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歷史 >

歷史的典故(精選15篇)

歷史的典故(精選15篇)

歷史的典故1

有一天,鄭國公子宋(字子公)和子家去見鄭靈公。將進宮門時,公子宋忽然停住腳步,抬起右手對子家説:“你看!”

歷史的典故(精選15篇)

子家莫名其妙地看着公子宋的手,只見他的食指一動一動的。公子宋得意地説:“看樣子,今天有好吃的東西在等着我們呢!以往每當我這食指動起來,總能嚐到新奇的美食!”

子家將信將疑。兩人進宮後,果然發現廚子正把一隻已經煮熟了的甲魚切成塊兒。這隻甲魚是一個楚國人進獻給鄭靈公的。鄭靈公見這隻甲魚很大,決定把它分賜給大夫們嚐嚐。見此場景,子家忍不住朝公子宋豎起了大拇指。鄭靈公見兩人這麼沒規矩,不禁皺了皺眉頭,問:“你們在笑什麼?”子家就把剛才在宮門外的情況講了一遍。

過了一會兒,大夫們到齊了。那隻已經切成塊兒的大甲魚放入鼎內由廚子裝進盤子先給鄭靈公,然後給各位大夫。鄭靈公先嚐了一口,稱讚道:“味道不錯!”示意大家一起吃。大家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但是,公子宋卻呆呆地坐着。原來,他面前的桌案上什麼也沒有。

顯然,這是鄭靈公安排好的。公子宋窘迫不堪,臉上紅一陣白一陣,他忽地站起來,走到大鼎面前,伸出指頭往裏蘸了一下,嚐了嚐味道,然後大搖大擺地走了出去(原文:“子公怒,染指於鼎,嘗之而出。”見《左傳·宣公四年》)。後來人們用“染指”一詞指分取不應該得到的利益,也指插手某件事情。

由這件事,鄭靈公想殺公子宋,結果公子宋先把他殺了,另扶新君即位。但後來公子宋也被人殺了。可見玩笑不能開太大啊!

歷史的典故2

華元棄甲

典出《左傳·宣公二年》。

華元是春秋時宋國的一員將領。魯宜公二年(公元前607年),鄭國出兵攻打宋國,宋文公派華元和樂呂兩員將領率軍前往抵禦。

華元在出戰前,為了激勵士氣,殺羊置酒,犒賞各營的將士。但由於一時疏忽,忘記了將羊肉和酒分給為自己駕馬車的車伕羊諶,羊諶心中十分不滿,發誓要進行報復。

第二天,華元指揮軍隊上陣作戰,羊諶為了昨天沒有分到羊肉和酒的事進行報復,趁華元還沒有佈置好陣勢,怒氣衝衝地對華元説:

“昨天吃羊、酒,是你做主;今天打仗,是你做主;但這輛戰車是我做主!”

於是,羊諶趕着載着華元的這輛指揮車,突然脱離了大隊人馬,飛一般地駛向鄭軍陣地。鄭國軍隊已經布好陣勢,見華單車衝來,立即將他包圍起來,沒費多少力氣,便把華元活捉,並讓華元自己解下盔甲,將他打入囚車。

這一仗,宋軍失了指揮宮,被鄭軍打得大敗,樂呂不幸戰死,損失戰車四百六十輛,不少宋國士兵成了鄭國的俘虜。

後來,“華元棄甲”這一典故,用來形容作戰失敗,棄甲潰逃或被俘。

文翁化俗

典出《漢書·文翁傳》。

四漢時,廬江舒縣有個讀書人名叫文翁。他勤奮好學,精通《春秋》,《論語》等經典,年輕時便因為賢良方正而被選拔為縣令。

漢景帝時,文翁升遷為蜀郡太守。蜀郡即現在四川成都一帶,地處偏僻,交通不便,文化落後,讀書人很少,但百姓都非常勤勞,民風也很淳樸。

文翁到任以後,對老百姓十分仁愛,但他知道一個地方要發達起來,沒有文化是不行的。因此,他決心改變蜀郡百姓不愛讀書、不尊重讀書人的習慣,使蜀郡成為一個文明之地。

於是,他首先從郡縣的小吏中挑選了張叔等十多個聰明而又喜愛讀書的年輕人,親自對他們訓導一番,説:“你們都是我百裏挑一的有為青年,我準備把你們送到京城的太學裏去學習,費用由郡裏負責。希望你們在那裏刻苦學習,學成歸來,對家鄉的風俗教化起一些好的作用。”

張叔等人都表示,決不辜負文翁對他們的期望。

於是,文翁便把他們送入京師,在太學跟隨博士學習經籍和法令。當時,蜀郡很不富有,為了節省開支,赴京學習人員的文具用品和做衣服的布匹都由文翁派人在本地買後送至京城,因為蜀郡生產的這些東西比京城便宜得多。這樣,就可節省不少開支。

過了幾年,張叔等人學成歸來,文翁便在郡裏給他們安排了重要的工作,並根據他們的學識和實際工作能力,不斷地提拔他們。他們中有的人還因文翁的推薦,出任一地的太守、剌史,成了獨當一面的地方官。

其次,文翁還在成都修建官學,招收了大批的官學學生。他為了使蜀地的風俗有所改變,規定凡人官學之人,可以免除徭役;凡成績優秀的,便選拔為郡吏;其中最優異的,送到京城太學學習。另外,他每次到下屬的縣裏去視察,都選一些學業優良的學生和自己同行,以引起其他人的羨慕。這樣一來,官學成了熱門,不少富人子弟為入官學,還不惜用金錢買名額呢。

從這以後,蜀郡風氣大變,要讀書的人越來越多,蜀郡的百姓逐步改變了各種粗俗的陋習,變得文雅起來。到漢武帝時,朝延看到蜀郡的做法很好,便向全國推廣,於是各地都成立了官學。

文翁死後,蜀郡的人民為了紀念他的功績,建了一座文公祠,歲歲奠祭。

後來,“文翁化俗”這一典故,用來稱頌地方官重視和推廣教化,治理有方。

麻姑獻壽

麻姑又稱壽仙娘娘、虛寂衝應真人,漢族民間信仰的女神,屬於道教人物。據《神仙傳》記載,其為女性,修道於牟州東南姑餘山(今山東萊州市),中國東漢時應仙人王方平之召降於蔡經家,年十八,貌美,自謂“已見東海三次變為桑田”。故古時以麻姑喻高壽。又流傳有三月三日西王母壽辰,麻姑於絳珠河邊以靈芝釀酒祝壽的故事。過去漢族民間為女性祝壽多贈麻姑像,取名麻姑獻壽。

有關麻姑的傳説有二:①《古小説鈎沈》輯《列異傳》:“神仙麻姑降東陽蔡經家,手爪長四寸。經意曰:‘此女子實好佳手,願得以搔背’。麻姑大怒。忽見經頓地,兩目流血”。《述異記》捲上雲:“濟陽山麻姑登仙處,俗説山上千年金雞鳴,玉犬吠”。此當為異聞。

②清褚人獲《堅瓠祕集》卷三引,一統志:麻姑,麻秋之女也。秋為人猛悍,築城嚴酷,督責工人,晝夜不止,惟雞鳴乃息。姑有息民之心,乃假作雞鳴,羣雞相效而啼,眾工役得以休息。父知後,欲撻之,麻姑逃入山中,竟得仙而去。按麻秋,五代後趙胡人,仕石虎為徵東將軍,其女當為另一麻姑。民間傳説中的麻姑故事是源於第二種而有所引申變化,謂麻姑逃入山中後,其父大怒,放火燒山欲置麻姑於死地。正巧王母路經此地,急忙降下大雨,將火熄滅。王母瞭解了事情的始末之後對麻姑愛民之心大加讚賞,收下麻姑作為弟子並帶她去南方的一座山中修煉,這座山就是南城縣西邊的麻姑山。麻姑山中有十三泓清泉,麻姑就用此泉之水釀造靈芝酒。十三年酒乃成,麻姑也修道成仙,正好王母壽辰,麻姑就帶着靈芝酒前往瑤台為王母祝壽。王母大喜,封麻姑為虛寂衝應真人。《麻姑獻壽》圖就源於此典,常用於祈福祝壽之用。

耿恭禱泉

典出《東漢觀記·耿恭》。

耿恭是東漢開國功臣耿弇的孫子。他父親早死,由伯父耿國撫養長大。他從小勤奮好學,有志報國,為人慷慨,文武雙全,有將帥之才。

永平十七年冬,耿恭被朝廷任命為校尉,駐守西域金蒲城。他英勇善戰,和關寵、耿秉等將領一起征服了車師、烏孫等國。北匈奴單于發兵兩萬攻擊金蒲城,耿恭據守金蒲。耿恭先以藥箭震懾,使敵軍無鬥志,然後開城反擊,將其擊潰。

耿恭知道北匈奴單于不甘兵敗,必將重整兵馬,復攻金蒲。金蒲城小,水源不足,不易堅守,而離金蒲不遠的疏勒城旁有條河道,水源沒有問題,便率軍進駐疏勒城。

兩個月後,北匈奴單于果然又率軍前來。耿恭趁匈奴兵立足未穩,開城突襲,把匈奴騎兵殺得四散奔逃。

耿恭收兵回城後,北匈奴單于見城旁有河通往城內,知道城內用水皆賴此河道,下令將河道阻塞,不讓河水流進城中,想用斷水之法把漢軍將士活活渴死。

河道阻塞後,疏勒城中果然斷水。耿恭命令士兵在城中打井,可是深挖十五丈,卻不見出水。當時正值夏季,將士們口渴難熬,只得把馬糞中的水榨取出來解渴。

耿恭見情況非常嚴重,便鼓勵士兵們説:“我聽説漢武帝時有個將軍,在行軍途中沒有水喝,便以飛劍刺山,山上頓時湧出一道飛泉。我們大漢向有神靈保佑,井中怎麼會打不出水呢?”

於是,他十分恭敬地跪在井邊,為將士們禱告一番,希求神靈保佑,然後親自和士兵們一起挖井。將士們十分感動,都盡全力挖井。挖到二十多丈,井水終於噴湧而出,將士們興高采烈,高呼萬歲!

這時,北匈奴單于以為疏勒域中斷水數天,必定乾渴得兵無鬥志,正準備攻城。耿恭知道匈奴兵只要知道城中有水,便不敢貿然攻城,便讓士兵拿水拌了泥,在城牆高處塗抹一層,給匈奴兵以心理威懾。

果然,北匈奴單于及手下的士兵見了,大驚説:“城中水源堵塞了,漢軍的水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呢?他們一定有神靈保佑,我們是無法戰勝他們的。”

於是,北匈奴單于立即下令退兵,撤圍而去。

後來,“耿恭禱泉”這一典故,用來形容上級關心下級疾苦,和下級同甘共苦;也形容將士不怕艱辛,堅守疆土。

齊王捨牛

典出《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曾經遊歷齊、宋、滕、魏等國,一度曾經擔任齊宣王的客卿。有一次,齊宣王要孟子跟自己談談齊桓公、晉文公稱霸的歷史。孟子一向主張“民貴君輕”,主張“王道”,反對“霸道”,便推説自己不太清楚。如果要談,他可以談談王道的事。齊宣王聽了,便問:

“那麼你説説看,一個國君要具備怎樣的品德,才能稱王天下呢?”

孟子説:“我認為,一個國君,只要他能安撫人民,保護人民,那麼他就可以稱王天下。”

“那麼,像我是不是可以做到這一點呢?”齊宣王問。

“可以。”孟子點點頭説。

齊宣王聽了,又問道:“你怎麼知道我可以呢?”

“我是從大王的近臣和我説起過的一件事上推測的,我感到大王很有仁愛之心。”孟子説。

“什麼事?”齊宣王又問。

孟子講了以前的一件事:

有一天,齊宣王坐在朝堂上,有一個差役牽着一頭牛從堂下經過。大王見了,問:“喂!你把牛牽到哪兒去?”

差役回答道:“牽去殺了,用它的血塗在祭祀用的鐘上,用它的肉作為祭禮。”

大王看到那頭牛似乎在發抖,很憐憫它,説:

“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到它那恐懼顫抖的可憐樣子,就好像一個沒有罪過的人,被無辜地押上刑場一樣。”

差役聽了,問:“好吧!我放了它!那麼是不是不要再用牲畜的血塗在祭祀的鐘上了呢?祭禮要不要舉行了呢?”

大王説:“祭禮怎麼能廢除呢?用只羊來換下這頭牛吧!”

孟子説完了這件事,最後説:“大王,你連殺一頭牛都不忍心,那麼對老百姓一定是很仁愛的了。有了這種仁心,你一定可以稱王天下的!”

齊王雖然認為孟子講得很有道理,但他並沒有採納孟子實行“王道”的政治主張。過了不久,孟子也便離開了齊國,到別國去遊説了。

後來,“齊王捨牛”這一典故,用來表示帝王對臣民的惻隱之情。

呂安題鳳

典出《世説新語.簡傲》。

三國時,魏國有位隱士名叫呂安,他和當時名列“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是好朋友,兩人的友誼十分深厚,每逢相思之時,即使是遠隔千里,也會不管路途遙遠,前去拜訪。

當時,司馬氏掌握着魏國的軍政大權,與司馬氏有着親戚關係的山濤(也是“竹林七賢”之一),字巨源,因不滿司馬昭和曹爽爭權,隱入山林。山濤與嵇康也十分相好。但司馬昭死後,司馬師執政時,山濤應司馬師之召,出任了吏部尚書。他希望嵇康也能出來和他一起做官,便找到呂安,要呂安去把嵇康找到京城來。呂安不齒山濤這樣的名士出仕做官,拂袖而去。

呂安來到嵇康家中,想把山濤召他出仕的事告訴他,不料嵇康正巧出遊未歸,只遇到嵇康的弟弟嵇喜。這嵇喜是個很庸俗的人,一心想攀龍附鳳,能夠踏上仕途。他聽説呂安從京都山濤那兒來,開門迎客,喜形於色地説:

“你從京城來,一定是山濤請我哥哥去做官吧!如果我哥哥做了大宮,我以後也可以為朝廷出力了!”

呂安沒想到嵇康的弟弟竟是這樣一個人,心中十分反感,連門也不願進,説:

“你哥哥不在家,我就不進府了。請借我筆墨,讓我題個字,你哥哥回來就知道怎麼回事了。”

嵇喜聽了,連忙命人取來筆墨。呂安接過,在大門上題了一個大大的“鳳”(簡寫為鳳)字,便與嵇喜告別,揚長而去。

嵇喜看着“鳳”字,以為呂安誇讚自己是隻鳳凰,滿心歡喜。過了一些日子,嵇康出遊回來,看到大門上的“鳳”字,問嵇喜是怎麼回事。嵇喜説了當時的情形,嵇康聽了,對嵇喜説:

“你理解錯了!‘鳳’字拆開來是‘凡鳥'兩個字,呂安説你是隻凡鳥,卻又含蓄不露,真難為他了!”

嵇喜聽了,這才知道自己受了諷刺還作補藥吃,不由羞慚滿面。嵇康説:

“山濤做了官,已經不是我的朋友了!我要和他絕交!”

於是,嵇康揮筆寫下了《與山巨源絕交書》,嵇喜見了,不由更如羞慚。

後來,“呂安題鳳”這一典故,用來表示對庸才的諷刺;用“凡鳥”來比喻庸才。

歷史的典故3

清同治十年,在南洋經商的張弼士參加了法國領事館舉辦的一個酒會。當時,來了不少貴賓,工作人員端來了法蘭西上等葡萄酒。張弼士拿起酒杯,輕輕啜了一小口,細細品味,香甜爽口,一股綿綿的習習酒香在口中久久不能散去。貴賓們端着酒杯,都久久不願放下。

法國領事見狀,説出了一段有趣的往事。

那是咸豐年間,他隨英法聯軍進駐煙台,因無葡萄酒相伴,感覺分外枯燥無味。這時,有人來報告説,在附近的山中,發現了大片大片的野生葡萄林。士兵們歡呼雀躍,他們採回野生葡萄,並用自制的小型制酒機來榨汁釀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種用野生葡萄釀造的葡萄酒別有風味,令人陶醉。

法國領事講這則逸事時,現場不少人聽後只是笑笑而已。然而,張弼士卻將法國領事的話牢牢記在心中,並且,一個宏大的構想逐漸清晰起來。張弼士來到煙台經過周密的考察和籌備後,張裕葡萄酒釀造公司便在煙台橫空出世了。

如今,張裕葡萄酒的營業額已經高達數十億元,名列中國葡萄酒業的榜首。煙台也被國際葡萄酒局列為中國唯一一座國際葡萄酒城。

有時,別人一句不經意的玩笑話就會藴含着巨大商機。如果,當時張弼士聽後只是把它當成一句玩笑話並哈哈一笑,那麼,我們今天就很難在煙台看到張裕葡萄酒的輝煌了。

歷史的典故4

李自成驕奢毀功業

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在起義前期能和官兵同甘共苦,身先士卒,禮賢下士,因而屢戰屢勝。但隨着起義隊伍的壯大,功績的顯赫,他的驕傲情緒一天天滋長起來,貪圖享受,拒聽忠言,居然殺害了向他進諫的忠臣李巖,以致軍心渙散,輝煌功業毀於一旦,落得個自身被害的結局。

歷史的典故5

馬紹,字子卿,濟州金鄉(今金鄉縣)人。歷任左右司都事、單州(今山東單縣)尹、提刑按察司僉事、刑部尚書、兵部尚書、參知政事、中書左右丞等官職。被元世祖稱為秀才。他關心民間疾苦,潔己奉公,不畏權貴,敢言直諫,有“清廉賢明”的美譽。

世祖初年,馬紹應詔入仕,授中書省左右司都事。後任單州尹,勤政愛民,得當地士民刻石讚頌。至元十年(1273),改山東東西道提刑按察司僉事,以賑災恤民為先務。至元十九年(1282年),皇上詔命劃隆興為太子封地,皇太子選拔總管,馬紹受召到京城,任刑部尚書。

馬紹為人廉潔剛正,與權臣桑哥多有鬥爭,曾力諫世祖行輕徭薄賦之政。一次,桑哥召集各路總管三十人,引他們上朝見皇上,想以催收賦税的多少來考定政績高下。皇上説:“賦税收齊了不把百姓財力榨盡一定不能做到。但朕的倉庫軍隊,難道少這些麼!”馬紹退朝到尚書省,追記皇上的訓示,交太史寫下來。有人建議增加鹽税,馬紹説:“如果不節制不必要的開支,即使把賦税加重幾倍,也不夠用。”事情只好擱置下來。

皇帝下詔書把京城一部分種苜蓿的官田分給居民,可是以桑哥為首的特權階層乘機據為己有。為堵馬紹之口,他們把一塊田地分給馬紹,馬紹卻堅決不受。桑哥想上奏請求把這塊地賜給馬紹,馬紹推辭説:“我沒有才能在官府做事,常擔心不能盡職盡責,怎敢希求分外的福分,而招致罪過!”桑哥垮台後,追查他曾行*賂的人,找到他的賬本看,惟獨沒有馬紹的名字。桑哥後悔地説:“假如我早聽馬左丞的話,一定不會有今天的禍。”皇上説:“馬左丞忠誠廉潔令人尊重,讓他官復原職。”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元政府撤尚書省,馬紹改任中書左丞。元貞元年(1295年),中書右丞,兼江浙行省右丞。大德三年(1299年)改兼河南行省右丞。次年,死於任上。有詩文數百篇。

歷史的典故6

公元200年,曹操派遣手下大將劉岱和王忠倆人率兵前去討伐劉備。劉岱和王忠不敵劉備,曹軍以失敗告終。曹操得知後,決定親自率兵前去討伐劉備。劉備難敵曹操的攻擊,兵敗而逃。劉備下屬關羽被曹操所擒獲,不得不投身到曹操的軍營。

曹操早已聽聞關羽的威名,便獎賞了給了關羽大量的物品,並任命關羽為偏將軍。袁紹和曹操在白馬作戰時,曹操親自率領張遼和關羽前去迎戰。顏良是袁紹軍營中勇猛的將士,關羽騎着馬在千軍萬馬中將顏良的頭顱割下。面對來勢洶洶的官員,袁紹軍營中沒有一位敢出來與關羽抗衡的將士。隨後,曹操封關羽為漢壽亭侯。

曹操早已得知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他不想讓關羽前去劉備軍營,曾以各種方法挽留關羽,但是關羽依然不為所動。曹操曾經派遣張遼前去打探關羽的心意,關羽告訴張遼説,曹操對他很好,但是自己已經承受劉備的厚愛在先,恐怕要辜負曹操的美意了。關羽隨即告訴張遼説,等到幫助曹操立下大功之時,自己便會離開曹營,前去劉備隊伍。張遼將關羽的心意秉明曹操後,曹操反而大肆賞賜關羽。面對曹操的執意挽留,關羽留下一封書信便離開了曹營。曹操手下大將勸告曹操殺掉關羽,但是曹操認為能人志士,各為其主,這不能成為殺害關羽的理由。這件故事流傳到後世,百姓稱為“千里走單騎”。

歷史的典故7

琵琶

在中國古代文獻詩詞中,可以找到大量和琵琶有關的故事,千古傳誦的便有白居易的《琵琶行》,還有“昭君出塞和番”的故事,而更多的是秦樓楚館的歌伎傳説。不過,在《古今注》、《舊唐書》、《北史》等歷史典籍中,則多有描寫在位帝王、公主對琵琶的鐘愛,發生在宮廷中的琵琶故事也就不少,且列其中兩則於下。

話説大詩人王維仍未應舉前獲岐王賞識,特意帶他入宮出席唐公主奏樂之宴,並教王維在公主面前以琵琶演奏預先寫好的新曲,果然讓舉座賓客動容。公主雖喜愛琵琶與音律,卻不知所奏何曲,王維隨口稟告為《鬱輪袍》,岐王在旁亦加美言,並表示王維將要應舉。公主應向主考官張九皋推薦,多少都應該給個解元,公主笑而頷首。其後王維應舉,果然中了個解元。

另一故事發生在唐文宗時。小官樑厚本,於宮外護城河垂釣擱下飄來一個大箱子,赫然發現箱內有位氣息奄奄的豔裝女娘,動了憐憫之心,抱回家中將女娘救活過來。原來女娘是宮中奏琵琶的女樂師,不知何事觸怒龍顏被賜絞死,宮中侍女憐之將其“屍”置於箱子中,隨護城河飄出宮外,終命不該絕被救“重生”。樑厚本未有家室,琵琶樂女感恩圖報下嫁,並告知樑厚本她於宮中彈奏的正是兩個琵琶名器大忽雷和小忽雷,她奉命將大忽雷送到南市趙樂匠家修理,仍未送回宮中,便逢宮中亂事。琵琶樂女“死”後便無人得知此事,樑厚本也就拿了些錢財給趙樂匠將大忽雷贖回,兩口子便不時於更深人靜時把玩。及後梁厚本生辰,兩人半醉興起,女樂師拿出大忽雷錚錚綜綜奏了幾首曲子來助慶。大忽雷果是名器,聲音傳得又高又遠,路過一位宦官聞聲而至,目睹被賜死之女樂師與樑官兒親親熱熱,手中所奏豈非正是名器大忽雷?也就急急回宮稟告帝文宗。其時文宗對賜死女樂師已感悔意,即宣召兩人入官,問明始末,驚為天意,赦去兩人罪過,並加賞賜,好好生活下去。

兩個琵琶故事,有名有姓,反之王昭君何以提着“胡樂”去“和番”?“和番”所奏是何琵琶曲?則鮮有人深究了。

歷史的典故8

謂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也指一年的最後一天。除: 去掉,引申為易,即交替。夕: 日暮,引申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舊歲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換新歲”的意思。

“除夕”一詞,源於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紀》記載: 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擊鼓驅逐“疫癘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而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則是西晉周處的《風土記》。《風土記》雲:“至除夕,達旦不眠,謂之守歲。”古人對“除夕”還有許多雅稱,如“除夜”“歲除”“大除”“大盡”等。

在民間,除夕有很多富有積極意義的習俗。“歲晚相與饋問”為“饋歲”,“酒食相邀呼”為“別歲”,除夕夜通宵不眠為“守歲”。守歲的“守”有對即將過去的上一年的懷念之情,也有對即將到來的新年充滿希望之意。

歷史的典故9

亦作墨縗從戎。絰(déī),古代喪服中圍在頭上和腰間的散麻繩。意指在守喪期間從軍作戰。語本《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遂發命,遽興姜戎,子墨衰絰。”晉人杜預注:“晉文公未葬,故襄公稱子,以凶服從戎。”

秦晉崤之戰發生於公元前627年四月辛巳日。戰役經過已如前載。戰前對於秦、晉、鄭、周王室來説,已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繼齊桓公稱霸諸侯的晉文公重耳卒,誰接替晉文公成為諸侯霸主,秦穆公的戰略通過襲鄭表現得淋漓盡致。而晉襄公新繼位,能不能繼續高擎晉文公諸侯霸主的大旗,亦通過崤之戰給出了答案。“奉不可失,敵不可縱”“一日縱敵,數世之患也”。

歷史的典故10

戴震與他的老師

清雍正年間,江水被推薦到朝廷做官。皇上召見時,他緊張哆嗦,不能對答,於是推薦他的學生戴震。戴震口若懸河,分析問題切中要害,説得清清楚楚。皇上大為興奮。問戴震説:"你和老師比,誰的才能高?"戴震回答:"我的水平低。"皇上又問:"那水平高的反而不能回答,為什麼?"戴震説:"老師年老,耳朵有些背,可他的學問,超過我一萬倍。"皇上讚賞他的謙讓精神,賜為翰林。

歷史的典故11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望三秦!

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全國都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同時也是民間一個大節日,有“小過年”之俗稱。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是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十一月十五日,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通緯·孝經援神契》載:“大雪後十五日,鬥指子,為冬至,十五日中。陰極而陽始至,日南至,漸長至也。”據《辭海》載:“天文學上規定冬至為北半球冬季開始。”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説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説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説法。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説。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非常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説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説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從古至今,很多地方都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但全國各地的風俗各有不同,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湯圓的習慣。有些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而關於冬至的傳説也有很多種不同的説法。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諸如餛飩、餃子、湯圓、等都可作為年節食品。曾較為時興的“冬至亞歲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冬至盤、冬至團、餛飩等。

較為普遍的有冬至吃餛飩的風俗。早在南宋時,臨安人就在冬至吃餛飩,開始是為了祭祀祖先,後逐漸盛行開來,民間有“冬至餛飩夏至面”之説。餛飩發展至今,更成為名號繁多,製作各異,鮮香味美,遍佈全國各地,深受人們喜愛的著名小吃。餛飩名號繁多,江浙等大多數地方稱餛飩,而廣東則稱雲吞,湖北稱包面,江西稱清湯,四川稱抄手,新疆稱曲曲等。

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習俗之一,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着“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説,俗稱“添歲”。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還有不少地方,在冬至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因為冬至過後天氣進入最冷的時期,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有功效,民間至今有冬至有進補的習俗。

清明是眾所周知的掃墓時節,但奇特的是,泉州山區部分地方的風俗並不是清明掃墓的,而是在冬至。冬至早上,一家人帶着“丸子”、水果、香燭、紙錢等上山祭掃祖墓。因為冬至節是一年中最後的一個掃墓節,所以掃墓的人家反比清明和重陽兩節的更多,寓慎終追遠之意。這一風俗究竟流傳了多久,至今仍是一個謎團。

冬至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節日,據傳,在歷史上的周代冬至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非常熱鬧的日子,追溯至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所以説冬至從古至今都是生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

冬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然而多數人並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來自於一次國家層面的都城規劃。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測影,在洛邑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為土中,這在當時有着政治意義的舉動,卻成了影響後世幾千年的節日之一。 周公到洛陽,用土圭法測得洛陽所處的地方即為“天下之中”,然後開始占卜國家社稷的吉地。。《尚書·洛誥》記載:周公“朝至於洛師”,對洛陽周邊的幾個地方做了考察,最後確定澗水東、瀍水西、瀍水東皆“惟洛食”(都是興建宗廟社稷的好地方) 。周公通過“土圭測景”選定洛邑基址的史實,被載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後人奉為封邦建國的成法。

土圭測影“土圭測景”的.目的是找出“土中”(中國的中心)。這種方法的要義是“樹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長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長一丈三尺五寸”(即豎起高為8尺的標杆,在夏至日觀測,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 “測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驗四時”。 用這種方法測到的就是“土中”洛陽、“洛邑”的理論位置。依周公測影所定的天下之中,周人詳細規劃了滅商後的第一座國家都城,《逸周書·作雒》載:“乃作大邑成周於土中,……南繫於洛水,北因於邙山,以為天下之大湊。”。“定天保,依天室”,國家社稷(都城、宗廟)完成之後,周公在成周明堂制禮作樂,詳細制訂了國家禮儀制度, 據記載,周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也就是説,周公選取的是經土圭法測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長的一天,為新的一年開始的日子。由周到秦,以冬至日當作歲首一直不變。至漢代依然如此,《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就是説,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冬至。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説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於周代,盛於唐宋,並相沿至今。周曆的正月為夏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於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説專門過“冬至節”是自漢代以後才有,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歷史的典故12

謙遜的愛因斯坦

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世的時候,就已經是一位聲譽顯赫的物理學家,深受人們的敬仰。在紐約河濱教堂所設的世界最偉大的學者的塑像中,愛因斯坦是惟一活着的人。但他並沒有被榮譽衝昏頭腦,始終保持着謙遜的品質。他對別人把他當成偶像感到無法理解,對報刊上的宣傳和讚揚十分厭煩,非凡是那些記者、畫師、雕塑師來找他拍照、畫像、塑像,更使他難以忍受,他説他簡直成了這些行業的模特兒了。

愛因斯坦從不認為自己是一個超人。他熟悉到,自己所走的道路是前人走過的道路的延伸,科學的新時代是在前人基礎上開闢的,因此他總是抱着敬仰和感激的心情讚賞前人的貢獻。他知道,在科學的道路上有許許多多人在共同奮鬥,各人有各人的工作,各人有各人的貢獻,因此他對同行的工作非常尊重。就是對自己的下屬和學生,愛因斯坦也沒有任何傲慢的表現,凡是和他接觸過的人,無不為他的和藹可親和平等待人而感動。他還總結了這樣一個成功公式:a=x+y+z,其中a代表成功,x代表艱苦的勞動,y代表正確的方法,z代表少説空話。他認為自己不是什麼天才,只是一個真理的忠實而勤勉的追求者。

歷史的典故13

曾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儒家學者,他既是思想家,又是教育家,主張“修齊治平”的政治觀,積極傳播儒家思想。他所著的《大學》《孝經》對後世影響深遠。

曾子對品德有這樣的論述:人們要使自己的意念變得真誠,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要像厭惡腐臭的氣味一樣,要像喜愛美麗的女子一樣,一切都發自內心的感受。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裏無惡不作,一見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閃閃,經常為掩蓋自己所做的壞事而撒謊。殊不知,內心的想法會通過一言一行體現出來,被別人察覺。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獨自一人的時候,也一定要謹慎。財富可以裝飾房屋,品德卻可以修養身心,使心胸寬廣而身體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意念真誠。

內心真誠,人的身體也就會變得更健康,更舒暢,所以“心廣體胖”這一成語指人心胸開闊,外貌就安詳。

心廣體胖實際上是在講人的身體和精神的統一。人的內心如果寬廣,身體就會自然呈現出舒泰的樣子,這就是心寬體胖。和我們現在常説的“相由心生”“腹有詩書氣自華”是相似的道理,都是強調人的內心世界會影響外表形象,因此,一個人要重視內心修養,重視進德修業,這是儒家的基本價值導向。但是,我們今天在用這個詞的時候,常常會指一個人內心沒有什麼憂愁,是樂天派,因此就能吃能睡,以至於發胖,這就是曲解了成語的本義了。因為做樂天派雖然也很好,但卻缺少了古人那種砥礪自己,隨時隨地注重內心修養的精神氣概,變得過於世俗了。

“心廣體胖”也説成“心寬體胖”。需要注意“胖”字在這裏並不讀作pàng,而是讀作pán。當讀作pàng時,表示“發胖”的意思,也就是人們最容易理解的“變胖”,當讀作pán時,則表示“舒泰”的含義,與前面的“寬”字或“廣”字相對應。

歷史的典故14

典源出處《戰國策 ·韓策一》:“蘇秦為楚合從説韓王曰:‘……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後。’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於牛後乎? 夫以大王之賢,挾強韓之兵,而有牛後之名,臣竊為大王羞之。’ ” 《史記·蘇秦列傳》亦載。

釋義用法雞口雖小,是進食的,牛後雖大,是排泄糞便的; 所以蘇秦對韓宣王説“寧做雞口,不做牛後。”後以此典借指寧位小而尊,勝過位高而受人支配。

用典形式

【牛後】 唐 ·元稹:“那能作牛後,更擬助鴻基。”

【牛後人】 宋·黃庭堅:“聽它下虎口著,我不為牛後人。”

【作牛後】 宋·蘇軾:“況瞋蘇子鳳咮銘,戲語相嘲作牛後。”

【寧為雞口】 宋·陳師道:“寧為雞口官無小,欲試牛刀久要新。”

【雞口牛後】 宋·陳師道:“固知雞口羞牛後,不待鳴羣已可驚。”

歷史的典故15

塞翁失馬:無論遇到福還是禍,要調整自己的心態,要超越時間和空間去觀察問題,要考慮到事物有可能出現的極端變化。

塞翁失馬

典出《淮南子·人間訓》。

講述靠近長城一帶的人們中,有一個精通術數的人。(一天),他的馬無緣無故逃跑到胡人那邊去了。人們都來安慰他,這個老人説:“這怎麼就不是福氣呢?”經過幾個月,他的馬帶領一羣胡人的駿馬回來了。人們都去祝賀他。這個老人説:“這怎麼就不是禍害呢?”家裏有很多好馬,他兒子喜歡騎馬,(有一天)從馬上摔下來,摔斷了大腿。人們都來安慰他,這個老人説:“這怎麼就不是福氣嗎?”經過一年,胡人大舉,進攻邊塞,壯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打仗。靠近長城一帶的人,絕大多數都戰死沙場。唯獨只有這個人因為腿瘸的緣故 ,(沒有被徵去戰場),父子倆保全了性命。

在一定的條件下,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換的,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好事可以變成壞事。“塞翁失馬”的故事在民間流傳了千百年。它告訴我們,無論遇到福還是禍,要調整自己的心態,要超越時間和空間去觀察問題,要考慮到事物有可能出現的極端變化。這樣,無論福事變禍事,還是禍事變福事,都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 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事物的福和禍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要以辯證的態度去看待。後來衍生成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標籤: 精選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shi/l91dk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