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故都的秋教學實錄

故都的秋教學實錄

一、教學説明:

故都的秋教學實錄

這是高中語文課外自讀課文。安排一課時,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現“以訓練為主”的教學教改實驗的指導思想,訓練學生的“聽、説、讀、寫”等多種能力。

二、教學目的:

本節課有兩個認知目標:

1.學習本文“狀難寫之物”的寫法

2.學習本文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本文“景”和“情”的交融、統一。

難點:變“無形”為“有形”,狀難寫之物的寫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放錄音《前門情思大碗茶》

師:同學們,剛才咱們聽的這首歌,是唱的哪個城市?(學生紛紛舉手回答,課堂氣氛活躍)

明確:有的同學説是“北京”,確切地説,這首歌唱的應該是“老北京”。那麼這首歌中都唱出了哪些帶有老北京地域特徵的事物?(學生回答,不完整的,可由其他學生補充)

明確:由前門、蛐蛐、冰糖葫蘆、杏仁豆腐,最有特色的是大碗茶。這些事物我們勾勒了一幅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故都風情畫。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篇也是描寫北京的郁達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板書課題)一看題目,我們就知道,本文的內容寫的是秋景,此文寫於1934年8月,當時北京叫北平,那次文為什麼不叫“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生答)

明確:“都”指國都,一般是一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故”指過去是,現在不是了。因此,“故都”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情,給人以深沉、悠遠的感覺。

(二)明確教學目標:

師:這節課,我們有兩個學習重點:一是學習本文“狀難寫之物”的寫法;第二個是看看本文是怎樣把“景”和“情”結合在一起,做到“情景交融”的。(板書)

(三)依據目標,分析課文:

師:既然寫的是秋景,同學們想想本文是從哪個方面來寫故都的秋的?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是什麼呢?

生:是“味”,確切地説是寫了古都的秋味。(板書)

師:你怎麼概括出來的?

生:根據第1段第2句話。(生讀)

師:同學們再從書中來找一找,故都的秋有哪學特色?

生:在課文的第1段中有一句“北國的秋,卻特別得來的清,來的靜,來的悲涼”,我覺的這就是故都秋的特色。

師:對!(板書)那這句話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生:這是本文的文眼。(讓學生在書中標上“文眼”二字)

師:誰能舉例説一下我們學過的哪些文章中也有文眼?

生:第一冊《荷塘月色》中的文眼是第一句話“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綠》中的文眼也是第一句“我驚詫於梅雨潭的綠了”。

師:説得好!我們説眼睛是心靈的窗户,文眼是文章的主旨所在,散文的文眼有的居首,有的在尾,有的位中,一般首位居多,因此我們常採用瞻前顧後的方法,來快速把握散文的要義。

可是,這個“秋味”是看不見,摸不着,是比較抽象的,如叫你寫,你怎麼處理?作者是怎麼辦的?

(可給學生一二分鐘的時間討論、回答)

明確:作者是把抽象的事物具體化,藉助於具體可感的事物來寫的,這叫“狀難寫之物”這是寫散文的基本功之一,也是我們本節課的教學難點。下面,同學們從書中來找一找,本文緊扣故都秋的“清、靜、悲涼”,集中寫了哪些景物,具體體現在哪兩個字上?

(學生速讀、翻找、回答)

明確:本文都寫了秋居、秋花、秋樹、|秋蟬、秋雨、秋實,這些景物可具體到“色”和“聲”兩個字上。(板書)

下面我們就抓住課文3——11這個重點部分,去觀秋色,聞秋聲,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請學生朗讀課文,並要求學生邊聽邊劃出文中呈現色彩和傳遞聲音的事物,讀後四人一組進行討論、交流)

[訓練目的:從朗讀入手,體會體現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創設課堂氛圍,把學生帶入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去。]

明確:呈現色彩的事物有:蘆花,柳影,夜色,天空,牽牛花,灰沉沉的天底,青布單衣,棗子等。

這些事物體現的具體色彩有:灰白、暗黑、淡綠、微黃等,總的格調給人一種冷色調的感覺。

師:如果你是孤身一人,置身他鄉異處,面對這麼多的冷色調,你心裏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生:我想應該會感到比較孤獨、冷落、哀傷。

師:對!所以故都的“清”給人的感覺不是清新,清麗,而是悽清、冷清。

同學們看,觀秋色,故都的秋給人的感覺是這樣的悽悽切切,冷冷清清,那麼我們再來看看本文又寫了哪些故都的秋聲呢?

生:秋聲又蟲唱、鐘聲、飛聲、蟬聲、雨聲。

師:這些都對,可是在文中有這樣兩句話“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和“忽而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得下起雨來了”,同學們從中揣摩一下還有什麼聲音?

生:還有“刷刷”的掃街聲和下雨伴隨的風聲。

師:很好!這麼多聲音交織在一起,故都究竟是鬧,還是靜?

[訓練目的:引起學生的爭議,訓練“説”的能力]

明確:我們説,蟲唱、蟬聲都是細微的聲音,連這些聲音都聽得清清楚楚,不正是反襯了故都的靜嗎?古人有詩云:“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就是以動襯靜的手法,現實生活中我們有這樣的體會嗎?

[訓練目的:類比訓練,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感受能力。]

生甲:有的時候,教室裏很安靜,我們説靜得連一根針掉在地上也能聽得見。

生乙:夜晚沒有了白天的嘈雜聲,連鐘錶“嘀嗒”“嘀嗒”的聲音也能聽到。

師:這兩位同學説得好,這些都是以動襯景。由此可想,聞秋聲,故都的秋是多麼孤寂、沉靜啊!那我們觀故都悽清之景,聞故都寂靜只聲,所聘出來的故都所特有的秋味是什麼?(生答)

明確:是“悲涼”。(板書)宋代詞人柳永在一首寫離別之情的詞《雨霖鈴》中用“寒蟬悽切”來渲染那種悲悲切切、悽悽慘慘的氣氛。在這裏,作者同樣捕捉到秋蟬“衰弱的殘聲”,來渲染故都秋的落寞,表現悲涼之感。

分析到這裏,我們應該很清楚地看到作者是如何變“無形”為“有形”,藉助具體可感的事物來“狀難寫之物”的。這是我們落實的.第一個教學目標。

我們説,即使在郁達夫生活的那個時代,故都北京也有火一般的香山紅葉,明鏡似的昆明湖水,遊人如織的頤和園,對這些景色,作者為什麼避而不寫呢?

(這個問題,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可進一步啟發)

我們知道,同一種景物,在不同的人心裏所引起的感受是不同的,甚至有時還會大相徑庭。例如面對同一場冬雪,農民會稱讚“瑞雪兆豐年”;乞丐則會罵“老天不長眼”。面對同一輪夕陽,兒子會贊“夕陽無限好”;父親則會歎“只是近黃昏”。同學們想想,自己平時有這種體會嗎?

[訓練目的:類比訓練,推己及人,溝通作者和自己的思想感情,更好的理解課文。]

生:我考試考好了,聽到小鳥叫,我就覺得它是在表揚我;要是考得不好,我就覺得它是在諷刺我。

師:説得很恰當,那麼你能説説這是為什麼嗎?

生:這是因為人的心情總是通過一定的景物來表現的。

師:對,也就是説人的主觀情感,決定着人對客觀景物的取捨與感受。那麼,放在郁達夫身上,他當時是怎樣一種情況呢?

(學生回答,或者把“自讀提示”第三段中有關語句讀一讀)

明確:作者思想苦悶又無法排遣,所處的社會環境在他內心投下了憂慮和冷落的陰影。因此作者眼中筆下的景物“屋破”、“草細”、“蟬聲殘”,使自然界的“客觀色彩”——孤獨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的心情,自然的融合在一起,以情馭景,以景顯情,這就叫做情景交融。本文就是這樣把“景”和“情”結合在一起的,這是本文的第二個教學目標。

下面,我們一起來朗讀課文3——11段再來品一品這故都的秋味。(生齊讀課文)

(四)課堂小結:

師:我們看,郁達夫筆下的秋,打上了鮮明的時代烙印,給人的感覺是“清、靜、悲涼”,同郁達夫相比,我們是幸福的,生逢盛世,風華正茂。同學們不妨也拿起筆,把我們對祖國的熱愛,對未來的展望,傾注於筆下的景物,那麼你筆下的秋一定是另一副模樣。

(訓練目的:這是遷移訓練,既滲透德育教育,又訓練學生的仿寫能力,同時又使教學前後呼應,渾然一體。)

標籤: 故都 實錄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6yjj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