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生物 >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1

  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一、生物的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2、生物能進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6、由細胞構成(病毒除外)

  二、調查的一般方法

步驟:明確調查目的、確定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記錄、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撰寫調查報告

  三、生物的分類

按照形態結構分:動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環境分:陸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寵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範圍:大氣圈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

巖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2、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3、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1)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光、水分、温度等

  【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

探究的過程、對照實驗的設計

(2)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最常見的是捕食關係,還有競爭關係、合作關係

4、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P19的例子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調節空氣濕度、植物的枯葉枯枝腐爛後可調節土壤肥力、動物糞便改良土壤、蚯蚓鬆土

5、生態系統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一片森林,一塊農田,一片草原,一個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個生態系統。

6、生態系統的組成:

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陽光、水、空氣、温度

7、如果將生態系統中的每一個環節中的所有生物分別稱重,在一般情況下數量做大的應該是生產者。

8、植物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動物是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9、物質和能量沿着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營養級越高,生物數量越少;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沿食物鏈積累(富集)。

10、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有許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態系統的類型: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13、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課本26頁。

學好生物就需要平時的積累。知識積累越多,掌握越熟練,編輯了七年級生物下冊知識點,歡迎參考!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首頁>國中>七年級>生物>生物知識點

  第二單元生物和細胞

  一、顯微鏡的結構

鏡座:穩定鏡身;

鏡柱:支持鏡柱以上的部分;

鏡臂:握鏡的部位;

載物台: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用於固定所觀察的物體。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每個光圈都可以對準通光孔。用來調節光線的強弱。

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其兩面是不同的:光強時使用平面鏡,光弱時使用凹面鏡。

鏡筒:上端裝目鏡,下端有轉換器,在轉換器上裝有物鏡,後方有準焦螺旋。

準焦螺旋:粗準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細準焦螺旋。

轉動方向和升降方向的關係:順時針轉動準焦螺旋,鏡筒下降;反之則上升

  二、顯微鏡的使用

1、觀察的物像與實際圖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動方向和視野中物象的移動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數=物鏡倍數×目鏡倍數

3、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加工製成玻片標本。

  三、觀察植物細胞:實驗過程

1、切片、塗片、裝片的區別P42

2、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細胞壁:支持、保護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保護

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細胞質裏有液泡,液泡內的液泡內溶解着多種物質(如糖分)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液泡:細胞液

3、觀察口腔上皮細胞實驗(即:動物細胞的結構)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細胞質:液態,可以流動

4、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5、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不同點: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和液泡,動物細胞沒有。

  四、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基本單位。

  五、細胞中的物質

有機物(一般含碳,可燒):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這些都是大分子

無機物(一般不含碳):水、無機物、氧等,這些都是小分子

  六、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對物質有選擇性,有用物質進入,廢物排出。

  七、細胞內的能量轉換器: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是細胞內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併產生氧。

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動力工廠”“發動機”。

二者聯繫:都是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

二者區別:葉綠體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線粒體分解有機物,將有機物中儲存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

  八、動植物細胞都有線粒體。

  九、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遺傳信息存在於細胞核中

1、多莉羊的例子p55,

2、細胞核中的遺傳信息的載體——DNA

3、DNA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

4、基因是DNA上的一個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片斷

5、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體

不同的生物個體,染色體的形態、數量完全不同;

同種生物個體,染色體在形態、數量保持一定;

染色體容易被鹼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體數量要保持恆定,否則會有嚴重的遺傳病。

6、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

  十、細胞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一體。

  十一、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1、生物的由小長大是由於:細胞的分裂和細胞的生長

2、細胞的分裂

(1)染色體進行復制

(2)細胞核分成等同的兩個細胞核

(3)細胞質分成兩份

(4)植物細胞:在原細胞中間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

動物細胞:細胞膜逐漸內陷,便形成兩個新細胞

  十二、新生命的開端---受精卵

1、經細胞分化形成的各種各樣的細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這些形態結構相似、功能相同的細胞聚集起來所形成的細胞羣叫做組織。

2、不同的組織按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器官。

動物和人的基本組織可以分為四種: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四種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構成,並且以其中的一種組織為主,形成器官。

3、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成在一起構成系統。

八大系統: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

4、動物和人的基本結構層次(小到大):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和人體

5、植物結構層次(小到大):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6、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營養器官:根、莖、葉;

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

7、植物的組織: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等

  十三、單細胞生物

1、單細胞生物:草履蟲、酵母菌、、衣藻、眼蟲、變形蟲

2、草履蟲的結構見課本70頁圖

3、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係:有利也有害

十四、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種類

以寄主不同分: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噬菌體)

2、病毒結構: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

  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

1、蕨類植物出現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而且還具有輸導組織、機械組織,所以植株比較高大。

2、孢子是一種生殖細胞。

3、蕨類植物的經濟意義在於: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藥;③有些可供觀賞;④有些可作為優良的綠肥和飼料;⑤古代的蕨類植物的遺體經過漫長的年代,變成了煤。

4、苔蘚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無機鹽,而苔蘚植物的莖和葉中沒有輸導組織,不能運輸水分。所以苔蘚植物不能脱離開水的環境。

5、苔蘚植物密集生長,植株之間的縫隙能夠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蘚植物對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6、苔蘚植物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十分敏感,在污染嚴重的城市和工廠附近很難生存。人們利用這個特點,把苔蘚植物當作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7、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徵:結構簡單,是單細胞或多細胞個體,無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細胞裏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8、藻類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可以作為魚的餌料,放出的氧氣除供魚類呼吸外,而且是大氣中氧氣的重要來源。

9、藻類的經濟意義:①海帶、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從藻類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膠、瓊脂等可供工業、醫藥上使用

10、種子的結構

蠶豆種子:種皮、胚(胚芽、胚軸、胚根)、子葉(2片)

玉米種子:果皮和種皮、胚、子葉(1片)、胚乳

11、種子植物比苔蘚、蕨類更適應陸地的生活,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能產生種子。

12、記住常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1、種子的萌發環境條件:適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

自身條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過休眠期。

2、測定種子的發芽率(會計算)和抽樣檢測

3、種子萌發的過程

吸收水分——營養物質轉運——胚根發育成根——胚芽胚軸發育成莖、葉,首先突破種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軸發育來的

4、幼根的生長

生長最快的部位是:伸長區

根的生長一方面靠分生區增加細胞的數量,一方面要靠伸長區細胞體積的增大。

5、枝條是由芽發育成的

6、植株生長需要的營養物質:氮、磷、鉀

7、花由花芽發育而來

8、花的結構(課本102)

9、傳粉和受精(課本103)

10、果實和種子的形成

子房——果實受精卵——胚

胚珠——種子子房壁----果皮(與生活中果皮區別)。

11、人工受粉

當傳粉不足的時候可以人工輔助受粉。

12、被子植物的生命週期包括種子的萌發、植株的生長髮育、開花、結果、衰老和死亡。

  第三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1、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水分在植物體內的作用

水分是細胞的組成成;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態;水分是植物體內物質吸收和運輸的溶劑;水分參與植物的代謝活動

(2)水影響植物的分佈

(3)植物在不同時期需水量不同

2、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區,成熟區有大量的根毛。

3、運輸途徑

導管:向上輸送水分和無機鹽

篩管:向下輸送葉片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

4、葉片的結構

表皮(分上下表皮)、葉肉、葉脈、

5、氣孔的結構:保衞細胞吸水膨脹,氣孔張開;保衞細胞失水收縮,氣孔關閉。

白天氣孔張開,晚上氣孔閉合。

6、蒸騰作用的意義: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於被灼傷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體內運輸的主要動力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在體內運輸

可增加大氣濕度,降低環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進生物圈水循環。

1、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水分在植物體內的作用

水分是細胞的組成成;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態;水分是植物體內物質吸收和運輸的溶劑;水分參與植物的代謝活動

(2)水影響植物的分佈

(3)植物在不同時期需水量不同

2、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區,成熟區有大量的根毛。

3、運輸途徑

導管:向上輸送水分和無機鹽

篩管:向下輸送葉片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

4、葉片的結構

表皮(分上下表皮)、葉肉、葉脈、

5、氣孔的結構:保衞細胞吸水膨脹,氣孔張開;保衞細胞失水收縮,氣孔關閉。

白天氣孔張開,晚上氣孔閉合。

6、蒸騰作用的意義: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於被灼傷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體內運輸的主要動力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在體內運輸

可增加大氣濕度,降低環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進生物圈水循環。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2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1.説明植物體內水分運輸的途徑。2.解釋氣孔控制水分和二氧化碳進出葉片的機制。3.描述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水循環的作用。

2、能力目標:練習製作葉片橫切面的臨時裝片,認識葉片的結構。

3、情感目標:認同綠色植物蒸騰作用的意義,初步形成保護森林的意識。

學習重難點:重點:綠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環中的作用。難點:製作葉片橫切面的臨時切片,認識葉片的結構。

學習過程:

一、課前預習

1、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這裏生有大量的。

2、導管能自而運輸,而篩管能自而運輸。

二、導入新課

想象“假設沒有水,一棵樹會怎樣?”一分鐘後回答,那麼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是什麼呢?

三、合作探究:

(一)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運輸

以小組為單位,課前取一段帶葉的莖,插進滴有紅墨水的水裏,並在陽光下照射3—4小時取出,你看到了什麼現象?討論完成:水分在莖內的運輸途徑是怎樣的?

(二)植物的蒸騰作用1、閲讀p110-113,做實驗:觀察葉片的結構,參照教材第112頁圖3-29葉片的結構示意圖,認識氣孔並葉片的結構。

2、閲讀課本112頁,討論完成以下問題:

(1)保衞細胞與它周圍的細胞在結構上有何不同?保衞細胞的這種結構特點對蒸騰作用有什麼意義?

(2)植物體散失水分的門户是 ,它的開閉由 控制。在白天和黑夜,它是怎樣工作的呢?

(三)綠色植物參與了生物圈的水循環

觀察課本113頁圖,討論、完成下列問題:

1、你能對照圖講一下生物圈的水循環嗎?

2、綠色植物在水循環中起什麼作用?

3、如果地球上沒有綠色植物,水循環還能進行嗎?

四、交流展示

五、歸航拾貝

根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由莖運輸到葉,大部分通過蒸騰作用散失到大氣中,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綠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環中有重要作用,我們應該保護綠色植物。

六、達標測試

1、P1141

2、P1142

3、P1143

4、P1144

5、我們給果樹剪枝時,往往會發現從枝條的斷面上滲出許多汁液,這主要是( )

A、來自木質部導管中的水分和無機鹽 B、來自韌皮部篩管中的有機物

C、來自韌皮部篩管中的水分和無機鹽 D、來自木質部導管中的有機物

6、在莖的結構中,導管、篩管、形成層分別屬於什麼組織( )

A、分生組織、輸導組織、輸導組織 B、營養組織、營養組織、分生組織

C、輸導組織、輸導組織、分生組織 D、分生組織、分生組織、輸導組織

7、若將一段?∫兜南誓塾拙ソ?牒?瀉炷??乃?錚?庹?—3小時後,取出幼莖橫向切斷並觀察,將會看到什麼現象? ;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在上述操作中,採取光照措施的目的是什麼? 。

8、温帶地區冬季寒冷,大部分樹木的葉片會脱落。植物落葉的主要意義是( )

A.減少植物體內營養物質的消耗 B.減弱植物體自身的蒸騰作用

C.使植物的吸收和運輸能力加強 D.使植物體避免寒冷氣流侵襲

4、在移栽植物時,將無色塑料噴到植物的葉面上,結成一層二氧化碳、氧氣可以通過,而水不能透過的薄膜從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其原理是( )

七、學習感悟: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3

  知識目標

1.説出蒸騰作用的概念和意義;

2.概述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水循環的作用。

  能力目標

通過演示實驗等觀察,培養學生觀察、綜合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認同綠色植物通過蒸騰作用促進生物圈水循環的意義,認同綠色植物通過蒸騰作用促進生物圈水循環的意義,初步形成節約用水、保護森林、愛護植物的意識,從而培養一種“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校園風氣。

  [教學重難點]

1.蒸騰作用的概念和意義;

2.認同綠色植物通過蒸騰作用促進生物圈水循環的意義,初步形成節約用水、保護森林、愛護植物的意識,從而培養一種“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校園風氣。

  [教學方法]

以學生生活中熟悉的各種圖例現象,引導小組合作學習,分析、討論,從現象歸納出本質結論,並表達交流。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2、演示蒸騰作用的盆栽植物;3、染紅的瓶裝水;4、6號針筒和滴液管;5、接水盤。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利用“雨林谷”等圖片引入植物體內的水分來源於土壤中。進而導出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運輸。

  二、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運輸

觀察:多媒體展示水分運輸演示實驗。

思考:1.植物體內水分運輸的結構是什麼?它有什麼特點?

2.植物體內水分運輸的方向是怎樣的?

  三、植物的蒸騰作用

1.蒸騰作用的概念

觀察植物蒸騰作用的演示實驗,概述出蒸騰作用的概念。

思考問題:植物吸收的水分,通過蒸騰作用大量地散失掉了,這對植物來説是一種浪費嗎?

2.看圖説話,歸納蒸騰作用的自身意義。

圖1為何剛游完泳上岸的人會覺得冷?

圖2為何大樹底下好乘涼?

圖3為何植物內的水是往高處流的?

  四、綠色植物參與了生物圈的水循環

1.觀察思考生物圈中的水循環過程是如何進行的。

設問:

①不同環境(海洋水、陸地水、大氣水)中水之間是如何轉換運動的?

②如果沒有綠色植物,生物圈中的水循環還能進行嗎?

③生物圈中的水循環有什麼作用?

④為什麼説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綠色水庫?

2.(根據綠色植物在水循環中的作用)想一想我們應該怎麼做?

引導談談自己的感受,懂得愛護植物,保護森林,也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

家園。所以我們應該多植樹造林,還應該多節約用水等。

  五、課堂小結:説説你的收穫!

  六、活動二:芝麻開門尋寶小遊戲

  七、課外作業

1.學習指導2.課外實踐調查:當地水資源狀況、農田灌溉方式及建議。

  [板書設計]

第三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一、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運輸

運輸結構導管(無機鹽)

運輸方向由下往上↑

二、植物的蒸騰作用

1.概念

2.意義

降温

拉力

三、綠色植物參與了生物圈的水循環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4

1.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無機鹽的原因

水在植物體內作用很大,水分充足時,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態,葉片才能舒展,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態,有利於光合作用,無機鹽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和運輸。

水分是細胞的組成成分,水分是植物體內物質吸收和運輸的溶劑,水會影響植物的分佈,水分參與植物的代謝活動,不同植物需水量(和無機鹽的需要量)不同,同一植物不同生長期需水量(和無機鹽的需要量)不同,因此種植時必須進行合理灌溉(合理施肥)。

2.水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

植物主要靠根吸水分和無機鹽,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區,其次是伸長區。

適於吸水的特點:根毛數量多,根毛的細胞壁薄、細胞質很少,液泡很大。

根毛吸水的原理:根毛細胞液的濃度大於周圍土壤溶液的濃度時,細胞就吸水。

吸水的途徑:外界溶液裏的水分→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液泡。

根的失水:根毛細胞液的濃度小於周圍土壤溶液的濃度時,細胞就失水。失水途徑:液泡→細胞質→細胞膜→細胞壁→外界溶液。應用舉例:“燒苗”、“醃菜”等等。

3.莖的結構

從外到裏是:樹皮內韌皮部(有篩管)、形成層、木質部(有導管)、髓。木本植物有形成層,形成層細胞具有分裂能力,不斷的分裂,能使莖逐年長粗。草本植物莖中沒有形成層,因而不能長得很粗。導管位於植物莖內的木質部,向上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篩管位於莖內的韌皮部,向下運輸有機物。

4.葉片的結構和功能

葉片包括表皮(分上下表皮)、葉肉、葉脈。表皮由一層細胞構成,除保衞細胞外不含葉綠體,起保護作用(表皮屬保護組織)。柵欄組織葉肉細胞:接近上表皮,含葉綠體多,排列整齊,綠色深;海綿組織葉肉細胞:接近下表皮,含葉綠體少,排列疏鬆,綠色淺,葉綠體是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的場所。葉脈中有導管和篩管,有輸導和支持作用。

氣孔的結構:氣孔是植物蒸騰失水的門户,也是氣體交換的窗口。氣孔由一對保衞細胞組成。保衞細胞吸水膨脹,氣孔張開;保衞細胞失水收縮,氣孔關閉。

5.蒸騰作用

概念:蒸騰作用指植物體的水分以水蒸氣形式通過氣孔蒸騰散失到體外的過程。部位主要在葉片,其次是幼嫩莖和葉柄。在20C到300C之間,温度越高,蒸騰作用越強,温度越低,蒸騰作用越弱。

過程: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部導管→莖中導管→葉脈→氣孔→大氣。

意義: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於被灼傷;是促進根從土壤中吸水以及水分從根向上運輸的主要動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在體內運輸;可增加大氣濕度,提高降水量,降低環境温度;促進生物圈水循環。

應用舉例:選擇陰天或傍晚帶土坨移栽,移栽時去掉部分枝葉。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5

1、新課程倡導以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的探究性教學,要求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體驗整個學習過程,而不是灌輸。本節課的設計力圖體現這一特徵。

2、本節課通過數據資料和實驗展示來引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通過實驗親自探究體驗來獲取知識並利用多媒體動畫課件輔助教學,既很好地解決了重點和難點,又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實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主動探究式教學理念。

3、通過讓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既讓學生及時鞏固並運用知識,培養了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又使學生獲得了成就感,體驗了知識的價值。

本節課以探索導學法為主,藉助各種教學手段,依據各知識點的聯繫網絡,在教師的層層設疑、學生思索答疑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和學法的指導。教學中運用分段反饋來檢查學生對各知識塊的掌握情況,依次來調整課堂教學,優化課堂結構。平時學生不夠關注植物的蒸騰作用及其對植物生活的意義。如何發揮好學生主體和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了新課程倡導探究教學的課程理念,達到教學目標,是本節課的要點。本節課的導人首先要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其次,本節課課前準備十分充分,有學生展示課前準備的測定植物蒸騰作用的實驗結果並描述實驗現象,有教師展示植物蒸騰作用的演示實驗等,在實驗證據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討論交流,得出植物的蒸騰作用的概念。由具體到抽象,很好地引導了學生探究。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了一系列的問題不斷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保持探究的熱情。

同時教師還利用課件解決教學難點“氣孔開閉的原理”,通過學生收集資料,教師提供數據等方式為學生探究做好資源和材料的準備。課後讓學生通過“DIY”進一步探究氣孔的分佈,培養學生樂於探索的精神。

整個的探究過程由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培養了學生的責任感,發展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ngwu/g0j9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