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藝術 >

教學藝術與激發思維能力的關係

教學藝術與激發思維能力的關係

對於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人們常會用“融會貫通”“學以致用”等詞語來衡量。

教學藝術與激發思維能力的關係

在美術課教學中,如何使學生把所學習的基本概念、原理與創造活動結合起來?我認為,講解透徹,言之有物是關鍵;示範有據,啟智有方是手段。學生領會、理解程度如何——作業是檢驗和衡量教學效果的有力依據。

以下是我在《設計中的基本形態》這一課的教學體驗。

《設計中的基本形態》一課的基本知識是構成藝術中的平面構成,即用平面構成的基本原理創作出使人視覺產生幻想的圖案藝術。這門藝術雖已廣泛應用於我們生活中的各個領域,給人以美的享受。然而,對七年級小同學來説,“平面構成”這一詞語的概念,無疑是十分抽象而又模糊的。通過本課的教學活動,要讓學生懂得運用點、線、面、體這些基本形態在高、寬二維空間中,按一定規律進行排列和組合,製作出具有一定美感的抽象的圖形,從而提高抽象思維的能力,激發抽象設計的興趣,這就需要——

  一、以形入手,啟迪思維方法。

點、線、面、體,看起來很抽象,形態顯得很單調。因此,賦予基本形態以情感聯想,發掘形態美感,給學生一個識別、認知的過程,明白抽象的形態要素之中藴含着豐富的性格、氣質等情感的變化,從而產生心理聯想,這是很必要的、如點的小巧、凝集、閃動感;直線的剛挺之美;自由曲線的活潑之美;折線的節奏美;水平線的平靜安寧,舒展之美;以及斜線的驚險、傾倒感;垂直線的下垂或向上升騰的力感;面的舒展擴張感;體的.視幻感及體積感;以及各形態給予人們的情感聯想等。這些學生覺得平平常常,熟視無睹的基本形態,一經導向聯想,思路變得活躍,變抽象為形象,使呆板的形態如融進了生命力,引起興趣,聯想翩躚,觸發出優質思維的火花。

  二、以詩人畫,提高審美槽趣。

如何讓學生理論與實踐更好地聯繫起來,授予思維方法,由此及彼,舉一反三,這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一環、要讓學生有獨到的新構思,有異於他人的新思維產品,教學中就不能僅依賴教材上現成的描述而説教,讓學生對教材內容有深刻的理解從而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是帶領學生進入思維王國的鑰匙。例如《設計中的基本形態》這一課,怎樣把這些基本形態更形象生動地介紹給學生,從而達到由淺入深,由自然形到抽象形的自然過渡?我用教學上學科橫向聯繫法,介紹了明朝學識淵博,才思敏捷的著名才子解紀從小勤奮好學的故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當介紹到小解縉面對“天當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而以工整的下聯“地作琵琶路作弦,那個能彈”予以巧對時,學生的思維也隨着詩句的描述而跳躍閃動。這對佳作,包容了天上、地面自然界中的自然形態,是我們司空見慣的自然現象。然而經過作者的巧妙構想,就成了尤如展示在我們面前十分形象而生動的畫卷,循着詩人精妙的構思而遐想,令人尤如爺望深邃的蒼穹,觀賞着羣星璀燦的天空而神思遐爾;尤如漫步在開陌縱橫的廣袤無限的大地,心曠神怡。學生被作者巧妙而富有膽識的想象力所吸引,聚精會神地聽着、想着,因而能異口同聲地響亮地回答出這一名對中點、線、面、體的自然現象或物體。從而認識了藝術中的抽象形實際上是自然形的概括與再現,然而又比自然形更具審美情趣。

  三、講究授課藝術,激發創造性思維。

有趣的故事結合有效的講解。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有了較透徹的理解。再進一步講解平面構成的組織規律和方法,並通過範圍的欣賞和教師演示骨格線的各種變化形式,讓學生明白如何使這些形態通過一定的手法,構成了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畫面,尤如電影中的蒙太奇,令人驚奇,叫人興奮、形象直觀的教學效果是變抽象概念為可視的形象畫面,變現為易,深入淺出,理論與演練相得益彰,從而提高了學生對美的感受,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使學生好象學握了學習上的武器並熟知武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學生躍躍欲試,急於在實踐中一顯身手,不少同學已經拿出紙筆比劃開了。有了高昂的學習情緒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有利於思維能力的超常發揮。因此,我適時地佈置學生完成一張平面構成作業。

美術學科同樣有承前啟後的課業結構上的聯繫。在《設計中的基本形態》這一課之前,學生已學過《用線生動地描繪物象》、《用線條表現物體的結構》。因此,學生對線的認識和接觸更多一些。於是,用線與線互搭構成面,用線分割面,以點與合連線,一點與其他各點連線,直線、射線、弧線、折線、線圈等等,正是以面為琴,以線為弦,用手中的畫筆,彈撥出一曲曲美妙動人的樂章。一大批優秀的平面構成作品湧現出來、這些作品,均是學生凝神構思,匠心獨運而設計出來的,確實有着一股令人賞心悦目的美感力量。

面對這些用稚嫩的小手繪製而成的各式各樣的平面構成作業,甚感欣喜,也令我感到欣慰,畢竟精心創設的教學方法終於喜獲教學碩果。由此説明只有努力探索教學藝術,才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可以這樣認為,未來創造型人才的培養正是從這樣一堂課,一張作業開始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ishu/epv2j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