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西遊記》觀後感【推薦】

《西遊記》觀後感【推薦】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西遊記》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西遊記》觀後感【推薦】

《西遊記》觀後感1

讀了《西遊記》這本書後,我知道了做任何事情只有誠心誠意,永不放棄,才能實現最終的願望,就像唐僧師徒那樣,克服了千難萬險,最終取得了真經。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唐朝高僧玄奘在西天取經的過程中收了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天蓬元帥下凡的豬八戒;捲簾大將下凡的沙和尚,分別為自己的大徒弟、二徒弟、三徒弟。他們在去西天靈山的途中克服了重重困難,一共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到真經,功德圓滿,修成正果。唐僧被封為功德佛;悟空為鬥戰勝佛;八戒為淨壇使者;沙僧為金身羅漢。

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孫悟空。因為他不但本領高超、能言善辯、尊師重道,而且有猴子的天性、頑皮可愛;我對唐僧有意見,因為他人妖不分,悟空好心救他,唐僧不但不感激,反而多次誤解悟空,還時不時念念緊箍咒懲罰悟空,直到看到了妖怪的真面目才想到了悟空的種種好處。

讀了這本書,讓我知道了什麼叫堅持就是成功,正是唐僧師徒的真誠和堅持感動了上天,這才取得了真經。我不禁聯想到了我自己,經歷了一點點的困難,就不願意繼續了,不是主動去找解決的辦法,而是直接放棄或生氣了;師徒四人在取經的路上遇到多少比自己厲害的妖魔鬼怪,碰到多少威力無比的武器,當然也有很多享福的機會,他們沒有放棄繼續西行,每一次都通過師徒四人的團結和智慧找到了解決方案。

讀了這本書後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向唐僧師徒那樣朝着目標努力,永不放棄,並給自己寫了座右銘:不達目標決不放棄!

西遊記觀後感6

《西遊記》師徒四人,我最喜歡孫行者孫悟空。他神通廣大,妖魔鬼怪都怕他:他也很勇敢,遇到困難,他總是挺身而出,保護同伴,他敢作敢當,自己的錯誤自己承擔,從不連累其他人。她的這種品格非常值得我學習,我也要成為一個有勇有謀,又擔當的人。

書裏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是“大鬧天宮”,寫了孫悟空得到金箍棒後,把天庭攪得一塌糊塗的事。孫悟空上天宮做官,原本好好的,可是一聽到別的小仙嘲笑他官位小時,頓時生氣了,一路殺出天宮,重返花果山。過了一段時間,天庭為了安撫他,派太上老君又來花果山,請他去天上當“齊天大聖”。悟空不知是個虛職,所以一直沒惹事。但是,王母娘娘開“蟠桃宴”時沒有請他,孫悟空便火冒三丈,他用法術將採桃的七仙女定住,然後偷走蟠桃,吃的吃,扔的扔,糟蹋了許多蟠桃之後,還帶走很多回到花果山,回花果山途中遇到很多神仙兵將,他都拿着鐵棒亂打一通。回花果山後,天庭下令捉拿他。孫悟空極力反抗,把天庭打得雞飛狗跳,最後二郎神用計捉住他,玉帝將他放進太白金星的煉丹爐,用三味真火燒他,他卻安然無恙,反倒練成了火眼金睛。然後最終孫悟空還是被如來壓到五指山下。

孫悟空膽大且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為了目標拼搏。我們不應該膽怯,要勇於面對現實,並且努力克服困難。

我很喜歡《西遊記》,你呢?

《西遊記》觀後感2

世上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自唐僧從山崖摔落的那一刻,天旋地轉,土崩石裂,映入眼簾的,卻是如花紅顏,四目相對之中,曠世情緣悄悄萌芽。

或是傳説中的一見鍾情,或是僅僅對外來生人的好奇,面對誤打誤撞闖進自己原本平靜的生活的唐僧,少女心中泛起了陣陣漣漪,面對唐僧,她會緊張,會激動,會不知所措;直抵唐僧的目光,她會心跳,會語無倫次。一切溯源於這份單純而敏感的朦朧。

既生苦難我西行,何生紅顏你傾城?或許,這是一場註定無果的盛放。

當國師決定處決唐僧時,她義無反顧地扮作士兵設法營救;當唐僧一行尋找女兒國出路時,她毫不猶豫地脱離女兒國的一切,在先祖禁地陪伴自己的心上人;甚至在唐僧被推入苦海的那一刻,她奮不顧身地一躍,拋開女兒國的千萬子民,拋下深愛自己的親人,拋下自己生命的安危,只為能夠多陪在他身邊一刻。

她,是女兒國國王,他,是大唐西行取經的小僧,她為他放棄了王權富貴,千萬子民,而伴隨着的,卻是他的袈裟緩緩滑落,再無繫上的可能。

任來世枯朽成灰,換今生與你相隨。當時山崖上的驚鴻一瞥,卻險些釀成萬物凋枯,國破人亡的悲劇,這注定是一場愛情。短得浮光掠影,卻又驚心動魄的愛情,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但什麼都已經發生了的愛情。

只是愛情很短,歎息很長,正如唐僧自言自語般地問道:究竟情為何物呢?

情為何物?或許是對命運的無可奈何,卻也微弱地表明瞭自己的心意,少女最後講述了一個夢:我夢見,你蓄起了長髮,我們一起慢慢變老,可是,你不快樂……

是的,他不快樂,在愛她與愛眾生之間,他選擇了後者,他心繫天下蒼生,他有着更高的理想和追求,佛祖驅使他翻山越嶺,堅定不移,他無法改變也絕不會放棄自己的使命……

終究他還是輕輕拂下那隻抓住自己衣袖的嬌小的手。

“你還會記得我嗎?”少女最後喃喃地問。他抬起了頭,對上了她的眸。

而她只是看着他,不捨,不甘,不願,雙眸裏瀰漫着如霧般的情。

那一刻,應該是他最痛的時候。“若有來生……”

她的情,她的意,他無以回報,所有想説的話,想傳的情,只能壓在心底,打入深淵,一切的欲語還休,最後都化作一個似水如淵的目光……

終究,她還是親手為他繫上了袈裟,十里相送……

她,註定是女兒國的命脈,他,也註定是苦難西行,普度蒼生的唐僧,影片最後,她明白了,情不是不顧一切的長相廝守,不是朝朝暮暮的温言軟語,而是尊重他的選擇,成全他的夢想,哪怕等他,哪怕等來生。

十里離別的那一刻,我悵然若失。

情,究竟為何物?

正如舒婷詩中“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裏。

……

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腳下的土地。”

《西遊記》觀後感3

我只是一介書生,所以難免賣點兒書呆子氣。每每看《西遊記》,總覺得孫大聖既然可以日行千里,為何不揹着唐僧踏祥雲加翻筋頭,一步西天呢?也省得一路卜.千辛萬苦,省去這妖那精的惦記着唐僧肉而使取經路鬧紛紛險重重了。

如果一步西天,倒也爽快,只是師徒幾個人的關係恐怕也只能停留在“酒肉朋友”的鬆散組合上了。所謂“患難見真情”:八戒雖色,卻處處唸叨着師傅,偷了個西瓜還不忘給師傅留些;沙僧雖憨,卻任勞任怨,甘心給師兄們打下手;悟空雖狂,可師傅有難,總是生死不顧,竭力鬥魔降妖。

十萬八千里的取經路同時也是鋼鐵鑄成友情、肉身修煉成仙體的路啊!倘若一切都經歷得太容易,那悟空充其量只是個開路的,沙僧充其量只是個腳伕,八成頂多逗逗大家開心而已,師傅可能永遠只是師傅,整部《西遊記》便是一個太無趣的故事甚至沒有故事可言了。

如果一步西天,唐僧倒是可以省去一路擔驚受怕的攪擾,安心地吃齋唸佛,朝發夕至,取回佛經。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唐僧若隨徒兒們在雲裏霧裏行千里,又怎知這世界上種種風俗,萬千世態?敝人不才,未曾念過佛經,可也聽説佛從人間來,人間酸甜苦辣嚐盡,才換來“佛”超脱塵世的感悟,寫入佛經,以養後人。不經歷千難萬險,唐僧又怎能真正領悟這佛經精深的寓意?陽光總在風雨後!

倘若真的可以一步西天,佛經取回,又怎樣呢?難道西天之行僅僅為了取回幾本經書嗎?

沒有遇上白骨精,沒有進過盤絲洞,又怎知世間的險惡?沒有住過高老莊.沒有下過龍王廟,又怎知世間的冷暖?人性中的怯懦如何除去,人性中的惡性如何擺脱?至性如何養成,佛性如何修煉?倘沒有這一路歷盡艱難的感悟,又怎能獲得佛教的精髓?不管是讀原著,還是欣賞1982年拍攝的電視劇《西遊記》,當我看到師徒四人個個功德圓滿而一一聽封於佛祖前時,內心的感動總是油然而起:感謝磨難,感謝過程……

不妙的是,今天,我們活在‘L餐”至上的世象下,總希望找尋這樣那樣的捷徑,許多人希顰、羨慕“一步登天”;我們無視困苦,甚至不願承認對手(不一定是壞蛋、敵人)的存在;我們忽略甚至厭惡過程而只求所謂的結果;我們不要它的“因茁”,也不要它的開花,除了“結果”,我們什麼都不要。所以今天,我們的政府和一些部門還要花很大力氣防作弊,戒;防大肆吹虛,戒偽劣產品;防不擇手段,戒一蹴而就。

倘若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取經之路,以開放的心態迎接磨難,迎接考驗,倘若每個人不僅看到鮮花掌聲圍繞的“結果”,更祈求一個豐富多彩的“過程”,那我們得到的又豈是那幾句讚美之詞呢?

沒有了妖魔的取經之路,是一條看起來很絢麗的海市蜃樓之路!

《西遊記》觀後感4

作為中國最大IP《西遊記》,86版的電視劇《西遊記》在觀眾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的三打白骨精、大鬧天宮、女兒國等眾多章節精彩紛呈。不可否認,經典本身便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大家對它充滿好奇心和關注度,抱以熱烈期待,但同時也會被觀眾給予嚴格要求,承受其本身難以消弭的天然敵意。

在電影中,唐僧師徒四人途經忘川河,因激怒河神而誤入西樑女界。由於不小心喝了子母河的水,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便有了身孕。為了捨去牽掛,西去取經,孫悟空從如意真仙那兒取得了解胎水,最終使得師徒恢復原樣,西行取經。雖然故事的主線大家很是熟悉,但在導演鄭保瑞的鏡頭下,此部影片不僅增加了國師和忘川河神的愛情線,而且加重了女兒國國王與唐僧之間感情變化的描寫,這難道不是一種全新的嘗試與挑戰嗎?

由於春節檔的關係,本着“闔家歡”的原則,《西遊記女兒國》這部影片也體現出了無處不在的喜劇元素。女兒國國王在監獄裏的天真爛漫、敢愛敢恨;國民臣子在地牢裏審判師徒的鬥志鬥法;亂箭襲來師徒四人裝死矇混過關;為獲解胎水,孫悟空不得不同如意真仙深情相擁……電影中的喜劇元素不僅僅是為了搞笑,也彰顯出了角色的鮮明性格和微妙心理。他們的成熟、他們的動搖、他們的蜕變、他們的堅定,因為每一個小細節的存在,才會使得師徒四人的形象更加飽滿立體,富有人性。

電影中有這樣一個畫面令我至今印象深刻。唐僧與女兒國國王一路寫經同行,從山底到山麓,慢慢行至山頂。折斷的樹枝在粗礪的沙土上一筆一畫,經文也從最初的歪歪扭扭到後來的工工整整,一步一步,徐緩前行。背景響起影片的主題曲,歌景契合,頗有一番別緻。

當孫悟空向如意真仙取解胎水時,他們的對話也涵義深刻。“你們去西天取經幹嘛啊?”“渡眾生啊!”“可是這些胎兒不也是眾生嗎?每墮一次胎之後我都點一根白色的蠟燭。”是呀,你到底決定愛一個人,還是愛眾生呢?這應該就是本片想要探討的內核。佛愛眾生,佛更懂捨得。聖僧的成長是懂得愛卻又知如何捨棄。影片中的兩種愛,一份愛是女兒國國王對聖僧的愛,一份愛是唐僧對天下蒼生的愛。它們是陪伴、成全、捨得;也是無我、慈悲與度人。這兩份愛,美好而偉大。其實,愛一個人就是愛眾生,愛本身沒有偉大和渺小的區別。但現實就是那麼殘酷,“世上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也不負卿”,正如同王權富貴和戒律清規無法相容,你要做女兒國的國王,我要做西行遠去的取經僧。我有忠於信仰、普度眾生的愛,也有人事凡間簡單樸素的兒女情,這便是本片最大的衝突和戲劇張性。

心戀你百轉千回,卻還是不能帶你遠走高飛。有過執念,才能放下執念;有過牽掛,才能了無牽掛;懂得愛一個人,才知道怎麼去愛眾生。

《西遊記》觀後感5

《大聖歸來》剛上映那幾天開始,我就不斷被身邊人種草。看過的人都紛紛表示絕對是國產良心製作,不會後悔。加之網上不斷被刷向新高度的票房和各種讚揚的口碑,更讓我對這部電影抱有很高的期待。

一小時二十九分鐘的劇情,在孩子們歡聲笑語和我的熱血激動中匆匆而過。眼前停留着大聖紅幡齊天時彷彿燃燒的表情,耳邊不斷縈繞一個輕柔的女聲低吟“若是遇見從前的我,請帶她回來”。

從前的自己,會趁着爸爸媽媽不在家時,身上披着牀單,揚臂對着擺好的各種娃娃一臉驕傲的説:這是朕的江山,諸愛卿平身;從前的自己,會找一個漂亮的盒子和小棒,裝出危難時刻降臨,咬緊牙關大喊變身,指着電視機一臉正氣的説:我要代表月亮消滅你;從前的自己,會把一個大袋子掛在脖子上,裏面裝滿我的玩具,然後學小叮噹那樣神奇,一摸口袋就拿出一個奇蹟……從前的我,每天心心念念可以成為被命運偏愛選中的孩子,去拯救另一個世界,成為被崇拜的英雄。

我相信,不止我一個“從前的自己”有這些念想吧。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有一個英雄夢。可惜的是,我們被時間趕着長大的同時,漸漸明白了,從前自己日夜惦念的英雄只是傳説,那不過是一些人描繪出的動畫形象。而自己,也只是芸芸眾生的一個普通人。之後我們按部就班的上學,寫作業,參加考試,一步步升學。看見比自己小的孩子神采飛揚講着他們眼中的英雄,一臉驕傲的説他多厲害時,開始覺得他們的幼稚。那個從前有着英雄夢的自己,倏然消失。

電影中面對現實無奈臣服的孫悟空,就是現在的我們,沒了法力的我們。

二十出頭的自己心中一腔熱血,想起自己做過驕傲的,讓別人稱讚的事情,而今終於可以大展拳腳,頭頂光環的感覺溢於言表。但卻在現實的封印面前屢屢碰壁。我們抗拒,卻差了掙脱封印的力量。隨後我們學着明白現實,明白自己依舊要和大多數人一樣上班,完成工作,結婚,照顧家庭。我們的稜角被慢慢磨平,熱血被慢慢置涼。

而天真無邪勇敢無畏的江流兒,就是從前的我們,相信英雄的我們。

他相信大聖只是睡着了,他相信大聖的神奇力量,他相信大聖可以幫助傻丫頭回家,他相信大聖可以戰勝山妖,他相信大聖可以做到一切別人辦不到的事情。因為大聖是他心中的英雄。在別人眼中,沒了法力的孫悟空,不過是一隻普通猴子,但在江流兒眼中,他就是蓋世英雄,是唯一的齊天大聖。

我們每個人,都是孫悟空,也都是江流兒。

幸運的孫悟空,遇見了江流兒,遇見了從前的自己。在從前的自己面前,他衝破封印,喚回了那個披堅執鋭,意氣風發的齊天大聖。其實,我們的英雄夢一直存在心底,不過一路走得太快,太專心於路旁的風景,而遺落了從前的自己。

從前的英雄夢保護着我們的天真,那麼現在,應該換我們站在年少的自己面前,守衞自己從前的英雄夢。

希望這一路的我們,都能夠遇見從前的自己。

請把從前的自己帶回來。

大聖,都會歸來。

《西遊記》觀後感6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主要內容:主要寫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保護唐僧西行取經,沿途遇到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化險為夷,最後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為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着,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豬八戒-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於天命。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於和強大勢力做鬥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除了鮮明的人物形象外,書中所傳達的“團結一心”的精神,也讓我印象深刻。在取西經的途中,遇到九九八十一難。我們知道神通廣大的齊天大聖孫悟空,不僅會七十二般變化,還有一雙火眼金睛,能夠分辨人妖,所以,孫悟空善於降妖捉怪,斬邪除魔,為西天取經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如果沒有誠信憨厚,善長水性的沙和尚助陣,孫悟空在水中捉妖也就不那麼順利了。豬八戒力大無比是孫悟空捉妖的好幫手,唐僧雖不懂人情世故,但他始終以慈悲為懷,感動了蒼天,最終歷經千辛萬苦,帶領徒弟們,終於取得了真經。 我們還要學習孫悟空那種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積極樂觀的鬥爭精神。雖然我們沒有孫悟空那般神通,但是我們也要學習他善於分辨真假善惡,不要被社會上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所迷惑。只有擦亮眼睛,明辯是非,才能撕破一切偽裝的畫皮。

《西遊記》的藝術特色,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一是幻,一是趣;而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不是一般的趣,是奇趣。小説通過大膽豐富的藝術想象,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創造出一個神奇絢麗的神話世界。《西遊記》的藝術想象奇特,豐富、大膽,在古今小説作品中罕有其匹的。孫悟空活動的世界近於童話的幻境,十分有趣,而且在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稀奇有趣的妖怪,真是千奇百怪,豐富多彩。浪漫的幻想,源於現實生活,在奇幻的描寫中折射出世態人情。《西遊記》的人物,情節,場面,乃至所用的法寶,武器,都極盡幻化之能事,但卻都是凝聚着現實生活的體驗而來,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氣息,折射出世態人情,讓讀者能夠理解,樂於接受。

《西遊記》觀後感7

大年八年級,浪出去看了電影《西遊記女兒國》,首先個人覺得電影挺好看的,特效唯美,全場笑聲不斷,台詞幽默詼諧,電影的配樂個人也非常喜歡,電影的整個亮點應屬大膽改編的佛系愛情故事,倆個小時輕鬆愉快的觀影過程,讓我體驗了一場奇幻,温暖,多情又勇敢愛情之旅。

愛情永遠是電影裏最最經典的話題,因為我們的生活從來就離不開愛情,愛情是一個憧憬,愛情是一屢思念,愛情有時也是一種懷念。電影裏,女兒國國王對唐僧説"我舍我的王權富貴,你舍你的戒律清規,可否?"其實我們不用猜也知道結果,最後唐僧肯定是選擇了愛眾生,而不是愛一個人,其實對於這個結局,我個人會覺得有小遺憾,因為我有被女兒國國王(趙麗穎)給打動到,她骨子的善良,她眼睛的深情款款,她愛的濃烈又表現的自然,最後唐僧離開時,她的不捨和默默無言。

人生若只如初見,從唐僧師徒四人誤入女兒國開始,從天而降的的唐僧剛好砸中了美麗的國王,掉落懸崖時她們四目相對,此時國王便對唐僧心生情愫,一見鍾情,國王眼波如水,映出星光點點,第一次她遇見一個男人,也是第一次她愛上一個男人。雖然在盤問唐僧時,她説:"世間萬物,唯有男人最為狠毒,謊話連篇。".唐僧的回答是:"其實小僧和您説的那種男人不太一樣。"她接着説:"就是這句話,每個男人都會説這句謊話。"然而在國王內心裏,她早已認定,唐僧真的是個不一樣的男人。可能也是因為這種不一樣,最後她親自再為唐僧披上袈裟,放他西去。

整個電影的高潮部分應該是,唐僧對女王許下了"來世若有緣分"的承諾。如果説相逢是緣,那他們的緣分屬於來去匆匆,緣來緣去就像苦海里的浮萍,短暫的相聚就面臨各分東西。阡陌紅塵有多少刻骨的愛戀飄散在風裏,又有多少相思散落在雨裏。在被相思浸染的清淺時光裏,國王親自目送唐僧離開,時光深處,是無法抹去的唐僧存在過的痕跡,她將他烙進了靈魂,鐫刻在她的心頭,也許等歲月老去時,浮起的就不是模糊的容顏。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是貫穿整個電影最最核心的一句台詞。世上不得倆全法,許卿來世,今生,我西行。就像在我們生活中,總有一個人,一直住在心裏,卻告別在生活裏。有些緣分註定沒有結果,愛一個不一定要擁有,但如果擁有一個人,就一定要好好去愛他/她。我認為的最好的愛情應該是,時光靜好,與君語; 細水流年,與君同; 繁華落盡,與君老。

我的觀後感就寫到到這裏,一花一世界,一人一心思,每個人都有一個小小的世界,期待你看《西遊記女兒國》後能帶給我不同的觀後感哦。

《西遊記》觀後感8

看過《西遊記》的人都對孫悟空印象深刻。他上天入地神通廣大,保護唐僧兢兢業業,忍辱負重,尤其對孩子來説,他聰明伶俐、滑稽幽默、勇敢無私的品質和精神,更是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而唐僧很少有人喜歡,他呆板無能,太過迂鈍,不識人妖,有他就有一大堆麻煩,他甚至不如豬八戒憨頭憨,偶爾還能逗個樂,幫點忙讓人喜歡。可是隨着年齡的增長閲歷的加深。人們才發現其實在《西遊記》裏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唐僧——不是如來佛法力無邊,不是孫悟空戰天鬥地,不是玉帝君臨上界,更不是觀世音等等各路神仙。這些人並不重要,只有當唐僧出現之後,這些人物才各自有了自己的作用。沒有唐僧就沒有《西遊記》,西天取經的四人小組便不存在,這個故事便缺少了靈魂,每個人的行動便沒有了目標。

唐僧在沒有特殊本領又明知前途險惡的情況下,還義無反顧地投身於取經的大業,欲造福於天下蒼生,雖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人妖阻攔、美女誘惑,千山萬水而矢志不渝,其意志可謂堅如磐石,其真情可感天動地。平心而論,如果讓我們去做一回唐僧,有幾個人能堅持下來?況且,在西遊記中唯一真實的人物就是唐僧,所以我們在驚歎吳承恩在《西遊記》中的妙筆生花的同時更應該喜愛和讚歎唐僧,因為只有他才是這部小説的核心和靈魂。

《西遊記》是一部中國古典神魔小説,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書中講述唐朝法師西天取經的故事,表現了懲惡揚善的古老主題。《西遊記》成書於16世紀明朝中葉,自問世以來在中國及世界各地廣為流傳,被翻譯成多種語言。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最優秀的神話小説,也是一部羣眾創作和文人創作相結合的'作品。小説以整整七回的“大鬧天宮”故事開始,把孫悟空的形象提到全書首要的地位。第八至十二回寫如來説法,觀音訪僧,魏徵斬龍,唐僧出世等故事,交待取經的緣起。從十四回到全書結束,寫孫悟空被迫皈依佛教,保護唐僧取經,在八戒、沙僧協助下,一路斬妖除魔,到西天成了“正果”。

《西遊記》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大家都十分了解。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啦!因為他總是聰明過人、助人為樂、能分辨好人與壞人,來守護唐僧和弟兄們。他就像我們現在的人民警察一樣,火眼金睛,抓壞人救好人,時刻保衞着我們。或許由於唐僧遇到麻煩的事情就不動腦筋,盲目地接受別人的幫助的緣故吧,有時才會不聽孫悟空的好心勸告,掉入妖怪的手中。這足夠説明了遇到麻煩的事情要動腦筋,如果不動腦筋,聽了別人不好的意見,反而會更糟糕。不過我還認為唐僧過於善良,哪怕對待壞人也十分好,因為他只看表面,不瞭解人的本質。

《西遊記》觀後感9

假期裏女兒整日看新版的電視劇《西遊記》,我心想:女兒還是個小孩子喜歡看這片子,有啥看頭?開始我很無奈也隨着看幾眼,總感覺沒有舊版的西遊記好,有些故事情節排演得過於人性化了。但不知不覺我還是被那裏許多深情的歌曲所吸引了,特別是片頭曲《心願》那優美的旋律和歌詞讓我沉浸在一個美好的意境之中。“我的心啊,一葉一花。了無掛礙,卻有太牽掛。捻盡紅塵,用愛照亮天下…”聆聽這動人的曲調我還是重温了熟悉的故事情節,隨着歲月的流逝和事態的變化我對這一神魔故事又有了新的感悟。

《西遊記》這部名著是我國古代文學百花園中一朵怒放的奇葩。孩提時的我就喜歡看這部書還有動畫片。它充滿了濃郁、奇麗的浪漫主義色彩,它創造出了一個光怪陸離、神奇瑰麗的魔幻世界。太吸引人了。現在拍戲中自然景觀的奇美和高科技的藝術製作更突出了神魔世界迷人的浪漫色彩。喜歡那充滿詩情畫意的景緻。

無論新版《西遊記》創新也好,陳舊也罷,這裏就不論編導們的策劃和演職人員的演技。但是有一點我因為《西遊記》還是一部很有教育性的片子。人們在鑑賞的同時可以重温認識,從中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啟迪人生。那就是為了追求理想信念而不怕艱難萬險持之以恆。

很敬佩這部經典大作的祖先,馳騁的想象高度的藝術誇張把故事中的人物刻畫得那麼奇妙。在藝術特色上就是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的辯證統一。

唐僧仁慈善良,執着樸實,但是迂腐不分忠奸。以慈悲為懷,得到上天保佑。

孫悟空聰明智慧,正直俠義,助人為樂,明辨是非,膽大敢鬥。

豬八戒單純善良,好色懶惰,很富有正義感。

沙和尚忠心耿耿,心地善良、安於天命。

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就是作者刻畫人物的精妙之處。現在人們把這四個人物的形象歸結為當今男人的四大類型。如果您是女性會喜歡哪種類型的男人?可能您會問我,那我就回答:這四類我都喜歡。美哉!

首先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心地善良!

當你為事業奔波時,很需要像唐僧這樣的有“尚方寶劍”的男人做後盾,他且很安分省心,可以憑藉你的能力施展才華;如果你是個性情温柔的女人並以家庭為重時你就喜歡像孫悟空這樣很霸氣富有責任感的男人,他會足智多謀,為你遮風擋雨,不過他的脾氣要學會忍讓;當你不計較情感專一,不甘寂寞時,豬八戒這樣的男人就適合你,雖然懶惰花心,他還是蠻會哄人有爛漫情調的;如果你想追求平淡安逸的生活沙和尚就是這樣的男人,生活沒有大起大落但很平靜…。當然了,不同的時期,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人生追求就會有不同的選擇和喜愛。

希望孩子們看到這部片子,不止看到降妖除害的熱鬧,不要沉浸在虛幻的世界裏。從中要悟出一點道理:要學會做人,學會為了理想而吃苦耐勞,不懈去努力!

《西遊記》觀後感10

看過西遊記的人,想必知道,書中的孫悟空精靈古怪、豬八戒好吃懶做、沙僧忠實可靠,而在新出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電影中,孫悟空卻又是一個刀子嘴,豆腐心,重情義的大酷哥。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小和尚江流兒在對抗山妖的過程中,誤打誤撞地救出了被整整壓在五行山下500年的孫悟空,便和他一起踏上了保護小女孩,打敗山妖的旅程。在這部電影中,江流兒非常使我感動,他崇拜齊天大聖,總是由衷地誇讚、欣賞、信任大聖,認為大聖是天下無敵的孫悟空,無所不能,有他在身邊就有了極大的安全感,哪怕面對最兇惡的妖怪,大聖也毫不畏懼。在打敗山妖魔頭大肉蟲的過程中,大聖不幸被肉蟲用石頭卡在了石縫中不能動彈,在這危急時刻,江流兒把背後的小女孩交給了師父,準備孤身迎戰肉蟲子,解救大聖。他的師父緊緊抓住江流兒的手,猶豫了一會兒,還是不捨地鬆開,對江流兒説:“你要安全地回來哦!”師父伸出的手中,傳遞着關心、擔心和不捨,也傳遞者期待和祝福。擔心的是,江流兒功力尚淺,能否戰勝大肉蟲,成功解救大聖嗎?如果不能,他將必死無疑呀!可這時,江流兒作為大聖的好朋友,不得不去救大聖呀,這是一份必須前行的責任。所以,師父不得不鬆手,應為他了解江流兒的心思,不能阻攔,那就祝福吧,他希望江流兒能夠順利解救大聖成功。

再談談電影的主人公大聖吧,這個人物對原著《西遊記》中的大聖形象有了新的突破,變成了一個酷酷的孫猴子,從五行山下被江流兒救出以後,他性情大變,不再想當什麼齊天大聖了,只想走自己的路,過自己的自由生活。所以,他總是想擺脱江流兒的“粉絲”追尋,冷冷的,酷酷的,但是心眼兒卻很好。在江流兒和小女孩遇到山妖束手無策時,他卻挺身而出,把山妖打的落花流水。原來,酷酷的孫猴子也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是他自己沒有發現而已。一路上,在於江流兒和豬八戒的交往中,孫悟空重新找回了信心,進一步確定了自己“齊天大聖”的身份,最終毫不猶豫地加入到保護小女孩的隊伍中,成為真正的“齊天大聖”。

電影的最後,當江流兒被山石掩埋後,孫悟空悲痛萬分,他強忍傷心,使用全身力氣,打敗了大肉蟲,拯救了孩子們。可是,他的心好痛好痛,因為江流兒不在了。我也跟着劇情,陷入了無窮的傷心中,我多麼希望江流兒沒有死呀!“大聖!”咦,齊天大聖猛地一回頭,是江流兒在喊他嗎?江流兒到底有沒有死呢?電影戛然而止,給了大聖一線希望,也給了我們觀眾無盡的聯想。

我想:好人一定有好報!江流兒一定只是受傷了而已,他一定還希望和齊天大聖一起行走天涯,行俠仗義。所以,江流兒一定不會死的,他還活着!

《西遊記》觀後感11

當大家聽到一本書的名字時,所有人都不會感到陌生,它就是在中國四大名著也是四大奇書之一的《西遊記》。當西遊記這本書出版以後,給中國乃至世界都帶了了巨大的震撼。法國當代比較文學家艾登堡説過:沒讀過《西遊記》,就像沒讀過托爾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説一樣,這種人侈談小説理論,可謂大膽。從這一評語中也也體現出西遊記的確是一本好書。

此刻人們也把西遊記改編成了動畫片,在幾年前,日本也出現了《龍珠》這部動畫片,仍是一孫悟空為主演,可是在比較中國的動畫片《西遊記》我認為還是遜色不少。

西遊記原本要反映出的是當時社會的黑暗,官官相護等腐敗的情景,在《西遊記》中,簡直找不出一個稱職的皇帝;至於昏聵無能的玉皇大帝、寵信妖怪的車遲國國王、要將小兒心肝當藥引子的比丘國國王,則不是昏君就是暴君。玉皇大帝手下十萬天兵天將,竟然抵可是孫猴子一條金箍棒,而讓真正的賢才去當不入流的馬伕,其統治之昏暗,虛弱,不言而喻。如來佛祖所創佛教,僧人自然不能以錢財所迷,可是佛祖竟然默許手下人收取賄賂,一路上妖魔鬼怪,多與神佛有瓜葛,如青牛精是太上老君坐騎,金銀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童子,獅駝嶺三魔王均與文殊,普賢菩薩甚至如來佛祖有關係。

而在龍珠當中卻找不到有寓意的情節,只是純粹的吸引小朋友的眼球,當作一種徹徹底底的娛樂性的動畫片。並且在龍珠當中的孫悟空卻是以一個善良,淳樸,老實的一個形象。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所體現出的一個機靈,勇敢,遇事鎮定,冷靜,十分保護自我人的一個形象。龍珠中的孫悟空,雖然可愛,可是卻破壞了他原本的形象。

西遊記中融入了,佛、道、儒三大家的思想和資料,讓這佛、道兩大家同時出此刻同一舞台上。

而龍珠什麼也沒有融入,只是一味的比武打架。

在西遊記中,不僅僅成功的創造出孫悟空的形象,還塑造出了唐僧、豬八戒、沙和尚的形象。唐僧勤敏好學,悟性極高。豬八戒有點小聰明、愛佔小便宜、好美色、好吃懶做可是卻十分忠誠,是孫悟空的左膀右臂。沙僧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白龍馬不畏艱辛,馱着唐僧長途跋涉。

而在龍珠當中,卻沒有這些可愛的形象,而孫悟空的師傅卻是龜仙人,一個喜歡看美女,見到美女就流哈拉子的色老頭!

西遊記中孫悟空一行人是為了取得真經才西行的。而在龍珠當中,孫悟空卻是為了讓自我更厲害而修行。兩者的目的也有所不一樣。

在西遊記當中,所有的妖魔鬼怪都有自我的含義,而龍珠當中卻沒有任何意義。西遊記中的孫悟空一行人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才獲得了真經,修成正果,而在龍珠當中,孫悟空卻是在保護世界和平。

當然如果讓我再找出幾條不一樣的話,也許我還能找出很多。

我認為在龍珠與西遊記這兩部動畫片中,西遊記是一部極富寓意的動畫。

這就是我看完龍珠和西遊記之後的感想。

《西遊記》觀後感12

你是誰,誰是我

—讀《西遊記》有感 八年級九班劉菁

《西遊記》的故事可謂是膾炙人口,婦孺皆知,然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都對它有不同理解。十四歲的我再讀《西遊記》,也有了新的感想。

師徒四人共往西天,出發點也不盡相同,四個人的脾氣秉性更是迥然不同,然而正是這份不同造就了最終的勝利!合而不同,方為和諧。

師徒四人就是一個團隊,為着共同的目標—西天取經而努力着。下面就讓我們分別剖析一下他們的性格。

三藏法師作為師父,當仁不讓地成為了第一個對象。作為管理者,唐僧或許可以成為天下領導着之榜樣。自己雖手無寸鐵,卻能將三個徒兒收拾得服服帖帖。我想唐僧的祕訣主要有兩條:一是嚴於律己,二是意志堅定。《論語》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唐僧就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雙耳不聞凡間事,一心只念西天淨,給徒弟們做出了榜樣。作為領導,最重要的就是毅力,一件事既然決定做,就要堅持到底,在別人動搖時,要做做到堅定不移,不畏風險。唐長老這一點做的是極盡之好,即便前程險惡,也從未動搖。然而人無完人,唐僧也有不足之處:過於善,過於固執。也是由於這一點才使他多次被妖魔所騙。但這並不影響他的師父地位,正是唐僧起的向心力,才使大家從未放

棄取經。

師父之下,便是大師弟孫悟空。一個團隊有個好領導固然重要,然而沒有能幹之士定是萬萬不行的,悟空就是這所謂的能幹之士。悟空會七十二般變化,又可以騰雲駕霧,絕對是有着超能力,功夫堪稱一絕。在工作方面絕對是業務精幹,為唐僧保駕護航,屢立戰功。當然,悟空也有缺點,那就是性子太急,還有點頑皮,不過倘若只有優點就未免太不真實了吧!總之,西天路上,正是悟空降妖伏魔,才使唐僧平安到達。

悟能是二徒弟,我們就來議議他吧。八戒平日裏有些好吃懶做,怕吃苦還有些貪戀美色,而且取經之心不夠堅定,一遇到麻煩就嚷嚷着散夥,然而到了危難關頭,八戒有充分體現了他的智慧,為猴哥兒出謀劃策,有一次他智激美猴王才使唐僧得救。西天路上如果沒有他豈不乏味?

師徒四人中,最不起眼的就是悟淨了。他總是默默無聞地在一旁挑擔子,跟在隊伍最後。儘管他的功夫不如大師兄孫悟空好,但他卻是吃苦耐勞之人。一個團隊中沒有幹活的人是不行的,沙師弟就是不二人選,肯吃苦有很踏實。試想取經之路若沒有他會是怎樣呢?

唐僧、悟空、悟淨、悟能,師徒四人各不相同,有所長,有所短,在一起相互補足,揚長避短,四人缺一不可,正是他們相互配合,終於修成正果。

在這大千世界中,你更像誰呢?你有誰的優點有誰的缺點呢?還是都有一點點?總之,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吧!

《西遊記》觀後感13

我們心裏都有一個“大聖”,只是,它還沒有歸來。

——題記

元宵節上午的兩節課,老師破天荒地給我們看電影,於是我便知道了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於20xx.7.10在中國大陸上映,豆瓣裏有8.2的高分,主要以喜劇、動作、動畫為題材,講述了在山妖橫行的長安城內,孤兒江流兒與行腳僧法明相依為命,少年常神往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有一天山妖來城內劫奪童男童女,江流兒救了一個小女孩,引起山妖追殺,他一路逃跑,盲打誤撞解開了悟空壓在山下的封印,悟空出來後,因欠江流兒一個人情,於是就跟隨着江流兒,豬八戒和白龍也因緣現身,法力卻不如往昔,妖王知道悟空法力喪失,於是輕易地將女童搶去,悟空不願去救,在日全食之日江流兒決定去救……

我喜歡電影裏時時插入的京劇腔,還有一幅又一幅生動的場景圖。

與吳承恩筆下的大聖相比,大聖依然是一個富有正義色彩的人物。吳承恩筆下的大聖放蕩不羈,而影片裏的大聖則更傾向於親切,幽默。

當江流兒看到白龍的奇現,張大嘴地發出一聲驚奇:“哇。我什麼時候也可以像這樣飛啊。”

大聖突然語重心長地説:“只要你足夠堅強,勇敢,你就可以駕馭這條飛龍。”,這時我真的有被感觸到,一隻從石頭裏蹦出來的野猴子,沒有親人、沒有朋友,卻依然可以像人一樣,有思想堅強地活下去。可以像一個父親角色一樣對江流兒説這番話。

影片裏最具諷刺性的畫面是,當妖王與大聖作戰時,山妖們的牆頭草傾向,配上有趣的音樂,整個畫面不免顯得滑稽,引起了一陣轟然大笑。

與我而言,影片的敗筆之處就是拍黑夜的時候感覺亮度不是把握地特別好,以至於看不清。再者就是像一位影友所言,造型太雜了!妖怪太嚇人太噁心了,雖然是要通過對比突出主角的“好看”,但也沒必要因此大限度地醜化。行腳僧法明怎麼來到道場並沒詳説,如果介紹了或許會使我們更清楚。

影片最後,當大聖呼喚着江流兒,廢墟下的江流兒沒有迴應,眼睛是閉着的,手裏卻緊緊握着一個齊天大聖的玩偶。真正的齊天大聖歸來了,他蠻橫着將最後一個妖怪打死,嘴角露出一抹笑,鏡頭定格在大聖的笑裏,悠悠傳來了江流兒的聲音:“大聖。”

大聖在五指山下壓了五百年,五百年的時間或許足以讓它想明白很多,它曾經放蕩,像一個四處惹禍的頑童,只因它不曾感受過温暖。也許那雙能將五百年壓在五指山下的大聖解放出來的手,是給大聖最温暖,最美好的記憶。

願給大聖温暖的江流兒還在。

願我們心裏的“大聖”,所向披靡,或七十二變,或火眼金睛,騰雲駕霧,無所不能,在某個特別的時刻悄悄歸來。

《西遊記》觀後感14

這幾天中央電視台播出了那部投資甚巨、期望甚大的《西遊記續集》。然而,對於這樣一部千呼萬喚始出來的“鉅著”,我卻實在無心再看下去。原因很簡單,續集中的血腥氣實在是太濃了。

首先無可否認的是,看什麼樣的電視劇就要有什麼樣的心態。譬如槍戰片,再血肉橫飛也不會讓人皺幾下眉頭——要的不就是個刺激?而古裝武打片要的也正是拳拳到肉、掌掌生風的氣勢——可是,問一個不需要回答的問題:把這些鏡頭插入到一部愛情劇或是兒童劇中可以嗎?當男女主人公正在綿綿情深或是孩子們正在歡快玩樂的時候,屏幕上突然出現一個七竅流血的死人腦袋,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是準備拍手叫好呢還是噁心的想吐?這恐怕也是一個不需要回答的問題吧?

廢話説了不少,咱們還回到《西遊記》的正題。我是看到第三集的時候對他產生反感的。斬妖除魔是理所當然,血腥點也就湊合了;可是殺個強盜幹嗎還非要做的血淋淋的?幹嗎非要孫悟空一棒子把強盜頭子的腦袋打飛?孫悟空這個曾經被稱作“正義的化身”的精靈還是原來的他嗎?在他騎在一個強盜的頭上用力扭斷他的脖子,並且鮮血從強盜的口中噴出來的時候,我從孫悟空的眼睛裏已經感受不到半分正義的力量,那只是一雙象徵着廝殺、象徵着邪惡的血紅的雙眼!我當時非但沒有懲奸除惡的喜悦,反而感受到的盡是恐懼;在我後來想起那幾幕的時候,仍然會不自禁的不寒而慄!——《西遊記》,你是想向我們展現寫什麼?

《西遊記》,難道只有高科技手段出神入化般的運用才能讓你我引以為榮嗎?難道只有青松、煦日那清新背景下觸目驚心的喋血鏡頭才能大快人心嗎?《西遊記》,難道你是憑這這些而入選為中國古典小説四大名著的嗎?難道你已經忘記了,那源遠流長的藝術內涵、文化思想才是你自身的靈魂和精髓所在嗎?

或許是出於對第一部《西遊記》的深深喜愛才引起了我這麼強烈的感受,才能讓我的思想有這麼強烈的反差——由喜愛一下子墜落到了厭煩,甚至憎恨!説的是不錯,中國文化的確需要不斷的進步、變革 ,是應該讓中國的古典文化在各個方面和那些外來文化、藝術相融合,但是,我們需要的不是《西遊記》中所表現出來的新路啊!我們要的是不是這個俗不可耐的文化的怪胎啊!看了《西遊記》的續集,您覺得這樣來融合中國的古典文化、高科技手段、外來文化應該嗎、可以嗎?

中央電視台不是也發表過評論,説《西遊記》的續集可能會帶起新一輪的收視熱潮。雖然我只看了短短的四集,我已經對這鐘説法產生了深深的懷疑:中國人庸俗到那種地步了嗎?

這個問題,是真的需要我們好好來回答了。

《西遊記》觀後感15

提到《西遊記》,相信沒有一箇中國人會覺得陌生。

電視劇版的《西遊記》,看過不知道有多少遍了,但我其實並不怎麼喜歡。其原因有二。其一,是因為我對於那些打打殺殺的電視本來就沒有多大的興趣。其二,是因為電視劇版裏改了很多原版中的情節。例如:唐僧他們被大鵬精拿下,在原著中,原本沒有“孔雀公主”這個任務,而在電視劇版裏卻出現了這號人物。除此之外,電視劇版中甚至出現了一些原著中也沒有的情節,例如:豬八戒背媳婦。

和《紅樓夢》一樣,《西遊記》也揭露了當時封建統治者們醜惡的嘴臉。它從側面描寫了當時政治的黑暗。玉皇大帝,觀音菩薩這些尊貴的上仙,就好比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統治者。而那些逃下凡間作惡的妖魔鬼怪、童子、下仙就好比是那些仗着有人撐腰,就不可一世的惡人。

在《西遊記》中,吳承恩揭露了當時政治的黑暗和和無情,但是,在其中卻也寄託了一些作者的希翼。希望可以有一個人來解救這個昏暗的社會,解救那些無力自救的人們,而這個人就是——孫悟空。

孫悟空是《西遊記》中的第一主人公,他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會七十二變,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君不見,他當年大鬧天宮,玉皇大帝也拿他沒有辦法啊!!他還有不凡的英雄氣度,愛聽恭維話,當然,這是他的缺點,這裏,也就不多説了。他機智勇敢,也詼諧調皮。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他敢於鬥爭。他敢和玉皇大帝鬥,硬是讓“玉帝老兒”承認他是“齊天大聖”;他敢和如來佛鬥,即使被困在了五指山下,依舊保持着自己的那股傲氣;他敢和妖魔鬼怪鬥,他的金箍棒絕對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妖魔……他代表了正義的力量,從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可以戰勝一切困難的必勝信念。

而除了孫悟空,《西遊記》中的其他幾個人物也是不得不提的。

《西遊記》中的唐僧就是唐朝的著名法師——陳玄奘為原型來寫的。玄奘的身上有着大無畏的勇氣,他不近女色,甚至連酒都不肯沾一滴。可以説他是一個“六根清淨”的和尚。對於他,我只能説一句——不愧是金蟬子轉世的。

豬八戒有點貪心,有點好色,有點懶,在《西遊記》中,他總是挑撥唐僧念緊箍咒,總是看着美女流口水,總是吵着很累,總是開口説想要會高老莊,總是……但在關鍵的時候,他卻還是會挺身而出。

歷經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唐僧師徒還是取得了真經,結局是美好的,也告訴我們邪惡永遠都無法勝過正義。

唐僧師徒他們那種無論面對什麼困難都能夠堅強走過來的的勇氣是最令我佩服的。我希望在我未來的日子裏,我還可以像他們一樣,鏟荊除棘,實現理想。

標籤: 觀後感 西遊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ymojr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