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蜜蜂改變人性課堂實錄

蜜蜂改變人性課堂實錄

緣起

蜜蜂改變人性課堂實錄

當前語文教材所涉及的作家作品,我覺得遠不足以滿足一個愛閲讀的中學生的要求閲讀課、讀書會、推薦閲讀書目等,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我個人認為葦岸是當代最獨樹一幟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能叫人安靜下來,啟迪我們的思考也許是出於對這位作家的偏愛,當接到為紹興文理學院中文系的大四學生開課的任務時,我選擇了這篇非課文的文章我希望我的學生知道葦岸,也知道“土地道德”,知道在葦岸和“土地道德”之後,站立着更多的傑出的思想者,他們的思考,對我們的生活方式的改變,發生了很重要的影響課後,我的幾本葦岸的書,都被學生借走了,在班級裏傳閲有一個學生在不久之後的隨筆中,宣稱自己只喜歡一個作家:葦岸

現場

  一、關於葦岸和他的書(5/45)

  二、放蜂人的形象(15/45)

……

師:我們今天來看看,葦岸筆下的放蜂人是怎麼樣的請大家用5分鐘時間看文章,然後描述一下葦岸筆下的放蜂人的形象

(生讀課文,陸續找出“放蜂人在自然的核心,他與自然一體的寧靜神情,表明他便是自然的一部分”“放蜂人或許不識文字,但他像學者熟悉思想和書冊那樣熟悉自然,熟悉它的植物和大地”“放蜂人是大地上尋找花朵的人,季節是他的嚮導”“放蜂人是世界上幸福的人……放蜂人也是世界上孤單的人……”等句)

三、放蜂這個職業(25/45)

師:很好,大家把葦岸關於放蜂人的描述基本上找出來了那麼,看了這些句子,你對放蜂這個職業,有什麼感覺沒有?

楊開元:放蜂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為他跟花朵住在一起,同時也是最孤獨的人,因為他遠離人世

師:不錯,這也是葦岸的意思我現在想知道你們自己的看法

金立超:我覺得吧,這個職業挺好的

師:挺好的同學們能找到除“好”字之外的另外的詞彙來描述嗎?

王偉:我挺羨慕這種生活,跟我的生活追求很接近,有點像去年學的孔子和弟子那個“暮春者,春服既成……風乎舞雩,詠而歸”的意境

師:嗯,王偉説得好啊放蜂人的生活很有詩意,是吧?

王偉:是的

師:我倒真認識一個放蜂人(生驚訝)不過他現在不放蜂了,而是在我們隔壁的魯迅中學當語文教研組長放蜂其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有詩意,而是很辛苦不過有一次一起吃飯的時候,我跟他説:你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為你是在大地上尋找花朵的人

(生笑)

師:作家的描述總是使得各種生活充滿了詩意大家再看看這些對放蜂人生活的描述,你覺得你最喜歡哪一句

錢綺倩:第一句:放蜂人是大地上尋找花朵的`人,季節是他的嚮導

師:為什麼你喜歡這一句?

錢綺倩:因為這一句很美

師:為什麼會給你很美的感受呢?

錢綺倩:因為這裏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很形象

師:是擬人嗎?放蜂人就是一個人啊,幹嗎還擬人?

錢綺倩:是“季節是他的嚮導”這句

師:這是擬人嗎?你再想想

錢綺倩:這是暗喻

師:對,是比喻不過,我覺得光是説這裏有比喻,恐怕還不是最能夠説明這句話的美我覺得這句話背後還有深層的含義比如,這裏表達了作者的人生態度

(生不解)

師:放蜂人養蜜蜂幹嗎?

生:製造蜂蜜

師:製造蜂蜜幹嗎?

生:賣錢,養家餬口

師:但是,你看葦岸,這麼一件勞動,在他筆下,成了一件富有詩意的事情,是在大地上尋找花朵這句話首先是真實的,其次,這裏隱含着對人生的看法所以説,只要我們的視角變化了,我們對世界的看法也就會不同昆體良説過一句話:人活着不是為了吃飯,人吃飯是為了活着只有對生活有着更深層次理解的人,才會説出這樣的話

四、農業文明與土地道德(35/45)

現在,請大家再在文章中找一找,找出你們認為葦岸包含着微言大義的句子,並説説話裏藴含着什麼道理

蔣鎏:我覺得這句話很有哲理“放蜂人在自然的核心,他與自然一體的寧靜神情,表明他便是自然的一部分,……他彷彿一位來自歷史的使者,把人類應有的友善面目,帶進自然他與自然的關係,是人類與自然最古老的一種關係”

師:這句話有什麼哲理?

蔣鎏:這裏表達了葦岸認為的,人和自然應該具有的一種關係

師:什麼關係呢?你能用一個詞語,或者幾個詞語概括出來嗎?

蔣鎏:最古老的關係

師:什麼樣的最古老的關係?

蔣鎏:我覺得,是一種和諧、寧靜的關係

師:我覺得你的理解非常好葦岸主張,人和自然之間,就應該有這樣一種和諧的關係那麼,是不是可以這麼説,葦岸寫放蜂人,也就是在討論放蜂人跟自然之間關係,也就是討論人和自然之間,究竟應該有怎樣的一種關係

我們來看一句話:

(出示幻燈片,學生朗讀:二十世紀這輛加速運行的列車已經行駛到二十一世紀的門坎了數年前我就預感到我不是一個適宜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人,甚至生活在二十世紀也是一個錯誤我不是在説一些虛妄的話,大家可以從我的作品中看到這點我非常熱愛農業文明,而對工業文明的存在和進程一直有一種源自內心的悲哀和牴觸,但我沒有辦法不被裹挾其中——葦岸《最後幾句話》)

師:這是葦岸的遺囑,他口述,他妹妹執筆的這裏,跟文章聯繫最密切的是哪一句?

生:我非常熱愛農業文明,而對工業文明的存在和進程一直有一種源自內心的悲哀和牴觸

師:那麼,葦岸寫放蜂人,其實就是在——

生:懷念農業文明

師:那麼,是否可以説,放蜂人就是農業文明的一個人格表徵呢?農業文明的一個核心就是,人類是作為自然之子,作為這個世界的一份子,是屬於自然的,而不是作為自然的對立面而存在可是自從工業革命以來,科技的進步逐漸使人類開始產生一種妄自尊大的感受,覺得人類可以征服一切,人就是這個世界、乃至宇宙的主宰我們中國也有一句古話“人定勝天”,導致最後的結果是“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只有鬥爭,沒有和諧

這裏,我要引進一個概念,“土地道德”

(出示幻燈片,學生朗讀:土地道德是要把人類在共同體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現的角色,變成這個共同體的平等的一員它暗含着對每個成員的尊敬,也包括對這個共同體本身的尊敬——李奧帕德《沙郡年記》)

師:李奧帕德是美國現代“環保之父”,在《沙郡年記》手稿完成後不到一個月,因協助撲滅鄰居農場的一場大火,不幸遇難這句話我是從葦岸另一篇文章《土地道德》中轉引來的我們一起再來把這句話朗讀一遍

(生齊讀)

師:我發現,葦岸所追懷的農業文明,跟李奧帕德的“土地道德”,在精神的深層次上是相通的你們有這樣的感受嗎?哪位同學來説説看?

生:不知道

師:哦,那你再想想

金立超:農業文明講和諧,李奧帕德講平等這裏比較接近

師:説得好剛才蔣鎏同學也講到,葦岸主張的是人和自然之間的一種和諧也就是説,他不是以征服者的身份出現,而是這個包括大地、天空、森林、動物等在內的一個共同體中的平等的一員那麼,我們再找找,課文中哪些地方,表現了葦岸“和諧”、“平等”的追求

徐潔:這句:“他彷彿一位來自歷史的使者,把人類應有的友善面目,帶進自然”

師:對,是的友善的面目

平鈺柱:“蜜蜂能改變人性”,這是放蜂人講的一句富於文化色彩的話

師:好,蜜蜂能改變人性那麼,怎麼改變呢?文章裏有提示嗎?

平鈺柱:“我把放蜂人講的關於蜜蜂(主要指工蜂)的一生,記在這裏”,這一句下面的兩段,就在説這個

師:好,我們來看這兩段請大家在用幾分鐘時間閲讀這兩段

五、對蜜蜂的態度(45/45)

師:請找出葦岸對蜜蜂讚譽的句子

孫維樂:它們是我們可欽可敬的鄰居,與我們共同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它們體現的勤勞和忘我,是支撐我們的世界幸福與和睦的骨骼它們就在我們身邊,似一種光輝,時時照耀、感動和影響着我們,也使我們經常想到自己的普通勞動者和捨生忘死的英雄

師:嗯,就是這句我們再一起來朗讀這句話,揣摩葦岸對待蜜蜂的態度

(生齊讀)

師:葦岸描寫蜜蜂,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譚軼倫:葦岸高度讚揚了蜜蜂

何一開:葦岸覺得我們應該學習蜜蜂的品質

師:你們説的都對蜜蜂身上體現了勤勞和忘我,這使得我們想到我們人類之中那些可敬的人不過我想問的是,葦岸描寫蜜蜂,他的視角跟我們以前看到過的對蜜蜂的描寫有什麼不同?比如,我們總是把勞動者比喻為勤勞的小蜜蜂來看這首詩歌(出示幻燈片羅隱詩歌《蜂》: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師:這首詩歌,寫的是蜜蜂嗎?

生:是呀

師:那麼這首詩歌採用了什麼寫法呢?

阮少卿:託物言志

師:好,託物言志,物在這裏只是一個“託”,他指向的,還是作者的那個“志”你再看看,這裏是在寫蜜蜂嗎?

阮少卿:哦,他是象徵,是在寫人

師:對啊託物言志,蜜蜂只是一個載體,象徵意義才是作者的目的所以,我認為,這裏根本沒有蜜蜂,而是在寫人,是把蜜蜂人格化了

師:我們再來看一句話(出示幻燈片:把自然人格化,也許在他看來,這樣的人類也太傲慢了——林賢治《未曾消失的葦岸》)

葦岸的不同一般,或者説葦岸在當代的意義,在於,他的確把蜜蜂作為蜜蜂本身來寫了他保持了對大自然的敬畏,對蜜蜂這一種小生物的敬畏

還記得上學期學過的史懷澤的《我的呼籲》嗎?史懷澤呼籲什麼?

生:敬畏生命

師:然也(出示幻燈片《我的呼籲》:我們誰能確知,他種生物本身有什麼意義?對全世界又有何意義?……但事實上,我們直覺意識到自己是具有生存意志的生物,環繞我們周圍的,也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史懷澤《我的呼籲》)

葦岸的土地道德,不是一種口頭的承諾,已經成了葦岸的思維方式,作為這個共同體的平等的一員,他有對每個成員的尊敬,也包括對這個共同體本身的尊敬

讓我們再來讀一遍葦岸對蜜蜂的一生的這一段描寫

(生齊讀後,師發放閲讀資料:法布爾《昆蟲記·蜜蜂》和楊朔《荔枝蜜》片段)

師:課後請大家去思考,法布爾和楊朔是如何對待這些小生命的?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看待那些不同的生命?

師:關於葦岸,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登錄這個網站,可以瞭解更多在這堂課結束的時候,我還要告訴大家一個事實,葦岸是我最喜歡的一位當代的作家他的作品,以及《沙郡年記》《敬畏生命》等作品,他們改變了我的世界觀今天,通過一起學習這篇文章,我覺得我對葦岸有了更為深刻的瞭解,這是在坐的諸位帶給我的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jd64g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