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魯迅經典全集》讀後感

《魯迅經典全集》讀後感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魯迅經典全集》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魯迅經典全集》讀後感

《魯迅經典全集》讀後感1

《朝花夕拾》其中有十篇散文,十分的優美。它記敍了魯迅先生成長的經歷,書中即描寫了他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和對師友的懷念,又側面襯托了魯迅先生對舊社會種.種惡習的強烈批判。

在《朝花夕拾》中,生動地描繪出了舊社會生活的場景。如“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中描寫到的,觀菜畦、吃桑葚、聽鳴蟬與油蛉和蟋蟀的音樂會等生活場景,無不體現了小孩子追求自由,熱愛大自然的心態,也表現了社會對孩子們的.束縛。

魯迅先生在描寫人外貌特徵和習性時,即生動地表現出一個人的特點,又增加了幽默感。 在魯迅先生的童年時光中,提到最多的一個人,就是“長媽媽”。裏面説到:阿長喜歡“切切察察”和夏天在牀中間擺成一個“大”字的睡姿,刻畫了她質僕而嘮叨、略帶粗野的性格。

在那個渾濁、昏暗和落後的時代,人們被黑暗壓制着,不知有多少愛國者起來反抗。“範愛農”就是一個例子。他對革命前的黑暗社會強烈的不滿和追求革命的精神,體現了舊社會人民對束縛的反抗,嚮往自由、安樂的心。再想想我們現在安定幸福的生活,都是那些革命英雄前仆後繼的結果啊!

《朝花夕拾》中,描寫最鮮明的人物,就數“藤野先生”了。《藤野先生》回憶魯迅在仙台留學時期的生活,記敍了魯迅與藤野先生的相識、相處,離別的過程和對他的懷念。藤野先生一直鼓舞着魯迅從事反帝反封建的鬥爭,熱愛學生、理解學生,使藤野先生具有了強大的人格魅力,以至於影響魯迅先生的一生。

總之,讀了《朝花夕拾》後,讓我瞭解了魯迅先生的成長經歷,也讓我瞭解了那個封建,壓迫,剝削的年代。

《朝花夕拾》用平實的語言,鮮活的人物形象,豐富而有內涵的童年故事,抨擊了囚禁人的舊社會,體現了魯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願望。

《魯迅經典全集》讀後感2

有誰不珍愛自己的青春星,月,蝶,杜鵑,虛無的名利,紅顏的靜女?然而,對於一代文豪魯迅先生而言,這一切卻又是多麼地"悲涼縹緲"!

人的生命,如蜉蝣般短暫,蘆葦般脆弱,與浩大的世界比,人只是一粒微小的塵埃而已。人世的辛酸,國家的'不幸,終歸只是一個夢,而在那戰火連年的時代,人們總習慣在夢中生活。

魯迅先生審視了生命的本體,並且無情的剖析,最終看到了生命本質的陰鬱而冰冷的面目。《野草》中處處瀰漫着神祕的情趣,鬼怪的氣氛,整個兒好似一個變形夢魘的世界。歡樂,恐怖,青春,死亡?一切都使人透不過氣。那陰陽兩極的溝通,人鬼之間的交流,讓我們聽出了生命的悲歌,對於常人來説,這就像是在傷口上撒鹽,難以忍受。

魯迅先生是那舊時代的先行者。他孤高,他苦悶,他時時忍受着折磨,死亡意志的咬噬,他目睹着人變獸,獸變人的殘酷現實。他是用帶血的頭顱,一次次去撞擊那地獄之門,最終讓那生命之樹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魯迅,他站在人類文化的高原上,他呼傳統之風,吸外來之雨,中西熔鑄,取其精義,從而使《野草》成為了一座不可企及的豐碑。

"對於宇宙而言,我是微不足道的,而對於我自己,我卻是一切。"辛涅科爾是這麼説的。一隻螞蟻顯示出來的力量和一隻大象所顯示出來的力量,難道在本質上會有什麼不同嗎既然精衞能填海,夸父可以追日,那麼這世界上又有什麼不能做和不可以做的事情呢就算人生是幕悲劇,也要有滋有味,有聲有色地演好它,以不失其情致和樂趣,壯麗與快慰!

我們是明日,雖然我們現在安逸,但須知居安思危。我要以那苦難的時代為戒,為鑑,要如地獄中運行的火,一俟溢出必會復甦,燃燒,成為通紅的慧星,成為炎炎升騰的火柱,從而夷盡一切黑暗,讓世界變得通明透徹。

《魯迅經典全集》讀後感3

開始並不是很喜歡魯迅的文章,大概是不能體會文章的美妙吧,隨着年齡的增長,生活閲歷的增加,看的書籍的積累,越來越感到還是魯迅的文章寫的最好。喜歡讀《朝花夕拾》,閒暇時看看,真的很享受,裏面有童年的趣事,有魯迅思想成熟的過程,為什麼魯迅要棄醫從文,還有魯迅的.感情世界……

我很小時候就經常聽媽媽講魯迅的故事,零零星星地一些知道他的故事,只知道他是一位着名文學家。這次讀了《魯迅全集》,我對他敬佩得五體投地,他用他的筆墨訴説了阿Q的可笑,祥林嫂的悲哀,奇叔的大膽等,他是一位戰鬥作者,他用筆在與不平的社會戰鬥着,為窮人打抱不平,打擊惡官僚,污吏。

《魯迅全集》告訴我,魯迅年幼時家境尚好,家有一個二千餘畝的百草園,相傳裏園裏長滿了野草,但卻是魯迅兒時的樂園,他在泥牆根上躥下跳地捉蚱蜢,挖類人形的何首烏(相傳吃它會長生不老),還不停地在井口上與小朋友跳上跳下。正是因為這一點,家人認為他不乖,就把他送入三味書屋學習。等魯迅稍大一些時,家境開始漸漸地貧寒,有一次,魯迅為了給父親抓藥而誤了上課,而被老師用戒尺打了掌心,於是魯迅在桌子上刻了一個“早”字,來提醒自己要早到。他在三味書屋讀五年書,深受老師喜歡。

魯迅對日本人深惡痛絕。他敢打,用筆墨通達日本人的“走狗”;他也敢罵,用文章來痛罵那些貪財愛榮的官僚,和狗仗人勢的大惡人。因為他的弟弟娶了個,而且生活非常地奢侈,魯迅大發雷霆,並與周作人斷絕兄弟關係。

讀了《魯迅全集》,留給我的是對魯迅無限的敬佩和懷念,他不僅是個文學家,更是一個偉大地思想家和革命家,我的耳邊時常會響起魯迅先生的話“當我沉默着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

混亂的思緒終於用活躍的文字表達出來,雖不一定是最完整的心靈寫照,但卻是讓我心境平浮的’東西,在此,我對魯迅先生—這位中國文壇的金斗士,致以崇高的敬禮!

《魯迅經典全集》讀後感4

在我開始上二年級的時候,我所知道姓魯的人只有三個。一個是木匠魯班,再一個是《水滸傳》中的魯智深,此外,我還模模糊糊記得一個叫魯迅的,他經常寫些我不懂得文字,還是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三個“家”字,在我幼小的心靈中疊成一座高大的山峯。我想,他一定比魯班還聰明,比魯智深還英勇。

稍大一點,懂得多了,我更瞭解魯迅了。再大一些也就是現在的我了。在相當一段時間,我對魯迅的`作品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孔乙己的可笑,阿Q的可憐,祥林嫂的悲慘,都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但是我更喜歡魯迅的雜文,他的雜文藴涵無盡的力量。放寒假的前幾天,我買了本《魯迅全集·雜文卷》,它吸引着我去看那熱血沸騰的一行行、一段段······

讀魯迅的雜文集,如同面對一位絕世“狂人”的感覺。我甚至不敢相信,一位修養極高的作家,竟然拋開一切温情,去尖刻的怒罵。讀了他的雜文,我不禁給他取了個綽號——愛挑剔的老頭。但仔細想想,愛挑剔反而就是魯迅的高人之處。

文如其人,讀了魯迅的文章,心裏默默映出一個特寫鏡頭:一張瘦小的臉;寬寬的額,上面有幾道皺紋,頭髮豎着,分出稜角;濃眉下露出一雙憂鬱的眼神,硬硬的鬍子根根豎起,像刺,會扎人……

這樣的性格,這樣的相貌,再加上這樣的人生,我常想,他大概是很難相處的吧,有人説他很冷漠,連他的朋友範愛農也一度認為。其實他很熱情,為了一個青年的鞋子跑了大半個京城,還送書給售票工人。魯迅是引導萬千青年知識分子走向戰鬥、走向成熟的旗手。

他也是直爽的。他敢説,説出《對於左翼作家的意見》;也幹校,笑那《二醜藝術》;他敢罵,罵那《流氓的變遷》。

讀魯迅,讀魯迅雜文,讓更多人瞭解魯迅!

《魯迅經典全集》讀後感5

魯迅的名字,是家喻户曉的。魯迅在我的心目中,一直以來都是高不可攀的偶像。樸實的文筆,細膩的情感,使我感到像在一位和藹慈祥,平易近人的爺爺交談。

首次捧起魯迅的《散文全集》,從目錄,細細品讀下去。魯迅的文筆綿密細膩、真摯感人,猶如小橋流水,沁人心脾。它真實地紀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生動地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風俗畫面。

魯迅與閏土的童年,可以説是人間比地獄。因為是當時社會的黑暗,政治的腐朽,使得平民老百姓的孩子從小就要受苦受難。而魯迅正家境不錯,所以過上了相對比較幸福的生活,但卻不及閏土的生活有鄉土樂趣。而今,我們生活的21世紀。再與魯迅的生活相比,可謂是天上人間啊!但想一想,比起《百草園》的生活,我們的生活真是毫無樂趣可言啊!沒有端詳過麻雀,不知道什麼是叫天子,何首烏似乎聽説過……被嚇唬到的神話故事總算是聽到過幾個,但是卻再也想不起來。至於雪天中的“拍人印”。更是連想都不敢想。即使有紛飛的大雪,也是不敢“妄想”的。只是現在,倒寧願忘記那場雪了呢,因為沒有樂趣,只有被約束的難受!

與我們的生活相比,私塾裏的生活,又或許要難過上許多倍。能在百草園爛漫多年,也許是好事,但是突然有一天,一天的大多時只能呆在書院裏讀書,會覺得多少的失落呢?其實,相對於以前的孩子,我們已經是站在金字塔的較上方了,無論是生活質量,還是思想品質。有朦朧的思想,看着實事的動盪,體味着生活給予我們的甘甜,我們的生命裏也有無數的活力。又相對於那個封建的年代,現在生活是多麼的寬鬆。可是,也不得不説,以當事人孩子們的眼光來看,中國的教育,仍然讓人快樂不起來。接受所謂更加“全面”的教育但沒有一點興趣,很累,很累。不再能夠體會,究竟什麼才是我們的快樂。

《魯迅經典全集》讀後感6

魯迅在小説、詩歌、散文、雜文上均有建樹。他寫的小説不多。但卻是中國小説發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魯迅曾經寫過一篇小説,名字叫《示眾》,小説中充分展示了看與被看的關係。

魯迅的小説《示眾》,小説中所有的人只有一個動作:看,他們之間只有一個關係:一面看別人,一面被別人看。每天每刻,都處在被眾目睽睽地看的境遇中,而自己也在時時窺視他人。時不時的在互相堵、擋、塞着,擠壓着他人的生存空間,於是就引起無休止的爭鬥,打着、衝着、撞着、麻木着…這就是中國人的基本生存方式,也構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基本關係。

這是一個病態的社會,特點是:處於被看地位的是下層社會的人,是供他人來鑑賞的;而看客也不忘演戲,歎息一番,以獲得自我崇高感,然後滿意地離去。

其實,《藥》中還將這“看”與“被看”的關係上升為“吃”與“被吃”的關係。夏瑜為革命而犧牲了,而卻被無知的小栓吃掉了。革命者的鮮血就這樣被糟蹋了。魯迅就希望通過這樣的結局在讀者的心靈中引起拷問,希望從而喚醒民心,並反思革命失敗的原因。這就是魯迅寫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所在了。

魯迅的其他作品大多采用了這個“示眾”的描述方式。《祝福》中的祥林嫂是“被看”,鄉村裏的人是“看客”;《啊q正傳》裏的啊q既是“看客”也是“被看”之人;《吶喊自序》中革命者因殺頭而“被看”,中日學生均為“看客”等等。而魯迅小説成功的原因之一,大概就是他採用了這樣的一種令人哭笑不得的特殊模式。

魯迅希望人們在讀他的小説的時候得到一種警醒,一種反思,一種啟示。魯迅深刻地感到改造國民性的迫切感,他希望通過他的.筆喚醒那些麻木而善良的靈魂,希望他們和他一樣並肩作戰,一起努力,為推翻吃人的社會而鬥爭。

魯迅小説中的“示眾”描寫反覆出現,令人當時的人印象深刻,過目難忘,反覆思考。於是,他達到了他的寫作目的,“揭出痛苦,引起療救的注意。”所以,他是成功的。

《魯迅經典全集》讀後感7

略略的記憶中,

手裏是一本重重的《魯迅全集》,

滿頁滿頁的字中,

究竟深藏着多少祕密。

竭力的吶喊中,

是誰鍼砭時弊

用筆做槍,指向封建社會,

“人吃人”的黑暗中,

“救救孩子”的聲音發自心底。

幼小的心靈中,

裝不下這麼多的思憶——

你為什麼要吃我,

而我又何嘗想吃你?

在彷徨裏,

祥林嫂的悲劇,

背後卻又有多少哲理。

沒有天方夜譚的精巧,

也不見格林童話的細膩,

大江東去的吟誦聲中,

也有着文化的精髓和民族的豪氣。

而你的文章中,

這一切都不見蹤跡。

黑暗的年代,

中國是一隻沉睡的雄獅。

在列強的鐵蹄下,

終會迎來有朝一日的奮起。

手中握着的筆,

是一把直刺向舊社會的尖刀,

黑暗中的一些人害怕了,

緊緊不放的追着你,

濃密的鬍鬚,

爽朗的笑聲,

來吧,

我的身後全是陽光和正義!

黎明前的黑暗,

終究阻擋不了太陽從東方升起。

四萬萬五千萬的怒吼,

結束了兩千多年的.腐朽統治,

把封建與專制永遠推向了歷史!

燦爛的朝霞,

是先生血的足跡,

中華民族的革命,

有了一個新的開始!

終於,

天安門的廣場上,

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在世界的東方冉冉升起,

照亮了新生的中國,

照亮了倍受屈辱的華夏大地。

然而,

浩渺的人羣中,

我卻始終望不到你——

不,

我看到了,

鮮豔的五星紅旗上,

你在向我們招手,

臉上那濃密的鬍鬚下,

露出了久違的笑意!

今天,

我再次看見,

孔乙己的一生,

阿Q的勝利,

長媽媽的囑咐,

百草園的樂趣……

河南省林州市橫水一中八年級:牛國曉

《魯迅經典全集》讀後感8

我喜歡讀魯迅的作品,於是在與學生交換圖書的活動中,我得到了一本《魯迅文集》。先生務實的風格。質樸的語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讀後感觸頗多。同時,又讓我產生了一種深深的憂愁:當個語文老師真難。

讀先生的作品時,我不自覺地在字裏行間發現一些我們現在不常見的字與詞,比如:簡捷。支支梧梧。橛着嘴。發見等等,我不能説先生寫了錯別字,因為先生是一個偉大的作家。但我想:現在,我這樣的糾正學生的錯別字,不僅讓學生感到寫作的.壓迫,而且也許若干年之後,我們的子孫又要來給我們找錯了。唉!當個語文老師可真難!

讀到《從三味書屋到百草園》時,我讀到了這樣的一段話:我家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現在是早已並屋子一起賣給朱文公的子孫了,連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不必説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説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裏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們在這裏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着,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擁腫的根。有人説,何首烏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牆,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象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

《魯迅經典全集》讀後感9

花了半個月不到一點兒的時間通讀了一遍《魯迅經典全集之散文全集》,沉浸在淡淡的哀愁之中。

由於當時特殊的歷史時期和歷史環境,使得魯迅先生的文章總是那麼犀利、那麼悲憤、甚至有點小陰鬱,他確實是用筆來做戰鬥“武器”的,不似我等閒人,每每寫東西都是為了打發消磨時光,總看美好的,總想開心的,不愛看那陰暗黑暗醜陋的慘不忍睹的。因為在我看來,現實已經太骨感殘酷了,所以不想讓骨感殘酷進行到底,我要讓自己的思緒和文字“豐滿美麗”些。可能,這就是男女之差異,連文字表現上也是有絕對的差異的。

撇開魯迅先生寫的.文字內容,單就其寫作手法,是值得借鑑的,之前的《魯迅經典小説全集》是如此,剛剛掩卷的《魯迅經典散文全集》亦是如此。

讀讀魯迅先生的散文,看看他的生活狀態以及所經歷的生活瑣事;誦誦魯迅先生的《舊體詩》,合轍押韻、有腔有調;品品魯迅先生的《新體詩》,現代氣息和新文風撲面而來;念念魯迅先生的《懷人散文精選》,似是故人來……鑑於魯迅作品的特別的味道,所以我在製作同步廣播時選擇的背景音樂也是帶着點淡淡淒涼、哀婉和陰鬱的。

花了半個月不到一點兒的時間通讀了一遍《魯迅經典全集之II散文全集》之後,有些文章在學生時代已經讀過並背誦過,譬如《藤野先生》、《記念劉和珍君》等,再來品讀温故而知新;大部分文章及詩詞都是第一次讀到,可見自己的才疏學淺,之前不務正業白白浪費消磨了很多大好時光。整部作品讀下來覺得只讀到了些皮毛,值得深究的內容很多,怎奈水平有限,智商不高,只有領悟至此了。

感謝魯迅先生的諄諄教誨,繼續誦讀學習《魯迅經典全集之III雜文全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dde6k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