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中秋節 >

關於中秋節的發展與變遷

關於中秋節的發展與變遷

人們真正意義上的中秋節,應該是在唐朝。唐朝是文化發展的巔峯,中秋節也在這一時期,成為了十分盛大的節日。不僅民間流傳甚廣,在皇宮之中,也十分重視這一傳統節日。是因為當時大唐名將李靖平定了戰役,唐高祖李淵舉辦歡迎儀式,連民間都張燈結綵,家家户户門口擺出了圓餅,讓唐高祖大喜,當即寫了一句詩:

關於中秋節的發展與變遷

“仲秋”諧音“中秋”,就因為這件事,之後每年都在李靖歸來的這一天,也就是農曆的八月十五,人們都開始過“中秋節”,家家户户都會吃月餅、賞月,共同坐在一起吃團圓飯。

也有無數詩人面對月亮,抒發自己對家人的想念之情。

中秋節賞月,古人往往會賦予月亮特殊的意義。這首詩的背景,是張九齡被李林甫誣陷之後,遭遇貶謫,看到海上明月,心中生出一種無法言喻的悲涼。想起家鄉的親人,即便我身在遠方,但我們仍然可以同賞一輪明月,以此寄託思鄉情切,也是一種安慰自己的無奈之舉。

到了唐朝的中後期,日本也派來“遣唐使”,以學到唐朝的'先進文化為驕傲,而中秋節這一習俗,也是這一時期傳到了日本。至今日本仍有過中秋節的習慣,日本人過中秋節不吃月餅,卻學到了唐朝另一種美食,叫做“唐朝糰子”,跟現在的大福差不多,在中秋節這天,他們會一起吃糰子,祭拜月神。值得一提的是,中秋節是唯一一個,和中國過節時間一樣的節日,都是在農曆的八月十五。

中秋節起於唐朝,但是真正興盛,卻是在宋朝。歷史上一直流傳“強唐弱宋”的説法,但其實並非如此,宋朝只是軍事能力稍弱,但是文化發展,卻並不比唐朝時期差。每年到了中秋節,宋朝人民都會提前準備吃食,有錢人甚至會包下酒樓,在酒樓之上,和親朋好友一起賞月,不亦樂乎。

宋朝人過中秋,講究與民同樂,似乎在這一天,人們都能放下所有哀愁,沉浸在中秋佳節賞月的歡喜之中。上到王孫公子,下到貧民百姓,大家都引吭高歌,對月吟詩作對,一片和諧景緻。除了喝酒玩樂,人們也漸漸對月亮產生了期盼,把這種願景加在了賞月上。

中秋節除了吃吃喝喝,還流行“拜月”。這種方式很像以前的人們拜魁星,男人希望月神保佑,能夠仕途暢順,女子也乞求福祉,能夠得到嫦娥的恩賜,變得貌美如花。這樣的活動,在宋朝層出不窮,雖然沒有什麼實質作用,但也成為了一種風尚,盛行一時。

中秋節這一傳統節日,在宋朝得到了大力提倡,不僅民間熱鬧非凡,就連皇家也會舉辦宮廷舞會,邀請大臣共同賞月,以示皇恩浩蕩。而這種熱鬧的景象,在後來的元明清朝,卻很難見到了。過節的花樣也漸漸少了很多,大多都是延續前朝,吃月餅、賞月,看歌舞,已經沒有什麼新意。

雖然後來的中秋節,不復往日的盛況,但在官員心裏,仍然是一種美好的存在。因為從元朝之後,官員的放假時間,被一減再減,只有幾個傳統的節日,像春節元宵節等會放假。而中秋節,也是難得的放假節日之一,即便不熱鬧,官員也會趁這個時間,好好和家人放鬆一下,聊勝於無。

標籤: 中秋節 變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zhongqiu/l6w13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