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通用]文化苦旅讀後感

[通用]文化苦旅讀後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通用]文化苦旅讀後感

文化苦旅讀後感1

正如餘秋雨所説,一個真正的文明人都會過着許多與年齡相重疊的生活,沒有了這種生活,生命就很容易風乾和脆折。

——題記

我想從敦煌刮過來的黃沙是不會被埋沒的,它會一直不停的刮,不停的刮,直到風化了文化史上那個千古的罪證。

莫高窟,千佛洞,多麼響亮的名字,縈繞着一代代中國人的心。古代藝術家們的心血,在那堅實的牆壁上凝結成一幅幅震撼千古的生命,那立體的生命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咆哮,翻騰,在文化的征途上深深印刻,以至飽受千餘年風霜的它,依然屹立,向下一代人訴説着奇蹟的誕生。

然而,這活了一千年的生命,終究還是毀在了中國人手上。哪個王道士,為了少得可憐的幾枚銀元,恭敬地讓人從中國大批大批地運向國外。只有國家的強盛,才能讓文化強盛,仔細想想,也許這並不是他一個人的錯,因為中國的文化,並不是靠個人的力量來維護的。

莫高窟,是整個民族的傷口,千百年來,鮮血汩汩流淌。

中國人的文化苦旅啊。

白髮蘇州,二千五百年的歲月沒有使它衰老,跟那些江南小鎮一樣,反而更顯清閒、幽靜。這一份魚水之鄉的環境,贏得了許多文人墨客的青睞,但大多隻是進來小憩卻不願長久居住,因為這裏太過安逸,缺少了一份金陵王氣。

正是因為這裏的水,才養育出了江南人的樸實與清麗,才築造了江南的園林瑰寶,正是這裏的灑脱,才讓唐寅、金聖歎、仇英大肆揮毫,譜寫了非官方文化的瀟灑與悠揚,在沉重的中國文化裏添上了幾筆豔麗。

也許,只有在江南的小巷裏遊走,才更能體會到中國文化的淵遠流長,這裏的靜,韻量出了文化的內涵,這裏,是中國文化寧靜的後院。

中國人的文化苦旅啊。

一個民族的靈魂,是靠文字這一條堅硬的覽鎖緊緊串連,漫長的歷史被它凝聚。而天一閣,正是為斷殘零落的文化史提供了棲腳之地。它,是中國人千百年來固守的夢。

天一閣,聖潔、崇高,神聖不可褻瀆,因此,錢鏽芸的命運註定要成為悲劇,哪怕莊嚴面前仍飄浮着那幽怨的眼神。天一閣,在漫長的歲月裏被打磨的光滑,它像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駐足欣賞了一下文化的'瑰麗,但這一看,卻看了整整幾百年。

一代一代的不斷傳承,我們可以説,天一閣是成功了,它不僅將中國文化四處翻騰的火星珍藏,更將中國人努力維護文化的投影剪輯,這是一個極端艱難的過程,而天一閣,成了這個偉大過程的見證者。

中國人,甚至連外國人都對中國文字有一種特殊的情結,因為中國的文字,能描繪出其他語言所不能表達出的美,像清雅,像悠悠,像脱俗,這種美,征服了每一個人,在每一箇中國人心中深深紮下了根。

中國的文化旅途是一條充滿坎坷的路,幾經磨難,大起大伏,但最終,中國文化堅強的站起來了,更多了幾分鋭利與氣魄。像天一閣、青雲譜、廬山、白蓮洞,還有很長的路,如今,我們只是拾起了歷史的截頭,中國人的文化苦旅仍然要繼續走下去。

文化苦旅讀後感2

時長一個月之久,把這本歷史氣息濃厚的散文讀完了。《文化苦旅》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也描述了平生幾位好友的坎坷一生。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大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支深思這一古老民族久遠的底藴,用心思細膩的筆觸描慕華夏文明。讀着讀着,我就已經被其中的民族意識喚醒後的沉重與悲哀壓得喘不過氣來。在我們潛心欣賞歷史留給我們有形的古蹟時,誰又會潛心探究這一處處潛藏着的不為人知的祕密?而餘先生恰恰做到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他運其妙筆,給人們的心靈留下”震撼“二字……

雖然不能完全體會其中悲壯,但《風雨天一閣》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一個家族揹負着艱守一座藏書樓的命運。範欽,一個擁有強烈愛國情懷和責任感的藏書家,讓中國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氣息的古樓,這其中靠的便是他的正義和意志力。他曾頂撞過巨大權勢的皇親,而屢次遭到仗打,這樣的重刑,但他豪不畏懼,始終毫不顧惜堅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後誰都奈何不了他,這就是一個古代藏書家,一個真正稱職的藏書家所表現出來的超越常人的道德品質。我們是否也該反思一下,在這個物質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又有多少人能像範欽那樣不忘自己的初心,堅持自己的信仰,不湮滅在人流之中呢?讀書人不能為自己而讀書,而應為這個社會這個國家而讀書,奉獻自己微薄之力,去創造美好未來。

其次為《道士塔》初悟,我還以為這是為紀念某位偉人而寫的文章,但讀後卻有着和作者一樣的痛恨之情!狠在何處?此塔是敦煌罪人王圓籙的葬身之處,他本是到處都可以可見的一個平民,卻逃荒到甘肅,做了道士。幾經轉折,不幸由他把莫高窟當成了家,把持着中國幾千年來最為燦爛的文化。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族人手中,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向外輸送,痛的是人們勞苦堅守的心。不僅如此,王道士對洞窟裏的壁畫不太滿意,為了亮堂一點,他找了兩個幫手,拎着石灰桶,拿着草刷子,開始了他的粉刷計劃。才幾下,婀娜多姿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為泥團。可悲可悲!作者用文筆醜陋的.批判了一個歷史的罪人,也不解作者的一句“我好恨!”。一個個文化遺址都是對“榮耀”與“恥辱”的詮釋。讓我們銘記住該記住的,讓敦煌的悲鳴停止吧!

《文化苦旅》所描寫景觀之雄偉,不是其他書可比擬的。跟隨作者走進生命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跟隨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洞察力和洞悉力去感受古老中華民族的人文山水,領悟的我們的祖先的精神。

餘秋雨的文字正如其名,以一種細雨紛紛之勢,潤人間萬物於無聲,在我們心中播下美與文化的種子,孕育出更加燦爛的文明。

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動的車潮及人羣,哪一處不是深埋文化的故土呢?真的應該去遼闊的地方走走,釋放自己那湧動的感動。

文化苦旅讀後感3

我看的是新版的《文化苦旅》,舊版的因某些原因成了眾人連年惡語傾瀉的對象,但即使如此它仍憑藉深厚的文化內涵獲得了許多榮譽,於是有了新版的《文化苦旅》。我不禁想到,如果哥倫布當時發表了日心説,是否能實現科學戰勝神學的轉變。但布魯諾的下場告訴我,從個人生命角度看,哥倫布的選擇無疑是正確的。

都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世人皆知杭州之美,但很少人知道,杭州的這份動人是經過數代人的努力創造的。不管是多有才的白居易還是蘇東坡,在杭州面前都首先是一個水利工程師。杭州長官錢鏐,為了保存完整的杭州,忍下頑潑傲氣,不與強權開戰。由此觀之,今人對環境保護的思想深度遠不及古人。看到因為核污水排泄引起的爭執,看到温帶國家因極端天氣曬熟海灘貝類,我想,我們也應學學古人,念念杭州宣言了。

“即使是巧合,也是一種偉大的巧合。”從餘秋雨的這句話裏,我看到了一種大氣的、使人心折的,對歷史和對文化的尊敬。在道士王圓籙對莫高窟進行破壞性的整改時,在斯坦因將融貫了三大文明的莫高窟文物帶走時,餘秋雨先生字裏行間的惋惜和懇求令人動容。他這樣説:“這裏也難,那裏也難,我左思右想,最後只能跪倒在沙漠裏,大哭一場。”我想,文化的尊重和認同感是我們人區別於低等生物的一個重要標誌。在數千年的人類進化裏,我們人類逐漸建立起了一套套文明體系,將不同的人或物聯繫在一起。龍應台先生説過:“人本是散落的珠子,文化是柔韌的細絲,將珠子穿起來成為社會。”從青銅鐵器到琉璃瓷瓦,從以葉蔽體到霓裳羽衣,中國的文化泉流從不間斷。我們用數千年的時間去沉澱文化,同時也在用相同的時間去與文化共舞。通過餘秋雨先生的手記,我讀到了文化人的堅守與長情。他們的力量穿過時空奏響,那樣鏗鏘有力,使我潸然淚下。

在袁隆平院士去世的那一天裏,無數的`人民自發地為他送別,無數的人民為他悼念。在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希望”這一句話,我於是懵懂地明白,使中國成為這樣一個文明古國的,不僅是有意識的傳遞,還要這個民族的胸膛有一把火,不絕地燃燒。同時我也看到,不是所有的人,胸腔裏都有這樣一把火焰。文中,作者也描述了蔣孝琬這樣一個對於“背叛文化”幾乎沒有感受和心靈煎熬的人物。他生不知年月,死不知歸處,卻在敦煌石窟文物外運中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面對這落差,誰都只能歎聲這是“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流血”。

書裏,餘秋雨先生有時用文化講述故事,有時用故事引出文化。跟着他的墨跡,我彷彿也遊歷了大山大河。在喀什,我跟着一羣考古學家為這崑崙第一城跪身;找蘇東的舊路,用文字為這位可愛的詩人平冤;看見那座見證了太久歷史的廢井的冷眼;讚頌那位既能做出重大國事決策,又能演算歐幾里得幾何學,還能一天射獵三百一十八隻野兔的康熙皇帝。每讀一處,就收穫一處。

縱使很多人認為這本《文化苦旅》比起舊版的來説主觀性更強,但我讀來也仍感驚歎。它向我展示了文化的神采奕奕與生命力。

文化苦旅讀後感4

首先由於寫期末論文的需要,寫了讀後感;又因為讀文科的姐姐剛好購有《文化苦旅》,於是大致看了後,寫了點該書讀後感。

雖然來不及仔細去揣摩但確實讓我感觸很深,尤其是《風雨天一閣》至今都使我記憶憂心。

一個家族揹負着艱守一座藏書樓(中國古老文化)的命運。範欽一個擁有強大毅力和強烈的愛國精神的藏書家讓中國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義的藏書樓,直到到現在都有它的痕跡,但是歲月的滄桑,歷史的風塵還是將它掩埋了。範氏天一閣之所以留下來的原因是什麼呢?這正式餘教授所説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是時間的意志力”而這種毅力有是什麼呢?範欽曾經頂撞過擁有巨大權勢的皇親國戚,而因次遭到仗打這樣的重刑,還進過監獄。但他豪不畏懼,始終毫不顧惜堅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後誰都奈何不了他,這就是一個古代藏書家,一個真正稱職的藏書家所表現出來的超越常人的強健的職業道德品質。

説到這裏,我們是否應該反思一下,我們這些學生,有哪一個能像範欽那樣監守正義,監守自己的崗位。或許有但也是極少數的。我不是故意要借古代成功人氏來諷刺現代人,但是我還是要批判我們不好的地方,包括我自己在內,同學們,所有讀書的人們,我們早就應該反省一下了。對我們來説範欽的意志力乍看之下,顯得不近人情,然而我們的毅力呢?可以説連他的二分之一都沒有。我們讀書,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該怎麼辦呢?學成之後又為了什麼呢?等等這些尖鋭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繼續往下説,時間的流逝,光陰的短暫,80歲高齡的範欽中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但他連生命的最後一刻都要監守崗位。他將自己的財產分成兩部分,一份是他監守一生的藏書樓,另外一份是一張萬兩銀票。他讓他的兩個孩子去選擇自己想要拿的一份。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現在,有誰會願意繼承藏書樓,又不能賣而且不但沒好處還要惹得一身的麻煩。然而有範欽這樣偉大的父親,就會有像他一樣偉大的兒子。他的大兒子範天衝毅然的選擇了子承父業,他繼承了藏書樓。中國的古老文化就是因為有了像範氏父子這樣的真正的讀書人而保存到現在的。

説到這裏我又要開始批判些什麼。想到讀書人,現在的.讀書人(有些人)説説是書生,毫不考慮自己的言行舉止,説不該説的話做不該做的動作。而且讀書為的盡是一些私人的事情,只為那黃金屋或是顏如玉,而且做人都做的很自我,對自己要求很低對別人則很苛刻,只要自己好就萬事大吉,毫不顧慮別人,更不用説是監守崗位和保護民族的歷史文化了,一點都沒有範欽那樣的奉獻精神。

還有那些可惡致極的貪官污吏,他們絲毫沒有一點職業道德,簡直像行屍走肉一樣活在世界上比狗都不如。範欽好比是天使,而這些貪官,濫用職權的人就是惡魔,總有一天這些惡魔,會被天上的那些像範欽這樣的天使給帶去,進化那骯髒的心的。

《文化苦旅》使我對讀書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我們讀書人讀書不能只為自己,要為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這樣讀書人才是讀書人。

文化苦旅讀後感5

餘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餘秋雨先生憑藉自己豐富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化長河中。是的,他的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個讀者的腦海裏。有人説,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力量。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開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我之所以要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是想要表達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蹟背後的辛酸和沉痛以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讓銘記我們歷史的教訓!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

它有着低徊與感傷的歷史氛圍,有着散文創作中的戲劇性表現,有着雍容、典雅而抒情的文字描寫。 文學的歷史情懷,是作家自身生命與歷史的對晤,他要尋找自己與浩瀚歷史長河的關係,因此不得不在歷史中尋找合乎自身生命結構的底藴,尋找那些與自己有緣的靈魂。 這種情感愈來愈深,一旦有機會訴諸於文字,則必然將歷史和生命混同一體。 餘秋雨創作的歷史並不是抽象的歷史,他試圖與歷史對話,與歷史共鳴,在自身與歷史的對話中形成他獨特的歷史語境與歷史情懷。 當他厭倦了枯燥的學術生活,便想着離開案頭,換一身遠行的裝束去旅行,他並不同一般人那樣是為了輕鬆,為了獵奇,為了開闊眼界,而是在“尋找一所橫亙千年的人格學校”。 他不是為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於和歷史、文化進行對話。 餘秋雨的遠行不願意去找旅行社,寫出一些市面上充斥的旅遊觀感的文章,他覺得,那種揚旗排隊的隊伍到不了他要去的地方。 由此,便決定了他這次的文化旅行活動成了一種“苦旅”。 當他浪跡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訪“人文山水”,行行止止,風塵僕僕,勞苦了四肢筋骨,也有了不少苦澀的感想,故謂之“文化苦旅”。

跟隨作者走到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一次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藴藏。

“報紙上説我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温秋涼,是大喜悦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雲煙。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於華夏大地!

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動的車潮和人羣,每每,處處不在宣泄着一種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文化苦旅讀後感6

讀完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感觸很多。想抓住什麼,伸手卻握了滿手空氣,只有淡淡的哀愁與絲絲的寂寞彌散在周圍,一如餘秋雨先生行走時孤寂的背影。

一路行行止止,一路的思索。從黃沙漫天的大漠邊塞到温婉細膩的江南水鄉,從炎黃子孫的發源地—中國再到遠離國土的異鄉—新加坡。一路走來,一路的見聞,都記錄在這一本小冊子中,它凝聚的是思想的昇華,而不僅僅是單純的風景。

文化,在我看來是一個沉重而又艱澀的字眼。上下五千年的積累,使文化的沉積愈加深厚。一個民族的文化往往代表着這個民族最為珍重的事物。如果一個民族連文化都不存在了,那麼便不足以被稱為一個民族。評味文化,餘秋雨在文化中行走,又在行走中思索。

站在莫高窟的石洞前,看石洞依然壯觀,觀壁畫依舊不言。他靜默地站在石壁前,如同它們曾經靜默地看着敦煌千年之間的變遷。當千年前的無心第一刀劃下,便已預示了當千年後,莫高窟的開啟會是怎樣的一種壯麗。即使它曾經遭遇巨大的劫難: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守住了千年的敦煌,流落到了不安好心的外人的手裏。但是,令人痛心的是,本應該守護它的正統的炎黃子孫卻將這美麗而珍貴的藝術瑰寶棄而不顧。那佇立千年的石窟默默地看着那一馬車、又一馬車的藝術珍寶源源不斷地輸往外國,流失在為人的手中,不知該有多麼地悲傷啊!直到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才終於得到了它本應得到的重視和地位。它的價值,並不在於它那炫麗的.外表,而是在於它所代表的意義。它是一種儀式,一種宗教,一種信仰,一種人性。它的隱藏在深處的底藴,我們看得到,卻又看不到。它的美,既是宗教的體現,也是人性中對美的嚮往的體現。它是承載着中國千年歷史的標本,是炎黃子孫千年的藝術的結晶。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交換,他依舊是無價之寶。

愈是思索這路途,思索這文化,愈是覺得文化的艱澀。蔓延在空氣中的苦澀,無處不在,壓在心口,漫上胸膛。遙想餘先生當年,是否亦是如此感覺?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一個偌大世界的僻靜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就像那句話一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當我看到沙原隱泉中“水面之下,飛舞着叢叢水草,使水色綠得更濃。竟有三隻玄身水鴨,輕浮其上,帶出兩翼長長的波紋,”的時候,我似乎聽到了水鴨帶動湖水時清脆的聲音,自己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要想真正的瞭解歷史,瞭解我們撒發着五千年曆史的文化古國,那就去讀《文化苦旅》吧。它會讓你感受到一個不一樣的中國,一種不一樣的文化氣息。相信古代的天一閣是由一個範氏家族所支撐的,但現代的天一閣可以由我們共同支撐。

文化苦旅讀後感7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感受比較深刻。作者餘秋雨用他獨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寫着一段段親身感悟。或許作為我們是沒有這樣的機會去嘗試這樣的一種體會,這種苦行僧般的高尚,我們只是以另一種特殊的方式在傳承着這樣一種精神。

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可這並不是作者的真正目的,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著作”一古蹟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蹟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祕密。而作者恰恰做到了為我們的心靈寫下了大大的“震撼”!它以濃郁的傳統文化為基礎,悠久的歷史滄桑為背景,再加上其獨特的行為風格以及富有詩意的語言,所以有人説:“讀《文化苦旅》就是在讀行走的哲學。”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是《牌坊》。牌坊大約是中國獨有的風景線之一,它有着嚴格針對的羣體,那些女子,死了丈夫,再不嫁人,便被冠以“貞潔”二字,立了牌坊以資瞻仰。“封建禮數的壓迫”,想必我不再説大家也很清楚,文章牽着線從牌坊,走到孩童的心中,再往前,卻是一個有盜墓歷史的老頭,老頭掌握關於墳墓的第一手資料。從他口中,孩童們得知,那些立牌坊的女子們的墳墓裏往往是沒有人的;至此,故事彷彿畫了一個圓,留下綣綣迷霧,縈繞讀者心頭。尼姑庵裏的女教師,全文並沒有交代這些教師的來頭,也未交待她們的去處,只隱約含糊提到是

大户人家的小姐,但我們都很清楚。這些素娥臨凡的女教師們,就是以假死護衞貞潔,實際上改名換姓,避至他鄉的`牌坊女子們。這一篇以一位女教師的自盡結束回憶。文中多見“看不懂”,“顛三倒四”,“很混”,“思緒混亂”等詞句,不露聲色地深刻揭露,批判了中國封建禮數的殘忍。

還有在《道士塔》寫莫高窟敦煌文書所遭受的歷史厄運以及作者對此的感悟沉思,但文章涉及的一些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作品先寫王道士敦煌石窟的罪人,儘管也意識到“讓他這具無知的軀體全然肩起這筆文化重債,連我們也會覺得無聊”,但也提到一些官員的無知和腐敗,但還是將更多的憤怒如洪水般傾瀉出來。這一篇揭示了一個文化悲劇,但除了憤怒與悲哀,作者也未能告訴我們出現這樣悲劇的根源所在。其實不然,人的被“錯置”的命運是導致歷史荒謬的本源所在。而“家天下”的制度則是民族悲劇的必然發生的現實因素,文化認知意識的落後則是這一悲劇產生的文化背景與根源性動因。

世界每一個角落裏都有着文明,全世界都浮動着文明。不論文明先進與否,文明都在不斷變化、發展、創新。每一段文明都有其的一段發展歷史“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讀《文化苦旅》苦,寫《文化苦旅》的人更苦!

文化苦旅讀後感8

匆匆地讀過一遍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心情有些沉重。前些時候輿論對該書及作者爭端頗多,如今看過並粗略地研究了一下,覺得議論是理所當然的。這書裏寫的,有歷的匆匆過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遺產的範欽的後代們,有淳樸善良但又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面,令人為之汗顏。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對於“廢墟文化”的描寫。餘先生似乎對此情有獨鍾。他好多次都寫到了墳,並在敍述中多次插入對墳的描寫。無論什麼墳,都標誌着一個人的死去,這個人的一生也許悽慘黯淡,也許風流千古為萬人景仰,抑或是揹負沉重的情愁在這個世上走上這麼一遭。即使沒有名垂千古,至少也該有“一堆黃土掩風流”吧。

或許他認為死亡比活着更美好些吧。有些東西留有回憶就夠了,至少蝴蝶來過這世界。他説:“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詳地交給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糟踐。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這就是人類的大明智。”沒有周遭的閒言碎語,走向比現實更高的殿堂,繼續新的輪迴。而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默默地在前人的墓碑前佇立上幾分鐘,感歎滄海桑田的變遷,悟一會兒人生之真諦,因為只有在現代的喧囂中,歷史的寧靜才有力度,只有在現代人的沉思中,過去才能上升為寓言。

生死間的事,沒有人説得清。我知道生的途徑是可以改變的。死可以逆轉嗎?若有一智者活過百旬,他會做什麼?若一個庸人活過百旬,他又會做些什麼來?至於一個惡人就更不用説了。推而廣之,人口必會猛增,地球要超載了!若這個世界上,人口不增也不減,就太缺乏趣味了,沒有推陳出新的人,這個地球豈不停止轉動了。我想那些墳應該有其特殊含義。尤其在墳前一種靜穆的.氣氛追憶或沉痛?一種欲哭無淚的感覺縈繞在心頭。古人的墳,秦王陵聞名世界,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也不失為風流,多少也給旅遊業帶來不少收益。而那些把古代婦女置於水深火熱的貞節牌坊,也不知走過它時應該歎息還是讚歎?

“白雲飄過來了,好像是碰了一下牌坊再飄走的。晚霞升起來了,紅得眼明,晚霞比牌坊低,牌坊比天還高,黑陰陰的,像要壓下來。閉一閉眼睛再看,天更暗了,牌坊的石柱變成長長的腳,有扁長的頭,有狹狹的嘴。一骨碌爬起身來,奔逃回家。”他在書中這樣寫道。從某種程度上,那時人們的封建思想愚昧、守舊,卻不知如今那些不知名的無坊只落得被人踐踏的地步,悲哀啊!好在那個時代已離我們遠去。儘管“生”不算很美,要考慮的事很多,挺辛苦的。而那些像屈原、杜甫、曹雪芹、魯迅的偉人們讓他們的人生終結在那一剎那,淨化了悲劇,同時給人以更深的思索,這樣的離別或許更深刻吧。關於墳的故事還沒有結束,就讓餘先生繼續寫吧。而我依然要愉快地體驗我遠遠還沒有體驗完的人生。

文化苦旅讀後感9

書籍是我們生活的導航,它教會我們去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然而讀《文化苦旅》,當茶餘飯後咀嚼着其中優美的文字,欣賞古代歷史人物的零碎故事,都能讓人有所感、有所動。

打開一本好書,迎面撲鼻的是清香而深邃的氣息,彷彿是那新翻耕的泥土散發出馨香。在若有若無的音樂聲中,我們可以隨意想象,想象自己是藍天,一望無際;想象自己是月夜,寂靜美麗;想象自己是海浪,澎湃不息;讀小説,我們會隨着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運或喜或悲;讀抒情的.散文詩歌,我們會在作者淡淡的憂鬱中品味他們對生命、生活、自然的態度;翻閲輕鬆詼諧的書,我們可以盡情地放聲大笑,把一切煩惱都拋到九霄雲外…

然而讀《文化苦旅》,讓人變得深沉達觀。

任何物體都有承載它的器皿,唯有知識無垠無度。文化的承載,不只是書籍,就像餘秋雨所言,歷史文化的滄桑,散佈於歷史的古蹟中,需要人慢慢去探索、挖掘。托爾斯泰曾坦言: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恰恰羅素·羅蘭又説:“智慧,友誼是黑暗中唯一的光亮,倘若沒有鑰匙,如何打開智慧之門,又何談放射光芒?文化苦旅這本書,昭示古代歷史,人類告別愚昧混沌,從事文化探尋的歷程與辛酸。文化,看似平凡,實際上是人們心靈與古今中外一切民族優秀文化,智慧相結合的過程,也是繼承與發展的過程。沉溺紙醉金迷的世界,讓我們遠離了文化的正面薰陶。讀《文化苦旅》,不但能改變人的氣質,還能使人樹立更為健康人生觀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辜負蒼天賦予的生命,成為滄海中不可缺少的一粟。這對於人生的回答,對於國家的培養,對於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對人類的歷史,無疑是最好的回答。

讀《文化苦旅》,是一種陶冶,是一種享受。

在茫茫人海生芸芸眾生中,不以榮辱待己,不論成敗待人。不熱衷追名逐利,使自己超凡脱俗,你會仰頭看天,藍天澄清,白雲悠悠,釋懷心裏的鬱結,面對現實,笑對人生。在物慾橫流的日子裏,品味古人談的“知足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的教誨,會注入一股清醒劑,快樂地生活着。當我因辛勤工作而收穫甚微感到牢騷滿腹時,書會告訴我要笑對生活,這時我會渾身充滿工作的激情;當我遇到困難,想打退鼓堂時,我想起了嵇康,他是如何退出渾濁的官場,如何獨善其身,激勵我,鼓起勇氣繼續努力;當我志得意滿時,一個個歷史人物的興衰榮辱告訴我盛極則衰……

《文化苦旅》讓我體會”怦然心跳“的共鳴,有一種“莫名感動”;《文化苦旅》讓我進行自我審視,也曾感歎人生百態。我只願心情伴書平和而寧靜,靈魂伴書純潔而超然。有時候讀書不是一種消遣,而是提高自己的學識,開闊自己的眼界,聆受文化的薰陶,暢想無暇的夢想。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文化苦旅》是一部帶着遊記風格的散文集。作者將旅行時的激情融入了文字中,其中又藴含着作者對中華文化深深的、苦苦的追尋與思考。一步一景,一地一文,而每個地方都隱藏着千年來中華文化的印跡。不同的地方,是散文集的“形”,而共同的對文化的探索,則是這本散文集的“意”,一脈貫通。

最令我印象很深的一景描繪的是莫高窟,在無垠的沙漠中,給人的感覺似乎只有荒涼。但是,莫高窟的存在,卻忽然給了這片荒漠一縷深厚的文明光亮。自千年前的'絲綢之路開通始,無數來往的路人,或想一見大唐都域的風采,或想一覽羅馬帝國的胸襟,都路過這裏。玄奘也許在這裏留下幾卷經文,印度僧人也曾在這裏描畫飛天。千年以來,這裏有着多少積澱的文化?

在1900年5月26日清晨,這些文化的一大部分被打開了。看守莫高窟的王道士無意發現了一個藏經洞,百萬冊經卷,帶着已然沉封千年的歷史和百年的冷寂,展現在它們已經陌生的世界前,才疏學淺的王道士帶了幾本書給地方官,但地方官員似乎對它並不感興趣。於是,又一出造成中華民族屈辱的事件到來了,幾個月後,陸陸續續,來自國外的探險者,面對王道士,就跟他們當年面對非洲的黑人一樣,用幾枚銀元換得了幾十箱的經卷,用幾面鏡子帶走了無數繪畫、雕塑,留下的是無盡的遺憾……

這是中華文化的損失。無數人憤怒地指責王道士和當時官僚的無知,可讀到這裏,我想起了一件始終令我遺憾的事。幾年前,當我讀《三國演義》時,看武將們在護城河邊止步,在城牆下奮力拼戰時,忽然想到,為何合肥有護城河,而無城牆呢?之後才知道,它在幾十年前被拆除了。我還了解到,大多數城市的城牆或已蕩然無存,或已只剩鳳毛鱗角了。合肥的“鼓樓”、“鐘樓”都已拆除,只留下一個個地名。這不也跟當年藏經洞經卷遺失一樣,是我們文化損失嗎?這無疑是對文化的破壞。我還能想起,當看到還算完整的西安明代城牆時的震憾。這隻曾在電視屏幕上見過的城牆如此真實地矗立在我面前。呆板的屏幕如何能表現城牆的壯美?但也許,很多景色只能在電視屏幕上虛擬地展示了。當別人與我談論曾經白水壩的麥田和流經這兒的幾道河流和水壩,知道合肥曾經河道密佈時,我似乎只能想象電視屏上顯現出這些畫面,而現實中卻是不可能的了。

讀完《文化苦旅》,我第一次感受到中華文化是現實的,可觸、可聽、可親眼看見的。它不只在書上,它不僅僅在屏幕上,它散落在各地。但在現實生活中發現它是現實的卻很難。四周已少有它的蹤跡,有的只是無數火柴盒似的樓。我們城市的現代化讓千年的中華文化大大減少。而且,每個城市都幾乎一個模樣。讀完《文化苦旅》,我們或許該重新對待我們的文化,不再讓它損失,而讓它發揚光大,只有強大的中華文化,才會有強大的中華民族。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喜歡讀餘秋雨先生的書,先生總是將自我獨特的見解溶於文字中,領導讀者理解問題,思辨問題。先生的文字邏輯性強,見解獨特,含義深刻。每讀一次都會讓我深深地震撼。

《文化苦旅》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你千萬不要所以認為讀餘先生的書會心曠神怡,簡便自在。整本書還沒讀完,我就已經被民族意識喚醒後的沉重與悲哀壓的喘可是氣來。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著作”——古蹟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蹟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祕密。而餘先生恰恰做到了。他運其妙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

曾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句評論:餘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餘秋雨先生憑藉自我豐富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化長河中。是的,他的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個讀者的腦海裏。有人説,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力量。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終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開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我之所以要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是想要表達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蹟背後的.辛酸和沉痛以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讓銘記我們歷史的教訓!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

跟隨作者走到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一次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日,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藴藏。

“報紙上説我書寫得簡便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我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温秋涼,是大喜悦大悲憤,最終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雲煙。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於華夏大地!

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動的車潮和人羣,每每,處處不在宣泄着一種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們真應當去遼闊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體驗……釋放自我那湧動着滿心。滿眼。滿腦的渴念……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訴説着一個個中國古文化,中國文明的盛興、衰落。近兩個月的時間裏。我拜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讀這本書就是讀行走的哲學,是跟隨餘秋雨先生踏上游歷中國文化古蹟的旅途,感受歷史名跡歷經千年的風風雨雨所沉澱出的歷史文化底藴。

在遊歷山水之間,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我們去到了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總是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發生過的一切,曾經在我們所站的這個地方有誰走過,又發生過的什麼樣的歷史事件呢,又是誰在這裏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麼呢等等。就在這樣的一瞬間裏,那所有的一切都會很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會油然而生,歷史古蹟所藴藏着的精神與文化重燃而生,使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了一般。而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學工作過程中,我們與書本、學生做着不同的互動,看着可愛的孩子們,我們更知肩上的責任重大。我們的腳步只能緊跟着自身的職責,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時刻關注學生們的成長,此時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覺自己是無比的自豪。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在欣賞山水風景,而是在對歷史的滄桑的一種回顧,歎息和哀傷,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激勵。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長我們的智慧,洗滌着我們的心靈。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讓我們得到一種啟迪,一種精神的寄託。文化的傳承,歷史的見證在這裏留下了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們的記憶中早已經是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生活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或許也只有當我們身臨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將這些詮釋出來。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同樣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教學工作是一種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們看不到吶喊聲,沒有歡呼聲,更加沒有掌聲。我們只能夜以繼日的工作在第一線,默默地服務好每一位學生。

讀着《文化苦旅》,讓我漸漸地明白了很多東西。我想,讀一本書除了能夠獲得理性和知識的`收穫之外,最大的享受可能是那種喜悦,有所思有所悟的那種喜悦。讀《文化苦旅》並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為需要用全部的心去感悟。但是讀着讀着,便會有所收穫。猶如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自己的成長和發展有其階段性,在《文化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餘秋雨先生有淵博的文學、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在中國悠久的文化發展史上,有許許多多傑出的才子,他的文章並不是最華麗最優美最感人肺腑的,但卻是令我感觸最深的,他的文章教會了我許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來自他內心深處的真切想法,看完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那純樸簡單的文字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動,是我精神上的愉悦,更是我心靈上的一次完美震撼。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文化苦旅》的第一篇《道士塔》從莫高窟外的一座道士圓寂塔寫起,講述了20世紀初歐美的學者,漢學家,考古家,冒險家以謊言和微不足道的金錢從王道士手裏掠奪走了石窟藏經洞內的大量的經文,經書,經卷的故事。在這篇文章中,餘秋雨教授表達了一種“恨”的情緒。恨外國的那些巧取豪奪的文化海盜,恨愚昧無知,貪圖小利的王道士,恨尸位素餐,昏庸無能的官吏,恨喪權辱國,腐敗無能的封建政府,……,還恨自己生不逢時,不能及時阻止強盜們的野蠻行徑。

恨外國人,恨他們懷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來到中國,恨他們用超低的.價格“買”走了經卷。可他們是怎樣來到中國的又是怎樣用超低的價格“買“走了無價之寶的經卷文中已有明確的回答:”沒有任何關卡,沒有任何手續,外國人直接走到了那個洞窟跟前。洞窟砌了一道磚,上了一把鎖,鑰匙掛在王道士的褲腰帶上。外國人未免有點遺憾,他們萬里衝刺的最後一站,沒有遇到森嚴的文物保護官邸,沒有碰見冷漠的博物館館長,甚至沒有遇到看守和門衞”,還有:“王道士口袋裏有了一些沉甸甸的銀元,這是平常化緣時很難得到的”。看看,“化緣”,説難聽點就是“要飯”,那能要到什麼呢王道士根本就是一個沒見過世面,沒有文化的人,他哪裏知道經卷的重要性!要是這樣的話,還不如把這些經卷讓外國人運到他們那兒,總比在中國受不到一點保護要強。然而餘教授説了:“這句話終究説得不太舒心”

佛教自古印度傳入中國,不僅得到了傳承,經歷代得道高僧地弘揚,更是博大精深。其精髓所在,皆可在經卷上得以體現。可是現在看來,佛教再昌盛,經卷再多,如果國家不富強,以至於外國人“出入自由“,那不管你有多少寶貝,也會被一一搬空,成為別人的手中之物。

也曾有人認識到“寶貝”的價值,“(葉熾昌),是金石學家,懂得洞窟的價值”;也有人想到過“保護”,“但是東西很多,運費不低,官僚們又猶豫了”。難道中國就真的湊不出那些運費嗎不,“朱門酒肉臭”,人家當官的不想出運費,即使有一批送京的,也是“沒裝木箱,只用席子亂捆,……,結果,到京城時已零零落落,不成樣子。”如果真如餘教授所想有有識之士去攔外國人運經卷的車隊,沒準還會被當作劫匪被抓被殺呢。國家已如此懦弱,如此混亂,老百姓還怎麼過日子,佛教恐怕也會沒落了。

這件事也反應了當時社會的混亂,政府的無能。讀罷文章,我也同餘教授一樣“恨”。要想不再添“恨”,只有國家強盛了,公民的素質提高了,所謂“盛世興收藏”是也。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為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它不甘甜,因為裏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其妙筆,以乾淨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羣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於我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我們靜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藴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楹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它不是經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屬於華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江南小鎮卻給予我們一種,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難怪歷年來,許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便會到此隱居起來,但在荒山結廬有着生活上的麻煩,「大隱隱於市」便成了文人來江南隱居的最好推力。其實我們對「隱」有着正反兩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當中國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區而開始凋零時,文人或學者們就會帶着他們的知識修養到此處隱居起來,藉以免於戰爭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與官場浮沉是文人們的失意時刻,做什麼事都不順心,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的身心獲得紓解,找個地方隱居,等休息夠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開始。壞處是有人會把隱居當作沽名釣譽的工具,假隱以求得一官半職,這些舉動讓中國特有的隱的文化開始產生變質,隱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後的名聲全然黯暗。儘管如此,我們對隱還是保有着正面看法,因為古代中國給文人發展的空間實在大狹隘了,逼得他們除了隱或許只有一死,與其這樣讓自己的雄心壯志殞落,我們會選擇沉潛,待有朝一日能東山再起。

餘秋雨曾説他常佇立前人佇立過之處,觀察自然與人文環境中去思考前。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據作者介紹,《夜航船》是一部明代文學家張岱編寫的小百科的書名,這樣的名字用於一部百科書確實讓我感到非常好奇。讀完了餘秋雨的這篇文章,才知道在千里之外的江南水鄉,有一種有趣的“夜航船”文化,張岱的書名便來自於此。

這位大學者顯然是夜航船中的常客。他如此博學多才,不可能長踞一隅。在明代,他廣泛的遊歷和交往,不能不經常依靠夜航船。次數一多,他開始對夜航船中的小世界品味起來。

船客都是萍水相逢,無法作切己的深談。可是船中的時日緩慢又無聊,只能以閒談消遣。當時遠非信息社會,沒有多少轟動一時的新聞可以隨意評説,談來談去,以歷史文化知識最為相宜。中國歷史漫長,文物典章繁複,談資甚多。稍稍有點文化的人,正可藉此比賽和炫示學問。一來二去,獲得一點暫時的滿足。

張岱是紹興人,當時紹興府管轄八縣,我的家鄉餘姚正屬其中。照張岱説法,紹興八縣中數餘姚文化氣息最濃,後生小子都得讀書,結果那裏各行各業的人對於歷史文物典章,知之甚多,一旦聚在夜航船中,談起來機鋒頗健,十分熱鬧。因此,這一帶的夜航船,一下去就像進入一個文化賽場。

他在《夜航船序》裏記下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昔有一僧人,與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談闊論,僧畏懾,拳足而寢。僧人聽其語有破綻,乃曰:“請問相公,澹台滅明是一個人、兩個人?”士子曰:“是兩個人。”僧曰:“這等堯舜是一個人、兩個人?”士子曰:“自然是一個人!”僧乃笑曰:“這等説起來,且待小僧伸伸腳。”

讀到這裏,我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實在太有趣了。趕緊講給胡兄聽,但故事從我嘴裏講出來,頓時遜色了不少,所以為了能讓胡兄以及其他有興趣的友人瞭解這個故事,我將文章中的幾個段落直接呈上,希望能與他們一同分享。

瞭解了江南水鄉的夜航船文化,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父親經常給我我講起在火車上的種種趣聞。在那個公路與航空交通不甚發達的年代,人們的出行工具多為火車,長途短途的旅人們總是那樣來去匆匆。父親經常出差在外,自然遇到很多人很多事。還記得父親最後的總結大概是這樣説的`:“在火車上聊天兒,是最輕鬆自由的地方了,平時可不敢亂説話,不定哪句無意中説出來的話就會被人傳到領導或別人耳朵裏,弄不好就會惹麻煩,弄出政治問題!但是在火車上,就沒這擔心了,誰都不認識誰,聊唄,到了站各自拎着包下了車,誰認識誰呀,真是,説過的話就跟沒説一樣!”

沒想到在那個年代,火車廂這小小的空間成了言論自由的場所,火車承載了無限自由的思想!父親不是搞文學的,所以沒有餘秋雨這篇夜航船講述的那樣引人入勝,但是同樣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在我就套用名人的話,稱它為“火車文化”吧。下次回家一定要把夜航船的故事講給父親聽,共同回憶一下多年前他所經歷的“火車文化”。

標籤: 讀後感 苦旅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ldk73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