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歷史 >

《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讀後感4篇

《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讀後感4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讀後感4篇

《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讀後感1

最近一直在讀《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這本書,其中有一個故事叫做“南征北戰”。

故事內容是這樣的:公元228年春天。蜀軍經過嚴格訓練比以前更大更強了。魏國大臣因為沒有準備,放鬆了警惕。這次蜀軍突然襲擊祁山,守在祁山的軍隊掙扎了兩下,就紛紛敗退。蜀軍乘勝進軍,祁山北面的天水、南安、安定三個郡的守將被殺的措手不及,投降了諸葛亮。與此同時,曹丕病死,曹睿繼位,曹魏遷都到了洛陽,魏國大臣聽到蜀軍進攻的消息都驚慌失措,曹睿卻十分鎮定,他立刻排兵佈陣,並親自到長安監督。諸葛亮到祁山後就讓馬謖率領先頭部隊前去抵擋敵軍,雖然馬謖精通兵法,聰明過人,但是隻會紙上談兵,過於浮誇。諸葛亮因為喜歡馬謖,認為他可以守住街亭,就把這個重要的任務交給了他,街亭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馬謖自以為精通兵法,就能守住街亭,他只是大概的觀察了一下地形,就決定讓士兵埋伏到南山的樹林裏去,因為他的一意孤行,導致大軍差點兒全軍覆沒,他只好下令:“放棄南山,放棄街亭”。逃回了魏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光有理論是不可以的,需要經過反覆的實踐才取得到勝利。我以後可不要像馬謖一樣,不打沒有準備的仗。

《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讀後感2

今天我讀了《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的第一冊,這本書深度的介紹了一下神話時代,人人都很熟悉的'故事,從盤古的開天闢地到大禹治水,都體現的人類發展的文明歷史。

我最喜歡的兩篇故事《大禹治水》和《女媧造人》。我先説説《大禹治水》,關於這個故事我還知道一句名言“三過家門而不入。”體現了大禹“舍小家,愛大家”的精神,如果要是沒有大禹來治水,人們早就變成了魚和蝦。在大禹身上讓我懂得了堅持不懈的精神。

再説説《女媧造人》,女媧是人身蛇尾,但她的故事流傳了幾千年,從盤古開天闢地用他的最後一口靈力孕育了女媧。女媧捏土造人:女媧七年級造雞、八年級造狗……初七造人體現了女媧母愛的偉大精神。女媧補天用的是五彩石,她就算累的腰痠背痛也一直堅持補天,為人們做貢獻,並且割去巨龜的腳代替天柱,防止天在塌下來,她的智慧讓我折服。

這些歷史故事都有存在的含意,每個故事讀出來都有不同的感覺。在這每一個神話故事裏,有讓人悲傷的,有讓人快樂的,但他們的都是為人類做出貢獻的,才有現在的美好生活。

《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讀後感3

讀完《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故事①》後,我知道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這本書有15個小故事,我最喜歡的小故事是《女媧造人補天》,它主要講的是女媧先用崑崙山的黃泥,捏了許多跟自己一樣的泥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女媧捏了一會兒,感到了太累了,可還有很多黃泥,女媧便隨地撿起了一根野藤,對準黃泥使勁一掄,黃泥就變成了大大小小的活人,這些被女媧造出來的活人,大人們在一塊兒幹活,孩子們一塊兒玩耍,後來有男女結成夫妻。這個故事裏還講到了共工和顓頊大戰,弄倒了撐天的大柱子,天露出了一個的大洞,野獸也從森林裏跑出來了,人民過的非常痛苦,女媧想拯救人民,就歷盡千辛萬苦練好了五色石,準備修補天,女媧一點一點的修補天,過了一段時間天終於補好了就剩洪水沒有止住,女媧帶領人們燒燬蘆葦,填平了陸地。

我喜歡這個故事的原因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了很多道理。

《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讀後感4

《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講述了在中國發生的故事,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大禹治水”這個故事。

聽到這個詞,你們是不是立刻聯想到一句話“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為了治洪水,大禹結婚第四天就離開家門,十三年裏都沒回過家。其中有三次從家門口走過,都沒有進去看看家人。第一次,他從家門口經過,聽見妻子和兒子都在哭,他多麼想進去安慰下妻子,抱一下兒子,可是他為了趕着去治水沒有進去。第二次,孩子已經會叫爸爸了,妻子抱着孩子向他招手,可是他沒有時間。第三次,孩子已經13歲了,跑過來拉他的手,不想離開,可他也沒有回家。在大禹堅持不懈的努力下,最終洪水得到了治理。

這本書教會了我們很多道理,比如顧大家舍小家,只要堅持不懈,就能克服困難等。我們偉大的祖國,正是因為有很多這樣的偉人,才走到了今天,擁有了令世界矚目的輝煌成就。

作為炎黃子孫,我們要以大禹等一位位偉人為榜樣,學習他們無私奉獻的品質,不怕困難的精神,攻克難題的毅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shi/vn426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