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菜根譚》讀後感集合15篇

《菜根譚》讀後感集合15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菜根譚》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菜根譚》讀後感集合15篇

《菜根譚》讀後感1

書中自有黃金屋,前些日子,項目上買來一批書籍,利用週末閒暇時間,來到閲讀室,隨手拈來一本小冊子,讀完之後心靜如水。此小冊子即為《菜根譚》,作者是洪應明。

洪應明,字自誠,號還初道人,其名作就是《菜根譚》。此書內容分為“修身”、“應酬”、“評議”和“閒適”四個部分,綜合了儒、釋、道三者思想,以説教口吻教人出世入世的道理,意境闊大。閲讀過後頗有感想,在此和大家進行分享與交流。

其一是關於“無為”。這本書是老莊思想影響下的產物,洪應明取其神進行説明,將其體系化,讓自己的觀點不僅有據可依,又顯得極為正統。他説“軀殼的我要看得破,則萬物皆空其常虛,則義理來據”,又説“而一念及病時,便興似寒灰;名利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咀蠟”,如則這般,清心寡慾得讓人險些喪失味覺。他不像老子直接説“為無為,則無不治”,也不像莊子憤憤勸道“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更不像列子那樣挑明瞭説“天地無全功,聖人無全能,萬物無全用”,而是把話説得極為淡然,卻又很有説服力,讓自己成為《菜根譚》裏處事規則的生動標榜。

圖片

其二是關於“無慾”。洪應明借鑑了釋氏的玄妙,卻發展了他的空靈,傳播了佛家的禪宗。例如“彩筆描空,不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損鍔,而水亦不留痕”、“心與竹俱空,問是非何處著腳?”、“胸中滌去數鬥塵,語言方覺有味”等,都是這種特點的體現。

其三是關於“清閒”,這也是其書最絕妙的一部分。例如“階下幾點飛翠落紅,收拾來無非詩料;窗前一浮清映白,悟入處盡是禪機”,又如“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支捲雲舒”。短短數十字,“清閒”之意躍然於紙上,隨之而來的還有那超然脱俗的絲絲禪意。

這本書的另一個亮點是其語言,洪應明用了細碎精緻的筆法去表現一種雄健放浪的情懷,可是當其落在條條細則上面時,卻又如同滂沱大浪裏面的小水滴,温柔可愛,比如“鳶飛魚躍”、“波恬浪靜”、“漚生大海”、“影滅長空”、“碗茗爐煙”等詞,極富意境的.同時,又温柔細膩。

一本《菜根譚》,一部警世書,希望大家都能偷得一點閒暇,翻開它,品讀它,讓心隨着文字飛翔,讓人生隨着閲讀走入另一番境界。

《菜根譚》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對於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書中文字簡煉明雋,兼採雅俗,似語錄,而有語錄所沒有的趣味;似隨筆,而有隨筆所不易及的整飭;似訓誡,而有訓誡所缺乏的親切醒豁;且有雨餘山色,夜靜鐘聲,點染其間,其所言清霏有味,風月無邊。

《菜根譚》讀後感2

《菜根譚》是明代洪應明的著作,作者是一個涉獵過道教、儒教、佛教,尤其是對佛教特別通達的人,他引用各教的教義詞句,書寫出一部徹研三教真理的結晶。

《菜根譚》共分前、後兩集,其根本思想是中國的思想、儒教的現實主義、老莊的玄旨,以及佛教的道法,集結儒、釋、道各派的精華。

作者把儒家的中庸、道家的無為、釋家的出世,通俗易懂的闡述出來,使人讀的咀嚼玩味,體會到困苦艱辛的經驗、清冷淡泊的趣味,對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等,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讀《菜根譚》,感受書中的博大、淡泊、寬容與善良,習得無處不在的謀略和智慧,得到善意的忠告和警策。

如:修身;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煅來;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須向薄冰上履過。揭示了沒有人都隨隨便便成功,成功的背後,是長期不懈的默默的艱辛付出。

如:應酬;操存要有真宰,無真宰則遇事便倒,何以植頂天立地之砥柱!應用要有圓機,無圓機則觸物有礙,何以成旋乾轉坤之經綸!方圓結合,堅守底線而又積極應對。

如:評議:物莫大於天地日月,事莫大於揖遜徵誅;子美雲:“日月籠中鳥,乾坤水上萍”,康節雲:“唐虞揖遜三杯酒,湯武徵誅一局棋”。事來如漚生大海,事去如影滅長空,自經綸萬變而不動一塵矣。對待工作、生活中的問題,用廣闊的視角去看待,用包容的胸襟去擁抱,將會看到別緻的風景。

如:閒適:晝閒人寂,聽數聲鳥語悠揚,不覺耳根盡徹;夜靜天高,看一片雲光舒捲,頓令眼界俱空。狐眠敗砌,兔走荒台,盡是當年歌舞之地;露冷黃花,煙迷衰草,悉屬舊時爭戰之場。盛衰何常,強弱安在。世事變化無常,對得失不必過於喜悲,用平和的心態迎接、化解生活和工作的各種困境。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坐觀天外雲捲雲舒”,“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真味是淡,至人如常”,簡單的詩句,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彰顯了生活的本原和方向。它們牽引着我們追求靈魂的充實與聖潔,追求情懷的虔誠與温馨,追求心境的坦然與淡泊,追求奉獻的自甘與堅守。

選上一段空閒的時光,泡上一杯淡淡的苦茶,坐上一個簡陋的椅子,清空自己紛亂的心靈,捧起薄薄的《菜根譚》,緩緩翻動、細細研讀、慢慢咀嚼、靜靜思索,將會收穫到一份來自心靈深處的沉甸甸的禮物。

《菜根譚》讀後感3

應該著名哲學家培根曾説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智慧、學算使人精密。”讀了融會歷史與道德、詩歌與哲理、時代精神與民族特色於一爐的書籍——《菜根譚》,猶如滴水穿石,繩鋸木斷,持久而有力,浸潤着我的心靈。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歷史的長河不斷地衝刷、洗禮中留下一顆顆瑰麗無比的明珠。《菜根譚》就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菜根譚》是一本怎樣的書呢?古人云:“嚼得菜根,百事可做。”能吃苦清貧的人,可成為大事。

《菜根譚》是一位高人,把自己的人生哲理和經歷,盤托出的給大家學習和參考的結晶。個人覺得《菜根譚》是一本任何人都需要消化和細讀,是一本奇書。喜歡讀《菜根譚》,他認為:“嚼得菜根,百事可做。”商業大亨,企業家,職業經理人,其他人都喜歡研讀《菜根譚》,因為這本書是一本修身養性,充滿了哲理味道,管理方法的書。我讀《菜根譚》,我覺得是一本為人處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好書:簡單的故事,樸素的語言,研讀起來津津有味。

作為職業經理人,讀了這本書,我從中得到了許多的啟發。我們要有“不昧已心,不盡人情,不歇物力”的待人待物原則,更要有“滴水穿石,繩鋸木斷”的堅韌精神。還要有“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不怨天、不尤人”的心態。

山珍海味,也不過是一日三餐;流行時髦物外,也是曇花一現;那些經久不變的',長久的就是簡單的,平淡的“粗茶淡飯”生活。不管是富貴也好,學富五車也罷,我們是要踏實,低調,“誰家煙灶無煙火”?當我們遇到苦難,或者開心時,要堅信“天地不可一日無和氣,人心不可一日無喜神”的諫言。一個人,不可能一天,一個星期都是一種狀態的。人在做學問和做人,要善於聽取不同人的意見,並改變自己,要保持“為有源頭活水來”的狀態,才能不斷地修正自己的言行。

“心者後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葉榮茂者”告戒我們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讓自己的子女們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個心地善良的人,他的子孫自然也學得心地善良。讀了“憑意興作為者,隨作則隨止,豈是不退之輪;從情識解悟者,有悟則有迷,終非常明之燈。”讓我懂得做事不要任憑自己意氣用事,也不要帶着太多的情感去領悟道理,這樣才會少走彎路。想想真的很有道理,我們作為大人,父母,領導,我們育人的工作是細水長流的,不是立竿見影的。因此工作的時候不能意氣用事。做事有始有終的人,依靠的是恆心和毅力。想成為一個平凡而不平庸的教師,除了要學會順應時勢,要有責任心外,關鍵要用心去工作。淺水是喧譁的,深水是沉默的。我希望自己是那耐人尋味的深水,厚積薄發,每一天能展現經過沉澱後的精華!

人一生要多讀書,更要讀好書!

《菜根譚》讀後感4

週四下完課,回家的路上,在老頑童師兄的車裏交流上課的感受,我説:“今天上課的時候我突然自己笑了,為什麼笑了呢?有一刻我轉過身,目光依次看向每個人,發現在座的(包括老師)每個人我都挑剔過,接觸這個人的時候更多的是看到他(她)的缺點。想到此,我就樂了,怎麼就沒有一個我完全看得上啊?”

難怪自己沒有社交、沒有朋友、與各個團隊集體格格不入、特別的孤立、從小就性格孤僻。難怪自己講課、辦活動沒有人來捧場呢。真是因果不虛啊!越是想到此,我越是樂了,這種樂是恍然大悟的苦笑與自嘲啊!

在工作中也是有這個臭毛病,私下裏跟關係不錯的同事A聊天,肯定離不開評論其他各個同事。説是評論,更多的.是背後非議與妄議他人,以攻擊與挑剔別人的缺點為樂,為此還喋喋不休,一個大男人簡直就是一個八婆。結果呢,自己的同事關係也不融洽,經常出現關於我的謠言。比如,平時我在辦公室外的走廊來回次數稍微多一些,同事們私下裏就會互相猜想我是不是不想幹了、準備離職跳槽了。比如某個時間段,稍微跟某個異性同事交流多一些,然後馬上就會有我的緋聞出現。諸如此類小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讓人頭疼、煩惱與無語。

成長過程中一直伴隨着這些狗血的經歷,以前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這些年修學下來,越來越清楚其中的緣由是什麼,所以在週四的課上,我突然笑了,很搖頭的嘲笑了一下自己。

因果何曾饒過誰呢,不管你什麼身份、什麼智商…….世人都在因果規律當中,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我自忖是個修行的人,可是最基本的因果律一直被我無情的、選擇性的屏蔽與忽視了。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句話聽着真是妙啊,聽着真是至理啊,聽着真是好有智慧、好有辨證啊;這句話估計好多人都不明白是啥意思吧,特別是前面那句萬法皆空,好多人不懂吧,但是我居然一聽就懂啊,嗯,看來我比一般人聰明。”會這樣自言自語的人,多半是趾高氣揚,喜歡挑人毛病,與人接觸沒有耐心,脾氣又臭又大,喜歡嫉惡如仇,言語喜歡傷人……這就是我,一個活生生的,具有三十多年反面經歷,生活在你們身邊給你們造成無盡傷害的、或許你們熟悉的一個人。

最後,希望大家以我為戒,真的,請重視因果,一點都不能馬虎。

《菜根譚》讀後感5

翻閲《菜根譚》,我立即被作者豁達的胸懷,深邃的思想內涵所震撼,特別對其中“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這段話尤為喜愛。寥寥數語,卻深刻地道出了作者對人生,對功名利祿,對世間萬事萬物所持的心態。在這個充滿了浮躁與誘惑的時代,《菜根譚》無疑是一劑安定的良藥,讓人們的煩惱紛亂的心情,漸漸平靜下來,並有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個受了教育有知識有頭腦的人,不可以沒有寬廣的基礎和強韌的毅力。因為無論是自己有建樹,還是以天下為己任,都是一副沉重的擔子,挑上這副擔子,一直到死才放下,沒有寬廣的基礎和強韌的毅力,是不行的。孔子的弟子曾參曾説:“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遠。”此為高遠篇的精髓。

睿智篇講到:“我雖然幫助或救助過別人,不要常常掛在嘴上或記在心裏,但是假如有對不起別人的地方卻不可不經常反省;別人曾經對我有恩應常記於心不可以輕易忘懷,別人做了對不起我的事不可不忘掉。”

達觀篇給我們的啟迪是:“一個心地善良而樂觀的人,常把萬事萬物都看得很美好,天地間的事也就毫無缺陷;一個天性忠厚、寬大為懷的人,心裏總處在平衡狀態,也就不去理會人事傾軋和人間的'邪惡了。”

端正篇又教會我們:別人的錯誤和過失應該多加寬恕,可是自己有過失和錯誤卻不可以寬恕;自己受到屈辱時應該儘量忍受,可是別人受到屈辱就要設法幫他消解。

還有成就篇、奉獻篇、自我篇、歡暢篇等,每一篇章都是那麼引人入勝。

讓我深有感悟的一句話是“議事論事明曉利害”,議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當忘利害之慮。評論事情的時候應處在旁觀者的身份,才能追究事情的真偽始末和是非曲直,擔負事情的時候應以當事人的身份置身其中,忘掉個人的利害得失才能把事情做好。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我們難免遇到一些讓自己不解的事情或者覺得不公平或者覺得不妥當的事情,這就需要我們學會換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和立場去考慮和判斷,而不能總從自己的角度和出發點去考慮。只有換位思考才能讓自己體會到別人的難處,以至於自己不會多想或者錯想。

現在的書籍、雜誌種類繁多各種各樣的勵志文章也是到處都是可我還是喜歡《菜根譚》它樸實且厚重,句句富有哲理名言,是古人在實踐中的寶貴積累和總結,段段富於通變的處世哲學,對於從古到今的生活、工作都有借鑑和參考意義。

《菜根譚》對於我來説已經不僅僅是一本書,她是我身邊不可缺少的良師益友。好的東西要讓大家分享亦推薦給大家。大家有空不妨跟我一起讀讀《菜根譚》,那感覺不亞於跟聖人交流。

《菜根譚》讀後感6

今天有幸拜讀了美文《菜根譚》,讀後,心中澎湃,思慮萬千。遇事讓一步,這展現出一個人的胸襟和氣度,也展現出他良好的涵養,別人也更會敬服你、信任你。待人寬厚一分,這也是為自己積下福祉。善待他人,更是為善待自己奠定了基礎。

在工作中也是這樣,在我們熱電公司這個大家庭中,也需要這種境界這種思想,工作中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碰到困難,我們共同攻關克難,排除隱患;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解決問題,以解決問題為目標。所以,不會去在意是誰在這個過程中去解決了這個問題,誰有沒有超越自己的職責和權限,有沒有越界,有沒有看不起我,是不是故意為難我,也不會去考慮,這件事情是不是讓我很沒有面子,這個人讓我太難堪,所以我要對他心懷芥蒂。只要拋開這種心懷,一心為工作,沒有解決不了得問題。就拿我剛到檢修部分管熱工班來説,熱工班人員從建廠的6個人到現在的1個人,人員嚴重缺乏,夜間值班都沒有人;而生產現場設備儀表老化,外圍系統測控點增加,隱患增多的情況,生產任務重,工作壓力當時確實很大;但我和組員張紹峯一起不等不靠,沉着應戰,排計劃找根源,加班延點,一心撲在現場,不明白的就查資料,向同事多請教多學習,查找一個又一個問題,排除了一個個隱患,現在基本上把以前積壓的消缺單消除掉了,在熱控工作方面,可以説為即將到來的冬季供暖打下良好基礎。

孔子説:“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古人還言:“宰相肚裏能撐船”。因此,我們遇事不要斤斤計較,要忍讓、寬容,把心胸放寬些,這不但是人格涵養,也是一種處世哲學,這樣,看起來是吃虧,實是利己、積福。在工作中就是這樣,不要精打細算,認為幹多了就吃虧,有問題就躲開,有利益就伸手;實際上這是害人害己,要想想多幹一點,就能把工作多做好一點,就能為公司的'發展多奉獻一些光和熱。

工作中做到不越位,不離任,嚴格遵守職責,完成本職工作。只有把位置任準,把職責搞清,團結同志、誠懇待人,腳踏實地,忠於職守、勤奮工作,一步一個腳印,認認真真工作,才能完成好本職工作。

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也一定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嚴於律己,忠於職守;生活中寬厚待人;遇到危險勇敢無畏,遇到摩擦主動退讓。為公司的發展增磚添瓦,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菜根譚》讀後感7

書是燈,讀書照亮了前面的路;書是橋,讀書接通了彼此的岸;書是帆,讀書推動了人生的船。讀書是一門人生的藝術,因為讀書,人生才更精彩!

我認為讀書是一種享受生活的藝術、讀書是一種提升自我的藝術、讀書是一種充實人生的藝術、讀書是一種感悟人生的藝術。通過讀杜甫的詩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讀李白的詩使人領悟官場的腐敗,讀魯迅的文章使人認清社會的黑暗,讀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來的希望。每一本書都是一個朋友,教會我們如何去看待人生。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歷史的長河不斷地衝刷、洗禮中留下一顆顆瑰麗無比的明珠。而《菜根譚》一書,就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菜根譚》是一本怎樣的書呢?古人云:“譚者,談也。性定根香”。花香可以用鼻來品味,果香可以用口來品味,而根香卻需要用一顆智慧的心靈來品味。

培根曾説過:“歷史使人明智、詩歌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邏輯修辭使人善辯”。讀了融歷史與道德、詩歌與哲理、時代精神與民族特色於一爐的書籍--《菜根譚》,猶如滴水穿石,持久而有力,浸潤着我的心靈。

讀了《菜根譚》,讓我從中得到了許多的啟迪。《菜根譚》博大精深,妙處難以言傳,須有心人在工作之餘,沏一杯清茶,靜靜的品位,菜根會越來越香,心智會越來越高。細味此書,一則重温人間那種已被淡忘了的真趣,二來清醒一下被金錢燒灼得暈頭轉向的`頭腦,尋找的修身養性的途徑、待人處事的準則,學會高瞻遠矚,學會達觀人生。

《菜根譚》一書文字簡煉明雋,更是叫人含咀無窮。中國人的處世哲學中有一股韌勁,咬得菜根百事可做,任何艱難險阻都能被以柔克剛地化解;中國人人生態度中有一種達觀,總是相信人性善的光輝會將自家的惡跡掩埋。《菜根譚》能告訴我們的事情很多很多。在今天,現代化的城市喧囂已經湮沒了古代風情並帶給我們與日俱增的焦慮、煩躁、不安等等,《菜根譚》如一溪清泉,能滌去我們焦燥的塵灰,化解我們心中的積煩。

尤其在現代社會,快節奏讓人時常覺得無暇看書,更多的是:碌碌而為,東奔西顛;網上衝浪,通宵達旦;世事浮澡,轉眼雲煙……如果撥出專門時間靜靜地讀些自己喜歡的書,會讓你感覺有如遊歷世外桃源一樣,品味着人生的哲理。

本書 “囊括了中國幾千年處世智慧”、“提示了人生真諦”、“人人都能從中汲取營養”。幾百年前的書,到今天仍有其巨大的生命力,影響着後世之人,確實難能可貴。通過熟讀此書中的處事篇、修身篇、齊家篇和蒙養篇各篇章,使我在字裏行間的道理中茅舍頓開,大側大悟,受益匪淺,真正獲得了感悟。

《菜根譚》讀後感8

人生在世,總免不了許多疑惑、感慨以及憤懣不平之事,有時一點困難或彎路,就足以制約我們一生的發展。然而,無論如何,總有一盞明燈始終指引着我們人生的方向,讓我們奮勇前行。

永不熄滅的精神火焰,一代一代傳承到今天,譬如《道德經》、《莊子》、《菜根譚》……在我的青葱歲月彷徨、迷茫時,正是《菜根譚》讓我醍醐灌頂、豁然開朗。

曾有這樣一個故事:蘇秦以“連橫”理論多次勸説秦王卻屢遭失敗。最終在錢財用盡的時候不得不灰頭土臉地回到家中。他的妻子沒有從織布機上抬起頭來,嫂子不給他做飯,父母不跟他説話。於是,他頭懸樑,錐刺股,攻讀兵書《陰符》。學成之後,他以一人之力解除了六國與秦的`盟約,掛六國相印。當蘇秦得意顯耀之時,黃金萬千為其所用,隨從車騎絡繹不絕。然後他再次回家。他父母聞訊,連忙張羅打掃住處,清潔道路;設置音樂,籌辦酒席,在郊外三十里地迎接。蘇秦來到後,妻子不敢正視,只是偷偷地察顏觀色,恭敬地聽他講話;嫂嫂如蛇伏地,匍匐而行,四次跪拜謝罪。蘇秦曰:“嫂,何前倨而後卑也?”嫂曰:“以季子位尊而多金。”

人的一生不也是如此嗎?在錢財、榮耀、權力面前,人們最易感受到世態炎涼。而我也總擺脱不了生活的憤懣、糾結和無奈。直到有一天,我拜讀了《菜根譚》,如遇名師,為我答疑解惑。文中有一句話:“我貴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帶也;我賤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則原非奉我,我胡為喜?原非侮我,我胡為怒?”大意是:我有權有勢人們就奉承我,這是奉承我的官位和紗帽;我貧窮低賤就輕視我,這是輕視我的布衣和草鞋。可見根本不是奉承我,我為什麼要高興呢?根本不是輕視我,我又為什麼要生氣呢?我學會了“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過。幸生其間者,不可不知有生之樂,亦不可不懷虛生之憂。意思是:天地的運行是永恆不變的,可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死了之後就不再復活;一個人最多也不會活過一百歲,可是百年的時間跟天地來比只不過是一剎那。我們人類能僥倖誕生在這永恆不變的天地之間,既不可不瞭解我們生活中所應享的樂趣,也不可不隨時提醒自己不要蹉跎歲月、虛度一生。既然如此,那我難道要為了追求金錢和權力而蹉跎一生嗎?不用的,生活本身就是擁有無盡樂趣巨大的財富,我無需追求更多物質上的享受,而是要有精神上的追求。

我讀《菜根譚》,如同聆聽一位智者的教誨,他温暖睿智的話語能撥開迷霧,拂去塵埃,讓我的心靈變得澄澈、寧靜。

《菜根譚》讀後感9

教育以育人為本,育人以育德為先。作為一名教師首先就應有崇高的師德,為人師表、身正為範。這樣才能更好地教書育人。讀書是我們為人的根本,也是發展自己、改變自己的力量源泉。雖然我書讀得不多,但一向在追求一種讀書的“境界”。一般説來,讀書的最高境界是一種無我的狀態。有一本書我經常喜歡讀,在書中我能找到自己的影像,同時也能找到一種人生的寧靜。見其文字就如同與他本人對話,一句話,一輩子。有時候書中的一句話就能夠改變你命運中的很多東西。這就是《菜根譚》,好書《菜根譚》。她淡雅的眉目下藏着的卻是一雙透視人世的慧眼,這是一部讓歷史永遠不能忘卻的奇書。據我所知,明代洪應明所著的這本書,被後人翻印過無數次,可見喜歡此書的人之多。新中國的創始人——毛澤東也喜歡此書,他對此書的評價是,“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可見這本書給人的教益,非同一般。

《菜根譚》全書,上至治國、平天下,下至修身、治家,人世中的大道無所不包。政治家能夠從其中找到經邦治國的謀略。比如“議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當忘利害之慮。”商人能夠找到機智,一種進退的機智,一種以仁取勝的機智;僧侶則會發現博大和寬柔,而我喜歡《菜根譚》,更多的是喜歡作者的思辨和處世哲學。比如,“子生而母危,鏹積而盜窺,何喜非憂也貧能夠節用,病能夠保身,何憂非喜也”有了這樣的.辨證,就有了柔度,在生活中才會適可而止,才不至於被逆境擊得粉碎。用這樣透視的眼光去看人生歷史,人才不至於輕得像一顆纖塵,隨世風飛揚,而是始終持續一顆冷靜的心。

應對權貴呢他是這樣説的,“趨炎附勢之禍,甚慘亦甚速;棲恬守逸之味,最淡亦最長。”

何謂真君子他告訴我們,“君子處患難而不憂,當宴遊而惕慮,遇權豪而不懼,對煢獨而驚心。”

還有書中無處不在的博大、淡泊、寬容、善良和智慧,所有這一切,讓我覺得自己豈止是在讀書,而是與一位智者交談,與一位畏友交流,心中的疑慮消失了,留下的都是那份沉甸甸的還帶着暖意的警策。《菜根譚》靜靜的讀,細細的品,菜根才會越來越香,心智才會越來越高。可使人從浮躁到沉靜,從膚淺到深刻,從這種好處上能夠説,知識改變命運。

讀懂一部《菜根譚》,體味人生的百種滋味,就能做到“風斜雨急處,立得腳定。花濃柳豔處,着得眼高。路危徑險處,回得頭早。”

《菜根譚》讀後感10

《菜根譚》是明朝的洪應明所著的書,在日本企業界已被追捧為“奇書”,從此便能知其修身養性的力量之深。都説: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古人亦云:性定菜根香。都可見,人只有經歷了平淡艱苦的生活,才能使經驗有所增長,人格有所昇華。這便是《菜根譚》這本書的宗旨,靜心讀它,才能品得仁智百味,讓失意者變得徹悟,讓成功者懂得長勝不衰的方法,讓居官者明曉如何仁政廉潔,讓平凡人也自能從中領悟生活的道理。而這本書中的感恩的言論,也自是講得十分有理。有這樣一句話:我有功於人不可念,而過則不可不念;人有恩於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意思是説,我對別人有功勞不必掛念,但如果自己有過於人,卻不能不計較;別人對我有恩情我不能忘卻,要想着去回報,但有仇怨卻必須忘掉。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句話説得多麼迂腐,還不如“德怨兩忘,恩仇具泯”呢。但是,“德怨兩忘,恩仇具泯”只是針對自己給予別人的恩怨來説,我們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所以,對於別人的恩情我們要時刻銘記。別人的仇怨,我們只是把它寫在沙地上,讓它可以隨風流逝,不再計較;但別人若有恩於我,卻必定要深刻在心上。其實,看到這句話時會有觸動,是因為我覺得它非常像是爸爸媽媽對待我的行事準則:爸爸每天奔波忙碌,卻從不會在我面前提及勞苦;媽媽日復一日忙家務,即使汗如雨下也不會叫一聲累。而我如果在母親節或父親節那一天,給他們小小的表示,他們卻比以往都要顯得開心。那麼,這句話為什麼不可以成為我的行為準則呢?為什麼只是沉浸於爸爸媽媽所構造的幸福與恩惠中,而不去報答呢?

《菜根譚》中還有一句話:受人之恩,雖深不報,怨則淺亦報之此刻之極,薄之尤也,宜切戒之。先暫且不説別人給予的恩情,光説我們受到了爸爸媽媽莫大的恩德不知回報,不就是刻薄、冷血到了極點麼?這樣的情況當然要避免。對爸爸媽媽的'回報,應該不只是在節日請他們吃飯,而要在日常生活中都融入感情,給他們温暖的感覺。而我們要做的這些,《菜根譚》中也都有體現:如“知足者藜羹旨於高粱,布袍暖於狐貉”。我們要滿足於爸媽提供給我們的環境與條件,知足才能常樂,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便能“編民不讓王公”,精神生活也十分富足。

又如“施人毋責其報,責其報,並所施之心具非矣”。回報父母便不要去計較得失,掛念他們會不會給誇獎,不然這種感恩之情也會失去它原本的意義與價值。再如“惟和氣熱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澤亦長”。面對父母不掛記自己的回報,其實也是在為自己所積福,自己付出得越多,回報其實也在不知不覺中越來越深厚,福澤也會綿長。

在靜心凝神的《菜根譚》閲讀中,我懂得了很多。知恩圖報,善莫大焉!

《菜根譚》讀後感11

學而時習之,讀了一些內容之後,我仍會經常翻讀過去的東西,有些句子很喜歡,所以讀幾遍有幾遍的讚歎。

昨天讀到這句,不可乘喜而輕諾,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鮮終。這前三句使我想起前些日子看央視一檔普法節目,一男司機與公司女總成婚,婚後小人得志升為副總。蜜月中男帶女回老家,男弟想去其本部做司機,男乘醉應之。女因無空職不應,遭男人耳光,此後因此事扯出矛盾若干,最終女將男起訴,二人以家庭暴力離婚。所以看到這前三句,我就聯繫到這個悲劇。

開始時,兩人未必不是以相愛開始,但此後因為男人一躍升為女上司的老公,就因裙帶關係升職,這本身就很危險。再者,傳統的中國男人從心裏不是很能接受女人的能力高於自已,這就為這場婚姻悲劇埋下了伏筆。升得快往往會飄飄然,一下子找不到北也未可知。新婚蜜月,男人以為這下子女人連同公司都屬自已囊中之物,可以任意操縱之,但女人是個有手腕的女人,一個百依百順的女人想當然也做不好公司一把手,主觀的女人是不會任這個沒有定好位的男人為所欲為的。關鍵是他們婚前都以為愛情可以高於一切,但婚後都以為對方可以無條件為自已着想,但事實是他們都高估了愛情,也高估了對方。

乘喜而輕諾,人的本質發揮了根本的作用,高興時一切好商量,人們總會乘着合適的時機談條件,合適就是高興的時候,高興起來平時繃緊的神經會放鬆,掌握的度就和緩許多,規矩靠邊站了,事情往往就好辦。因醉生嗔,酒後,人就容易趁着酒勁做些平時打死也不做的事,其實是以酒蓋臉而已,情緒不加控制,或以酒削弱了控制情緒的能力,虛榮嫉妒狂妄偏激這些惡劣的本質大概誰都或多或少有一點,但當它們毫無節制的釋放時,就是一股恐怖的力量,它能於瞬間以催枯拉朽之勢,摧毀一個人積攢了N年的光輝形象,甚至苦心經營的人際關係,這很可怕,也使所有人大跌眼鏡,基於這種狀況,個人認為還不如素面朝天,平時就呈現一個基本真實的`自我,別太繃着的好。乘快而多事,大概與第一句雷同,春風得意之時,就難以檢點,惹事生非就是必然了。

當然這一切還是基於一個人最根本的人性,本質使然。如果故事中是個天性懂得憐香惜玉的儒雅男人,絕不會出現這若干次家庭暴力,而如果故事中的女人不是隨便原諒了他的第一記耳光,也就沒有此後的一次次遭遇,女人請記得,男人的第一記耳光絕不僅僅是唯一的一記,而它僅僅是第一記而已,如果想原諒他,那麼就等於默認了接受他的第N次施暴,這也貌似男人的出軌,如果你打算原諒不忠的男人,那麼就請做好“下半生即將面對自已N次照一個變形了的破鏡子”的準備。

《菜根譚》讀後感12

近期抽空簡單的閲讀了明朝末年隱士洪應明所著的《菜根潭》。菜根潭三個字説明了“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它講述了作者對人生的的領悟,是一種以人生經驗的沉澱和累積,有超脱、有感慨、有體會,是集儒家思想和佛家義理的一本書。

它包含很多的哲理,讓你讀過後會豁然開朗。無論你身陷人際困局還是職場是非中,它都會給你一把鑰匙讓你開啟煩惱之門。不僅僅如此,它還能讓你開闊思想、修養身心、讓你成為一個懂事理、懂大義的人。

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華,玉隱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這就説明了,做人要光明磊落,如青天白日一樣,人們都説“君子坦蕩蕩”、“明人不做暗事”。對於才能來説呢,就不急於展示自我的才華,以免遭人嫉妒。在剖析自我的同時,我們是要帶面具的,帶不一樣的面具去應對形形色色的人,當然我們帶面具的目的要建立在真誠的基礎之上。展現才華的時候不要不分時間,不分場合。這樣不僅僅不能讓你矚目,還可能遭到嫉恨的眼光。因而要低調些,大海之所以能成為大海,那是因為他比所有的河流都要低!

做人無甚高遠事業,擺脱俗情便入名流,為學無甚增益工夫,減除得物累,便臻聖境。

做人不是非要成就一番偉大事業,只要擺脱世俗的功名利祿,就能躋身於名流,做學問也沒有什麼訣竅,只要擯除外物的誘惑,便能夠到達至高無上的境界了。如果我們沒有被名利所左右,便專心致力與一項事業,只要能擺脱俗情物慾。做到淡泊明智,志存高遠。如果追求華服美食,這些貪圖物質享受的做法還在繼續,那我們就是真的活着沒什麼意義了。真的沒有必要去屈膝奉承,一切隨遇而安。

青天白日的節義,自暗室漏屋中培來,旋乾轉坤的經綸,自臨身履薄處出。

想青天白日般的光明磊落的節操,是從貧困艱難的環境中培養出來的,而扭轉大局的雄才偉略是從謹慎的行事態度中磨練出來的,我明白了“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並且要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謹慎態度來行事。

從事教育崗位數年,深知自我的一言一行對於學生成長的影響,深知自我在崗位上的態度、做事的'嚴謹與否與學生的利益密切相關,深知公平、公正、公開的嚴格的制度執行對於學院的發展和聲譽的重要性。正是母校傳承的一種精神,正是黨員身份的不斷激勵,正是工作中的努力和學習,我得到了成長和歷練,也更是這樣的經歷,我更加成熟,對於學生工作更加盡心,每每學生的喜悦,也時常撥動我內心的自豪之弦。

《菜根譚》讀後感13

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

初識《菜根譚》,是在手機上看到一部《一味一人生》的電子書。這本書就是對《菜根譚》的解讀,當時讀的時候就感觸頗深,其中有關修身、處世、待人等方方面面的闡述,給了我很大的啟迪。放寒假之前,一個偶然的機會,在學校的圖書室裏發現了這本《菜根譚大全集》,我如獲至寶。假期裏,每個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在柔和的枱燈下,輕輕捧起這份沉澱的古老智慧,靜靜地讀着《菜根譚》,讓自己的心靈接受着洗滌,讓浮躁的心安靜下來。

《菜根譚》融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無為思想和釋家的出世思想,深入淺出地講述了關於修身、人生、處世等多個方面的人生智慧,告知後世讀者享受平凡、活出真我,自會覓得人生真味。

《菜根譚》的第一章就是“立德修身——高出立,平處坐,低處行”,將“德”放到了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開篇便提到“潔身自好,棲守道德——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勢者,淒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寧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淒涼。”一個能堅守道德準則的人,也許會寂寞一時;一個依附權貴的人,卻會永遠孤獨。心胸豁達寬廣的人,考慮到死後的千古名譽,寧可堅守道德準則而忍受一時的寂寞,也不會因依附權貴而遭受萬世的淒涼。這是何等的潔身自好啊!反觀我們的`現實生活,有多少人因為難以抵禦物慾的誘惑,從而是自己踏上人生的不歸路,留下終生遺憾。一隻只被揪出的“大老虎”還是“小蒼蠅”,不正是驗證了這句話嗎?“潔身自好,棲守道德”,你才會活的坦坦蕩蕩!

而在“天機最神,智巧無益”一則中,則警示人們如何追逐自己的成功與夢想。“貞士無心徼福,天即就無心處牖其衷;險人着意避禍,天即就着意中奪其魄。可見天之機權最神,人之智巧何益?”一個堅守志節的人雖然並不用心去求取福分,可是上天卻在他無意之間引導他完成自己的心願;陰險的人雖然刻意去躲避災禍的懲罰,可是上天卻在他着意逃避之處奪走他的魂靈使其喪失元氣。由此可見,上天運用魔力的手段非常神奇莫測,凡人的智慧再高明又有什麼用呢?

當一個人把自己的修養、道德以及能力修煉到家的時候,即使我們不急切地追求福分,幸福和幸運也會主動來敲門;當一個人不想着成功,只是朝着那個方向努力時,就會收穫意外的驚喜,正如老子所言“後其身而身先”。做人不可太急功近利,不可為了達到那個目標而不惜一切手段。恰恰相反,當你對於名譽、利益、地位多幾分“無心”,對品德、涵養、能力多幾分“着意”,踏踏實實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時,我們就會收穫意料之中的驚喜。

《菜根譚》讀後感14

一般來説,對於關係不是很親近的人,我們都能比較好的保持一定的距離。但是對於較親近的人,我們往往處理不好這種親近關係,正所謂是愛之深責之切。對於這點,我是比較有發言權的。

先説跟父母之間的關係吧。我的父母真的是典型的冤家,兩個人幾十年如一日的吵吵鬧鬧。小時候,父母發生激烈爭吵時,我們會感到害怕、擔心、緊張、不知所措……只是在一旁放聲大哭。後來長大了,再碰到這樣的事情,會嚴厲的反覆的苦口婆心的勸説他們、批評他們……再到後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乾脆什麼也不管不問了。現在父母年紀大了,身體健康是第一位了,每次電話,瞭解到他們做一些損害身體健康的事情,就會莫名的發火、怒其不爭,嚴厲的批評他們,並帶着憤怒不悦的語氣警示、警告他們。可是這並沒有起到任何作用,曾經一直試圖去改變他們、“教育”他們,最後是我自己破罐子破摔了----儘量與他們少保持溝通。這種對父母的不耐心與色難,已經是典型的不孝了。

小時候我還比較喜歡管着我弟,好與不好都是由我説了算。我認為是好的事情,如果他不去認真的做到;我認為是不對的'地方,他如果屢次再犯;雷霆般的語言暴力和身體暴力就會狂轟濫炸似的向他攻擊,直到把他打趴下為止,最後還不忘記説一句:“你下次還這樣嗎?”

後來跟親近的異性發生互動,仍然不會處理之間的親密關係,內心的掌控慾望太強,一切都得按照我的想法、我的規劃去實施,稍微偏離軌道,讀後感.就會嚴肅的、正式的要求坐下來好好的促膝“談心”。天下道理怎麼説都是對的,可是我就只認我的道理獨一無二,而且還自認為是為了你好,因此所謂的談心,必然每次都想着要説服對方,使用各種方法直到達到自己的目的。在這過程中,並沒有任何的情,理也不是真正的理。

當責備別人的過錯時,不可太嚴厲,要顧及到對方是否能接受,不要傷害對方的自尊心。尊重是一切的前提,每個人都是完全不同的,都有各自的優缺點,這種優缺點不管是外在的、還是內在的性格方面,都是獨一無二的。我現在能努力去做的是,儘量的一視同仁,看到別人的優點相對來説很容易,畢竟大家都比較歆慕好的事物;對於不喜歡的、較厭惡的,會盡量以平和的心態去接納,去理解包容。

前段時間給人談起為什麼我會拿一張小獅子和大獅子的圖片做微信頭像。我説,有三個原因:一是代表成長,不斷的去經歷、磨鍊、成長、成熟;二是代表關愛和守護,這是對親情、友情、愛情的一種責任與承諾;三是代表團隊協作,尊重理解他人,設身處地的為他人着想,讓自己成為一片無邊無際的大草原,匯聚更多的獅子,甚至更多的動植物……

《菜根譚》讀後感15

初識《菜根譚》,是在手機上看到一部《一味一人生》的電子書。這本書就是對《菜根譚》的解讀,當時讀的時候就感觸頗深,其中有關修身、處世、待人等方方面面的闡述,給了我很大的啟迪。放寒假之前,一個偶然的機會,在學校的圖書室裏發現了這本《菜根譚大全集》,我如獲至寶。假期裏,每個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在柔和的枱燈下,輕輕捧起這份沉澱的古老智慧,靜靜地讀着《菜根譚》,讓自我的心靈理解着洗滌,讓浮躁的心安靜下來。

《菜根譚》融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無為思想和釋家的出世思想,深入淺出地講述了關於修身、人生、處世等多個方面的人生智慧,告知後世讀者享受平凡、活出真我,自會覓得人生真味。

《菜根譚》的第一章就是“立德修身——高出立,平處坐,低處行”,將“德”放到了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開篇便提到“潔身自好,棲守道德——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勢者,淒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寧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淒涼。”一個能堅守道德準則的人,也許會寂寞一時;一個依附權貴的人,卻會永遠孤獨。心胸豁達寬廣的人,思考到死後的千古名譽,寧可堅守道德準則而忍受一時的寂寞,也不會因依附權貴而遭受萬世的淒涼。這是何等的潔身自好啊!反觀我們的現實生活,有多少人因為難以抵禦物慾的誘惑,從而是自我踏上人生的不歸路,留下終生遺憾。一隻只被揪出的“大老虎”還是“小蒼蠅”,不正是驗證了這句話嗎?“潔身自好,棲守道德”,你才會活的坦坦蕩蕩!

而在“天機最神,智巧無益”一則中,則警示人們如何追逐自我的.成功與夢想。“貞士無心徼福,天即就無心處牖其衷;險人着意避禍,天即就着意中奪其魄。可見天之機權最神,人之智巧何益?”一個堅守志節的人雖然並不用心去求取福分,但是上天卻在他無意之間引導他完成自我的心願;陰險的人雖然刻意去躲避災禍的懲罰,但是上天卻在他着意逃避之處奪走他的魂靈使其喪失元氣。由此可見,上天運用魔力的手段十分神奇莫測,凡人的智慧再高明又有什麼用呢?

當一個人把自我的修養、道德以及潛力修煉到家的時候,即使我們不急切地追求福分,幸福和幸運也會主動來敲門;當一個人不想着成功,只是朝着那個方向努力時,就會收穫意外的驚喜,正如老子所言“後其身而身先”。做人不可太急功近利,不可為了到達那個目標而不惜一切手段。恰恰相反,當你對於名譽、利益、地位多幾分“無心”,對品德、涵養、潛力多幾分“着意”,踏踏實實做好自我該做的事時,我們就會收穫意料之中的驚喜。

標籤: 讀後感 菜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pew45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