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生活範例 >科普知識 >

村莊整治改造調研分析

村莊整治改造調研分析

農村村莊改造(村莊整治)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礎性工作之一,是統籌城鄉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是惠及農村千家萬户的德政工程,是立足於現實條件,縮小城鄉差別、促進農村全面發展的必由之路。為探索XX區農村村莊的改造、整治,本文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分析了XX區當前農村村莊改造的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今後村莊改造的方向與途徑。

村莊整治改造調研分析

  一、村莊改造的基本現狀

隨着工業化、城市化的快速推進,XX區的村莊改造以推進農村城市化為契機,以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為主線,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按照不同的基礎和條件,基本確立了四種改造模式:一是整體搬遷。對重點工程建設需要整體搬遷的村,從優化整合村莊佈局入手,通過整體搬遷,集中安置,建成了一批農村新社區。目前有10個村已基本上整體搬遷,4個村已拆遷了50%以上,基本建成慈湖人家、姚江花園、楓灣家園、麗莊西苑、費市安置小區等,總建築面積117萬平方米。二是逐步搬遷。凡列入實施撤遷並已拆遷了部分自然村的村,或已有規劃還尚未實施徵地撤遷的過渡型村,暫以衞生整治為主,改變目前村莊髒亂差的狀況。如城市工業功能區範圍內的村。三是保留整治。凡目前還尚未規劃徵地撤遷,今後相當長時期內仍需保留的村,重點開展以佈局優化、道路硬化、村莊綠化、路燈亮化、衞生潔化、河道淨化為主要內容的環境整治,並加強古宅、古村落的繕修保護,完善基礎設施配套,軟硬件同步建設。如半浦村是我市10個歷史文化名村之一,該村在現有環境整治的基礎上,針對本村歷史文化底藴濃厚,清代建築保留完好的現狀,編制了古村保留規劃,它將是XX區村莊改造後的一個亮點。四是集聚發展。在統一規劃、相對集中的前提下,把改舊與建新、拆遷與集聚、整理與建設有機結合,讓有條件和建房願望迫切的農民向規劃選定的集居地集中,同時保留原結構較好、佈局合理的房屋,連塊改造破舊或佈局不合理的住宅,最終達到整個村容村貌的改善。如裘市村按照集聚發展模式,已編制了中心村發展規劃,並按規劃今年新建了44套農民集聚小區。

近幾年來,XX區的村莊改造以基本確立的四種模式為依據,以實施“百村示範、千村整治”工程為切入口,全面啟動了小康示範村建設和村莊環境整治工作。到目前為止,已創建省級全面小康示範村1個,區級整治示範村5個,市級環境整治示範村45個;今年正在創建省級全面小康示範村2個(保李家爭上邵),區級全面小康示範村4個,市級環境整治示範村20個。據統計,三年來已拆除舊房面積10.9萬平方米,今年上半年已拆除舊房面積2.5萬平方米,新房建設面積2.9萬平方米,增加綠化面積25.4萬平方米,建造公廁323座,設置垃圾箱973個,設置路燈439盞。建設道路34.82萬平方米,建設通村公路50公里,河道砌石長度69.32公里。全面實現了村村通公路、通水、通公交車,最遠的村到市區僅需半個小時車程。通過此項工程的推進、實施,取得了四個方面的效果:一是農村面貌發生了新變化。經過整治的村改變了“髒、亂、差”的現狀,示範村做到了“潔、綠、美”,羣眾的生活環境得到了改善。二是農民素質有了新提高。改變了農民思想觀念和生活習慣,增強了環境、衞生、文明意識。三是幹羣關係得到新的改善。整治工程是羣眾真正得到了實惠,從而也贏得了廣大羣眾的大力支持和擁護,密切了幹羣關係。四是農村經濟有了新發展。農村基礎設施的改善和環境面貌的變化,促進了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如慈城鎮五星村通過省級小康示範村建設,進一步促進了“農家樂”旅遊業的發展,從而也帶動了農民的入增加。

  二、村莊改造中的主要問題

從調查情況看,當前XX區村莊改造、整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

1、缺乏城鄉統籌一體化的規劃。儘管XX區對村莊改造、整治有了比較明確的四種模式,但在調查中發現,並不是每一個村都明白本村的改造模式,多數基層幹部心中無數,沒有明確的村莊改造、整治規劃。此外,他們在不瞭解、不清楚區、鎮整體規劃的前提下,又怎麼能夠有針對性地編制本村的規劃。即使他們編制了村莊規劃,但該規劃由誰來審核、認定和批准?這裏除了有一個上、下規劃銜接的問題以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全區缺少一個統籌安排區域經濟、社會、生態以及城鄉空間發展,統籌安排區域內供水、污水、垃圾處理和醫療、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總體規劃。統籌城鄉發展的規劃體系還不成熟。

2、缺少實施規劃的協調機制。在完成編制本村改造規劃後,如何按照規劃來實施村莊改造是一個急需研究解決的機制問題。從調查中看,目前需要明確三個問題,以半浦村為例,半浦村是XX區唯一的XX市歷史文化古村,在規劃實施中,一是村莊的文物保護主體是誰?目前該村已掛牌的區級歷史文化古宅達24處,這些古宅的保護是該宅現居住的村民,還是該村的集體經濟組織,還是政府有關部門。二是該村在實施古村保護規劃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他們向誰反映,由誰來協調解決。如反映的問題尚不能解決,該怎麼辦?三是古宅的修繕維護經費如何落實。據該村對古宅修繕維護經費的初步估算需500-600萬元,而該村的年集體可用收入近50萬元左右,他們難以承擔修繕維護的投入。如修繕維護的經費得不到有效落實,其古宅的保護其不成了一句空話?

3、河道污染較為嚴重。小橋,流水,人家。這是古人對村莊居住環境的一種精闢描述,也是現代人對居住環境的一種心靈嚮往。村莊裏有了河流有了水,就有了靈氣有了美, 水是江南獨特魅力所在,作為江南水鄉村莊,河道在村莊整治改造中起着畫龍點睛的重要作用。但從調查情況看,近年來農村經濟迅速發展,農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村人口不斷增長,並在逐步向城市化生活發展的與此同時,農村居民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排放量隨之加大,但目前XX區農村還尚未建立污水處理系統,有的生活污水、人畜糞便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此外,農村農業生產過程中化肥、農藥的過量和不合理施用,也成了農業面源污染源。水體逐漸超出了自身的納污淨化能力,一旦河道排放不暢,造成水質惡化,混濁、變色、甚至發臭,成為新的“龍鬚溝”。過去有少數村為了治理“龍鬚溝”,增加宅基地面積,採取填埋填平的簡單辦法,造成了村莊自然環境的不和諧。

4、村落分散造成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的投入加大。XX區110個行政村共有554個自然村,其中有7個自然村以上的有56個村,小的自然村僅6户人家,有些農户其宅基地多達3、4處。村莊過於分散,不僅導致公共服務設施、公共產品等方面的提供、建設、管理帶來了較大的難度,而且也導致XX區人均村鎮建設用地達170.97平方米,超過國家最高標準150平方米/人,其集約化利用土地程度低。

此外,村落的分散,也造成了環境衞生維護費用的增加。據部分村的調查,通過近年來的村莊環境整治以後,村集體承擔的管理維護費用每年在5-6萬元左右,這對於經濟薄弱村來説,也是難以承受的。一旦村經濟能力承受不了,“髒、亂、差”現象就會反彈。

  三、村莊改造的幾點建議

根據XX區村莊改造的現狀與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筆者認為,今後村莊改造(村莊整治)的基本思路是:按照XX市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依據XX區基本確立的四種改造模式,明確全區各村改造模式。以村莊規劃為龍頭,統籌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建設,推進城鄉空間組織、基礎設施、制度設計一體化;從治理“髒、亂、差、散”入手,優化村莊市局,加大村莊環境整治改造力度,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把農村村莊改造成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根據這一基本思路,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1、村莊規劃(村莊整治規劃)是龍頭。在新一輪村莊規劃編制中,要緊緊圍繞“是不是科學、有沒有特色、羣眾是否歡迎”三個問題,從認識抓起,理清思路,準確把握和確定各村的村莊發展的定位、格局和方向。村莊規劃與城市規劃要有所區別,區別性要體現在這幾個方面:一是要城鄉統籌。村莊規劃是城市文明湧向農村的橋樑,是城市支持農村、工業反哺農業的藍圖。二是要因地制宜,注意有針對性地解決所規劃村莊的大部分實際問題。三是要延續特色,延續文脈,保護整體景觀。四是要節約用地。五是要體現生態優先。生態是三農的命脈,不僅關係到當代人,還關係到下一代人。六是要羣眾參與。規劃編制必須充分尊重村民的意志。七是要簡單明瞭,讓農民一看就清楚未來的村莊是怎麼回事。八是突出重點,明確建設的時序。

與此同時,落實管理機構要先行。為確保村莊改造、整治的規劃順利設施,一是要健全有關部門參加的協調管理機構,建立一種把規劃、建設、管理和整治有機揉合在一起的機制。各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制定工作計劃,及早出台相關政策和具體實施意見,搞好技術服務,協助鎮(街道)做好工作。鎮(街道)也要設立相應的工作機構。二是要建立上下反饋機制,形成下情上達的信息渠道,時刻聽取基層幹部羣眾的意見。如果得不到準確的反饋信息,周而復始就會形成惡性循環,到時再糾正就困難了。三是要加強檢查指導,區協調管理機構要全面掌握村莊改造、整治動態,及時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分析總結村莊改造、整治的形勢,查找問題,研究對策,搞好協調,並及時通報情況,推廣先進經驗

2、整治建設是重點。對列入保留整治、集聚發展的村,以及近幾年尚不能拆遷的村,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找準突破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村莊整治建設。就全區目前情況看,重點是加快農村的污水淨化處理。對建設規劃內尚不具備直接接入污水處理廠管網的新建住宅小區(包括新村建設、舊村改造和有條件的在建小區)、飯店、賓館、商場、工礦企業等公用設施一律以淨化池代替原三格式化糞池,對原有的老式化糞池不具備直接接入污水管網的,積極創造條件,按規劃有計劃地進行分期分批改造,使之生活污水達到環保、衞生排放標準。同時要採用多種模式科學治理畜禽糞便污染,特別是水源保護區、風景旅遊區、主要公路、村級河道兩旁的農村散養畜禽,其畜禽糞便必須集中堆放,由專業人員定期上門收購,集中處理。

此外,要把村級河道的通暢列為整治的重點,要保持村級河道原有的美麗風貌,未經規劃許可批准,決不允許填埋村級河道或縮小村級河道的河道面積。

3、和諧特色是生命。村莊改造、整治要堅持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原則,要突出個性,達到建築與自然的協調完美。因為生態與文化內涵是鄉村的生命,村莊是與自然相依為命的,尊重傳統和生態環境是財富,更是責任。尤其是在村莊改造中屬保留整治的村,一定要做到“不劈山”、“不砍樹”、“不填池塘河流”、“不拆優秀的.傳統文化建築”、“不破壞歷史文化名村的風貌”、“不改直道路”、“不截彎河道”。這“七不”應該是村莊保留整冶項目的底線,特別是對一些古樹古木、古遺址、古牌坊,以及名人故居、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築,要切實注意保護,決不能借村莊整治毀壞文物和古建築。因為只有尊重的傳統文化,只有文脈的延伸,才能帶來村莊的活力,才能體現各自村莊的和諧特色。否則,XX區作為XX市的後花園如何去體現?生態遊、“農家樂”又如何去發展?

4、投入保障是根本。村莊改造、整治需要資金投入,單純依靠村集體和農民自身的投入還是有限的。因此在資金籌集投入上需建立多元化途徑:一是要建立區、鎮(街道)長期穩定的財政轉移支撐的投入機制。建議從土地出讓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用於村莊整治建設,重新明確扶持政策,以政府的補貼(以獎代撥、以補促投形式)來促進社會的投資,發揮“四兩撥幹斤”的作用。二是整合各部門力量,組織實施有關項目。建議今後凡是上級部門安排有關農村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發展等補助項目,區有關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責,結合本部門的業務工作重點,要把農田水利(清水河道)、綠色通道、鄉村道路硬化、土地整理、宅基地整理、衞生改廁、污水處理等工程項目與村莊改造、整治有機結合,整合有限財力,發揮綜合效應。三是鼓勵企業投資村莊改造、整治,參與歷史文化村、休閒旅遊生態村等建設,參與觀光休閒農業、生態農業、設施農業及產業化基地,參與農村集體閒置用房綜合利用和村級標準廠房及商貿項目建設,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四是對拆舊新建,宅基地整理節餘的土地,建議區出台相應的收儲政策,其收益返村,專項用於村莊整治改造。

5、長效管理是抓手。村莊改造、整治後的環境保護是一項長期工作。建議區政府牽頭建立起區、鎮(街道)、村三級聯動的長效管理體系,落實長效管理工作責任,形成一個全覆蓋的農村基礎設施維護、環境保護的工作網絡。在實際操作中抓好人員落實、經費落實,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環境衞生保潔制度。莊橋街道在這方面實行的“市場化運作,規範化管理”辦法值得各地借鑑。其次是要加強對村民的文明素質教育,樹立良好的文明衞生習慣,引導村民逐步增強生態意識、文明意識,激勵他們自覺參與村莊整治工作。此外,建議區財政劃出一快專項資金用於農村基礎設施的維護和對少數經濟薄弱村的經濟補助,落實長效管理。

6、加強領導是關鍵。村莊整治改造,新農村建設,是新時期解決“三農”問題的新途徑、新辦法,是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基礎工程”,是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龍頭工程”,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工程”,也是造福於民的“德政工程”。因此一定要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既要總攬全局,統籌規劃,精心部署,又要深入調查研究,確定專人具體抓,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幫助解決實際問題,確保村莊改造、整治工作順利進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sh/kepu/g03ml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