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歷史 >

十面埋伏的歷史典故精選【2篇】

十面埋伏的歷史典故精選【2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典故都不陌生吧,適當運用典故可以增大詩詞表現力,在有限的詞語中展現更為豐富的內涵,可以增加韻味和情趣,也可以使詩詞委婉含蓄,避免平直。那麼,你知道都有哪些典故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十面埋伏的歷史典故,歡迎大家分享。

十面埋伏的歷史典故精選【2篇】

十面埋伏的歷史典故1

楚漢相爭時期,漢王劉邦重用淮陰人韓信,先後活捉魏王豹、趙王歇、燕王臧荼、齊王田廣。他被劉邦封為齊王后率30萬大軍和彭越的軍隊會師,把項羽圍困在垓下(今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東南),他採取十面埋伏的戰術,逼使項羽在烏江自刎,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這個典故出自楚漢相爭的垓下之戰。

公元前202年10月,漢王劉邦率本部人馬,追擊向彭城撤退的項羽。追到陽夏的南邊,劉邦下令暫停追擊,派出使者與韓信、彭越等人聯絡,許諾日後與他們共分天下,並把臨淄、大梁、淮南大片土地封給他們。果然,使者紛紛回報,諸侯即將發兵。不久,各路諸侯出兵,攻擊項羽軍隊,韓信三十萬兵馬自齊南下,切斷了項羽向彭城的退路;彭越率數萬兵馬到達固陵與劉邦會師,擔任主攻;劉賈與英布自壽春率兵北進,切斷項羽南逃之路。項羽軍隊不斷收縮,退至垓下(今安徽靈璧東南沱河北岸),中了韓信的“十面埋伏”。諸侯軍隊蜂擁而至,把項羽軍隊重重包圍了起來。

漢軍“十面埋伏”,形如天網,楚軍固守垓下,勢如鳥雀。此刻,項羽軍的反擊好似困獸猶鬥;劉邦軍的進攻捷報頻傳。 垓下戰場,殺聲震天。兩軍拼搏,你死我活。著名的垓下之戰就這樣展開了。

為了進一步動搖和瓦解楚軍,一天夜裏,劉邦要漢軍四面唱起楚歌。楚軍聽了,益發懷念自己的家鄉。項羽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羽惶惶然不能入睡,深夜在軍帳裏喝酒。他—面喝酒、一邊激昂慷慨地唱起歌來,歌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據説他的愛妾虞姬也起而和唱,歌曰:“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唱罷,拔劍自刎而死。項羽見大勢已去,帶了八百騎兵連夜突圍南逃。第二天天亮,劉邦發覺項羽突圍而去.便派灌嬰帶領五千騎兵追連趕。

項羽渡過淮河,繼續跟隨他的騎兵只有一百多人了。項羽到陰陵(在今安徽定遠縣四北),迷了路,陷進湖沼地帶,被漢軍追及。項羽領兵且戰且退,退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烏江浦),只剩下二十八名士兵。河邊正停靠着一條小船。烏江亭長請他上船説:“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羽説:“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接着對亭長説:“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於是命令騎馬的都下馬步行,手拿短小輕便的刀劍交戰,僅項羽一人就殺死漢軍幾百人。項羽自己也負傷十多處。忽然回頭看見了漢軍騎兵司馬呂馬童,説:“若非吾故人乎?”呂馬童面向項羽,指項羽給王翳看,説道:“此項王也。”項羽便説道:“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户,吾為若德。”説完就自刎而死了。

有的學者認為,“十面埋伏”發生在徐州的`九里山。因為《水滸傳》中分明寫着:“九里山前擺戰場,牧童拾得舊刀槍。順風吹動烏江水,好似虞姬別霸王”。所以時至今日,徐州人仍然認為城北“九里山”為漢兵“十面埋伏”的戰場。在“九里山”的山上,曾經有“磨旗石”,傳説是劉邦的大將樊噲插旗、指揮軍隊的地方。在“九里山”的山下,有村名“八里屯”,傳説是漢王屯兵的地方。而徐州的城東,有一座子房山,相傳,是以劉邦的大臣張良的名字命名,張良在這兒深夜吹簫,瓦解了楚軍鬥志。

十面埋伏的歷史典故2

《十面埋伏》是中國古典琵琶名曲,這首樂曲是根據公元前202年楚漢兩方在垓下(今安徽省靈壁縣東南)進行決戰時,漢軍設下十面埋伏的陣法,從而徹底擊敗楚軍,迫使項羽自刎烏江這一歷史事實加以集中概括譜寫而成的。垓下決戰是我國曆史上一次有名的戰役。秦朝末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在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猛烈打擊下,秦王朝宣告滅亡。此時,劉邦的漢軍和項羽的楚軍展開了逐鹿中原、雄霸天下的鬥爭。到公元前202年,楚漢雙方已進行了長達數年的戰爭,由於西楚霸王項羽驕矜、優柔寡斷而一再坐失良機,錯過了消滅劉邦漢軍的機會,而劉邦卻從幾次全軍覆沒中死裏逃生,而又重整旗鼓。到垓下決戰時,劉邦以三十萬的絕對優勢兵力包圍了項羽的十萬之眾。深夜,張良吹簫,兵士唱楚歌,使楚軍感到走投無路,迫使項羽率八百騎兵連夜突圍外逃,而漢軍以五千騎兵追擊,最後在烏江邊展開一場決鬥,項羽因寡不敵眾而拔劍自刎,漢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運用音樂手段表現了這場古代戰爭的激烈戰況,是一幅生動感人的古戰場音畫。

《十面埋伏》最早見於1818年華秋蘋的《琵琶譜》,而在此譜之前,只有描繪同樣題材的.《楚漢》。明代王猷定《湯琵琶傳》中,記有被時人稱為“湯琵琶”的湯應曾彈奏《楚漢》時的情景:“當其兩軍決戰時,聲動天地,瓦屋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聲、鼓聲、劍弩聲、人馬辟易聲,俄而無聲,久之有怨而難明者,為楚歌聲;悽而壯者,為項王悲歌慷慨之聲、別姬聲。陷大澤有追騎聲,至烏江有項王自刎聲,餘騎蹂踐爭項王聲。使聞者始而奮,既而恐,終而涕泣之無從也。”從這段描述可看出,湯應曾彈奏的《楚漢》與《十面埋伏》在情節及主題上一致,由此可見早在16世紀之前,此曲已在民間流傳。《楚漢》在明代嘉靖、萬曆前後流行一時,深受琵琶演奏家的喜愛。

現流行的全曲共有十三個小段落,每段冠以概括性很強的標題。

標題:一、列營;二、吹打;三、點將;四、排陣;五、走隊;六、埋伏;七、雞鳴山小戰;八、九里山大戰;九、項王敗陣;十、烏江自刎;十一、眾軍奏凱;十二、諸將爭功;十三、得勝回營。

全曲可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描述漢軍大戰前的準備,着重表現威武雄壯的漢軍陣容。共包括前五個小段。

"列營"實際上是全曲的引子。節奏比較自由而富於變化。開始就使用"輪拂"手法先聲奪人,渲染了強烈的戰爭氣氛。鏗鏘有力的節奏猶如扣人心絃的戰鼓聲,激昂高亢的長音好象震憾山谷的號角聲,形象地描繪了戰場特有的鼓角音響。此後用種種表現手法表現人聲鼎沸、擂鼓三通、軍炮齊鳴、鐵騎奔馳等壯觀場面,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古代戰場緊張激烈的典型環境。

"吹打"是全曲中唯一的旋律性較強、抒情氣息濃郁的段落。琵琶用輪指奏出的長音,模擬了古代管樂器演奏的行進曲音調。這段間樂極象古代行軍時笙管齊鳴的壯麗場面,刻畫了紀律嚴明的漢軍浩浩蕩蕩、由遠而近、闊步前進的形象。這段音樂在樂曲藝術形象的塑造上具有高屋建瓴的氣魄。

"點將"、"排陣"、"走隊"三個段落在實際演奏中是有所變化和取捨的。它們的相同特點是節奏整齊緊湊,音調跳躍富於彈性,表現了劉邦漢軍戰鬥前的高昂的士氣,操練中隊形變換的迅速和士兵步伐矯健的形象。樂曲有條不紊的結構安排,使得情緒的發展步步進逼,為過渡到激戰場面作了充分的鋪墊。

第二部分包括六、七、八三個小段落,是全曲的中心部分。它形象描繪了楚漢兩軍殊死決戰的激烈情景。

"埋伏"這段音樂和它描繪的意境都很有特色,它利用一張一弛的節奏音型加以模進發展的旋律,造成了一種緊張、恐怖的氣氛。它給人以一種夜幕籠罩下伏兵四起,神出鬼沒地逼近楚軍的陰森的感覺。

"雞鳴山小戰"中琵琶運用了特有的"剎弦"技巧,形象地表現了雙方短兵相接小規模戰鬥的情景。"剎弦發出的聲響不是純樂音,而是一種含有金屬聲響的效果,猶如刀槍劍戟互相撞擊。逐漸加快的速度和旋律的上下行模進,使情緒更為緊張。

"九里山大戰"是整個樂曲的最高潮。這段音樂家中運用了多種琵琶技巧手法描繪了千軍萬馬聲嘶力竭的吶喊和刀光劍影驚天動地的激戰。琵琶對喧囂激烈戰鬥音響模擬十分出色,使人彷彿身臨其境,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整個樂曲描繪楚漢兩軍的衝突,發展至此,勝負已定,矛盾已獲解決。

第三部分包括最後五個小段落,前兩段寫項羽失敗後在烏江邊自殺,低沉的音樂氣氛與前面的高潮形成鮮明的對照。其中"烏江自刎"這須旋律悽切悲壯,塑造了項羽慷慨悲歌的藝術形象。後三小段描述漢軍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的種種情景。但目前演奏一般都作刪節,有的省略整個第三部分,有的刪節去"眾軍奏凱"後三小段,目的是使樂曲情緒集中,避免宂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shi/ypd3g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