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優秀]語文評課稿

[優秀]語文評課稿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編寫評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評課有利於幫助和指導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形成教學風格,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如何把評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評課稿,歡迎閲讀與收藏。

[優秀]語文評課稿

語文評課稿1

文言文閲讀是一塊硬骨頭,需要慢慢啃,反覆練。考試技巧的訓練,高三文言文複習肯定要進行,但一定要有明確的目標,有針對性,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訓練,才有效果。對翻譯題,許多師生也很重視,但結果不妙。

李冬慧老師對文言文複習,提出以下幾點想法:

一、突出複習重點,強化翻譯訓練。文言文翻譯題是一種綜合性考查,它涉及到的文言文常見語言知識(或現象)包括實詞的一詞多義、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常見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等等。把翻譯作為文言文複習重點,能以點帶面,突出重點,這是符合學生實際的。做翻譯訓練時,應注意

(1)重視朗讀。利用早讀時間,有計劃地讓學生多課本上的文言文,適當地讀一些課外的篇目,如《史記》、《古文觀止》中的篇目,多讀能強化語感。

(2)重視筆頭翻譯。筆頭翻譯講究表達的規範性,講究表達嚴謹語言流暢,而口頭翻譯往往忽視這方面的要求。筆頭翻譯可以放在課前5分鐘進行。

(3)重視文言文常見的語言現象的反覆梳理。命題者選擇文言文翻譯句是獨具慧眼的,他們往往選擇那些帶有重要的文言現象的句子,並且將這些重要的文言現象列為大學聯考閲卷的採分點。做翻譯題時,老師要引導學生關注這些文言現象,並要求學生在答題時把它們很好地體現出來。每次答題後,應要求學生自覺歸納總結,以求強化。

(4)重視培養聯繫語境推斷句意的能力。有的學生在做題時,會因為眼前的一片樹葉而擋住一片森林,會因為一兩個難詞難句而不能快速順利地理解全文的意思。訓練時,老師要讓學生明白句段篇的'關係,使他們能結合上下文推斷句子意思。

二、精講多練,強化解題要領。強調老師的“講”要精,要及時。講,要抓住要害,讓學生明白失分原因。在學生明確了文言文考什麼、怎麼考,複習什麼、如何複習,做什麼題、如何做後,設法讓學生多練。

三、強化文言文的解題要領。閲讀文言文時,首先要整體把握文意,對個別難詞難句,不要糾纏,做個標記,暫且放過。其次要善於藉助語境,藉助題干與選項,揣摩文意,在答題時,可以先做第4小題,再做前面的實詞虛詞題和信息篩選題。至於,做實詞詞義判斷題時常用的代入法、語境脈絡、字音字形、語法位置、成語比較法等判斷法,做虛詞題時常用的詞性、位置、意義、語氣、搭配等判斷法,做信息篩選題時常用的排除法,做文章內容的分析與概括題時常用的命題思路的判斷方法等等。

李冬慧老師提出的以上建議中肯,實在,可操作行強,也為後面文言文的複習開了好頭,確實值得我們借鑑。

語文評課稿2

酈道元的《三峽》這篇散文,富有詩情畫意,佈局自然,思路清晰,搖曳多姿,融情於景,的確是一篇美文。封瀟老師就以“美”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品中悟,悟中學。老師通過引導,學生讀得多,説得多,老師適當的點撥,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得到美的體驗和情感的薰陶。封瀟老師的這節課有以下這些亮點:

一、反覆朗讀,感受美景

在“誦讀課文,感受美景”這個授課環節,教師授以“誦讀方法”指導,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語氣和感情。通過學生聽教師範讀,學生展示朗讀,教師引導再讀、全班齊讀的形式,在誦讀的過程中感悟,為進一步理解課文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構思精巧

教師課堂教學設計共四部分,識文、尋景、繪景、寫作收穫,教師課堂上注重引導學生賞析和品味。

三、品味語言,賞析美景

“尋景”是本課教學的一個亮點,教師請學生從文章中尋找三峽的美景,由“峽”字引入,“峽”即兩山夾水,奇妙引導學生明確文章的美景即山和水,然後利用“我從文中的.......話看到了.............景的句式,讓學生暢所欲言,尋找美景,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抓住句中關鍵詞分析山水特點,指導學生朗讀,並解決重點字詞的意思,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地位,突出“對話式”的教學特色。

教學建議:

1、根據學情,合作交流,理解文意這一環節不可忽視。七年級學生應學會利用工具書和課下注釋,以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圈點批註,補充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在班內提出,然後學生討論解決,教師適當點撥,同時引導學生劃出本課的重點字、句,學生讀懂了文言文,理解了基本內容,才能進行分析文章內容。可是公開課上由於時間的問題,如何處理還字詞和文意的理解還真是有些困惑!

2、在品味語言,賞析美景,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從寫作手法、風景、語言三個方面來追蹤“美點”,重點探究三方面的問題:

(1)文章先寫山後寫水,寫山抓住了什麼特徵,用什麼方法來寫。

(2)寫水時怎樣安排四個季節的'順序,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安排順序?

(3)寫三峽四季景色中有許多精彩的詞語,你能找出這些具體的詞語,以此來賞析各個季節的美景嗎?學生通過這個環節對本節課的學習有系統、完整、深刻的印象。並且體會到作者在本文的多種寫作技巧,更接近了語文學習的最高境界:鑑賞和審美。

3、在初讀課文的環節中,學生對同學的朗讀進行了評價,因為是初讀,所以更應該側重於對字音、斷句、節奏的把握方面。而在聽了教師範讀以後,可以側重於對情感的指導。所以教師的配樂範讀這一環節是不是應該放在理解文意之後,或者放在“品味語言、賞析美景”之後。這樣以來學生的朗讀才能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進行。

語文評課稿3

這篇課文是一篇美文,作者以生動、形象的語言,展現了一幅秀麗的田園風光圖,具體描繪了月亮灣從村前到村後的美麗景色,讀此文猶如在文中走,從而也使人們深切地感受到社會主義新農村一派生機勃勃的動人景象。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藉助教材,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語感,體會月亮灣景色的美麗。教者利用多媒體有效地和語文教學有機的結合,引導學生走進月亮灣,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在語境中感悟月亮灣的美麗,體會這個小村子裏到處充滿欣欣向榮的景象。

侯慧娟老師這節課上的很生動活潑,能緊扣本課制定的教學目標。巧妙地突破了課文重難點,通過教者生動的語言和電教的充分運用引導學生走近月亮灣,從而一步步的體會村子的美麗。

1、真正體現了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相結合。

在學習類似與寫景之類的文章時,想象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光靠學生的空想是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侯老師正是注意了這點,利用多媒體這個很好的渠道,採用出示圖片,播放音樂、標註重點句子中的關鍵詞語等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朗讀,幫助學生體會到文中的美景,從而自發地讀出文中的美感。這樣既增加了學生的形象思維,也沒有忽視學生自身對文本感知,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互增互補。

2、抓住關鍵詞,通過反覆讀,理解課文內容。

聽完侯老師課的最大感受是全文抓住了關鍵詞“美麗”,它以這個詞貫穿與整個課文。比如在講授第二自然段時抓住“月牙一樣”、“繞着”等詞語,讓學生了解月亮灣的地形和地名的由來,體會月亮灣依山傍水,環境十分優美。再抓住“一羣羣”、“清清”、“燦爛”、“開滿”、“綠油油”等形容詞引導學生想象文字所描繪的畫面,感受月亮灣山清水秀,相應成趣的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3、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照顧差異,兼顧不同學生的需要。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侯老師在教學時注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如在教學第二段時以“你認為月亮灣還美在哪兒?”這一問題拋下去,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學習,在自由、形式各異的朗讀活動中讀讀、議議、評評、再讀讀充分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意境美,這樣較好地體現了自主學習、自悟自得的主體教育思想,同時,侯老師還能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設置不同的教學環節,層次分明,給不同學生創造發言的機會,使學生的個性和能力得到充分地發揮和培養。

語文評課稿4

今天有幸聽了我校郭xx老師的一節課,使我感受良多,下面簡單的説一説我的一些看法。本課是一首兒童詩,展現了孩子們在夏天的美麗遐想,洋溢着濃濃的童真童趣。語言淺近明快,親切生動,富有兒童情趣。課文精美的插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畫,展開合理想象,有利於理解詩意。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利用課文情境,加以音響效果,帶給學生愉快的情緒和舒暢的心情。讓學生在蟈蟈的美妙聲中,迅速產生對夏天的遐想。多媒體配樂範讀,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了夏天的美,對課文的嚮往自然產生,學生的學習熱情得以調動,學習興趣得以激發。為課文教學創設了一個很好的“樂學”氛圍,並且很快拉近了師生距離。

二、以人文本,張揚個性

郭老師充分利用文中“想變點兒什麼”的一問,啟開了想象的閘門,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想像空間。《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應該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學生的內心感受是豐富多彩的,不盡相同的。郭老師在教學時,充分尊重學生,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通過朗讀來交流,從中體會到的夏天的特點。在這一過程,展示了教師對教材的充分理解,和對學生的人文關懷,以學生為主,尊重學生閲讀中獨特的感受。

三、理解感悟,落在實處

有這樣幾個亮點:例如,對“透明的雨滴”的理解,老師讓孩子們觀察畫面,並用形象的語言描述“一陣風吹來,小雨滴在綠葉上滾來滾去,感覺怎麼樣?”學生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舒服”,然後指導朗讀,學生很自然地就能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朗讀中。在引導學生品讀感悟詩歌中優美的詞句時,郭老師的教學環節中有這樣幾個亮點:例如,對“清凌凌”這個詞的理解,郭老師沒有直接用語言表述詞語的意思,而是讓學生通過看圖描繪河水給自己的感覺,從而順其自然理解了詞意,並且送詞“清請的、清澈見底”讓學生積累,並讀出了感受;又如,在第3自然段中,“穿梭”一詞的理解是一個難點,學生僅僅憑靜態的圖畫並不能領會,郭老師採用的是把學生帶入情境的方法,由一位學生戴上“蝴蝶”,全班學生作為“花朵”,“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此時毋需多言,這一動作已經形象地幫助學生理解了“穿梭”一詞。同時,小“蝴蝶”們穿梭的快樂也感染了全班,使得學生得以在這想象的空間裏沉醉和抒發;在對課文重點部分的`品讀中,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體會小魚嬉戲的自由,雨點歌唱的快樂,帶給學生詩一般美好的意境,以“夏天來了,我想變成............”的句式,鼓勵學生進行再創造,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以讀促悟,激發學生創作的熱情,提升了詩的主題。

在本節課的整個教學過程中,郭老師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鼓勵學生通過朗讀、想象、表演、閲讀等多種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點燃學生情感之火,加上老師的投入,促使學生形成最佳狀態,情不自禁地走進文中,和文本進行心靈的碰撞。

語文評課稿5

從“課堂文化”這個維度進行觀察,觀察老師的功力、課改水平、教學藝術的感染力(語言造勢、文味營造、調控能力等)、影響力和精神輻射力;觀察學生參與學習的精神狀態和生命的張力,課堂的民主、和諧與平等,人人發展、全面發展的氛圍等。

1、詹老師從走進課堂開始,始終面帶微笑,語言親切,有親和力,能給學生予鼓舞,有很強的感染力,這本身就是一種課堂文化。

2、創設了4次口語交際的情境:①學習第6自然段時,讓同桌分角色扮演小松鼠和小主人,此時,他們會説些什麼呢?利用角色的互換讓學生入情入境地説;②學習第16自然段時,“我們心裏空落落的”,孩子們不易理解,這時創設情境“松鼠沒了,奶奶、爸爸、媽媽、我可能會説些什麼?”讓孩子們有話可説,説得精彩紛呈。③學習“空落落”一詞時,讓孩子們互相交流:自己什麼時候心裏也是空落落的?④讓同桌互相説一説“自己和養過的小動物之間發生的有趣的事兒。”

3、老師調控語言靈活多樣:“誰和小松鼠打打招呼?誰來多説幾句?誰會用英語打招呼?”“聲音大一點就更好了!”“很自信!再讀一遍!”“不少同學在書上批註,看來,同學們讀書的習慣非常好!”

詹老師整節課都在努力構建鮮活多元的課堂文化:

1、充滿人文關懷的精神文化:教學設計上,儘量去尋找能讓全體學生參與的`、有趣的活動;尊重、關懷每一個學生;關注了學生的個性張揚,有情感的老師和有情感的學生一起交融互動,構築了温暖如春的精神家園。

2、平等融洽的對話文化:有顯性對話;有隱性對話;創設了口語交際的情境。

3、關注課堂生成文化。

4、詩意的語言,文味的營造:老師調控靈活;以讀為本,讀佔鰲頭,文味濃濃。但整節課中關注全體學生做得還不夠。

標籤: 評課 語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n0o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