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優選]《傅雷家書》讀後感15篇

[優選]《傅雷家書》讀後感15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優選]《傅雷家書》讀後感15篇

《傅雷家書》讀後感1

家書是什麼?字典的解釋很簡短:“家庭成員寫的書信。”但是透過一封封傅雷的家書,我卻看到了藴含其中的無限親情。

書中的父子,就像兩個朋友一樣,通過書信的方式互相切磋自己對藝術的見解。信中有對過去教子過於嚴格的悔贖,有對兒子進步的表揚和鼓勵,有對音樂和藝術的指導和探討,有對黨和國家建設及運動的看法和意見,有對兒子生活的噓問和關心。

傅雷在給兒子的信中這樣寫道:“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單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

短短的四句話,就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從一九五四年到一九六六年六月,累計186封書信,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從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直到藝術,字裏行間,無不充滿着父親教子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傅雷家書的內涵,需要我更用心,用心去感受,去貼近一顆繪滿了絢麗色彩但依舊渴望畫筆的心,去感受一個父親的諄諄教誨和無微不至的愛。

人的生命總是侷限的,漫漫長路終有盡頭。然而教育和藝術卻是無窮無盡的,能量和智慧需要不斷地為下一代灌輸,才能讓其延續。作為一名嚴謹的學者,傅雷先生對於傅聰的愛總是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位,沒有任何的溺愛和嬌寵。但對兒子的思念和愛卻是壓抑不住的,它總是隨着筆尖在不經意間流瀉出來。

“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裏無不明白,吃虧的是沒有事實表現;希望你從今以後,一輩子記住這一點。大小事都要對人家有交待!……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當然,那是要靠你堅強的信心,剋制一切的煩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非克服不可。”

孩子行走在路上,父母就是引路人,帶領着孩子往着正確的方向行進;孩子揚帆遠航,父母就是燈塔,讓孩子的前方充滿光明;孩子在迷茫的深山中探險,父母就是指南針,為孩子指明一條智慧的路。父親的話語通過書信傳來,如精神養料一般,使傅雷在海外依舊感受得到父親對自己的殷切期盼和教導鞭策。這些正是他努力面對生活中困境的勇氣和力量來源。他學會了在面對挫折時,敢於正視現實,變得越來越堅強。同時明白了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意氣用事都是不對的,要控制住自己的感情,理智分析,徹底感悟。

傅聰動身赴波留學後,母親在給他的回信中這樣寫道:“你臨走前七日發的信,到十日下午才收到,那幾天我們左等右等老不見你來信,焦急萬分,究竟怎麼回事?走了沒有?終於信來了,一塊石頭落了地。原來你是一個人走的,旅途的寂寞,這種滋味我也想象得出來。”相隔千里的他們,思念依舊牢牢地懸着不肯落下。此時,也只有母親才能夠補償父親角色裏所缺失的温暖的顏色。但不論如何,父母都永遠是堅實的岸,始終用平靜的懷抱,等待着歸航的船。

書信彷彿是一座無形的橋樑,建立在傅聰與家人之間,讓傅聰時時刻刻銘記着父親的教誨,永不忘懷祖國的恩情。

家書是什麼?是愛的傳遞,心的溝通。這些如細流般温潤人心的句句話語,不只是一般父母意義上的嘮叨,更是向兒子吐露的瑣碎的愛。翻動着書本,我的心也漸漸被暖流灌注。

《傅雷家書》讀後感2

《傅雷家書》是小隊友所贈的一本書,讀來讓我受益匪淺,深表謝意。讀此書猶如受教於一位學識豐富,見多識廣的父親,説來傅雷先生真的是一位情感和文化水平都很高的大師。

也不免覺得他是一個很會為孩子操心的人,想必這樣的情感狀態也着實讓他比較辛苦。但我還是很欣賞這樣一個恨不得把畢生智慧都奉獻給自己孩子的人。

關於他教育孩子的觀點以及為人處世的態度,值得我們從中汲取營養。這樣的教育並不侷限於家庭和個人發展,更是有許多是上升到家國層面。可以稱之為有情懷、有涵養的家庭教育。

傅雷的家書言語平淡樸實,意藴深刻。作為一個翻譯家,他是博學多才的。飽覽羣書鑄就了他深厚的修為,崇高的追求讓他的情感不至於氾濫。

儘管他內心的情感是多麼豐富,但他懂得理性與剋制。

第一輯中所談的主題是編者將其概括為“歷練”,談到痛苦、罪過、感情、修養、名利、孤獨、賞識、交情、反思、節制等。

我且挑一二談談我的看法和感受。首先説説原文筆記的第一句話,處於第一輯的首頁。這句話便很好地闡述了一個人的經歷塑造品格的重要性。而對於整個主題“歷練”有着非常獨到的概括,所以以上所談到的痛苦、名利等都是人生的歷練。

在面對這些歷練的時候,傅雷先生與他的孩子傾心長談,同時也提到了他自己過往的一些錯誤,如句3所説亦是傅雷先生對自己過往教育孩子嚴苛的一個反思,覺得自己的嚴格和不近人情給孩子帶去痛苦的童年。

句14其實就深刻詮釋了傅雷先生自己的人生態度,他的教育並不是單純地去跟他的孩子傳授人生真理,而是用自己的生活和經歷以及自己的反思去和孩子進行心與心的交流。

他通過反思自己過往時期的不足而警示自己的孩子不再重蹈覆轍。他既是以一位父親在教育孩子,也如孩子的良師益友那般。他的父愛是平等的而不至於在孩子面前高高在上,他的道理是身體力行的而不至於讓孩子只是在聽教,這也就很好地詮釋了身教的意義。

他時常鼓勵孩子遇到什麼事情跟自己説。給孩子極大的情感慰藉。這是現在多少父母所不能給孩子的。“父親不關心自己的孩子,又還有誰關心自己的孩子呢?”文中大概説了有這麼一句話。他的口氣裏都沒有什麼責備,而是一種談心的方式,在和自己的孩子拉家常一般地講述着人生的道理。那些深刻的'人生道理,使我有所共鳴,以至於讓我對本書相見恨晚。情感剋制,精神修養,家國情懷,感情昇華,看清名利,藝術賞識,人情交往,反思生活,藝術尊嚴,人格獨立,親近自然,勇敢堅持,獨立思考,注重邏輯,保持冷靜,心平氣和,胸襟氣量……

我想這些無論是身為人父母的還是處於年少之人,都是值得領會和品讀的。無論身於何種職業、身處人生哪個階段,本書的靈魂教育都將不可多得。

本書不僅給我帶來深刻的道理,亦是靈魂的陪伴。我開始真正地領會到:在經典中可以尋找到靈魂的陪伴和精神的充養。傅雷先生的家書,讓我對自己的情感更加自信,讓我的靈魂有了引領,讓我的內心多了一份力量。

這些日子,每逢讀起他的文字,我便會心靜如水。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而這個世界,又會震撼多少靈魂?人生的歷練,有傅雷先生的家書相伴,靈魂將永不孤獨,更不會迷失。

最後還是要謝謝小星星為我所挑到的這麼一本好書,給我帶來的是靈魂深處的伴侶,這亦是一份獨特而極具價值的精神食糧。

《傅雷家書》讀後感3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個暑假,我的生活因為有了書的陪伴,而變得充實。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就是《傅雷家書》。書中的內容與我的生活緊密相連,讀書的同時,也自然會聯想到我的學藝之路。

傅雷是一個嚴厲、盡責的父親。在兒子長大成人、留學海外之後,仍通過書信的方式對兒子的生活與藝術進行悉心指導。這些家信匯編成冊,就是《傅雷家書》。這些家書凝聚着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心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讓對待生活的問題。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説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謹慎,禮儀要得體;遇到困境不氣餒……同時,對兒子的生活也進行了有益的引導。傅雷始終關注着兒子在音樂藝術道路上的成長,不時給予指點。

我從上幼兒園開始,就接觸到了音樂,從小就會彈鋼琴,唱歌,跳舞。一直到現在都還在堅持,我始終以為自己已經不錯了,非常全面了。特別是鋼琴在國小的時候就已經考完十級,更讓我覺得自豪與驕傲。但是自從看了《傅雷家書》就自愧不如。記得書中有一段內容是這樣寫的“好像世界上公認有個現象:一個音樂家,大多隻能限於演奏某幾個作曲家的作品。其實這種人只能稱為演奏家而不是藝術家。因為他們的胸襟不夠寬廣,容受不了廣大的藝術天地,接受不了變化無窮的形與色。假如一個人永遠能開墾自己心中的園地,瞭解任何藝術品都不應該有問題的。”是啊,雖然我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我並不是任何曲目都能彈得非常流利,更何況,我還不是什麼音樂家呢?又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呢?我繼續往下讀“有些小事要與你談談。你寫信封為什麼老是這麼不乾淨?日常瑣事要做的乾淨,等於鋼琴要講究乾淨是一樣的。我始終認為做人的作風應當是一致的,否則就是不調與;而從事藝術的人應當最恨不調與。我這回附上一小方紙,還比你用的信封小些,照樣能寫的非常寬綽……”傅雷用自己的經歷去教導兒子,更是在向藝術方面引導着他。我不也是彈鋼琴的嗎?可是我的音色並不是非常動聽,至少,在彈一些世界名曲的時候,速度一快,就不清晰了。以前鋼琴老師這麼説我,我還有些不服氣呢,“從事藝術的人應當最恨不調與”説的太有道理了,但是我從來都沒有想過試着去改變一下。

看到這裏,我深深愛上了這本書,甚至覺得這書裏的'內容就是我的真實寫照。還有非常多非常多類似的經歷,關於音樂的感想,都會引起我強烈的共鳴。傅雷從莫扎特樂曲的特點談起,論及藝術家要有一顆赤子之心,要真誠。而真誠,是做人的根本,必須從小培養。這是一種循循善誘的教育方式,令人感到語重心長。

一本好書,就像一首扣人心絃的樂曲,波動人心;一本好書,猶如雨後劃過天空的一道彩虹,清新自然;一本好書,彷彿一台盛況空前的聯歡晚會,絢麗多彩……

人生的道路還有非常長非常長,要學的東西還有非常多非常多,我們不能僅僅侷限於眼前所看到的,更要去了解、去探究、去挖掘我們所不知道的東西。在我看來,人生的每一天,都是在不斷學習與深造的過程,要把握當下,珍惜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對於我們中學生來説,大部分都是在校的學習時間,雖然非常苦,但是書本上的知識絕對不足以讓我們開闊眼界,有時間的時候,還是應該多讀課外書,去充實自己。只有這樣,生活才會更有樂趣,人生才能更有意義。

自己走進書本吧,主動去探索知識,讓未知的東西變成自己的財富。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

《傅雷家書》讀後感4

父愛,像一盞明燈,照亮我前進的方向;父愛,像一團火焰,融化你我心中的冰霜;父愛,像火紅的太陽,給予我奮進的力量。

讀罷《傅雷家書》,我彷彿到了傅雷的心境中去走一遭。悠悠歲月,茫茫大海,一封封家書把父子的心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在家書中,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説法,對兒子進行有益的引導,教會兒子如何處理生活上、感情上、事業上的事情,一言一語,如愛的支流匯聚成愛的海洋,成就了一本文化瑰寶。

嚴厲的父愛

傅雷對傅聰從小就有十分嚴格的要求,有時幾乎不近人情,致使兒子在童年時期遭受莫大的痛苦。我與傅聰可謂是“難兄難弟”啊!每天放學回家,迎接我的都是那個熟悉的“問候”:“作業寫完了嗎?快去寫作業。”每每聽到這些,我的熱情就像被一桶冰水灌滅。我的成績一直是父親心裏放不下的石頭,我總要按照父親的安排做事。成績好的時候,父親會叮囑我:“不要驕傲,繼續努力。”成績下滑的時候,一頓嚴厲的批評過後,便是一連串排比式的對比。生活小事,都要盡善盡美,凡不滿意,從頭再來。哭、鬧,這在我父親那兒都是無功而返。只有當我有了提高,他那緊皺的眉頭才會微微上揚。無論父親如何,他那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我是理解的。

細微的父愛

為了能細緻瞭解聽眾對兒子的評價,傅雷買回兒子的表演錄音,並對其進行精準的分析以及客觀評價。不僅如此,傅雷還對兒子的探訪禮儀、餐桌禮儀、表演禮儀進行諄諄教誨。我沉思,是什麼讓傅雷有如此多的精力去為兒子付出。我想起了《孟母三遷》的典故,母親為了兒子能有一個安適的學習環境,不辭辛苦搬了三次家,甚至以割掉自己千辛萬苦織的布為代價,只為告誡孩子要發憤苦讀,學有所成。這位母親與傅雷都是愛子之人,他們在做出選擇前從未考慮過自己要花費多少精力、時間,只為孩子能無悔青春,有所成就。

我的父親,是我生活中的一盞燈,不僅為我指明正確的道路,還用火苗為我驅逐心中的霧靄。

天寒了,父親魁梧的背上始終是那件破舊的軍大衣。可我有數不勝數、花花綠綠的棉襖,他時常提醒我注意保暖,未曾顧及到自己,才受寒住院。

夜已深,我已進入香甜的夢鄉。可有個人,始終輾轉反側,為我擔心。他躡手躡腳地走進我的.房間,生怕驚動我。夜深人靜,在昏暗的牀燈下,他為我稍稍卸下被子,用毛巾為我擦去額頭上的汗珠。見我略有動靜,心都懸了起來,見我安心入睡,才輕輕舒了口氣。

風吹日曬,始終能見到父親那日益單薄的身影在校門口等着我。父親的愛,絕不遜於傅雷對傅聰的愛。

父愛與家國情懷

傅雷雖然身處“革命”時期,被認為是侵權分子,可他從未停止對祖國的熱愛,沒有一刻不在向兒子灌輸愛國思想。我的老父親,是我愛國情感的啟蒙者。父親出生於一個革命老區,他經常向我説起祖國的發展變化。他非常節儉,一雙破襪子,破了又補,補了又穿。公家的紙,他也十分珍惜。我問父親:“爸爸,公家的紙,那麼珍惜幹什麼?公家的東西,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是我們省就能省出來的。”父親不以為然:“新中國解放了,老百姓的生活面貌改善了,但我們仍需節儉。我們家不分公私,公家的就是我們家的。節儉是我們家的傳家寶!”我對父親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父愛,無需言語。打開《傅雷家書》,徜徉其中,傅雷博大的父愛正在昇華,使我想起了與父親相處的一朝一夕。我與傅雷,做着關於父愛的交流。父愛平凡,實則不凡!

《傅雷家書》讀後感5

假日裏,爸爸隨手將一本《傅雷家書》放在我的書桌上,閒暇之餘,帶着一種懵懂之情,我細讀了一遍,慢慢品味,震撼頗多。

這絕不是普通的家書,這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人之自愛其子,也是一種自然規律。人的生命總是有侷限的,而人的事業卻永遠沒有盡頭。通過親生的兒女,延續自己的生命,也延續與發展一個人為社會,為國家,為人類所能盡的力量。因此,培育兒女也正是對社會,對國家,對人類世界應該的盡的一項神聖的義務與責任。傅雷怎樣培育他的孩子,我們從家書中顯而易見。他在給兒子傅聰的信裏,這樣説:“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年輕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不論在做人方面還是其他各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誼,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啟迪。兒子傅聰在異國漂流的生活中,正是從父親的這些書信中汲取了豐富的精神養料。時時給他指導,鼓勵與鞭策。使他有勇氣與力量,去戰勝各式各樣的困難險阻,踏上自己正當的成長道路。

這不僅是教育子女的一本好書,同時也應該是做子女的瞭解父母的一本好書。子女可以通過這本書瞭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通過這本書瞭解自己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寫的每字每句已經成為經典,永垂不朽的經典。作為父親,傅雷對子女的情感是十分豐富的,他對子女從不苛刻。而且他對傅聰的音樂事業十分的重視。傅聰事業的點點滴滴都非常的在乎,這讓傅聰十分的感動。其實,我們身邊的.父親,也跟傅雷一樣的平凡與偉大。我們的父親也是經常為我們的學習,為給我們子女擁有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費盡了各種精力,殫精竭慮,費盡心血,使得自己的頭髮都白了,這是父愛的偉大之處!真正的父親,偉大之處不在於他擁有一副偉岸的身軀,或者這樣或那樣的財富,而在於是對子女的一顆無處不在的關愛和教誨之心!傅雷可以説是千千萬萬個父親中的一個傑出的代表,他的對子女的充滿愛心的心理使得他的子女可以健康的成長。理解了傅雷,也就理解了天下為父者的心。

傅雷和傅聰的家書給了我許多啟示。現實的生活之中,我們很多家長重視孩子的學習,希望以這樣那樣的知識教育培養孩子的才知,以期孩子有一個光明的未來,卻恰恰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係,養育孩子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為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為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我想,這樣的父親,恰恰丟棄了傅雷身上那種身教重於言傳的品質。辱罵和拳頭只會讓孩子嚐到嚐到壓力和恐懼,體味不到學習的樂趣,孩子的金色童年也會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在孩子的教育這一點上,傅雷是幸福的,因為他和兒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合上這本《傅雷家書》,感受頗深,千言萬語,凝成下面的句子:優秀的父親,出色的兒子,不平凡的家書。

《傅雷家書》讀後感6

“身教”重於“言教”: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影響融於日常生活,體現在舉手投足之中,成為滲透力最強的教育因素,構成孩子成長為合格人才的最基礎層面。

傅雷不論是為了參加一個活動打領帶,還是譯一篇著作,他都是持着嚴謹、認真、一絲不苟的態度去做。

他在每封家書中都不寫錯別字,這既是他多年來養成的習慣,也是以此教育遠在萬里之外的兒子做事要認真。

他這種嚴謹的態度對傅聰產生着深遠的影響,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有這樣一個孩子,在學校裏是老師的小助手,有正義感,班上同學有做得不對的.事,他都勇於指出,他也樂於助人,老師們都覺得這個孩子以後的發展肯定不錯。一天,老師接待了他母親的來訪,他母親向老師訴苦,説這個孩子在家裏是如何的不聽話、如何的頂撞她、如何的習慣差,這個孩子首先還聽着母親對他的各種指責,説得多了,孩子不耐煩,就要他母親不要再説了,可這位母親還是不停的指責,孩子忍不住了,對着母親説:你總説我這不好那不好,你自己呢?你還到超市偷過筆。老師和母親都愣住了,母親趕緊否認,孩子生氣了説:我親眼看見的,你只付了一支筆的錢,可你拿了三支筆,另兩支你偷偷藏在口袋裏。母親不停的否認,孩子怒目相對,老師尷尬的呆在一旁……後來這個孩子國中畢業後因為偷搶,被派出所拘留了。

我剛剛説的兩個例子是個案,它沒有普遍的代表意義,説這樣的例子是因為我想告誡自己、提醒所有父母:教育無小事,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三觀”,每時每刻我們都必須規範自己的言行,做好孩子的表率。

學會等待:

人生是一個過程,忍耐和等待是它的必修課,撒下一粒種子,不懂得等待,是不會看到它開花結果的那一天的。

如今社會的高速發展也讓它多了一些浮躁、一些急功近利,輻射到家庭教育上,讓我們為人父母者變得有點急於求成。孩子犯錯了,我們想要他馬上改正並永不再犯;孩子成績不好,我們給他找補習老師,希望他下次考試成績有個飛躍……我們太着急了,有時候我們上火了、寢食難安了、內分泌失調了,我們仍然想盡一切辦法想要改變他,可偏偏這個熊孩子不但不按照我們的想法改變,甚至變得讓我們怒髮衝冠、雷霆萬鈞。這時候,請千萬要記得:深呼吸、深呼吸、再深呼吸!告訴自己:咱家的這朵花還需要陽光、雨露,還未到開放的時候,讓我們多一份耐心、多一份期盼、靜候花開。

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父母,我們要做的遠不止我所説的這三個方面,它需要我們有耐心、有智慧、持之以恆的去努力。

最後,我用李嘉誠先生的一句話作為今天的結語: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讓我們不再猶豫、不再遲疑,用心的擔當好父母這一角色,成就我們與孩子的幸福人生。謝謝!

沒有傅雷先生寫給兒子的長篇書信,爸爸媽媽對於我的教導與指引都溶於生活這汪清泉中,在實踐中把他們的教育思想傳給我,引導我成為一個真誠正直的人。爸爸媽媽給予我的“書信”就是一張張貼在冰箱上,壓在茶几上,留在桌子上的小紙條,上面寫着日常瑣事和給予我的深切關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7

在交通和通信高速發達的今天,紙質手寫書信可以説已經成為稀世珍品了。我們又有多久沒有寫過或收過一封親筆信了呢?我想很多人的答案都是很久、很久了。當我翻開這部家喻户曉的親子通信集《傅雷家書》並認真讀完,我感慨良多。

《傅雷家書》,由我國翻譯家傅雷及其妻子朱梅馥、長子傅聰著,次子傅敏選編。始於 954年長子傅聰出國留學習練鋼琴之時,止於 966年傅雷夫婦由於受政治迫害而雙雙赴死之際,共 74篇。嘔心瀝血,拳拳深情都付於此。

通過這些信件我學習到的是人生智慧,感悟到的是舐犢親情。

首先,我認識了一個不完美而善於反思的父親——傅雷。

信中傅雷説:"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起過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藝術的壯年。"他對於青少年時期的兩個兒子的教育過於嚴苛,傅聰甚至有離家出走的經歷。在和妻子訂婚及以後的婚姻生活中,也偶有移情於他人的'情況,這是傅雷不完美的一面,但在後來的信件中,傅雷不斷反思並警醒兒子傅聰在育子方面和夫妻關係方面千萬別走自己的老路,並給了兒子很多可行而有益的建議。試問我們誰是完美的?勇於反思、及時改正難道不是最可貴嗎?

其次,我認識了赤子傅雷。信中説:"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就會創造一個世界。"那麼什麼樣的人是赤子呢?我個人認為是單純至極而執着於追求的人。那麼赤子傅雷追求的是什麼呢?我想首先是藝術,傅雷熱愛繪畫藝術、雕刻藝術、建築藝術、音樂藝術、文學藝術……其次他熱愛大自然,他一再提醒兒子傅聰要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接觸大自然,從大自然中找尋音樂的靈感。再次他熱愛祖國,他叮囑自己的兒子學有所成要報效祖國,他自己積極投身到新中國的文化建設之中,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而這都在政治風暴來臨之際成為刺向他的利劍。在生命的後期,他忍受貧、忍受病,但他不能忍受加在他頭上不愛國的帽子,於是文革之初他選擇了和妻子雙雙赴死的悲劇來抵抗這頂帽子,實在讓人扼腕歎息。我曾思考,為什麼他不能像沈從文、楊絳等文人那樣或幽默、或堅毅地熬過那段荒誕的歲月呢?我想是愛之深、責之切吧。是他固執地把愛國和政治混為一談,而不知自己只是政治鬧劇和醜劇的犧牲品。

再次,我想説説《傅雷家書》教給了我什麼。

它教我熱愛生活中的美好,它説:學問第一,藝術第一,真理第一。

它教給我如何做人,它説: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還是坦白。

它告訴我為什麼要合理安排生活,它説:日常生活有規律,並非求生活刻板枯燥,而是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節省更多的精力來做些有用的事,讀些有益的書,總之是為了更完美的享受人生。

它教給我如何擇偶、怎樣和睦夫妻關係、如何育兒、如何解讀中國文化……

這樣一部親子通信集,以書信的形式將生活的智慧向我們娓娓道來,若我們將其束之高閣,它一定遠在天涯,若我們捧起在手,它一定近在咫尺,讓我們讀起來吧,讓我們更加地熱愛藝術、熱愛真理、熱愛大自然、熱愛我們的親人。

《傅雷家書》讀後感8

在這個寒假裏,我讀了《傅雷家書》一書,讀完之後感觸不小。《傅雷家書》主要是傅雷寫給自己遠方的孩子的一百八十多封信,每信都寫滿了傅雷對兒子濃濃的愛!他在這一百八十多封家書中教會自己的兩個孩子做人的道理,勉勵他們不要喪失對真,善,美的追求。

其實這一百八十多封信,起初只是單純的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父親對自己孩子用心良苦的教導罷了,但是為什麼後來它們會成為諸多家長教育孩子的藝術典範呢?這是因為傅雷的教育方法完全打破了普通父母親教育孩子的傳統觀念,大膽地使用了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角度,在無形中微妙的改變了傳統父母親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往常的父母和孩子之間是以長輩和晚輩的身份來交談,之間像是隔了一堵厚厚的牆,往常的父母親總是抱着一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去教育孩子,往往也會對孩子嚴加看管,迫不得已地去逼孩子做一些他們不喜歡的事情,完全忽略了孩子們自己的意願,甚至的還會對孩子進行訓斥、打罵,這會嚴重影響孩子和父母的`關係。

而傅雷和他的孩子的關係,與其説是像父子還不如説是像朋友。就拿傅聰來説吧,他後來成為一個著名的鋼琴家,這跟傅雷遵從他的天賦和意願有不少的關係:傅聰自幼很有音樂天賦,自己也喜歡音樂,所以傅雷就讓他拜意大利著名鋼琴家梅百器為師,送他去波蘭留學;在給傅雷的一封家書中也曾寫道:“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

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

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

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

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傅雷並沒有很純粹地把傅聰當成自己的孩子,還把他當做了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讓人深切地感覺到傅雷對傅聰的希望與對傅聰的關心。

作為一個孩子,我當然會選擇與家長當朋友,傅雷他是一個真正可以走進孩子心靈的好父親。與孩子當朋友的同時卻又有幾分威嚴存在,做到了和孩子保持良好關係的同時又讓孩子自願聽你的建議、教導。太過嚴格會讓孩子產生叛逆心理,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太過慈祥又會讓孩子變得很鬆散,覺得家長很好應付,時間長了就會隨便搪塞家長,也會造成不好的結果。唯有中等剛剛好,用力不要過猛,也不要太輕!

有了傅雷用心良苦的栽培和教育,他的兩個孩子都很優秀,長子傅聰是家喻户曉的著名鋼琴家,次子傅敏是一位特級英語教師

讀完《傅雷家書》,我想讓我的爸爸媽媽也看看,因為這真的是一本很好的教育素材,我也想讓他們在我成長的路上與我做朋友,不過我覺得我的爸爸媽媽應該已經做到了,本來他們和我就是朋友!但是我相信等他們看過了這本書之後我們一定會變成更好的知心朋友!而我自己也時刻刻在對自己説,《傅雷家書》會成為我的第二個父母!他對我幫助真的很大,教會了我很多,在以後的成長路上,我會用它來約束自己,把自己變成一個優秀的人!

《傅雷家書》讀後感9

關於寫作:

小的時候,寫作是種媚俗,為了老師家長的表揚,為了同學的羨慕;長大時候,寫作是種氣質,寫作為了表達自己的情感,為了與別人交流,但多少有些文藝青年的酸溜溜;工作以後,寫作是種勞苦,各種反思,各種論文,各種讀後感;讀罷家書,寫作是種幸福,人們經歷喜悦、痛苦,寫作能將自己的思想重新整理一遍,這種沉靜能給人帶來新的力量。

PS:我對寫作的感悟,一如傅聰對音樂不同時期的感悟,雖然境界、層次相差甚遠,卻自得其樂,呵呵!

關於做人:

傅雷為了感謝法國友人的文字幫助還寄去了法郎,可見,傅雷並不是一個獲得了別人幫助就心安理得的人,適當的感謝也是求得心靈的寧靜。信中,傅雷常常提醒自己的兒子,給老師,給友人去信,時刻提醒我,常有一顆感恩的心。暑假中,我去看望了我一生難以忘記的一名老師,也冒着酷暑看了小時候疼愛我的幾個親戚,我雖沒傅聰那麼忙碌,但對於他們來説,這種看望,這種心願,也是彌足珍貴的。

關於政治:

大學的時候,我熱衷於看錢鍾書,狂熱於“錢學”,與傅雷一樣,他高傲、熱烈,今天想來,錢鍾書是聰明的,他能冷眼看世界,很多事情能夠看得真切而透徹。傅雷和錢鍾書是好友,而他卻是如此的剛烈,剛烈的讓我心痛。他關心政治、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參與各種會議,我的心甚至也跟着他文字間流淌的文字而心潮澎湃起來。他一直熱愛着並且極力去奉獻的這個社會,這個國家。然而,右派、文革,一次又一次地衝擊着他,。傅聰入英國國籍,他心痛的幾個月不寫信,信紙被揉爛了幾次。從他的文字,我也感到他些許對時局的失望,而只能用極其隱含的方式表達出來。單純的傅雷,帶着自己的熱情和脾氣,不能遏止,這種優秀的品質是身體不可剝離的一部分了,他們的奉獻一定是最最無私和摯誠的,恨不能把自己的全部都獻上去。一九六六年,他走了,留下的是高貴的人格。我痛惜他的離開,可正是這樣的知識分子,以他們特有的方式對抗着那個令中國人難以啟齒的時代。

關於父子:

總以為,那個時代對感情的表白過於含蓄。特別是家書在開始的時候,父親甚至有些苛刻,讓人覺得強勢,有些時候還會以批評和建議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愛和期望。讀到後來,輕言細語的囑咐,深情款款的絮絮叨叨,幾近於情書風格。

一本厚厚的家書,一字一句沾着墨香,這樣的流露,在今天這個社會,一去不復返。科技的進步總會帶來快捷,帶來安逸,可是它也帶走了很多無法複製的情懷和精神。

他三番五次地勸兒子到外面走走,保持身心的fresh,年輕的時候不過分地消耗自己,才是細水長流,言語真誠細膩豐富,藴含着對父母對孩子的牽掛。

他把兒子當成自己的朋友,渴望與他交流並從中學習和汲取知識,這也是對知識的渴望。“我們雖然年紀會老,可是不甘落後,永遠也想追隨在你們後面”,他內心深處有一份把兒子當成一位藝術家和音樂家的崇敬、追隨,誰説傅雷不也是一位充滿靈氣甚至可愛的“老頭”?

家書到了後來,我漸漸感到,父子的心靈慢慢靠攏,互相影響吸納、學習磨礪,這也是時間和歲月的積澱,只想象一下這種感覺就很令人動容了。

《傅雷家書》讀後感10

世界上有種神奇的力量,那就就是愛。愛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因為有了愛世界才會更美好。而父母對我們的愛尤為重要。

《傅雷家書》就是我最為欣賞的一本書。傅雷寫給兒子的不僅僅就是家書,而就是一個個人生哲理。他對傅聰的人生之路起了很大的作用。傅聰隨着年齡的增長而漸漸懂得了愛,以實際行動回報了父母,這使我非常的感動。

這本書主要就是傅雷告訴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藝術,以及如何對待生活等問題。他叫兒子要做一個謙虛謹慎的人,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對兒子積極的引導。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而且他敢於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他無疑就是兒子的良師益友。

當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太大或者父母對孩子溺愛時都會產生一種對孩子成長不利的因素,只有想傅雷那樣積極與孩子溝通,及時發現問題,找出問題,才能成為一名理智父母。

“一個人對人民的服務不一定要站在大會上講演或者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隨時隨地的點點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訴大家,無形中就就是替國家播種、施肥、墾殖。”

這就是傅雷在給兒子家書中的一段話。在《傅雷家書》中我看到了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教誨,字裏行間,流露出傅雷對傅聰強烈的父愛。這種愛使人震撼,使我對傅雷愛子教子的精神所深深打動。

在書中我們不光看到了一個對兒子親切關愛的父親,同時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長。他用音樂譯註和兒子溝通交流,他把對祖國的發脹的關切之情,以及對祖國的熱愛同樣流露給學生,傅雷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和精力,在對祖國社會人類儘自己的責任。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誡兒子“人總得常常強迫自己,不強迫就解決不了問題。最基本的就就是抓緊時間”,“最就是要科學化、要徹底”,“在外面世界切勿難為情,被人家隨便多留,才能不打亂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習慣,就等於修改自己的意識和性情”。我覺得就就是我們生活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説道這裏,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然不就是像傅雷那樣的偉人但就是他們給我的愛卻並不比傅雷給傅聰的愛要少,他們事事為我着想,為我考慮,他們雖然不能講出許許多多為人處事的大道理來,但就是,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就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

父愛如山,雄偉壯觀,母愛如水,柔情萬里。我們應當理解父母並加強自身素質,逐步與父母建立友好關係,讓他們理解你,做一個稱職的孩子。

書中時時給人深刻的教誨,處處閃耀着智慧的光芒,不僅如此,從書中我還感到家長的用心良苦和他們給予我們的崇高的愛,正如傅雷在書中對兒子説:“孩子,我從裏身上得到的教訓,恐怕不必你從我這得到的少。尤其就是最近三年,你不知我對人生多增了幾分深刻的體驗我從與你相處的過程中學會了忍耐,學到了説話的技巧,學到了把感情昇華。”

所以《傅雷家書》拉近了父母與我們的距離,讓我們互相理解,互相體諒,親情溢於言表,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和啟迪。

《傅雷家書》讀後感11

當我們用感官第一次觸碰這個世界時,那兩位無名者就執意陪伴我們,他們會先步入森森寒骨的野林,卻不會棄我們與深不見底的海洋。——題記

品讀傅雷家書之際,會深陷其中,忘卻身在品書,忘卻朱梅馥的賢淑豁達,忘卻傅雷的聞名遠揚,至多不過是在仔細聆聽一對父母對兒女的淺喃之語,他們不加任何掩飾地直抒念想之感,同時又用千言萬語來表達對遠在他鄉的兒子的諄諄教誨,這如何不使人感慨萬千呢?

“中國哲學的思想,佛教的思想,都是要人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讓感情控制。 ”傅雷與朱梅馥堅持着的原則便是將道德行為與藝術尊於首位,而舐犢之情屈居二位。自傅聰出國後,書信中屢次警醒傅聰切勿太過着急地去追求情感,那會使人迷失理性,迷失作為一個藝術家的高尚情操。傅雷以身例行,通過語言表達了對國家,對藝術的崇拜與熱愛,使傅聰明白藝術的尊嚴以及作為一個藝術家其道德品格的重要性,在苦心孤詣地啟示傅聰之時,無不體現出其對傅聰的殷殷期盼。

“以演奏而論,我覺得大體很好,一氣呵成,精神飽滿,細膩的地方非常細膩,音色變化的確很多。”傅雷對傅聰的客觀讚賞,無疑是對遠在他鄉的傅聰的一種鼓舞,他仔細品味聰的作品,不是作為一個藝術家,而是作為一位父親。在此之前,傅雷無數次對傅聰的學習樂理知識的方法進行糾正與督促,並提議聰將其的課程安排明確記錄下來,以便生活的合理安排。此外,從生活瑣事到日常禮儀,朱傅二人花了許多筆墨去糾正傅聰,他們認為禮儀是對一個人的尊重,對藝術的尊重,若連基本禮儀也無法把握,如何成大器,成璞玉?偶爾講論文義,論李杜,談其詩纏綿悱惻,至情至性,父子二人都毫不拘束,直抒獨特見解,而傅雷對傅聰之見也尤為誇讚。如此可見,傅雷對傅聰的愛並非空有噓寒問暖,而是暗藏在他與兒子的文學溝通中,暗藏在他對兒子們的諄諄教導中,暗藏在他對兒子們道德和藝術的嚴格要求中。

“可是沒一天不想着你, 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着,也説不出為什麼。”傅雷表示其思念之情,如你所見是十分直接而堅定的,未加任何修飾,從未拐彎抹角,因為他愛他的孩子,他愛他的至親,所以要展示最真實的.一面,何必去掩蓋內心呢?而傅雷對兒子的嚴格,也可謂情有可原,一方面是對兒女的殷殷期盼,一方面則是對兒女的但又顧慮————父母所碰的壁,是不希望兒女重蹈覆轍的。

但從此延伸至我們的現實生活,不免有些慚愧。我們總是難以將感謝之情表露出來,隨着年齡的增長覺得這種行為幼稚,可笑,甚至是丟臉,但又可曾想過父母的感觸?父母含辛茹苦地將我們培育至今,期望我們翱翔於青天的那一刻,本是不求回報的,也未曾抱怨,但我們卻連一聲感謝也無法脱口而出。正如傅雷,他作為父親,就是世間千萬父母的縮影,直接地表達他對兒女的愛與思念,陪伴兒女跌倒,鼓勵兒女站起,直至兒女有所成就之時,就如同放下了一切重擔,但仍舊不求回報,給予我們未署名的關切。

或許往往被我們忽視的無名者們會先一步遠去,步入森森寒骨之界,然而人是遲鈍的,直至那時才認識到他們的珍貴已然無濟於事,我們應當珍惜現有的時光,以傅雷一家為模範,回報那未署名的關切,認識到,那無名者的姓名——是父母。

《傅雷家書》讀後感12

一個嚴厲盡責的父親,在兒子長大成人,留學海外之後,仍通過書信的方式對兒子的生活和藝術進行悉心指導,這就是《傅雷家書》。

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説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足以説明一個嚴厲盡責的父親對兒子深厚的愛,這也許就是父愛的偉大。父親的嚴厲並不代表他不慈愛,在出國留學的過程中,傅聰遇到很多挫折,但他正是因為有一個偉大的父親,從而使他變的堅強,勇敢的戰勝困難,因而獲得理想的成績。

父愛是偉大的、無私的,只是父親不會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罷了,父親對孩子的愛體現在生活的點點滴滴,怪只怪我們缺少一雙發現愛的眼睛。

在上國小時,有一次,我和好朋友打了一架,因為她看我穿了一件新裙子,就故意在我的板凳上放了一些黑色的東西,結果把我的裙子弄髒了,我們倆吵了吵就打了起來,我把她的臉抓破了,結果叔叔向爸爸告了狀,我恐懼極了,爸爸把我叫到他面前,問了我原因後,説:“蕊蕊,你應該去跟曉曉道歉,你們倆整天形影不離,這麼要好的朋友,怎麼能為這一件小事而發生矛盾呢?小孩子應該學會承認錯誤,再説,你怎麼能和她打架呢?這樣的孩子可不是好孩子呀。”“都是她不對,誰讓她故意弄髒我的裙子,還向爸爸告狀,她怎麼不向我道歉呢?再説我又沒錯。”這時爸爸的神情很嚴肅,我不敢抬頭看他,突然他拿起一根細細的枝條朝我的屁股打來,打的我直叫媽媽,可媽媽被爸爸擋回去了,此時,我便對爸爸產生了恨意,慈祥的爸爸竟變的這麼兇殘,他怎麼胳臂肘向外拐呢?最後,我在爸爸的逼迫下極不情願的跟曉曉道了謙,脾氣倔強的我還是向爸爸屈服了。

漸漸的,我長大了,懂事了,對那件事也有些淡忘了,不再埋怨爸爸,也體會到爸爸的用意了,學會理解爸爸了。是爸爸讓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要不然我現在可能還是一個自私、心胸狹窄,小肚雞腸,沒有朋友的人,那該多孤獨、多寂寞呀!爸爸讓我懂得了許多,同時,我也從爸爸身上學到了許多,爸爸在生活中付出的那麼多,我們應該學會理解父母,學會換位思考,如果當初我不跟曉曉道歉,執迷不悟,現在的我肯定會很寂寞,沒有朋友。

進入國中,我接觸到《傅雷家書》後,我對爸爸的愛又有深一層的理解,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教給他許多做人處世的方法,確立正確人生,引導他走向成功,我更加珍惜父愛,後悔當初埋怨爸爸。其實,並不是爸爸不愛我,而是我沒有發現,因為爸爸不會表達他的愛,但他在生活中對我所做的事都體現出他對我的.愛,有哪個父親會害了自己的孩子呢?他打了我就是讓我記住:要用一顆寬容之心寬容他人,容納他人,“多在自己身上找缺點”。世界上最寬廣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心靈,不要因生活的小事而斤斤計較,這樣的人生是枯燥乏味的。

人生的第一位老師就是自己的父母,我們從呱呱墜地的嬰兒到風度翩翩的少年,父母在我們身上花了無數心血,傾注了多少情與愛,交給我們多少為人處事的方法,幫助我們確立人生目標。

可憐天下父母心,檫亮你那顆明亮的眼睛去發現愛,不要失去後才後悔,既然擁有就應該好好珍惜。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父母鼓勵、關心、愛的結果,所以,我們更要孝敬父母,有這美好的一切就好好珍惜,努力來回報父母對我們的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13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似乎提起家書,我的腦海裏便會浮現出這兩句古詩。從古至今,書信一直溝通交流和維繫感情最重要的方式,即使在通信技術極其發達的今天,書信的厚重和情感仍然無法被替代。

在“又熱烈又恬靜,又深刻又樸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傅雷的文字中,我可以看到傅雷和夫人朱梅馥對兩個孩子傅聰、傅敏深深的愛和嘔心瀝血。傅雷對傅聰的教育更體現出家庭教育對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傅聰在機遇巧合下來到波蘭進行鋼琴的深入學習,1953年他曾於羅馬尼亞演奏斯克里亞賓的作品,蘇聯的青年鋼琴選手們都為之感動的流下眼淚,也曾被波蘭的教授們認為“富有肖邦的靈魂”,甚至會説他是“一箇中國籍貫的波蘭人”。書中有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他鏤刻細節的手腕,不是使我們想起中國冊頁上的畫嗎?”傅聰在音樂上的造詣與其父從小的教育和深厚的文化積澱有關。“他按照父親的規定,每天上午下午,幾小時幾小時的練習彈琴,有時彈得十分睏倦,手指痠痛,也不敢鬆弛一下,只好勉勉強強地彈下去。但有時卻彈出了神,心頭不知道來了什麼靈感,忽然離開琴譜,奏出自己的調子來。在樓上工作的父親,從琴聲中覺察異樣,從樓梯上輕輕下來。傅聰見父親來了,嚇得什麼似的,連忙又回到琴譜上去。但這一次傅雷並不是來制止的,他叫孩子重複彈奏原來的自度曲,聽了一遍,又聽一遍,並親自用空白五線譜,把曲調記錄下來。説這是一曲很好的創作,還特地給起了一個題目,叫做《春天》。”這種教育模式不是填鴨式,更不是呵斥式,而是互相平等的溝通式。

傅雷在人生道路上對其孩子的教誨,讓人彷彿能透過書信看到他伏案寫信時的場景,雖愛子心切,但嚴父亦良友。“以後要多注意,堅持真理的時候必須注意講話的方式、態度、語氣、聲調。要做到越有理由,態度越隨和。堅持真理原是一件艱鉅的鬥爭,也是教育工作,需要好的方法,還有是耐性。萬萬不能動火,令人誤會。”兒子傅聰和人微小的爭執,就讓他擔心和思索,多次叮囑兒子要謙恭禮讓,要虛懷若谷,得理也要饒人。

做事貴在堅持。“熱情是一朵美麗的`火花,美則美矣,無奈不能持久。”傅雷先生的這句話點醒了我。回想起我經歷的人生,縱然正青春,也有過不少“衝動”,過後悔之不已。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曾指出“一萬小時定律”: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一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這也教導我們要學會沉澱,不能只是曇花一現的火花,而要經得起千錘百煉。

“得失成敗儘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其所能,無愧於心。”人生起起伏伏,困難和挫折再多都是我們的人生,都只屬於我們,勇敢去拼搏,一切仍未塵埃落定,追求無愧於心,無愧於自己。

傅雷先生一直教導他的孩子“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我深以為然。儘管這是別人的家庭和教育方式。我想我們應該從中得到點什麼,體味出屬於我們自己的芬芳。

“悠悠歲月,茫茫大海,這些長時期,在遙遙數萬裏的兩地之間,把父子的心緊緊地聯繫在一起的,就是現在這部經過整理、編輯集起來的《傅雷家書》。” 樓適夷在序中的這番話讓我更加體會到父愛如山和體貼入微,也讓我想起我的家人,儘管在現在的時代,書信已是稀罕物件,離我們的生活漸漸遠去,但不會改變的是那滾燙熾熱的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14

我之所以不吝嗇時間給你寫這麼多信,因為我不吝嗇的愛你。——題記

傅雷的作品我讀得不多,以前只是隱約對他有些瞭解。第一次讀他的作品便是《傅雷家書》。書中那些樸素的問候、不捨和想念戳中了我。傅雷原本會讓人誤以為他的文風會是雄偉壯闊的,但《傅雷家書》中因為父愛寫出來的文字是温柔、細膩的,這恰好也是最打動人心的、最無法讓人忘懷的。

信中,嚴謹認真、一絲不苟的傅雷用自己的學識、經驗,教育兒女如何做人、做事、對待生活及藝術等問題,包含着一個父親對子女無私的愛。在為人坦蕩、秉性剛毅的父親的教育下,傅聰在成長的道路上少走了很多彎路,最終成為鋼琴大師。

從中,我首先感受到的是深厚的親情,傅雷夫婦平實的語言道出的是一片濃濃親情,讀後讓人感動不已。“你的信,我們看的多寶貴,我們雖然分離了,可是心永遠在一起,這是你給我們的.唯一的安慰。”

他們與兒子以朋友的身份相處,並沒有要求兒子必須如何去做,而是以朋友的口吻,向兒子提起,讓兒子容易接受。他説:“我高興的是,我又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成朋友,世界上有什麼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長的。”而且他謙虛誠懇地説:“我與兒子的相處中學到了忍耐,學到了説話的技巧,學到了把感情昇華。教會我們如何和孩子相處,以怎樣的一種姿態交往。”

青年時期,正是情竇初開、對愛情充滿無限嚮往的時候。傅雷夫婦直言不諱地提出對於年輕人戀愛、結婚與做學問的關係的看法,讓我深思不已。他説:“就是我一生任何時期,鬧戀愛最熱烈的時候,也沒有忘卻了對學問的忠誠。學問第一,藝術第一,真理第一,愛情第二,這是我至此為止沒有變過的原則。”這些傅雷在信中説過的話,相信傅聰學有所成之後,定深有感觸。

對成名成家的兒子不忘人生指南,而當成年後,兒子面對感情的選擇他竟也不失時機的予以幫助:“要找一個雙方缺點各自都能各自認識、各自承認、願意逐漸改同時能彼此容忍的伴侶,這一點很重要,要找永久的伴侶。”而當他們成家後他有叮囑,切勿錢在手頭,越是輕視物質,越需要控制物質。

傅雷夫婦的愛更是偉大的。他們希望兒子能夠為了祖國人民更加努力,而不僅是為了自己。正所謂大愛無疆,傅雷夫婦的愛子之情,已上升到愛祖國、愛人民的層次,這是一般父母所不及的。傅聰不僅是他們的兒子,也是祖國、人民的兒子。

我想每一個孩子都能讀懂那背後深沉的愛。他們作為父母是完美的,也是我深深的敬服與愛戴之後,不會去想擁有的,因為我有自己的父母,他們愛我,那些我厭煩的嘮叨、管束、斥責都代表着他們愛我。

他們給了我一個家,讓我無論何時都有所歸;他們給了我他們的人生經驗,讓我不必經歷他們經歷的那些痛楚;他們給了我他們能夠的一切,讓我如每個孩子般長大;他們會在每一次斥責後落淚,在每一次憤怒後原諒,在每一次失望後包容。

我不要沙灘小島馬車和城堡,我不要人山人海的熱情尖叫,我不要五光十色燦爛輝煌的燈光在閃耀,我只想有一天,我能成為父母、祖國的驕傲。

《傅雷家書》讀後感15

清代封疆大吏左宗棠常抽空寫家書告誡兒子,務必勤學苦讀,不要虛擲了寶貴的少年時光,務必保持克勤克儉的家風,不要忘本,不要驕橫鄉里,不得染上紈絝習氣。清末狀元張謇,經常寫信教導在外求學的兒子“人當有志氣,志當存高遠”。而《傅雷家書》更是把一位對社會、對祖國、對人類儘自己責任的父親的心靈展示出來,成為兒子的“鏡子”、“手杖”和豐富的精神養料,震撼了千萬讀者的心。

兒子雖然已經長大,但在父親的眼裏,他永遠是關愛的對象。他的這些關愛,不光是對兒子幼時關愛的深情延續,更有着許多的延伸和擴展,每閲讀一篇,總在感動之餘,給人無限啟迪。《傅雷家書》並不是一本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裏這樣説:“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字裏行間不僅是拳拳的父子之情,還有更多的人生領悟,宛如一個忘年的老友,娓娓道來歲月的感受。做父親的在兒子別離後,翻然想念曾經的許多遺憾,其實孩子又何嘗不是在別離後才更深的理解了那殷殷親情。人世的無奈就在於此,只有失去才更知其美好,所以小別更顯得彌足珍貴字裏行間不僅是拳拳的父子之情,還有更多的人生領悟,宛如一個忘年的老友,娓娓道來歲月的感受。做父親的在兒子別離後,翻然想念曾經的許多遺憾,其實孩子又何嘗不是在別離後才更深的理解了那殷殷親情。人世的無奈就在於此,只有失去才更知其美好,所以小別更顯得彌足珍貴。

正當傅聰遠在國外,各方面逐漸成熟時,傅雷積極地以中國文化的精華予以薰陶,不時地和兒子大談杜甫、李白、蘇辛,併為兒子千里迢迢地寄上畫冊、字帖、拓片,並詳加解説,引導兒子成為一能熱愛中國文化的優秀知識青年,期許兒子的音樂造詣能像長江、黃河一樣,席捲千萬中國人的心:“中國正到了『復旦』的黎明時期,但願你做中國的—新中國的鐘聲,響遍世界,響遍每個人心!滔滔不竭的流水,流到每個人的心坎裏去,把大家都帶着,跟你一塊到無邊無岸的音響的海洋中去吧!”耳際彷佛響起…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浩壯聲響,也處處流露了傅雷對國家、民族、文化的責任感與光明磊落的讀書人氣節。

另外,在這些書信中,有很大份量,是父子倆的藝術對談,一個翻譯大家和音樂大家暢談藝術,縱論人生,彼此分享對藝術境界的體驗:從給你的譯文中體會到,莫扎特的温柔嫵媚,所以與浪漫派的温柔嫵媚不同,就在於他像天使一樣的純潔,毫無世俗的感傷或是靡靡的sweetness。一切藝術品都忌做作,最美的字句都要出之自然,好象天衣無縫,才經得起時間考驗而能傳世久遠,比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但寫長江中赤壁的夜景,歷歷在目,而且也寫盡了一切兼有幽遠崇高與寒意的夜景,同時兩句話説得多麼平易,真叫『天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vw0y4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