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集合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集合

隨着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化產業調研報告集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集合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集合1

近年來,民和縣着力實施建設蘭西經濟區重要的休閒旅遊目的地、青海東部門户新興旅遊勝地、省級旅遊度假區的旅遊產業發展戰略,旅遊業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但在面對省、市、縣三級着力推動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下,需要在學習借鑑的基礎上,結合本縣發展實際,以文化旅遊帶動新型城市化發展,努力實現從旅遊資源大縣向旅遊經濟強縣的新跨越。

  一、發展現狀

民和縣堅持把旅遊業作為一項重要產業來抓,緊緊依託豐富獨特的旅遊資源,深挖潛力,打造品牌,不斷加大景區開發力度,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旅遊宣傳推介,積極發展鄉村旅遊,旅遊產業呈現出良好發展勢頭。20xx年全縣共接待遊客185.62萬人(次),同比增長17.2%;實現旅遊收入22829.31萬元,同比增長41%。目前,全縣有國家級水利風景區1處,國家3A級景區4處,2A級景區1處,星級賓館2家,旅行社3家,鄉村旅遊接待點84家(今年新增18家),其中四星級鄉村旅遊接待點9家,三星級鄉村旅遊接待點7家,直接從業人員達3280人、間接就業人數達1.6萬餘人。

二、存在問題

多年來,民和縣高度重視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經過不斷探索和努力實踐,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但與新形勢對文化旅遊產業深度融合的新要求相比,還存在着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合力尚未形成。由於文化旅遊的管理體制不同,對文化、旅遊資源統一挖掘、整理、研究、開發,存在着條塊分割、活力不足、利益衝突等問題,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沒有形成。二是文化旅遊結合領域不寬。項目建設存在着重資源、輕內涵的現象,對文化資源挖掘利用不夠,品種少,層次低,難以對遊客產生持續吸引力。三是缺乏文化娛樂項目。能夠讓旅遊者真正融入其中的參與性、娛樂性、體驗性項目不多,缺乏有轟動效應和市場帶動力的娛樂產品。四是扶持和激勵機制不完善。在“硬件”方面,財政扶持、税收、土地等優惠政策需進一步加強,在“軟件”方面,實施品牌戰略力度還有待增強,還沒有形成疊加品牌效應,“大宣傳”格局尚未形成。

三、對策建議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文化和旅遊部門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各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領導小組,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對發展戰略、規劃、政策研究,及時協調解決文化旅遊融合發展中存在的重大問題。制定文化旅遊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方案。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納入縣目標考核管理,建立指標考核體系。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重大項目列入縣級重大項目範圍,加大項目支持力度。

(二)加大招商引資。通過市場機制、政府扶持和優化發展環境,激勵景區、旅行社、餐飲企業等旅遊產業主體做大做強,積極推進旅遊企業經營模式的創新和重組,積極引進,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旅遊領域,構建多元的旅遊開發、經營、管理主體,敞開民和大門,引進國內外知名品牌旅遊企業集團來民和發展,包括知名旅行社、旅遊創意策劃機構、旅遊人才培訓機構等,激發產業活力,推動民和文化旅遊業開放發展。

(三)加強整體聯動。應實現市、縣聯動,部門互動,形成上下一盤棋,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圍繞打造“喇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這個青海省第三張旅遊金名片,在落實政策、營造環境、招商引資、優質服務上定目標、定措施,出實招。應着力抓好旅遊推進,制定工作時序,細化工作責任,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旅遊任務的推進和工作的落實上,把共同的責任具體化為各級各部門的責任,努力形成推進旅遊工作開展的強大合力。

(四)做好對外宣傳。儘快確定民和縣旅遊宣傳口號,積極推行“區域聯動、行業聯合、企業聯手、媒體聯姻、電子聯網”的大旅遊促銷戰略,精心選擇一些主流媒體進行宣傳,加快形成全方位的旅遊營銷體系。加大節慶活動策劃組織促銷力度,形成“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社會互動”的宣傳格局,擴大民和文化旅遊的影響力。

(五)加強項目建設。從20xx年起,實施“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提升工程”,每年推出2—3個重點文化旅遊融合項目,集中力量、集中資金、梯次推進,幹一件、成一件,構建大亮點,形成大循環。保證文化旅遊融合項目用地比例,盤活增存量。加大對外宣傳和招商引資力度,每年安排一定額度的資金支持項目前期工作。

(六)優惠税費政策支持。在税收政策上,根據文化旅遊企業的經營特徵,實行結構性減税、調整税負。對重點項目所涉及的相關税收和行政事業性收費,給予優惠或者減免。對企業性質的旅遊景區(景點)經營收入,享受西部大開發、小微企業、文化旅遊等優惠政策。文化旅遊企業可以享受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及招收農民工等方面的税費優惠政策。對投資城市交通、道路橋樑等有利於旅遊業發展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在投資回收期內,給予營業税適當的減免。對旅遊企業專門用於旅遊營運業務的交通車輛等運輸設備,可採用加速折舊的.方法提取折舊,並允許在所得税前扣除。對符合條件的旅遊小型微型企業,給予適當的税費減免。為鼓勵發展前景良好、理念超前、規劃新穎,確有困難需銀行貸款的旅遊企業,每年按1000萬元貸款額度,縣財政給予60萬元的貸款貼息。

(七)創新體制機制。強化旅遊業綜合性產業的觀念,形成由政府領導、部門齊抓共管、上下聯動的旅遊體制推進工作體系。鼓勵官亭喇家遺址等景區景點在體制機制、資源保護利用等方面,創新探索,先行先試。學習借鑑互助北山等在體制機制的做法和經驗,支持西溝自然風景區和松山原始森林風景區的建設,探討旅遊發展綜合、專項和旅遊資源一體化管理等新路子,形成以促旅遊發展新局面。強化旅遊市場監管,創新體制機制,成立全縣旅遊執法機構,增加人員和編制。進一步轉變職能,推動管理職能的市場化、社會化進程。大力培育旅遊市場主體,培養、扶持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成長型中小旅遊企業。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集合2

當今文化產業作為“朝陽產業”,已成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引擎。工商部門作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職能部門之一,應當迎時而上,積極思考採取相應的對策,服務文化產業的發展。為此,我們近期組織力量對鎮江市丹徒區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開展了調查分析,並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對策建議,以期對助推文化產業發展有所助益。

一、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企業規模小,核心競爭力不強。丹徒區文化產業以中小企業為主,普遍存在規模小、科技含量低、競爭力不強等問題。多數企業不重視技術創新或無力技術創新,產品科技、創意含量低,抵禦市場風險能力較差;一些企業的經營方式相對落後,企業管理缺乏科學性、創新性,產品銷售多以自行銷售模式為主,不能有效地推廣產品。

市場程度低,企業缺乏自主品牌。企業品牌意識淡薄,加之小農經濟意識束縛,導致企業不願意把重點放在品牌培育和內容原創上,習慣於“貼牌生產”,導致文化產品市場化程度低,產品難以形成產業鏈,產品附加值未能得到有效挖掘。

經營機構多,集約化程度不高。儘管文化產業市場主體數量呈逐年增長態勢,但集約化程度較低,缺乏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生產要素在市場中的配置過於分散,規模經濟的影響力甚小。

市場秩序亂,不能進行有效管理。文化產業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個體經營户佔經營總數的80%以上,在利益驅動下,利用文化活動場所從事違法活動的情況時有發生,導致盜版書刊、盜版音像製品、盜版軟件屢禁不絕,嚴重擾亂經營秩序,扼殺原創精神。

二、問題成因分析

文化產業管理體制尚未理順。當前政府管理文化產業的方式雖然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政府對文化經營單位仍然管得過多、過死,致使文化產業發展活力不足,文化產業經營者難以形成真正的市場主體和法人實體。此外,文化產業的7大門類:電影、廣播影視、報刊、出版、音像、娛樂和廣告,分別由廣電、文化、工商等不同部門進行監管,傳統的`管理體制和方式,不同程度存在各自為政、多頭管理的現象,對整個產業缺少系統的管理機制和措施。

文化產業投資渠道相對單一、調查結果顯示,62%的企業認為融資困難,80%以上的企業主要依賴自身積累,融資方式極為單一、文化產業前期投入大、回報週期長,加之目前銀行貸款條件愈加嚴格,無法為文化產業的迅速擴張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致使文化產業的潛力得不到充分挖掘和利用,整體水平提升不快。

居民文化消費水平不高。調查發現,文化消費只佔居民消費的很少一部分,文化消費增長速度與居民收入增長不成正比。受醫療、教育、養老、住房等一系列大額消費支出影響,居民在文化消費方面持謹慎態度。

三、助推文化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培育龍頭骨幹企業,激發新興行業發展活力。對特色鮮明、實力較強、成長性較好的文化企業,特別是動漫製作、文化創意、網絡文化等新興領域的企業,要加大扶持力度,聯合政府等相關部門,通過出台相關優惠政策,進行重點培育和扶持,形成一批有實力、有影響的文化企業,帶動行業發展。引導企業堅持文化產品研究與開發相結合,使文化產業的市場價值和巨大潛力得到有效的發揮,促進各特色文化產業的相互促進,共同發展,走集聚化、集團化道路,形成產業發展鏈條,增強企業競爭力。

拓寬產業融資渠道,增強產業發展的後勁。聯合政府及相關文化部門建立文化產業發展引導資金,爭取地方金融機構的信貸支持,積極提供助企融資和行政指導服務,發揮動產抵押登記、股權出質、股權出資登記職能,拓寬文化產業融資渠道。鼓勵企業、個人、社會各界對文化產業的投入,建言政府出台配套優惠政策引導和吸收非文化部門、民間資本和外來投資,實現文化投資主體多元化、社會化和公共化。

強化市場監督管理,維護文化市場經營秩序。一是將文化產業列為保護重點,創新監管方式,強化監督和檢查,並加大與文化、廣電、新聞等部門的協調配合,依法保護文化企業的合法權益,有效維護文化市場公平有序的競爭秩序。二是開展整治淨化行動,對網絡、娛樂、出版、印刷等文化市場開展集中清理整頓,從重從快打擊各種侵權盜版、淫穢色情、發佈虛假廣告及“黑網吧”經營等違法行為。三是加強行業自律,依託個體私營企業協會、行業協會等倡導文化產業的健康娛樂性、豐富知識性和審美教育性,引導文化企業加強行業自律,促進文化市場規範。四是充分發揮工商監管職能,主動參與部門合作,完善社會監督機制,探索建立部門聯動、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相結合的文化產業監管體系,形成監管合力,提高監管工作效率,為文化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0w7np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