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彙編16篇]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彙編16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評課稿,評課是加強教學常規管理,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生髮展,推進教師專業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那麼寫評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語文評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彙編16篇]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 篇1

剛聽了林老師在二(1)班上的語文課《小柳樹和小棗樹》,感受頗多。

一、孩子的優秀是老師誇出來的

一個名叫董文欣的孩子,平時的音樂課堂表現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早上林老師間斷地請她發言了三次,從“你來説一説”到“今天請了好幾次,説明你進步了。”等等,可以看出林老師對新課標新理念“面向全體”的透徹解析,真正做到了細心呵護每一個孩子。

二、優質的評價是孩子學習的動力

一層不變的練習很容易會使學習變得疲乏。而林老師對於“推層出新”的技巧卻是十分睿智而流暢的。

例:讀“小柳樹和小棗樹”,誇生1第三聲念得到位,誇生2“zao”平舌音準確,這些既鼓勵了發言的孩子又引導暗示了其他孩子。

例:在按要求畫出相應句子時,林老師伺機而説“你真棒!一拿起筆就注意到了握筆一寸的姿勢了。”

例:當某生照樣子説句子,説到“橘子彎彎的,黃黃的,真好看。”時,林老師徵詢大家問可以改成什麼更好?(手勢比劃後,生齊説)“圓圓的,黃黃的',真好看。”然後,對原來發言的孩子説“這樣是不是更好呢?”評價委婉而具象。

三、直觀、細緻的指導讓學習變得明確而有效

對於低年級教法需“直觀、形象”,大家無不知曉,可具體如何操作呢?聽了林老師的課如醍醐灌頂。

例:“發芽兒”讀音指導,小舌頭輕輕捲起,拉長一點點音(示範)“芽兒”。

在對比學習了語句有無疊詞後,總結“像這樣的疊詞更能體現事物的特點。你能照樣子説幾個嗎?”生的思維馬上跳躍,新詞接踵而至。“香香的,圓圓的,苦苦的……”緊接着説“加大難度,能挑戰嗎?”生已是信心滿滿“可以!”“小柳樹的腰細細的,樹枝綠綠的,真好看。”(出示幾張果樹的圖片)——,——,真——。生已順其自然,水到渠成了。“西瓜躺着綠綠的葉子上,圓圓的,真好看。”“桔子圓圓的,黃黃的,掛在枝頭上,真好看。”

從語氣、語調到細緻明確的評價,無不透出一位優秀教師的潛質。她“像呵護荷葉上的露珠般”,讓孩子們個個輕盈、歡快的成長在語文天地中。讓我有了“愛上聽這樣的課”的衝動。有些東西不一定能學,但久而久之的薰陶,我想笨如我的也一定會有所進步的。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 篇2

《有趣的發現》是一篇充滿探索意味的課文。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達爾文在太平洋中的一個小島發現了島上的昆蟲翅膀都不同。於是,他親自去島上觀察,終於被他找到了昆蟲翅膀不一的答案。在學習此文時,對於天真的孩子們來説,達爾文是一個能夠帶領他們走向科學,走向生活,探索問題答案的朋友。此文通過講述這樣的一個故事,一方面是在讚揚達爾文仔細觀察,勇於探索,親自實踐去找到答案的科學精神,另一方面也在號召我們的孩子要學習達爾文的這種仔細觀察,樂於探索的精神。課文還傳達給孩子的另一個信息,那就是我們必須要學會去適應環境。

聽了李老師的課覺得有以下幾點優點。

首先:讓孩子帶着疑問去讀書。老師從課文第一節開始,不斷引導學生一步步閲讀課文,並且每一次閲讀前,她都要為學生布置任務,即讓學生帶着問題去閲讀,引導學生在閲讀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如在執教第二小節時,請小朋友們自由輕聲讀課文,並想想達爾文發現了什麼?這種帶着問題去讀書便使孩子的讀書有了一定的目的性。

其次:注重孩子的`練習。教學中老師還注重學生的説話訓練,對於二年級的孩子在語文課上就不斷堅持這種訓練,如此之後在高年級時學生的聽、説、讀、寫四項技能才能獲得不斷提高。老師在執教本節課的過程中,就非常注重對學生強化這方面的訓練。如在問道“為什麼不會飛的昆蟲淹死時?”老師請學生用“因為…所以…”來説一説。如能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對學生的寫作很有好處。説是寫的基礎,寫是説的深化。

第三:朗讀貫穿始終。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不離讀書,用朗讀方法的多種形式,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讀中求懂,讀貫穿本課始終。通過不斷的讀使學生懂得適者生存的道理,感悟到達爾文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科學精神。

第四:緊抓重點詞語體會品味。從如在體會達爾文的執着時,老師就引導孩子緊抓“許多”“反覆”“觀察”“比較” “終於”這幾個關鍵的詞語。低年級階段老師就開始關注孩子對重點詞語的品讀。

如果本節課上朗讀時再有感情些,老師也更融入學生些,整堂課將會越來越好。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 篇3

一、教材挖掘深、目標完成好

教學中吳老師的教學意圖很清晰,準確地把握了教材的重點、難點和實質,教材內容層次清楚。根據新的教學理念找準了教學目標,把教學目標貫穿課堂課的始終,圍繞教學目標複習、講解、練習,教學目標完成得很好,克服了教學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

二、課堂結構合理

這節課用猜謎語“葡萄”來導入,很自然、很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複習、導入、講解穿插説話訓練、寫字指導四大部分的設計安排比較合理、比較優化,以學生認識事物的心理結構為依據。 吳老師這堂課上圍繞“葡萄溝是個好地方”這句中心句展開教學。從葡萄溝的`水果多、景色美、老鄉好這三個內容體會葡萄溝的好。

三、教學方法靈活多樣

生字教學是重點,而吳老師的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有同桌合作學習生字,有學生帶讀、齊讀生字,有講記字方法、多音字的記憶,有組詞説句子等等。朗讀課文的教學也形式多樣:有自由讀、默讀,有小組讀、個人讀,有齊讀、帶讀等形式。根據兒童的心理特徵,採取多種方法,激發、培養、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注意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得到了培養。讀不是表層上的讀,是讓學生在體會和理解的基礎上朗讀。朗讀時注重的方法的指導,學生讀得抑揚頓挫,很到位。

四、教學問題的設計有針對性

課堂教學問題的設計,是教師傳授知識與瞭解學生掌握知識程度的重要途徑,是能否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吳老師的教學很好地把握了這點。例如:自由讀課文時出示:帶着問題讀讀課文,把課文的重點讓學生思考。緊扣教學目標,把握了新舊知識的銜接點。

五、發揮了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

教學過程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雙邊活動過程。數學作為一門思維性較強的學科,在教學中,教師是否發揮自己的才能,運用各種手段、方法,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啟發引導,配合默契,使教與學的雙邊活動順利地開展。

六、課件媒體運用恰到好處

運用媒體方式把靜止的文字還原為生動可感的畫面,增強了學生的直觀感受。課件把葡萄溝水果的多和葡萄顏色多、一個個涼棚的美通過畫面展示出來了。

建議: 只是內容上有些多,到最後時間有點緊。是不是把老鄉熱情好客這部分內容刪掉先不講,換到下一課時時再理解。中間的説話和句式訓練也有點多。難度上有些難。這裏的練習稍做調整。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 篇4

本次語文優質課有三個類型,分別是現代兒童詩、寓言、古詩。青年教師蓬勃的朝氣,向上的盡頭,良好的語文素養,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下面我就通過三位青年教師呈現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的課,談談我個人的看法。説實話,寓言怎樣教,以前我並沒有做深入的思考。通常做法是認會生字,讀好課文,並感悟寓意。這幾節課,我認有以下幾個亮點:

1、每位教師的教學環節都非常清楚

三位教師都能在出示課題後,從審題入手,緊扣題眼,分別理解“守”和“株”的字義,然後讓學生串起來説説課題的意思。啟發學生説出了這節課想掌握理解的問題:誰在守株待兔;為什麼要守株待兔;最後結果怎麼樣?然後整節課教師引導學生圍繞這三個問題進行教學,脈絡清楚,促進了學生對寓言內容的理解。

2、重點突出,目標明確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4個生字。會寫3個字。(株、樁、滋、躥)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教學難點是通過學習課文,懂得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的道理。

尤其是王曉丹老師,她巧妙地從解“守株待兔”之意到究“守株待兔”之源,再到拓“守株待兔”之境,視頻形象,圖畫精美,讓學生經歷了一個自己排列組合語言的過程,這也是一種含創新因素的語言練習方式,同時又較好地理解了課文的內容。

3、抓住細節、對話文本,實效教學。

三位青年教師能引導、組織學生抓住關鍵詞語讓學生品讀、體會,重難點突出。如對“竄”“撞”“樂滋滋”處理得比較好,並能引導學生通過比較,體會、積累一些優美詞句,如“又肥又大”等。如:第三節《守株待兔》,簡單的一個“躥”字,體現出教師慧眼獨具。王老師抓住這些細節,首先讓學生通過看兔子快速從樹林裏躥出來撞死的視頻,在討論中理解“躥”的特點。提問學生野兔為什麼慌慌張張地躥出來?再讓學生想象野兔竄出來的原因,兔子的心情怎麼樣,理解的基礎上去讀。從而讓學生明白種田人撿到野兔完全是一種偶然。接着把兔子的圖片貼在板畫的'樹樁旁邊,勾勒出“躥”的背景,再通過“樂滋滋”這個詞語讓學生體會着讀句子,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但是,我認為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若能注意一些小問題的處理技巧,將是更高效的課堂教學範例。

例如:應多加強學生的朗讀訓練,通過課文的反覆誦讀,引導學生在自主閲讀中自我感悟和體驗,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並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讓學生從中受到教育和影響,而不是由教師直接歸納出示這則寓言的寓意。

此外,在教學寓言課例之前,教師要多蒐集寓言應怎樣進行教學方面的資料,在瞭解文本特點及研究教法的基礎上再進行備課,寓言的特點就會鮮明許多。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 篇5

《畫雞蛋》是一篇選學課文,顧老師把自主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把自主學習的空間留給學生。下面就結合自己的聽課體會,談談自己對這節課的看法:

1、教學中注重興趣的激發。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避免枯燥性,顧老師在揭示課題後來了個質疑: “讀了課題,你的小腦袋裏有什麼問題呢?”學生的思維一下子活躍起來。如學生知道達芬奇畫雞蛋後,顧老師特意在激趣導入的部分,安排了介紹達芬奇的事蹟和作品這樣確實調動起了學生的積極性。

2、教學中重視學生讀的訓練。顧老師讓學生反覆讀重點句子,在讀中理解,讀中揣摩,讀中品味,讀中有所感,讀中有所悟,讀中進行簡單的積累指導感情朗讀,由於學生小,所以,顧老師更多的是指導學生把某些重點詞加重語氣的讀法引導和滲透。要在學生懂得怎樣讀的基礎上,再入情入境地讀,具體實施時,顧老師注意形式多變,或評或讀,或指讀或練讀,或齊讀,在讀中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情感。如一開始顧老師僅僅抓住達·芬奇開始學畫雞蛋的態度和後來的不同態度入手,抓住“不耐煩”和“用心”讓學生結合實際理解,並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裏感悟。然後顧老師又趁機問:“達·芬奇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呢?進而出示老師的話,讓學生讀,又在投影下讓學生進行觀察兩個雞蛋的異同來感悟老師的話,由此深入淺出,解決了難點。整個教學環節,顧老師都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都呵護學生的個性,都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 篇6

整個教學活動突出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五個一”。

一、創設氛圍貫穿一個情境。

全課始終圍繞着“到大森林裏的動物王國去玩,瞭解動物們是怎樣過冬的”這一情境而展開。課的開始,教師戴上動物頭飾,讓學生形象地感知到我們與動物關係非常密切,渲染了課堂氣氛。隨後,教師用親切的語言,形象的畫面把學生的思緒、情感帶入了動物過冬的神祕世界。學生帶着想知道動物是怎樣過冬的慾望,積極主動地到課文中找答案,很自然地投入到對課文的學習之中。學生了解了課內知識後,教師又用“動物王國中還有很多動物呢,斑馬阿姨只記錄了幾個動物的過冬方法,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朋友的過冬方法嗎?”這樣的語言,把學生的視野又帶入了課外更廣闊的動物世界。此時,學生彷彿置身於動物的王國裏,隨後,學生興致極高地模仿着各種動物進行對話交流。教學情境的創設,目的在於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是新課程改革對語文教學提出的重要內容之一。整個教學過程貫穿一個情境,調動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始終感到這不是在嚴肅的課堂裏學習,而是在充滿樂趣的動物王國裏暢遊。學生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真正體驗到了愉悦的情感。

二、能力訓練突出一條主線。

這條主線就是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本課內容非常淺顯,動物過冬的方法都是通過小動物間對話交談的方式交待的,學生只要通過讀書就能獲得這方面的知識。這類科普知識的小文章,很容易上成自然常識課,把教學重點放在學生掌握動物過冬的方法這一知識點上。語文課的重要任務是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新課程改革把口語交際訓練作為低年級語言訓練的一個重點。為此,姬老師把本課教學重點定位在口語交際的訓練上。這項訓練分兩個環節進行。第一個環節是課內訓練——基本訓練。組織學生先按照原文想象動物説話時的神態、表情,模仿動物進行朗讀的訓練。在充分讀的基礎上,再在小組內分工合作,分角色進

行口語交際訓練。學生基本掌握了本課口語交際訓練的基本要求(有禮貌交談,説清楚要表達的內容——動物過冬的方法)。在此基礎上,進入第二個環節課外訓練——提高訓練。在這一環節,首先組織學生拓展交流各種小動物的過冬方法,然後,讓學生遵循課文中小動物對話的框架,自己組織語言説清某一小動物的過冬方法,隨後,同桌間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課內外知識兩個訓練環節的安排,遵循了學生能力形成由低到高的規律,體現了能力培養的漸進性。

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學生基本掌握了口語交際的方法,並具有了進行簡單口語交際的能力。

三、促進發展留有一定的空間。

《標準》在前言的'基礎理念中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在“教學建議”中又重申:“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這就明確了學生在語文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體現了語文教學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在《標準》思想的指導下,姬老師設計的教學活動,多處給學生留有發展的空間。

1、教學內容開放。教學不侷限於教材內容,適當補充教材中沒有而生活中學生知道的一些動物過冬的知識,以此來豐富教學內容,拓展課外知識。

2、思維空間開放。學生在想象課文中小動物説話時的神態、表情、聲音、動作方面,不受任何限制與約束,大膽地去想象、去創造。在拓展課外訓練方面,學生的想象空間更加開放,在不違背動物過冬方法這一客觀事實的前提下,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所想去説,按自己的創意去表現,按自己的優勢去發揮。

3、拓展知識空間開放。在拓展不同動物過冬方法這一知識方面,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蒐集資料,瞭解不同動物過冬的方法。課上給學生提供展示知識的空間。

4、評價標準開放。教師堅持以評價促發展的原則對學生活動進行評價,特別是對口語交際訓練過程的評價,體現了評價標準的多樣性。師生從不同角度進行評價,以鼓勵性評價為主,注重張揚個性,對想象力、創造力、表現力出眾的學生給予肯定和表揚,鼓勵學生敢於追求與眾不同,敢於標新立異。

四、學習方式體現一種結合。

即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結合。在課內知識學習、能力訓練與課外知識拓展、能力提高訓練兩個環節中,都是在學生自主學習個體活動的基礎上,帶着自學自練的收穫,再在小組內或同桌間進行分工訓練、合作交流。這種學習方式的結合,有效地促進了學生主動參與、全員參與、全程參與、全面參與學習活動,使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五、人文教育滲透一種思想。

教學中,無論是教師與學生談話時的語氣、表情、聲調,還是學生模仿動物對話時的合作、演練,都滲透了尊重別人、文明處事、禮貌交談的思想教育,給學生以人文思想的啟蒙教育。

總之,這節課較好地體現了新的教學思想,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是在遊戲中歡暢,在情趣中漫談,在快樂中體驗,在自主中思考,在合作中演練,在參與中發展。教師的角色是參與遊戲,引導訓練,駕馭課堂,服務學生。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 篇7

這次聽了二年級兩位語文老師都上了《小動物過冬》,這兩節“同題作課”讓我感受頗深。《小動物過冬》這篇課文極富童趣,貼近兒童的生活。這是一篇擬人體的童話,本課的教學重點在於瞭解小動物不同的過冬方式,同時在情感目標上要滲透同伴之間相互關心的情感。這次兩位老師課前都做了精心的準備,課件非常精美,一個個動物頭飾等都牢牢抓住了孩子們的眼球。板書設計也比較新穎。下面我主要來評一評孫燕老師的這節課。

聽完課後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孫燕老師對整個課堂的`把握又更上了一層樓。她用精美的課件吸引學生,用生動的語言去感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地朗讀,讓學生走進小動物的世界和小動物們共歡樂,同時在開心愉快中學到了小動物們過冬的各種方式,及為什麼要這樣過冬的知識。

整堂課的教學中,最大亮點就是讀。表演讀、指名讀、分角色讀、齊讀多種讀的方式讀出了孩子們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自己獲得情感體驗,有層次性,為學生個性化學生提供廣闊的平台,抓住文中的詞語讓學生品讀,方法較好。

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頭活水。課文中只介紹了三種小動物的過冬方式,但這三種過冬方式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過冬方式”,進行課外延伸,使學生學到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培養學生喜愛圖書、樂於課外閲讀的好習慣,從而激發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

總之,語文教學的本位就是重積累、重感悟、重讀書,孫老師努力把握住這一點,讓這堂課上得有聲有色,有情有趣,讓學生真正地愛語文,懂語文,讓語文課成煥發生命活力,成為學生的樂園。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 篇8

張校長:呂老師執教的人教版標準實驗教材第三冊第11課《我們成功了》,描述的是xxxx年夏天的那個不眠之夜,我們十三億華夏兒女為之自豪,激動的北京申奧成功之後的沸騰景象。非常具有時代感。表達了中國人民熱愛奧林匹克運動,維護祖國的榮譽,發揚奧林匹克精神的思想感情。從教學目標制訂準確,重點突出。課文中,作者以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描繪了北京申奧成功這一歷史重要時刻。課文中的每一句話,都浸泡着作者濃濃的愛國情。古老師正是抓住了這一特點,確定學習目標為:

1、認識18個生字,書寫兩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申奧成功後人們的歡樂、激動和自豪。對本課的知識目標和情感目標都做出了簡潔而明確的制訂,體現了教材的特點,符合學生年齡實際和認識規律,難易適度。教學目標明確地體現在之後的每一教學環節中,併為識字和朗讀這兩個重點內容保證了充分的時間。

王校長:呂老師教學過程井然有序,思路清晰。這堂課的整個教學以“情”為主,在讀中感悟,教學的思路明晰,線條簡潔。教學結構的安排分為創設情境——學習生字——指導朗讀——指導書寫四個大環節,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時間分配也比較合理。給了學生充分活動的時間。

賈主任:從生字的學習和朗讀的`訓練中,都能看出循序漸進的層次,比如從詞語“不約而同、幾十萬、聚集、”;到句式“人如海,歌如潮”;再到句羣“我們成功了!”“我們愛北京!”“祖國萬歲!”老師的指導是層層深入,為學生的感情抒發搭建了一個寬鬆的平台。

王xx老師:良好的教學效果。這堂課,讓孩子們增強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藉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利用圖畫、語言、音樂來再現、描繪、渲染情境,化無形為有形,化抽象為具體,再讓學生走進文本,收到了預期效果。

陳xx老師:最後提出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對孩子回答問題後或朗讀後的評價,還應該更多樣化一些,更真誠一些。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 篇9

這是一篇科普短文。課文采用擬人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敍述方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態和與人的利弊關係。文中始終不點明“我”就是水,而是通過水的形態變化和與人類關係的描寫,讓讀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一、目標定位準確

朱碧老師根據課文的特點和學情,把本課目標定位:

1.認讀並理解“莊稼、灌溉、淹沒、暴躁、沖毀、災害”等詞語。能正確、規範書寫“池、浮”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聚焦動詞,通過學習,讀出水娃娃不同形態的變化。

3.初步瞭解課文主要內容,藉助微課自主學習“雹子”,知道水在一定條件下會變成汽、雲、雨、雹子和雪;能借助板書介紹水娃娃不同形態的變化。

二、教學方法科學合理

為了達成上述目標:在學習詞語時,周老師採用了‘’圖文對照法‘’、‘’情境識字‘’、‘’’歸類識字法、變序教學法,讓學生在形象思維中,在濃厚的興趣中學會了新詞。而且,周老師並沒有走走過場,而是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指名讀、開火車讀等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不斷地強化中記住了這些字詞。

為了讓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更為了讓學生深入瞭解課文,瞭解水娃娃不同形態的變化,周老師採用小組合作形式、藉助音量示意圖,讓學生用不同的讀法讀出不同形態下水的變化,並抓住了‘’落,飄,打‘,這三個字,通過調換位置,讓學生體會到了科普作品中用詞的準確性。

對於‘雹子’這種事物,南方的`孩子不太瞭解,老師藉助視頻,讓學生認識了雹子。我相信,由於這堂課上週老師運用了多種方法,本堂課的目標得到了有效的落實。

三、課堂突出雙基教學

雙基就是’字詞句段篇,聽説讀寫‘’,這是我們老一輩教師對於語文教學目標的概括。這節課裏,朱碧老師在教學中很關注字詞句段的學習,關注聽説讀寫能力的培養。

四、課堂充滿藝術性

周老師的課堂結構緊湊,以‘’變魔術‘’貫穿整堂課,使得課堂猶如一篇形散神不散的散文,渾然一體。

板書圖文並茂,有圖有文字,既形象又有趣,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幫助了學生對於課文內容的把握。

語言温柔,節奏慢,很適合小孩子,周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顧及不同層次的學生,體現了一種人文關懷,很讓人感動。

對於本堂課,我也有幾點看法,提出來拱大家研討:

1.在學生學習課文後,可以問問學生課文裏還有哪些句子不好讀,帶着學生讀讀,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只有在熟讀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理解課文。

2.認識雨、雹子、雪的時候,學生在説還想知道雪的時候,老師直接忽視,對於南方這些小孩子,這材料是不是需要準備。

3.‘’落、打、飄‘’,為什麼不能調換,學生説不出原因,老師要告訴他們。

4.給學生示範寫字,自己一定要寫好。展示學生書寫的時候,拿筆修改一下,給學生直觀形象,起到真正的示範作用,以提高學生寫字能力。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 篇10

大家好,對於葉老師上的《紅領巾真好》這節課我主要關注的是單要素評價裏邊的時間調控。eepo單要素評價時間調控主要關注的是老師上課時時間怎麼把握的,有沒有達到預設的要求。就葉老師這節課我主要從以下方面來談。

一、教案預設時間

從教案來看,整節課分了五個部分。第一部分談話導入預設3分鐘,第二部分初讀生字葉老師預設了12分鐘,第三部分再讀感悟葉老師預設了16分鐘。第四部分寫字指導葉老師預設了8分鐘,第五部分佈置作業預設了1分鐘,一共是40分鐘。

二、預設的合理性

下面我分析一下這樣預設時間的合理性

1、教學的'第二部分是初讀生字。這部分內容是幫助學生克服生字關的,使學生能把生字讀得準確熟練。因為把生字讀得準確熟練是學習理解課文的基礎。所以這部分就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來進行練習的。葉老師把這部分預設12分鐘是合理的。

2、第三部分是再讀感悟,這部分需要花費一定長的時間來讓學生理解課文,葉老師預設16分鐘是合理的。

3、其他環節如第一部分談話導入、第四部分寫字指導、最後一部分佈置作業時間預設也是較合理的。

三、實際操作時間把握

1、談話導入用時2分鐘,提前1分鐘

2、初讀生字用時12分鐘,正好。

3、再讀感悟用時21分鐘超時5分鐘,這部分可能葉老師對於朗讀指導比較細緻所以用時比較多一些。

4、寫字指導5分鐘,提前3分鐘完成。

5、總結作業和時1分鐘

6、總體超時1分鐘。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 篇11

《稱讚》是一個有趣的小故事,課文洋溢着時代氣息,藴含着豐富的人文精神,文質兼美、語言典範,既能使學生學習語言,又能使學生受到思想上的啟迪。田老師能抓住課文的重點和難點,以生為本,以疑為線,以讀為本,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體會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

一、 創設情境,激發學習生字詞的興趣

田老師能抓住兒童好奇心強的特點,把握時機,把學生帶進喜聞樂見,貼近兒童生活的情境中。例如她在學習“刺蝟”和“小獾”這兩個生詞的時候:“故事中的主人公有哪些?請大家把它們叫出來。大家要把它們的名字叫準確叫好聽了它們才肯出來哦。”在這裏老師以富有童趣的語言激發了學生學習生字詞的興趣,符合低年級兒童喜歡小動物的特點。在學習“泄氣”這個詞的時候:“小獾做這個木凳容易嗎?它可能在做的時候(弄破手指、滿頭大汗……),誰能看到小獾這時的表情呢?”學生此時就充分發揮想象回答“垂頭喪氣”、“失去信心”、“泄氣”。這時田老師又問“在生活中你們有沒有出現過泄氣的情況?”這樣一個設計,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生動形象地體會到泄氣的含義。

二、以生為本、朗讀感悟。

在以學生為本的`新課改中,提出了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自主、合作、探究”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稱讚》一課的執教中,田老師採用範讀、自由讀、個別讀、集體讀、分角色讀、扮演讀等形式指導學生朗讀,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在品讀的教學環節中,田老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找出小刺蝟稱讚小獾的句子,讓學生個別朗讀“你真能幹,小板凳做得一個比一個好!”通過老師的點評,讓學生注意讀好“真能幹”“一個比一個”這些重點詞,在這裏巧妙地教給學生朗讀的方法。然後讓學生小組讀、集體讀,讓學生評價,老師在評價中稱讚和表揚學生,給學生帶來了好心情,師生起到互動的作用,也為培養學生的朗讀開了綠燈。這一步教學環節很紮實,切實體現為培養朗讀能力而設計。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具體感受課文中的真情。接着,田老師又抓住了小刺蝟和小獾對話的其它句子,培養學生從朗讀到感悟。如: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蝟為什麼還要稱讚他呢?田老師抓住了“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認真”這句話,引導學生理解肯定別人的認真態度;又如“小刺蝟走到小獾身邊,拿起板凳仔細地看了看”,她引導學生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在我有點兒泄氣的時候,是你稱讚了我,讓我有了自信”。設問你懂得了什麼?應該怎樣讀?培養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自信心;“瞧,我已經會做椅子了”,這裏引導學生明白從粗糙板凳到會做椅子,這一過程,是被小刺蝟稱讚後,小獾才有這麼大的成就,這是來之不易的。田老師根據課文對話鮮明、有利於培養朗讀的優勢,抓住讀好對話訓練為突破口,採用了分角色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品讀和評議,在讀中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創新思路,讓學生自讀、自悟、自得,能切身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體會句子藴含的真諦,用內心的情感、有表情地朗讀課文,真正達到品讀感悟的台階,使學生受到美好情感的薰陶。

三、實踐活動、拓展思維

田老師為學生設計了實踐平台:自己寫生字,同桌間相互評一評,哪個字寫得好,誇同桌的優點。這讓學生在鞏固生字的同時又親身體會了稱讚與被稱讚。

另外有一個教學亮點值得一提:在初讀課文時讓學生讀完一遍的站起來讀第二遍,讀完第二遍的坐下來讀第三遍,讀完三遍的舉起手讀第四遍。這一教學設計新穎獨特。不僅讓老師瞭解學生自由讀課文的進度,又激起學生讀課文的樂趣。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 篇12

今天,有幸聆聽了××老師的《紅領巾真好》這堂課,覺得××老師人長得真漂亮,聲音真好聽,對學生真温柔,在此我也想説聲“××老師真好”!你們年輕真好!

《紅領巾真好》是人教版國小語文教材第三冊第七單元的第2篇課文。這個單元以環保為主題。本課是一首清新優美的兒童詩,內容貼近兒童生活實際,語言生動活潑。整篇課文采用了擬人的手法,為人們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潑、動人的畫面,唱響了一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與愛的讚歌。××老師今天進行的公開教學是第一課時。在這裏我談談對這課時的一些想法:

一、重點突出,夯實基礎

二年級第一學段仍然強調識字寫字是重點。這篇課文的生字較少,教學時,××老師捨得花時間抓好識字、記字、理解詞語的環節,課堂採用多種形式識字記字,例如:個人讀,小組讀,摘蘋果的遊戲,隨文讀,特別是“巢”字的字形演變過程,在音形畫的配合下的視頻,形象生動,利於學生理解識記。詞語認讀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如在教學“嘰嘰喳喳,蹦蹦跳跳”時,讓學生説説發現了什麼,由此理解字的構造特點,偏旁表義的情況。

二、讀中理解,注重語用

雖然這首是隻有3節,很簡單,但××老師教的卻不簡單。在詞語教學環節中,××老師就賦予詞語感情色彩,特別注意讀好“嘰嘰喳喳、撲稜稜、機靈”這些重點詞,讀好語氣,讀出感情。讀課文時,至少讀了3遍,不同的讀書都有不同的要求。一環扣一環,步步深入:初讀兒歌,注重字音,讓學生用生字組詞,做到字不離詞;再讀兒歌,在句子中理解詞語,AABB式詞語,做到了詞不離句。例如,對“嘰嘰喳喳”的理解,四張小口放在一起很熱鬧,用兒歌的`形式進行;又如:對“蓬鬆”的理解,先出示圖片進行理解,再讓學生聯繫生活,組詞語理解:蓬鬆”的( )。這樣讓學生做到生活與語文的有機結合,語用理念得到彰顯,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後讀兒歌,讓學生思考,紅領巾為什麼要放鳥巢呢?紅領巾究竟指的誰?讀完以後,大家都明白了,紅領巾指的是少先隊員。就這樣既回答了開始讀題時提出的問題,又幹脆利落的點明課題,迴應全文,完成了第一課時讀文識字的任務。

三書寫指導, 步步到位

二年級的學生雖然有一定書寫基礎,但是××老師還是進行了很紮實的書寫指導:看結構,看高低,學生書空。別看本節課××老師只選取了“躍”和“捉”二個字進行書寫指導,她是有深意的。目的是讓學生對足字旁和足字進行區別,突出書寫重點筆畫,為學生能寫出正確、美觀、大氣的字打下基礎,養成習慣。

這是一堂成功的課,但是我還要在雞蛋裏挑一丁點骨頭。“撲稜稜”是個象聲詞,它是有小鳥扇動翅膀發出的聲音,老師在課堂上可否讓孩子也扇動一下雙臂“撲稜稜”一下,既用肢體語言理解了詞語的意思,也能讓孩子們放鬆一下?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 篇13

欣賞了高老師執教的《三個兒子》,最大的感受是該老師的“用心”、“用情”。老師的精心設計。

1、教材處理得當,教學目標達成度高

本課的教學以“導入新課讀好課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輪讀課文初識三個兒子”“質疑解惑聚焦一個兒子”“總結課文引發思考”這五個環節的教學,脈絡清楚,循序漸進,遵循低年級國小生學習規律。學生通過學習,能認識生字、會寫要求會寫的字,帶有生字的詞語,能讀正確讀通課文,理解課文,懂得要孝順媽媽的道理,有效的.達成預定的教學目標。

2、教學手段多樣,課堂氛圍活潑愉快。

老師的設計是精心的,課堂呈現出來卻不露痕跡。如老師的課前談話,看似隨意,其實是為生字的學習做鋪墊。生字的學習中使用課件,用動態的演示,以及讓學生動手做一做動作的方法,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形象理解了“拎”“沉甸甸”的意思。又如體會那“一個兒子”的內心時,教師巧妙地運用演一演的方法,孩子們通過表演再現了課文的內容,昇華了人物的情感,從而將課文的難點輕鬆突破。在課堂上,教師沒有過多的講解,而是引導孩子們主動參與,在平等對話中,學生的學習是愉悦的。

如果老師在每節語文課上,都能進行紮實的訓練,孩子的語文能力將不斷得到發展和提高,為其今後的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 篇14

3月16日的教研組活動時,我們組教師一起觀看了《郵票齒孔的故事》這節課。這篇課文是第四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講的是一個由發明家阿切爾身邊的偶然小事引發的發明故事。 在這節課上學生能夠積極發言,動腦思考,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明過程中受到啟發。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於發現,善於探究。教學中,老師注重了以下幾方面:

一、結合生字的特點,運用不同方式教學生字

生字教學是低段學生的重點。再結合漢字的特點進行字義的教學,比如用“圖片”的方法教學“倫敦”,藉助動作讓學生了解“裁”“撕”這兩個動作,比較法學習裁、載、載,把抽象的生字形象化了,輔以老師生動的動作,使得課堂呈現生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十分高漲。這一段的教學,十分緊湊,乾脆。字理教學齒。理解仍然的意思。

二、讀的訓練比較紮實

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讀感悟的重點,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了多種方式的朗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體會。順利突破了課文的難點,感悟了故事背後藴涵的道理。

三、學習運用量詞,通過講笑話明白不亂用,不省用。説話用而且説話。

四、寫字時間不充分。

總髮言次數55人次,發言人29人,發言率76.3%,發言四次的有3人,3次有5人,2次有8人,一次有13人,集體讀課文,認字6次。參與率高。設計了説話訓練。讓每位學生參與,暢所欲言。教學中,重視口語表達能力。使學生養成敢於發言的一種手段。這樣學生思維被調動。課堂氣氛也活躍課堂效果會提高。 培養學生積極發言的習慣,不僅是新課程倡導的,也是對學生的一種負責。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 篇15

郭老師和高老師在教學《雷雨》一課時備課充分,充分利用課本資源,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積累鞏固生字。

一、多種形式,認讀訓練紮實到位。

識字教學本身枯燥無味,反覆單一的認讀很難吸引注意力不夠持久的二年級學生。這兩位老師深諳兒童心裏,採用多種形式認讀:男生讀,女生讀,開火車讀,男女生接讀,互相看着讀,做動作讀,師生讀。變化多樣的認讀,讓孩子們眉開眼笑,興味盎然,樂此不疲。快樂的認讀中,孩子們牢牢地記住了生字的準確讀音,不知不覺中體會了生字的含義。

二、聯繫生活,語言訓練不着痕跡。

語文學習離不開生活實際,尤其是對知識儲備不足的二年級學生,只有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他們的知識儲備才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教學“壓”“垂”等字時,教師啟發學生回憶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學生提供語言訓練的`平台。老師鼓勵的微笑,激勵行的評價更是使學生暢所欲言,敢於表達,樂於表達,不着痕跡中語言訓練,紮實到位。

三、適時評價,學習興趣濃厚。

兒童世界是情緒化的世界,外在的刺激直接影響兒童的情感,而積極的情感能夠使課堂充滿人文魅力。一個好的教師應該把握好學生的年齡特徵,在學生學習時,給予適時、適當的鼓勵、表揚、讚許,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悦,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 篇16

本學期我們工作室開展了多次活動,我也拜聽了多位老師的課堂。其中,對陳偉老師的研討課《回聲》印象頗深,因我本學期也執教二年級語文,故尤為細嚼陳偉老師的教學風格,她親切不失中氣的課堂語言,活潑而具有張力的課堂氛圍,精巧的教學安排和紮實的字詞教學都值得我們細細深思回味。

一、語言文字訓練到位。

二年級的字、詞、句訓練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本節課在這方面的訓練有獨到之處。例如:水的波紋是怎樣擴散的?問題提出後,陳老師出示了一段原文:“青蛙媽媽帶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撿)起一顆石子,(扔)進河裏,河水(激)起一圈圈波紋。波紋(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蕩)回來。”並且,在黑板上畫出了波紋的形狀,直觀生動的使學生記住了波紋的意義。在語言環境中訓練字、詞、句,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語言文字訓練與認識事物統一起來,並且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這裏的“跳”、“撿”、“扔”、“激”、“碰”、“蕩”等一系列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學生都在反覆誦讀和體會中確切理解並掌握了。這樣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學生的收益是很大的。

又如:陳老師對青蛙叫聲的語氣詞進行重點講解,重複練讀三句話,引導學生體會“哪”,“吧”,“哩”這三個語氣詞的作用。這個環節把語言文字訓練、思維訓練和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體現了教師明確的訓練意識。

二、朗讀能力訓練到位。

整節課,根據教學重點和訓練需要,教師設計了“配樂範讀”、“指名朗讀”、“小聲齊讀”、“自由練習讀”、“有感情地讀”等訓練方法,學生經歷了一個由“自讀”——學讀——練讀——美讀”的提高過程,訓練步驟和層次清清楚楚,這一點是非常可貴的。

朗讀教學是國小語文最重要、最經常的訓練項目,低年級就應該打好紮實的基礎.在這點上,張老師循循誘導,以讀貫穿始終,重視朗讀能力的培養,並且有要求、有層次、有目標地一步一步落實,這是難能可貴的。

三、字詞教學紮實而有新意。

這節課,陳老師富有創新的給學生提供了兩大寫字法寶:魔法圈,魔法棒。

在練寫“影,倒,遊”這三個生字時,陳老師詳細講解了字詞的結構,需要注意的筆畫,並且示範寫字,師生合作共同將這三個字送入田字格。在魔法圈、魔法棒的神奇魔力下,學生們寫起字來更有趣,更規範。當然,肖雲霖老師也指出魔法圈、魔法棒的運用既有幫助學生寫字規範化的積極作用,同時也可能造成學生對寫字模式的形式化,不利於對字詞的識記,影響日常寫作的實用性。

總之,陳偉老師這堂研討課既突出了教學重點,體現了教師導讀的思路,又簡明實用,各項訓練都能到位,是一篇值得學習和研究的好課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71yg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