要地填寫):

⑴ 要求:

小組長負責組織協調,組內一人負責填寫,一人負責彙報,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⑵ 教師在巡視中詢問指導。

⑶ 鼓勵表揚會學習的個人、小組。

4、全班交流:

先請一個小組彙報,其他組補充。在彙報的過程中採用多種朗讀形式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重點內容和表達方法,並指導朗讀。

⑴ 第一種恐龍的特點──作者説明的方法──指名讀部分課文。

⑵ 形態各異的龐大家族的特點──作者説明的方法──男女生對比讀這部分課文。

⑶ 獵食性恐龍的特點──作者説明的方法──生齊讀這部分課文。

⑷ 師評價小結:

只有團結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5、直觀感受:

師:作者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清楚詳細的介紹拉近了恐龍與我們的距離,現在就讓我們再近距離地欣賞一下各種類型的恐龍吧!

師大屏幕投影,按作者介紹的順序出示不同類型恐龍的圖片,並抓住要點進一步介紹。

6、學生複述:

師: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來根據課文展開豐富、合理的現象,再用自己的話有條理地説一説。

指名説。

7、體會表達特點:

⑴ 師設問:

同學們,是不是所有的恐龍都演化成了鳥類呢?是哪一類恐龍演化成了鳥類?這個演化過程是不是一蹴而就的呢?

指名説。

生齊讀課前板書:

在中生代時期,恐龍的一支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變了凌空翱翔的鳥兒。

⑵ 師:從這一句中帶點的詞,同學們可以體會到作者在語言的表達上有什麼特點?課文中還有哪些詞句讓你體會到這個特點?

指名答。

三、總結全文,激發探索精神

師:億萬年前,一種帶羽毛的恐龍脱離同類,飛向藍天,演化出今天的鳥類家族。科學家們希望能夠重現這一歷史進程,你認為有沒有這種可能?説説你的想法。

指名答。

師總結:同學們對未來寄予了厚望,你們説得好,隨着越來越多恐龍化石的發現,給科學家的研究提供了幫助,他們不斷探索,通過科學技術手段,現在已經能夠形象直觀地再現恐龍生活的畫面、演化的過程、滅絕的原因。讓我們一起走進恐龍世界去感受科技的魅力吧。

播放DVD《與龍同行》片斷。

【板書設計】

31、飛向藍天的恐龍

在中生代時期,恐龍的一支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變成了凌空翱翔的鳥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eoj30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