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熱]信息化教學設計

[熱]信息化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信息化教學設計

信息化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簡述ATP的化學組成和特點,寫出ATP的結構簡式;解釋ATP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

2.通過小組討論和自主合作探究得到新知識,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分析能力和歸納能力。

3.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體會生物與生活的緊密聯繫,激發學習生物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ATP化學組成的特點及其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ATP與ADP的相互轉化。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問答法、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等。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我國晉朝“車胤囊螢”的典故,邀請學生分享感受,學習古人勤奮學習的態度。引導學生回顧之前學習與能量有關的物質。順勢提出問題:“生命活動需要的能量能直接利用它們嗎?那種物質為螢火蟲尾部細胞的發光直接提供能量呢?”從而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合作探究,新課教學

1.合作探究1:探究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

利用多媒體展示“螢火蟲發光器實驗”所需要的材料器具,引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並強調實驗設計要遵循對照、等量和單因子原則,之後請學生預測實驗現象及可能的結論。隨後多媒體展示具體的實驗流程,最後得出結論,ATP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

以人民幣比喻ATP,在細胞中糖類、脂肪等有機物儲存有大量的能量,但不能被直接利用,可以比喻為存摺,存摺不能直接流通,ATP分子能被直接利用可以比喻為貨幣,貨幣可以直接流通,這樣加深學生對細胞的能量“通貨”的理解,並能激發學習興趣。

2.合作探究2:ATP分子的結構特點。

指導學生閲讀教材P88頁,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説一説ATP的結構特點,體會自己獲取知識的樂趣。隨後,分組分發各種鹼基、核糖、磷酸模型,引導學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ATP模型的構建。通過展示模型和相互評價進行修正,在互評的過程中理解ATP的化學結構特點,構建正確的ATP的`分子結構模型。總結ATP能作為直接能源是因為ATP的化學性質不穩定,遠離A的那個高能磷酸鍵容易水解,也很容易重新形成,ATP和ADP之間可以相互轉化。

3.合作探究3:ATP與ADP的相互轉化。

多媒體展示如下問題情境:

“一個成人一天在靜止狀態下所消耗的ATP為48kg,在緊張活動的情況下,ATP的消耗可達0.5kg/min。而細胞內ATP、ADP的總量僅有2-10mg”。

“用32P標記磷酸加入細胞培養液中,短時間內快速分離出ATP,ATP的總量變化不大,但是大部分ATP末端磷酸基團卻已經帶有放射性標記”。

問題1:生物體內的ATP有什麼特點?ATP與ADP之間存在着怎樣的關係?

思考2:在細胞中,ADP若轉化成ATP需要些什麼條件呢?ATP若要轉化成ADP又需要什麼樣的條件呢?

引導學生結合教材,總結ATP與ADP的相互轉化的條件及過程。此時提出問題:ATP與ADP的相互轉化是否是可逆反應,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發表意見。

在ADP轉化成ATP的過程中,所需要的能量從哪裏來呢?以此引出ATP的形成途徑。

4.合作探究

4:ATP的利用。

多媒體展示90頁的圖解:在ATP轉化成ADP的過程中釋放出的能量,到哪裏去了呢?請學生自主説一説,並討論ATP還有哪些其他用途,對該知識點進行補充和完善。

(三)當堂練習,鞏固提高`

通過課堂練習加以鞏固。

(四)小結作業,課外拓展

學生自主分享這節課的收穫,老師加以補充,構成完善的知識體系。

課後作業:多媒體展示資料:氰XX是阻止人體內新的ATP合成的毒藥,人中毒後在3~6分鐘內就會死亡。思考:XX為什麼頃刻使人斃命?通過互聯網搜索查找相關知識並歸納原因。

信息化教學設計2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主要教學11~20各數的認識,它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10以內數的基礎上進行的,為後面20以內的進位加法做好鋪墊,也為下學期100以內乃至更大數的認識打下基礎。在教學中先通過數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的操作活動,讓學生體會10根小棒可以看做10個一,1捆小棒可以看做1個十,進而理解“10個一就是1個十”。接着讓孩子擺12根小棒,突出把十作為一個計數單位。最後藉助擺小棒的活動數數、讀數,初步學會認、讀11~19各數,掌握“十幾”所表示的含義和順序。在此基礎上完成“19添上1根是多少根”這個問題,解決“2個十是20”這個關鍵問題。

二、學生分析

10~20各數學生能數出來,但是對於它們的組成不了解。還有就是10根捆成一捆的簡便性更是一片空白,怎樣能讓學生感知10個的數的簡便性,是本節課的重點,讓學生通過操作活動來理解和建立數位的概念,但是一年級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怎樣實效地組織活動也是本節課所要考慮的重點。

三、教學目標

1、能正確數出11-20之間物體的個數,會讀寫11—20各數,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

2、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認識數位“個位”和“十位”,知道11-20各數的組成。

3、在建立數概念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藉助學具操作直觀進行抽象概括,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數感。

四、教學環境

∨簡易多媒體教學環境 □交互式多媒體教學環境 □網絡多媒體環境教學環境 □移動學習 □其他

五、信息技術應用思路(突出三個方面:使用哪些技術?在哪些教學環節如何使用這些技術?使用這些技術的預期效果是?)200字

本課教學使用了powerpoint幻燈片技術支持。主要運用在學習新知的兩個片斷的學習中。片斷一:在矛盾衝突中揭示記數法。片斷二:在遷移學習中建構以新的認識。

片斷一中,運用幻燈片的圖片展示功能和動態演示功能展示同學們數笑臉的過程及10個笑臉轉換成1個大拇指的動態變化。片斷二中,同樣運用動畫演示功能展示10根小棒變成1捆的過程。還有展示11——19各數的.小棒擺法全景圖,讓學生比較觀察,發現規律。

幻燈片的運用,用虛擬的圖片代替了實物圖片,省去了老師製作教具的麻煩,幻燈片的播放功能代替了老師的操作,同時它的靈活性是老師操作無法相比的。既節省了資源和勞動力,又能幫助孩子深刻理解11~20各數的組成,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六、教學流程設計

教學環節

(如:導入、講授、複習、訓練、實驗、研討、探究、評價、建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信息技術支持(資源、方法、手段等)

導入:片斷一

師:1.3班的教室裏有個評比欄,誰表現的好老師就會給他貼一個笑臉,小朋友們天天都要去數。今天咱們一起來幫他們數一數。

1、先看小美的。(課件)

師:小美的這一欄貼滿了。再貼怎麼辦呢?

他們老師想了個辦法,誰有了10個笑臉就可以換一個大拇指。(課件)

2、再來數小東的。(課件)默數,可以換時提醒老師。

3、接着看小西的。(課件)可以換嗎?

4、小波得了多少個?(課件)

5、小濤得了多少個?(課件)看誰數得又對又快。

師:原來小濤跟小波一樣都是13個,為什麼小濤的笑臉數得沒小波快?

師小結:1個大拇指表示10個笑臉,這10個就不用數了。這種方法不但便於記數,還便於數數。(介紹古代的祖先用石子記數,並且用較大的石子代替10個小石子的記數方法)

生:數小美的笑臉數。(從1,一個一個地數到14。)

生:數小東的笑臉數。(從1數到18)

生:數小西的笑臉數。(8個)

生:數小波的笑臉數。(13個)

生:數小濤的笑臉數。(13個)

生:交流數得快的原因。

課件出示小美的笑臉圖。

課件10個笑臉圈起來,閃爍,換成大拇指。

課件出示小東的笑臉圖。(1到18,數夠10個換成1個大拇指)

課件出示小波的笑臉圖。(1個大拇指,3個笑臉)

課件出示小濤的笑臉圖。(13個笑臉)

講授:片斷二

師:(出示11根小棒)

數一數,一共有多少根?

師:有沒有辦法很快數出11根?

師介紹:數學上我們一般把這10根小棒捆成一捆。(課件)

師引導:這是1根小棒,是1個一,那麼10根小棒是幾個一?

1捆小棒有10根,也就是1個十。想一想,10個一,和1個十有什麼關係?

師:那11根小棒怎麼擺,就能很快數出來?

生交流擺法:先擺1捆,再擺1根。

師:拿12根小棒,比比誰快?擺後交流。

師:快速拿14根,15根,16根,18根小棒。

師:(課件)仔細觀察,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生:一根一根地數。

生:交流很快數出11根的方法。

生操作:很快數出11根小棒的擺法,並交流。

生操作:快速拿12根,14根,15根,16根,18根小棒。

生:比較觀察,感知規律。

課件演示10根小棒捆成一捆的過程。

課件出示11、12、14、15、16、18根小棒的擺法圖。

七、教學特色

(如為個性化教學所做的調整,為自主學習所做的支持、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的設計,教與學方式的創新等)200字左右

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一個一個地數到20,是有這種能力的。所以在出示笑臉時教師就讓學生練習數出20以內的數,滲透自然界數的基本單位“1”的觀念。實際生活中10個笑臉換1個大拇指的事例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是讓學生初步直觀體會把“10個一”變成“1個十”是實際生活的需要,數學文化在學生的活動中得到了有機浸潤。

讓學生嘗試將11根小棒擺成1捆帶1根是對先前“笑臉”經驗的激活和利用,學生動手操作將10根小棒捆成1捆,是對“10個一是1個十“的強化。在學生明確了11的擺法後,讓學生充分感知12、14、15、16、18的擺法,通過對擺法、數的特點的觀察,以及與小棒擺法關係的比較,認識到十幾裏都有1個十。體會擺十幾根小棒都是擺一捆帶幾根,直觀感知十幾是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讓學生對十幾有一個整體性的認識。

信息化教學設計3

一、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時代背景

我國發達地區的“校校通”工程大規模建設已經基本完成,基礎教育信息化進入了新的時期。教育信息化的重心轉向以新課程改革為導向,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設計培訓為核心,推進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深入發展。

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應用的滯後現象。“低認知水平,簡單技術操作”需要向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方向發展。

二、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定義

信息化教學設計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科學安排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和要素,為學習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學習條件,實現教學過程全優化的系統方法。(祝智庭,20xx)

所謂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學設計(信息化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方法,以學為中心,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科學地安排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和要素,以實現教學過程的優化。(黎加厚,20xx)

信息化教學設計的8個模塊:

1.單元教學目標分析;

2.學習任務與問題設計;

3.學習資源查找與設計;

4.教學過程設計;

5.學生作品範例設計;

6.評價量規設計;

7.單元實施方案設計;

8.教學設計過程的評價與修改。

信息化教學設計要求教師在自己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高級思維能力,激勵學生主動探究,通過課程問題來激發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思考所學的內容。信息化教學設計的關鍵模塊是教學問題設計。

三、信息化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

1.人的全面發展理論

2.主體教育理論

3.新基礎教育

4.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5.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

6.基於問題導向式的學習

四、信息化教學設計在教學活動中的定位

1.教育理論與課堂教學實踐的中間連接;

2.立足於當今優秀的教育理論基礎;

3.大量的案例、模板、量規、可供教師結合自己教學實踐填空替換的樣板等多樣化的資源;

4.各種“階梯”或“支架”,可供教師能夠輕鬆愉快地模仿、借鑑、運用;

5.循序漸進,在反覆實踐的基礎上內化、領悟、遷移、再創造。

強調人文精神和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對各種教育哲學觀念的理解、教學的藝術和造詣、對學生的愛心、對事業的追求,生命的價值等等,融入到每一個問題的設計、每一個教案的構思、每一堂課的教學進程之中。

五、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問題設計

通過課程問題設計重新組織教學內容,用問題激發學生全身心進行探究學習,對所學的知識深刻理解,促進學生高級思維能力發展。

“基本問題”:是引導學生致力於揭示各學科核心位置的重要的基本概念的`問題,它不是針對具體知識點的學科問題(現在許多教科書上的問題),而是指向學科核心思想和深層次理解的,能夠揭示學科內涵的豐富性和複雜性的問題。

“基本問題”的特點:

1.指向學科的核心;

2.在某一領域的發展歷史和人們學習過程中自然地重演;

3.孕育了其他重要的問題。

基本問題幫助教師關注在較長的教學實踐中(例如,一學年課程或中國小某一學段)教學中的重要主題,透過各式各樣的教學表面活動去關注要教給學生的那些基礎的概念。幫助教師從人、社會、自然、生活的視野來為學生考慮自己的學科教學。

基本問題幫助學生在學習中的高級思維活動;促使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幫助學生從哲理高度來認識所學的學科知識,使學習與人類歷史、社會、自然相聯繫;使當前的學習聯繫到其他學科和更廣泛的主題。

“單元問題”結合單元教學展開的活動,為基本問題提供了結合學習主題的具體通道,沒有明顯的“正確”答案,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思考。

六、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活動設計

1.根據國家課程標準;

2.創設學生認知的學習情景;

3.發展學生的多元智力;

4.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多樣化的教學策略;

5.設計輔助學生學習的支架或階梯

6.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

七、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教學評價設計

1.評價量規

2.作品評價

3.檔案袋評價

5.多樣化的評價

八、信息化教學設計教案範例研究

九、設計自己的單元教學計劃

十、展示和交流自己設計的信息化教案

十一、關於在自己日常課堂教學中實施信息化教案的討論

信息化教學設計4

一、教學分析

(一)課程分析

本課程教學內容的組織打破了傳統教學以崗位為模塊的組織方式,通過科學的整合與序化,遵循認知規律和習慣,對課程進行再次開發,分成入職培訓模塊、散客前廳服務模塊、團隊前廳服務模塊、VIP客人服務模塊、前廳拓展服務模塊和前廳基層管理模塊等六大模塊。“散客電話預定”是前廳服務與管理課程中散客前廳服務模塊的客房預訂服務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在整個散客前廳服務模塊教學中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前導課程酒店管理概論和酒店服務禮儀等為本內容的學習奠定了基礎,這個知識點的教學和實訓時間為4學時。

(二)內容分析

散客電話預定的學習目標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知識目標是掌握散客電話預訂服務的流程及酒店預定系統的使用,瞭解客房銷售的基本技巧;能力目標是能夠按照預定服務流程標準並運用酒店預定系統進行散客電話預定,能夠根據客人的需求適時為客人推銷客房;素質目標是通過信息化的教學方式,培養利用數字化資源獲取信息的良好習慣,通過對客人服務中儀容儀表、禮儀禮貌等知識的灌輸,提高自身職業素質,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三)重點難點分析

這個知識點的教學重點是運用酒店預定系統按照預定標準流程進行散客電話預定接待服務;教學難點是在進行散客電話預定接待服務的過程中表現出良好的職業素養。

(四)學情分析

課程的授課對象是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二年級的學生,“90後”的學生對傳統的“教條式”“灌輸式”的教學不感興趣,但是喜歡嘗試新鮮的事物,喜歡自己動手,對實踐操作興趣濃厚。但是學習目標不明確,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自我意識強烈,對理論學習的熱情不足。

二、教學策略分析

(一)教學設計理念

整個課程的設計理念秉承以行業為依託、以市場為依據、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為目標。教學的設計理念是以職業能力體現教學目標,以前廳工作任務組織教學內容,以前廳工作流程編排教學順序,以前廳崗位技能要求設計實訓內容,以“學生為中心”運用數字化的教學資源和手段改進教學方法,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推進教學改革。

(二)教學方法分析

在教學過程中把任務驅動和學習評價貫穿教學始終,運用數字化的教學資源和手段,結合講授法、示範操作法、角色扮演、情景模擬、案例分析等方法進行教學[2]。

(三)學法分析

要求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以任務為導向,自主探究,積極實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總結思考,從我學會到我會學。

(四)教學資源分析

在教學中合理運用各種教學資源,如多媒體網絡教室、前廳實訓室、多媒體課件、QQ、微信、訂閲號、圖片、音頻、視頻、微課、世界大學城、酒店管理系統等。

三、教學過程分析

教學過程以任務為驅動,把學習評價貫穿始終。圍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評估檢測—教學反思來展開,衝關式教學,包括經典回顧、新手須知、職場練兵和大展拳腳四個環節。

(一)經典回顧

課前任務佈置與評估:進入新課之前,通過查閲網絡資源如前廳精品課程網站和相關教材、參考書,遴選針對性的案例,提前上傳到微信公眾號——“樂學營jennifer”,要求學生課前對案例進行分析。微信公眾號查看內容不需要下載,點開即可查看,文章編輯圖文並茂,還可以插入好聽的音樂,學生在手機上查閲。這種方式學生樂於接受。課上要求學生根據發佈的案例,以團隊為單位進行案例分析,並以多媒體課件呈現對上節課所學內容的回顧。

(二)新手須知

以多媒體課件展示本次課需要完成的任務:金源公司銷售代表打電話到酒店預定標準間2間,時間是10月10日,預住一晚,需要接機服務。你作為預訂員,該如何來做好這次預定?——提出問題,引起學生的注意,引出教學內容。

接下來播放一段企業連線視頻,播放有酒店工作經驗的`學姐學長對此崗位的理解和對學弟學妹們的寄語。點燃學生的熱情。接下來順水推舟展示要解決問題,完成本次任務,學生需要具備以下知識:

1、酒店的房型、房價類型和散客預訂單。通過多媒體課件,用圖片展示酒店客房類型;通過瀏覽酒店網站,瞭解不同酒店的房型和房價。

2、散客電話預定流程。這是教學的重點內容,需要解決三個問題:

(1)規範電話預定的流程。

(2)規範預定服務用語。

(3)服務過程中體現良好的職業素養。

要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通過反覆播放散客電話預定教學視頻,學生觀看並歸納總結電話預定流程;然後由教師現場示範散客電話預定流程,逐一講解流程中需要重點注意的地方;再通過播放往屆學生散客電話預定實操的視頻,讓學生進行點評,教師進行復評,為下一步的實操訓練做好鋪墊。

3、酒店管理預定系統操作。這也是教學的重點內容,通過購買安裝酒店管理系統,教師示範預定系統的操作,學生熟悉操作流程。

4、酒店客房的銷售技巧。熟悉了標準化的操作流程之後,就是要訓練服務的技巧,為客人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這裏用微課來解決這個教學難點,微課主題突出、形式新穎,學生樂於觀看學習,如果短時間沒有很好掌握學習內容,還可以反覆播放學習[3]。

知識點學習完畢之後,以進階練習的形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估。

(三)職場練兵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在前廳實訓室進行職場練兵。主要採取分組學習、情景模擬和角色扮演的方法,學生確定好搭檔並分組,教師通過QQ羣發佈每一個小組的實訓任務。

例如情境一:

酒店:湘環國際大酒店;

客人:姓名自擬,客人電話預訂一間客房,住一晚,現金結賬。聯繫電話自擬。

預訂員:為客人推薦客房,標間每晚380元,豪華標間每晚480元,套間每晚680元。請根據上述情景模擬一段電話預訂。

各個小組根據各自分配的相關情境景擬散客的電話預定,操作熟練之後,各組使用手機拍攝訓練效果,並上傳到電腦“我是酒店人”文件夾下作為課堂評估依據。

這個環節的評估主要採取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的形式,所佔的比例分別為10%、30%和60%。從學生的操作標準、職業素養(禮節、禮貌、儀容、着裝、安全細節、精神面貌、工作習慣)、這幾個方面來進行評估。評價等級分為富豪(優)、小康(良)、平民(合格)、難民(不合格)。

(四)大展拳腳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瞭解酒店行業,增強行業自豪感和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教師上傳酒店業相關拓展知識到世界大學城和微信公眾號,學生登陸即可查看。

(五)課堂總結

通過經典回顧、新手須知、職場練兵和大展拳腳四個關卡之後,本次衝關結束,學生在闖關過程中學會了散客電話預訂的操作,當然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有些學生對流程還不是很熟悉,有的學生缺乏銷售技巧,有的學生在職業素養這一塊還有待進一步加強。課後學生可以登錄世界大學城這個平台進行自主學習。

四、教學反思

傳統的教學已經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們教育的學生是當下社會的典型代表,針對授課對象的特點,教師應該成為課堂的服務者和組織者,成為一名好的“導演”,利用視頻、動畫、圖片、活動等豐富多彩的形式組織教學的各個環節,把每一堂課都製作成一個好的作品。以學生為中心,採用啟發、激勵的方式,把任務驅動和學習評價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給他們展示自我的平台,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鬆有趣的學習過程中成長和蜕變。

信息化教學設計5

一、 學科領域

本教學設計方案所適用的學科領域是:語文、自然、地理、思想品德、美術、音樂,突出主要學科語文。

二、 學習目標任務

1、 情感目標

(1)、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2)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認知目標

(1) 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 瞭解五彩池神奇、美麗的特點。

(3) 瞭解五彩池神奇的原因,培養唯物主義精神。

2、 技能目標

(1) 培養學生分析、感悟和積累語言的能力。

(2) 熟悉電腦網絡操作,培養學生高級思維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和團結協作、自我表現的能力。

(3) 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和想象能力。

(4) 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三、 學習難點分析

1、 瞭解五彩池的特點以及池水顯出不同顏色的原因。

2、 理解最後一自然段的含義,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四、 設計思想:

在網絡環境下進行個別化教學,讓學生運用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興趣,提高閲讀分析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學習能力等。

五、 設計思路:

1. 情景揭題,資料收集。(激發學習興趣)

2、討論交流,質疑問難.(培養質疑能力)

3、 合作探究,自主學習。(培養閲讀分析、語言積累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4、交流評價,獲得真知。(培養口語交際能力)

5、拓展學習,昇華感情。(培養高級思維能力、知識積累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

6、練習鞏固,大膽創新。(培養自我表現能力和創新能力)

7、作品展示,體會成功。(培養賞析、評價能力)

8、總結評價,談談感受。(培養自我總結、自我評價能力)

六、課件設計思路

1、學習區

(1)、知識窗(有豐富的圖片、文字、視頻、動畫、錄音等與課文相吻合的靜動態資料,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A、:五彩池的音像畫面。B、媒體顯示:大大小小的水池及文字C、。媒體顯示視頻“寶石般的水池”及文字 :五彩池的各種形狀,近景、遠景、全景、特寫。D、媒體顯示:各種形狀的水池。E、媒體顯示:視頻“五彩池”,徜徉在這神奇的大自然中,聆聽着美妙的音樂讓我們美美地讀好課文,再來一起欣賞美麗的畫卷。F、媒體顯示:“流動的水池”:明明是清水,為什麼在水池裏會顯出不同的顏色來呢?G、媒體顯示:高低不平的石筍、細膩透明的石粉再加上水池周圍的樹木花草長得很茂盛,倒影使池水更加瑰麗的景象。H、視頻“三稜鏡演示光的色散”及文字講述光的折射原理。I、中國地圖,九寨黃龍的地理、環境背景材料、在世界上的歷史地位和景區介紹以及

風土人情、民間傳説;五彩池的景區介紹以及在旅遊方面的地位。J、

(2)、小字典(有生字的讀音、書寫筆順、部首、近反義詞、同音詞、組詞,以及相關成語等資料。學生在自學生字時,可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信息,進行自學。)資料來源於第七冊教參書及《字詞句段篇》

(3)、小導師(對課文的重點段句進行導學。,幫助學生進行深入探究。)

3、 展示區(網上學生作品)

4、 賞析區A、寫景美文集錦B、有關九寨黃龍的美術、攝影、音樂作品。C、九寨、黃龍、五彩池的圖文介紹。D、九寨、黃龍的導遊圖。

5、網上探索區(給學生提供相關網站)

七、學習過程

(一)、 情景揭題,資料收集

1、在悠揚的樂曲聲中,課件播放五彩池 風光,師指引學生細看池水的斑斕色彩和水池奇特的形狀,揭示課題,讓學生提出問題:這是什麼地方?它為什麼這樣美麗,這樣神奇? (課件:五彩池的音像畫面。)

2、那就讓我們通過生活,通過網絡走進五彩池,去收集有關五彩池的資料吧。分析:自學能力是獨立學習的能力,是觀察、理解、綜合概括等多方面能力的統一表現。學生在預習、自學中確定學習目標,提出自學要求,養成良好自學習慣,而學校開發的網絡平台為他們進行課前預習質疑提供了極大方便。預習的目的是瞭解學習內容。但切實達到“先學再教”則應首先解決學生預習中的困難和盲目性。教師精心設計自學提綱,有助於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自學。這樣為理解領悟課文較深刻的內容奠定了基礎。自己能讀書,不待老師講,先學後教的模式在網絡環境中充分得到體現。網絡平台已成為課上、課下學生學習的夥伴。

(二)、討論交流,質疑問難

分析:在學生收集到充分的資料以後,我們看到了他們內心的激動與自信,於是我們組織他們進行交流討論。只見他們就像一個個小專家,利用多媒體平台,展示自己的成果,提出自己的疑惑。他們或侃侃而談,或爭得面紅耳赤,或洗耳恭聽,或靜靜欣賞。我們驚歎於他們的博學,同時也驚歎於現代信息技術對促進學生學習的強大功能。

(三)、合作探究,自主學習(讓學生在集體環境下充分利用網絡環境自主學習,探究解決問題。可網上交流、小組協作等方式。)

1、課文圍繞五彩池的美麗、神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方面?(板書:數量、形狀、顏色、成因)

2、檢查交流預習情況。

(1)指導學生讀準字音。找出容易出錯的字,查閲小字典,幫助記憶。

(2)引導學生查閲相關的資料,並説説自己瞭解到了些什

分析:自學能力是獨立學習的能力,是觀察、理解、綜合、概括等多方面能力的統一表現。學生在預習、自學中確定學習目標,提出自學要求,養成良好自學習慣,而學校開發的網絡平台為他們進行課前預習質疑提供了極大方便。預習的目的是瞭解學習內容。但切實達到“先學再教”則應首先解決學生預習中的困難和盲目性。教師精心設計自學提綱,有助於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自學。這樣為理解領悟課文較深刻的內容奠定了基礎。自己能讀書,不待老師講,先學後教的模式在網絡環境中充分得到體現。網絡平台已成為課上、課下學生學習的夥伴。

(四)、交流評價,獲得真知

交流第二、三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説説體會到了什麼?並用朗讀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

2、學生交流

(1)理解句子A:“那是個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車來到藏龍山,只見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體會到:水池很多。從哪裏體會到的?(漫山遍野、大大小小)媒體顯示:大大小小的水池:是呀,據資料統計藏龍山上的水池有400多個。把水池多的意思讀出來。齊讀句子。水池真多,還有誰來交流?

(2)理解句子B:“無數的水池在燦爛的陽光下,閃耀着各種不同顏色的光輝,好象是鋪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寶石。”體會到:水池很美。請學生聽師範,讀邊聽邊想眼前彷彿出現了什麼?

生:看到了寶石。媒體顯示視頻“寶石般的水池” :五彩池的各種形狀,近景、遠景、全景、特寫。

師:寶石很美,晶瑩剔透。藏龍山上的水池就像寶石一樣,鋪展在綠地毯上,在陽光照耀下,光彩奪目。把水池的美讀出來。女同學齊讀句子。水池除了美,還怎麼樣?

(3)理解句子C:“水池大的面積不足一畝,水深不過一丈。小的像個菜碟,水很淺,

用小拇指就能觸到池底。”體會到:水池很好玩。媒體顯示:大小深淺不同的水池打比方理解,讀出好玩的意思。男同學齊讀。

(4)理解句子D“池邊是金黃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綵帶,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圍成各種不同的形狀,有像葫蘆的,有像鐮刀的,有像盤子的,有像蓮花的??”體會到:水池的形狀很多,各種各樣。師:那省略號説明什麼?

生:還有很多形狀,作者沒有都寫出來。媒體顯示:各種形狀的水池。請同學發揮想象力,想想還有哪些形狀的?學生交流。

師:作者運用比喻的方法把五彩池的多姿多彩展現給了我們,我們能通過朗讀把它表達出來嗎?齊讀句子。

3、小結:這一自然段作者通過數量、形狀寫出了五彩池的美麗神奇。媒體顯示:視頻“五彩池”徜徉在這神奇的大自然中,聆聽着美妙的音樂讓我們美美地讀好課文,再來一下欣賞美麗的畫卷。五彩池真美啊!美得讓我驚奇。

4、默讀課文第三段,找找課文中用了幾個“卻”字,去掉這些“卻”字再讀讀,看看能體會到什麼?學生交流。媒體顯示:有着各種顏色的水池師生對讀,再次感悟。(顏色的神奇)小組賽讀。指導朗讀。師:五彩池僅僅是五種顏色嗎?請同學換個詞語説説。換詞練習。

分析:重點深究是閲讀教學的中心環節,是訓練學生理解語言文字,體會思想感情,掌握學習方法的重要過程。教學中,我們充分網絡的優勢,利用創設的情境,扶放並行,引導學習探究,給他們“動眼看、動耳聽、動口説、動腦想、動手做”的機會,精心設計,突破重點難點。兒童學習的過程是認識能力日益提高的過程。遵循兒童的學習思路來組織教材,突破重點,應選擇好適當的方式,組織新的結構類型。如學生自讀二自然段後,教師引導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並進行朗讀體會,通過讀書、探討、查資料,領悟到五彩池大小不一、深淺不同,像寶石一樣美。當教師顯示五彩池有各種各樣的形狀時,學生的發表慾特強,他們説,有的像彎彎的月亮,有的像燃燒的楓葉,有的像五角的星星??訓練了學生的想象、説話能力。

交流第四自然段。媒體顯示:“流動的水池”:明明是清水,為什麼在水池裏會顯出不同的顏色來呢?請同學讀讀課文,打開知識庫找找有關的資料,同桌的同學共同探討其中的奧祕。小組交流。

小結成因:(1)池底長着許多石筍,高低不平。媒體顯示:高低不平的石筍。

(2)石筍表面凝結着一層細膩透明的石粉,陽光透過池水,石筍就像高低不平的折光鏡,把陽光折射成各種不同的色彩。媒體顯示:視頻“三稜鏡演示光的色散”講述:作者是在夏天去五彩池,陽光特別強烈,被石筍折射成各種色彩。

信息化教學設計6

摘要:如何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如何利用信息化會促進教育的現代化?什麼是教育信息化?所有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應該認真思考和麪對的問題。今天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是教育的信息化。明天教育發展目標主要是信息化的教育。教材多媒體化,多樣化、資源全球化,數字化、教學個性化、學習自主化、活動合作化、管理自動化、環境虛擬化等等都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表現。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內容是教學策略運用上的根本轉變。並不是舊瓶裝新藥,我們要進行全新的信息化教學設計,而不是“課件”製作型的多媒體教學設計。

關鍵字:教學策略信息化教學設計

學會信息化教學設計。從目前國內的信息技術教育應用情況來看,特別是在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時存在許多片面性,一講到計算機輔助教育似乎就是開發課件。其實,課件只是信息化教育系統的一個構件,一個完整的信息化教育系統除了課件外,還需要一個強大的學習管理系統,並需要利用多種信息工具和大量的信息資源作為教學支撐。隨着信息化教育的發展,我們的教學設計水平也應該從cai設計進化到信息化教學設計。信息化教學是以教學過程的設計和學習資源的利用為特徵的,其主要教學模式不同於課件的講授/輔導、模擬演示,而是研究/探究型學習、資源型學習、合作型學習。下面分別從教材多媒體化,多樣化和優化、資源全球化,數字化、教學個性化、學習自主化、活動合作化、管理自動化、環境虛擬化等方面簡單介紹以下信息化教學設計。

第一:教材多媒體化,多樣化和優化。瞭解教材的多媒體化之後,才懂得教材的多樣化以及教材的優化是多麼的重要。教材的多媒體化主要是指文本性的教材,動畫型的教材,電子教材,vcd以及光盤教材,還有錄象,錄音,文本等綜合體形成的綜合型教材。教材的多樣化以及優化,對於老師來説,是非常富有挑戰性的東西。因為許多老師認為只用一套教材就可以了,因為如果要使用其他的教材,有一定的困難,一個最主要的問題是不可知性;即使有一些老師大膽使用了一些國外教材,但他們也不敢多樣化,在網絡信息實驗班的英語試驗過程中,我認為教材不僅要多媒體化,還要多樣化和優化,把所有比較好的教材,以及所接觸到的教材中好的部分運用到日常教學中去,我在日常教學中主要運用了《lookahead》,《look,listen,andlearn》,以及《juniorenglish》和《英語900句》等。當然這還得要求用信息化的手段,以減輕教學設計的勞動強度。也可以利用學生的力量,自己設計一套電子教材,這種電子教材,就是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優化後,創新後的新的教學設計根本素材,非常重要,只有完成了教材的多媒體化,多樣化,優化之後,才能很好地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這是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的第一步。

第二:資源全球化和數字化,這一步其實非常容易做到,老師們需要做到的是擴大知識面,以及對多種信息的接納素養和能力。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以及跟教材的有效結合,我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不一定要每一個教學步驟都必須使用網絡資源,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心理,知識的易得性,便利性等來安排教學資源。在進行了比較長期的網絡教學改革實驗後,有一些老師就成了電腦的`俘虜,或者是網絡的俘虜,而不是網絡的主任,我們老師往往還比較容易控制,才家實驗的學生,往往不太容易做到。所以老師門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一定要注意到,能用則用,不必強求。

第三:教學個性化:教學個性化,在信息化教學設計過程中非常有特色。打開老師們的電子教案,學案,這方面的語言,就有許多新鮮詞語如:“共享文件夾”,“拓展學習”,“電子課本”,“電子作業簿”,“保存到共享文件夾”,“聯機討論”,“網頁製作”,“網上求救”等等,在個性化教學中體現出來。也可以利用不同的教學軟件來豐富教學手段和內容,提高教學個性化的層次。但是在進行教學個性化之後,一個非常中的問題是教學創新是最終目標,要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另外一個需要強調的是愛心,我們認為即使到了利用信息技術能夠進行自動化教學的時候,教師的作用也絲毫不能減弱,他們可以用更多的精力來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支持情感教育,教師對學生的愛心是成功教育的重要因素。

第四:學習的自主化:我們在進行學習的自主化設計的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設計思想是“任務型”教學方法,要求老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必須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自主化。從認知,練習,體會,瀏覽,觀察,模仿,動手能力的培養,學習能力的差異性等個方面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活動,那麼,老師在進行任務性教學設計時,就必須佈置好學習任務[適量內容和難度],時間要求,掌握要求,分層達標等。對錶現非常好的同學,我們可以採用激勵的方法,讓他們積極參加到“拓展學習”中去。那麼,網絡在任務型學習過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學生可以在網上學習,獲取信息,完成學習任務,這種教學方法完全改變了教師主導的教學策略和模式,由老師主動,學生被動,變為學生主動,老師協助的模式,以及與老師對等的模式。所以老師的教學設計模式在網絡的幫助下發生了更本的變化,促使學生真正達到了自主學習的一種比較理想的層次。

第五:活動合作化:現代素質教育的重要培養人的能力是協作能力。合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基本素質。要培養學生的這些素質,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不是説教,而是體現在日常的具體教學中去,達到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感覺。老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就要考慮到,比如:1:小組任務,不同的小組任務讓小組小組之間產生適量的競爭,比如在完成yearbook的過程中,就是以小組來分配教學任務的,學生必須以小組來進行學習活動,然後進行小組評價;2:二人合作:比如在模仿一個內容時,讓二人合作完成一個網頁,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讓二人再根據任務的實際情況,分配不同的內容。3:小組評價,我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一個重要的途徑是進行小組評價。讓評價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第六:管理自動化:教學管理自動化是信息化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徵,網絡給教學管理帶來的許多的便利,學生也可以利用網絡的便捷,進行學習管理,例如學生可以把老師的教案,學案拷貝回家進行學習,學生以及學生家長也可以在教師的網絡評價網站中瞭解學生學習,老師教學的重要數據和情況。兩外一個重要的方面是日常課堂的教學的管理也是自動化的,老師,學生都在網絡中,老師可以自動的監控到學生的學習狀況。老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儘量考慮到網絡的便利和不足來對學生的自主化學習進行自動化管理。

最後談談環境虛擬化的教學設計:理所當然,網絡環境本身就是一種虛擬化的學習環境。我們老師所設計的語境當然不能脱離生活,特別是英語是一種實踐性非常強的語言學科,老師的語言材料一定要要貼近生活,在不同的語境下,老師根據教材的多氧化和多媒體化,完全可以創設各種各樣不同的語境,讓學生在不同的情況下進行語言訓練。另外,我們可以利用聯機討論的方式,讓大家在同一個窗口下,完成某項任務在進行學習的同時。特別需要提出的是網絡虛擬化對學生造成的負面影響,要求我們必須對學生的網絡道德意識加強。

在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時,有許多不足和認識需要提高的地方,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不斷地去完善。

參考文獻:

1:教育信息化應看作一個過程《中國教育報》20xx年1月10日第3版

2:《學習的革命》[上海三聯書店]

3:網站中一些內容。

信息化教學設計7

一、學習目標與任務的確定

1.學習目標描述

用可觀察行為動詞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描述

2.學習資料與學習任務説明

包括學習資料的選擇、學習形式的確定、學習結果的描述、學習重點及難點的分析

3.問題設計

精心設計的問題要能激發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思量所學的資料

二、學習者特徵分析

説明學生的普通特徵、入門技能、學習風格等。

三、學習境選擇與學習資源設計

1.學習環境的選擇

學習環境包括:簡易多媒體教室、交互式電子白板、多媒體網絡教室、挪移學習環境等。

2.學習資源的應用

學習資源是指經過數字化處理,能夠在網絡環境下運行的,並能在線看,實現共享的多媒體學習材料。

(1)學習資源的類型包括:

網絡課件:合用於知識點的輔助教學網絡課程:整門課程的教學

專題站:某一專題的學習和研討

案例庫:典型個案的分析

題庫:單元或者課程的練習測試等等。

(2)學習資源資料要點及來源

簡要説明每一個學習資源的名稱、網址及主要資料。

(3)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分為:

A、供給事實,建立經驗;

B、創設情境,引起動機;

C、舉例驗證,建立概念;

D、供給示範,正確操作;

E、呈現過程,構成表象;

F、演繹原理,啟示思維;

G、設難置疑,引起思辨;

H、展示事例,開闊視野;

I、欣賞審美,陶冶情操;

J、歸納總結,複習鞏固;

K、自定義。

(4)媒體的使用方式包括:

A、設疑—播放—講解;

B、設疑—播放—討論;

C、講解—播放—概括;

D、講解—播放—舉例;

E、播放—提問—講解;

F、播放—討論— 總結;

G、邊播放、邊講解;

H、邊播放、邊議論;

I、學習者自我操作媒體進行學習;

J、自定義。

四、學習情境的創設

1.學習情境的類型

情境的類型包括真實性情境、問題性情境和虛擬性情境或者其他。

2.學習情境的設計

情境創設是指創設有利於對主題意義理解的情境。情境創設必須反映出新舊知識的聯繫;能夠促進學生的思維聯想;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重組和改造;能夠幫忙學生知識的同化和順應。此處要對所選擇的某一情境類型做一簡要描述

五、學習活動的組織

學習活動的組織包括自主學習的設計、協作學習的設計和教學結構流程的設計等資料。

1.自主學習的設計:支架式學習、拋錨式學習和隨機進入式學習

支架式學習:是指環繞事先確定的學習主題,建立一個概念框架,框架的建立應遵循維

果斯基的“最鄰近發展區”理論,且要因人而異,經過概念框架把學生的'智力發展從一個水平引到一個更高水平,就像沿着腳手架那樣一步步向上攀升。

拋錨式學習:指根據學習主題在相關的實際情境中選定某個典型的真實事件或者真實問題,對給定問題進行假設,經過查詢各種信息資料和邏輯推理對假設進行論證,根據論證的結果制定解決問題的計劃,實施該計劃並根據實施隨機進入式學習:指首先確定學習主題,創設從不一樣側面、不一樣角度表現學習主題的各種情境,學生在自主探索過程中隨意進入其中任意一種情境去學習。

2.協作學習的設計:競爭、辯論、火伴、問題解決和主角扮演

競爭:教師先根據學習目標與學習資料對學習任務進行分解,由不一樣的學習者“單獨”完成,看誰完成得最快最好,然後教師對學習者的'任務完成情景進行評論,其他學習者也能夠對其發表意見,各自任務完成後,就意味着總任務完成。

辯論:協作者之間環繞給定的學習主題,先確定自我的觀點,之後在必須的時間內藉助虛擬圖書館或者上網查資料,以構成自我的觀點,教師對他們的觀點進行甄別,選出正反兩方,然後雙方環繞主題展開辯論,觀點論證充分的一方獲勝。經過辯論學習者可對問題進一步理解。

火伴:指協作者之間為了完成某項學習任務而結成的夥伴關係。

問題解決:根據確定的問題,多個學習者組成協作學習小組,根據學習任務分工協作,共同完成某個學習任務,解決問題。問題解決的最終成果能夠是報告、展示或者論文等。

主角扮演:指由不一樣的學習者分別扮演指導者和學習者的主角,由學習者解答問題,指導者對學習者的解答進行判別和分析。主角能夠互換。有助於對問題的理解有新的體會,還會增加成就感和職責感。

3.教學結構流程的設計

是指教學系統中教師、學生、學習資料、網絡資源等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與聯繫的形式。可按時間關係或者空間關係進行設計。時間關係指教師與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先後順序,即教學程序、教學步驟、教學過程等;空間關係則主要指教學資料的層次關係、教學過程的邏輯關係等。可按提議圖標繪製,也可使用Inspiration或者MindManager等工具,創設教學流程圖。

六、學習評價的設計

1.測試形式與工具包括

(1)課堂提問

(2)書面練習

(3)達標測試

(4)學生自主網上測試

(5)合作完成作品等

2.測試資料

學生學習活動的評價:學習目標、學習任務、學習態度、交到程度、資源利用和學習效果的評價;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目標到達、任務完成、達標測試、創新精神、實踐作品和信息素質的評價;

教師指導活動的評價:對教學活動組織、學習資源利用和教學過程指導的評價;

學習資源質量的評價:目標與資料、結構與功能、超鏈接與導航、多媒體、素材質量和技術規範的評價;支撐服務系統的評價:針對技術水平、教學功能、資源供給和諮詢服務的評價。

七、備註

填寫對幫忙過自我的人(包括參閲的文獻、借鑑的案例,以及在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中幫忙過自我)表示的感激和其它要説明的事項。

信息化教學設計8

一、作品光盤

1.參賽選手作品登記表

2.教學設計方案

3.教學課件

4.現場説課課件

二、 紙質材料

1.參賽選手、作品登記表

2.教學設計方案 可以個人或團體名義報名

20xx年廣西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

參賽作品推薦表

組別:□中職組 □高職高專組 學校名稱:

20xx年廣西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參賽作品彙總表

組別:□中專組 □高職高專組 單位名稱:

信息化教學設計9

縱觀全書,在各教師作品中,我看到老師們在對信息化教學的設計中,都着重體現了以下幾點:

一、強 xx學以學生為中心

在信息化教學設計中應考慮到學生的整體和個體差異性,注重借用信息化手段在課前瞭解學生的已有知識結構和能力,適時調整教學策略,針對性的佈置教學任務。譬如我在《現代簡約式家居風格》教學設計中,原先設計的教學重點是辨別現代簡約式,後在網絡學 xx枱布置的任務反饋中發現,相較於建築施工班的同學,建築表現班的同學在完成課前自主學習後已經能準確分辨出現代簡約式風格,但是在區別現代簡約式家居風格與其他家居風格的特徵時顯得手足無措,因此我及時調整了教學重點和教學過程,避免了課堂教學的隱形浪費,實現了精準教學。

教學過程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核心階段,應借用信息化手段使教學內容顯得生動,形象,具體,充分發揮信息化手段的交互性,儘可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保證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地位。譬如書中《 xx型家居的概念設計》教學設計中,教師借用720°全景技術代替現場測量,通過逐幀動畫幫助學生建立立體感知,又用虛擬現實技術增強學生對設計項目的人本體驗,幫助同學們 xx了崗位工作的流程,也呼應了課程設計中的教學要求。設置的4類客户人羣,引導學生從客户需求出發開展概念設計,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的同時,突出了學生溝通能力的培養,最終實現了“以人為本,有效創新”設計的教學目標。

信息化的教學評價不僅需要 xx學生學習的結果,更需要 xx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將學生從評價的被動者轉換為評價的主體和積極參與者,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我發展,幫助其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譬如書中《空間直線與其方程》教學設計中,採用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線上評價與線下評價相補充的評價方式,針對教學目標,教學效果,教學過程等指標採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對知識目標,教學效果可通過信息化手段呈現或展示的`內容以定量評價為主,對教學過程,學生互動等客觀過程則以定性評價為主。

二、強 xx學環境的設計

所謂信息化教學環境指的是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下,依託現代信息技術建設的教學場所,它既可以是物理的教學場所,也可以是虛擬的網絡空間,而有效的信息化教學是離不開信息化教學環境的。在書中,很多老師的教學設計中都有用到教學平台和虛擬仿真,這就是一種教學環境,特別是《幼兒園室內區角遊戲環境創設》教學設計中,教師藉助一個雲課堂平台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在自主 xx的幼兒園環境創設虛擬仿真軟件的幫助下,創設幼兒園室內區角遊戲環境,設置不同的活動性質,幼兒年齡,班級人數,教室空間等基本狀況,引導學生在比較、探究中掌握幼兒園室內區角遊戲環境佈置的要點,大大提高了設計效率,還能針對不同學生設計提出更高要求,提高了教學效率和質量,實現了教學空間由封閉走向開放,象牙塔走向社會現實的緊密 xx。

三、強調利用各種資源來支持學生的學

xx各類信息化教學資源來支持教學活動,但是需要注意目的性和科學性,要能圍繞教學目標支持整個教學活動有效開展,可以從生活生產過程中展開,選擇可靠,權威的資源,同時需要注意對資源進行適當的 xx和處理,使之符合課堂教學。在《計算旋轉體的體積》教學設計中,針對學生無法明確 “微元法”的解題思路,教師設計先將“切黃瓜”生活微視頻幫助學生直觀體驗化整為零的過程,再通過“可樂數學”軟件演示微元法求解四部曲,幫助同學們建立動態畫面感,幫助學生輕鬆直觀的理解“微元法”的核心思想。全程從生活出發,打造體驗式教學課堂,通過問題的不斷呈現,逐步展開教學過程,學生在輕鬆有趣的氛圍中掌握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標。 書中的很多案例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同時作為信息化教學的教學設計,教師不應該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應該去考慮如何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技術合理高效地幫助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

信息化教學設計10

一、教學分析

乘法口訣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它是學生今後學習表內除法和多位數乘、除法的基礎。教材內容的呈現是在學生學“1—6的乘法口訣”以後。由於他們已經具有學習1—6的乘法口訣的基礎,所以教材的呈現形式沒有給出一個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訣,意在讓學生主動探索歸納出7的乘法口訣,體現了提高學生學習獨立性要求的編寫意圖。

二、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

1、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經歷7的連加過程,得出和掌握7的乘法口訣,能正確計算7的乘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使學生理解7的乘法口訣的來源,認識7的`乘法口訣之間的聯繫,培養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歸納、推理,編制和掌握7的乘法口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態度,並獲得成功。

[教學重點]:能用7的乘法口訣正確計算7的乘法;

[教學難點]:讓學生理解7的乘法口訣的形成過程,熟記並利用乘法口訣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教法和學法

[教法]

在深入鑽研與把握教材的基礎上,依據《新課標》變注重知識獲得的結果為注重知識獲得的過程的教育理念,以學生髮展為立足點,以自主探究為主線,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力求創造性地開發課程資源,合理運用教學方法,發揮學生已有的2-6的乘法口訣的基礎知識遷移作用,引導學生自我完成對7的乘法口訣的探究、編制,在初步經歷“觀察、嘗試、操作、交流、欣賞”等數學活動中形成相關的活動經驗,體驗數學創造的樂趣。在課堂上,力求創建一種開放的、浸潤的、積極互動的課堂文化,讓學生學得輕鬆愉快、紮實有效。在推導7的乘法口訣和討論怎樣記憶時分別運用直觀演示

[學法]、實踐探索、觀察比較、演繹概括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讓學生自主參與編制乘法口訣的活動,明白乘法口訣的來源,掌握編制乘法口訣的方法,利用相鄰乘法口訣間的聯繫來理解並記憶乘法口訣,讓學生經歷探索數學知識的過程,學習用數學方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態度,並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四、教學過程

基本教學模式可以下圖來表現:

教學流程圖:

環節一:複習回顧,創設情境

1、複習1-6的乘法口訣:

(電腦展示三個六邊形),你會看圖列算式嗎?並用一句乘法口訣計算兩道乘法算式。(電腦畫面依次顯示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及乘法口訣)

2、情境引入:

今天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到遊樂場參觀有趣的擺帆船比賽,比賽就要開始了,大家請看(出示課件)

擺1只小船用了7個△,擺2只這樣的小船要用幾個△?那擺3個呢?……擺7個呢?讓學生將個數填在表格裏。

師:我們一起把這一列數讀一讀。

學生讀7、14、21、28、35、42、49。

師:這些數都與幾有關係呢?

(板書:7)師:從這一列數中,我們能看出:1個7是多少?2個7呢?“21”是幾個7?幾個7相加得28?……

學生回答後教師組織學生看着屏幕中的數説一説:1個7是7,2個7是14……師:看着上面的這個表,你猜猜咱們今天要編寫幾的乘法口訣,你會編嗎?環節二:動手操作,啟發思考

1、自主探究

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學習方式,展開自主學習:

(1)覺得自己能夠推導口訣的學生,開始獨立探究。

(2)如果有困難,可以主動尋求他人幫助,可以向同學請教,也可以向老師請教。

(3)覺得無從下手的學生,和老師一起推導7的乘法口訣。讓學生拿出學具,引導學生根據乘法的含義,分別想1個7、2個7各是多少?依次寫出乘法算式和得數,推導出第一、二句口訣。

2、合作交流

(1)學生小組活動。

(2)學生小組彙報:

①説説你編的7的乘法口訣?(課件出示)

②説説7的乘法口訣有什麼特點?

③你認為7的乘法口訣哪幾句最難記?你怎樣記的?

視頻展示其中小組所編的口訣。其餘學生辨析:所編的口訣是否正確?並檢查本小組編寫的口訣是否正確。

3、尋找規律,理解記憶口訣

(1)大家自豪地讀一讀七的乘法口訣,尋找其中的規律。

(2)對口令

形式:師生對口令,生生互動,小組之間對口令,

信息化教學設計11

一、教材分析

速度耐力練習中練習強度和練習密度直接決定的不僅僅是練習質量問題,而是練習結果是否和練習目標相一致。訓練中除了要科學設置練習和休息的時間比例外,更需要準確地控制一些生理指標的臨界值,因此對於訓練強度的確定和生理指標的監控要做到嚴謹化和經常性。信息技術為此提供了很好的技術支持(如研修課程裏提到的Polar手錶)。

二、學生分析

從成長的角度來説國中階段是發展耐力的敏感期。八年級的學生在七年級教學中已逐步建立起對體育科學性的認識,身體方面有了很好的速度基礎和一定的耐力基礎,對於練習強度、呼吸和練習、呼吸和體能恢復的關係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因此可以配合教師進行主動性練習,配合科學監控方法的實施,有層次性地推進練習目標。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瞭解速度耐力練習方法的特點,如練習時間和休息時間的比例、跑動的距離和組數等。

2.技能目標:

以最快速度完成跑動路線,間歇期主動進行深呼吸,做到恢復的最大化。

3.情感目標:

習慣遵循訓練計劃,堅持達成目標,並在必要時藉助於同學、朋友和老師的力量。

四、教學環境

1.簡易多媒體教學環境。

2.交互式多媒體教學環境。

3.網絡多媒體教學環境。

4.移動學習。

5.其他。

五、信息技術應用思路

要突出三個方面:使用哪些技術?在哪些教學環節如何使用這些技術?使用這些技術的.預期效果是?

1.運用Polar Team2監控,並對結果進行分析反饋(如果受到器材的限制,可用一塊Polar表選定一個學生佩戴,藉助這一個結果來分析全員,並作為單元訓練計劃制定的依據)。

2.從熱身至放鬆結束全程使用Polar監測。

3.監測學生在預先設置的.練習中心率工作的區域以及心率恢復的速度,便於在單元教學中有指導性地分組教學和設置合理的練習強度及練習目標。

六、教學流程設計(可加行)

七、教學特色

包括為個性化教學所做的`調整、為自主學習所做的支持、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的設計、教與學方式的創新等。

根據學校現狀,課前一週發送學生鏈接,提醒學生找時間利用pad或班級電腦觀看200米和400米比賽。觀察運動員的全程跑動速度,以及擺臂、步伐、呼吸等的特點。

準確設置速度耐力練習。利用練習時間和休息時間比準確控制練習的強度和目標。

利用Polar做初始評定和後期練習的監控。

分析Polar結果,評定學生的練習狀態和恢復狀態。

運用Polar結果指導後期練習計劃的制定。

信息化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周圍環境的認識、對資料的分析研究,感受到環境和人們之間的密切關係,認識到破壞大自然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國小語文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作業。產生嚮往美好家園的感情。

2、在活動中培養初步的生態環保意識和愛護家園的責任感,掌握一些簡單的保護生態環境和用自己行動美化家園的具體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移情體驗,引發學生對周圍環境的思考,樹立環保意識和愛護家園的責任感,能儘自己的力保護生態環境,美化家園。

教學難點:

做一個“環保小衞士”,讓自己的環保行為成為一種自覺的行動。

教學準備

師:相關課件、垃圾桶等。

生:環保棋、垃圾等。

教學流程

活動一:環保大討論。

1、師:小朋友,你喜歡旅遊嗎?説説去過哪裏?你能向大家介紹介紹那裏的風景嗎?

師:今天老師也帶大家去個地方,看看這天、這水,猜猜這是哪裏?(國家AAAA級景區富春桃源景點——巖嶺湖)

2、師:“藍藍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其實這樣的美景在我們富陽無處不在,讓我們一起走近它,規劃方案《國小語文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作業》。

4、你喜歡這樣的環境嗎?(揭示課題——美好的家園)

5、討論:怎樣的家園才是美好的家園?

6、然而在我們這個地球上,在我們身邊,並不是每一個角落都是這樣美好的',你瞧!

△關注被砍伐的森林。

1、這隻小鳥飛來飛去在幹什麼?

2、假如你就是這隻小鳥,你會説些什麼?

3、有些地方的人們隨意砍伐森林,會導致什麼樣的嚴重後果。

師:同學們,破壞動植物的家園,最終只會毀壞我們自己的家園啊!

△關注廢氣、廢水污染

1、你又看到了什麼?想住這兒嗎?為什麼?

師:這樣的生活環境會給人的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老師就在網上見到過這樣一則報道

3、討論:同學們,看着剛才的一幕又一幕,想想我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事例呢?

4、你有什麼要跟那些破壞環境的人或者我們大夥兒説説嗎?

活動二:環保小實踐。

師:保護美好家園,人人有責,就拿咱富陽來説,富陽人民齊心協力,共同努力獲得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衞生城市的稱號,那我們小朋友做些什麼呢?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丟垃圾做起。

1、瞭解學生平時是怎麼做的。(及時評價和表揚學生。)

師:保護環境不能光憑一顆心,也要講學問,你瞧:不同的垃圾有不同的家,垃圾一般有三個家: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垃圾!

2、你瞭解他們嗎?比如説什麼樣的垃圾是可回收垃圾?

重點關注:

△電池

1)瞭解電池的作用、危害、回收。你身邊有這樣的有害垃圾嗎?趕快放到我們的回收箱裏來吧。

△可回收垃圾

牛奶盒回收變廢為寶、廢紙的回收、塑料的回收。

△不可回收垃圾

活動三:環保遊戲常

1、師:你們平時喜歡下棋嗎?垃圾朋友為了感謝大家的幫助,特意獎勵我們二(5)班的小朋友一副環保棋。我們一起來看看。

2、學生活動。

3、反饋採訪,你為什麼能這麼快走到終點?

信息化教學設計1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簡述動物細胞培養的過程、條件及應用。

(二)過程與方法

1.運用細胞的基礎知識,分析細胞工程的理論基礎;

2.通過小組間的交流與合作,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思維的嚴密性。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動物細胞培養的學習,體會生物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關注細胞工程研究的發展和應用前景

二、教學重難點

動物細胞培養的過程及條件

三、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展示兩幅燒傷程度不同的病人圖片。

師:俗話説:“水火無情”,火災過後,都會有燒傷病人。在治療燒傷病人時通常採用的方法是取燒傷病人的健康皮膚進行自體移植,但對一個大面積燒傷的病人卻無奈,用他人的皮膚來源不足,而且會產生排異反應。怎樣獲得大量的自體健康皮膚呢?這個難題,動物細胞工程為我們找到了解決辦法。

【設計意圖】利用經典圖片引入課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明確學習目標。

(二)動物細胞培養概念

動物細胞培養就是從動物機體中取出相關組織,將它分散單個細胞,然後放在適宜的培養基中,讓這些細胞生長和增殖。

(三)動物細胞培養過程

培養動物所用的細胞大都取自胚胎或出生不久的幼齡動物器官或組織。

將組織取出來後,先用胰蛋白酶或膠原蛋白酶處理等使組織分散成單個細胞,然後配置成一定濃度的細胞懸液。

放在培養瓶中的具有一定濃度的細胞懸浮液在培養箱中培養的過程叫做原代培養;隨着細胞生長的和增殖,培養瓶中的細胞越來越多,需要定期地用胰蛋白酶處理使細胞從瓶壁上脱離下來,配製成細胞懸浮液,分裝到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培養瓶中培養,這稱為傳代培養。傳代細胞中遺傳物質沒有發生改變的叫做細胞株;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並且帶有癌細胞的特點,這種傳代細胞叫做細胞系。

(四)動物細胞培養的條件

1.無菌、無毒的環境:對培養液和所有的培養用具進行無菌處理,還可在培養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此外,應定期更換培養液。

2.營養:合成培養基中有葡萄糖、氨基酸、促生長因子、無機鹽、微量元素等,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漿等。

3.温度和pH:適宜温度為36.5℃±0.5℃,適宜pH為7.2-7.4。

4.氣體環境:主要是O2和CO2。

(五)動物細胞培養技術的應用

1.生產生物製品:如病毒疫苗、干擾素、單克隆抗體等;

2.健康細胞培養;

3.作為基因工程中的受體細胞;

4.科研方面:篩選抗癌藥物、治療和預防疾病等。

(六)思考討論

1.為什麼選用動物胚胎或幼齡個體的器官或組織做動物細胞培養材料?

答:因為這些組織或器官上的.細胞生命力旺盛,分裂能力強。

2.為什麼培養前要將組織細胞分散成單個細胞?

答:成塊組織不利培養,分散了做成細胞懸浮液利於培養。

3.在動物細胞培養過程中,為什麼要用胰蛋白酶對取出的動物組織進行處理?答:胰蛋白酶處理動物組織,可以使動物組織細胞間的膠原纖維和細胞外的其他成分酶解,獲得單個細胞。

4.細胞株和細胞繫有什麼區別?

答:細胞系的遺傳物質改變,具有癌細胞的特點,失去接觸抑制,容易傳代培養。

5.動物細胞培養液的主要成分是什麼?較植物組培培養基有何獨特之處?

答:主要成分:葡萄糖、氨基酸、無機鹽、維生素和動物血清等;獨特之處有:A.動物細胞培養液為液體培養基;B.動物細胞培養液的成分中有動物血清等,而植物組培培養基多數選取蔗糖為營養物質。

6.動物細胞培養能否像綠色植物組織培養那樣最終培養成新個體?

答:不能,動物細胞培養只能使細胞數目增多,不能發育成新的動物個體。

動物細胞培養是細胞工程、基因工程和生物醫學工程的重要研究手段,教師在介紹了動物細胞培養的過程、條件之後,可以通過問題式探索,讓學生深層次地瞭解動物細胞培養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鞏固知識,加深理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信息化教學設計1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會跨欄步和欄間跑的技術動作,90%以上學生能完成跨欄技術動作。

【過程與方法】

通過跨欄技術動作的.學習發展靈敏、力量、速度、耐力、協調、柔韌等身體素質,發展跨越障礙的能力,培養節奏感。

【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生建立自信、戰勝自我、主動學生、勇敢頑強以及培養同學互助學習的優良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學會跨欄跑及欄間跑的技術動作。

【難點】

起跨腿收緊抬平,腿勾腳尖,晚收快拉、側平拉並拉正,擺動退屈膝攻欄,兩臂配合,眼視前方。

三、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2分鐘)

課堂常規:

(1)集合整隊

(2)師生問好,報告人數

(3)檢查服裝

(4)宣佈本節課內容

(5)安排見習生

教學組織:四列橫隊

要求:快、靜、齊

(二)準備部分(10分鐘)

1.遊戲——跨越障礙

將1——4道每道分別擺放10個障礙物,放倒4個欄架、4塊墊子、2根跳繩,班級所有學生分為實力均等的4組,每組的第一位同學聽到老師的口令後開始跑動跨過障礙物,當第一位同學跑出10米後第二位同學跟上,以此類推直至最後一名同學跨越最後一個障礙,根據到達終點的先後順序排出名次。

教學組織:四列縱隊

要求:必須從障礙上方跨過,注意安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w99kj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