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論農村國小作文教學中的循規與尋變

論農村國小作文教學中的循規與尋變

關鍵詞:作文教學 循規 尋變

論農村國小作文教學中的循規與尋變

學生怕作文,尤其農村學生更怕作文,城市國小生與農村國小生在習作水平上的差距是不容爭辯的事實。農村學生相較於城裏學生而言,他們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鮮事物稀少,社交能力更無法與城裏孩子相比;他們眼界狹小,可供閲讀的書籍匱乏,對於這些困境和現狀,相信每一個在農村從事過教育工作的人都會有更多的體會。筆者在農村國小擔任語文教師已有六七年的時間,在作文教學中花了不少心智,可謂煞費苦心而收效平平。從前每次在學生作文前,從選題到開頭結尾,從遣詞造句到謀篇佈局,每個環節都指導得有板有眼,滴水不漏,可最後換來的還是學生乾巴巴、令人沮喪的文字。在一次次失望和無可適從中我開始反思我所運用的指導方法是否最適合我指導的對象,其得到的答案也是肯定的,一般的作文訓練方法,運用在農村學生身上,必然要碰壁的。那麼如何做到,既能夠立足現有作文教學理論和成功方法的同時,又能夠在這些理論和方法中尋求突破,走出一條更有助於提高農村學生作文水平的訓練方法,這就是筆者多年來一直努力探詢的作文教學中的“循規”與“尋變”,在此將本人的思路和經驗提出與大家交流。

一、長篇短章,詞彙先行

“詞彙積累──作文訓練的基石。” 引導學生積累詞彙,讓學生在習作時能做到腹中有物,以此提高作文水平,這點對於無論是城裏還是鄉下的語文教師,已不是什麼新鮮的做法。但同樣的“積累詞彙”,其實施過程城裏鄉下卻有着本質的不同。對於城區的國小生,老師要想讓學生積累詞彙,可能只要簡單的佈置和適時的檢查這麼簡單,然而在農村,那可要費些心思和體力的。

首先,學生從哪兒獲得詞彙的積累?農村孩子手中可供閲讀的書籍少之甚少。本人所在學校,初步調查發現每個學生手上平均沒有一本象樣的.課外讀物,在這種狀況下讓學生去閲讀,去積累詞彙,不是紙上談兵是什麼?為此,我在班級中增設了“班級圖書角”,把學校閒置的舊書架拿來放在班級教室的一角,讓學生儘可能地把個人的藏書拿到這裏來,此外在每年的寒暑假我都將給學生布置一道特殊的作業,那就是讓家長給自己買一兩本有意的課外書籍,甚至還推薦性地開出書目,從而使家長們由沒有習慣為孩子買書變成一種自覺的習慣。通過幾個學期的堅持,圖書角里的圖書已經相當可觀了,極大地克服了農村孩子可供閲讀的書籍少的不足。

其次,對於積累的詞彙的理解、分類、優化和運用能力,城市孩子和農村孩子也有很大差距。由於城市家長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較高,他們在這項工作中充當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農村孩子在積累詞彙的過程中幾乎失去家長的作用,如果老師在這當中又缺少科學合理的指導和監督力度,那麼詞彙積累只能變成徒有形式的做法。因此我找到了幾個行之有效的辦法。第一,專門開設閲讀課,臨場指導閲讀;第二,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每星期、每月評出“閲讀之星”、“詞彙大王”等,同時注意遏制學生積累中的片面貪多求次情況;第三,積累的詞語佳句要讓學生儘量理解,平時通過多和學生溝通,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説出詞義,用自己的感情朗讀詞彙等做法,強化了學生對詞彙的理解,培養了語感。

二、題材拓展,農村娃也可寫城市事,國家事

筆者在網上曾研讀過一篇題為《農村作文教學的困境與出路》一文,作者提出的作文題材出路就是:寫農村景色、寫農村語言、寫農村生活、寫農村變化。乍看上去,似乎是些不錯的點子,可仔細想來,難道農村學生的作文只要把農村的一切寫好就大功告成了嗎?現階段在整個教材普遍帶有城市化傾向的形勢下,必然要求農村孩子的作文也能寫、會寫除農村以外的事物。可農村孩子生活中接觸的新鮮事物少,眼界狹小的的客觀事實,成為阻礙學生作文題材豐富性,多樣性的最大頸瓶。怎麼辦?思來想去,農村孩子最熱衷的事情莫過於就是看電視,電視成為他們瞭解外界的唯一窗口,而新聞的價值也許正是我所尋求的拓寬學生作文題材的最好出路,並且筆者也的的確確為這個所謂的“新聞引路”構思摸索了近四年時間。

首先,培養學生關注新聞的熱情。經常利用班會,自習課等時間,開展“會聲會色説新聞”、“新聞小博士”等活動,而到了高年級後期,還增加了帶有評議性質的“今日新聞之我見”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密切了新聞和學生間的聯繫,極大地豐富了他們的視野。

其次,老師參與其中,事半功倍。學生對於新聞的蒐集不免有着方方面面的侷限性,主要表現在:蒐集渠道單一;新聞素材有些大而不着邊際,有些小而索然無味。要克服這些不足,這時教師就有必要參與其中。我經常從報刊、電視、網絡中搜捕一些生活氣息強的新人新事,然後與學生交流。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以新聞的方式拓展題材的做法,已經小有碩果,絕大多數同學都能在筆下寫出新鮮事物,這讓筆者尤感欣慰。

三、模仿入門,例文作文教學法

有人提出,作文訓練應當經歷“掌握作文特點──掌握寫作方法──不斷練習中提高作文能力”三階段,本人對此非常贊同。那麼如何做到“掌握作文特點”“掌握寫作方法”呢,這就要發揮例文的強大作用。在長期的工作中,筆者總結了一套尤其適合農村國小生的例文作文教學法,現用一具體實例來談談。有個“××人二三事”的作文習作,在指導前我在網上一下找了23個各具特色的同類型的例文,然後運用“農遠”的多媒體資源,在電腦中將它們逐一出示,對每篇例文條分縷析,層層駁繭,重點放在講解例文特點,分析作者如何圍繞人物選事,最後把所有例文概括成四類結構類型。由以上例文的講解指導,從而生成建設性的指導方案:

這種例文作文教學方法看似老套而又缺少創造性,而它在國小作文訓練的初、中期卻非常有效,它可以運用在每次作文訓練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上手,但這種方法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和智慧。

總而言之,作文教學是一門科學,更是一種藝術,它有着固有的原理和方法可循。作為一名鄉村國小教師,在作文教學這方面我很慶幸自己在“循規”中不忘“尋變”,從而找出一種適合自己教育對象的方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2vvj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