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教學設計方案通用15篇

教學設計方案通用15篇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那麼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設計方案通用15篇

教學設計方案1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拼讀課文,和表達課文主要內容的句子。

2、説出海通和尚和石匠們鑿樂山大佛的經過。

3、能找出寫樂山大佛的句子讀一讀。

教學重點:由衷讚歎祖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教學時間: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瞭解課文大概內容

1、學生藉助漢語拼音自己讀通全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老師糾正字詞的讀音

樂山 一尊 石匠 鑿成 雕像 腳趾 端坐

情不自禁 讚歎 智慧

3、齊讀全文

二、自學課文

1、小組自學討論,回答問題

a 樂山大佛坐落在哪裏?

b 海通和尚和石匠們是怎麼鑿成樂山大佛的?

c 課文是怎樣具體寫出樂山大佛的大,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d 為什麼説樂山大佛是祖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的結晶?

2、檢查自學效果

理解石匠、鑿、世界奇景、情不自禁、讚歎在課文中的意思。

3、檢查指導課文朗讀。

三、學習生字

擴充詞語:拂塵奴隸

四、延伸學習

1、除了樂山大佛,我國還有很多馳名中外的古蹟,你能説出幾個嗎?

2、口頭描寫他們的雄偉和特點。

3、按照本文的樣子也寫一篇有關的小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2

本綜合學習包括“我的採蜜集”、“讀讀背背”、“口語交際”和“我的小筆頭”四部分內容。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誘發大家積累的熱情,感悟積累的方法,一起分享積累的快樂。

2、鼓勵學生多讀多背的學習習慣。

3、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觀察動植物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生對生活的熱愛,進一步培養學生表達的慾望。

4、繼續培養學生大膽想象的能力,把想象的世界變成自己的文章。

過程與方法目標:

運用談話激趣的形式,讓學生經歷獨立思考、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採取學生自我評價、組內互評、教師總評的評價方法完成活動任務達到活動目標的策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積累的習慣;提高交流的慾望;繼續培養寫作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

策略與方法:

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我的採蜜集

1、師:“同學們,老師知道大家的小本本很豐富多彩,這節課把你最精彩的積累部分給我們大家欣賞欣賞吧!”誰願意給我們大家看一看?”

2、(請學生展示自己的小本本)

3、交流時可以分積累的不同開始彙報。

如有積累詞語和句子的;有積累人事物景,積累思想觀點;積累文字的,積累圖片的,積累音像的,積累實物的……

4、只要是學生感興趣的都可以交流。

5、出示書中的這段話。

6、師:“積累是學好語文的基礎,只要你養成了積累的好習慣,你的語文水平就會有所提高的,希望大家繼續積累下去,使自己的小本本更精彩!”

二、讀讀背背

1、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請學生自由讀句子。

2、問:明白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全班交流)

3、1第一句話意思:春天的鳥叫、夏日的雷鳴、秋天的蟲語、還有冬天呼嘯的寒風,這就是四季的歌。(請學生想象其它關於四季歌的詩句)

2第二句話的意思:因葉落知秋天已到;山高遮住日光,早晨很晚才能見到太陽。(培養學生想象的能力)

3第三句話的意思: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

口語交際“我的發現”新聞發佈會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細心觀察,感受動、植物的神奇。

2、讓學生學會想象,敢於探索發現。

3、培養交際能力,激發他們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讀着本單元的這組課文,尋覓着科學家的足跡,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走進了神奇的科學世界。一次小小的發現也許會演變成偉大的發明。下面聽老師講個故事好不好?傳説我國古代著名工匠魯班上山伐樹時,被絲茅草劃破了手。他覺得很奇怪,一棵小草怎麼會這麼厲害?經過仔細觀察,他發現絲茅草葉子的邊緣長着許多鋒利的細齒。於是魯班發明了木工用的鋸子。

同學們,你們養過動、植物嗎?你最熟悉哪種?他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二、全班互動交際自己眼中的動、植物

三、“我的發現”新聞發佈會

師引:大家都知道小壁虎,他會自由自在的在牆上爬行,

如果人有了壁虎的本領那會怎麼樣呢?現在請同學們想一想,

你所熟悉的動植物是否也能給你點什麼啟示?

1、學生在小組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交流自己的發現和受到的啟示。

2、小組派代表班上交流,其餘同學認真傾聽,有問題可以問一問。

四、評價總結

學生參與評價(把握三點:是否用普通話,發現是否新,語言是否生動完整。)

鼓勵學生對自己的發現進行想象探索。科學的發明,人類的創造往往正是一個幼稚的提問,一次天真的探尋,一個看似荒誕的夢想開始的。希望同學們瞭解更多的未知世界,積極探索大自然的奧妙,讓心中那顆科學的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我的小筆頭創想未來

《綜合學習二》中“我的小筆頭”習作要求是這樣的:在你的心目中,未來的學校會是什麼樣子?未來的交通工具有哪些?未來的房屋與現在有什麼不同?……展開想象,把你的想法寫出來。

文本細讀:

本次想象作文是根據三年級學生的認知及年齡特點設計的。要學生充分張開想象的羽翼去創造,大膽去想象。可以天馬行空,任意馳騁。依據三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他們可以熟練的運用所掌握的語彙,按照自己的想象去重新組合甚至發明創造出一些新生事物。

教學設計思想:

1.啟發學生自由地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2.指導學生有序地、重點突出地、主次分明地説和寫。

3.通過系列的、豐富的、具體的、形象的感性材料刺激展開想象習作,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科學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以實踐活動為基礎,準備科幻片和相關圖片。

2、教室四周張掛科幻圖片、名人像,創設創新氛圍。

教學活動流程設計:

一、激趣引入

1、提問激趣

師:(講台上放一個地球儀)從中國到美國,同學們有哪些辦法?

(預設可以坐飛機,可以乘輪船,可以坐汽車去。)

師:可是中國與美國之間隔着這麼大個太平洋,怎樣坐汽車呢?(預設生的回答:可以在太平洋上建一座很長的橋樑。可以在海底建造一座海底隧道,我們可以坐地鐵。美國在地球的另一側,可以穿過地球打一條隧道,這樣近多了。)

師:同學們的想象非常豐富,科學家就是憑藉這種豐富的想象力發明了許多東西,使20世紀的科學突飛猛進。

2、科幻片激趣

科學家憑藉豐富的想象力,發明了許多東西,使20世紀有科學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50年後,100年後,科學技術將出現怎樣的奇蹟?人類怎樣生活?那時的房屋、學校、交通、通訊是什麼樣的?我們頭頂廣闊無垠的天空又將是什麼樣的?請看科幻片《神奇的太空世界》。 (學生看科幻片片)

師:未來多美好!我們是未來的主人,同學們讓我們一起開動腦筋,讓我們電報談更加燦爛的未來。你們都希望創想什麼呢?

二、根據學生創想的內容不同分組

(可能會有創想未來交通工具的、可能會有創想未來學校的、未來醫院的、未來房屋的……)師引:好,同學你們,大膽想象吧,不會不發生,只怕沒想到。對未來的世界要敢於去想,敢於去設計符合自己願望和理想的未來社會。當然想象要合乎情理,不能把神話搬到“未來現實生活”,我們要講究科學。

三、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創想設計(最好將自己融入其中),代表進行演説。

(其他同學傾聽,師生提出更好的補充建意)

四、學生動筆寫下自己的創想

五、反覆修改,準備參與“最佳創想”的評選

教學設計方案3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

【學生平日分析】

學生平日廣泛的閲讀自然科學類書籍,也時常在影視作品中看到鯨的畫面,所以學生一定會對這種世界上最大的動物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希望通過本課的學習瞭解有關鯨的更多知識。

【設計理念】

依據教材自身的特點,採用讀書自悟,討論式學習方法。

【教學目標】

1、瞭解鯨的形體、種類、進化過程和生活習性,培養學生愛科學的興趣。

2、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寫的方法。

3、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2、初步感知鯨的幾方面的特點。

3、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學習生字鯨教師告訴學生本課學習內容為世界上最大的魚類鯨魚。

2、學生反駁教師鯨是魚類這一觀點。

3、學生彙報交流蒐集的相關資料,並説明資料來源。

這樣設計是教師故意給出錯誤的信息,這樣可以馬上調動學生已有的常識性的信息,加上自己蒐集到的關於鯨的資料,使學生急於表現交流,充分調到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習熱情。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1、學生出聲讀文,讀後畫出生字新詞。

2、讀後組內交流自學字詞情況。

3、全班交流本文介紹了關了鯨的哪些方面的知識?

這樣設計,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自學字詞。

三、鯨的外形,生活習性等方面都有哪些特點?再讀課文了解

這樣設計整體把握事物的特點,培養了概括能力,為學習下文打下了鋪墊。

四、課堂練習

1、選擇正確讀音:

上齶(e e) 哺乳(ru lu) 捕獲(bu pu) 立即(ji ji)

2、形近字組詞:

鯨( ) 肢( ) 濾( ) 肺( )

魚( ) 枝( ) 慮( ) 柿( )

3、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⑴ 因為鯨是用 呼吸的,又因為鯨是 ,所以鯨不屬於魚類而是屬於 。

⑵ 文章分別以鯨的__、__、__、這幾方面具體介紹鯨的生活習性的。

這樣設計練習讓學生掌握了生字詞,瞭解了鯨的幾方面特點。

教學設計方案4

教學目標:

1、在感知幾個幾的基礎上學習乘法的含義,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乘法算式。

2、在與加法的比較中體會求幾個幾是多少用乘法寫比較簡便。

3、初步應用乘法概念觀察生活現象,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卡片、實物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一起到動物學校去參觀。(大門上寫着一些加法算式)

2+3+6 5+5+5 3+7+8 4+4+4+4 9+1+6 2+2+2+2+2

口算後觀察這些加法算式,提出:誰能把這些算式分成兩類?

二、感知“幾個幾”

1、觀察感知。

(出示主題圖)師:兔子有幾隻?雞呢?你是怎麼知道的?(2+2+2=6 4+4+4+4=12)這兩個加法算式有什麼共同的地方?

2、操作感知。

每堆擺2個圓片,擺4堆。擺了幾個2?求一共擺了幾個圓片,用加法怎樣列式?

每堆擺4個圓片,擺2堆。擺了幾個4?怎樣列式求擺了多少個圓片?

3、對比感知。

出示花片圖,提問:一共擺了多少個花片?你是怎樣看圖的?用加法怎樣列式?是幾個幾?這兩道加法算式的得數相同嗎?

 三、認識乘法

1、乘法的讀寫及各部分名稱。

師:(出示電腦圖片)一共有多少台電腦?你是怎麼知道的?(2+2+2+2=8)

講述:求4個2是多少,還可以用一種新的運算方法——乘法來計算。(板書:乘法)

讓學生自學課本,瞭解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及乘法算式的讀寫法。

2、感知乘法的簡便。

出示電腦8個2,100個2,讓學生列式,比較:列加法算式和列乘法算式,哪種寫法簡便?

指導看跳繩圖,讓學生獨立列式。

四、練習應用

1、拍手遊戲。

先讓學生聽老師拍手,説出是幾個幾,並列出乘法算式;再讓一名學生拍手,其餘同學説一説;最後讓同桌遊戲。

2、溝通聯繫。

聯繫剛才的擺一擺、試一試、主題圖以及複習題,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溝通加法與乘法之間的聯繫。

3、“想想做做” 第1題。

提問:一共有幾個2枝?1束花有幾朵?一共有幾個5朵?讓學生獨立列式。

4、解決問題。

師:在我們日常生活種經常會碰到這種可以用乘法計算的問題。請大家想一想,説給大家聽一聽。

五、課堂總結(略)

教學設計方案5

設計理念

《西湖的綠》是一篇遊記,一般教法是引導學生抓住景物的特點,但往往在教學中理性的成分多一些,滿足於能概括出景物的特點,而具體地感悟和用心體驗少。根據新課標的精神,應引導學生在後者下功夫。

設計特色

引導學生多層次地深入體驗西湖的綠。

教學流程

一、設置懸念,激發閲讀興趣

教師:《西湖的綠》這篇遊記,寫於40多年前。幾十年過去了,喜愛它的人不見少。它到底有多大的魅力,你們想知道嗎?

在學生閲讀興趣激發起來後,教師要求學生按閲讀提示自學,並在小組裏交流。

二、整體感知,瞭解西湖的綠

教師:這篇遊記的魅力,就是寫出了作者對西湖的獨特感受。她對西湖的獨特感受是什麼呢?

(估計多數同學在初步閲讀後會回答,作者對西湖的獨特感受是西湖的綠。)

教師:作者宗璞是個擅長直接描寫景物特點的人,她在文章中直接用了二十多個綠字,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把含有綠字的詞語或描寫綠的詞語找出來,然後小組裏交流。

先自讀,再小組交流,然後小組彙報,老師把它寫在黑板上。(含有綠的詞語或表示綠的詞語有:綠、綠色、綠意、蒼翠欲滴、綠得發黑、碧澄澄的、綠得幽、綠得野、綠得閒、綠茸茸、綠陰陰、青綠、苔綠)

教師:一篇不到20xx字的文章中,作者用了20多個綠的,但是我們都一點也不覺得重複,多麼了不起啊,請再讀課文,讓西湖的綠深入我們的心。

三、點上探究,體驗西湖的綠

教師:作者感慨地説,黃龍洞綠得幽,屏風山綠得野,九曲十八洞綠得閒。靈隱、蘇堤、花港觀魚看到的綠又是怎樣呢?喜歡讀哪一段就讀哪一段,再想想那裏綠得怎麼樣,也各用一個詞語概括那裏綠的特點。

在學生自讀和小組交流基礎上老師作適當點撥。

教師:靈隱綠得怎樣?蘇堤綠得怎樣?在花港觀魚,看到的綠又是怎樣?請根據你們的理解上來填寫,再説説,你為什麼要這麼填。

不管填上什麼詞語,能説出一定的理由就要鼓勵。然後加以引導。

靈隱綠得()蘇堤綠得()花港觀魚綠得()()()()

1、靈隱的綠

估計學生會在靈隱的綠填上豐富、豐富多彩、多姿多彩等詞語,老師要引導學生讀體會,從道旁的樹、飄着的雨、飛來峯上的樹、小徑上的青苔、亭旁的溪水等去感受靈隱是綠得多姿多彩。

2、蘇堤的綠

估計學生會説蘇堤綠得陰或綠得美。蘇堤綠得陰,蘇堤兩邊是湖水,湖水是綠的,路旁的樹是綠的,似乎從樹梢一直綠到了地下。蘇堤綠得美,樹上的青苔有趣,多種形狀都有。

3、花港觀魚看到的的綠

估計學生會説,花港觀魚看到的綠,綠得活潑、綠得成熟、綠得生機勃勃。要引導學生從作者對荷葉的綠的感受中,體會到花港觀魚看到的綠,綠得充滿生機。

四、體驗導遊,再現西湖的綠

教師:西湖是這麼的美,每年來旅遊的人國內客人上千萬,國外旅客也有幾十萬。你能根據課文的描述,當一回導遊嗎?喜歡帶到哪個地方就帶到哪個地方,要儘量用上課文中的詞語。

(生模擬導遊)

五、課外閲讀,瞭解西湖更多的美

教師:西湖的美是多方面的,不同的人去西湖會有不同的感受,請課外找一找有關描寫西湖的詩文讀一讀,那時你會有更多的感受。

教學設計方案6

【教學目標】

1、速讀課文,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文章內容。

2、能體味文中的美詞佳句,並説出其作用。

3、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閲讀文章、概述內容的能力,體會文章的語言特色。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教材分析】

本文文質兼美,不僅讓讀者對相關的科學知識有所瞭解,而且也讓讀者得到了美的享受。在學習本文時,一是要着眼於對相關知識的瞭解,二是要讓學生感受語文的魅力。

【教學設計】

一、語言描繪導入(目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課件示有關蟈蟈圖片以及其他小動物的圖片,讓學生用優美的語言進行描繪。然後讓學生進行評價。後示文章中描寫蟈蟈的語句並出示目標並板書課題。

課題:綠色蟈蟈。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綠色蟈蟈外表有哪些特徵?

2、作者主要寫了綠色蟈蟈的哪些習性?

(以上要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學生自讀,小組討論發言,教師也可參與討論,並及時點撥指導。

教師指導明確特徵“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習性寫了蟈蟈的叫聲和食性。

三、重點研讀,質疑問答,合作交流

學生可再讀課文,並對課文內容提出自己的見解或疑問。教師也可引導學生學習探究一下自己最喜歡的美詞佳句,或有哪些好的擬人手法的運用等。

學生依據問題組,自由質疑:

1、你最喜歡文章中哪個段落?為什麼?

2、你最喜歡哪個詞語或哪個句子?為什麼?

在學生的討論研讀中相互補充,共享品味賞析的樂趣。教師可總結指導。

也許有的同學喜歡“竊竊私語”、“津津有味”、“酷愛甜食”“毫不猶豫地都接受”這些擬人的寫法,給人以親切自然的形象生動的感受;也許有的同學喜歡“蟈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釣,它們之間從不爭吵”這擬人化的描寫,它親切自然,充滿了作者對蟈蟈的喜愛之情。

在學生暢所欲言的基礎上,教師總結本文的寫作特點:文藝筆調生動;語言傳神形象;擬人貼切自然;比較突出特徵。

四、拓展延伸,應用反饋

請同學們靈活運用本文的寫作特點(或語言生動,或運用擬人……等)説説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

五、佈置作業

課外閲讀法布爾的《昆蟲記》。

【板書設計】

綠色蟈蟈

法布爾

綠 特徵:漂亮、嫩綠、苗條、勻稱

色 擬人

蟈 生動

蟈 習性:叫聲—柔和,捕蟬—為食

【教學反思】

本文應重在對學生的語言方面的訓練,這樣可以讓學生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教學時,應把握文本,以朗讀、感悟、體驗為主,並進行一定的語言訓練,達到學習和運用相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教學設計方案7

一、教材簡析

《太陽》是一篇科普説明文,屬於自然科學方面的內容,文章介紹了和太陽有關的一些知識,説明太陽與人類有着非常密切的關係。文章層次明晰,語言淺顯易懂,極富知識性和趣味性。課文內容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分別從?遠??大??熱?三個方面介紹了太陽的有關知識;第二部分講人類和太陽的密切關係。這兩部分內容互相關聯,運用多種説明方法來説明事物是本文寫法上的重要特點。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學習説明文的閲讀方法,提高閲讀能力,二是更多地瞭解太陽的特點,培養熱愛科學的情趣。

二、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傳説、寸草不生、預防?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太陽的特點及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係。激發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4、初步學習閲讀説明文,體會説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三、教學重難點:

本課教學重點是瞭解太陽的特點,難點是體會課文怎樣運用舉例和數字等方法來説明太陽的特點的。

四、教法學法

學法:在學習本文時,要引導學生運用 ?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多讀、多想象文字所描述的畫面,帶領學生走進教材,引導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去感受,去體驗,去思考;憑藉語言材料,運用質疑法、發現法、討論法等方法去理解語言內容,領悟語言情感,發現語言規律,以形成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教法:這是一篇説明文,它不是藉助藝術形象傳授知識的,而是用準確、通俗的語言來説明事物和傳授知識的。所以可以採用?啟發式教學??精講第一段,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注重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自學相似段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利用電教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五、教學程序

一、自讀課文 理清思路

1、同學們,有這麼一個傳説,天上有十個太陽,曬得地面寸草不生,人們熱得受不了,就找一個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個,只留下一個,地面上才不那麼熱了,這就是后羿射日的故事。

其實,這只是古代勞動人民想象出來的一個有關太陽的神話。然而,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越來越多地探索到了宇宙的奧祕。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21課,去探索太陽的奧祕。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預習探究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邊讀邊想:課文講了太陽的哪些特點?

合作交流

1、檢查生字詞認讀情況。出示本課生詞

傳説 寸草不生 差不多 攝氏 鋼鐵 莊稼 繁殖 蔬菜 熱量 比較

殺菌 預防 世界

學生自己讀,指名讀,老師相機指正多角度評價鼓勵學生,最後齊讀,加深記憶。

2、指名學生分自然段讀課文,交流課文講了太陽的哪幾個特點。教師相機板書:遠、大、熱

二、品讀重點,讀中悟寫

1、再讀課文,瞭解太陽的特點。

(1)、讀課文的前三個自然段。

(2)、你讀懂了什麼?學生自由發言。

(3)、讀讀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2、分組交流。

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一個喜歡的特點進行重點學習,並分為學習小組進行交流學習結果,想學習?遠?的分為一組,想學習?大?的分為一組,想學習?熱?的分為一組。

3、彙報。

(1)學習?遠?的學生彙報: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公里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坐二十幾年。

口頭練習: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公里)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坐(二十幾年)。

引導學生髮現()裏面填的是數字,通過數字具體説明,我們對太陽的?遠?就瞭解了。所以我們知道了:在説明某一事物的時候,列出一些具體的數字,可讓我們更好地來理解,但數字必須是精確的,有科學依據的。這就是列數字的方法。師板書:列數字

老師今年30歲了,我想坐飛機到太陽看一看,你們算一算,我回來大約有多少歲了。真可謂: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沒改頭髮白,你們看見不認識,笑問老人哪裏來?太陽離地球真是太遠太遠了。

寫太陽?遠?這個特點還用了其他什麼方法,找找着。(打比方;講故事)

(2)學習?大?的學生彙報:課文也運用了列數字的方法來説明太陽的?大?,一百三十萬個地球等於1個太陽。(對學生能説出列數字的方法進行鼓勵。)教師板畫演示,然後填寫數字。進而進行引導:左邊是地球的動畫,右邊是太陽的動畫,中間由等號連接引出:你體會到了什麼?(作比較)師板書:作比較

小結: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對我們而言,地球非常大,我們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個角落,然而,拿地球和太陽一比,更突出了太陽的大。這就是作比較的方法。

引導學生髮現一二自然段的關係:先説遠,再説大,進一步説明太陽?遠?的特點。

(3)學習?熱?的學生彙報:

過渡:老師小時候在書上看到宇航員乘宇宙飛船登上月球,這時,我想,要是有一天我能登上太陽看一看改多爽啊!你們説説,老師的願望能實現嗎?那中心温度是多少呢?請同學們動手算一算。教師再進一步引導:真有一千八百萬度嗎?同學們注意了?估計?,特別好。説明你們讀書很細心,那看一看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作比較)

4、教師讓學生一起讀一讀描寫太陽大、熱特點的段落,感受一下這樣寫的好處。

5、太陽離我們那麼遠,那麼大,還那麼熱,與我們有什麼關係呢?

(1)學生自讀課文。自由發言。

(2)太陽與人類的關係真是很密切。請你找出最能表現太陽與人類關係密切的一句話。(學生練讀)

(3)看錄像:有關太陽與地球的關係。聯繫錄像及生活實際談太陽與我們的關係。

(4)根據你平時觀察所得和書上提供的資料説説太陽與我們人類關係怎麼密切。提供句式:①有了太陽…… ②如果沒有太陽……就……,因為……閲讀、討論後學生回答,進行以上句式的説話訓練。

(5)太陽與人類有這麼密切的關係,你有什麼想説的話嗎?

6、朗讀展示,讀出體會

同學們瞭解了太陽的特點,知道了太陽與動植物、人類生活、雨雪形成、風的形成、人類健康等都有密切的關係,下面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用自己的朗讀來表現這些密切的關係吧!

7、學生帶着體會有感情朗讀這一段,指名配樂讀,齊讀。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進一步加深,感情得到昇華。

8、指導背誦本段。

三、讀寫遷移,以寫促讀

1、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不僅認識了太陽的特點,並且還體會到它和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面對着每天早晨升起、傍晚落下的太陽,你想説點什麼?寫一寫

2、交流

四、課外拓展,形成能力

1、人們説太陽是光輝燦爛的,不僅僅指它的光彩奪目,還有對它無私精神的讚美,讓我們也做一個小太陽,無私的把光和熱撒向身邊的每一個人。

2、小練筆,觀察月亮。運用學習説明文的寫作方法,查閲資料把它本身的特點及與其它事物之間的聯繫寫下來。

教學設計方案8

一是開展教學大視導、大診斷、大整改活動。以各階段不同年級學業監測成績基礎,遵循以“縮小差距,消除分化,推動均衡,提升質量”為目標,以教導處、各教研組骨幹教師、各科室隊伍為主體。由陶春鴿校長帶隊,分組深入全鎮所有學校,通過全程參與學校一日教育教學活動,從學校管理、教師教學、學科教研、學生學習等層面全方位視導。尋求困擾學校教學質量提高的主因,針對問題逐條分析,形成診斷報告,提出整改建議,跟蹤督導,限期整改。對成績提升較大的學校和教師進行獎勵和評優評先等方面的傾斜。

二是建立中心國小和各完小兩級連片教研工作新常態。成立“教研共同體”,啟動實施連片教研活動,着力解決規模較國小校難以開展大教研的實際問題。依據地域特點,將全鎮劃分為南北兩大片區,同時結合鎮校實際,定期開展活動,每個大片區每學期開展活動不少於四次,每個完小每月開展活動不少於一次,逐步形成“中心校統籌安排,教導處組織實施,片區龍頭校引領示範,片區成員校共同參與”的連片教研工作常態,在此基礎上,逐步培育,建立起能獨立活動的鎮級兼職教研隊伍。

三是深入推進教研下校活動。把握“研究重心下移,研究陣地前移”的教研工作方向,通過“課題指導、觀課評議、送教下鄉、課例研討、專題研究”等多種形式,開展約點課、觀摩課、送培進校、熱點研討、課題指導等豐富多彩的教研下校活動,傳播新理念,帶去正能量,促使教研工作接地氣、出效益。

四是舉辦全鎮教師出題、解題能力大賽。以教育質量提升為目標,試題研究為導向,解題能力為突破口,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目的,分學段舉辦全鎮教師出題、解題能力大賽,引導教師深入學習《課標》,研究教材,動手習題,命制一套高水平的學科試題。全面提升教師的解題能力和業務素質,積極營造勤奮篤學、嚴謹治學、不斷進取的良好風氣,為全鎮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能力基礎。

五是構建教幹服務基層長效機制。出台管理辦法,從日常教研常規活動規範入手,建立長效機制,持續推動各校教學質量水平。要求每位教幹按職務分別聽評課不少於100節、80節、60節;每月與學科教師進行一次交流,參加一次教研活動;發現各校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制定解決問題方案,尤其是加大薄弱學校的指導和幫扶工作。

教學設計方案9

【課前透視】

作者用細膩清新的筆觸點染了一幅生機勃勃、絢麗多姿的春景圖。從探頭的小草、早開的野花、解凍的小溪、飄搖的風箏等景物中我們隨處可見春姑娘嬌羞、活潑的身姿。文章圖文並茂,語言優美,充滿兒童情趣和文學色彩,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對春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孩子們對尋找春天有着美好的願望,以前又接觸過描寫春天的文章,積累了一些好詞佳句。課前,教師可帶領學生走進自然,親身體驗自然的變化,進一步豐富內心感受。課上圖文結合引導學生在反覆讀文中品味美感,積累語言。課後擴展知識,進行語文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目標】

1、會認“羞”等9個生字,會寫“脱”等9個字。

2、抓住文中的三個比喻句和反問句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在具體的語言文字中進一步體會情感,品味美感。

3、體會春光的美好,體驗大自然的情趣,養成主動發現的習慣。

【教學重點】

識記生字,積累詞語,感悟讀文。

【信息資料】

教師:生字詞卡片;課文插圖或課件;音樂磁帶《春天在哪裏》。

學生:課前觀察春天裏事物的變化,蒐集有關春天的文字和圖片資料。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談話導入:

輕輕地,輕輕地,春姑娘來到了我們的身邊,讓我們用美麗的詞語去迎接她的到來吧!(學生説出有關描寫春天的詞語或句子。)是的,春天就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讓我們一起去找春天吧!(板書:找春天)

2、歌曲導入:

(播放《春天在哪裏》的錄音磁帶。)

師:春天在哪裏呢?其實春姑娘已經悄悄的來到我們身邊,只有仔細觀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孩子們,讓我們一起去尋找春天吧!

在音樂聲中,教師和學生翩翩起舞,營造一種平等和諧的氛圍,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提供了自由學習的情境。

〖對話平台

一、自讀

1、春姑娘來到了課堂,她就藏在我們的課文裏,請同學們仔細地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感受春天的氣息。遇到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讀一讀。

2、同學們感受到春天的氣息了嗎?再讀一讀課文,看看細心的你還能在春天裏找到什麼?(學生在文中圈一圈,劃一劃)

3、你找到什麼?發現了什麼?學生暢談收穫。

在濃郁的情境中引導學生自讀課文,引導發現,暢談收穫,使學生體驗到“發現學習”的快樂。

二、識字

1、指名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2、教師出示生字詞,學生交流識字方法:

看實物猜字──躲、符、鵲

畫圖認字──嫩

做動作猜字──羞、遮、掩、探、觸

謎語、順口溜猜字──一頭羊長得醜(羞);一朵花藏身後(朵)

3、同桌檢查讀句子,互相評價打等級:

⑴ 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⑵ 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⑶ 春天來了,我們看到了她,我們聽到了她,我們聞到了她,我們觸到了她。

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利用動作、繪畫、語言情境等方式加強漢字與事物的聯繫,提高了自主識字的質量。

三、朗讀

1、快速讀文,思考:“我們幾個孩子”是懷着怎樣的心情找到春天的?指名讀──範讀──感悟讀。

(重點抓住“脱掉”等表示動作的詞語感受孩子們急切激動的心情,讀好帶“!”的句子。)

2、輕聲讀第三自然段,用換詞和做動作理解“害羞”,並説説句子中哪些詞寫出了春天“害羞”的特點。

教師相機進行仿詞訓練: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結合學生以往的生活經驗,瞭解初春的特點,體會課題中的“找”字,初步感受發現的樂趣。

四、寫字

指導寫“脱、凍、溪、棉、探、搖”六個字。

1、讓學生先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發現了什麼?(學生髮現這幾個左右結構的字都要寫得左窄右寬,)

2、學生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凍”不要寫成“凍”。

教師根據學生書寫實際,重點指導“溪”和“搖”。

3、學生練寫,力求把字寫規範、美觀。教師巡視,鼓勵寫得好的學生,獎勵小星星。

4、學生交流評價,互相打等級。

五、作業

1、讓父母當評委,練習朗讀課文。

2、向父母介紹今天學會了哪些字,有什麼發現。

發揮家庭教育力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二課時

〖對話平台

一、複習

1、字詞:

學生自願展示自己學會的詞語。

2、讀文:

把爸爸媽媽認為讀得好的地方讀給夥伴聽。

自願展示學習收穫,充分發揮自主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朗讀

1、自由讀四至七自然段,思考:我們找到的春天是什麼樣的?

2、引導學生進行問答式的句式訓練:

例:問: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

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其他三句也可以模仿訓練。

3、採用多種方式感悟讀文:

引讀、競賽讀、表演讀等。

4、春天還會在哪裏呢?

齊讀最後一自然段。教師和學生可以拓展自己蒐集的圖片和想到的一些詩句。

多種形式感悟讀文,利於培養語感,陶冶情操。拓展課外學習資料,促進語言積累,增強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自覺性。

三、背誦

播放課文的配樂朗讀錄音,學生邊聽邊想象課文描繪的情境,然後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背誦(藉助板書背誦、看圖背誦、想象情境背誦。)

此環節融聽、想、品、背於一體,使學生對書面語言文字從形式到內容進行了多層面、立體的審美和積累。

四、拓展

“我眼中的春天”擂台賽: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任選其一。

讀春天:選擇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讀出春天的美。

説春天:結合生活實踐描繪自己看到的春天。

寫春天:寫出自己在春天裏的發現。

畫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畫出來。

演春天:唱唱春天的歌、跳跳春天的舞。

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需求,為他們搭建廣闊的展示平台,在豐富多彩的“尋春、贊春”活動中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體驗發現的快樂,真正體現語文課程的綜合性和實踐性。

五、寫字

1、學寫“野、躲、解”三個字。引導學生髮現這三個字左右一樣寬。重點強調“身”字做偏旁時的變化。

2、學生仿寫,體會字體的美觀、規範。

教學設計方案10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偏旁“灬”(四點底)。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反覆朗讀,體會春雨滋潤萬物的美好情景,產生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激發學生興趣,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能按筆順規則書寫4個生字。

教學準備

1.教師:本課的生字、詞語卡片和課文插圖、課文朗讀錄音帶。CAI課件。

2.學生:觀察下春雨時動物、植物、人物的情況及活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首新歌,想聽嗎?

師放《小雨沙沙》歌曲:

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種子種子,在説話,在説話,在説話;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喲喲,我要發芽。

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種子種子,在説話,在説話,在説話;哎呀呀,我要出土,哎喲喲,我要長大。

師:剛才小朋友們聽到了什麼?(讓學生自由説)

2.師:是啊。春天到了,春姑娘帶來了春風,也送來了春雨。沙沙沙,雨點落下來了。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詩歌《小雨沙沙》。(板書課題:小雨沙沙)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同桌合作學習,互相糾正字音。

3.在正確朗讀的基礎上,結合課文插圖説説小雨點落到了哪裏。

三、熟讀課文,理解內容

1.師:小朋友,小雨點落到了哪裏呀?(相機板書)

2.花兒、魚兒、苗兒怎樣了?

3.花兒、魚兒、苗兒這樣快樂,誰能夠用自己的朗讀來表達這種歡快的心情?(自由練習讀,抽讀,生生互評,齊讀)

4.讓我們跟着優美的音樂齊讀這首小詩吧。(放輕音樂,學生齊讀)多媒體出示課文和背景圖。你可以坐着讀,也可以站起來讀,還可以加上優美的動作讀,總之,想怎樣讀就怎樣讀……

四、拓展遷移,創編詩歌

1.小朋友,想一想:小雨點還會落在什麼地方?又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出示半開放練習:

小雨點,沙沙沙,落在,樂得。

3.學生討論。創編詩歌。教師注意指導培養合作學習意識和習慣。

4.展示學生創編的詩歌,並給創編詩歌配樂齊誦讀。

五、總結延伸,佈置作業

小朋友,這節課我們不但學會了這首詩歌,還寫出了自己的詩歌,小朋友真聰明!回家後,把這首詩歌背給你們的爸爸媽媽聽,把自己編的小詩也給你們的爸爸媽媽看,讓他們分享你們的學習成果,好嗎?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指導背誦

1.小朋友,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小雨沙沙》這首小詩,大家回家把課文背給爸爸媽媽聽了嗎?

2.真好!誰能夠介紹一下你是怎樣把課文背下來的?

3.指導背誦。

(1)觀察三節詩歌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2)想象每一節詩歌講了小雨落到哪兒?

(3)師:抓住課文規律背課文,會節省很多時間。

4.配樂齊背詩歌。

二、鞏固識字,指導書寫

1.用生字口頭自由組詞或説話。

2.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找出生字中難記住的字,選擇適合自己的識記方法,記住生字的字形。

3.指導書寫。

(1)學生提出不易寫的字,教師範寫並強調關鍵筆畫,學生跟着書空。

(2)學生寫字。強調看一個字寫一個字,切忌看一筆寫一筆,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三、拓展延伸,指導觀察

1.出示選擇作業。

(1)為這首詩配一幅畫(可以為一小節配,也可以為整首詩配)。

(2)用舞蹈表現詩歌。

(3)把詩歌內容編進《小雨沙沙》的歌曲裏唱一唱。

2.請小朋友課後觀察下春雨時的情景,看看還能觀察到什麼。

教學設計方案11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愫。

2、品味課文優美而富於激情的語言,感受作者所描繪的境界。

3、感受文章新奇的構思,充滿童心童趣的寫作特色。

【教材分析】

《山中訪友》是一篇抒情散文,構思新奇、想象奇特、語言清新、富於激情,且難度適中,結構清晰,脈絡分明,很適合中學生閲讀。文中所描寫的景物,大多數中學生或許都見過,“小橋、樹木、山泉”……並非罕見之景,有的或許還見過更美的景色,但問題在於大多數都缺乏作者這樣的那種發現美的眼光,缺乏與大自然真誠交流的童心,缺乏將美景轉化成文字的寫作技巧。這也就成為學習本文的一個重大任務。

【教學設想】

美文需要美讀,在美讀中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體會作者奇妙的構思,奇特的想象。本課試圖通過“美讀五步曲”來完成對此文的學習。

1、誦讀,初步感受美。

2、品讀,探究發現美。

3、聯讀,拓展比較美。

4、背讀,積累豐厚美。

5、寫讀,片段創造美。期望以讀代講,以讀帶學,讀讀品品中探究美文、美點。

【教學準備】

1、選擇配樂音樂。

2、佈置學生收集有關“自然之景”的美文,山水古詩。

【教學步驟】

導入新課:詩説:“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熱愛讀書的你,想必也曾遊歷過許多山山水水,在你的心之角落存放着哪些至愛的風景?不妨説出來,與大家分享。

學生自由暢説。

老師點評小結後導入,讓我們跟着作者李漢榮到文字中去旅行,去觸摸語言中的山山水水,相信靈氣逼人的你們一定會有美的啟迪,新的收穫。

課題呈現。(見課件)

一、誦讀──初步感受美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自古以來誦讀是學語文的最佳方法,何況今天學的是如此美的散文,美文更需要美讀,讓我們蓬蓬勃勃地讀起來吧!

1、學生自由誦讀課文,思考:

⑴ 積累本文的生字雅詞。

⑵ 本文寫了一件什麼事,作者是懷着怎樣的心情寫就此文的?

⑶ 你讀後有怎樣的感受?

2、學生交流彙報。

二、品讀──探究發現美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精思可謂學習之高妙技藝,讓我們在讀讀品品中發現課文的美點,在賞賞讀讀中探究課文的亮點。(如從語言、結構、修辭、內容、寫作方法等方面入手)

1、學生再讀課文,探究:

⑴ 你最喜歡哪一個段落,談談它的美處。

⑵ 你最喜歡哪一句話,談談它的美處。

⑶ 你最喜歡哪一個詞,談談它的美處。

2、學生交流,且配樂朗讀喜歡的段落,並由學生點評。(音樂見課件)

3、教師推薦喜歡的段落、句子、詞語,與學生分享。

小結:

文章的美處:

語言清新之美 描寫細膩之美

想象豐富之美 情景交融之美

結構新巧之美 童心童趣之美

前後呼應之美 自然生活之美

……

作者用他新奇的構思、充滿童心童趣的筆墨讓我們走進了畫中,走進了作者的心境中。彷彿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們每一位讀者的。我們似乎也隨着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一棵樹,一株草,一朵花,一縷微風,一抹夕陽。我們與大自然是這樣的貼近,又怎麼能不熱愛大自然,不熱愛生活呢?帶着感情朗讀段落(第4、第5段)或自己喜歡的段落,體會那“童話般的世界”。

三、聯讀──拓展比較美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這是陶潛的讀書求知之道。

1、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自然美文”,四人小組合作。

⑴ 傳閲誦讀。

⑵ 選擇其中一篇重點聯讀,比較課文,發現異同。

2、小組代表交流。

3、教師在學生推薦的美文中選一篇,作較詳細的聯讀。

教師小結:自然之美豐富多彩,用語言描繪自然更是異彩紛呈,無論哪一種自然之美,哪一種語言表達,卻都有其共性的方面:飽含激情的心緒是妙筆生花的前提,奇特的想象是靈秀文字的翅膀。

四、背讀──積累豐厚之美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美文似珍寶,需要好好珍藏,積累使你豐厚。

1、競背文中你喜歡的段落或句子。

2、背讀收集的自然山水詩,學生交流展示。如:

山中雜詩

(南朝)吳均

山際見煙來,

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落,

雲從窗裏出。

晚秋

(南朝)庾信

悽清臨晚景,疏縈望寒階。

濕庭凝墜露,傳風捲落槐。

日氣斜還冷,雲風晚更霾。

可憐數行雁,點點遠空排。

題揚州禪智寺

(唐)杜牧

雨過一蟬噪,飄蕭鬆桂秋。

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

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五、寫讀──片段創造美

(紹興名勝風光照片連放)見課件。

讓我們帶着好心情,拿起筆去勾畫你心中美妙絕倫的景緻,用語言闡釋風景,用真情鋪染底色,相信你的妙筆會生花。

要求:假設你是某一景物,與遊人互訴心聲。寫一段文字。寫法自由,字數不限。

1、學生在背景音樂中仿寫。(音樂見課件)

2、學生交流彙報、點評。

小結:我們跟着作者從“清晨出發,踩一路月色回家”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學讀了本文,你有怎樣的收穫和啟迪呢?請你用一句話表達自己的悟得。

學生交流。

下課。

教學設計方案12

一、 教材分析

1. 這是一篇描寫江南風情的散文(選學課文)。文章以農家孩子的視角,用樸實風趣的筆調,真實地敍述了水鄉車塘捕魚的經過,反映了江南農村的傳統習俗、農民的勤勞淳樸和集體勞動的樂趣。文章以總引開頭,先寫車塘,後寫捕魚,適於完成單元訓練目標:按事情發展順序安排材料。

2. 全文可分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述江南水鄉孩子們的生活樂趣,引出“車塘捕魚”。第二段(第2-6自然段):寫車塘。按事情的先後,堵口、裝車、架架子到車水,完整地寫了車塘的情形。第三段(第7自然段):寫捕魚。先寫大人捉魚,後寫孩子“掃蕩”。文中寫村民勇跳冰冰的英雄行為、配合默契的勞動場面以及塘水車幹後各類魚的表現,寫得妙趣橫生。

二、 教學目標

1. 認識本課按事情發展順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2. 能借助音讀準生字的字音,理解新詞在文中的意思。

3. 感受農民在車塘捕魚中的情趣以及勞動中配合默契、勇為集體做事的良好風氣。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作者按事情發展順序近排了哪些材料來寫“車塘捕魚”。

教學難點 :在瞭解課文內容後,能用上表示順序的詞,有條件地簡要敍述“車塘捕魚”的過程。

四、教學準備:

“木製水車”掛圖,詞語卡片,抄有“車”字的6種解釋的小黑板或相應的投影儀(片)。

五、教學時間:

1課時。

六、 教學過程

1. 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你們喜歡捕魚嗎?你知道有哪些捕魚的方法?今天讓我們一起去江南水鄉去領略一番“車塘捕魚”的樂趣。(板書課題)

學生讀“車塘捕魚”。這裏的“車”不是名詞,是什麼意思呢?請在出示的6種“車”的意思中選擇一個(指“用水車打水”);那麼課題“車塘捕魚”又是什麼意思?[用水車打水把魚塘裏的水吸(抽)幹,再捉魚。]

接着出示水車圖,認識就是這種水車可以用來車水、捕魚。過去農村裏用這種農具車水澆地、抗旱,也用它車水排澇。

2. 初讀課文。要求:通讀課文,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讀破句;自學生字詞語,劃出不懂的詞。

3. 檢查自學情況。

(1) 分自然段讀課文。評議是否讀準、讀通。

(2) 檢查生字新詞。是否讀準生字,如翹舌音:螄(shī)平舌音:噪(zào)前鼻音:噤(jìn)鰱(lián)鉛(qiān)後鼻音:訂(dìng)拎(līn)蚌(bàng)。是否理解“車塘、規矩、額外、寒噤、豪爽、掃蕩”等詞的意思。(讓學生自己提出,自己或聯繫上下文加以理解。)

4.理解課文脈絡,分段。

(1) 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車塘”?哪幾個自然段寫了“捕魚”?並按事情發展試着給課文分段。[第1自然段是總引,分為一段(第一段);第2-6自然段是“車塘”(第二段);第7自然段“捕魚”(第三段)。]

(2) 讓學生在課文中標上分段符號:“||”

5.學習課文第一段(第1自然段)。

(1) 指名讀課文,其他學生邊聽邊思考最後一句“不過最有趣的……”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2) 討論“不過最有趣的要算車塘捕魚了”這句話的作用,先同桌議議,再全班討論。

(3) 反饋、小結。捕魚、釣蝦、摸螺螄都是江南水鄉孩子們的生活樂事。“不過……”一句,是全文的總起。引出下文——“車塘”與“捕魚”。

6. 學習課文第二段(第2-6自然段)這是本文重點段。讓學生先默讀課文,然後分步學習。

(1) 按照“車塘”的先後順序:這一段寫了哪幾個過程,即安排了什麼材料?

(2) 先4人小組議,再全班討論。根據彙報,教師整理板書:

堵住進水 脱得精光

車塘 裝水車 架車架 喝酒驅寒

車塘水 跳入塘中

裝好架子

(3)簡述“車塘”過程(用上表示先後順序的詞)指名説(評議)自由練習説、同桌互説、指名優秀生説、鼓勵後進生説,評議時充分肯定,提出希望。(表示先後順序,可用“先……再……最後……”或“首先……接着……最後……”。還可用上表示先後順序的詞,讓學生自己簡單複述阿大、阿土架車架的過程。)

(4)第6自然段,魚的掙扎姿態寫得極為生動,可用引讀法訓練讀,教師問:什麼魚?學生讀各種魚的姿態。

7. 學習第三段(第7自然段)

(1) 指名讀課文,其他學生想一想:捕魚過程可分幾層意思,先寫了什麼?後寫了什麼?

(2) 用引讀法讀課文。教師讀大人捉魚,學生讀小孩“掃蕩”,體會捕魚的樂趣。

(3) 學生説説捕魚的樂趣。(讀讀有關句子)

8. 完成課後作業 3,比較寫法的不同。先討論,後評議,最後完成作業 。

教學設計方案13

教學目標

1.瞭解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的特點,進而理解這些特點和翠鳥的捉魚本領有什麼關係。初步知道翠鳥的這些特點是為了適應生存環境而漸漸形成的。

2.學習作者觀察的順序和抓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課文中的一些詞語。

4.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1~3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抓住描寫翠鳥外形和活動特點的詞語,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的觀察順序和觀察方法。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學生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二、教學重點、難點

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三、教學過程

(一)學生按照要求自學生字、詞。

1.引導學生回憶複習用音序查字法的方法步驟。

2.引導學生回憶讀課文自學生字、詞的方法步驟。

即一讀:讀課文;二畫:畫出文中生字、詞;三查:認識生字、新詞;四找:從字典中找出重點生字的字義。

3.讓學生按要求自學生字、詞。

4.用音序查字法,自學生字、詞,填表,舉例:

(二)檢查自學。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檢查自學,糾正讀音。

(1)讀準字音。

“翠”、“飼”是平舌音;“赤”、“襯”是翹舌音;“豔”、“襯”是前鼻音;“靈”是後鼻音。]

(2)給帶點字選擇正確讀音。

腹部fu√

疾飛ji√

逮翠鳥dui√

2.指導學生識記字形:

“翠”上下結構,上面的“羽”字應去掉鈎,下面的“卒”一豎不能超過“從”。

“赤”上下結構,下面的“”的筆順是先中間後兩邊。

“希”是上下結構,上面的“”的第二筆為一大點。

“逮”是半包圍結構,裏面的“隸”最後一筆是反捺。

“褐”、“襯”都是左右結構,左邊是“”,最後的兩筆是撇、點。

“腹”是左右結構,左邊中間是“日”。

3.區別形近、同音字,作鞏固練習。

褐( ) 襯( ) 疾( ) 待( )

喝( ) 衫( ) 急( ) 持( )

鋭( ) 飼( ) 希( ) 泡( )

説( ) 詞( ) 稀() 飽( )

(三)理解詞語:

1.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質疑。

2.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以“疾”字為例。“疾”在課文中組成的新詞是“疾飛”。教師引導學生從中查找出“疾”字有四種解釋:(1)病,身體不舒適;(2)恨;(3)快,迅速;(4)疼痛。本着根據詞義選取字義的方法,“疾”字在“疾飛”一詞中應選取“快,迅速”的字義。“疾飛”的意思是很快地飛。聯繫課文內容,“翠鳥鳴聲清脆,愛貼着水面疾飛”。學生便可悟出“疾飛”一詞是指翠鳥飛得很快。

3.出示詞語,讓學生作鞏固練習。

鋭利——“鋭”是尖刻的意思。鋭利即尖鋭、鋒利。課文中指翠鳥的感覺非常靈敏。

鮮豔——又鮮明又美麗。課文中指翠鳥的羽毛色彩非常美麗、好看。

清脆——“脆”指聲音響亮、清爽。課文中指翠鳥的鳴叫聲清亮好聽。

(四)介紹翠鳥。

1.翠鳥:又稱叼魚郎,也叫魚狗,羽毛青綠色,尾巴短,捕食小魚。在我國東部和南部許多地方都能看到。

2.出示圖片或標本讓學生看。

(五)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熟悉生字、詞。

(六)作業:朗讀課文,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藉助理解反映翠鳥外形和活動特點的句子,進一步讀懂課文內容。

二、教學重點、難點

抓住描寫翠鳥外形和活動特點的句子,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並讓學生説出各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檢查複習。

這是一篇講讀課文,主要介紹了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全文共有四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介紹了翠鳥的外形特點;第2、3自然段描述了翠鳥的活動特點,並講述了翠鳥捕捉小魚的過程;第4自然段介紹了翠鳥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並表達了“我們”對翠烏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讀課文,弄清各段大意,從而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抓重點句,讀懂課文內容。

1.指名讀第1自然段,想一想這段共有幾句話?其中哪幾句話介紹了翠鳥各部分羽毛的顏色?讓學生邊讀邊想將有關內容在文中畫出來。

2.出示思考題:

翠鳥各部分的羽毛是什麼顏色?什麼樣子的?

3.指名回答:

本段共有六句話,其中第2~5句介紹了翠鳥各部分羽毛的顏色。

4.出示重點句:

“它的顏色非常鮮豔。頭上的羽毛像橄欖色的頭巾,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

(1)指名讀句子。

(2)討論:這四句是按什麼順序描寫的?

經過討論,要讓學生弄清這四句話按總分段式描述了翠鳥各部分的羽毛的顏色。首先總體描述翠鳥的羽毛顏色非常鮮豔,然後從上到下,有條理地介紹了翠鳥的頭、背、腹各部分羽毛的顏色。層次十分清楚。同時在描寫中,作者特意用“頭巾”、“外衣”、“襯衫”來打比方,表達了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3)指名讀第1自然段第1句話,讓學生想一想這句話介紹了什麼?

這句話包含兩個意思:一是講翠鳥愛停在葦稈上;二是突出寫翠鳥有“一雙紅色的小爪子”,而且這雙小爪子能“緊緊地抓住葦稈”。這就為下文翠鳥能停在葦稈上“一動不動”作了鋪墊。

(4)指名讀第6句話,想一想這句話主要介紹了什麼?

這句話突出介紹了翠鳥“透亮靈活的眼睛”和“又尖又長的嘴”,同樣為下文翠鳥能在疾飛中叼起小魚作了鋪墊,同時這樣一番描寫,把一隻羽毛鮮豔、小巧玲瓏的翠鳥形象展現在讀者面前,表達出作者的喜愛之情。

(5)出示圖片,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敍述翠鳥的外形特徵。

(6)教師將翠鳥的圖片分解為頭、背、腹、爪子四部分,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將圖片按從上到下的順序一邊説一邊依次貼出,使圖片還原,也可採用此種方法練習背誦。

(三)學習第2、3自然段。

1.指名讀第2自然段,想一想本段有幾句話?主要寫的是什麼?第2自然段有兩句話,主要介紹翠鳥的兩個活動特點:

(1)愛貼着水面疾飛;(2)一動不動地注視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來的小魚。

2.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意。

(1)出示重點句:“翠鳥鳴聲清脆,愛貼着水面疾飛,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

(2)指名讀句子。

(3)課堂討論:什麼是“疾飛”?翠鳥在“疾飛”中,又能“輕輕地停在葦稈上”説明了什麼?

教師通過這個問題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義。“疾飛”是指飛得很快的意思。翠鳥在“疾飛”中,眨眼間又輕輕地停在細軟的葦稈上,這説明翠鳥飛行時動作十分敏捷。“貼着水面疾飛”説明翠鳥飛得低而快:“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説明停得急而輕。這句話充分表現出翠鳥行動迅速而敏捷的特點。

3.抓重點詞語聯繫上下文理解句意。

(1)出示重點句:

“它一動不動地注視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來的小魚。”

(2)課堂討論:什麼是注視?翠鳥為什麼能“一動不動地注視”?

教師通過這個問題引導學生聯繫上文理解句義。“注視”是指集中注意力地看。聯繫上文翠鳥能“一動不動地注視”是因為它那“一雙紅色的小爪子緊緊地抓住葦稈”。表現出翠鳥在等待游到水面上來的小魚時,既專心又機警。

4.指名讀第3自然段:

(1)課堂討論:翠鳥怎樣捕捉小魚?

(2)指名讀有關句子。

(3)出示填空練習:

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着)水面往遠處飛走了。

(4)討論括號中所填的詞語説明了什麼?

經過討論,要讓學生弄懂這句話活靈活現地寫出了翠鳥捕捉小魚的經過。“蹬開,飛過去,叼起,飛走”這一系列的動作,可以看出翠鳥動作熟練、連貫、非常迅速,都是在瞬間進行的。這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聯繫下文“只有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盪漾”,進一步體會翠鳥動作的迅捷。葦稈搖晃是因為翠鳥蹬開水面,水波盪漾是因為魚兒被叼出水面。這“搖晃”和“盪漾”持續的時間都不可能長,而就在這極短的時間裏,翠鳥叼着小魚飛的無影無蹤,可見翠鳥動作迅速敏捷,準確,不落空。

(5)為什麼翠鳥能這樣迅速準確地捉到小魚呢?讓學生聯繫上文找出有關句子。

(6)出示句子,讓學生選擇帶點詞的意思。“儘管它這樣機靈,還是難以逃脱翠鳥鋭利的眼睛。”

(7)出示帶點詞的意思,讓學生採用出示反饋牌的方法選擇正確的解釋。

(8)討論句義。

在這句話中,作者先説小魚“機靈”,再説“難以逃脱”,藉以反襯出翠鳥的目光極其尖鋭,説明翠鳥在觀察露出水面的小魚時十分機警,再聯繫上文,翠鳥長着“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一張又尖又長的嘴”,這樣捕捉水面上的小魚當然是既迅捷而又準確不落空了。

(四)聯繫上下文體會句間聯繫。

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採用句式訓練的方法,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弄清句間聯繫。

例:

1.翠鳥停在葦稈上一動不動地注視着水面是因為它有________。

2.翠鳥目光鋭利是因為它有________。

3.翠鳥能在疾飛中叼起小魚是因為它有________。

通過這樣的句式練習讓學生認識到翠鳥捕魚本領高超,不只是因為身體某一部分的特點,而由於它外形各部分特點整體發揮作用的結果。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學習第4自然段,體會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第4自然段,體會作者喜愛翠鳥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過程

(一)指名讀第4自然段。

(二)文中哪些句子表達了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三)指名讀有關句子。

1.“我們真想捉一隻翠鳥來飼養。”

2.“在翠鳥飛來的時候,我們遠遠地看着它那美麗的羽毛,希望它在葦稈上多停一會兒。”

3.討論:為什麼從這兩句話可以看出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第1句中“想捉一隻翠鳥來飼養。”是“我們”的想法,前邊加一個“真”字體現出作者的真情實感,説明十分喜愛翠鳥,想好好地把它留在身邊飼養它。

第2句中“遠遠地看”是因為作者知道翠鳥很機警,怕驚擾它。“希望它”“多停一會兒”是因為想多看它幾眼,這正是作者喜愛翠鳥的真情實感的流露。

4.指名讀句子,要讀出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四)讓學生藉助板書,分析作者的觀察順序和觀察方法。

教師引導學生依據板書分析作者的觀察順序,先看靜態,主要觀察翠鳥的外形特點,色彩鮮豔小巧玲瓏;再看動態,疾飛注視,蹬開、叼起、飛起……這一系列的動作觀察的仔細深入。

在描寫中,作者抓住翠鳥一動一靜兩方面的特點,既寫出了翠鳥的外表美,也寫出了它動作快捷捕魚本領高。一動一靜,恰到好處。這樣的描寫來源於作者按順序抓住特點的細緻觀察,在寫作中是值得學習和借鑑的。

(五)讓學生根據板書練習背誦。

板書設計:

外形:顏色鮮豔,小巧玲瓏

活動:等魚

貼、飛、停、注視等

捉魚

蹬、飛、叨、貼、飛喜愛

住處:隱蔽

教學後記:

文章很美,條理清楚,是指導學生寫好動物的範文,在學習時,我注意引導學生領會作者是怎樣有順序地生動地將翠鳥的外形、生活習性寫清楚的,為他們寫好動物做好準備。

教學設計方案14

設計理念:

學生的知識積累是不同的,學生的理解方法也是各異的,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也應該是自主的,讓學生運用以有的知識和能力,研究學習理解古詩,逐步引導學生從“學會”到“會學”。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學會課文2個生字,拓展學習部分新字,進一步鞏固對形聲字造字律的認識。

2、自主、探究學習古詩,理解詩句的意思,進一步體會古詩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件創設情景,指導練習説話。

1、出示畫面:春天,百花盛開,蜜蜂在花叢中飛舞,枝頭,不時有小鳥飛來,唧唧喳喳地叫着,到處春意盎然。

2、看畫面引導學生練習説話。

3、是呀!春天多麼美好。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描寫

春天景色的古詩。(課件出示古詩)

二、自主學習生字,初步瞭解古詩。

1、自由誦讀古詩,説説這首詩給你的第一印象。

2、讀通古詩,自己找合作伙伴學習生字。

3、交流反饋:你對哪個生字最感興趣?有什麼好辦法識記。

初擬交流重點如下:

1)、曉:“曉”是天亮的意思,所以用日字旁。“曉”字在書寫時不要在右上角多一點。

2)啼:“啼”用了口字旁,啼的意思是“叫”。“啼”右邊是皇帝的“帝”。

在學生交流的時候,要引導學生把交流的話語組織好。

4、娃娃教學,拓展學字。

小朋友們學會了“曉”字,你們還認識和“曉”字長相很像的姐妹嗎?請你把“它”介紹給大家。

學生回答情況例舉:

1)、我來給大家介紹認識“曉”的姐妹“燒”,(學生隨即把“燒”板書在黑板上)這個“燒”字,我是昨天剛認識的,因為昨天我媽媽買來了一隻“不粘燒鍋”,很特別,我就把商標上的“燒”字記住了。哪個小朋友能來説説“曉”和“燒”哪兒像,哪兒不像?你還能給“燒”組個詞嗎?

2)、我也來給大家介紹“曉”的另一個姐妹“澆”。(學生也把“澆”字板書在黑板上)這是澆花的“澆”,請小朋友一起跟我讀。(齊讀“澆”。)這個“澆”字,我在很小的時候就認識了,因為我家陽台上種了很多花,我天天給它們澆水。哪個小朋友能運用辦法很快記住它?

3)、老師,我還有呢!(邊説邊走到黑板跟前板書“繞”)我認識“繞”字。咱麼學校附近前幾天施工,那兒有一塊牌子,上面寫着“前方施工,請繞道而行。”我就把這個“繞”字介紹給大家,你們知道這“繞”為什麼用了“絞絲旁”?

教師對學生的交流作適時的點撥。

5、指名誦讀古詩。

6、教師簡介作者。

7、理解題意,重點理解“曉”的意思。

三、提出研讀專題,研究學習古詩。

過渡:剛才我們已經理解了“春曉”就是春天的早晨,不難看出全詩描寫的就是春天早晨的景色。那麼整首詩寫了哪些景色?要求在詩句中用圓圈加以表示。(鳥、風雨、花)

1、引出研讀專題: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景物,讀讀詩句,理解詩句的意思,並説説詩人在描寫這景物時的感情。

2、提出研讀的要求:1)、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或圈圈點點,或塗塗畫畫。

2)、遇到自己也不是很理解的問題,可以採取合作方法,也可以找老師合作學習。

3、學生圍繞專題自由研讀全詩,教師參與學習。

四、交流研讀成果,落實訓練目標。

1、明確交流要求:大膽表述,認真傾聽,及時補充,學會交流。

2、學生自由交流學習成果,教師點撥,並隨機落實訓練目標。

(以下各部分內容的先後順序及互動過程,均以學生的實際研讀情況作出彈性處理。學生解釋一處,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在黑板上表示出來。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重學生交流的質量,並適時教給正確的交流方法。)

●處處聞啼鳥

1)、理解“處處”的意思。練習給“處處”找近義詞。

2)、課件播放鳥叫聲,理解“聞”的意思。區別平時句子中的“聞”和詩句中的“聞”的不同,進行練習。

説説下列句子中聞的意思。

放學回家,我剛進家門,就聞到一股香味從廚房中飄來。

居里夫人是世界聞名的女科學家。

3)、理解“啼”的意思,説説別的動物叫又可為什麼?例如:馬嘶、虎嘯、雞鳴、獅吼等。

4)、自由交流對整句詩的理解。

5)、交流詩人聽到鳥叫聲時的心情,並指導感情朗讀。

●夜來風雨聲

1)、課件播放風雨聲,進入情境想象説話:你眼前出現了什麼?你又想到了什麼?

2)、理解“夜來”的意思。

3)、交流整句詩的理解。

4)、交流詩人在詩句中的感情。

5)、在自己體會到的詩人感情中朗讀詩句。

●花落知多少

1)、感知詩句中詩人惜春的那份淡淡的憂傷。

2)、交流對整句詩的理解。

3)、指導讀出那份淡淡的憂傷感。

3、在理解了後三句的基礎上學習理解第一句:春眠不覺曉

導語:我們已經理解了後三句詩寫的是詩人聽到鳥叫聲,想到昨夜的風雨聲,不知不覺產生了對落花的憂傷,那麼我們再來理解第一句就不難了。

1)、“眠”是什麼意思?“春眠”指的是什麼?

2)、這裏的“曉”與題目中的“曉”有什麼不同?

3)、理解整句詩的意思。

4、交流整首詩的意思。

五、指導背誦全詩,延伸課外學習。

1、播放音樂,自主背誦全詩。

(短短的四句詩描繪了這麼多的景物,包含詩人複雜的感情變化,古詩的藝術魅無窮!讓我們一起把這首詩背下來。看誰背得快?看誰背得好?)

2、孟浩然帶着淡淡的憂傷描寫了春天早晨的景色,也有一位詩人

在春天的夜晚聽到了風雨聲後,寫下了一首詩,我們一起來看看詩中詩人的心情。(課件出示古詩:春夜喜雨)感知整首詩的色彩,從而讓學生體會到每首詩中都浸透着詩人的感情。

3、提出課外學習任務:找幾首描寫春景的古詩,並背誦下來。

教學設計方案1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引領學生在語言訓練中感受 “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 俗話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你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蘇州和杭州適宜人們的生活,生活在這裏的人不僅多,而且幸福快樂)

2、廣東省新會市有一處旅遊勝地──鳥的天堂,猜一猜:為什麼叫鳥的天堂?(這裏適宜鳥的生活,生活在這裏的鳥不僅多,而且幸福快樂)

二、讀通課文

1、初讀全文,談談讀課文後有什麼感受?

2、學習生字新詞。(重點學習:不可計數──數的第三聲調 應接不暇──暇的日字旁)

2、再讀全文,指名練讀重點句子。(印象深的句子,喜歡讀的句子)

三、研讀寫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文句

1、“鳥的天堂”,盛名遠揚,每年成千上萬的遊客慕名而來,蜂擁而至,一睹“天堂”中的鳥。可是,大作家巴金和友人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 ”時,不見一隻鳥的影兒,他們看到了什麼?

2、自由快速讀課文,用“──”劃找寫大榕樹的句段,思考:你感受到什麼?

3、體會榕樹的大。

(1)句子1:真是一株大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裏。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卧在水面上。

a.理解:不可計數(不計其數 無以數計 無數 數不清 )

b.重點指導讀:真是一株大樹。( 通過校園12畝大感知18畝榕樹的大 , 讀出恍然大悟、驚奇、讚歎的感受)

c.指導讀整個句子,感受樹的大和旺盛的生命力。

(2)句子2:只有無數的樹根立在地上,像許多根木樁。(朗讀感受樹的大和旺盛的生命力)

4、 體會榕樹的茂盛。

“鳥的天堂”其實是一株枝幹不可計數的大榕樹,一株樹根不可計數的大榕樹,一株彷彿卧在水面上面積有18畝的大榕樹。看着看着,巴金爺爺發出了深深地感歎,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1)句子1: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一簇上面,不留一點兒縫隙。

a、讀了這句話你有什麼感受?

b、你注意到了那些詞,使你體會到了綠葉的多?(一點兒,區別:一簇和一片,堆和疊)

(2)句子2: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a、讀着句子,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b、指導朗讀(帶着這種感受讀讀句子,同時體會體會自己的感受。)

(3)出示句子:這美麗的南國的樹!指導讀。

5、作者沒有看到鳥,為什麼把大而茂盛的榕樹寫的那麼有生命力,那麼美! (體會榕樹適合鳥的生活,再次感知“天堂”之意。)

6.過渡:巴金爺爺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雖然有些遺憾,沒有看到一隻鳥,但是他看到了枝繁葉茂的適合鳥兒生活的大榕樹,他知道了當地人特別珍愛這裏的環境,特別珍愛“天堂”裏的各種各樣的鳥。鳥兒生活的情況怎樣呢?

四、研讀寫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文句

1.學生讀文,用“( )”劃找:那些文句讓你感受到天堂中鳥特別多,生活特別快樂,特別幸福。

2、指導讀句子,感受鳥的多。

(1)句子1:樹上變得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

a、區別“熱鬧和吵鬧”體會鳥多,生活自由、快樂和幸福。

b、指導朗讀,感受鳥的多。

(2)句子2: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a、體會“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快速讀,感受鳥的多。

b、體會“大的,小的,花的,黑的”舒緩、優雅讀,感受鳥的多。(給人想象的空間,體會大作家沉醉其間的感受)

3、指導寫句子,感受鳥的多。

句子3:我注意地看着,眼睛應接不暇,看清楚了這隻,又錯過了那隻,看見了那隻,另一隻又飛起來了。

這看似樸素的句子,精妙地寫出了鳥的多,雲的變化快,千島湖魚的多,足球比賽傳球得快,煙花的美麗等等都可以套用着寫。(如:湖中的魚真多,我注意地看着,眼睛應接不暇,看清楚了這條,又錯過了那條,看見了那條,另一條又遊起來了。)

4、指導説句子,感受鳥的樂。

句子4:一隻畫眉鳥飛了出來……那歌聲真好聽。

如果你是畫眉鳥,你想對其它鳥、遊客、當地的人們和巴金爺爺説些什麼?

五、研學最後一節。

1、教師範讀。

2、“我”留戀什麼?(我留戀那鬱鬱葱葱的、不斷釋放生命力的大榕樹,我留戀天堂中自由、快樂、幸福生活的各種各樣的鳥兒,我留戀真真切切的“鳥的天堂”。)

3、理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4、寫廣告詞。

“鳥的天堂”享譽國內,要想譽滿全球,必須打造品牌。我們班小才子、小才女很多,我們一起來寫寫廣告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re19e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