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生物 >

七年級生物《生態系統》説課稿

七年級生物《生態系統》説課稿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説課稿,編寫説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我們該怎麼去寫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七年級生物《生態系統》説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生物《生態系統》説課稿
七年級生物《生態系統》説課稿1

我把本節課設計定位於“展示教學常態”,因為大家都是來自於教學第一線,平時不可能花大量的時間在一節課上,而是應該立足於課堂每一節課,為此,本節課的設計意圖是最普通的、常規的,但卻有意義的的課。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生態系統”是人教版生物新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的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的第四節內容。課時安排:2課時。

本節課從宏觀的生態學角度展示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之間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係。通過本節課的教學瞭解生態系統的組成,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通過生態系統自動調節能力的學習,學生形成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本節課是在第二節環境對生物的影響、第三節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的基礎上的提升與總結,第五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也是本節課的延伸與補充。本節課也為八年級《生物》“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高中《生物》必修三中“生態系統”的學習奠定必要的基礎,因此本節課是本章乃至本學期的重點。

2、教學目標

據以上分析及生物課標確立,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概述生態系統的組成。

描述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解釋某些有害物質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

闡明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

能力培養目標:

通過圖片分析,培養學生耐心細緻的觀察能力和識圖能力;發展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思維遷移能力。

通過閲讀課文,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通過討論,角色扮演,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目標:

增強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產生熱愛環境、熱愛生命的美好情感。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生態系統的組成。

食物鏈和食物網的書寫。

教學難點:

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食物鏈和食物網的書寫。

二、教法與學法設計

教學方法:

1、多媒體教學法:採用課件以增大教學容量,用實物投影儀投影學生所畫的食物鏈。

2、啟發式教學法:學生自學、閲讀、討論與教師的點撥、啟發、引領相結合,使課堂氣氛活躍,體現學生是教學的“主體”。

3、角色扮演法:通過學生扮演生態系統中不同的成分,進行辯論“誰最重要”

學法指導:

指導學生分析概念的核心;指導書寫食物鏈和食物網的要點,如箭號方向的意義,食物鏈的起點和止點,食物網書寫順序等;指導學生辯論進行的準備、角色扮演中的分工組織等;指導學生進行分析資料、觀察與閲讀等。

三、教學程序

一、本節課的導課環節。

情景引入:

1、初識生態系統: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聲中觀察幾幅學生熟悉的校園圖片、廈門市區、國家景點圖片,説説看到哪些生物,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熟悉的圖片不僅親切,也更能引發學生的好奇心。

2、導

出生態系統的概念。

3、概念辨析:

(1)生態系統範圍可大可小:大到生物圈,小到一滴水滴。

(2)類型多種多樣:一片樹林、一塊農田、一個湖泊

(3)概念的核心: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統一整體。

通過以上由表及裏、環環相扣的分析,使學生對生態系統形成一個整體的印象。

二、小至一個水滴、一塊草地,大至整個海洋、整個地球等等,都可以看成是一個生態系統。那麼,生態系統是由哪些成分組成的呢?這也是高中的一個學習重點,要打好基礎。

1、讓學生觀察P23的“資料分析”,閲讀課文,討論,並回答問題。學生在完成以上學習後初步瞭解“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名字來由及三者之間的關係。

2、教師引導:如果生態系統中沒有分解者,可能發生什麼現象?沒有消費者或生產者呢?沒有非生物部分呢?為角色扮演作準備。

3、角色扮演與辯論——“誰更重要?“:四個小組分別承擔一種角色,每個組先用1—2分鐘説出自己重要的理由,在““過把演員癮”:幾個學生扮演一個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組成成分,説出自己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性;每個組用2—3分鐘相互攻擊,相互辯論。通過該活動,調動學生參與熱情,並使學生在辯論中的過程學會傾聽他人,而且鍛鍊他們的語言表達、想象等智能。

4、師生歸納:通過辯論顯而易見歸納出各種生物無法獨立生存,生態系統是個統一的整體,加深學生對生態系統組成的理解。

課堂小結:

提問:本節課你學會了什麼?還學學習什麼?

教師對學習內容進行歸納,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點評。

以上內容為第一課時。

第二課時

引入:俗話説:“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出示螳螂、蟬、黃雀的圖片),提出問題:蟬吃什麼?黃雀會成為誰的食物?(展示蟬吸樹葉的汁液的圖片、鷹的圖片)。讓學生明確即取食與被取食的食物關係。按生物之間的食物關係,畫出相應的箭頭“→”。(提醒學生注意箭頭要從被取食者指向取食者,代表物質和能量的流動,學生易錯。)

新知識部分:

三、食物鏈和食物網

1、認識食物鏈通過以上鋪墊,讓學生在充分感性經驗的基礎上進行“食物鏈”概念的抽象。

2、閲讀課本25頁的觀察與思考,對學生進行閲圖指導:

(1)“圖中有哪些動植物?你能説出這幾種動物和植物之間的食物關係嗎?你能用箭頭“→”表示出它們之間的食物聯繫嗎?看哪些同學連得又快又好。”

(2)教師指導:以兔子為例,與兔子有關的2條食物鏈。

(3)連線時由下至上,由左至右,逐個分析生物之間的關係。

(4)請3位同學上台板書:1個寫與老鼠有關的食物鏈,2個寫與食草昆蟲有關的食物鏈

(5)觀察寫的幾條食物鏈,思考:這幾條食物鏈是從什麼開始的?

為什麼從綠色植物開始?這幾條食物鏈到什麼結束?提醒學生注意:每條食物鏈的起點總是生產者,終點是不被其他動物所食的動物。分解者不屬於食物鏈中的環節。

討論交流:你畫的食物鏈是否合理?這些食物鏈之間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許多食物鏈會互相交錯?大家看這幅圖象不象一張網?(板書)食物網

3、讓學生閲讀課文88頁第一段,明確食物鏈和食物網的概念。

拓展探究:你有沒有想到我們自己在食物網中處於什麼位置呢?請學生探究人在食物網中的位置。把學生的理論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中,並激起學生的好奇心。

四、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1、閲讀課本26頁,分析以上所學食物網,討論“兔子的數量會不會無限制的增加呢?”

“放養的牲畜太多,草場會發生那些變化”

2、教師展示生態系統被破壞的圖片

3、學生展示收集的資料——生態系統被破壞

4、歸納: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但這種調節能力是有有一定限度的。

與上一節課內容

相呼應:生態系統是統一的整體,其中的生物種類、生物數量發生了變化,都會對其他的生物產生影響。

5、“資料分析”,通過學生的討論,認識有毒物質的“富集作用”,並引導學生認識到:人類活動會對生態系統造成一定的破壞,而一旦生態系統被破壞,那麼最終受到危害的正是我們人類自己。

通過閲讀日本水俁病的資料(一個著名的有毒物質富集,而造成人身傷害的事例),讓學生深刻感受到生物富集現象的危害是非常嚴重的。加深了學生對環境污染的危害的認識,使學生自然產生同情受害者的美好情感和對環境污染現象深惡痛絕的情感,進而產生保護環境的意識,產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命的美好情感。

課堂小結

本節課採取邊學邊練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及時鞏固所學知識,而且練習的形式靈活性大、開放性強、趣味濃、注重應用,使學生參與度高。

課後活動:課後活動的設計注重對課堂的延伸。通過蒐集環境污染的資料,培養學生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引導學生加深對目前的環境污染現狀的瞭解,激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七年級生物《生態系統》説課稿2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生態系統”是人教版生物新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的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的第四節內容。

本節課從宏觀的生態學角度展示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之間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係。通過本節課的教學瞭解生態系統的組成,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通過生態系統自動調節能力的學習,學生形成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本節課是在第二節環境對生物的影響、第三節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的基礎上的提升與總結,第五節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也是本節課的延伸與補充。本節課也為八年級《生物》“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學習奠定必要的基礎,因此本節課是本章乃至本學期的重點。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概述生態系統的組成。

描述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解釋某些有害物質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

闡明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

能力目標:

通過圖片分析 ,培養學生耐心細緻的觀察能力和識圖能力;發展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思維遷移能力。

通過閲讀課文,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通過討論,角色扮演,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增強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產生熱愛環境、熱愛生命的美好情感。

3.教學重點:

生態系統的組成。

食物鏈和食物網的書寫。

4.教學難點:

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食物鏈和食物網的書寫。

二、説教法:

1.多媒體教學法:採用課件以增大教學容量,用實物投影儀投影學生所畫的食物鏈。

2.啟發式教學法:學生自學、閲讀、討論與教師的點撥、啟發、引領相結合,使課堂氣氛活躍,體現學生是教學的“主體”。

3.角色扮演法:通過學生扮演生態系統中不同的成分,進行辯論“誰最重要”。

三、説學法

指導學生分析概念的核心;指導書寫食物鏈和食物網的要點,如箭頭方向的意義,食物鏈的起點和止點,食物網書寫順序等;指導學生辯論進行的準備、角色扮演中的分工組織等;指導學生進行分析資料、觀察與閲讀等。

四、説教學過程

(一) 本節課的導課環節。

情景引入:

1.初識生態系統: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聲中觀察幾幅學生熟悉的校園圖片、國家景點圖片,説説看到哪些生物,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熟悉的'圖片不僅親切,也更能引發學生的好奇心。

2.導出生態系統的概念。

3.概念辨析:

(1)生態系統範圍可大可小:大到生物圈,小到一滴水滴。

(2)類型多種多樣:一片樹林、一塊農田、一個湖泊

(3)概念的核心: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統一整體。

通過以上由表及裏、環環相扣的分析,使學生對生態系統形成一個整體的印象。

(二) 小至一個水滴、一塊草地,大至整個海洋、整個地球等等,都可以看成是一個生態系統。那麼,生態系統是由哪些成分組成的呢?這也是高中的一個學習重點,要打好基礎。

1.讓學生觀察P23的“資料分析”,閲讀課文,討論,並回答問題。學生在完成以上學習後初步瞭解“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名字來由及三者之間的關係。

2.教師引導:如果生態系統中沒有分解者,可能發生什麼現象?沒有消費者或生產者呢?沒有非生物部分呢?為角色扮演作準備。

3.角色扮演與辯論——“誰更重要?“:四個小組分別承擔一種角色,每個組先用1—2分鐘説出自己重要的理由,在“過把演員癮”:幾個學生扮演一個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組成成分,説出自己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性;每個組用2-3分鐘相互攻擊,相互辯論。通過該活動,調動學生參與熱情,並使學生在辯論中的過程學會傾聽他人,而且鍛鍊他們的語言表達、想象等智能。

4.師生歸納:通過辯論顯而易見歸納出各種生物無法獨立生存,生態系統是個統一的整體,加深學生對生態系統組成的理解。

(三)、食物鏈和食物網

對食物鏈要領的形成,可以先舉一些諺語,如: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泥巴;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等。這些生物之間為什麼會形成這樣一種聯繫,形成這樣的矛盾衝突呢?不言而喻,為了食物,人們就把生物彼此由於食物關係而形成的一種聯繫,稱為食物鏈。我們用箭頭把它們連起來,(注意箭頭要指向捕食者,代表物質和能量的流動,學生易錯。)接着把25頁圖連起來,大家在連的時候發現了什麼問題?(提醒學生注意:每條食物鏈的起點總是生產者,終點是不被其他動物所食的動物。分解者不屬於食物鏈中的環節。)這些食物鏈彼此交錯,形成了一張網為食物網。讓學生通過活動認識到生態系統中的生物是通過食物網聯繫在一起,這個活動目的就達到了。

拓展探究:你有沒有想到我們自己在食物網中處於什麼位置呢?請學生探究人在食物網中的位置。把學生的理論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中,並激起學生的好奇心。

(四)、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1.閲讀課本26頁,分析以上所學食物網,討論“兔子的數量會不會無限制的增加呢?”

“放養的牲畜太多,草場會發生那些變化”呢?

2.教師展示生態系統被破壞的圖片。

3.學生展示收集的資料——生態系統被破壞。

4.歸納: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但這種調節能力是有有一定限度的。

與上一節課內容相呼應:生態系統是統一的整體,其中的生物種類、生物數量發生了變化,都會對其他的生物產生影響。

5.“資料分析”,通過學生的討論,認識有毒物質的“富集作用”,並引導學生認識到:人類活動會對生態系統造成一定的破壞,而一旦生態系統被破壞,那麼最終受到危害的正是我們人類自己。

通過閲讀日本水俁病的資料(一個著名的有毒物質富集,而造成人身傷害的事例),讓學生深刻感受到生物富集現象的危害是非常嚴重的。加深了學生對環境污染的危害的認識,使學生自然產生同情受害者的美好情感和對環境污染現象深惡痛絕的情感,進而產生保護環境的意識,產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命的美好情感。

課堂小結

本節課採取邊學邊練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及時鞏固所學知識,而且練習的形式靈活性大、開放性強、趣味濃、注重應用,使學生參與度高。

鞏固練習:

1. 下列不屬於生態系統的是( )

A 一塊菜地 B 一個湖泊 C 生物圈 D 太平洋的鯊魚

2. 下列各項中,屬於生態系統的生產者的是( )

A 蘑菇 B 真菌 C紫菜 D 工人

3. 在長白山森林生態系統中,兔和鼠吃草,鼠被狐和蛇捕食,兔又常被狐和鷹捕食,蛇也可以被鷹捕食,那麼下列食物鏈中錯誤的是( )

A 草→鼠→狐 B 鼠→蛇→鷹 C 草→兔→鷹 D草→兔→狐

4. 假定在一個由草原、鹿和狼組成的相對封閉的生態系統中,把狼殺絕,鹿羣的數量將會( )

A迅速上升 B緩慢上升 C上升後又下降 D保持相對穩定

5.20世紀,由於人類大量使用DDT,使得DDT大量進入海洋並積累在很多生物體內。你認為下列生物體內DDT含量最高的是( )

A 浮游植物 B 魚 C 小蝦 D 鳥

課後活動:課後活動的設計注重對課堂的延伸。通過蒐集環境污染的資料,培養學生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引導學生加深對目前的環境污染現狀的瞭解,激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ngwu/2m29v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