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精】《竹節人》教學設計

【精】《竹節人》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竹節人》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竹節人》教學設計

【課文分析】

這篇課文圍繞“樂趣”一詞,描寫了作者童年時做竹節人、玩竹節人、老師沒收竹節人後偷偷玩竹節人的過程與感受,表現了童年遊戲的無窮樂趣,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眷戀。

課文共有29個自然段,由四個部分構成。

第一部分:1至2自然段,簡述“我們”當時全迷上了竹節人。

第二部分:3至7自然段,主要寫了“我們”製作竹節人的經過,以及孩子們在製作過程中表現出的無限熱情和對竹節人遊戲的喜愛,同時,也寫出了孩子們製作竹節人成功後的喜悦之情。

第三部分:8至19自然段,主要通過寫鬥竹節人的樂趣,來展現竹節人遊戲的巨大吸引力以及“我們”對它的深深着迷。

第四部分:20至29自然段,主要寫了“我們”上課時玩竹節人被老師發現並沒收了,下課後老師卻在自己的辦公桌上痴迷地玩。

教材在學習提示中首先提示學生:同一篇文章,閲讀的目的不同,關注的內容、採用的閲讀方法也會有所不同。接着安排了三個不同的閲讀任務,引導學生從不同的閲讀角度去關注文章的內容。第一個閲讀任務指向竹節人的做法和玩法,需要學生從文中提取關鍵信息來完成;第二個閲讀任務指向人物的情感體驗,需要學生好好品讀文字,感受竹節人帶給人們的樂趣;第三個閲讀任務指向故事敍述,需要學生把握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以及關鍵細節去講有關老師的故事。

課文有兩幅插圖,分別展示了“金鈎大王”“齊天小聖”和裝有紅絲線蛇矛的竹節人,讓大家直觀地感受到竹節人的各種形象。課後安排了一個思考題,圍繞“為完成三個不同的任務,你是怎樣讀這篇文章的?”這一話題而展開的討論,三位學習夥伴針對三個不同的閲讀任務交流各自的閲讀體會,和課前的學習提示形成了迴應,同時,也對“有目的地閲讀”的閲讀實踐進行了一次回顧,首先要快速讀全文,找到相關內容,其次要對相關內容進行細讀,提取關鍵信息或者用心體會,還要根據任務對相關內容進行重點梳理。

【學情分析】

孩子天生愛遊戲,文中孩子們對竹節人的痴迷和喜愛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這能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內容。在此之前,學生也已經學習了基本的的閲讀策略和常用的閲讀方法,這也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學生學習本課的難點在於如何根據三個不同的閲讀任務,減少閲讀干擾,快速地找到相關的內容,並且採用恰當的方法開展有針對性的閲讀,達到閲讀目的。不同的閲讀任務,需要採用不同的閲讀方法,學生既要綜合考慮又要區別對待。

【教學目標】

(一)課文教學目標

1.會寫“豁、凜”等14個字,會寫“威風凜凜、疙瘩”等17個詞語。

2.能根據不同的閲讀任務,快速讀課文,找到相關內容,再仔細閲讀,達到閲讀目的。

(二)重點目標

能初步根據不同的閲讀任務,採用合適的方法進行閲讀。

【教學準備】

學習單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會寫“豁、凜”等10個字,會寫“疲倦、別出心裁”等9個詞語。

2.能初步根據不同的閲讀任務,快速讀課文,找到相關內容,再仔細閲讀,達到閲讀目的。

【教學過程】

一、閲讀單元要求,明確學習重點

1. 閲讀單元導語,瞭解“有目的地閲讀”的含義。

(1)導讀:“讀書好比串門兒——隱身的串門兒。”本單元是閲讀策略單元,它對於課文學習有哪些要求呢?

(2)學生談談對單元語文要素(閲讀部分)的理解。

預設:閲讀目的不同,關注的內容、採用的閲讀方法也會有所不同。

(3)回顧已學過的閲讀方法:瀏覽、精讀、跳讀、猜讀、批註等。

(4)小結:“學習本單元課文時,我們要根據不同的閲讀目的,採用不同的閲讀方法開展‘有目的地閲讀’”。

2.揭示課題

出示竹節人圖片,導入:“誰知道這是什麼玩具?”(竹節人)“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關於竹節人的課文。”

【設計意圖】瞭解單元學習要求,明確本單元學習重點——有目的地閲讀。

二、聚焦閲讀任務,學習閲讀策略

1.閲讀導語,明確任務。

(1)過渡:“本課《竹節人》我們要根據哪些閲讀任務來開展‘有目的地閲讀’呢?”(板書:閲讀任務)

(2)閲讀課文導語,瞭解本課三個閲讀任務。

2.藉助圖表,理清脈絡

(1)快速瀏覽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2)學習活動:填寫下圖。

①交流填表情況,理清文章脈絡。(三至四自然段:做竹節人;五至十九自然段:玩竹節人;二十至二十二自然段:沒收竹節人;二十三至二十九自然段:偷玩竹節人)

②引導學生關注泡泡提示語:從泡泡提示語中你知道了什麼?(後面兩部分內容都是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

3.快速讀文,找到相關內容。

(1)過渡:“這節課,我們先帶着第一個閲讀任務閲讀課文。要完成第一個閲讀任務,我們要關注材料中的哪些內容?”

預設:“寫玩具製作指南”要關注製作材料、工具、製作步驟;“教別人玩這種玩具”要關注動作、具體玩法。

(2)學生快速讀課文,找出描寫竹節人制作和玩法的相關內容,做上記號。

(3)交流指導:竹節人制作(第三自然段);竹節人玩法(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五自然段。)

4.細讀重點,完成閲讀任務。

(1)細讀重點段落,寫玩具製作指南。

①過渡:“竹節人到底是怎麼製作的呢?我們還要重點研讀找到的內容。”

②默讀第三自然段,圈畫關鍵詞,並藉助下圖説一説製作流程。

③學習活動:填寫製作指南

(2)聚焦重點段落,瞭解竹節人玩法

①過渡:“這麼有趣的竹節人要怎麼玩呢?”

②瀏覽第8—19自然段,圈畫關鍵詞,並藉助下圖説一説玩法。

③找一找有哪些具體玩法,並圈出相應的動詞。彙報交流,相機指導。

單獨玩:嵌入、拉緊、一鬆一緊

兩個放在一起玩:放在、對打、卡住、挺着、捱揍

取名號玩:繫上、刻在、找到、裝在、剪、做、裝上、取、粘上、雕成、招呼、打、磕飛、大呼。

④相機指導書寫“豁、凜、疙瘩、疲倦、別出心裁”等字詞。

認讀詞語:豁然、威風凜凜、疙瘩、疲倦、呆頭呆腦、冰棍、別出心裁、技高一籌、橡皮

正確書寫:豁、凜、疙瘩、疲倦、別出心裁、技高一籌

【設計意圖】圍繞第一個閲讀任務,示範“帶着任務閲讀”的方法。

三、回顧閲讀過程,總結閲讀方法

1.引導:“同學們,現在我們來回顧下,為了完成第一個閲讀任務,我們是怎樣讀這篇文章的?”

2.交流指導。

(1)相機引導學生結合課後思考題第一個泡泡的內容進行回顧。

(2)預設:先瀏覽,找到相關內容,再根據任務細讀重要部分;寫製作指南就關注製作材料、工具、具體步驟,教別人玩這種玩具就關注具體的幾種玩法以及動作。(根據學生髮言形成以下思維圖示)

3.小結:根據自己的閲讀目的,找到對應的內容,採用合適的閲讀方法進行閲讀,這就是“有目的地閲讀”,下節課我們繼續圍繞另外兩個任務進行“有目的地閲讀”。

【設計意圖】回顧閲讀經歷,梳理閲讀方法,在交流中體會閲讀策略的運用。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會寫“頹、沮、趴、屜”4個字,會寫“沮喪、心滿意足”等8個詞語。

2.能繼續根據閲讀任務,採用合適的方法進行閲讀。

【教學過程】

一、根據任務,選擇內容

1.導入:“上節課,我們圍繞第一個閲讀任務,採用合適的方法閲讀了《竹節人》,這節課,我們繼續圍繞剩下的兩個任務來讀這篇文章。”(板書:帶着不同任務閲讀)

2.藉助圖示,回憶閲讀過程。

3.提問:“完成剩下的兩個閲讀任務,要分別關注哪些內容呢?”

預設:第二個閲讀任務,要關注“我們”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第三個閲讀任務,要關注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3.帶着兩個閲讀任務瀏覽課文,找到相應內容,作好記號。

預設:投入地做玩具:第4自然段;投入地玩玩具:第十一、十二、十三、十五、十七至二十一自然段;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第二十至二十九自然段。

【設計意圖】明確根據不同的閲讀任務,選擇不同的閲讀內容。

二、細讀內容,完成任務

1.聚焦側面描寫,感受樂趣。

(1)自由讀第4自然段,思考:“我”的毛筆真的總是弄丟了嗎?為什麼?

賣毛筆的老頭生意特別好,這説明什麼?

(2)交流指導。

預設:毛筆是竹子做的,竹子正好是做竹節人的材料,“我”的毛筆不是弄

丟,而是拿去做竹節人了,老頭生意好的原因是大家都去買毛筆做竹節人了。説明竹節人對“我們”有着無窮的吸引力,充滿樂趣。

(3)想象孩子們每天買毛筆、做竹節人的畫面。

(4)小結:“雖然,作者沒有正面描寫孩子們做竹節人的快樂,我們卻在

媽媽的責怪和老頭生意特別好的側面描寫中體會到了竹節人帶給孩子們的樂趣。”

2.聚焦細節描寫,體會樂趣。

(1)默讀第第十一、十二、十三、十五、十七至二十一自然段,找一找從哪些地方看出玩竹節人給孩子們帶來了樂趣。

(2)交流指導,品讀體會。

預設:十一、十二、十三、十五自然段:取名號、大呼勝利;十七至二十一自然段:喊“口訣”、念“伴奏”、攢着觀戰,還跺腳拍手、手癢癢、課本當屏風、搏將起來、看得入迷、伸長脖子。

(3)想象課間上演的竹節人“搏鬥”場面,並用一個詞形容下當時孩子們的心情。(開心、快樂、喜悦)

(4)小結:“作者抓住孩子們給竹節人取名號、課間鬥竹節人的熱鬧場面以及上課偷玩竹節人的描寫,那名號、那聲音、那架勢、那場面、那畫面,處處充滿樂趣。”

3.默讀課文,梳理內容。

(1)默讀課文二十至二十九自然段,圈畫出關鍵詞,填寫表格。

(2)交流反饋:

(3)過渡:“講故事如果只是把表格中的起因、經過、結果連起來講一講肯定

不好,我們還要細讀每個部分,抓住每個部分的關鍵信息,才能把故事講好。”

(4)再次默讀20-29自然段,畫出描寫“我”和老師神情的詞語。

①預設:

我們:

老師:

②相機認讀“大步流星、頹然、暴露無遺、沮喪、唸唸有詞、忘乎所以、心滿意足”等詞語。

③做一做“大步流星、怒氣衝衝”的動作,想象老師沒收玩具的情景。

④演一演“頹然、沮喪、唸唸有詞、忘乎所以、心滿意足”的神情。想象老師玩竹節人的畫面。

⑤正確書寫“頹、沮、趴、屜”等生字。

(5)藉助表格、關鍵詞講一講老師的故事。

【設計意圖】結合課文理解,學習閲讀方法。

三、對比過程,總結策略

1.回顧:課文導語提了三個閲讀任務,現在回顧一下,我們是怎樣根據三個不同的任務來閲讀這篇文章的?

2.結合課後三個提示在四人小組裏交流。

3.交流反饋,形成板書。

預設1:圍繞第一個任務,通過瀏覽找到相關內容,並根據任務要求仔細閲

讀了竹節人制作材料、工具、具體步驟和竹節人的具體玩法等相關內容。

預設2:圍繞第二個任務,特別關注了“我們”投入地做竹節人、玩竹節人

的部分,聚焦關鍵語句和描寫體會傳統玩具帶給人們的樂趣。

預設3:圍繞第三個任務,梳理了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並關注老師沒

收玩具的動作、玩竹節人的神情描寫。

預設4:都是先瀏覽課文,接着找到相應的內容,再仔細閲讀相關內容。但是閲讀內容的選擇和閲讀方法的使用又是不一樣的,它們都是圍繞閲讀的任務而定的。

4.結合板書,引導對比,總結收穫:同一篇文章,閲讀目的不同,關注的內容、採用的閲讀方法等會有所不同。

【設計意圖】結合課後提示交流閲讀過程,鞏固閲讀策略。

【板書設計】

9 竹節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eojwn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