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音樂 >

高中音樂説課稿優秀

高中音樂説課稿優秀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該怎麼去寫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音樂説課稿優秀,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音樂説課稿優秀

高中音樂説課稿優秀1

  一、説教材

本課題選自人音版高中音樂鑑賞模塊第十六單元第二十九節。所教的內容為冼星海聲樂作品《黃河大合唱》課時安排為一課時。

二、説教學目標:

以音樂課程標準的定位為依據,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則,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結合本課特點,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聆聽聲樂作品《黃河大合唱》感受,體驗其豐富的音樂情緒,進而認識這部作品的社會價值及藝術價值。通過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使學生了解什麼是大合唱,並知道大合唱中常用的演唱形式都有哪些?對《黃河大合唱》中各樂章進行分析。

三、説教學重、難點:

由於時間關係在課堂中重點聽三個樂章,《黃河船伕曲》《河邊對口曲》《保衞黃河》引導學生欣賞分析《黃河大合唱》情感發展。及演唱形式。

四、説學法

強調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學生不再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通過集體演唱小組活動,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活動中思考、來提高認識,獲得知識。

五、説教法

根據新的課程標準,採用了新的教學理念,教師的課堂角色由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知識的引導者、參與者和合作者。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採用多種教學形式:

1、創設情景教學法能營造輕鬆、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採用啟發式、討論式、對比式進行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真正的理解作品和掌握知識。

3、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視、聽結合起來,能高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幅度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並加大課堂的信息容量。

六、説教學流程

(一)導入:

先讓學生視聽一小段音樂,然後問題式引入新課。

(二)出示課題:

《黃河大合唱》(設計意圖通過問題的設計推動課堂進入主題)

1、讓學生交談自己所瞭解的作曲家的生平及創作背景,和代表作品等。

2、教師小節之後讓學生觀看一段視頻《作品創作故事》來詳細瞭解作品產生過程。

3教師提出問題,這部作品共分幾個樂章?大家最想聽第幾樂章?

(三)新課講授

1視聽《欣賞《河邊對口曲》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讓學生真正走進音樂,從分析作品的演唱形式入手,引導學生感受作品的情緒與情節的發展。)

師:很好!接下來我們就來欣賞《河邊對口曲》。大家邊欣賞邊思考以下兩個問題:a/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麼?b/歌曲的情節是如何發展的?

生:欣賞作品後回答:

a/演唱形式是對唱。b/歌曲情節是從兩個老百姓相遇,然後相互問答傾訴,最後一同走上抗日的道路。

師:我們再來聽下歌曲的最後一個部分(播放歌曲)。在這個部分裏,只有兩個背井離鄉老百姓的對唱嗎?

生:沒有,還有合唱。

師:那為什麼又要用到合唱呢?作者想借合唱這種演唱形式來表現什麼?

生:表現遭受敵人逼迫而逃亡的不僅僅只有這兩個老百姓,中國還有千千萬萬這樣苦難的人民。大家一同上前線抗日殺敵救國。

師:找出兩位學生來表演。

2、欣賞《黃河船伕曲》

(設計意圖想通過層層設問來推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從歌曲的體裁入手,引導學生體會歌曲速度和力度的變化。並通過模唱把握歌曲的精神內涵。在音樂中找出答案)

1、師:在欣賞這首歌曲之前,我請大家邊欣賞邊思考這幾個問題:

a/歌曲的體裁是什麼?b/速度與力度的變化使你聯想到什麼?

生:欣賞後回答

a/歌曲體裁是勞動號子。b/速度由快變慢再變快,力度由強變弱再變強,聯想到船伕與驚濤駭浪搏鬥的情景。

師:大家説的很對!那船伕們不懼怕驚濤駭浪,勇敢頑強地一起與之搏鬥,這表現出了一種怎樣的精神?

生:表現出船伕們團結一致、無所畏懼、永不放棄的精神。

師:對!這種團結協作、勇往直前也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和堅強。

2、師:這首歌曲的體裁是勞動號子,形象生動地描繪了船伕們勞動的場景。

生:按照老師指揮模仿勞動號子,體驗勞動號子便於整齊用力的作用。(模唱片段。)

3欣賞《保衞黃河》

(設計意圖從分析演唱形式入手,引導學生體會作品情節與演唱的關聯關係,使學生對音樂作品中演唱形式與情感傳達的結合有一定的認知。)

師:很好!現在我們就來聆聽《保衞黃河》!會唱的同學跟着一起唱(播放歌曲的第一部分)。

生:欣賞並跟唱。

師:這首歌曲大家在國中的時候都學唱過這首歌,剛才大家也唱的`很不錯。現在我們來聽歌曲的第二部分,大家看看這裏的演唱形式是什麼?(播放歌曲的第二部分)。

生:演唱形式是輪唱。

師:為什麼在第一段大合唱之後又要用輪唱這種形式呢?我們現在也來輪唱一下,各位同學看老師的手勢每個小組進入。

生:進行輪唱訓練。

師:好,剛才我們進行了輪唱練習。大家體會到輪唱這種演唱形式有什麼特殊的表現意義?

生:一輪接一輪的,就像波浪一樣一層一層湧來。

師:很好!那在這首《保衞黃河》裏,作者用到了輪唱這種形式就是要表現出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團結抗日,前仆後繼,勇往直前的抗日決心和鬥爭精神,把敵人淹沒在抗日洪流中。

(四)知識的拓展和延伸:(選擇"拓展與探究"第四題的第2題)

1欣賞鋼琴協奏曲《保衞黃河》(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可讓學生擴寬視野,對比出同一首作品不同的表現形式有不同的風格)

師:現在大家對聲樂輪唱曲《保衞黃河》有了比較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們來欣賞下由著名鋼琴家朗朗和管絃樂隊合作的鋼琴協奏曲《黃河》中的第四樂章《保衞黃河》,大家來對比下鋼琴演奏的《保衞黃河》與聲樂曲《保衞黃河》,説説看你們喜歡哪個版本?這一樂章出現幾次主題,分別有什麼不同?

生:欣賞後發言。

2、"大合唱"的概念

師:《黃河大合唱》這部作品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就欣賞到這裏,現在我們一起以這部作品為例來歸納下什麼是大合唱。

生: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歸納。(多樂章的聲樂套曲;演唱形式包括領唱、獨唱、重唱、對唱、齊唱、合唱等,有時穿插朗誦;用來表現重大的歷史或現實題材,內容富於史詩性和戲劇性;樂隊伴奏)

(五)總結

師:播放背景音樂《怒吼吧,黃河》

由於時間關係我們今天就欣賞到這裏,下節課將繼續欣賞大合唱其他樂章並與鋼琴協奏曲進行對比找出他們之間的聯繫與區別。

高中音樂説課稿優秀2

第一課時

[基本思路]本單元的學習,既是學生學習音樂鑑賞的出發點,也是他們最終提高音樂審美能力的歸宿點,是音樂鑑賞教學活動的"綱"。這個時代的學生們,可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或歌星,或演唱組合,一開始就發自內心地喜歡聽教材內容的人不多。雖然第一節內容較多,但由於師生是第一次見面,有必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所以這些內容又上必要的。為此第一節我們計劃用兩課時完成。

[課題]:學會聆聽

[教學年級]:高中一年級

[教學內容]:

一、學習導言、格言、散文。

二、認識音樂基本要素、音樂形式要素。

三、鑑賞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草原牧歌》。

[教學目標]:

一、通過《草原小姐妹》小散文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對音樂的感悟、表現和創造是人類的一種基本素質的能力。高質量的人生,應該用音樂美化自己人生的道理,從而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音樂鑑賞的興趣和信心。

二、初步認識音樂要素的基本內容。

三、聆聽《草原放牧》,感受形式要素。

[教學重點]:

一、認識音樂要素、音樂形式要素的基本內容。

二、通過鑑賞作品《草原牧歌》認識部分音樂形式要素是怎樣發揮作用的?

[教學難點]:

認識音樂形式要素節奏、力度、速度、旋律的藝術作用。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相互認識

1、教師告訴學生自己姓名

2、瞭解學生音樂基礎情況

3教育學生應該多參與各種音樂活動。

二、導入:談話導入

問:音樂與人生有什麼關係?引起注意和思考

三、認識音樂鑑賞的相關知識

(一)學習導言、格言和散文

1、集體讀導言

2、語言科代表解釋孔子格言:"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教師補充。"興於詩",人的修養從學詩歌開始;"立於禮",自立從學禮儀開始;"成於樂",完美人生從音樂開始。

4、音樂科代表朗誦散文。

師:追求高質量生活情趣的人,應該用音樂來美化自己的人生。也許我們不是作曲家、音樂家,但我們可以聽、可以看、可以鑑賞。

怎樣把自己培養成為一位能聽懂音樂的人呢?(對音樂的感悟以及表現和創造都是人類的一種基本素質,大家有那麼多的知識積累,如果學習一些音樂鑑賞知識,學會聆聽,我們就會成為聽懂音樂的人,從而豐富我們的生活情趣,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

激發學習鑑賞音樂的興趣,找學習動力。刺激學習方向。

(二)初步學習音樂要素及音樂語言

1、學生閲讀教材第8頁第一、第二自然段。

2、師生回憶所學知識:

音樂的"基本要素"有:音的高低、長短、強弱。

音色:常用的"形式要素"有:節奏、旋律、和聲、音色、力度、速度、調式、曲式、織體等。

"音樂語言"是憑藉音樂的形式來表現人類情感的藝術手段。

3、依據教材上所示例運用講授法着重講解節奏、力度和速度。

節奏:節奏是指音樂運動的長短和強弱,是構成音樂的第一要素。(所用示例見教材第八頁)

力度:音樂中音量的強弱程度。

速度:音樂進行中的快慢程度。

為今後學習鑑賞音樂奠定知識基礎

四、鑑賞《草原牧歌》

(三)第一次聆聽《草原牧歌》(完整聆聽)

提問:

1、有哪音樂要素在發生作用?(討論後小結出:節奏……)

2、獨奏樂器是什麼?(琵琶)講"琵琶協奏曲"

3、音樂情緒怎樣?聯想和想象到了什麼?(富有生機和朝氣、天真、活潑;聯想到美麗的草原

和放牧的生活情景)

指導學生參與鑑賞實踐活動

(四)對比、聆聽《草原放牧》第一主題音樂和第二主題音樂

1、分別打出兩個主題的節奏。

師:給節奏配合上高低起伏的樂音,加上力度、速度的變化,按一定的關係連接起來就為我們塑造了生動的畫面,帶來了美感。

2、對比聽、唱兩個主題音樂。

3、介紹幾個蒙古舞蹈動作(或觀看蒙古族舞蹈)

(1)掌形和提、壓腕。

(2)播放《草原放牧》第一主題音樂,在音樂的伴奏下做提、壓腕動作。

感受音樂形式要素節奏、力度、速度和旋律、調式等要素的藝術功效,加深音樂記憶,培養和激發持久興趣。

五、拓展

(五)再次完整聆聽《草原放牧》思考"拓展與研究"第1、2、5題和第3題有關《草原放牧》的項目

完整播放音樂,學生思考後提問回答,教師做以鼓勵為主的補充和評價,並做好記錄,作為形成性評價的材料之一。

通過作題,學生也能認識到自己的進步,培養學習鑑賞音樂的信心

第一節音樂與人生

第二課時

[課題]:

學會聆聽音樂與人生第二課時

[教學年級]:

高中一年級

[教學內容]:

一、《第六(悲愴)交響曲》

二、《長江之歌》

[教學目標]:

一、進一步認識和熟悉音樂的形式要素。

二、聆聽《第六(悲愴)交響曲》第四樂章,通過與《草原放牧》的對比欣賞,感受音樂要素在這兩部作品中所發揮的不同的藝術作用。

三、聽賞《長江之歌》,探究音樂的各形式要素在這首作品中發揮的藝術功能,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聆聽音樂的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對比欣賞,感受音樂要素在《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愴)交響曲》第四樂章這兩部作品中所發揮的不同的藝術作用。

[教學難點]:

分析、探究音樂的形式要素在不同的作品中體現出的不同的特點。

[教學過程]:

回顧第一課內容,轉入本課教學

1、課前播放《草原放牧》的音樂。

2、上課後提問剛才播放的樂曲的名字是什麼?樂曲體現了什麼樣的情緒特點?讓學生回答。

3、提問法複習音樂的形式要素。

通過"温故而知新"達到知識系統化的掌握,為下面將要學習的內容做一個鋪墊。

新課

《第六(悲愴)交響曲》第四樂章

1、用"講授法"簡介作者、背景。

、用"視唱法"熟記主部主題。

3、完整地欣賞作品

(1)提出問題:A樂曲表達了什麼樣的情緒?

B聽了音樂後能讓你聯想到些什麼?

(2)欣賞音樂,並將音響與解説有機結合。

1、有利於對作品的感受與理解

2、主題是交響樂的靈魂,是樂曲發展的基礎,熟記主題可加深對樂曲的理解和感受,同時,又培養了音樂的記憶力。

3、欣賞中依據教材分析,做適當提示,促使完成音樂語言在內心的釋讀。

對比聽賞《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愴)交響曲》第四樂章

1、聽賞《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愴)交響曲》(音樂片段),讓學生比較兩首作品的力度和速度有何不同?

2、唱《第六(悲愴)交響曲》第四樂章的第一主題,畫出旋律線,與《草原放牧》的第一主題進行比較,感受兩段音樂不同的旋律特點。(《草原放牧》的`第一主題的旋律線上節課已一畫過。)

3、標出《第六(悲愴)交響曲》第四樂章第一、二主題的節奏,拍擊節奏,與《草原放牧》的節奏進行比較,體驗兩段音樂不同的節奏特點。

4、復聽樂曲的第一部分,並讓學生用手指表示出第一、二主題。

通過對比欣賞,使學生更清楚、更方便地認識音樂的形式要素在表達音樂情感時發揮的重要作用。

《長江之歌》

1、教師安排學生自己閲讀教科書中關於作品介紹。

2、讓學生誦讀歌詞,體會歌詞的含義。

3、作品欣賞

(1)完整地欣賞歌曲,感受作品的情緒特點。

(2)學唱歌曲的第一樂段,引導學生説出歌曲旋律、節奏的特點。

(3)復聽歌曲

聽前提出問題:

A、歌曲的速度、力度有什麼特點?

B、歌曲的結構是怎樣的?

鼓勵學生跟錄音一起唱

一、1、2有利於對作品的感受與理解。

二、3引導學生逐步學會自己分析、感受和理解樂曲,提高學生鑑賞音樂的能力。

拓展

思考、完成拓展與探究的1,3,5題

拓展與探究部分的1,3兩題,讓學生自己把課上分析、討論的結果填入書上相應的表格裏。

拓展與探究部分的第五題,採用提問的形式完成。學生回答後老師再做適當的補充。

高中音樂説課稿優秀3

 一、説教材

1、教材內容及地位

本堂課是高中音樂鑑賞第一單元《音樂與生活》中的第四節內容——《自然之韻》。通過這一單元讓學生認識到音樂與生活的關係,明白音樂來源於生活,同時又為我們的生活服務。啟發學生關注:從生命的誕生開始,直至生命的終結,音樂見證着人生每一個神聖的儀式,伴隨着人生每一段豐富的經歷;人們可以通過音樂來表達人類各種美好的情感,通過不同作品的欣賞感悟:"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音樂,同時能感悟:"音樂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樂。";同時通過本堂課《自然之韻》讓學生體察到:人類就生活在大自然這個精彩的音響世界中。音樂家的創作靈感常常是來源於自然界中最為原始,最有生命力的聲音。進而對"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時間的藝術,更是聲音的藝術"進行理性的思考。本堂課重點欣賞《百鳥朝鳳》,《異國鳥》和《海浪的嬉戲》。《帕米爾,我的家鄉多麼美》屬於聲樂套曲體裁放在第二課時進行欣賞。

2、教學目標

通過對比欣賞《百鳥朝鳳》,《異國鳥》和《海浪的嬉戲》讓學生了解作曲家表現大自然的不同聲響及景象的手法。

通過對錶現大自然的音樂的鑑賞,激發學生對音樂藝術的本質和自身規律的認識,由感性上升為理性。

參與探討鑑賞活動,能感悟到作曲家創作音樂的靈感來源大自然,自然界的聲音最原始也最具生命力。

通過本堂課讓學生認識鋼琴與樂隊,交響素描,音樂動機等音樂知識。

激發學生關注大自然中的'各種不同聲響,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

3、教學重難點

通過作品欣賞啟發學生感受作曲家是用什麼樣的音樂手段來表現大自然的不同音響和景象的。

真正掌握"寫意"與"寫實"的兩種創作手法的特徵與根本區別。

 二、説教法與學法

課堂教學中採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方法,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體會音樂深刻的內涵。給學生搭設展示自我創造的。舞台,積極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採用體驗式,探究式,信息技術與音樂學科整合等教學方法,注重教學實效性,讓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和享受音樂美貫穿始終。

為了更好地完成三維目標,確保所教的內容學生不僅能夠接受,還要樂於接受,本堂課根據學生的知識層次和心理年齡特點進行了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學環節的設計。首先要做到讓學生能夠接受我認為就必須根據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也就是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規律進行教學環節的設計。其次要達到讓學生樂於接受的目標就應當充分利用對峙的方法,在課堂上形成動與靜,悲與喜等等不同角度的對峙,讓學生在對峙中感受和體驗美,達到音樂審美的目的,同時教學環節的設置上也要有對峙,教學環節要環環相扣,但又不能平鋪直敍,必須有起承轉合,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產生審美疲勞,真正達到學生樂於學習的目標。

三、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營造良好的課前氛圍為新課的導入作鋪墊

播放《地球之歌》(啟發學生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

學生談聽後感,老師進行總結。(引申環保,進行學科滲透)

(二)新課導入

"同學們從剛才的《地球之歌》中我們聽到了地球的哭泣聲,其實我們自然界中還有許許多多的不同聲響和景象,那麼作曲家們是通過什麼樣的音樂手段來表現的呢下面請同學們一起來欣賞一首作品,聽後説説你所聽到的音響和看到的景象。"(環節銜接自然)

(三)新課教學

播放《百鳥朝鳳》

(啟發學生進行不同樂器,音色,節奏,旋律等的聽辯瞭解作曲家的音樂表現手段。)

2,學生討論,回答。(給學生思考和展示的空間)

3,播放《異國鳥》,簡介曲作者:梅西安

(從學生熟悉的中國作品《百鳥朝鳳》到外國作品《異國鳥》的欣賞遵循了由淺到深的原則,同時又有中外作品的對峙,避免了審美疲勞。更有利於學生掌握"寫實"的音樂作品的特徵。)

4,學生自我展示

"説説你聽過的描寫大自然的音樂作品有哪些是通過模仿寫實的手法進行創作的"(給學生提供一個自我展示的舞台,也是對剛學知識的一種檢驗,做到講練結合。)

5,教師小結

"同學們前面我們欣賞的作品,以及同學們自己剛才提到的一些作品都是作曲家們通過模仿寫實的手法來描繪大自然的聲響和景象的,其實我們還有許多作曲家是通過抽象寫意的方式來描繪大自然的,那就是印象派音樂。"

(由此引出印象派音樂及音樂家德彪西及其作品《海浪的嬉戲》,環節自然過渡)

6,印象派音樂及音樂家簡介(讓學生掌握相關音樂知識)

7,播放《海浪的嬉戲》

(欣賞前對作品及體裁,動機音樂進行簡單的介紹讓學生掌握相關的音樂知識,有助於作品的欣賞與理解。)

8,學生欣賞並談聽後感。(給學生思考和展示的空間)

(引導學生重點欣賞感受作品的色彩和空間感並用心去體驗曲作者的內心情感。)

9,教師小結:剛才我們欣賞的是印象派音樂《海浪的嬉戲》,此類音樂往往是利用每個人思想中固有的印象進行創作的,體現以人為本。更多的是一種情感的滲透。就像德彪西説的:"我的作品不是大海的複製品,是大海在我心裏的意象。"(對印象派音樂特點進行歸納)

(四)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同學們,我們今天分別欣賞了寫意和寫實的幾首作品,通過對比欣賞同學們瞭解了二者的主要特徵和根本區別,希望同學們回去後根據所學的知識收集相應的作品下節課帶來與老師和同學們共同分享,看看哪位同學收集的作品既多又準。"(通過作業的佈置對學生本堂課的學習情況進行檢驗,同時也是複習和鞏固本堂課內容最有效的手段。)

(五)課外推薦:

對比欣賞貝多芬的《第六田園交響曲》,克內希特的《自然界的音畫》。

(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進一不提高其審美情趣)

高中音樂説課稿優秀4

 一、説課標

根據高中音樂課新課標要求,欣賞民歌的學習是音樂教學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欣賞不同風格、不同體裁的民歌,從而加深同學們對祖國的熱愛,並擴大音樂視野,提高欣賞音樂的能力。

 二、説教材

1、教材分析:本課是高中《音樂鑑賞》第二單元〈多彩的民歌〉中的高亢的西北腔,本單元內容旨在引導學生感受、體驗民歌的不同地域風格及不同的民族風格,認識民歌中常見的一些體裁形式,進而認識我國民歌是我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財富,是世界優秀音樂文化中的絢麗瑰寶。本課將主要欣賞學習西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花兒”和“信天游”。《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兒,在全國各地頗具影響,聲譽極高。《腳伕調》是陝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表現腳伕的複雜心情。

2、教學目標:

一是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西北民歌的地方風格,認識“花兒”、“信天游”等民歌體裁。

二是引導學生探究有關民歌的基本知識,初步認識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徵。

3、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徵;能按歌曲的旋律、節奏等特點分辨西北的民歌。

 三、説教法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學習方法是很重要的。高一的學生,有很好的想象力和判斷力,知識結構完整、有一定的藝術修養。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緊緊圍繞教學目教學重點,我選用的教法是參與互動式教法,在講授音樂理論知識的時候,儘量的結合作品,通過讓學生聽,看,參與體驗,互動交流等形式來實現我教學的目的。通過“聽”歌曲的旋律、節奏等要素,讓學生去感知音樂,從而來分辨西北民族的民歌特點。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配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具體、生動的畫面,使學生通過形象感受來理解音樂,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接受知識,教學過程中,創設愉悦和諧的情感氛圍,充分發揮以學生的主體,老師為指導的作用,成功地達成教學目標。

 四、説教學程序

本課主要是欣賞少數民族歌曲,瞭解歌曲的風格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將採用目標教學模式進行。

1、導入:運用創設情境,興趣引入法。首先了解學生對我國民歌曲調的地域劃分,知道多少?有沒有誰能説出各個地域的民歌風格?然後運用課件向學生展示超級女聲演唱民歌的視頻,從而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引起他們的.有意注意及興趣。

2、展示目標、導學達標

採用用感性到理性的教學法。

第一步採用聽——想——觀看——討論的程序,讓他們聽三首歌曲的旋律片段,瞭解各首民歌的風格特點及表現情緒等。閲覽歌曲簡介、欣賞歌曲、知識鏈接、互動鏈接

第二步然後我將結合流行歌曲,給學生介紹西北民歌的風格特徵。閲讀音樂知識,瞭解花兒、信天游,欣賞歌曲,互動鏈接

第三步拓展探究引導學生參與各種實踐活動,深入地感知、體驗、理解西北民歌的風格特徵。並結合流行樂滿足學生的審美需求,自然地導出下節課的內容。

五、總結反思

總的來説,這是一節注重培養學生自主的音樂感受能力和電腦多媒體課件運用的的音樂欣賞課。

教學內容在安排上要儘可量緊湊豐富,要力求課堂氣氛生動有趣而富於吸引力。師生互動的充分性和從容性可能會不夠。對“和”—作品技術背後的文化內涵的引導方式還可再改進。學生參與方式還可進一步豐富,參與的機會可進一步增加。這些要要依據實際上課情況調控和改進。

高中音樂説課稿優秀5

一,説教材

1、説大綱;根據大綱要求,本單元旨在引導學生認識以下三個問題。即:音樂要素的基本內容及藝術作用;怎樣鑑賞音樂;音樂與人生的關係。這三個問題,不僅對學生學習音樂鑑賞具有基礎性,指導性的意義,而且對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音樂審美觀,形成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用音樂來提高生活質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教材分析;本課教材是高中音樂鑑賞第一單元的第一節。本課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導言和琵琶曲<草原放牧>以及交響樂<第六悲愴交響曲>,還有的就是要講授音樂的基本要素。內容比較多,我計劃用兩個課時來完成教學。

3、教學目標

一個是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感悟、表現和創造音樂是人類的一種基本素質的能力。高質量的人生,應該用音樂美化自己人生的道理,從而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音樂鑑賞的`興趣和信心。二是初步認識音樂要素的基本內容。三是聆聽《草原放牧》,感受形式要素。

4、教學重點有兩個

一是認識音樂要素、音樂形式要素的基本內容。

二是通過鑑賞作品《草原牧歌》認識部分音樂形式要素是怎樣發揮作用的?

5、教學難點

認識節奏、力度、速度、旋律的藝術作用。

二、説教法説學法

高一的學生,有很好的想象力和判斷力,知識結構完整、有一定的藝術修養。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緊緊圍繞教學目教學重點,我選用的教法是參與互動式教法,在講授音樂理論知識的時候,儘量的結合作品,通過讓學生聽,看,參與體驗,互動交流等形式來實現我教學的目的。在導入中,我用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引起討論,最後總結,從而達成與學生的互動。總之,在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我會讓學生感到學習音樂的樂趣,也能從樂趣中學習到一些音樂知識。

  三、説教學過程

本單元主要是通過幾首音樂作品來説明音樂要素的形式和作用,下面我主要説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在這一課中我主要採用對比聆聽法,講授法,談話法,練習法等。

1)導入:談話導入:音樂與人生有什麼關係?設計意圖是引起學生的思考。

2)認識音樂鑑賞的相關知識,首先是課堂提問學習導言,格言和散文。學完導言之後便是初步學習音樂要素及音樂語言。最後把節奏,速度,力度這三個最常見的音樂要素作重點講解。

3)鑑賞<草原牧歌>。這一環節也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先完整聆聽,再對比聆聽。這一部分的設計意圖是指導學生參與鑑賞實踐活動。第二部分是對比聆聽這首曲子。教師分別打出兩個不同主題的餓節奏,並請學生配上不同音高的樂音,並讓學生體驗哪位同學的配音最美。然後對比聽,唱兩個主題音樂。最後是最能引起學生興趣的部分,介紹幾個蒙古族舞蹈動作,播放<草原放牧>第一主題,請學生在音樂的配合下跳舞。這部分應用的主要的教學方法是練習法,設計意圖是加深音樂記憶,培養和激發持久興趣。

四、拓展感受

再次完整聆聽《草原放牧》思考“拓展與研究”第1、2、5題和第3題有關《草原放牧》的項目。完整播放音樂,學生思考後提問回答,教師做以鼓勵為主的補充和評價,並做好記錄,作為形成性評價的材料之一。這部分主要應用的是談話法,設計意圖是讓學生通過做題,認識到自己的進步,培養學習鑑賞音樂的信心。

五、小結:

總的來説,這是一堂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的一堂課,教師主要通過學生的參與體驗互動和聆聽教學法,講解教學法,感悟教學法,課堂提問法與練習法來加深學生的學習內容,從而讓學生對音樂鑑賞產生興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inyue/65gdg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