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清明節 >

清明節隨筆15篇(精)

清明節隨筆15篇(精)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應該很少人不知道隨筆吧?隨筆是過去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語言靈動,婉而多諷。那麼,怎樣才能寫好隨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隨筆,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清明節隨筆15篇(精)

清明節隨筆1

我的家鄉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小鄉村。那裏青山環抱,樹木葱蘢。每年的清明時節,都是家鄉的人們祭祀祖先的節日。因此一到清明時節,我都會和爸爸、媽媽去家鄉掃墓。

每次來到爺爺奶奶的墓碑前我都想哭,因為我總想起爸爸和我説過的一個故事:一個小男孩七歲那年父母雙亡,從此他和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從小他沒穿過一件新衣服,沒吃過一頓飽飯。他靠親戚和學校的資助唸完中學,並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師範學校,當上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這個小男孩就是我的爸爸。爸爸是個堅強的人,沒有因為命運的坎坷、生活的貧困而放棄自己的學業。爸爸在我學習最沒信心的時候告訴了我這個故事,我知道,爸爸是為了讓我明白了:不能因為一點困難就放棄自己的理想。

清明時節這天,我來看望我那沒見過面的`爺爺、奶奶。我想告訴他們:“爺爺,奶奶,你們安息吧!你的兒子現在過的很幸福,他用他的堅強換來了一個幸福的家庭。你的孫女也會做一個堅強的人,為自己的理想去拼搏!”

清明節隨筆2

青春的芽苞雖是短暫,在那憂傷的`清明節前,凋謝枝頭,令人歎惋,可是啊,春天的凋零並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生命的涅槃,更高層次的再生喲!

和着清風晾曬,脱其嫩稚,伴着炊煙殺青,斂其豐腴。拾一堆山竹,再添一把松針,燃起篝火烘焙,煙温香暖中出落成纖纖美人,婷婷玉立,含而默默,始為上品中之佳品!佳品中之絕品也!在春後的時節,燒一壺清泉,把她沖泡,未見其形已聞其香!

暗香氤氲,裊裊娜娜。看其形,觀其姿,歎其舞,驚其顏,儀態萬千,風情萬種!鮮活一波春水,清綠一片心空!啜一口清甜,聞一絲香遠!

清明節隨筆3

歲月的長河中,誰都沒有遺忘古老的誓言,於是每年的這時候,人們懷着絲絲虔誠的心緒,又一次漸漸地走近煙霧繚繞的山野,走向泥濘難行的羊腸小道,走到那片依舊安詳、寧靜的墓地前。

看着雜草蔓生的墳墓、殘缺不全的墓碑,本來低沉的人們,在這荒涼的曠野越發的沉寂。透過已經模糊了的墓碑,想着躺在地下從未謀面的先人,假想着和他們有關的歲月,以及那些被深深的埋在黃土地的`故事。曾經的曾經,他們也真實的存在於這片埋着他們骸骨的黃土的上面。而今,我們延續着他們的生命,承載着他們的希望,用一顆真誠的心在思念他們。

鮮豔的映山紅,怒放在這個寂寥的山野;沉重的步履,踏在這片本該歸於清淨的墳墓。每年的這個時候,爸爸都會領我們去祖墳掃墓,去緬懷我們的祖先,而今年的我這個時候,還在他鄉,還在為生活而努力拼搏。不能回家鄉,不能像兒時那樣牽着父母的手去祖墳掃墓,但是我卻懂得,是我長大了、是我成熟了,能把父母對我的那一份責任、那一份辛勞漸漸減輕了。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一年一度的掃墓,一年一度的對故人的思念。季節隨在時間在變幻,歲月隨着季節在流逝,那條踏向祖墳的山路,在走了一遍又一遍後,我看見的是,爸爸已不再挺立的後背、媽媽已不再烏黑的頭髮。在夕陽下、在細雨中,他們的步伐不再矯健、背影不再清晰。清明的思念,不再僅僅是對先人的緬懷了,還增添了對父母思念與關心。於是,在這個清明之後,我的心裏多了一份責任,多了一份重量。

可是,可是總會有那麼一天,我也會拾起一生的腳印,轉頭或凝眸間,乾淨的走到這裏,就像祖先那樣。但是,那畢竟是很久、很久以後的事,所以我得趕緊,趕緊珍惜眼前的那些人、那些至親至愛的人、那些一生與你相伴的人。

清明節隨筆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轉眼間,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了,今年的清明節沒有下雨,根據新的放假制度,清明放一天假,於是我便隨媽媽回老家掃墓祭祖。

“滿街楊柳綠似陰,畫出清明二月天”,我們帶上鞭炮、紙錢,跟爺爺奶奶一起踏上了掃墓的路程。一路迎春花黃,楊柳樹綠。我們踏過一個個泥坑,踐過一條條小溪,走過長長的山路,終於來到了祖先的墓前。

祭過三婆之後,我們來到了姥姥墓前。我們點了幾柱香端端正正的插在墳前,再把紙錢撕開點燃。燒完了的紙錢化作一片片白灰,隨着風飄向遠方,噼裏啪啦的鞭炮聲也遠遠的傳開了,同時,我的思緒也被帶回了遙遠的過去。

姥姥生前一直過着艱苦的生活,生下爺爺他們想必也非常痛苦。在爺爺讀書時糧食緊缺,每天上學都必須自己從家裏帶桌子凳子,自己扛着走幾公里的路到學校。有一次,姥姥送爺爺去學校的途中,一輛車子駛過,姥姥把爺爺一推,自己卻被車子撞了。從此,姥姥與我們陰陽兩隔,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深愛的孩子們。後來,失去母愛的'爺爺通過努力當上了一名醫生。

姥姥,今天您的曾孫女來看您來了,您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您的愛卻留下來了,您的愛可以永遠照耀着活的人。

這份親情讓我們心緊緊的相連,這是血濃於水的情感。無論時空怎麼轉變,親情不會變,感恩的心也不會變。不是嗎?

清明節隨筆5

哀傷的氣息一直沿着低矮的土坡向上爬,爬過五彩的河堤,爬過擁擠的羊圈。羊兒們不再咩咩叫,有所察覺地安靜了。空氣中絲絲的潮濕,增添了幾多哀愁,或許在哪個人的臉頰,淚水已不可歇止地流下來。

那片鬆軟的古桐色土地,被雜草掩蓋着,若有若無。

外祖母拉着我的手,努力地往上爬,有時,外祖父會過來拉我們一把,外祖母的滿頭銀絲便拂過我的'臉。我拿着一根竹竿,慢慢地撐着,聽他們講那過去的故事……

那矮矮的三個小土堆,可是我長眠在地下的曾祖先們?清煙裊裊,紙絮紛飛,和着人們的思念和愐懷。我輕輕捧起一把黃土,唯恐驚醒沉睡的他們。往事在外祖父的敍述中,緩緩展開,那是一段充滿硝煙的日子,這裏記載着他們傳奇而又平凡的一生。我靜肅在墓前,哀思如潮,恍惚間,彷彿聽到先人的聲音在耳旁響起。

荒涼的山上又起了悽清的雨,讓活着的人更加懷念那些離去的人。

清明節隨筆6

清明節回家,藉着掃墓,重走童年的路。

爸爸是浙江人,以做松油,做香菇謀生。所以從小我們田裏的活幹的少,但是,山是我們最熟悉,尤其是熬山。那裏到處留着念想,佈滿回憶。

記得有一次在山上過夜,夜裏醒來,聽到森林裏傳來陣陣呼呼聲,一摸,爸爸不在。我頓時恐懼無比,哇哇大哭。我摸黑邊哭邊跑,最後發現附近有一盞煤油燈亮着,原來勤勞的爸爸看我睡着便起來挖菜地。白天要做松油,做香菇,還要幫助生產隊管理一大片的`地瓜,實在沒有空,於是爸爸常常利用夜晚摸黑種菜。

爸爸已經走了十多年,可是爸爸用身體力行傳給我們兄弟姐妹的一大筆財富——勤勞,所以時值今日,我們不敢懈怠,唯有勤勞對待生活。

此刻,滿眼望去,記憶中的筍廠早已拆除,松樹沒有了蹤跡,杉木,翠竹,板栗樹等經濟林取而代之。或許那些曾經的採田珠,採蘑菇,拾茶梨。故事也將漸漸老去。

幸好還有媽媽和我們一起嘮叨那些年裏的老故事,還有媽媽陪着我們踏上熬山路。多年以後,誰來陪我看熬山?

清明節隨筆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提到清明節,大家想到的大概就是給自己那些面都沒見過的老相宗掃墓燒紙,亦或是半夜三更上廁所沒紙你老祖宗來給你送紙來了(什麼玩意)。

清明節不只有那些陰間玩意兒,它也擁有跟其他中國傳統節日一樣的美食——青團and清明粑粑。清明草是用來做這兩種食物的原料,這可不是長在墳頭上的草,在路邊經常就能看得到,其莖、葉為綠色且表面有一點絨毛,花為黃色,跟傳説之下①裏的.“小花”一個損色兒。採摘清明草時一定注意不要連根拔出,只需把莖掐斷就可。

我曾經與一個同學去採清明草,操場(重師那個大操場)修建以前是一片荒蕪之地,雜草叢生,清明草也是大面積繁殖,熟悉的“草影”早已讓我有了想讓它離開地面的念頭。

説好的“清明時節雨紛紛”,當天不只是萬里無雲,可能十萬裏都無雲,太陽曬着地面,沒有一點清明節陰間的氣氛。我在這“千里清蒸,萬里紅燒”的氣候中尋找着一棵棵草,找到了就把莖掐斷,從地裏取出來再放到一隻手裏邊,不出一會兒就有了一大把草。太陽似乎並沒有看過日曆,愣是把清明節過成了三伏天,草有很多絨毛,手心很快就開始往外排水,毛乎乎加粘乎乎的感覺似乎讓我隱隱約約看到了過世已久的老祖宗的容貌。在我不斷穿越陰陽兩界的情況下,我們總算把清明草的數量採集夠了,清明粑粑就此出鍋,味道我不是很記得,但我只是喜歡去採清明草罷了。

結果一般都不會比過程快樂,快樂的是為結果而付出的努力,老祖宗,需要我給您燒個粑粑過去嗎?(嗶——)

清明節隨筆8

清明時節特有的雨絲欲斷還續,從遙遠的天邊無聲飄落在荒諒的山野。我的心也隨着這纏綿不斷雨絲,在微風中飄來飄去,永無定所之處。

走着泥濘的山路,踏着滿地的荊棘,一路上艱難地尋找着爺爺的墓碑。找到了,找到了!“爺爺,爺爺!”我的心劇烈的顫抖,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我撫摸着爺爺的墳頭,輕聲地告訴爺爺“爺爺,我們來看您來了,這下您不覺得孤獨了吧!”

我懷着虔誠哀思的心情,將爺爺墳前墳後的衞生打掃了一遍,為爺爺獻上了鮮花,擺上供果祭品。爸爸點燃一柱香,插在香爐中。看着縷縷升起的青煙,一幕幕往事又湧上我的心頭:爺爺,是一個自立自強的人,做什麼事都非常認真。

記得您在為我們建房子時,那正是一個夏天,天氣非常炎熱。無論是設計、施工、買材料,都是您一手完成,哪怕是一顆小小的釘子,您者要親自過問。您每天都汗流浹背地穿梭在工地上,臉被太陽曬得黝黑髮亮,肩頭上的皮紅通通的,死了一層又一層。當我每次問他疼不疼,他總是樂呵呵地笑着説:“不疼,這點皮肉之苦算不了什麼,為子孫造福是我最幸福的事。”您這時的笑總是那慈祥,那麼真摯。在房子建好半年之後,您因勞累過度,得了重病,最終離開了我們。

今天又是清明節,爺爺,我有好多話想對您説,哪怕雨水淋濕了我的頭髮,泥漿沾滿了我的衣裳,我也毫不在乎,我一定要陪伴您多坐一會兒,只想看看您那黝黑的臉龐,想聽聽您那慈祥的'笑聲……爺爺,我是多麼想您啊,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您。看着那縷縷升起的青煙,我彷彿看到了爺爺燦爛的笑臉,聽着枝頭鳥兒清脆的鳴叫,就好像是爺爺在喊着我的乳名。淚水再一次把周圍的一切又模糊了。

再見了,爺爺,我們要走了,下一個清明節我們還會來看您的。

清明節隨筆9

清明,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日子,是一個人人不能迴避的節日。虔誠、莊嚴的色彩,凝結了這一天的主色調,但她還在向我們傳遞着更多更多的色彩和情懷。

古往今來,在中華民族的寶典裏,清明這個節日最具多重含義和多重意義。她是祭奠先祖、緬懷親人的重要節日,是傳承歷史的人文景觀,更是抒發中華民族認祖歸宗民族情懷的真實寫照。但她還是一個親和大自然的節日,清明時節,神州大地氣候回暖,草木繁茂,是郊遊踏青的最佳時節,多少文人墨客為之迷戀,南宋吳維信的《蘇堤清明即事》,將此表現的最為直接:“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抒發了內心的感受和對這個節日的迷戀。人們需要在清明這個節日裏感受生活,感受自然,感受情結,感悟心靈。

清明在我最初的心靈感受中,是快樂多於凝重,沒有憂傷和悲痛。草青了,樹綠了,柔軟的春風拂來,讓人暖洋洋的,我們都像換了羽毛的小鳥,盡情地撒歡。清晨,從父母手中接過平日裏不多見的零花錢,帶上午飯,去烈士陵園掃墓。站在烈士塔下,高聲朗誦着:無數的革命先烈為了人民的利益,在我們的前面英勇地犧牲了,讓我們高舉起他們的旗幟,踏着他們的血跡前進吧。在那一刻感受到了莊嚴、肅穆,油然產生了一種敬畏、敬仰的心情。望着一排排烈士墓碑後面的抔抔黃土下面,都曾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都有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但不知在這裏還連着許多人的憂傷和悲痛。清明,把一代又一代人的牽念鐫刻在這裏。但那時,不懂得每一個人在他的人生旅途中都要付出失去親人的沉重代價,不懂得詩人杜牧所描繪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情感和體會不到它的內涵。當母親逝去後的第一個清明節到來之時,心中陡然沉重,思念之情越發強烈,隱隱之痛陣陣襲來,正像宋代詩人高翥在《清明日對酒》中所述:“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思念和悲痛銘刻在了心底。

清明的雨水紛紛揚揚,是一種大自然的景象,悲情與春思化作濃濃的人文關懷,是文人情懷的一種意象,生命與大自然的融合更是一種炫美的景觀,她們都融化在歷史的.傳承之中。清明節紀念英烈和先人,是對逝者的緬懷和尊重,也是對歷史的銘記,它盪滌我們的心靈,清思明理,化為一世清明的情懷。

我在想,清明作為一個節日,我們應該有一種節日的情懷,它不只是悲悲慼慼,淚灑黃土,生者與逝者用不同形式進行對話。它還藴含着豐厚的文化內涵,呼喚每個人對節日的情懷和情感,讓我們的文化不在節日中被失落,讓我們的節日在文化中度過。

清明,它是個慎終追遠的節日,它又是一個生命生生不息,欣欣向榮的永恆。

清明節隨筆10

清明節大約始於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曆史的周代。每年都盼着它早早到來,因為只要清明節一到,天兒就暖起來了,我們就可以漸減衣物,無憂無慮地狂耍了。這對於我們小孩子來説是件多麼“爽”的事啊!其實我們盼清明節還有另一個原因。在這時期,我們的户外活動特別多,比如説植樹啦,掃墓啦,踏青啦……

我來自一個古老的小鎮,我們家鄉的清明節又有它的與眾不同。

在清明節這天,家家户户一大早便攤好柳葉餅當早飯吃,預示着辟邪,驅盡妖魔鬼怪。吃完早飯又開始下一個程序,大夥齊動手做菜祭祖,要越早越好,因為我們家鄉有句諺語叫“早燒清明晚燒冬,七月半等不到小日中”。誰家祭祖早,誰家老祖宗就會保佑家裏興旺發達,多麼樸實的人們啊,這寄託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們家鄉清明節還有個小風俗就是吃完午飯,家裏不論男女老少都要用皂角洗一洗頭髮,洗去往日的污垢和晦氣。儘管隨着時間的流逝,人們已經漸漸都不那麼做了,但老人還是依舊保持着洗頭的傳統,所不同的就是用洗髮水代替了往日的皂角。

我們家鄉清明節的'重頭戲莫過於趕集了。人們吃完飯收拾妥當了,便拖家帶口到鎮上去趕集。起源於何時,老人家們也已經説不太清楚了,只知道這個風俗是老祖宗傳承下來的。不大的小鎮街上卻人山人海,兩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小攤。有賣衣服的,有賣生活用品的,有賣吃的,還有賣我們小孩子喜歡的玩物的……總之應有盡有,看得我們是眼花繚亂,擠得我們是分身乏術,吵得我們是震耳欲聾啊……我通常是約上幾個小玩伴帶上幾個零花錢也去湊湊熱鬧,鍛鍊鍛鍊自己的生存能力嘛。這不,今年我還討價還價買了只灰耳朵兔子,他現在被我養的好肥好可愛啊!

這就是我們家鄉傳統而又與時俱進的清明節!你喜愛我們家鄉的清明節嗎?

清明節隨筆11

有時候我們總是以為外界環境錯了,其實錯在內心。

這個假期有幸能一個人獨自在學校,在宿舍,一個人的生活,能讓我把精力更多的放在精神層面。

1。思考了自己與外界的關係

之前有個名詞“社會主義巨嬰”,老是自詡見多識廣,最終也栽在了這個詞上。無法處理好與外界的關係是巨嬰的一個特點,一個人為中心,沒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好吃懶做”,表裏不一……沒想到另一個我如此不堪,好像恰好佔到了我最討厭的所有性格。

我也有要守護的東西,但這種守護的信念還不夠強大,其實也是自己本身不夠強大。前期一直吃虧,其實吃虧也不失為一種好事,但要講究一個度,比如一場遊戲,你可以為了求穩在前期讓資源,但是同時也要保證自己的一個發展,如果不管不顧,只是一味的讓,一味地主動吃虧,那不過是給自己掘了一個深深的墳墓。

2。重新思考了夢想

其實關於夢想我沒有停止過思考,就像對科技產品那種無法抵擋的熱愛一樣,對夢想,我也是有自己的想法。我想要自由。?之前老是以為,只要逃出來就是自由了。但萬萬沒有考慮過我逃出來後要面對的是什麼?也許就死在邁出所謂的自由的一步的那個距離,天真的以為自己為自由而死,其實只是宇宙中一顆小小塵埃的消散。沒有價值,也沒有意義。

所以我還要活下去,不僅要活,還要活得漂亮。就像《讓子彈飛》中張牧之説的“之前是不想和他們玩,現在我不僅要玩,還要玩的贏”。

3。思考另一個自己

只有有做過一個性格色彩的調查,我是一種“紅藍色彩”,這是兩種非常矛盾色彩的混合,這種性格色彩的人剛開始的時候是一種色彩,但是在後天不可抗的'因素的影響下,形成了一種與之相對的色彩的“習慣”,漸漸的自己也認為是理所當然,於是便有了“紅藍色彩”這就很好玩了,就好像諜戰片一樣,你不知道誰是卧底,只有通過觀察“自己”的行為,習慣,動作,甚至分析自己的心理,來判斷自己最開始時候的性格色彩是怎樣的。這是一個有挑戰的,且具有一定欺騙性的工作,不過我挺喜歡的。就好像知道有寶藏,也知道獲取藏寶圖的方法,沒有理由不去試一試。

4。忠於自己

這篇文章寫得有點亂了,像散文,但是還分着點。這就有點四不像了,不過,開心就好,這就是我的風格。

我決定,任何時候都不對自己説謊。不論屈從於多麼強大的勢力和輿論。這是生而為人的一項基本權利,和作為一個獨立人格的前提條件。ineedtodothis。

5。找個活着的理由

有時候覺得王者榮耀這個遊戲的人物設計團隊真的有水平,每個人物的台詞,既符合設定,也有一定的思辨意味。這個遊戲中,韓信有一句台詞「人總得找個活着的理由」每次聽,都如雷貫耳,加之韓信這個英雄可以説是一個大心臟,carry全場。不免讓我想,我活着的理由是什麼?也許高中的時候會説出一堆大道理來。但是我現在卻不知道了。計算機夢破滅過,籃球夢破滅過。我現在還能為了什麼活着?説實話,為了我喜歡的姑娘。之前會覺得人生嘛,眨眼一瞬間,要讓自己短暫的生命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一道印記。但還是自己當時太年輕,忽略了為人的本質屬性。人嘛,就是要生活,要去愛和被愛,這是人基本的也是終極的快樂。所以也不為那些虛名浮利。就是為了自己喜歡的姑娘,努力變成一個優秀的人,能在合適的時候,有合適的資格,和她在一起。就是這麼簡單,為了愛。《大聖歸來》中孫悟空使盡渾身解數也無法掙脱如來的“法印”,但就是為了小和尚,不顧自己的“拼命”,讓法印“不攻自破”。

嗯,大概説這麼多吧,又到了快凌晨一點。説好的早睡早起呢。

晚安啦,我的愛人。別等我,你只需肆意奔跑,剩下的交給我就好了,放心吧。

清明節隨筆12

今年的清明節來的真快啊!正如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以前我總是以為清明節很好,可以放假了,我就多麼想要清明節快一點到,終於清明節到了,可是那個時候一開始還玩的很好,一到了星期一就一直下大雨,下個不停,還得我們上學都成了一個麻煩,從家裏到學校就已經濕了全身的一半,雨一下就是2個星期半了,還記得一次去上學的時候也是清明節後的.最後一天下的雨了,那一天偏偏就下大雨又冷又颳風,我最不喜歡的下大雨時鞋子進水,一進水就很難受了。但下那麼大的雨也有好處跟壞處。

雨的好處。現在中國有很多的國家都是缺水的,像我老家那樣,那裏的跟都已經快乾枯了。那一年是過年,我回了老家一次,幾天後就很無聊就到爺爺的田地去看看,一看就嚇一跳,那裏的那條用來澆菜的河水就只能裝2個水桶那麼多了,不但是這裏還有被的地方也是這樣。一次我又跟爺爺奶奶去他們種的新田地,我又看到了那些河都已經乾渴,就只有小小的水了。水都還是黑的。

我在老家也有半個月了,也應該回廣州了,在我沒回之前就下了一場大雨,第二天就回去了,但那些河也已經裝滿水了。加上現在又是清明節下了這麼多天的雨,老家那裏的河水也夠種田地的人用也用不完了。

雨水的壞處。清明一到,就下去了大雨,學生們上學就出問題,雨就不停的下着,人也只好撐着雨傘去上學,儘管帶了雨傘照樣也會被雨淋濕。而且雨下了這麼多天隨時隨地都會引起洪災,雨即有好處也有壞處,雨少下也不行,雨多下也不行,就像我家對面有條河,裏面養着很多魚,但河水都早被污染了,清明下雨那時,河水就漲起來了,那些魚也游上來了,那水越長越高,幸好人們及時處理了,才退出了危險。

清明雨上,我又學到不少知識。

清明節隨筆13

清明節,一個讓我們紀念無法見面只能思念的那羣人的節日。有著名的詩説:“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樣看來清明節應該是一個屬於懷念的、感傷的節日,而我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都應該圍繞着這個感傷而懷念的主題。

陰沉沉的天,偶爾飄下一絲絲淅淅瀝瀝的春雨,清早起來吃幾個清明糰子,領着孩子或跟着父母或隨着單位一同去某一公墓,紀念某些應當紀念的人。為他們燒去一些紙錢,為他們送去一些鮮花水果,然後再他們的墓碑錢訴説自己的過往,許下自己的心願,最後再他們的墓碑錢放上一些鞭炮。然後大家默默地,沉重的回到家裏,伴隨着陰沉沉的天空,灰濛濛的空氣,體驗着一絲絲叫做傷感的情緒進入清明節晚上的夢鄉。這應該就是我想象中的清明節了。

而如今,這個20xx年的清明節,陽光無比的燦爛,天空無比的晴朗,外婆親手做的清明糰子早在昨天就被我們搶光,吃光了,因此今天早餐吃的是牛肉拉麪。而如今我剛剛結婚,沒有孩子,父母正好半百的年齡對於掃墓不太上心,單位只是放假,因此我沒有任何理由去某一公墓,為某一人掃墓!如果不是手機的待機畫面自動變成了清明節的圖樣我想也許我會不知道今天是清明節!

曾經我跟着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去掃墓過,印象裏就是爬山,摘果子,拔草,然後等待,沒錯,就是等待,等待大人們輪流在墓碑錢説話,甚至哭泣流淚,然後放鞭炮,最後回家吃點心!如今回想起來我不知道那樣的掃墓我紀念了誰?懷念了誰?我又感傷了一些什麼?

曾經我跟着老師與同學們一起到劣勢公墓去掃墓,我們戰戰兢兢,輕輕地呼吸,整齊的列隊,肅靜肅靜的聽着老師宣讀劣勢們的光榮事蹟,然後向烈士們獻花,圍繞劣勢墓碑默哀三分鐘,繞場三週……直到坐上返校的校車後才有人輕輕地交頭接耳,直到下了校車大家在操場上盡情的喊叫,蹦跳以此來宣泄剛才在公墓中的憋悶情緒!我不知道那時候我記住了多少個劣勢們的光榮事蹟,我也不知道那時候烈士們的光榮事蹟在我心裏留下了多少震撼。印象裏只有那一縷盼望早點回家,早點能夠坐下來吃點心的心思!

曾經多少個清明節我撒着嬌,説着自己工作忙,讓父母、祖母、外祖母們不要逼迫自己一同去掃墓,雖然那時候已經不用爬山,全都搬遷到公墓裏了,我依然不願意掃墓,只希望在這假期裏能夠多休息休息,或者多玩鬧玩鬧,掃墓對於我而言是浪費體力、浪費時間的'事情!

而如今我想我需要過清明節這一個節日,雖然不去掃墓,不去買鮮花,放鞭炮,但是我願意用我自己的方式去紀念那些需要且值得我們紀念的人們。我自己的方式就是在家裏,安靜的思念那些我所需要思念,我所想要思念的人,靜靜地回想那些人的一生事蹟,靜靜地品味那些人人生的酸甜苦辣,靜靜地思考那些人平生的所失、所得。靜靜地送上我最最真摯的敬佩!有時候心情也需要調劑,最好的狀態並不是每天快樂幸福,人生應該是全面的體驗各種情緒。這種藉着清明節讓心情小小的感傷感傷也是一種心情調劑的方式。

人這一生,在學校裏的的努力是為了將來有一份好工作,而工作時候的努力是為了能夠保證家庭的物質生活。而工作之餘的學習,享受都是為了建造我們的精神家園。當温飽問題不再是我們奮鬥的目標,那麼建設我們的精神家園就成了最最要緊的一件事了。所以我們必須學會思考,思考自己的人生。因此我們的確應當,至少一年當中在清明節這一天認真努力的思考那些需要且值得我們思考的那許多前輩們的人生,以此來總結經驗,對比自我,爭取給自己制定一個更加美好的人生!

清明節隨筆14

又是一年清明時,起風。思緒隨着風兒愈飄愈遠,或許談不上傷感,或許談不上離愁。只是在這懷念的季節裏,想起已故的人和已逝的往事。於是,淡淡的哀愁隨着清波盪開,盪開……

清明時節雨紛紛。瞧,飄飄灑灑,悽悽冷冷,絲絲細雨,濕潤心頭,也喚醒我。滴滴答答,似乎很雜亂,又似乎很有律動力——正像我的心情,不悲不喜。我輕輕地走在這林間路上,享受着這難得的安靜。低頭沉思,想起那個他——在很久以前,他也像我一樣,沉醉於這清明雨之中。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但細雨紛紛,讓人感受到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悽迷而又美麗的境界。於是,他寫下雨中行路者的心情——清明時節雨紛紛。他就是杜牧。

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裏,我理所當然地想起已故的親人。他們走,卻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但卻免不多愁善感幾回。身在雨絲風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趲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悽迷紛亂。杜牧或許與我同樣的心情。看那春雨濕衫,行人孤身趕路,觸景傷懷,心頭的滋味複雜。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又平添一層愁緒。於是,他寫下這句千古名句——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雨不知不覺,我的愁緒彷彿收斂回來。人生自古誰無死,何必傷感離愁,抽刀斷水水更流,人生亦如此。杜牧或許明白人世間分分離離,故寫下“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一絕句。行人也不願繼續哀愁下去,或許想散散心頭愁緒,於是借問酒家何處,而遙指杏花村卻令所有人豁然開朗。或許人生總有那麼一些死結,需要別人幫我們解開,而杜牧這句,寫得實在深得人心,一語驚醒我這個夢中人。

喜歡,很是喜歡。喜歡寫這首詩的高明的詩人,寫得自如之極,興味隱躍,餘韻邈然,耐人尋味。

喜歡清明,那種感覺,很是輕鬆很是愜意。楊柳拂過心頭,悄悄地盪開那顆憂愁的心……

清明節隨筆1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大家熟悉的一首詩,同時在詩中也提到了我國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

轉眼又到了清明節,不知為什麼,清明的日子總是陰雨連綿的,似乎老天也在為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而感到悲傷。

大家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嗎?我把找來的資料跟大家分享吧:相傳兩千五百多年前的周代,有一個妃子千方百計要讓自己的孩子當上皇帝。於是她設計害死太子,太子的弟弟重耳也被迫逃亡。途中重耳餓暈在一棵大樹下。中爾手下有個叫介子推的大臣,看到此情景,便從腿上割下一塊肉,烤熟了給重耳吃下去……後來,重耳返回都城作了君主。他重賞了身邊所有有功的大臣,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提醒他才想起了那段往事。重耳羞愧極了,他立即派人請介子推,可怎麼也沒請到。於是重耳親自到綿山去請介子推,可介子推仍不肯出面。有人給重耳出主意:放火燒山,只留一條出路。可沒想到介子推被燒死了。重耳傷心極了。第二年,重耳再來此地紀念介子推,發現燒焦的老柳樹又復活了。重耳把這棵樹起名“清明柳”,又把這個日子定為“清明節”。

大家知道清明節的習俗嗎?其實我也不知道,是媽媽告訴我的'。媽媽説:“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祭祖。”

此時此刻,我又想起了那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

標籤: 清明節 隨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qingming/q39rq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