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教育 >

讀《慢教育》有感

讀《慢教育》有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有什麼體會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慢教育》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慢教育》有感

讀《慢教育》有感1

張文質的《慢教育》一書提及了“等待,耐心,從容,寬容,期待,悠閒,幽雅,細節”這些關鍵詞。實質上這些都是我們在從事教育的過程中所要培養的姿態和心態。慢,需要平和;慢,需要細緻;慢,需要耐心;慢,需要寬容。讓我們以“慢”的心態來對待教育,陪着孩子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賞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快樂,慢慢地等待孩子長大。

但是,我對書中的這段話興趣較大,它談到:“我們所以迷惘,是由於我們不會思考了;我們所以不會思考,是由於我們儲存的‘知識’不足以解決或更好的解決問題了。最有效的辦法,是重拾書本,更新自己,與時俱進。”良好的閲讀習慣不但能幫助教師讀出教育的知識,讀出教育的思想,而且更有利於指導者更新思維,向外瞭解世界,向內瞭解自己。21 世紀是“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老化加速,社會變化急劇,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勞永逸地擁有足夠的知識,而需要終身學習。

古今中外,關於“閲讀”留下了不少佳句。中國諺語説:“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諺語説明,只有在書籍之中才能獲得尊貴。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有一條重要的建議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總之,讀書,有千萬個理由。但是,在當下的教育中,教師們疲於應付瑣碎的教育教學事務,有心讀書的教師在逐步減少,學校圖書館的藏書成了擺設;即使是讀書,也僅僅是教學用書、考試輔導書,這不能不説是一種遺憾。試問,教師如果不讀書,還能去“教書“嗎?因此,每一位教師要想真正成為有思想的教師,那就去讀書。如果作為一名領導者或中層幹部或是帶教的.指導教師,要想對其他老師或徒弟起到專業引領的作用,必須是高屋建瓴,用閲讀的方式來拓展思路,更應該把讀書作為生活的一部分,養成閲讀的好習慣,樹立榜樣的作用。

讀《慢教育》有感2

讀了《教育是慢的藝術》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要屬《“消極”是我們最可怕的敵人》這一篇了。文中提到“我們最可怕的敵人就是對一切事物的消極心理。”這種消極心理一旦駐進我們的心靈,會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我們經常會情不自禁、甚至無法剋制地以這樣的方式處人、處事、處己,卻不自知!因此,我們教育者要擁抱一顆積極向上的愛心,讓教育變得更陽光。

【案例】巧借契機,播撒愛心

彬是我班成績很差的一個女孩子,不僅如此,連字跡也很不端正。開學初,每天的課上都要開小差、做小動作,所以每天的課堂作業不是來不及就是錯誤連篇,因此,她就成了我課上重點關注的對象,也時常在課上會受批評,而她,每次都朝着我笑笑。起初,對於她,我真的有點無可奈何。偶然的一次機會,我正翻閲她寫的《一天一事一感受》時,發現她每天都寫了被批評的事,不是受老師的批評就是受家人的批評,看到這,我的心不禁地抽搐了,“原來孩子每天都生活在批評中,那她怎麼會感受得到温暖呢?感受不到温暖,又怎麼真正地去愛呢……”一連串的問題浮現在我的腦海裏,不禁對她投去憐憫的眼神。

放晚學了,我依然在批她訂正的課作,“今天真棒!這麼快就訂正好了,看來彬越來越能幹了!”話剛落下,她立即露出了笑容。正在這時,她的.媽媽走進了教室,過來問問她的情況,我看得出她緊張的情緒,笑容一下子消失了,我笑着説了一句:“挺好的!”順便把彬叫過來,兩人一起和我面對面坐着,我拉起彬的手,不禁感覺她的小手一直在顫抖,説:“彬,趙老師覺得你比剛開學,表現好多了,你覺得呢?”點點頭。“那你覺得自己還有哪些要改進的地方呢?讓趙老師當你的朋友,一起來幫助你,好嗎?”沉默了一會説:“我上課還不夠專注,發言還不夠積極,作業……”“哦,這些問題都好解決,只要彬你願意,照趙老師説的去做,相信在我們的努力下,一定能克服的,你相信老師嗎?”笑眯眯地點點頭。於是,在她整理書包的期間,我還跟她的媽媽達成了協議。

在以後的日子裏,我發現彬進步了,人也開朗了許多。

讀《慢教育》有感3

我是一名教師。近期,讀了張文質的書《教育是慢的藝術》,感悟很多,隨手記在了書頁中。現抄錄下來,共同行參考。

消極心態害死人。人一旦消極起來,看世界,世界是病態的;看世人,人心是叵測的;看自己,自己亦事事不如人,時時不如意。

人不能改變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教育的勇氣的消彌,人之主觀能動性的消失是無奈的,能繼續擁有教育的理想的人是勇士。

有效教學之“效”是什麼?是效用?是成人的效用,還是成長的效用,還是成才的效用?是效能?高效、長效還是低效?高效就一定好嗎?農藥殺蟲高效,但有毒。養雞場的肉雞生長快,但有激素。

控制班級和關注個體一旦衝突,我們習慣於控制班級,這就是從整體出發,是顧大局。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多少名學生,面對同一篇文章,就會有多少種感悟和體驗。標準答案是什麼?是小偷,偷去了孩子的夢想,是獵手,折斷了孩子騰飛的翅膀。

讓老師去關注學生的生命和生活狀態,讓教大班額的老師去關注這些“教學”以外的東西是很困難的。試問一下能真正關心孩子的生命、生活的家長能有多少?很多家長關注的不也是“成才”而不是成長嗎?

應該轉變教育的觀念的不僅僅是教師,應該是全民。教育改革要全民總動員。如果不,就把學校“教育”二字的概念之內涵縮小一下,不用把家長的教育責任,社會的教育責任都加在學校和教師身上。

知識和文化密切相關,但有知識不等於有文化。現在的教師基本上都是有知識的,但不少人缺少文化。教給學生知識是教書匠,用文化去影響學生才是教育家。

作為知識分子的教師對“教育”二字都是一知半解的,只會“教”而不會育,不懂得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那麼,那些文盲或半文盲對自己孩子的教育是什麼樣子的,就更可想而知了。

貧窮並不可怕,只要有正確的價值取向,一定可以教育出好子女來。變富了是好事,但如果價值觀念扭曲了,再想教育好子女就難了。

不過,這樣的家長心目中的好子女也與我們正常人的不同,他心目中的好就是壞。

當老師的要清楚學生的學習該學些什麼?學什麼呢?學習生活的智慧、生存的技巧和生命的解碼。當老師的還要清楚應該指導孩子怎樣學?怎樣學呢?要讓學生樂學、善學、恆學。樂學者,學之有趣,善學者,學之有法,恆學者,學有毅力,學貴有恆也。

錯誤的教育觀一旦在老師身上打下烙印,這個老師就可怕起來,因為他的一言一行都有錯誤,而他卻不自知,還以為自己正確,他越努力,受害的孩子越多。孩子受的害越深。

教育的真實(現實)與教育的真諦(理想)嚴重脱節是目前一切教育問題產生的根源。人必須生活在現實中。

整個社會都不按規矩辦事,如果我們教育孩子按規矩辦事,豈不害了孩子。任何教育都要實事求是,與現實相結合。

強調結果的教育是快的教育,強調過程的教育是慢的教育。快好,慢好,不言自明。

教育是上層建築,經濟史基礎。經濟的發展決定教育的發展。想讓大山裏的孩子同北京的孩子接受一樣的教育是不可能的。一個人的成長,起點是各自不同的家庭。

我上學的時候,很想多看書,可惜無論是家裏還是學校裏,我都找不到書。現在的社會隨處都能找到書,卻沒有了嗜書如命的人。

我上國小時,有的同伴沒有機會讀國小,我上中學時,很多同伴又沒有機會讀中學,我和我們那一代人都很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如今,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每個孩子都必須讀九年書,但厭學的孩子卻越來越多。

如今的教育有趕鴨子上架之嫌,鴨子不願上架,硬趕着它們上,結果只能是鴨子辛苦,痛苦,趕鴨子的人亦辛苦,痛苦。

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從哪裏來?是個大課題。解決了這個問題,教育上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了。

因材施教需要在瞭解每一個具體的孩子後製訂切實可行的方案並付諸實施。如果一個班有40個孩子,這個老師就要根據40種不同情況制訂40份方案並付諸實施。統一要求就不一樣了,但統一要求扼殺了孩子的差異,不人道,甚至簡單粗暴。對於懶惰的老師來講,自然喜歡選擇統一要求,中國人多,學校班額大,是同情,是教育的現實。

理想中的孩子應該是天真無邪的,生命力旺盛的,可型性很強的,有創造力的。現實中卻不乏可惡,沾染惡習的孩子。

理想的教育中,教師應該是幸福的,個性化的,有理想、有朝氣的,現實中,教師往往有太多的約束,繼之而無聊,無奈。

教育的理想是不看成績,只看學生是否得到了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現狀是隻看成績,成績之外的都是花架子,有,更好,沒有,也無所謂。

珍惜自己的生命,是動物的本能,亦是人的本能。如果有人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了,一定是他的心理出現問題了。

好教師對待孩子,應該如大自然對待萬物,儘可能地為所有的不同的(孩子)生物提供陽光、水分、適宜的温度,創造一切條件讓它們按自己的方式生長。

讀《慢教育》有感4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耳熟能詳的話不就在告訴我們教育是慢的藝術嗎?

張文質老師曾經詳細描述到:“即使是知識的獲得,經常也是困難、艱苦、緩慢的過程;人的成長更是曲折、艱難,有自己的規律,一點也勉強不得。有時候我們簡直沒有辦法使一個人學得更多、學得更好,也沒有辦法讓他迅速形成所謂?良好的?習慣,我們也經常無法對自己的教育行為作出恰當的判斷,也無法洞悉一個成長中的兒童最需要的究竟是什麼,我們怎樣才能恰到好處地保護和幫助他。教育其實就是一種互相尋找、發現,彼此增進理解的過程。經常,我們要等待一個兒童的成長:他智慧的覺醒,力量的增強,某種人生信念與價值的確定;他需要你對他這個具體的人而給予的幫助,即温情的理解,真摯的同情,誠意的鼓勵,恰當的提醒。也許教師最重要的品質,就是耐心、敏感、剋制、清醒的邊界意識,同時要有樂觀的態度,積極恰當的行動能力(一種臨場智慧)。”

當他提出這個觀點後,很多人都提出了質疑,因為今天這個時代確實是泥沙俱下、萬馬奔騰的年代。有人認為教育不可能有慢的耐性,更不可能有慢的境界。但是張老師認為:好的教育肯定是慢的,這裏的慢指的就是用人性的方式,針對各不相同的、具體的個人,有足夠的細緻、耐心與充分的教育意識。這樣的教育在我們任何人看來,或許都會覺得都是一種理想中的教育,但我們應該有“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情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知道什麼是真正好的教育。

我們的教育更多的時候體現的是“嚴厲、急躁”,是“狂熱、粗暴”,是“不寬容”,是“麻木、冷漠”,以至於消極、懈怠到極度沮喪,因為我們早已失掉了作為教師的那份光榮與自豪,也悄然失落了作為教師所必須的教育精神。當我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我們已失去了太多,教育早已被功利化稀釋得面目全非,我們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只是我們都不願面對。

慢的教育也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來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學、反思自己的學習,這種“慢”也是需要智慧的。而張文質老師提倡的這種“慢教育”才是一種真正的教育,就是以智慧主導下的耐心和愛心讓孩子們接受最好的教育;就是幫助每一個人獲得成熟和自由,使生命綻於愛與善良之中。

朱熹説:“做事情要寧淺勿深,寧小勿大,寧下勿上,寧近勿遠”,強調“要從我們能夠做到、能夠改變、能夠嘗試的地方做起。”尤其是處在教育改革前沿的教師更應該時時反省自己的教育行為,剋制憤怒,學會耐心與期待,或許這樣的慢能使你瑣碎的工作變得優雅起來,雖然明知這優雅有着理想化的色彩,但是教育者本身不就是理想主義者嗎?

讀《慢教育》有感5

對於”教育是什麼“這個問題真的沒有好好地思考過。自己當教師的生活真的就那麼平淡無奇,每天工作的痕跡就像沙灘上的沙子一樣,被海水沖洗過後馬上就會歸與平靜。

讀了張文質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藝術》之後讓我對自己的工作開始了慢慢地審視。他説教育是”藝術“,教育是”慢“的藝術。説實話,我從來沒有感覺到自己的工作是藝術。難不成是因為在”慢“字上出了問題?

昨晚看電視劇,裏邊一位教師長者收到了他幾十年的一位學生的信和兩張戲劇票,信上邀請老師去觀看自己的第一次演出,因為老師是他心裏所尊敬的人。雖然離開老師多年,但心裏一直有老師的陪伴。

這對年長的老師説了這麼一句話:”能成為孩子們優秀的嚮導,沒有什麼比這更有意義的事了。“我想這位老師的心裏的滋味應該不是一個甜字所能形容的吧。看着聽着我的心裏也洋溢着幸福的滋味,因為我也是一位教師。

然而,我能成為孩子們優秀的嚮導嗎?並且是當我老了,我的學生長大了的時候,他們會認為老師是他這一生中優秀的嚮導嗎?這個結果我得等到我老了才能分曉。然而,這個過程卻需要我此時此刻就開始。

日本教育學者佐藤學所説的,教育往往要在緩慢的.過程中才能沉澱下一些有用的東西。緩慢所以很難立竿見影。然而我腦中卻裝着必須要立竿見影的命令。來想想我今天的教育。

班裏總有學習成績很不理想的孩子。我是怎麼對待他們的呢?我是很負責地給他們課外進行再次輔導。但是捫心自問,我的出發點很大一部分是為了自己班的平均成績能提高一點。估計這樣的輔導也就成了純粹的功課輔導。只要他會做這樣的題目就行了。其實這樣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了。

但如果仔細地想想看,當講了一遍又一遍的時候,我沒有生氣?沒有焦灼?是的,我生氣,甚至憤怒。也有老師説:”我寧可教100個好學生也不想教一個教幾十遍都不會的學生。“當然這是沒辦法時的調侃。孩子之間的思維能力的發展速度有差異,一個孩子的各種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有差異。

他在低年級的時候掌握不了這個知識,而我們老師卻那麼着急。強迫着小孩一定要弄懂,家長老師不惜用灌輸的辦法也要他記住。家長説:”看你什麼腦子,這點也記不住。考試題目一樣的都不會填。

“老師説:”就是這麼做,等到考試像這樣的題目還是這樣做,懂了沒?“小孩累啊,我們累不累啊?就為了一道等過段時間孩子自然就會的題目。那如果放棄這道題目怎麼樣?那就是家長要抱怨:”才考這麼點分數。“老師要抱怨:”你這道題目做對了,班級的優秀率就高一些了。“原來我們都掉進分眼裏去啦!人家可能是大器晚成的孩子哦!

書中也有一行小字提醒了我。”教育需要的是持久的關注,耐心的等待,需要的是潛滋暗長與潛移默化,‘立竿見影’往往是有害的,甚至是反教育的。“

”教育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它到底會對學生一生有什麼樣的影響,它成全的是什麼樣的人。“我們把眼光放得這麼遠了,才能對今天的教育行為有所思考。

我是任教國小語文的老師,於是我的眼光對文字有所偏向。若干年以後,我想我所教的知識對孩子們來説真是不足掛齒了。然而我的國小語文有沒有在他童年的時候給他沉澱下什麼了嗎?

當我年老的時候,如果我也能説上這麼一句”能成為孩子們優秀的嚮導,沒有什麼比這更有意義的事了。“那我想,即使我一生的工作再怎麼默默無聞也是值得尊敬自己的了。

讀《慢教育》有感6

本學期學校分給老師《教育是慢的藝術》這本教育類的書籍。我看了一看到這個書名,就感覺此書有內容,細讀每篇每章,心靈一次次受到震撼,作者直面學校教育與教師行為的現狀,以鮮活具體的教育實例和場境對生命化教育理念作出了深入淺出的闡述,仔細品味他的觀點 ,對照一下我所看到的教育狀況,反思自己的一天天的教育狀況,感觸深刻。

 一、不要在教育中操之過急,不要在教育中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

教育是慢的藝術還是快的藝術,大概很少有教育工作者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張文質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中解釋了自己慢的觀點。當然,他所説的慢不是慢慢爬行,不是無所作為。他提倡的慢是在教育中要細緻、有耐心和愛心,甚至可以慢到婆婆媽媽、絮絮叨叨;與慢相對,就是快、急、躁,他反對在教育中動不動就訓斥和懲罰,反對在教育中操之過急,反對在教育中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

在教育中要細緻耐心,大概多數教師都不會反對。問題的關鍵是要細緻耐心到什麼程度。當一個國小生一年學業不突出,你還可能有耐心幫助他嗎?如果他國小6年學業都不突出,你還會有幫助他的耐心嗎?如果他國小、中學、大學都學業較差,你還會耐心地等待他在工作以後成為天才嗎?

 二、育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對教育者耐心的考驗

《教育是慢的`藝術》舉例介紹了愛因斯坦在10歲時還不能流利地講話,以至於他的教導主任一度認為他是白痴,教導主任失去了對這樣“白痴”類孩子教育、培養、幫助的耐心。其實愛因斯坦的成長恰恰告訴我們,對這樣的孩子,教師的耐心僅僅有一天是不夠的,一年也是不夠的,甚至幾年也是不夠的,需要抱有十幾年的耐心。愛因斯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自己始終沒有放棄,始終勤奮努力。談到十幾年的耐心,教師中贊成並能做到的人還有多少呢?那些在學校中佔大多數的普普通通的學生,那些在應試教育會考試成績不好的學生,有多少老師能給他們足夠的耐心呢?育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對教育者在耐心上的考驗。我們很難要求每一個學生都有愛因斯坦那樣的毅力,但我們可以期望每一個教師都給學生足夠的耐心,做學生信心的支持者。

教師給學生足夠的耐心,前提並不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愛因斯坦那樣的成功者。耐心是每一個教師的修養,耐心是每一個教師的素質,耐心是每一個教師的責任,耐心是每一個教師的道德倫理水平。耐心能讓你對學生的愛更持久,耐心能讓你對學生的微笑更持久,耐心能讓你對學生的表揚和鼓勵更持久。耐心是你對學生人格的尊重,耐心是你對教育平等的尊重,耐心是你對學生有一個美好前程的長期有效的祝福。耐心並不一定能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愛因斯坦,但可以讓學生走向成功。成功的孩子背後,需要教師們持久的耐心。張文質在書中談到了有些學生的智力有侷限,他説:“這些侷限有時是我們教師工作不能超越的障礙,我們有了這種謹慎的意識就不會操之過急,我們就能更從容一點。”

培養人是一輩子的事,要作長遠打算,教育是一項細活,是一項不能立竿見影的工程。我認為,《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的意義就在於,當大家都浮躁於教育立竿見影、急功近利時,有人大膽地和你談“慢”,頗有些振聾發聵的味道。

總之,我們應該用“慢的藝術”,薰陶自己的心靈;用“慢的藝術”,陶冶每個學生的情操。時時提醒自己,剋制自己,改變自己的否定性思維,積極一點,主動一點,成為讚美文化的一部分;應該熱愛自己的學生,做他們生命的保護人和精神的範本。

讀《慢教育》有感7

女兒進入幼小銜接階段,馬上就要面臨上國小後認讀書寫的學習重任。眼瞅着女兒對於這些知識技能還都處於陌生階段,作為家長的我不知不覺的就進入了“焦慮期”,犯了一個和大多數家長同樣的錯誤,開啟了對女兒的“逼學”模式:為女兒制定了銜接國小的學習計劃和學習時間,每天都焦急的要求她按照自己的計劃學習。但是,孩子似乎並不知道自己即將面臨的國小到底是什麼?也不明白為什麼上個國小就沒有了遊戲時間。沒多久,女兒就有了牴觸心理,開始不愛學習,也沒有了學習“該有”的態度。注意力不集中、拖拖拉拉,這種情況在她以前的學習中是沒有過的。在我沒有時間約束她的時候,女兒依然是以玩為主,學習只是她高興之餘的一點興趣,哪天高興了就快快樂樂的學一陣,不高興了則面對你的各種鼓勵、引誘和説教不為所動。面對這種局面,家長權威這個時候便成為“逼學”的有利武器。於是,每天便和女兒上演着大多家長都苦惱且相同的“學習故事”,催促着她一路向前。

如果沒有女兒學習跳繩這件事,也許我將會把“逼學”這條道走到黑。最近大班孩子們學習跳繩,之前女兒也一直不會跳,很早前曾嘗試讓她學習跳繩,但總是不能成功,女兒信心也備受打擊,告訴我她永遠也學不會跳繩了!那時候的我,內心也曾有過女兒可能在跳繩動作協調方面欠缺的想法,因為跳繩在我看來也是一件技術活,自己也一直跳不好。

有天放學,女兒突然要給我展示跳繩,和我分享她學會的不同動作。興高采烈的給我講,跳繩是多麼的簡單,又是多麼的有趣,這讓我很驚喜。原來之前的擔憂都是多餘的,一時間我總算鬆了一口氣,也明白了只要鬧心等待就能“靜待花開”。女兒還要當我的老師,教我學前後輪換甩繩。看着女兒輕鬆的動作,想着也不難,當我拿起繩字學習這個動作時,卻頻頻出錯,甚至打到了自己的臉。一陣煩躁隨之而來,便丟繩棄學。誰知女兒卻拿起繩對我説:媽媽,你彆着急慢慢學,我重新給你做一下分解動作,你再多練習幾遍就會了。女兒小小的身影,一遍遍的放慢甩繩的速度,給我邊示範邊講解。看着女兒執着的眼神以及一遍遍努力示範的動作,聽着她稚嫩而堅定的話語,沒有一絲煩躁與不悦,只等着媽媽能學會這些動作……

這一刻我頓悟了,在這段焦慮期,在和女兒的學習中,我犯了一個不自知的錯誤,我不自覺的把她放在成人的世界裏,用大人的思想、大人的方式、大人的步伐趕着她一路向前,期待她趕快掌握之前還沒來得及接觸的知識,為她上國小憂慮,但是沒有顧及她的感受和能力,忘記了她現在還是在幼兒園,國小對於她還是一個陌生的地方。跳繩這件事讓我一下子明白了“欲速則不達”,對孩子的教育其實就像“牽着蝸牛去散步”。只有你慢下來等待孩子,和她一起去欣賞周圍的風景時,你才能理解“慢”的真諦。正如我們熟知的一句話“教育是一門等待的藝術”,是從容、是潤物細無聲的過程,任何好的教育也不可能立竿見影、一蹴而就,教育的過程是緩慢、平淡、細微的,它需要時間的積累,需要深耕細作式的關注與規範。我想,在這個過程中只要每一步都走的平穩堅實,期待的就會如期而來。

還記得我國小時,學校大門口的標語:“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此時此刻我更深的理解了這句話。只要每天都好好學習,每天進步一點,哪怕慢一點,但是總歸有極其細微、緩慢的`變化,也許我們一時半會觀察不到,但它卻實實在在的發生着變化。我們要尊重事物發展的規律,要認識教育中存在的慢,在理解的同時陪伴並跟隨孩子們成長的節奏,讓她們在屬於她們的花期裏燦爛綻放。

等待是一種信任、是一種寬容;等待還是對生命的尊重;等待更是對個性的發現與助長,是成長的催化劑,也是孕育驚喜的歷程,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育也是“慢”的藝術,我們要在“慢”中欣賞孩子的進步和成功的快樂,享受“慢”教育帶來的幸福感。用心陪伴,靜待花開!

讀《慢教育》有感8

一、 題記

蝴蝶眨幾次眼睛,才學會飛行;夜空灑滿了星星,但幾顆會落地;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情。生活就是這樣,教育就是這樣,我們不知道身邊的花朵的花期有多長,不知道身邊的孩子哪個時候會綻放,我們要做的是“細火慢燉”,讓教育成為一種慢的藝術,讓我們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天都譜寫出一段樂章。我想着,記錄身邊的故事,等待花開,便是一種教育慢的藝術。

二、 發現身邊的花兒

Z是班裏一個調皮搗蛋出了名的孩子,平時的學習成績在班裏總是倒數,行為習慣較差,對自己沒有多大的要求,也不知道怎麼要求自己。Z 的爸媽在農貿市場裏靠賣蔬菜維持生計,老家是河南的,房子租在文三路上,家裏還有一個姐姐,也在念書。Z的爸媽由於工作時候的早出晚歸,也沒有休息日,幾乎沒有時間來照顧Z,平時Z就是自己照顧自己。

九月份剛剛開學的時候,我發現Z的衣服有時候兩三天都不會換一套,汗流浹背地上完體育課,第二天還是一樣的穿着那件短袖來上學,早飯也就是在學校附近的小店裏買個包子,一個人很早就來到學校門口了。連續幾個星期下來,我上班路上都能遇見Z在學校門口徘徊,早早地到了校門口,但是不敢進去,因為他沒有早到證,説是會被老師説的。然後有幾天就纏着我要我幫他辦一張早到證,可是因為我也不知道具體詳情,一時耽擱了,也就忘記了這件事情。現在記錄筆下,想起來下週一定要去處理好這件事情。

Z的行為習慣不是非常好。不知道是從哪裏學來的髒話,粗話,平時在班級裏他也會忍不住説幾句,還會鄙視班裏的另一個S,兩個人半斤八兩,卻總是互相看不起。Z對自己的學科成績,似乎已經習慣了掛紅燈的歷史,從來不放在心上,家裏估計也是從來不重視。我也發現Z的家校本上的父母簽名都是他自己寫的,我知道,但是我沒有説他,似乎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Z的處境。

三、給花兒澆澆水

發現了身邊的小花,意識到了花兒急需老師的幫助。我似乎是在一瞬間感受到了我可以嘗試讓孩子在有所擔當中成長。孩子的故事就是孩子成長記錄卡中的一道風景,孩子的的特殊性,也讓我這個班主任有了新的讀書體會。《教育是慢的藝術》,張文質老師在文中記錄了自己在各處講座的內容,每一篇講座的故事都在滲透着教育是慢的藝術的深意。現在想來,教育的故事正發生在我這個新任班主任的身上,身邊的Z就是我遇到的一個值得我去深究的一個教育故事,我必須要用“慢”的精神來面對Z的成長,看着Z一步步變好,變成Z應該告訴我們的關於他的故事。接下來,我就來用鍵盤寫寫Z的成長故事。

先前對Z的一番類似國小生作文一般的描述,好像是給Z敲上了一個差學生的印章,好像Z就是這樣,自己不要求上進。這也是我在接班的時候,從班級以往的記錄中可以獲得的一方面的信息。但是,我開學的第一天就和孩子們説了這樣一句話,“從現在開始,每個孩子在我腦海中就是一張白紙,很幸運,我們在五年級的時候相遇了。以後,這張白紙上要留下怎樣的痕跡,或是圖畫,或是文字,都是有你們來決定。”擺脱了之前的印象,開始了對孩子們全新的認識。關於Z的改變,從一張小小的中隊委的標誌開始。

德育處的袁老師給每個班發了中隊委的標牌,有中隊長,中隊委,小隊長等,在每個崗位的孩子都領到相應的標誌之後,我發現,中隊委的標誌還多了兩塊,也發現往日的中隊幹部在領導標誌的時候是相當的興奮,表現也好多了。所以就萌生了讓Z在班裏成為中隊委的一員,讓他有所擔當的念頭。

前些日子,正愁班級的家校本每天早上都要我提醒值日班長捧到我辦公室去,事情落實的一直不是很好,一直想找一個人來幫忙。所以在分完中隊委的標誌之後,我就在班裏大聲的宣佈了我的特聘助理Z,“老師發現啊我們班的家校本總是需要老師提醒,除了WTJ主動把家校本交到辦公室之外,很少值日班長是非常主動完成的。為此,我現在特聘我們的Z擔任Miss 汪的特聘助理,負責幫老師收繳家校本,試用期為一個星期。我們掌聲歡迎。”大家的掌聲非常熱烈,都願意讓Z來擔任助理,都想來當,這時候Z倒反不好意思了,臉紅着到了講台前,我認真地幫Z掛好標誌,接受了大家的鼓勵與支持。

就這樣,我看了一朵含苞欲放的花兒,紅着臉接受了大家的認可,被大家賦予了期望。

四、 讓花兒曬曬太陽

任命特聘助理這一事就在大家的歡呼與掌聲中結束了,其實當時我自己心裏很沒底,不知道Z能否做好這一事情,會不會第二天就把這塊標誌弄丟了,忘到了一邊去。就這樣,一天結束了,放學前我也忘記提醒Z第二天要交家校本的事情了。當天晚上想着,沒事,就讓這朵花兒在陽光下曬一曬,這樣才能看見他經得住多大的風雨。

第二天,馬上到來。在早讀的時候,發現Z今天特別認真,一到教室就開始了自己的值日工作,把教室走廊的地拖得乾乾淨淨的,我心裏一樂,看見了Z左肩上的標誌鋥亮鋥亮的,心想,“哎喲,這小傢伙還真不錯!”收繳作業鈴聲一響,各個小隊開始傳本子了。這時候,我開始觀察起Z來了,在自己交完作業之後,他很快到了講台前開始看家校本是否交齊了,然後向我走了過來,捧着本子説,“老師,那我拿到辦公室去了哦?”我説,“齊了嗎?”他説,“齊了,我先走了”。Z的笑,總是引得我也會發笑。他一溜煙就跑到了辦公室,很快就跑回來説,“老師我交好了”。我應了一聲,Z就跑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了。課間的'時候,我把Z交到了辦公室,看着整齊的一疊本子,我表揚了他,並且獎勵了他兩顆糖。他就樂呵地回了教室,我們説好,中午的時候他過來拿本子去發給同學們。中午,他準時來拿本子了。

接下來一週時間裏,Z都能準時地收繳家校本,早上的值日工作做得越來越出色了。我心裏滿是欣喜。正巧昨天週五,輪到Z擔任一天的值日班長,從早讀開始到下午的眼保健操,Z在登記本子上對每個同學一天的表現都做了相應的加分減分。在下午的隊課上,Z居然舉手發言了,還是非常正確地回答,獲得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隊課結束時我做了總結匯報,表揚了隊課中表現優異的孩子,對孩子們的行為也提出了建議。最後,我邀請Z做了一週的值工作總結報告,大家對Z的工作非常的滿意,都發現在這一週時間裏,Z的進步非常明顯,看得出Z對自己的要求提高了,慢慢地能管住自己了。在大家的掌聲中,結束了開學以來第一次孩子們自己組織的隊課,作為班主任的我內心充滿了感動與喜悦。

似乎,我慢慢看見了花兒在陽光的沐浴之下,變得結實了。

五、看見花兒的美麗

Z的成長,我能夠有幸陪伴是一種幸運,是一種挑戰。聽到袁姐姐吃飯的時候説起,Z在暮省中寫到,實習老師來管班的時候班裏很鬧,但是他自己沒有辦法,沒有誰會聽他的話,我內心哽咽了。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個孩子在進步的氣息,我感受到了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多麼得坎坷與艱難。儘管Z的課堂表現還沒有非常積極,還是習慣只是做到聽講,而沒有積極參與,但是從Z的積極完成作業中,我體會到了他的進步。數學老師也説他最近表現好多了,有參加補習班的功勞,但我相信更多的是Z自己內心變得想上進的念頭。

記得有一次我在講台前清作業,點名冊就放在講台上,自己批改着孩子們拿過來的作業本。無意間我發現Z跑到講台前來看了一眼,説了句“啊!M都訂正好了!”然後,他就急忙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訂正起作業來。之後,拿着訂正好的兩頁作業本過來批改。我悄悄和他説,明天到我地方來領兩顆糖哦!然後,第二天準時來到辦公室拿糖,欣喜的是他又訂正了兩頁左右。然後我又加了獎勵。之後,每次作業,稍稍簡單的,他都會很及時來給我批改。後來,Z沒有再問我拿糖了,但是作業質量卻是一天天提高了。

六、與花兒一起長大

其實,我還不是很能參透一塊小小的標誌能帶給孩子的一中莫大的鼓勵,或者是重視。我只是,在慢慢的教學過程中,在日復一日的閲讀過程中,慢慢感受到每個孩子的特殊性,慢慢領悟到教育是慢的藝術的深層含義。我要學會等待,等待每一朵花開,等待有些含苞欲放的花那較長的花期,等待與每一朵花兒分享綻放時的喜悦。

那麼,下一朵花兒的故事呢?

讀《慢教育》有感9

“教育終究是基於生命和貫穿生命的,因而,它最終能夠以更美好的生命的方式,緩慢而堅定地證明人性的勝利,證明我們內心對自由、光明、幸福不可扼制的渴求。誰專心致志於自己的事業,誰就能夠把這樣的信念堅持更久。”這是張文質老師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中所寫的自序中的一段文字。

很喜歡這樣的文字,張文質老師倡導“生命化教育”,在當今教育界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生命化教育”,簡單地講,就是把對學生的的理解、關愛、信任、成全,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體現出來;它不是僅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達和理解,它必須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體現出來。

“生命化教育”的實現包括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起主觀作用的,就是教師。教師要關注每個獨立的學生個體,不僅要尊重、善待學生,還要研究學生特點;在注重全體學生知識獲得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根據學生不同的認知風格,提供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方法;關注學生異常的.情緒變化,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注重情感交流;注重師生互動交流,引發思考……客觀條件,就是課堂環境,教學空間。張文質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文裏的一段話:美國教育家博耶説,學校還是小的好。那麼“小”到什麼程度為好呢?“小到學校所有師生都能彼此叫出對方的名字,亦即人數控制在二三百人內為最佳”。博耶又説:“當班生數超過30個人時,教師的注意中心就從對個體的關注轉為對班級的控制。”這些見解都令人感佩。如果教學課堂環境沒有保障,首先就給教師組織課堂帶來了困難,信息的傳輸呈單向化而不是多樣化,“生命化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話。以“生命化教育”為理念,就要做到主觀與客觀的結合;既要強調教師的主觀作用,又要營造良好的關注學生獨立個體的空間,把“生命化教育”具體落實到教育過程中的每一細節和實處。

教育是慢的藝術。在教學上,教師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為人父母,育人的經驗也是慢慢感悟出來的。一個好教師,應是偶有所得,有些獨特的理解、獨特的發現,然後順着這種正道,終成大器。教育是些潛移默化、潛滋暗長的東西。功利的教學都是短暫的,不關注長遠的,不關注正確的教育價值取向的。我們的教學研究,也是慢的藝術,有所發現,有所用心,慢慢地去做。這個慢,就是讓學生感受、體驗過程,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慢,就是不急於求成,要有足夠的期待,足夠的耐心,減少教育浮燥與功利,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讀《慢教育》有感10

寒假裏有幸拜讀了張文質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藝術》,描述了教育要回到根本,迴歸本真,細細品味,能引起我作為一個教育者的深深思考。

教育是慢的藝術。一個字一個詞,字是慢,詞為藝術。在教學上,教師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為人父母,育人的經驗也是慢慢感悟出來的。我們的教學研究,也是慢的藝術,有所發現,有所用心,慢慢地去做。這個慢,就是讓學生感受、體驗過程,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慢,就是要有足夠的期待,足夠的耐心。慢又是一種什麼樣子的課堂,什麼樣的教育呢?作者眼裏慢是像W老師那樣的”教師身體動作是慢的,説話的語速是慢的,等待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是慢的”。又如作者所説的,日本的佐藤學認為”教育往往要在緩慢的過程中才能沉澱一些有用的東西“。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需要有舒緩的節奏。高頻率、快節奏、大梯度,不利於學生的有序成長和發展。教育是一項需要耐心、愛心的事業,慢就是體現愛心和耐心的一把尺子。學生的成長,需要時間,面對孩子們,我們要有慢的教育藝術,我們需要的是耐心與等待,放手是必要的,嘗試是必要的,等待更是必要的`。

孩子之間的思維能力的發展速度有差異,一個孩子的各種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有差異。他在低年級的時候掌握不了這個知識,隨着年齡的增長,閲歷的豐富,他們是會慢慢領悟的。而我們老師卻那麼着急。強迫着小孩一定要弄懂,甚至家長老師不惜用灌輸的辦法也要他記住。我們都掉進分眼裏去啦!人家可能是大器晚成的孩子!我們把眼光放得遠了,才能對今天的教育行為有所思考。教育給予學生最重要的東西,確實不是知識,而是對知識的熱情、對自我成長的信心、對生命的珍視,以及更樂觀的生活態度。我們應該有一種悠閒的心態,一份閒心。

“我常常發現,更可怕的是人失去耐心,缺乏最基本的修養;更可怕的是不自知,自我陶醉,自甘粗魯、卑俗,有時候這一切才是教育更為具體、尖鋭的問題,但是它往往被各種任務、指標、困難遮蔽了。因此研究教育,最需要的是傾聽、觀察、記錄和描述,研究教育就是回家,回到教育,回到細緻、持久的省悟之中”。讀了這一段文字,我不禁問自己,工作這麼多年來,有沒有認真想過“教育”這兩個字的含義。在對待一些特殊的學生時常常沒耐心,採取的方法也比較簡單,覺得這樣的學生教育不好不是我的責任,似乎我已經盡力了,我每天要忙這忙那,還要完成各種各樣的任務,總是對自己的行為找一些理由。這一切都使我日常的教育工作變了味,使教育沾染了太多的社會習氣,脱離了教育應有的本真。讀了這段話,讓我重新進行思考,重新審視我自己,並在以後的工作中進行調整,讓教育迴歸自然。

”教育終究是基於生命和貫穿生命的,因而,它最終能夠以更美好的生命的方式,緩慢而堅定地證明人性的勝利,證明我們內心對自由、光明、幸福不可扼制的渴求。誰專心致志於自己的事業,誰就能夠把這樣的信念堅持更久。“這是張文質老師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中所寫的自序中的一段文字。我挺喜歡這樣的文字。真正理解教育、熱愛教育、尊重教育的人,他的文字裏就總能流露出對生命的理解和尊重。要”專心致志於自己的事業“,才能把教育的信念堅持更久。也只有專心致志於自己的事業,才能得到更多的幸福和自由。用生命潤澤生命,教育是基於生命且貫穿生命的。所以,我們的生命得時時在場。不能含糊,不能應付。

教師從事的是育人的事業,作為教師,首先是要自己像個人一樣地活着,他才能對別人產生影響,一種使其成人的影響。自己活得像人,並不是説像聖人,而是説你很真實、很努力、有信仰,你在為這個信仰踐行。做教師的人,內心深處必須得堅守住那份教育理想,必須永葆對教育的那份熱情,因為,對於國小生來講,教師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燦爛的陽光。

民族復興的基礎在於教育,教育發展的關鍵在於教師。教育魅力是一種感染力、影響力。古往今來,從孔聖人到蔡元培、陶行知,再到當代難以計數的優秀教師,無不具有獨特的教育魅力---------大愛無言,人格高尚,治學嚴謹,學識淵博,親切善誘,富於創新,深受學生喜愛、給學生巨大的感染力,讓學生印象深刻,受益終身。曾經作為一個學生,我對於教師有着很多的想法,希望自己也可以做一個好的老師。而現在看來,作為一個好的老師,我還是需要繼續努力的。我相信我可以做到更好。

讀《慢教育》有感11

最近,剛剛讀完張文質寫的《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感受很深。張文質,生命化教育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在本書中,通過記錄作者的一些講演錄,從而揭示教育應遵循的一些規律,以及現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讀來發人深省。

“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這種文化的變革越緩慢越好,因為只有在這種緩慢的過程中,才有真正有意義的東西沉澱下來。”他提到蘇霍姆林斯基之所以會取得成功的前提,是進行教育教學研究數十年,才積累了大量的教育教學經驗。而反觀我們現在的教育,教育研究的課題往往研究不到一兩年就結題了。教育教學往往都是急功近利的,在這種背景下,我們的教育又怎會積累有價值的經驗呢?教育往往要在緩慢的過程中才能沉澱下一些有用的'東西。

“學生對教師的情感,首先來自於教師對學生的態度,你是怎麼注視孩子的,你眼中透出的是不是善意、慈祥、期待和肯定……”當我讀到這裏時,不僅感到慚愧。在日常的生活中,每當看到孩子們在課上不專心聽講時,自己往往就會用憤怒的目光看着孩子,直到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當孩子們在課間大聲吵鬧時,有時也會大聲斥責他們。在日常的一點一滴中,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自己也失去了很多。

“教育要着眼於每一個人的發展。”這句經常掛在我們口邊的話,在現實生活中,要真正的實現是多麼的不容易。作者提到一則報道:美國的鹽湖城舉辦冬奧會時,一所學校舉行活動,活動結束時中國使館的官員致詞:要把兩個書包作為禮物,分別送給最優秀的男生和女生。可是,整個會場卻顯的寂靜、冷清。原來,該學校從1960年創辦以來,就沒有評學過最優秀的男生女生,因為所有的孩子都是最優秀的。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什麼才是真正着眼於每一個人的發展。在今天,我們的評價往往都是追求立竿見影的“一把尺子”的評價。要想實現多元化評價,就必須多幾把尺子評價學生。

在書中,作者的很多語言都很值得我們反思和學習。

讀《慢教育》有感12

這段時間裏我一直在讀張文質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藝術》。在閲讀中,我常常被他的真誠和敢於直言所感動,讓我忍不住在書上圈點勾畫。我也常常在閲讀中陷入沉思,讓我想起曾經以及周圍發生和正在發生的教育案例。

他在"消極"是我們最可怕的敵人一文中直言,"消極"會讓我們固守着某種偏見處人,處事,處己,而自己渾然不知。習慣用貶低人,批評人的方式去教育學生。還認為自己老謀深算,看透世界。讀到這裏讓我不免陷入沉思。想想自己從教這些年,是不是也曾經那樣偏激的對待學生,甚至用挖苦,諷刺的語言對待學生,想到為自己當初在教育上過失而慚愧。我們可能太習慣用"壞心眼"去對待自己的工作了,當我們自然不自然地以否定、貶低的、不信任的心理看待學生時,那是給學生多麼大的心理上的傷害呀!

張文質先生在文中注重生命化教育。要關注到具體的個人,關注生命,要把人當目的而不是手段。是啊,我們總是在課堂上注意那些學習努力的學生,而忽視那些需要幫助困難的學生,在我們的心裏認為這些學生只會給班級拉後腿,往往被棄置在一角。甚至老師還在家長會上點名批評某某學生成績差,家長是怎樣教育的?張文質先生説人與人關係中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最直接、最全面、最持久、最深遠的,甚至一個眼神、一句話很可能就決定了你一生的命運。所以我們當教師的`應該在工作上如履薄冰,慎之又慎才對。

張文質先生説"教育是慢的藝術"。在沒讀這本書之前,我只會説教育是藝術,通過讀這本書我更加明白,教育需要慢,需要等待,需要有耐心。佐藤學先生説:"教育往往要在緩慢的過程中才能沉澱一些有用的東西。"當我們真的慢下來時才會真正知道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需要幫助的學生。我們的確有時候在課堂缺少等待,我們只看到了全體,而忽視了個別學生的感受,有時甚至為了節省時間,自己就把答案説了出來。往往我們忘記了課堂是學生的課堂,孩子在課堂上敢於表達,樂於參與,孩子的眼睛是明亮的,笑聲是歡快的,表情是自信的,這是最大教育的成功。張文質先生説過,一個好老師要更多地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思考問題,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提高學生、幫助學生。

教育是慢的藝術,不能急於求成,需要靜待花開。作為一名教師更要有一種更高尚的精神引領,要養成良好的閲讀、傾聽、討論的習慣。作為一名教師要想大問題做小事情,大問題要思考,小事情要踐行。要從我們能夠改變的地方去嘗試。

讀《慢教育》有感13

張文質先生是著名的學者、作家,他一直在推行着“生命化教育”。而這本《教育是慢的藝術》是他《慢教育叢書》裏的一本,描述了教育要回到根本,迴歸本真,細細品味,能引起我作為一個教育者的深深思考。

“我常常發現,更可怕的是人失去耐心,缺乏最基本的修養;更可怕的是不自知,自我陶醉,自甘粗魯、卑俗,有時候這一切才是教育更為具體、尖鋭的問題,但是它往往被各種任務、指標、困難遮蔽了。因此研究教育,最需要的是傾聽、觀察、記錄和描述,研究教育就是回家,回到教育,回到細緻、持久的省悟之中”。讀了這一段文字,我不禁問自己,工作這麼多年來,有沒有認真想過“教育”這兩個字的含義。總覺得自己通過師範的學習,什麼都懂,什麼都知道。平時的教育工作中,總是急於見到成效,往往在課堂上沒有細緻的傾聽、觀察、思考學生的言行,或是一味的自己認為如何如何而忽略了學生的感受,更可笑的是,自己覺得還挺不錯,還為自己能夠這麼快駕馭學生而沾沾自喜,現在想來真是膚淺的很。有時在對待一些特殊的學生時往往沒什麼耐心,採取的方法也比較簡單,也覺得這樣的學生教育不好不是我的責任,似乎已盡力到我的努力了,我每天要忙這忙那,還要完成各種各樣的任務,總是對自己的行為找一些理由,等等。這一切都是我日常的教育工作變了味,使教育沾染了太多的社會習氣,脱離了教育原來應有的本真。讀了這段話,讓我重新進行了思考,重新審視了我先前的一些行為,並在以後的工作中進行調整,讓教育迴歸自然。

“不言而喻,教師要有一顆教育的心靈,敏感、細膩、堅強、執着、明確、美好,教師甚至“要比熱愛自己的黨派、教會更熱愛自己的學生”,教育確實要以愛為底色,談起教育就是談論我們的孩子和未來——然而,只要一靜心我們就知道自己實在被扭曲得太厲害了,也許更需要詢問的就是我們還有多少真摯的熱情,承擔的勇氣,能夠在各種困難中堅持應當堅持的執着,可是我知道這樣的詢問很多時候也是蒼白無力的,莫名的焦灼與恐懼盤踞了我們的生活,太多的指標、任務、功利已經控制了我們的心靈,我們渴望着美好,內心都變得越來越無望與冷漠——堅冰時期仍然延續着,有時我們幾乎無法越過它瞭望到自由和有活力的未來”。這一段,告訴我們所處於這樣一個時代,學校也被各種各樣的功利所包圍,但作為教育者的我們要時刻保持一份清醒,要擁有一顆教育的心靈,要對學生始終充滿愛。一方面,沒有愛,我們的教育就會偏離遠來的方向,便會使我們平時的工作變得那麼急躁、那麼勢力、那麼急功近利,這樣導至工作中,對學生進行機械式的任務式的教育,往往學生越學越不想學,對學習也會失去信心,教育教學的效果也就會越來越差,如此惡性循環,後果就更不堪設想。另一方面,這樣的工作狀況,對自己來講也不是不盡如意的,試想每天面對着不願學習的'學生,面對情況糟糕的教學場景,教師本人也難以獲得教學成就感與工作快樂感,常此以後,身心俱疲,對老師自己的發展也是有弊無益的。

文中張文質先生又談到了著名教育家葉瀾教授的一段話:“許多年來,葉瀾教授持之以恆的躬行“新基礎教育”的理念,無論到哪所實驗學校,她必定要先上教室聽課(而且每次都是聚精會神地坐在教室的最前面,她説這樣才看得清楚每個學生的“動態”),必定要先和實驗教師對話,為他們“捉蟲”、指路。如果沒有外出,她幾乎每週總會安排一天時間,早上六點多鐘就出發到一所學校,上午一聽就是4節課,中午簡單用餐後,就開始評課、交流,然後則是講座和對學校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見,她家裏人告訴我每次“這樣的活動回到家往往要到晚上六七點了”。葉瀾老師是當代最有影響的教育學者,她的“田野作業”方式同樣令人讚歎、敬佩,啟人心智”!葉教授是一個教育大家,她都在盡力做一些每天我們看似在平常不過的事情,她並沒有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可她確真真實實的是一個教育大家,她所做持的態度是一個優秀教育者具有的優秀品質,不帶任何功利。也許,教育本是件簡單的事情,把每天的日常工作還原到原來的面目,便能真正好好教育。

讀《慢教育》有感14

《教育是慢的藝術》是張文質教育演説的集子。張文質,“生命化教育”的倡導者和實踐者,他更是一位教育的觀察者,一位不斷髮現問題並且表現得憂心忡忡的“教育隨行人”。我覺得他的觀察比他的實踐更有用,因為我們的教育需要這樣一位觀察者,以診斷存在的問題,開出藥方,我們都是裹挾在教育體制洪流中的一個小小的個體,我們跟着體制走,卻往往跳不出圈外,去反觀以下自己的教育行為。在本書中,他提出了很多觀點,教師要有生命意識,着眼大事情做小事情,教師要看到孩子的未來而着手教育,追求立竿見影是反教育的等等,“教育是慢的藝術”是他一篇教育演講的題目,也是落實他“生命化教育”的一個主要支撐點。

張文質説,“童年決定你的未來,童年塑造你的未來”,童年的重要性要求我們一定要善待每一個生命,開發生命對未來的嚮往,讓未來的光照亮每一個孩子的生命。正因為這樣,所以,教育急不得,有時,孩子的考試成績好,有可能孩子童年中具有高度精神生命潛質的東西就會失去或者壓縮,所以,我們的整個教學過程中必須提高生命意識。他一再強調,“立竿見影往往是反教育的”,他舉了一個例子。一個學生遲到,教師摔他兩耳光,他感到非常屈辱,明天就不會遲到了,這是有效果的,但這是教育能做的嗎?雖然有成效,但不能做,因為你剝奪了人的尊嚴,傷害了生命。他提出了四個方法:第一,要樹立一個樂觀的學生觀,不要過早對人下判斷。為教育者很多時候,要有一種悠閒的心態,“靜待花開”;第二,要隨順人的善端。不要“轟轟烈烈”的教育,一切“轟轟烈烈”背後都可能充滿了露骨的功利取向,都可能導致對教育的扭曲;第三,要隨順人的生命自然的教育,把人從自然狀態引導到應然;第四,用自然、恰當的方式來成全人的稟賦。

經由他的觀察,我看到了我們現行教育存在的問題,也以他的`觀察為鏡,反觀我的教育教學行為,我驀然洞悉了了自己的問題。

這麼多年來,我太追求工作的結果與成功,逐於“技”,而忽略了“人”。自己這麼多年來,追求課堂教學的技巧與本領,但忽視了我的工作不是“物”,而是“人”,首先應關注的、最後應關注的都應該是人,是一個個鮮活的、不可替代的個體——兒童。張文質説,“良好的教育在細膩與沉靜之中,良好的教育在敞開與自由之中。”這些年來,我太追求所謂工作的成功,整個人變得急吼吼的,對學生也是控制多於培養,正像張文質説的那樣,把學生教得不快樂,也傷了自己,自己也得不到快樂和幸福,因為我們工作的快樂和幸福是與學生緊緊聯繫在一起的。

“我們的經驗世界約束了我們的認識。所以要建設一所優質學校,要強調培養視野開闊的人,要傾聽窗外的聲音,要不斷掙脱自己生存環境和知識的限制,努力學會‘睜眼看世界’,也努力為自己創造這樣的機會。”我想,那些名師們,那些人們所説的“大地方”的教師們,他們所達到的高度,絕不是僅追求“技”的結果,而是他們的視野、見識和思想追求要遠高於我們,只有這些軟實力才能產生真正的成就,否則即使有一時、一定的本事,也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滿足不了我們內心深處的需求,我們整個人還會是消極的。

教育是慢的藝術,我們所有關於技藝的追求,都應該在生命意識的燭照之下,其實,僅教育是慢的藝術嗎?成長何嘗不是呢?生活何嘗不是呢?生命何嘗不是呢?

讀《慢教育》有感15

“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慢,需要平靜和平和;慢,需要細緻和細膩;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尤其需要合理地對待學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錯誤……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寒假讀了張文質老師編輯寫的《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這本書是張文質老師在多個場合的演講集,語言淺顯易懂,處處顯示出張老師對教育的關注、關心與反思,他主張在大環境無法改變的情況下,教師塑造身邊的小環境,解放孩子。回想從教十三年,我很有感觸、深有體會。作為教師的我們,今天該怎樣理解“教育是慢的藝術”呢?令我思考很多很多……

“慢”需要感悟。“有時候我們簡直就沒有辦法使一個人學得更多、學得更好,也沒辦法讓他迅速形成所謂‘良好’的習慣,我們經常無法對自己的教育行為作出恰當的判斷,也無法洞悉一個成長中的兒童最需要的究竟是什麼,我們怎樣才能恰到好處的保護和幫助他,教育其實就是一種互相尋找、發現,彼此增進理解的過程。”這樣的文字,總是一次次驚醒我要學會等待,學生不需要的擔心,而需要關心;學生錯了,不需要責罵,而需要理解;學生不需要説教,而需要分享;學生不需要冷落,而需要疼愛。學生本身就是希望,我們儘管為學生着想,為教育的慢而崇拜。我堅信,我的眼裏沒有差生,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有他神聖的理由,都有他存在的價值。比如面對一些問題兒童,愛因斯坦到十歲才可勉強説話,海倫凱勒兩歲的時候就雙目失明,雙耳失聰,舟舟被認為是弱智少年,卻是世界級的天才指揮家。

這學期,我新接了一個一年級的班,真的發現不知道自己叫什麼名字不知道家住哪裏的孩子,不能説話,眼睛不能聚焦的孩子,不能聽見同伴説話,帶上助聽器才可勉強聽見聲音的孩子,但是,這又怎麼樣呢?誰能敢説,他們不會是下一個愛因斯坦,舟舟或者海倫凱勒?時間是證明學生成長最好的東西,不是靠老師的聲嘶力竭的吶喊和批評甚至奚落諷刺,置之不理。這樣的孩子一定會有獨特的視角和自己的思想。老師生拉硬扯地教育管教,怕是會誤事的,也不會有什麼成效,“教育是慢的藝術,即使是知識的獲得,經常也是困難、艱苦、緩慢的過程;人的成長更是曲折、艱難,有自己的規律,一點也勉強不得。”千萬不要在無意的傷害中偷走了孩子的夢想。

“慢”需要等待。教育的等待會讓我們看到更多美好的東西,在課堂上即使我們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方法教授同樣的知識,也不會使學生取得同樣的成績。那就讓我們學會等待吧,用耐心靜靜地等待,用寬容温暖去等待,用汗水辛勤去等待。就像農民一樣,春日裏播種,把對秋天果實累累的嚮往融於澆水施肥、鬆土拔草、辛苦耕耘之中,儘管有許多果實的收穫是要等到來年乃至他年的,但他們依然不惱怒,不氣餒,繼續默默耕耘,因為他們相信,每一粒種子都有發芽成長結果的那一天!作為教師,“等待”就是見證學生成長的過程,“等待”給了學生成長大量的時間和空間。“等待”是對學生的信任,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每一個孩子都有無限的潛力,關注和挖掘學生的潛力是至關重要的。面對每一個學生時,我們始終都要有這樣的心理暗示:在他的成長中一定有很多潛能沒有被挖掘出來,我們不要着急,慢慢等待,等待的過程也是孩子潛能釋放的過程。真誠地賞識每一個學生,對每一個學生都充滿期待並加以特別引導的話,那他們的潛能將會得到充分地挖掘。教育是慢的.藝術,是等待的藝術。對學生的教育永遠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惟有耐心的等待,堅守,我們才能看到花開的美麗。

“慢”需要永恆的責任。張老師告誡我們:要加深對教育的理解,確立自己的生命價值與目標。本書中,他提到馬克思·範梅蘭對教師最好的描述:成為學生心目中能夠替代父母角色的人。他還説:“研究教育,最需要的是傾聽、觀察、記錄和描述,研究教育就是回到教育,回到細緻、持久的省悟之中”。日本教育學者佐藤學認為,教育往往在緩慢的過程中才能積澱一些有用的東西。在教學中,我們要去慢慢地感悟,教育是浸潤和雕琢的境界,要保持“慢”,慢,代表是平靜和平和;慢代表是細緻和細膩;慢代表的耐心和耐性,就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的心情。

作為教師,我們要學會:

1、學會寬容,學會善待學生。我們的孩子每一個都有着自己獨特的生命密碼,帶着獨特的稟賦,帶着不同家庭的影響來到學校,寬容、尊重差異,就是培植文化與人的多樣性。

2、學會等待。因為每個人都會有智慧的覺醒,有一個精神力量增長的過程,自我意識的形成過程,所以教師要有等待之心。

3、學會傾聽。更多傾聽孩子的心聲。

4、學會欣賞,哪怕孩子只有點滴進步,我們也要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

5、學會讚美。教師應大聲説出對孩子的肯定和表揚。

6、學會參與。參與到學生生活中去,真正和學生在一起。

7、學會合作。任何課堂的成功都有賴於師生的對話、互動、合作,而合作能力的培養,只能在合作過程中實現。

8、學會表現。教師要有很好的“舞台感”和課堂表現能力。

9、學會反省。不僅思考教育方法、策略、技術,更要檢討在成全人的方式、價值取向上的對與錯。

10、學會創造。通過成就學生的方式來成就自己。我們的成就感、滿足感離不開課堂和學生。要成為有魅力、有感召力的人。成為引領孩子人生方向的人。

我非常喜歡“慢教育”這個詞。教育並不是立杆見影的工作。急功近利,往往與教育背道而馳。以“慢”的心態來對待教育,陪着學生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賞成長的快樂,慢慢地陪着學生長成參天大樹,何嘗不是一種睿智,一種氣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jiaoyu/leew9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