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歷史 >

經典歷史典故(精選15篇)

經典歷史典故(精選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典故吧,要準確理解有關典故的正確含義和使用方法,避免用錯,用偏,產生笑話,影響意思表達,還苦於找不到好的典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經典歷史典故,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經典歷史典故(精選15篇)

經典歷史典故 篇1

負米養親

【出處】《孔子家語·致思》。

【釋義】借米以贍養父母,形容人非常孝順。

【歷史典故】

子路,春秋末年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裏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裏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要求了嗎?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父母去世以後,於路南遊到楚國。楚王非常敬佩他的學問和人品,給子路加封到擁有百輛車馬的官位。家中積餘下來的.糧食達到萬石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着豐盛的筵席,子路常常懷念雙親,感歎説:“真希望再同以前一樣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揹回米來贍養父母雙親,可惜沒有辦法如願以償了。”孔子讚揚他説:“你侍奉父母,可以説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

【成長心語】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皋魚在父母死後發出的歎息。這與子路的心態不謀而合。盡孝並不是用物質來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對父母是不是發自內心的誠敬。我們能孝敬父母、孝養父母的時間一日一日地遞減。如果不能及時行孝,會徒留終身的遺憾。孝養要及時,不要等到追悔莫及的時候,才思親、痛親之不在。然而,今天的很多孩子缺乏尊重父母、尊重長輩的美德,他們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想想看,一個連父母都不尊重的孩子,他怎麼能算一個好孩子?他怎麼能算一個好學生?長大後,他怎麼能尊重老人、贍養老人?怎麼能擔負起家庭和社會的重任?“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子路為我們做出了最好的榜樣。

經典歷史典故 篇2

【出處】《三國演義》第十七回。

【釋義】割掉頭髮代替頭顱。比喻以身作則,講誠信。

【歷史典故】

東漢末年,曹操為了統一中原,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招兵買馬,積草囤糧,千方百計拉攏人才。

曹操手下有兩個謀士,分別是毛蚧和苟彧。一天,他們為曹操提了兩條建議。其一,要利用皇帝的名義號令天下,這叫“挾天子,令諸侯”;其二,要重視耕種,開荒種田,廣積糧。曹操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接受了這兩條建議。於是,經過仔細籌劃,開始實施。

他首先打聽到漢獻帝的下落,然後親自去朝見皇帝,把皇帝接到許昌,他自封為大將軍,開始了他的“挾天子以令諸侯”。

第一條措施實施了,曹操心中很是高興,士兵的士氣也很高漲。曹操開始實施第二條措施,解決糧食的問題。他派人起草並頒佈了“屯田令”,同時,命令軍隊也要大量開荒地,實行軍屯。並嚴令士兵保護莊稼,不準踐踏禾苗,若違犯,就按軍法處治。

一次,正是麥熟時節,曹操帶兵出征,任務緊急,隊伍行軍急速。老百姓都躲得遠遠的,不敢收割莊稼。曹操得知後,就傳下軍令,士兵如有踐踏麥田的,立即斬首示眾,請父老鄉親不要害怕。士兵們都小心翼翼地走過麥田,曹操騎着馬,麥田裏突然飛出一隻鳥,這隻鳥正從曹操騎的馬頭上掠過。戰馬受驚,一邊嘶叫一邊四蹄奮起竄進旁邊的麥田。當曹操用力將馬即刻勒住停下來時,低頭一看,踩倒了一大片麥子。於是,曹操趕緊跳下馬,對主管法令的官説:“我的馬將麥子踩壞,違犯了禁令,請求按軍法議罪。”主管法令的官説:“將軍是一軍的主帥,怎能議罪?”曹操又説:“我自己制定的法令,我違犯了不治罪,怎麼能夠服眾?”主管法令的官又説:“對尊貴的人是不能施加刑罰的。您是一軍的主帥,何況踏壞麥田又不是存心違法,而是出於意外,我看就不必議罪了。”曹操聽了,略略沉思一會兒,説道:“既然這樣,那就暫且免去死罪吧,但是,我犯了錯誤也應該受罰!”説完,他脱下帽子,用劍把自己的`頭髮割下一綹來,用力擲在地上説道:“姑且用割發代替砍頭。”曹操割發嚴守軍令的事,很快在全軍傳開了。全軍上下,個個敬畏,人人遵守軍令,無一敢違犯。當時,在曹操的屯田基地——許昌,軍民共同發展農業,保護莊稼,這樣,使被戰亂破壞的農業生產漸漸恢復與發展起來。這為曹操打敗羣雄,統一北方,打下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成長心語】

古人認為,頭髮是從父母那裏繼承來的,隨便割掉不僅大逆不道,而且還是不孝的表現。曹操作為封建社會的政治家,能夠割發代首,以身作則,實屬難能可貴。我們現代的青少年,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生活的小事上,都應該有從自己做起的意識,以身作則,這樣,你就會成為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經典歷史典故 篇3

楚河漢界是歷史典故,秦末楚漢爭霸時期,公元前205年夏,項羽在彭城(今徐州)大敗漢軍,劉邦退到黃河南岸重鎮滎陽,楚軍乘勝追擊,在滎陽一帶互相攻伐長達兩年之久。

歷史典故

公元前204年楚軍包圍了滎陽,劉邦感到形勢危急,向項羽求和。項羽聽從謀士范增的計策,拒絕漢軍的講和要求,並決定乘勝追擊。劉邦勢單兵弱,但非常善於用計謀之人。他接受謀士陳平建議,對楚軍實行反間計,設法離間項羽和范增的關係。項羽雖勇卻無謀,不知是劉邦的計策,果然對范增生疑,並把他驅逐出軍。范增蒙受不白之冤,含恨離開,途中病死。從此,項羽失去了智多星,多誤戰機。

當時楚軍鋭氣正旺,對滎陽加緊了圍攻,形勢對漢軍非常不利。相貌酷似劉邦的大將紀信為解漢王安危,為了漢軍的生存,決定犧牲自己,建議劉邦逃走。劉邦在陳平的勸説下,深被紀信之舉所感動,於是讓紀信穿上漢王服乘漢王車扮漢王出滎陽東門詐降,自己則趁機從西門出逃至成皋。項羽發現上當後即焚了紀信,攻破成皋。劉邦又迅速從成皋逃出,北渡黃河,軍至修武,得到韓信的援助,勢力又壯大起來。他接受以往教訓,決定採取深溝高壘和項羽作持久戰,以消耗楚軍兵力。同時,又派兵襲楚燒其糧草。

秋天,項羽率兵東進開封、商丘一帶作戰,留部將曹咎守成皋。並再三囑咐無論如何不要與漢軍交鋒。漢軍得知情報後,多次到城下叫陣謾罵,曹咎不忍羞辱,怒而率部出城,欲渡過汜水與漢軍作戰。當船至河中時被漢軍突襲而敗,曹咎後悔不迭,自知無顏見項羽遂自殺身亡。劉邦復取成皋,屯兵廣武,取敖倉之糧而用。

項羽聞知成皋失守,急回師廣武,劉邦閉城不出。楚軍糧食缺乏不利久戰。為了迫使劉邦投降,項羽據城東把俘虜來的劉邦的父親拉至廣武山(今霸王城)上,隔澗要挾劉邦説:“你若不及早投降,我就把你父親下鍋煮死。”劉邦故作鎮靜地説:“當初咱二人共同反秦,在懷王面前誓盟結為弟兄,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如果你要煮咱們的父親,別忘了給我一碗肉湯”。聽後項羽更加惱怒,決定殺掉劉太公。這時,項伯勸項羽道:"殺太公不是時候,也對楚軍不利。"項從其言,太公倖存。

此後不久,劉邦兵分兩路,一路仍在滎陽同項羽相持,一面派大將韓信抄楚軍後路,佔領河北、山東一帶。從此漢軍有了更為鞏固的後方,關中的蕭何更是源源不斷地運來兵員、糧餉。而此時項羽則補給困難,危機四伏,形勢發生了逆轉,楚軍漸弱,漢軍日盛。公元前202年秋,楚軍糧盡,無奈之下與漢軍講和,雙方約定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以西為漢,以東為楚。這即歷史上著名的“楚漢相爭,鴻溝為界”故事的由來。

地理位置

據記載,歷史上的楚河漢界,是在古代豫州滎陽成皋一帶,它北臨黃河,西依鄺山,東連平原,南接嵩山,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公元前205年夏,項羽在彭城(今江蘇徐州)大敗漢軍,劉邦退到滎陽。此後,楚漢兩軍在滎陽一帶互相攻伐長達兩年之久。公元前203年,劉邦出兵攻打楚國的成皋,守將曹咎經不起劉邦軍士多次到城下叫陣謾罵,怒而率部出城,欲渡過汜水與漢軍作戰。當船至河中時,遭到漢軍突襲而敗,曹咎後悔不迭,自知無顏去見項羽,遂自殺而亡。劉邦順利攻取了成皋,屯兵廣武。項羽得知成皋失守後,立即調兵前往救援。為了迫使劉邦投降,項羽據城東把俘虜來的劉邦的父親拉至廣武山(今霸王城)上,隔澗要挾劉邦説:“你若不及早投降,我就把你父親下鍋煮死。”劉邦卻故作鎮靜地説,“當初咱二人共同反秦,盟誓結為弟兄,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如果你要煮咱們的父親,別忘了給我一碗肉湯”。項羽聽後更加惱怒,決定殺掉劉太公。在項伯的`力勸之下,“太公倖存”。但劉邦閉城不出,並派大將韓信率兵抄了楚軍的後路,佔領了河北、山東一帶。項羽因為糧缺兵乏,不得不被迫提出“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的要求,歷史就這樣使鴻溝成了“楚河漢界”。

“楚河漢界”指的是中原地區今河南省滎陽市黃河南岸廣武山上的鴻溝。溝口寬約800米,深達200米,是古代的一處軍事要地。西漢初年楚漢相爭時,漢高祖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僅在滎陽一帶就爆發了“大戰七十,小戰四十”,因種種原因項羽“乃與漢約,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鴻溝便成了楚漢的邊界。現在鴻溝兩邊還有當年兩軍對壘的城址,東邊是霸王城,西邊是漢王城。

經典歷史典故 篇4

在登封嵩陽書院內有三棵"古柏",最小的稱為"大將軍",最大的偏稱為"二將軍"和"三將軍",將軍柏名不符實,是什麼原因呢?這裏有一段趣談。

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正月,漢武帝劉徹登遊嵩山加封中嶽後,又來到這裏(當時叫嵩陽道觀)遊覽,他一進門,看見一棵柏樹身材高大,枝葉茂密,讚歎不已,説道:"朕遊遍天下,從未見過這麼大的柏樹呢!"漢武帝面對此樹仰望再三,感歎之餘,信口賜封它為"大將軍"。

封罷大將軍,漢武帝在羣臣的呼擁下,朝院內走去。來到正院,迎面又看見一棵大柏樹,這棵柏樹要比"大將軍"大得多,漢武帝心中頗為懊悔。但金口已開,沒法更改。最後,他還是拿定主意,指着前面的大柏樹説?"朕封你為二將軍。"當時羣臣覺得加封的不合理,想向皇上建議,但又不敢直言,只好向皇上提示説:"這棵柏樹比前院那棵柏樹大得多呀!"漢武帝固執已見,大聲斥責道:"什麼大呀!小呀!先入者為主。"羣臣嚇得連忙叩頭稱"是",誰也不敢再吭了。

漢武帝繼續行為往前走,又見到一棵更大的`柏樹,他猶豫了一下,心想,怎麼一棵比一棵大?可我已賜封在先,又不能改口,還是按先來後到次序加封吧。於是面對柏樹説:"再大你也是三將軍了。"羣臣們面面相覷,再也不敢作聲。

三棵受封的大柏樹,因皇帝封的不合理,都感到不是滋味?"三將軍"柏認為自己是嵩山中最大的柏樹,卻封了個"三將軍",太不合理,又惱又怒,一氣之下,枝葉枯萎,一命嗚呼!現在遊人已看不到它了。"二將軍"感到自己比"大將軍"大得多,卻被封為"二將軍",實在委屈。它雖心懷不滿,卻不敢直説,一下把肚皮氣炸了,現在樹幹下部還有裂痕,遊人能置身裏邊往返。"大將軍"也深感受之有愧,沒臉抬頭見人,因而經常低着頭彎着腰,不敢見遊客。

久而久之,慢慢地變成了現在這樣子。

經典歷史典故 篇5

烏鳥私情

【出處】(晉代)李密《陳情表》。

【釋義】烏鳥:古人傳説,小烏能反哺老烏。比喻侍奉尊親的孝心。

【歷史典故】

李密,名虔,字令伯,武陽人,西晉文學家。李密從小境遇不佳,出生六個月就死了父親,四歲時舅父又強迫母親何氏改嫁。他是在祖母劉氏的撫養下長大成人的,李密以孝敬祖母而聞名。相傳,祖母生病的時候,李密痛哭流涕,每天晚上衣不解帶,守在祖母的身旁,侍奉其左右。所有的食物、湯藥,一定要先自己嘗過,然後才給祖母進食。

蜀國滅亡後,晉武帝準備讓李密做太子洗馬這個官,郡縣不斷催促他前去任職。這時,李密的祖母已九十六歲,年老多病,李密捨不得離開祖母,於是,就上書給晉武帝,陳述家裏情況,説明祖母年老多病,需要人侍奉,這就是著名的《陳情表》。李密在《陳情表》中懇切地説:“如果沒有祖母就沒有今天的我,今天祖母需要我,否則就不能安度晚年。據説烏鴉都知道餵養衰老的母鳥,人豈能不如鳥呢?況且陛下是以孝道治理天下的,許多官員都受到您的垂憐,何況我比他們更加特別。我請求陛下准許我奉養祖母,讓她安度晚年!”

《陳情表》言語懇切,委婉動人,晉武帝看了,為李密對祖母的一片孝心所感動,讚歎李密“不空有名也”,不僅同意暫不赴詔,還嘉獎他孝敬長輩的誠心,賞賜奴婢二人,並指令所在郡縣,發給他贍養祖母的費用。

【成長心語】

孔子説一個人有沒有學問,就在於這個人能否對父母盡孝,對兄弟姐妹、親朋好友乃至陌生之人是否友愛。“人不孝其親,不如禽與獸。”語句直白而深刻。孝是一切道德和愛心的根源,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根本,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其實,孝敬父母,不需要作出多偉大的事業。每天早晨,讓我們用一句關愛的話語、一個親熱的動作,或任何一個微小的進步,就可以表達我們對父母的愛與孝心。最重要的是,當父母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在他們觸手可及的地方,讓他們感受到我們對父母的愛。

經典歷史典故 篇6

【出處】(春秋)左丘明《左傳·成公八年》。

【釋義】從:聽從;善:好的、正確的(意見);如流:像流水一樣。像流水一樣迅速而自然地接受別人正確的意見。比喻樂於接受正確的意見,聽從善意的規勸。

【歷史典故】

欒書,春秋時期晉國的上卿,因屢立軍功,升任中軍元帥。公元前585年,楚國派數萬精鋭軍隊進攻鄭國,鄭國不敵向晉國求救。晉景公派欒書率軍前往救鄭,欒書的軍隊剛到鄭國境內,就遇上了楚軍。楚軍見晉軍來勢洶洶,就退兵回國了。

欒書不想就此撤兵,便去進攻與楚國結盟的'蔡國。力量弱小的蔡國見晉國來犯,連忙派使者向楚國求救。楚國本不想與晉國正面交戰,但蔡國來求救,很明顯,此戰已經避無可避了。於是,楚王派公子申和公子成帶領軍隊前去救援。

晉國大將趙同和趙括向欒書請戰,準備率軍攻打前來援救的楚軍,欒書同意了。這時,欒書的部下知莊子、範文子、韓獻子建議説,楚軍本來已經退回去了,現在又折回來,一定是有備而來的,千萬不可大意。此戰如果我們獲勝了,也只不過是打敗楚軍,並沒有什麼值得高興的;但是如果失敗了,就一定會令人感到恥辱。權衡利弊,這一戰還是不打的好,我們不如收兵回國。欒書覺得他們説得有理,便下令準備撤軍回國。

但軍中仍然有很多人想與楚軍決一勝負,又聽説欒書決定撤兵,就跟他説:“其實賢人與多數人的想法是一樣,只要用心去做,事情就能成功。您為什麼不按照多數人的想法去做呢?身為主帥,輔佐您的有11個人,其中只有3個人不主張開戰,説明想打的人還是佔多數的,您為什麼不按多數人的想法行事呢?”欒書回答説:“正確的意見才能代表大多數。知莊子他們三個是晉國的賢人,他們所提的意見正確,能代表大多數人,我就採納他們的意見。”於是,欒書下令撤兵回國。

兩年之後,欒書率兵攻佔了蔡國,接着想去攻打楚國。知莊子、範文子、韓獻子等人分析了當時的具體情況以後,建議欒書暫時先不要攻打楚國,而應該去侵襲沈國。欒書覺得他們的建議正確合理,便去攻打沈國,最後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欒書能正確聽取部下的意見,人們稱讚他:“能聽從好的、正確的意見,就像流水一樣迅速。”

【成長心語】

常言説:“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大凡能夠建功立業、稱雄一世的明君英主,他們對於敢於直言相勸,排除國家隱患的忠臣良將極為尊重。賢明的君主虛心納諫,從善如流,做到防患於未然,成就一番偉業。與此相反,拒絕不同意見,驕橫專斷的君主,到頭來落個國破家亡、身敗名裂的下場。正所謂:“多見者博,多聞者智;拒諫者塞,專己者孤。”一個人要是傲慢孤僻,拒諫飾非,一意孤行,沒有不自討苦吃的。所以,我們要多看多聽,接受他人的批評意見。這樣,才能使自己增長知識,脱穎而出,獲得成功。

經典歷史典故 篇7

解放初,莊行有個小橋村,不知何年代起,被風水先生相中為“三元不敗”的風水寶地.一天,有兩個風水先生帶了羅盤來到小橋村,都想定塊“來龍秀地”.看見村頭歌聲嘹亮,紅旗招展,翻身農民們正在大搞春耕.這兩個風水先生見狀,搖頭歎息:“風水本無靈,不可再騙人.”説罷,將手中羅盤往橋上狠狠一摔,碎片橫飛.從此,該小橋便呼為“碎盤橋”.

經典歷史典故 篇8

經典歷史典故 篇9

魏齊聽説秦昭襄王向魏安僖王要他的腦袋,連夜逃到趙國投奔平原君趙勝去了。魏安僖王打發人護送範睢的家眷上咸陽,還送了一百斤金子、一千匹綢緞給他家眷,託他們帶個話,就説“魏齊已經偷着跑到趙國去了。魏國實在是沒法辦。”範睢把這事稟告了秦昭襄王。秦昭襄王説:“秦國跟趙國向來有交情,當初在澠池會上又結為兄弟。我還把王孫異人送了去做抵押,為的是叫趙國跟秦國不再為難搗亂。如今趙王居然敢收留丞相的仇人,丞相的仇人就是我的仇人,這回非去征伐他不可了。”他親自統領着二十萬大軍,帶了大將王翦去攻打趙國。很快地打下了三座城。

這時候,藺相如已經告退了,趙孝成王拜虞卿[就是給藺相如和廉頗當和事佬的那個人]為相國,叫大將廉頗去抵擋秦兵。又打發人上齊國去請求救兵。齊國派大將田單帶領着十萬大軍去救趙國。廉頗和田單都是出名的大將,他們聯合起來,王翦未必能佔上風。

王翦稟告秦昭襄王,説:“趙國重用廉頗跟平原君,一時半會兒不容易打下來,再説又加上個齊國。咱們不如暫且先退兵,以後再説吧。”秦昭襄王説:“我拿不到魏齊,回去哪兒有臉見應侯吶?”他就打發使者去對平原君説:“這回我們上貴國來,就是為了魏齊。只要貴國把他交出來,我們立刻退兵。”平原君回答説:“魏齊根本就沒上我這兒來,請別聽外面的謠言。”

秦國的使者來回跑了三四趟,平原君説什麼也不認賬,弄得秦王一點法子也沒有。要是開仗吧,又怕齊國和趙國聯合到一塊兒,秦國未必贏得了;退兵吧,魏齊就拿不到了。他前思後想地費了好幾天工夫,到了兒想出個主意來。他給趙孝成王寫了封信,説:“敝國和貴國原來是兄弟,多年交好。我為了聽人説魏齊住在平原君家裏,才上這兒來要。如今魏齊既然真沒在貴國,我何必又多這份事吶?這回我們打下來的三個城,照舊歸還給貴國,咱們還是照舊交好吧。”趙孝成王也打發個使者去給秦昭襄王道謝。田單聽説秦國退了兵,就回齊國去了。

秦昭襄王回到函谷關就給平原君寫了一封信,請他上秦國來一趟,喝喝酒,聊聊天,大夥兒聚會聚會,交個朋友。平原君拿了那封信去給趙孝成王看。趙孝成王沒有主意了。相國虞卿就拿從前楚懷王和孟嘗君做例子,主張不去。大將廉頗拿當初藺相如做例子,主張還是去好。趙孝成王歲數小,又是雞毛小膽兒,不敢得罪秦國,到了兒還是打發平原君去了。

平原君到了咸陽,秦昭襄王特別親熱地招待他,天天喝酒談心。兩個人挺“投緣”,交上了“朋友”。秦昭襄王給平原君斟了一杯酒,説:“我有件事情跟您商量。要是您肯答應的話,就請乾了這杯酒。”平原君説:“大王的命令,我哪兒敢不聽從。”他就把那杯酒乾了。秦昭襄王説:“從前周文王得到了呂尚,尊他為太公;齊桓公得到了管仲,尊他為仲父。如今我這兒的`範君就是我的太公,我的仲父。這樣,範君的仇人就是我的仇人。如今魏齊躲在您府上,請您打發個人去把他的腦袋拿來,替範君報了仇,我必定感激您這份情義!”平原君説:“酒肉朋友不足道,患難之交才可貴。魏齊是我的朋友,他如今有了難處,正是要朋友幫忙的時候。要是他真在我那兒,我也不能做出‘賣友求榮’的事,何況他並不在我那兒。”秦昭襄王翻了臉,説:“您一定不把他交出來,那我可就不能放您回去了!”平原君説:“全憑大王。大王叫我來喝酒,我就遵命來了。如今大王威脅我,我也不在乎。好在是非曲直,天下自有公論!”

秦王知道平原君決心不交出魏齊來,就把他軟禁在賓館裏。一面又給趙孝成王寫了封信去。那封信上説:

平原君在敝國,我的仇人魏齊在平原君家裏。請把魏齊的人頭送來,我就把平原君送回去。要是貴國一定要偏護魏齊,那我只好親自帶領大軍上貴國來要我的仇人。請大王原諒!

趙孝成王接到這封信,連忙召集大臣們,對他們時候:“咱們為了別國的一個亡命徒,把秦國得罪了,害得平原君扣在秦國,弄得趙國眼瞧就要受到兵荒馬亂的禍患,這太説不過去了。”大臣們覺得這話很對,都同意派兵把平原君的家圍困起來。誰知道平原君的門客早就偷着把魏齊放走了。

魏齊連夜跑到相國虞卿家裏,求他收留。虞卿説:“趙王怕秦國比怕豺狼虎豹還厲害。要去説情那是沒有用的。我瞧您還不如回到大梁去。聽説魏公子無忌慷慨仗義,招收賓客,天下的亡命徒都投奔他去。再説他跟趙公子又是親戚,準得收留您。不過您是帶罪的人,怎麼能單獨一個兒跑出去吶?”魏齊哭喪着臉,急得沒有辦法。虞卿想派個人送他去,又怕走了風聲,反倒喪了他的命。末了,他下了個決心,説:“還是我跟您一塊兒走吧!”

他當時就扔了相國的職位,交出了相印,給趙孝成王留下一封信,帶着魏齊上大梁投奔魏公子無忌去了。好不容易,他們才跑出了趙國,一路上往大梁跑下去。魏齊在半道上對虞卿説:“我怕公子無忌未必能夠像您這麼熱心。他要不肯把我收留下,不就辜負了您這片好心了嗎?”虞卿説:“您在魏國,還不知道他嗎?我説段兒事情給您聽聽,您就知道了。”

經典歷史典故 篇10

親嘗湯藥

【出處】《二十四孝》。

【釋義】親自品嚐湯藥的熱度,是孝順的一種表現。

【歷史典故】

劉恆,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三個兒子,初封代王,後來繼承皇位,即漢文帝。劉恆是一個有名的大孝子,對他的母后很孝順,從不怠慢。

有一次,他的母后患了重病,這可急壞了劉恆。他的母后一病就是三年,卧牀不起。劉恆親自為母后煎藥湯,並且日夜守護在母后的牀前。每次看到母后睡了,才趴在母后牀邊睡一會兒。劉恆天天為母后煎藥,每次煎完,自己總先嚐一嘗,看看湯藥苦不苦、燙不燙,自己覺得差不多了,才給母后喝。

劉恆孝順母后的事,在朝野廣為流傳。人們都稱讚他是一個仁孝之君。有詩頌曰:“仁孝聞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載病,湯藥必先嚐。”

漢文帝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重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後人為了紀念文帝的偉業和仁政以及他的孝道,將其列為二十四孝之第二孝。

【成長心語】

自古道:“久病牀前無孝子”,而劉恆卻能做到三年如一日。感恩以孝為先,因為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打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經典歷史典故 篇11

自古以來有許多描寫愛情的詩詞,但最為膾炙人口的,卻莫過於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很多人都聽説過這句話,卻不知它出自何人之口,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所作的。

其實,寫出這句話的人,名叫元好問,金朝末年人士,寫下這千古絕句時年僅十六歲,他之所以有此痛徹心扉的感悟,是因為他上京趕考途中遇見的一件事。

金章宗泰和五年,十六歲的元好問趕赴幷州參加科舉考試,走到半路的時候,他碰到一位捕雁的獵人。

二人很有緣分,正好同行了一段路,這個獵人就找元好問搭訕聊天,他對元好問説:今日我運氣太好,一上山就捕殺了一隻雁,另一隻雁逃脱了,我沒射中。

元好問見獵人手中提着兩隻雁,便指着它們説:這不是有兩隻嗎?

獵人説:我真的只射中一隻,另一隻是自殺的。我將那隻雁射下來以後,那隻逃脱的`雁在天空盤旋,悲鳴不止,緊接着我就看見它投地而死了。

元好問沒想到居然是這樣的結局,他聽了非常震撼和感動,就從獵人手裏買回了兩隻雁,把它們葬在了汾河邊上,並立碑刻下雁丘二字,提筆寫了《雁丘∏一闋,其後又加以修改,成了一首傳世之作《摸魚兒雁丘詞》: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恢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雁丘處。

十六歲就能寫下如此絕句的元好問,自幼聰慧,相傳他七歲便已經能寫詩了,在當地素有神童之譽。

金末至蒙古國時期,元好問是文壇上最活躍的人。

只不過,元好問雖有才,但他的科舉仕途卻極其不順。他從十六歲開始參加科舉考試,但十六未中。十九歲又考了一回,卻依然榜上無名。二十三歲,元好問再次去考,仍未考中。

後來,元好問在三十二歲時終於高中進士,但他卻被誣為元氏黨人,氣憤至極的他便沒有入朝為官。三年之後他重新考科舉,才在朝廷任國史院編修,官至知制誥。

十年後,金朝滅亡,元好問被囚數年,晚年時才重回故鄉,從此隱居不仕,於家中潛心著述,終年六十八歲。

國亡後,元好問以喪亂詩奠定了他在文學史上地位,留下諸多曠世之作。

經典歷史典故 篇12

扇枕温席

【出處】(漢)劉珍《東觀漢記·黃香傳》。

【釋義】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歷史典故】

東漢時,有一個人名叫黃香,很小的時候,他就知道親近、孝順父母。

在他九歲時,母親去世了,父親一人來養育他。他深知父親的辛苦,對父親倍加孝順,一切家務活都由他一個人承擔。別的小孩子在玩耍時,他在家裏劈柴做飯,好讓父親有更多的時間休息。

夏天的時候,天氣炎熱,黃香的父親幹完活,坐在院子裏乘涼。黃香就用扇子把牀扇涼,然後伺候父親上牀就寢。冬天,天寒地凍,他先用自己的身體把被窩暖熱,才讓父親躺下睡覺。日久天長,黃香對父親的孝道深得鄉鄰的稱讚。

在黃香12歲時,江夏的太守稱他為“至孝”,漢和帝也曾嘉獎過他。

長大後,人們推舉黃香當地方官。黃香擔任太守時,體恤百姓們的飢苦,愛護子民,為百姓謀利。有一次,黃香出任太守的地區遭受了特大水災,他毫不猶豫拿出自己歷年的俸祿,賑濟受災的.百姓;同時上奏皇帝,請求減免百姓當年的税務。百姓們都十分愛戴這位愛民如子的好官。在當時流行着這樣的一句話:“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成長心語】

有句古語説得好:“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説,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好品德中最為重要的品德。人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源於父母。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因此,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 相信他是個好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一定要以黃香為榜樣,做一個孝敬父母,關愛老人的好孩子。

經典歷史典故 篇13

棄官奉親

【出處】《二十四孝》。

【釋義】為了孝順父母放棄做官。

【歷史典故】

潘岳,字安仁,滎陽中牟人,晉武帝時任河陽縣令。他事親至孝,父親去世後,他就接母親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長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開時節,他總是揀風和日麗的好天,親自攙扶母親到林中賞花遊樂。

一年,母親染病想念家鄉。潘岳得知了母親的心願,馬上辭官奉母回到了家鄉。雖然上級再三挽留,但他毫不動搖,説:“我若是貪戀榮華富貴,不肯聽從母意,那算什麼兒子呢?”上級被他的孝心感動,便允許他辭官。回到家鄉後,他母親的病很快痊癒了。家裏貧窮,他就耕田種菜、賣菜,然後買回母親愛吃的食物。他還 餵了一羣羊,每天擠奶給母親喝。在他精心護理下,母親安度晚年。

【成長心語】

每個人都知道要孝順父母,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清楚應該怎樣盡孝道。有人認為,給父母提供很好的物質條件就是孝順父母,其實,這隻能做到“外安其身”。真正的`孝道是要能夠“內安其心”。如果不能從心裏尊敬父母,就不是真正的孝道。牢記父母的年齡,一方面會因為高堂健在而高興,另一方面又會為他們已入暮年而憂懼。如果我們內心對父母有愛,那就馬上行動,不要等到明天。

經典歷史典故 篇14

1、諸葛亮借了幾支箭,但沒有歸還

2、即使國王不敬酒,他也得敬酒

3、孫悟空借芭蕉扇,把一件東西交給另一件

4、關雲昌失去了麥城,一切都在馬虎之中

5、諸葛亮的謀略是有先見之明的

6、姜子牙賣麪條,還把書弄壞了

7、劉備要求諸葛亮要有一顆善良的`心

8、把鴨子放在架子上是徒勞無益的

9、周瑜飾演黃蓋掀背車;裝模作樣;從一個家庭到另一個家庭;一個願意捱打,另一個願意吃苦;難題

10、在100米賽跑中每一分鐘都很重要

11、東方人通過戴高帽子來假裝自己很高大

12、門縫裏的那個人看上去是扁的

13、曹操迷失了華榮路,走對了路

14、諸葛亮彈琴,想出了一個計謀

15、張飛賣很重的東西和很結實的貨物

經典歷史典故 篇15

莫泊桑寫《羊脂球》

左拉曾這樣描述過他的學生——法國大作家莫泊桑:"他往往一下午洗耳恭聽我們的談話,眼睛明亮而含笑,老半天才斗膽插上片言隻語。誰也不曾料到,這個佈滿歡快朝氣的年輕人後來竟一舉推出了《羊脂球》——那個滿含柔情、譏嘲和勇氣的.完美無缺的作品。他默默地聽我們的談話,然後他的作品源源而出,顯出了爐火純青的功力。"完全可以説,《羊脂球》的享譽文壇,是謙虛好學的結果。

標籤: 精選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shi/r5o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