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教育 >

教育的隨筆15篇

教育的隨筆1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知道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形式靈活自由。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的隨筆,歡迎閲讀與收藏。

教育的隨筆15篇

教育的隨筆1

自從開展新課改以來,我們的教育觀念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我感悟最深的一點就是:我們要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學生。寬容是人生的一種境界,是一種優良的品質。一個寬容的微笑可以抹掉孩子心靈上的陰影,一個充滿信任的眼神可以緩解孩子身上的壓力。寬容不等於放縱,對孩子適度的寬容,可以拉近教師與孩子的距離。

我班有個學生叫王成,他可以説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學生。從我剛接這個班開始,就經常聽到關於他的告狀聲,一會兒聽到他打同學了,一會兒聽到他把班裏剛打掃好的衞生灑上墨水了,一會兒又聽到他磕破別人的頭了,一會兒又聽到他把班裏的窗簾弄壞了……總之,來給他告狀的同學絡繹不絕,真是把我搞得手忙腳亂,一時找不到任何方法來管好他。

這天自習課上,我剛走進辦公室,就有同學跑來告訴我説,他把某某女同學打哭了。我聽後,頓時火冒三丈,氣沖沖地走到教室,把他揪到辦公室,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育,並告訴他應該怎樣做,只有怎樣怎樣才是一個好孩子,一個好學生,説着説着我突然想起前不久聽的“知心姐姐”的報告來。對孩子首先要賞識他,只有放低自己,感受孩子,走近孩子的心理,才能與孩子融為一體。想到這裏,我便把他叫到跟前,心平氣和地和他談心,談他的生活、學習等等,慢慢地,我發現當我的聲音變平和時,他的臉上不再是那種不服氣地表情了,並且把眼光也投向了我,怯生生地問:“老師,你還喜歡我嗎?”我當時心中一驚,我還以為我的談話他不當回事呢?他接着又説:“老師,同學們都告我的狀,我怕你不喜歡我了,所以我就故意搗亂,引起你的注意。”我聽到這裏,頓時明白了,多單純的孩子啊。我便對他説,老師怎麼會不喜歡你呢?任何一個學生都是老師喜歡的好孩子,老師是不會因為他有缺點,犯錯誤就不喜歡他的,相信老師,我和同學們都是喜歡你的。聽到這裏,他便説:“老師,我以後不會再搗亂了,你就看我以後的表現吧!”從那以後,他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在各項活動中也表現得非常積極。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都有被尊重,被理解,被肯定的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只要我們在感情上對學生多一些寬容,多一點尊重,多一份關愛,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教育的隨筆2

晚年梁實秋在給女兒文薔的一封信中説:“孩子長大了,如果一切事都肯坦白地和父母商談。實在是最好的事。倒不一定是父母的指導就好,是孩子與父母建立互信的關係,這實在是真正的健全的倫理……”另外一封信中説:“×××哭訴兒子不孝順。頭腦落伍。‘孝順’二字早該棄置不用了。如果孩子態度不好,那是做父母的教養之道有毛病,除了自責,別無話説。周作人説過一句話,‘五倫其實只有朋友一倫而已’。我深以為然。”

這段話道出了梁實秋的教子之道,即,把孩子當作一個正常的人,當作朋友來對待。此雖非什麼驚天哲理,但能以之為原則堅持下來,也不是易事。尤其是梁實秋生活的年代,尚在傳統向現代過渡階段,不將孩子看作私有財產已是先知先覺,走在了前面。

梁實秋本有三女一子,其中二女早天,剩下大女兒文茜、兒子文騏、小女兒文薔。在兒女們的記憶裏,梁實秋是一個慈父,而不是嚴父。他喜歡講故事,兒女們很愛聽,每天晚上都要湊到他的卧室裏來纏着他講故事。他常常即興發揮,妙趣橫生,把孩子們逗得哈哈大笑。説到傷悲處,孩子們也會潸然淚下。一次,他講一個孩子走丟了,找不到媽媽了。文薔哭起來。梁實秋的妻子就責罵他總把孩子逗哭,於是梁實秋接着講,後來有人在那孩子的額頭上貼了一張郵票,把他寄回了家,文薔才破涕為笑。聽故事過程中,孩子們有時困極了,蜷縮在他的身邊睡過去。粱實秋輕輕地把他們抱回牀,給他們蓋好被子,舔犢之情殷殷至深。

梁實秋夫婦不對孩子聲色俱厲,他們採取以身作則,無為而治的辦法。文薔國中時留級,自己感覺很慚愧,但梁實秋只是歎了口氣,並沒責備她。文薔回憶,當時只感到僥倖,日後才悟出父母對自己的慈愛、體貼和諒解。

1949年後,文茜和文騏因為要繼續上學,留在了北京,小女兒文薔則跟父母來到了台灣。對身邊惟一的女兒,在性教育方面基本上是缺乏的。其實這也是該時代的總體特徵。文薔小時問的有關性的問題,都沒得到回答。後來漸漸悟出這是不能提的事。因此,到了十二三歲仍糊里糊塗,不懂人事。等到她上了大學,有一天回家,看到客廳茶几上放着一本有關生理衞生的雜誌。她很奇怪,因為這種雜誌是從來不進家門的,哪兒來的呢?她好奇地拿起來翻閲。一看,恍然大悟,裏面有男女生殖器官的基本知識。文薔看完後也不作聲。過了幾天,家中又出現一本,是第二期。這時她才明白,這是父母有計劃的預謀,要給她一些必要的知識。這種神祕的雜誌出現了幾次之後,叉神祕地在家中消失。於是她的性教育也就圓滿結束了。文薔説,這種教法雖然不夠理想,但是媽媽爸爸居然想到了,盡力而為了,已是不易。

不過,作為慈父的梁實秋也有極少的暴力的時候。在文薔記憶中,有一年冬天大清早,她不肯穿褲子就要到院子裏去玩兒,誰勸也不聽。父親火起,把她抓起來,猛扔到一大堆棉被上;然後再抓起來,再扔,把她扔得頭昏眼花。棉被很軟,摔上去一點也不疼,但是父親的盛怒和暴力卻讓文薔難忘。她説自此以後。她就學會了穿了褲子才能出門。這聽起來有點好笑。我們當然不提倡父母對孩子使用暴力,但若辨證地看,似乎也有其事半功倍的一面。

大女兒文茜也有類似的經歷。上世紀三十年代,有一天梁實秋正在午睡,文茜一個人在樓下客廳裏描紅模子練字。她低頭看到墨極黑,抬頭看牆很白,幼稚的她就想,如果在白白的牆上塗一個黑黑的十字,一定很好看。於是,她端起小凳子,站上去畫了個十字,黑白分明,十分耀眼。正在獨自欣賞的時候,梁實秋午睡後從樓上走下來,看到塗黑的牆,勃然大怒,打了女兒几杖,並令她罰跪不起。文茜嚇哭了,哭了半天也沒人理她,直到跪地沉沉睡去。後來,還是外婆替她把黑十字颳去,此事才作罷。文茜説,自己一輩子始終不敢在牆上題××到此一遊的墨跡,“看到別人亂塗,也會下意識地想到父親的竹手杖。此之謂家教。”她對父親的責打沒有怨言,甚或還有感激。

無論採取什麼方法,只要因人施教,把孩子引上正途,這種家教就應該是成功的。

教育的隨筆3

下午,全校師生集中在操場上,我們正專心致志地聽着彭成老師的感恩教育報告會——“不要讓愛你的人失望”。感人的擁抱,感人的話語,那一幕幕像放電影一樣浮現在我眼前。

14年了,我從未對父母説過一次感恩的話,現在回想起來,我真是不應該。記得在我十歲的時候,我感冒了,爸爸帶我去買了藥,又買了糖,怕我苦着了。但是我怕吃藥,我就悄悄地扔了。第一次爸爸沒有發現,但是第二次的時候,爸爸知道了。後來,爸爸就看着我吃藥。我實在是吃不了藥,我把要放進嘴裏,一顆藥要喝上一大杯水才嚥下去。還剩幾粒的時候,我把本來吃進去的藥吐了出來。爸爸就安慰我,不停地教我如何吃藥。但是那時我特別難過,就朝着爸爸大吼大叫,就是不肯吃藥了。爸爸讓我把糖吃了,也再沒有逼我吃藥,但看得出來他傷透了心。現在回想起來,我忍不住責備自己,為什麼要那麼傷害爸爸呢!他是為了我好啊,為了我健康啊!可我竟然傷害了爸爸,我太不應該了。爸爸,你能原諒我嗎?

感恩要真誠,不是隨口瞎説幾句,要付出實際行動,我們不能停留在一時的感動上,也不能停留在一時的衝動上,我們要改變自己。嘴上説的再動聽,也不如一次實際行動來的好。

學會感恩,不要讓愛你的人失望,我們一起努力吧!

教育的隨筆4

户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還有的跳繩……象一隻只快樂的小鳥活躍在院子裏。可偉偉小朋友卻不同別的小夥伴,因為他身患殘疾,不僅一隻眼睛看不見,而且他的右腿先天性骨關節脱落,在入園前的幾個月剛剛動過一次大手術,現在走路還不是很穩,語言表達能力也比較差。對於這樣的孩子,身為小班班主任的我,在看好別的孩子的同時,還要百倍的去關心照顧他,不管走到哪裏,我都隨時帶着他,牽着他的小手,生怕他出什麼意外。可這一次,我卻發現他的小手在往外掙脱,並不時的用另一隻小手去掰我的手,用不清晰的聲音對我説:“老師,我也要去玩。”一句話,讓我心裏咯噔一下,感覺到對這種特別的呵護方法起了疑問,我一邊説:“偉偉,一定要小心,不要摔倒。”一邊輕輕地放開他的小手。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象偉偉這樣的孩子不是很多,身患殘疾,是隻“受傷的小鳥”。但他卻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願望,他也想跟同齡的小夥伴一樣去玩耍、去遊戲、去想象、去創造、去飛翔。如果老師一刻也不離他左右,百倍的去關心照顧他,從這一點雖然充分説明了老師從身體這方面給予他無微不至的照顧,卻忽略了他的個性發展,雖然他的身體患有殘疾,而他的大腦發育卻很正常,識字、數數都不差。小朋友想做的事情,他也想做;小朋友想玩的事情,他也想去玩。如果別的小朋友去遊戲、去玩耍,讓他例外,這樣做是否會傷了他的自尊,心靈也能受到傷害。他會不滿意老師對他的這種關心和照顧。因此,偉偉終於鼓起勇氣,對老師説:“老師,我也要去玩”。老師應該在照顧他的同時,慢慢去鍛鍊他,讓他適應幼兒園的環境,讓他在這個環境中健康成長。不管哪些活動,哪些遊戲,都應該讓他去參加,讓他加入到這個集體隊伍中來。只是在活動時,老師隨時倍加照顧,這樣不僅保護了他的自尊,還讓別的孩子,知道並學會照顧關心有殘疾的小夥伴,知道互相幫助是一種美德,更能體現出一種人人平等、和諧相處的氛圍。

教育的隨筆5

隨筆,顧名思義:隨筆一記,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有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樣,寫作者慣常用各種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語言靈動,婉而多諷,是言禁未開之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教學的隨筆,請參考.

不再直接給幼兒餵飯

工作的第一天,就遇到一個幼兒因為吃了涼的飯菜而嘔吐。嚇壞的我馬上帶幼兒到洗漱間進行清洗,並告訴了其他的教師,而大家卻覺得這個是很正常的事情,熟視無睹。當時給了我很大的刺激。由於幼兒吃飯比較慢,冬天飯菜沒有吃完就已經冰涼。加之教師不停督促讓幼兒吃乾淨,有的甚至一天吃三頓涼飯。所以我從那時起堅持每個中午晚回家一個小時,對平常吃飯慢的幼兒直接進行餵食。

我以為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去照顧好了孩子,是個優秀的教師應該做的。殊不知,由於我的餵食而剝奪了幼兒自己進食技能的培養。代勞不是幫助幼兒。

我們老師平時在工作的時候,往往是關心幼兒吃飯的多少,快慢、挑食等問題。很少考慮到幼兒進食時的心情,胃口等。這樣一味的以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幼兒,所以才會出現催食、餵食等現象。有時,教師在反覆催食,或着特殊強調照顧時,也會給幼兒小小心靈帶來無形的壓力。進而更加恐懼甚至厭惡吃飯。

對待吃飯慢的,可以先給幼兒少盛,循序漸進。不要刻意的強調或者批評幼兒吃飯慢,少。或者直接代勞,拿過碗勺餵飯。但是我絕不讓幼兒吃涼了的飯菜。飯前食慾的調動,舒適進餐環境的培養,及時的表揚等等方面做足功夫,也會有利於幼兒的進食。看似無所為,其實功效卓著。

孩子是我們的監督者

記得我第一次下幼兒園見習時……

早上,我起了個大早來到幼兒園,跟主班老師打過招呼後,便來到洗手間洗手。這時第一位到園的孩子也來到洗手間洗手,小女孩望着我叫“老師”。“哎”我心裏高興的應着。不一會兒小女孩突然瞪着我説:“鄧老師昨天才説要節約水資源,洗手時不能開那麼大的水,你還開那麼大,哼!”我聽完她的話後又驚又羞地冒一身冷汗。愣了一下後,我連忙整理一下臉部尷尬的表情。蹲下來對孩子説:“不好意思,我昨天沒來聽課,不過謝謝你告訴我,我以後一定注意的。你真聰明,老師説過的話都記着呢!”這時小女孩高興的對我説:“不用謝。”然後蹦蹦跳跳地出去了。真是深受教育啊……在幼兒園裏你的一行一舉都有這麼多的孩子在監督着,可不容得有一絲的錯誤和馬虎啊!

見習生活中,這些天真無邪的孩子真的讓我學到了很多!

不要剝奪孩子動手的機會

現在的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只可惜太多的家長卻因為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而在有意無意中剝奪了孩子許多成長的機會。比如,生活中一個司空見慣的現象----孩子吃的橘子、雞蛋、蘋果、核桃等等,都是父母事先去了皮的,為的是孩子吃起來容易,更不會遇到什麼危險。可是不知道這些父母有沒有意識到,他們在為孩子提供這些方便的同時,不僅剝奪了孩子親手實踐的機會,而且剝奪了孩子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喜悦,甚至會因此養成孩子害怕挫折、不思進取的不良品性,從而耽誤孩子的一生。

多給孩子講故事

幼兒園的孩子們,大多3-6歲,正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如果能讓孩子多聽故事,多説兒歌,多朗誦散文,將對孩子以後的口語表達、説話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班的孩子年齡不大,但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聽故事。

早上,孩子們到園的時間等等不一,為了充分利用這段時間,不讓早到的孩子感到無事可幹。每天早上,我都播放故事磁帶或音樂磁帶。我發現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針對孩子們愛聽故事的特點,我將聽故事這一環節穿插在午飯、睡覺前後和放學前,個多月下來,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孩子們在午飯期間邊聽故事,邊做飯前的準備工作,一舉多得。

孩子們從聽的故事中學到了不少的生活常規,自覺性提高了。

孩子們敢大膽舉手講話,並且口語表達能力大幅度提高。

講故事有諸如以上的好處和功效。我們當老師的又何樂而不為呢?

關注每一位幼兒

今天剛走進活動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掉在地上的兩幅畫。通過我的仔細觀察,屬人為破壞。

“一定是維鎮乾的。”我心想。

維鎮是我班年齡最小的孩子,活潑聰明又調皮,類似的事件他幹過不止一次,這次肯定也不例外。

維鎮來園後,我把它摟在懷裏説:“告訴老師,你昨天干了什麼?”“我跟媽媽去姨媽家,跟妹妹玩了。”我這才記起維鎮昨天沒來園。

“老師,這是寒寒弄下來的。”鑫源大聲喊道。

怎麼可能呢?寒寒是個愛靜的孩子,説話聲音也很小,經常讓人注意不到她的存在。

“真的是你弄下來的嗎?”我問寒寒。她笑眯眯的看着我沒有辯解。“是不是你看到畫太陳舊了,想換張新的?”“不是,我想讓老師叫我的名字。”

原來是這麼回事,每天老師都會表揚很多優秀的孩子,鼓勵一些表現較差的孩子,而寒寒既不優秀,也不頑皮,所以老師極少叫到她的名字,她想用這種方法引起老師的注意。

這件事給了我不小的啟示,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時刻關注每一個孩子,讓他們都能享受到老師的關懷和照顧,這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對於搶站排頭的孩子我是這樣做的

每次放學,我們班的孩子總喜歡搶佔排頭,喜歡插隊。目的是想跟老師挨的近一點,以“小老師”的身份在前面帶隊。隨着時間的推移,我發現站隊搶排頭的孩子們越來越多。

為了改變這種現象,滿足孩子們的心願,我想出了一個辦法。站隊前,我對孩子們説:“請把你們的小手伸出來”。孩子們高興的伸出自己的小手,我走到他們身邊,一一和他們拍手,親切地在他們的耳邊説一句:“你的小手真有勁”。或者説:“你的小手熱乎乎的……”孩子們笑了,高興的也在我耳邊説一聲:“你的手也熱乎乎的。”或者説:“你的手和我媽媽的手一樣大。”“我爸爸的手比你的大…….”隨後孩子們臉上都露出得意和滿足的表情。我説:“站隊吧!”話音剛落,孩子們個個忙着找位置,很快就站好了隊,沒有搶排頭的了。

教育的隨筆6

愛的教育是我們當今教師非常提倡的一種教學方式,它是意大利作家埃德蒙多所提倡的,愛的教育是為了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它要求學生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熱愛祖國,同情弱小,樂於助人,尊師愛生,要想達到此目的,只有根據學情即學生以及教學環境和教育理論,分別採用各種方式,有的放矢的進行愛的教育,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在課堂上,我們教師要積極運用愛的教育,達到一個比較好的效果。

“孩子的心靈最純潔,每個孩子都是一朵最美的花,教師應該熱愛每個孩子,愛孩子時教育工作的核心,教師要將愛心傾注在每一位孩子身上。”這是吳老師常説的一句話,當然吳老師這樣説,也是這樣做的。無論在學習中,還是生活中,吳老師都把學生放在首位,時時刻刻都想好了學生。她有着幼兒教師特有的親和力,微笑自始至終掛在臉上,她也有着如孩子般天真的神情,講起孩子的可愛,她會興奮的起身模仿;講起工作中的小插曲,她會仰頭大笑。

其實,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呢?辦公室裏,我們經常會説起哪個孩子的調皮,哪個孩子的聰明,有的老師模仿起班上的孩子,那一舉手,一投足,像極了。沒有對孩子的瞭解和愛,又豈能做到呢?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一個教師必須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一個教師,唯有心裏時刻裝着學生,學生的心裏才能有你這個老師。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都是潛移默化的教育,教師一定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告訴學生,老師對他們是非常關懷的,老師是愛他們的。

路漫漫秋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這一條教育的漫漫長路上,我們註定要和孩子們打一輩子的交道,我們會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瞭解他們的喜樂哀怒,細心呵護,讓他們在我們的教導下茁壯成長。

教育的隨筆7

有一天,一個父親帶着自己的小女兒到紐約去和妻子匯合。

在一艘橫渡大西洋的客輪上的一天早晨,父親正在艙了用腰刀削蘋果。忽然,船猛地晃動了一下,父親應聲倒地,那把刀狠狠地插在了父親的胸口上,他的嘴脣轉眼見在顫抖的厲害,臉色發白,女兒看到了,尖叫着跑過來扶着父親,但是她不知道那把刀已經。

父親微笑着推開女兒的手,告訴她:"沒事兒的,只是摔了一跤。"隨後,他輕輕地撿起了那把刀,用大拇指抹掉了血跡,慢慢地爬起來。就這樣,父親還是每天晚上給女兒唱搖籃曲,早晨再給她繫上最沒的蝴蝶結,去帶她看大海的蔚藍。到達的前一天晚上,父親來到了女兒身邊,告訴她説:"明天見到媽媽,告訴她,我愛她。"女兒不解地説:"可是明天你就見到她了呀,為什麼不親自告訴她呢?"父親笑了,俯身,在女兒的額頭上刻下了深深的一吻。

到達紐約港了,女兒一眼便人出了在人羣中的媽媽,她大聲喊到:"媽媽,媽媽!"這時,旁邊的遊人一聲驚呼,女兒轉頭看去,父親已經仰面朝上倒在了地上,胸口血如井噴---他死了。

尸解的結果很令人驚訝,是那把刀把他的心肌切成了兩半,而他卻多活了三天,醫院唯一的解釋是:由於切口太細了,使兩塊心肌緊緊貼在一起,輸送了三天的血液。在一次醫討會上,人們紛紛要給這個奇蹟起個名字,有的説叫大西洋奇蹟,還有的説就以父親的名字命名。這時,一位資深的老醫學家説:夠了!然後一字一頓地説:這個奇蹟的.名字叫父親。

教育的隨筆8

一學期又結束了,時間流逝,唏噓感歎。

本學期真是忙得天昏地暗。從二月份開學制定計劃時就開始擔心這個學期怎麼過。

三到五月份,忙於梳理《兒童足球創意課程》的頂層設計,組織各年級開展課程展示活動。每一次都像扒了一層皮。

為了迎接5月28日省校園足球文化推進會,臨時設計增加“我們的創意,我們的設計足球服走秀活動,壓力太大。感受:設想是美好的,但踐行是殘酷的。呵呵,謹言慎行。

五月份,又擠出時間寫了學校讀書課題的階段性總結《四步式教師閲讀機制的校本實踐》,供稿於《上海教育科研》雜誌。聽佩服自己。

四五月份還有教務方面的事情。學校承辦開發區數學組長素養大賽,協助姜蘇龍、方海蓉參賽;課堂教學常規聽課、記錄。

等等。

堅持讀完《老子的幫助》、《論語別裁》(上)、《與莊共舞》、《讀書與用書》、《書生留得一分狂》等大家的書籍,在忙碌中尋找寧靜,感覺蠻好。

遺憾的是自己對課堂教學的思考少了,對學生個別輔導少了。下學期加強。

教育的隨筆9

奇奇是隔壁班的男孩兒。

精瘦,個兒不高,眼也不大,但整個樣兒透露出一種精幹、靈光,加之那標誌性的招風耳讓我記住了他。

“你叫什麼名字呀?”一天奇奇從盥洗室回來從我班門口經過時我主動問道。

“我不是告訴過你了嗎?你怎麼還沒記住我?我叫奇奇,記——住——了——”這孩子帶着責怪的口氣應答道。

在幼兒園工作二十多年還沒有孩子這樣和我説話。但就是奇奇的這種率真讓我一下喜歡上了他。

也因為是隔壁班的緣故,讓我多了些機會了解他。這孩子確實鬼靈精怪,調皮,好動,話也多,似乎有使不完的勁兒,經常給班上的老師惹麻煩。也正是因為隔壁班的位置優勢,讓我和奇奇班上的老師在引導奇奇的方法和策略上有了更多的溝通和探討,形成了教育上的合力,有了配合上的默契。

“奇奇你是大哥哥,到我班上來帶弟弟妹妹好嗎?”當觀察到奇奇在玩桌面玩具時又開始“搗亂”,我充當起了奇奇的“臨時老師”,“及時”向他發出了“邀請”。

“是當班長嗎?”只見奇奇上半身向前傾斜、一隻手撐着桌子、一隻腳向後翹並晃盪着,一臉的好奇,張望着問道。

“是呀,不想當嗎?”我反問道。

當班長可是他的願望,可是太調皮小朋友都不選他;就是偶爾當上一兩回兒,也是由於不能“履行”班長的職責而“半途而廢”。但這孩子抗挫力特別強,過後也無所謂,照舊一副簡單、快樂的樣子。

聽到我這麼一説,他的眼睛都亮了。機靈的他又轉向了他的老師。

“到了郭老師的班上可要像個大哥哥喲!要不弟弟妹妹都不聽你的!”奇奇老師心照不宣地配合着並囑咐道。

話音剛落,只見奇奇從兩班間的側門“衝”到了我的班上。

“寶貝兒們,這個大哥哥可能幹了,他有很多的本領,你們畫畫的時候如果遇到困難找這位哥哥,好嗎?”我特意向正在“崇拜”地望着奇奇的弟弟妹妹們戴“高帽”地介紹了奇奇。

奇奇剛進我們班時還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兒,站在弟弟妹妹前身子還左一搖右一晃的,兩胳膊因自然下垂也隨着身體左右晃盪着。可當聽到我如此“高調”的“引薦”,之前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兒一掃而光,嘻哈的笑臉一下變得嚴肅、正經,整個身子也挺了起來,令人感到穩重了許多,像換了一個人似的。

“奇奇,你是大哥哥,現在你要像大哥哥的樣兒,弟弟妹妹才服你,他們才會聽你的!”我趁熱打鐵對着奇奇的耳朵根悄悄地囑咐道。

只見他揹着手在每個桌子間來回地巡視,像個小大人。啊!從來沒有看到如此乖的奇奇。

“哥哥,這個小雞我不會畫。”有妹妹求助道。只見他快速走過去,握着妹妹的手幫忙畫着。

“哥哥,我的油畫棒斷了。”有一個小弟弟叫道。只見他利索地從我這裏拿了一支整的油畫棒遞給了小弟弟。一掃先前的調皮樣兒,全然一副老師的範兒。

奇奇吃飯總是講話,還攪得周圍孩子不能安靜、專注地吃飯。

“奇奇,到我們班來吃午飯好嗎?”一天我又向他發出“邀請”。

“去吧,到郭老師班上去吃,給弟弟妹妹做個榜樣!”奇奇的老師“心領神會”地囑咐道。

老師的話音剛落,就見他麻利地拿起自己的碗筷坐到了我班的弟弟妹妹中間。

“奇奇,上次弟弟妹妹都知道你這個哥哥可能幹了,他們很崇拜你。這次吃飯也要好好的,不講話,還要把自己的一份飯菜都吃光,給弟弟妹妹做個榜樣,好嗎?”我再次悄悄地對着奇奇的耳朵根囑咐道。這次他堅定地點點頭。

孩子們都在專注地吃着自己的飯菜,奇奇果真也堅守着承諾在安靜地吃飯,沒過多久便把飯吃完,最後還忘不了拿着吃光飯的碗走到我跟前仰着頭“嗯”的一聲,那自信又得意的樣兒是在向我“炫耀”,我也燦爛地向他微笑點頭並豎起了大拇指。

“奇奇,弟弟妹妹在玩玩具,你來當班長好嗎?”我又向奇奇發出邀請。

“這次到了郭老師班上當班長要比以前更棒喲!”聽到了我的邀請,奇奇老師會意地叮囑道。

奇奇一聲“好咧”,然後三步並作兩步快速地跑來。

只見他踱着步巡視着,並時不時提醒着弟弟妹妹把掉在地上的玩具撿起來;看到弟弟妹妹玩具不夠時他還主動給添加玩具;有的弟弟妹妹在搭玩具時他覺得搭得不夠好還主動地幫着搭。經他手搭的玩具頓時就不一樣了,有的弟弟妹妹們歡呼,有的弟弟妹妹們更加地崇拜地望着他。這次他又圓滿地完成了任務。

對於奇奇每一次“異班混齡”的經歷和表現,奇奇老師都及時和奇奇的家長溝通,以藉助家長對奇奇的精神和物質獎勵來固化孩子初步養成的好習慣和已形成的積極向上的意識。

多次“異班混齡”的美好經歷和體驗,讓奇奇喜歡上了和他的弟弟妹妹們相處,也讓奇奇在弟弟妹妹面前有了先前所沒有的自信,這自信帶動了他的自律意識,而這種自信和自律讓奇奇贏得了先前沒有過的榮譽,又因這種榮譽使奇奇的內心有了美好的感受,而這種美好感受加之其間老師、家長及時正面的互動與評價,又激發起了奇奇的上進心,也使得奇奇在自己班裏與同齡小夥伴相處時有了先前所沒有的自律的意識和行為……一次次的良性循環、一次次美好的內心體驗促使奇奇一次次地進步。

教育的隨筆10

中國小教師寫教育隨筆,是一種非常好的反思自我、提升自我的方式。總結許多教師和學校成功的經驗,無疑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教師自覺地寫教育隨筆,學校大力提倡寫教育隨筆。因為,這樣做是真正推進教育科學研究發展的根本途徑。

我曾在許多場合講過,我鼓勵教師們參加我的“朱永新教育成功保險公司”,投保條件為每日三省自身,寫千字文教育隨筆一篇。一天所見、所聞、所讀、所寫、所思,無不可入文。每天跟自己對話,每天寫下自己的感悟,解剖自己的心靈,記錄自己的成長,寫下自己的教育行為,十年後持3600篇千字文計360萬字的教育隨筆來本公司,現在投入萬元者可成百萬富翁。我一直主張以這種鐵杵磨針精神鼓勵教師撰寫教學日記,每天堅持寫一篇教育反思類的文章,促進自己快速成長。

怎樣寫好教育隨筆?首先要有教育的熱情與激情。對教育的熱情與激情是寫好教育隨筆的原動力,這種熱情與激情來自對焦與事業的深刻理解與熱愛。其次要多讀書,開展讀書活動,營造“書香校園”。連國小生和中學生都要讀100本中外名著,身為教師怎能不讀書?否則就無底氣,無積澱,缺乏人文精神、缺乏文化視野。不讀書的教師很難寫教育隨筆,不讀書的教師更難“走運”。讀書可以給你啟發,讀書可以豐厚你的底藴,讀書可以提升你的學養。再次,要勤於實踐。實踐出真知,這是哲學的普遍規律。寫教育隨筆一個極其重要的素材來源是實踐。一線教師最大的財富就是得天獨厚的實踐資源,教育教學實踐中的設計、過程、經驗、失誤、差錯、體會、反思,甚至是日常的教育瑣事等,都是寫教育隨筆的好資料。第四,要學會思考。讀書和實踐只是為寫好教育隨筆提供了極大的可能性,要把讀書的收穫和啟迪、實踐得失與感受行諸筆端,最關鍵的還是要學會思考。思考是總開關,沒有思考就沒有去偽存真、去粗取精;沒有思考,就沒有概括和提煉;沒有思考,就沒有思路與昇華。第五,要有較好的語言表達的基本功。寫不同於説,要把心裏想的,嘴裏説的變成文字,還是要一點文字功夫的。因此要在不斷的寫的過程中,提高寫的能力。

總之,教育隨筆不是一件深不可測的事情,要克服畏難情緒,要克服高不可攀的思想,要克服一曝十寒的現象,要持之以恆,要勤於實踐與讀書,要勤于思考和動筆。如果能夠做到這一些,你就一定能夠寫出出色的教育隨筆來,你也就一定能成為一個成功的專家型教師。

教育的隨筆11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是啊,愛在我們之間無所不在,父母對你們的愛,親朋好友對你的關懷……讓我們在愛中幸福成長。可當我讀了《愛的教育》之後對它又有新的感觸。

愛到底是什麼呢?古往今來,人們一直在為這個簡單卻深奧的字眼兒不斷地詮釋,卻沒有人能夠説得清楚。其實,每一個善良的人都能瞭解什麼是愛。因為,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一件事兒都可以感受到愛的存在,每一個心中有愛都在讓愛的真諦不斷延伸、昇華。如果一個人從不愛他人,那麼他就是一個無情的人,他的生活也將失去色彩,人生將失去意義。如果我們能夠用心去感受生活的點點滴滴,就會發現:媽媽對你嘮嘮叨叨,那是她對你的關愛;爸爸對你嚴格要求,但卻嚴中有愛;老師給你耐心教導,他們用愛傳播了知識;同學熱心幫助你,因為你們有純真的友誼。在這個世界上,有人為你自豪,也有人默默地為你擔憂,為你提供幫助。所以,愛是無處不在的。那麼,我們也去做一個充滿愛心的人吧,用真誠去對待每一個人,用愛去創造更美麗動人的世界!

我認為,素質教育其實就是愛的教育,是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愛是教育的根本。愛的教育有詩人般細膩優美的風度與品格。把我們帶到社會中去,娓娓而談,循循善誘。它講述了許多感人的故事,這深刻的哲理,使學生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

教育的隨筆12

繪畫活動後,我組織幼兒喝水,孩子們陸陸續續起身過來站隊,毛毛並沒有理會我,他仍然在埋頭畫畫——這是他轉入我班一個月以來的一大進步,因為剛轉入我班時,動手操作的活動他是從來不參與的。當多數幼兒已經站好的時候,毛毛才起身,然後向隊伍的最後邊走過去,走到子源的桌子前,他看到有幾個小朋友正在看子源的畫,毛毛拿起桌子上的黑色勾邊筆就在子源的畫紙上隨手畫了兩下。這時平平跑過來告狀説:老師,毛毛在子源的畫上亂畫。”毛毛也跟着平平過來,衝着我得意地笑,一副沾沾自喜的樣子!

喝完水,毛毛坐回椅子上繼續畫畫,我走到他的旁邊,蹲下來問他:為什麼在子源的畫上亂畫?”他一臉壞笑地説:我想試試他的勾邊筆還有沒有水?”我點點頭:哦!你用這種方式檢查彩筆有沒有水啊?”他點點頭依然很得意地衝我笑。我説:那你為什麼不在自己的紙上畫呢?”他説:我怕弄髒我的畫。”

孩子只懂得愛惜自己的東西,不懂得去愛惜別人的東西,不會為別人着想。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長期處在父母及祖輩的寵愛中,爸爸媽媽對孩子百般呵護、悉心照料,只求給孩子多一些付出,而從不求回報,孩子認為:被他人關愛是理所當然的。長此以往,孩子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對周圍的同伴缺乏關愛。如果孩子從小不知道什麼是關愛,那麼長大以後很難適應社會需求。學齡前是情感發展的關鍵期,在這個時期,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培養幼兒“關愛他人”的優良品質,有助於幼兒良好個性的形成,而且使幼兒在與人交往,學習互動、合作與分享等各方面得到更好的發展,有利於其成年後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毛毛跟我説完就低頭畫畫,我拿出一支綠色的水彩筆,在他準備畫草地的位置上隨手畫了一下,他哇”了一聲便開始嚎啕大哭。抬頭一看是我,所以沒有動手,不能動手解他的心頭之火他哭得更傷心了。我裝作一臉茫然地樣子説:怎麼了?”他邊哭邊吼:你給我弄髒了!”我説:我想試試彩筆有沒有水?”他依然哇哇地哭着,我裝作恍然大悟的樣子説:不是你告訴我這樣檢查彩筆水的嗎?你剛剛還在子源的畫紙上試過啊!你剛才怎麼沒有想到會把子源的紙弄髒呢?”他的哭聲戛然而止,邊擦眼淚邊轉過去看着子源説:那我以後不給小朋友亂畫了。”我對他表示了歉意,並告訴他:在我畫過的地方,全部塗上綠色就是草地。他仔細看看,咧着嘴巴笑了。

在活動中,捕捉幼兒心理的真實思想,引導幼兒在活動中體驗關愛的情感和分享的快樂,在理解和體會到別人對自己關愛的同時,學會關愛他人,樂於幫助他人,使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教育的隨筆13

有了孩子後,我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要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基於此,孩子出生後,我有意識去尋找這個無頭無腦的目標。

怎樣才算是身心健康?如何引導孩子才能身心健康成長?我由此,大海撈針,毫無頭緒!開始也走過很多誤區,一旦意識到不是自己想要學的,立刻放棄,雖然那時不明白自己到底要學什麼。

就在這樣渾濁不明的狀態下,我不斷了解不斷放棄,也許因為感動老天爺,也許這就是吸引力法則,讓我遇見終生感恩的老師——龔老師!他所説的,所表達的就是我需要的,雖然我聽得糊里糊塗。

那時的我,猶如抓到一根救命稻草,緊緊抓住老師不放,當時還只是網路上認識,而且很幸運,他後來來深圳定居並創立工作室,很久以後我才知道,我是第一個給孩子報名參加他的工作室的家長,何況當時我女兒還不到入工作室的年紀。

也是從那時,我才知道,孩子的身心健康源於父母如何引導、如何影響、如何對待……而這些,很關鍵在於,家長的心理,真的健康嗎?也是從那時起,改變自我,成了我的功課!

這麼多年過去了,我不斷調整自我,過程很難很難,就像這是你的舊習慣,卻非要用一個新習慣代替,舊習慣怎可輕易放棄,於是乎,新舊不斷交織,不斷打架。記得老師和我説過,這麼多年,就因為你要改變這個念頭的執着,你才能這麼堅持去改變。

是的,我太清楚改變對於我的意義,何況,我的改變,讓我的孩子、我的先生受益無窮,我何來放棄?

在我印象中特別深的一件事,孩子啃指甲。半年多了,十個手指甲,從來看不到一丁點的指甲,孩子一直在咬,那時還沒遇見老師,所以我身邊所有的朋友都出謀劃策,無外乎就是缺維生素,那時不停給孩子補這補那的,依舊無效。

直到遇見老師的那天,他看到後,問了我好多事情,最後告訴我,孩子壓力太大了,你們知道那種感覺嗎?猶如五雷轟頂,孩子才三歲,我就給孩子壓力到啃指甲?

我馬上按着老師的指點,每天在照顧好孩子飲食起居的同時關注自己,調整再調整,一週後,孩子不啃指甲了!!!

我花了半年多時間去看她啃指甲的事,老師卻讓我一週解決了,當時我哭了,也就是在那時,我第一次知道,關注自己,調整自己,才能知道如何教育好孩子,才知道這才能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教育的隨筆14

記得在你上國小時,我曾經把我右大腿斷過的位置給你看。我的右大腿斷了之後,竟然自然地復原,但有一塊小斷骨沒有自然接好而突出來。每次當我右大腿用力時,那塊骨頭就會突出來,這竟然成為我一生的身體特徵。

那是我九歲時的一個涼爽夏日,因為前幾天颱風來襲,那天是颱風後的涼快的日子。每次強颱風來時,我們不是躲在木牀底下過夜,就是跑到木板樓房底下,避免被掉下來的水泥屋瓦砸傷。那時候,大部分的住家不是草泥房,就是紅瓦房。紅瓦房是一層的。可是在紅瓦屋頂的底下,是用結實的木材做的一層小閣樓,小閣樓可用來睡覺,我覺得這層木材閣樓的最大用處是躲避颱風的威力,免得被吹下來的屋瓦砸傷。颱風後大人們忙着清掃杯盤狼藉的家園,到處是屋瓦,每家的屋頂都開天窗,招牌到處都是,燒飯的木柴也滾得到處都是,垃圾更不用談了。大人忙着清掃的同時,我們幾個小孩也在躲了兩天台風之後全部出來玩。

阿茂帶來了一打番薯(地瓜),因為颱風帶來的雨水浸了番薯,阿茂家挖了很多番薯到菜市場賣。我們決定到香蕉園裏燒番薯吃,然後再像以前一樣,來個放屁比賽。阿森當然在,他在放屁時一定是冠軍。土烤番薯(台灣人叫烘土火)是既不需工具也不花錢的。那時的小孩哪有錢買工具。

我們在香蕉園裏找了一個平坦乾淨的角落,用手把髒東西撥開。阿茂撿了一根足足兩英尺長的粗粗的樹枝開始在地上挖洞。我家鄉的泥土是壤土,不硬也不鬆,用樹枝挖泥洞時要儘量保住一塊塊的泥塊,泥塊要有大有小。泥土上挖的洞大概要一英尺深。有一邊要斜斜地深進去,以便放進燒火用的樹葉或乾枝。這其實是挖小土窯。阿茂累了,阿森就輪流挖,我的手臂不夠強壯,挖泥洞總是輪不到我。他們説讀書成績好的阿雄沒力氣挖土窯。我們挖好了洞,把大泥塊開始沿着泥洞周圍上方的邊緣堆。斜斜深進去的這一邊要空出來,空出來這邊是燒火用,而且必須在風頭,燒火的煙不能向自己的臉及眼睛這邊吹,否則會淚水鼻涕齊流的。我們把泥塊一圈一圈地向上疊,泥塊的中間及底下是空的洞。越向上疊泥塊越小,中間頂上的洞也越小。最後把小泥塊放在頂上,一個金字塔形狀而中空的小土窯就完成了。有時不小心像金字塔狀壘起的泥塊會崩塌,萬一垮了,我們只得耐心地、小心地再把一塊一塊的泥塊堆上去。那天運氣不錯,金字塔的泥塊沒有崩塌。就在金字塔頂上的最後一塊泥塊放上時,遠遠傳來拍掌的聲音及女孩子的笑聲。

原來阿芬、阿惠及阿美聽到我們在“烘土火”(土烤番薯)都跑來了。撿樹枝及樹葉,人越多越好,七八個男孩女孩分散在各個方向收集樹枝及樹葉。阿茂負責起火,等到燒的材料堆到一定高度,我們就一起輪流放燒的乾枝及樹葉。在香蕉園跑來跑去,有時不小心就踩到了小孩的糞便。那時候鄉下衞生設備不良,很多小孩喜歡到香蕉園大便。這也是自然的肥料。我們在泥塊土窯裏繼續放燒的東西,一直燒到泥塊都通紅。泥洞裏有火熱的灰,把未完全燃燒的東西清掉,然後把生番薯放在熱灰上並排成一層,小心地用兩根樹枝像筷子那樣,把熱泥塊從上面撿起來放在第一層的番薯上,並把熱泥塊打碎蓋在番薯上。然後又放第二層番薯,又放打碎的熱泥塊在上面。就這樣,所有番薯都放在熱泥土裏。最後,又放泥土把熱泥也蓋住免得熱氣散掉。

我們要求女孩們看着土窯以免被偷,我們男孩跑到田埂上去捉青蛙,過了差不多一個小時,我們回來把泥土挖開,熱滾滾的土烤番薯真是別有一番味道。吃了土烤番薯一小時後,就是放屁比賽的時間了。佩兒,你曉得吃番薯會使人放較多的屁。放屁比賽是比賽聲音的次數,屁聲最多就贏。阿森相當厲害,他那天破紀錄。他把一大聲的響屁,竟然用肛門肌肉來控制一點一點出來。他的屁聲控制得很短,有時聲小得幾乎聽不到,有時屁聲是細細長長的。他以前的紀錄是十聲。那天番薯吃多了,屁聲抑揚頓挫,把我們幾個人笑得腰都伸不直。到他放第十二聲時,我們都笑得站不起來。女孩子們更是在地上笑得打滾。阿森更把每兩聲的屁聲之間拉長,那天他的紀錄是十八聲。我那天真怕有人在笑聲中死掉。那天等阿森完成十八聲紀錄之後,我們所有小孩全都躺在地上笑,可是又笑不出來,大家的肚子及嘴巴笑得又酸又痛。阿茂他們就放五六下。輪到我時,我已經無力控制,我乾脆一大聲全部擠出來。結果大家又笑翻了。

教育的隨筆15

在教育孩子、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上,我們一直倡導的是賞識教育,孩子的年齡小、自我約束的能力差,所以需要我們不斷地賞識,肯定和指出正確的目標。

星期三下午,我和陳老師嘗試用一唱一和的方式不斷賞識幼兒,效果很是不錯。上課前,我微笑地對陳老師説:“老師,我要和你説一個小祕密。”

“什麼祕密?”

“你知道嗎?我們班的小朋友都長大一歲了,你看,他們現在都能自己管自己啦,上課時,不用老師看就會大眼睛看老師;就會大聲唱歌,還會舉手不插話呢!”

“真的?”

“不信你看吧!”

“好!”上課時,我時不時地説一句:“看某某會自己管自己了,大眼睛一直看着老師,某某聲音真好聽,陳老師,你看他們長大了吧?”

“真的呢!”――這樣一節課下來,老師輕鬆地教,孩子輕鬆地學,而且是主動的。

大班的孩子榮譽感、自豪感,適當地給他們帶上個“高帽子”,就會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即使是沒有做到的幼兒,聽到你的“高帽”,也會馬上照辦,長此以往地堅持下去,對孩子的行為習慣有很大幫助,賞識孩子遠比批評孩子的效力大。

標籤: 隨筆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jiaoyu/vr1d2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