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音樂 >

中班音樂《摘蘋果》教案

中班音樂《摘蘋果》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音樂《摘蘋果》教案,歡迎閲讀與收藏。

中班音樂《摘蘋果》教案

中班音樂《摘蘋果》教案1

教師反思

本次活動的音樂素材選自小班學習活動“蘋果和橘子”主題,其歌曲旋律輕鬆、俏皮,歌詞內容簡單、易懂,對小班幼兒來説具有一定的主題教育價值。因此,教師在瞭解幼兒已有經驗的前提下,嘗試通過歌曲《摘蘋果》的學習,進一步拓展幼兒對水果的認知,激發他們對水果的喜愛之情。

活動環節設計注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創設相關的遊戲情境(如“開小汽車”(進場熱身)、“摘蘋果”)及多媒體課件的輔助,引導幼兒注意傾聽歌詞,學習觀察畫面中有無與歌詞有聯繫的內容。將昕到的(歌詞)轉化為語言的表述,從任意歌唱到快樂遊戲,在自主的氛圍中,教師引導幼兒主動、愉快地參與歌唱活動,並鼓勵他們把自己內心的體驗用肢體動作表現出來,激發他們參與活動的內驅力。

可能許多教師都會有這樣的困惑:當我們面對歌唱教學,特別是新歌教授時,如何有效地教授,才能讓幼兒自主、愉快地學習歌曲,演唱歌曲呢?特別是對於小班幼兒來説,受到知識經驗和語言能力的眾多限制,在記憶歌曲結構和歌詞內容上往往比較困難。因此,教師在本次活動中注重遊戲情境的運用與貫穿,並結合多媒體課件,激發幼兒樂於演唱、積極參與的活動熱情,從而達到學唱歌陸的教育目的。具體表現如下:

1.以景激趣

活動中,為了更好地幫助幼兒體驗、理解和記憶,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教師根據歌詞內容製作了與之相關聯的多媒體畫面。多媒體畫面的播放能夠在一定意義上消除無目的反覆練唱和記憶歌詞所帶來的乏味感,增加活動的趣味性。

2.以法促學

合適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促進幼兒的學習。在本次活動中,教師嘗試通過肢體語言的表現,幫助幼兒感受學習歌曲的樂趣,從而自然地理解並記憶歌詞;教師熟知傾聽旋律並配以歌詞是學唱一首歌曲的關鍵,因此在歌詞熟悉、記憶的環節中,以用旋律的哼唱再現幼兒對歌詞“隻言片語”的記憶的方法,幫助幼兒更快地定入歌曲,學習演唱。

當然,活動仍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教師可能過於追求歌唱教學目的的達成,因此,在激勵機制的運用上,忽略了預設中果籃蘋果數量減少的情況,代之以“好”、“真不錯”等措辭迴應。其實,教師應更關注幼兒現場表現不佳的狀況,如聲音的運用、與旋律的匹配等,並利用多媒體課件中果籃蘋果數量的不變或減少這一動態變化,來提示幼兒教師所提出的改進建議與要求,從而引導幼兒瞭解只有在“唱響、唱好”的情況下,果籃蘋果的數量才會發生變化,以激發幼兒再次演唱的興趣,將多媒體創設的“摘”蘋果的情境發揮到極致。

活動點評

“摘蘋果”是小班的一個教學活動。小班活動的特點是經常有幼兒不願意唱,所以在活動中教師如何激發幼兒的興趣是關鍵。另外,歌詞記憶和理解是難點。下面從三個方面進行簡要點評:

1.有效的情境創設、形象的多媒體呈現,激發幼兒掌唱歌曲的積極性

小班幼兒自我意識強烈,在新授歌曲時,往往表現出沒有興趣、不願意唱的傾向。如何激發幼兒學唱歌曲的興趣,讓他們能夠有興趣地跟隨着音樂和教師一起演唱,是教師需要關注的問題。在本次活動中,教師根據歌曲的內容,創設了一個去果園摘蘋果的情境:開小汽車——到果園——摘果子——回家。整個活動情境較為完整,使小班的幼兒能夠融入其中,從而大大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另外,製作的多媒體課件能與幼兒實現有效的互動,特別是“唱得好,籃子裏摘到的水果就會多”這一內容,對促進幼兒大聲歌唱、唱清楚歌詞有着不可或缺的激勵作用。因為有了它,幼兒在後面的演唱一遍比一遍好。

2.小步遞進的引導方式,有效提高幼兒學唱歌曲的效率

新授歌曲時,教師採用了小步遞進的引導方式:先讓幼兒完整欣賞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和內容;然後再次聽賞歌曲,理解、記憶歌詞內容;接着根據旋律節奏拍手,鞏固對歌詞的理解;最後完整演唱,一步步讓幼兒理解歌詞,學會演唱歌曲。過程中,教師還能夠關注對幼兒傾聽能力的培養,在每一次示範演唱前,教師能夠提出明確的聽辨要求,如聽一聽唱了一些什麼、漏掉哪一句、這一句到底應該怎麼唱等,讓幼兒能帶着目的去聽辨,從而大大提高了幼兒聽辨的有效性。

3.教師的引導語言應與情境相聯繫,提問的針對性還需要加強

首先,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自身也要融人情境之中,在提問時要儘量用情境中的語言,避免對整個情境的破壞。例如,幼兒學唱歌曲的過程其實就是在果園摘蘋果的過程。因此,教師可以用“看餚誰能摘到最大最紅的蘋果”、“眼睛要看清楚蘋果在哪裏才能摘”等情境中的語言引導幼兒用正確的方式演唱。

其次,提問缺乏針對性,無法有效幫助幼兒記憶和理解歌詞。在本次活動中,教師從欣賞歌曲人手,然後通過提問,幫助幼兒記憶歌詞、學唱歌曲。具體來説,在第二環節第一次聽賞歌曲後,教師提問:“你們聽到了什麼?”一旦有幼兒準確回答出來了,教師其實可以直接將回答的內容唱出來,而不是用語言敍述出來。比如,有幼兒回答到“紅蘋果”,教師就直接用歌唱的形式接上“樹上許多紅蘋果”(這句是幼兒要學唱的歌曲的歌詞)。這樣的提問和回答更具針對性,也更形象直觀,有利於教學目標的達成。

中班音樂《摘蘋果》教案2

活動意圖:

秋天到了,葉子由綠而黃,由黃而枯,由枯而落。秋天也是蘋果成熟的季節。果實褪去了青澀,不在乍狂和張揚,在枝頭顯出了沉甸甸的豐滿和成熟。中班音樂活動《摘蘋果》符合中班年齡特點。音樂是一種藝術形象,通過音樂活動,可以增強幼兒的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提高幼兒的聽覺辨別能力和敏感性。激發出他們巨大的創新思維潛能。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摘蘋果》,初步掌握踵趾步的動作要領,能跟音樂較合拍地做摘果子及踵趾步的`動作。

2、在唱唱跳跳中表現秋收的愉快心情。

活動準備:

1、《摘果子》的音樂。

2、前期經驗準備:熟悉歌曲《摘蘋果》。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聽音樂排座、練聲。

2、聽音樂《摘蘋果》,體驗歌曲旋律,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導入語: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音樂,請小朋友聽一聽,拍一拍。這段音樂聽上去感覺怎樣?(歡快)

這段音樂告訴我們一件高興的事情,秋天到了,小朋友在果園裏歡快地摘果子呢!誰知道果子是怎麼摘的呢?

二、學習摘果子的動作。

1、幼兒交流。(幼兒邊説邊做摘果子的動作,師幼一起學一學動作)

2、學習摘果子的動作,教師哼唱。

A、提示:手指張開並稍稍彎曲作握蘋果狀,手臂向上手腕轉動一次“大果子,摘下來。”

B、引導幼兒不同方位摘一摘。

C、這裏的果子摘完了,前面還有的果子可以怎麼摘呢?

3、學習踵趾步的動作。

“可以跑過去摘,怎麼跑呢?”教師示範。

提問:老師是怎樣去的?讓幼兒説出腳的動作。

(腳跟,腳尖,跑跑跑。)

教師小結:像這種腳跟、腳尖、跑跑跑的動作叫踵趾小跑步,它是舞蹈動作裏的舞步的一種。

4、分步練習踵趾步。

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腳跟、腳尖、跑跑跑。

5、幼兒聽音樂手腳配合練習摘蘋果動作。

6、完整學跳:《摘蘋果》

1、教師邊唱邊示範跳一遍。

2、幼兒邊唱邊學。

3、師生共同跳《摘蘋果》。

A、創設情境:現在背起我們的小竹簍,去摘果子吧!

B、教師:讓我們聽着歡快的音樂去摘蘋果好嗎?

放鬆活動:竹簍裏的果子摘得滿滿的,心裏覺得怎麼樣?我們就帶着愉快的心情吧果子送到倉庫裏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題材選擇恰當。該樂曲旋律歡快活潑,節奏鮮明,動作感較強,符合了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欣賞需要。活動的整體感覺是自然流暢、輕鬆活潑的。整個活動我營造了一個有情、有趣的音樂“情境”,讓孩子們玩在其中、樂在其中,在感受音樂快樂的同時還發展了音樂的智慧和素養。整個活動環節是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總體來説目標清晰,層次分明,孩子們能在遊戲中感受歌曲輕鬆、活潑的情緒,並運用肢體動作表現。在活動中,我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在輕鬆愉快的情景遊戲中進行活動,活動開展的較順利,大部分幼兒還是能跟着老師的思路來走的。

不足之處:

音樂遊戲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如何讓音樂遊戲開展的更加有效呢?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積累經驗,吸取先進的教學理念,儘可能去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走出屬於自己特色的教學之路。一個有趣又有吸引力的音樂素材可以成為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的“催化劑”,提升一個教學活動對幼兒發展的價值。

標籤: 教案 蘋果 音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inyue/vr564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