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教材 >

數學教材分析心得體會

數學教材分析心得體會

數學教材分析心得體會1

本次,我參加了興慶區舉辦的新課標教材培訓,培訓內容是我所執教的二年級課程。主講人是劉秋霞老師,首先她帶領二國小生完成了一節20分鐘的模擬課堂。聽了這節課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她將一堂枯燥的數學課美化了,並且從多個角度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得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更大的提高,對所學課程掌握的更加牢固。

數學教材分析心得體會

本次課是一節乘除法的綜合練習課,按照一般的教學常規來説,教師會給學生呈現出很多關於乘除法的應用題去讓學生做,但劉老師打破了原有的常規,設計了一堂很新穎的課。舉例來説,第一個環節是直接列式,然後再根據乘法算式寫出文字題,這一環節設計的很巧妙,例如:根據5×6寫出一道文字題。學生在這一環節表現的非常出色,在編寫5的6倍應用題的這一環節,學生更是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使得一堂是學課講得豐富多彩。

這節課給我的感覺是數學課並不是我想像的那麼生硬,充分體現了新課標對學生的要求。整節課下來,學生的熱情絲毫沒有減退。回想起我的教學,我只是向學生傳遞本節課的知識要點,至於課外的知識也很少向學生講授。上課的內容也比較單一,沒有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應該好好的研讀教材,設計好課堂的教學內容,從而達到很好地教學實效。

數學教材分析心得體會2

武老師開始時從教材的實驗板和修改版進入演講,教材的修改不簡簡單單的改改而已,都是有針對性有目的的修改的,是通過了大量的試驗才進行的修改。其次講了怎樣有效的進行教學。

武老師講到他的兒子對數學“噁心”了。聽到這個字眼之後,我深思了,現在的學生都只是為了考試而學數學,並不是真正的喜歡數學而去學數學的,所以我認為要想讓學生學好數學,首先要讓他們對數學感興趣。下面談幾點我的想法:

一、學會靈活運用實物(教學用具),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國小生具體形象思維較強而抽象邏輯思維較弱,有意注意較差,對具體形象的實物、教具、學具比較感興趣。因而加強直觀教學,指導學具操作,使學生手腦並用,可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具,恰當?合理地進行直觀操作,能讓學生做的應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一做。

比如: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認識,要準備正方體和長方體的模具,這樣學生才能全面的'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但僅僅這樣是不行的,他們在瞭解了有12條稜之後,在問他們有幾條稜平行的時候,很多同學都出現了或多或少的問題。但是做一個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框架圖,再去讓學生理解,他們就能很清晰的回答上面所提出的問題。

二、教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緊密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我認為是培養學生興趣的重要途徑。因此結合生活實際講解數學知識的同時,會注意引導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並組織與指導他們參加必要的實踐活動。

比如: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時候,讓同學們理解為什麼石頭放進水裏,水面上升了?生活中,同學們還見過那些類似這樣的情況?讓同學們在生活中找出答案,根據實踐活動來理解一個數學問題,不但解決了問題,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三、創造情景,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兒童的好奇心特別強,常為新奇的事物表現出異常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精心設計懸念,有意地創造問題的情境,使學生產生一些“困惑”,從而在似懂非懂的情境中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在渴望解決懸念的亢奮心理狀態中,激發追根求源探索奧妙的興趣。

比如:學習分數意義的時候,創設一個分東西的情景,一個月餅,老師要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因該怎麼分?一包餅乾,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又該怎麼分呢?通過一個情景的引入,讓學生有像繼續探究的心態,最終達到對數學感興趣。

應該還有很多種方法,我會繼續學習、繼續觀察、繼續實踐,更好的瞭解學生、理解教材、踏實教學,讓每位學生都喜歡數學,對學習數學感興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jiaocai/g004l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