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歷史 >

國中歷史《土地改革》説課稿

國中歷史《土地改革》説課稿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説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中歷史《土地改革》説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中歷史《土地改革》説課稿

國中歷史《土地改革》説課稿1

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第三課《土地改革》。下面開始我的説課。

一、説教材

這一單元主要介紹的是新中國成立及政權鞏固,《土地改革》與前兩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最可愛的人》相連接,共同構成這一條重要歷史主線。土地改革的勝利不僅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也為即將進行的社會主義建設——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所以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説學情

八年級學生雖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歷史認知能力、歷史問題的分析能力,但是土地改革這部分歷史對學生來説還是比較陌生的,所以在學習時會比較困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適當採用圖文資料,幫助學生感知這段歷史,以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

三、説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掌握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內容、結果、意義等歷史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收集整理查閲影視和文學作品中有關土地改革的信息,形成正確的歷史概念。同時通過討論分析土地改革的作用,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更加深刻理解到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以此激發學生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感情。

四、説教學重難點

重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難點: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

五、説教法學法

教法:我主要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適當的結合啟發講授法。

學法:回憶法、閲讀法、分組討論法、合作探究法。

六、説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在課前我將收集相關的圖片、視頻資料製作多媒體課件,佈置學生預習、收集資料,並給全班同學進行分組

2、導入新課

我打算以播放《新中國檔案之50年土地改革》的'視頻片段導入新課的學習,讓學生直接感知歷史史實,激發學習興趣。

3、講授新課

為剛好的實現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整體認識歷史,我將本課內容整合為三部分即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及土地改革的意義。

(1)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對於這一部分內容:我將通過指導學生認真閲讀課文的第一段,再利用多媒體演示解放前舊中國人口比例和土地佔有比例圖,讓學生探討回答問題:為什麼要進行土地改革?我將給與分析角度(國家發展、農民要土地)提示。這樣通過直觀對比探究使學生明白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這一部分是教學重點,所以我打算先讓學生自主學習、獨立閲讀教材和輔助資料歸納、概括出土地改革法的時間、內容、實施過程。然後通過圖文資料向學生講授土改內容的重點概念詞:土地所有制,及這次土改與之前土改的不同點。這樣既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又可加深學生對這次土改的理解。

(3)土地改革的意義

這一部分是本課的難點,教材最後一段講述的很全面,但由於沒有感性的認識,不利於學生的理解。所以我打算這樣突破這一難點。用多媒體展示相關的圖表、圖文資料,引導學生閲讀、分析資料,並讓學生合作交流學習,概括出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這樣的設計也可以培養學生總結和歸納歷史問題的能力。

4、小結

我將用多媒體幻燈播放中國近代土改的相關圖片,結束本課的學習。以使學生對土改有一個整體認識。

七、説板書設計

本節課板書,利用框架結構形象、直觀展示本節課知識,具有系統性、概括性特點、利於學生掌握記憶,同時形成整體性的認識。

本課的設置,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歷史的興趣,鍛鍊學生的能力。當然這節課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望各位批評指正。謝謝大家,我的説課完畢。

國中歷史《土地改革》説課稿2

一、説教材

過渡語:教材是連接和學生的紐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土地改革》是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3課的內容。本課主要有兩個子目,《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實施和土地改革的意義,也就是從土地改革的必要性、過程、意義三個方面介紹了土地改革的歷史。土地改革徹底廢除了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剝削制度,進一步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併為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因此,充分了解這一歷史事件具有重大的意義。

二、説學情

過渡語: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進行分析,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瞭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將對學情進行分析。

八年級學生通過一年多的歷史學習,已初步瞭解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在教師的指導下,能運用唯物主義史觀分析歷史事件,同時對歷史大事件與社會熱點比較感興趣,自我探究意識強烈,但是看待問題還不夠全面,需要教師加以引導。

三、説教學目標

過渡語:根據本課的課程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知道土地改革的必要性,瞭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基本內容和土地改革開展的基本概況,理解土地改革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視頻播放和圖片展示,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頒佈及開展,培養歸納總結的能力;通過分析史料、小組討論等方法深入理解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培養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認識到中國農民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一直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終於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了,以此激發熱愛祖國的感情。

四、説教學重難點

過渡語: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實施。

【難點】

土地改革的意義。

五、説教學方法

過渡語:托爾斯泰説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教學方法的選擇。

在本課,我主要採取的教學方法有談話法、史料分析法和小組討論法等。通過啟發式的教學,使學生積極思考,達到傳授知識、思想教育和培養能力的教學目的。

六、説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在導入環節我會播放《暴風驟雨》視頻片段,以1946-1947年解放戰爭時期土改的故事,引出新中國成立後新解放區還有3億多人口未進行土地改革。因此,土地改革這場“暴風驟雨”即將來臨。從而營造凝重而焦灼的氛圍,順勢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通過視頻片段設置相關歷史情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凝神、起興、點題的作用。

環節二:新課教學

(一)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我會通過多媒體展示關於解放前舊中國封建土地制度狀況的表格,引導學生自主分析思考表格當中的數據。在學生分析的過程當中,我還會提醒學生結合本課教材的第一段內容進行理解,並且讓學生思考三個問題:解放前舊中國封建土地制度的狀況如何?這樣的土地佔有狀況,會對農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帶來什麼樣的不利影響?你認為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待學生思考完後,我會請學生進行回答,這時學生的回答可能不是很全面,我會繼續抽問學生進行補充,並給予他們鼓勵性評價。最後由我和學生共同總結得出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設計意圖】通過表格對比,能夠培養學生讀表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教師適當的總結,有利於學生髮散思維,調動學生的好奇心,併為下一階段土地改革的過程打下基礎。

(二)土地改革的過程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頒佈

首先我會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向農民宣傳土地改革法》的圖片,提問學生:你知道這部《土地改革法》是什麼時間頒佈的嗎?學生通過課前的預習能夠回答出是1950年6月,但是對於該法律的內容,學生可能瞭解得不是特別清楚。因此我會請學生結合教材內容,識記《土地改革法》頒佈的內容和地位。

在學生掌握之後,我會採取抽問的形式檢查,最後由我進行總結:《土地改革法》主要內容是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地位是成為指導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據。

【設計意圖】俗話説“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通過課前利用空餘時間預習的學習方法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自主學習,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通過多媒體展示圖片的教學方法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

2.土地改革的開展及完成

在這一環節我會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播放關於《土地改革》的紀錄片,在觀看的過程當中,我會及時提示學生注意土地改革的地點和步驟。在觀看之後,我會請學生講述土改的開展過程,並且給予客觀性評價,最後由我進行總結:土改是於1950年冬,分期、分批在新解放區內開展,在1952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全國大陸土地改革基本結束。

(三)土地改革的意義

作為本課的難點,我會組織學生以歷史小組為單位用5分鐘的時間討論和總結土地改革的意義。學生討論之後回答問題,我會再加以總結,明確主要以下有三點:第一,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廢除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剝削制度,地主階級也被消滅了;第二,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經濟上翻了身;第三,大大解放了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這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討論,能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

環節三:小結作業

1.小結

課堂小結的目的是強化認識,鞏固知識,把課堂傳授的知識儘快地轉化為學生的知識。因此在小結環節我採用了師生共同總結本課知識內容的方式來加深同學們對本課知識的認識與理解,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同時完成本課教學目標。

2.作業

在課程的最後我設置了開放性的作業:我會讓學生進行課外調查,例如採訪老人、查閲地方誌、閲讀鄉土教材等,寫一篇關於家鄉土地改革的調查報告,下節課討論。

【設計意圖】有關鄉土史的作業設計,能讓學生感受土地改革給農民生產、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引發學生對歷史的思考和認識。同時也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同學們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中來。

七、説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設計以直觀、簡潔為原則,以下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shi/56k6n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