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關於改變課堂結構注重人文精神

關於改變課堂結構注重人文精神

(課程標準)中提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中進行。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因此,應改變以往結構繁瑣、拖沓、千篇一律,組織形式單調、沉悶、缺乏靈活性的教學方式,倡導啟發式、討論式的自主平等、合作、創新的課堂教學結構,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個性發展,注重人文精神。

關於改變課堂結構注重人文精神

一、以學生為本,開放課堂教學。

請看一下(將相和)一文的一個教學片斷。

師:學習了(將相和)一文“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哪個小組的同學能根據自己的理解選一個排練成課本劇呢? (各小組做短暫的商討) 小組1表演“完璧歸趙”這一個故事。

生評議。生1:“李劍雄的表演很精彩,把藺相如在強敵面前機智、勇敢的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 生2:“戰國時期對國王稱呼‘萬歲’似乎與歷史不符,且當時不知有否跪拜的禮節。” 師:“這個同學聽得認真,觀察得仔細,想得也很深入。” 生3:“吳俊榮的表演似乎不是很到位,他演的秦王應很威嚴可他卻顯得有點害怕的樣子。” 師小結:“同學們對課文的理解較深刻,能大膽地表演出來,觀 察也非常細緻,敢於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這一點非常可貴。” 小組2表演“澠池之會”,小組3表演“負荊請罪”後,全班15個小組都選擇其一表演課本劇。

從以上教學片斷不難體會到: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如果老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而急於傳播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沒有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樂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為沉重的負擔。”因此,第一位的工作就是讓學生動起來,讓學生以愉悦的心情,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這應當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第一步。只有讓學生都參與了,才能談及知識的學習、能力的形成和精神品格的發展。課本劇的表演從小組中惟妙惟肖的示範表演到全班同學的自我展示,堅持面向全體學生,課堂上讓學生都動起來,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寬鬆、愉悦的氛圍進行實踐性學習。評議中,讓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獨立的見解,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了學生認真觀察的能力,訓練了口頭表達能力,展示了表演課本劇的才能。這樣的教學充分顯示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體現了人文精神。

二、以合作學習為輔,相互啟發促進。

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而眾人的智慧是無限的。俗話説: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知識、智慧就是在互相質疑、探討中產生、形成並發展的。

一個教育家也説過:“小孩子最好的老師不是你,不是我,而是孩子中最優秀的孩子。”所以,課堂上留點時間讓學生自學、討論,進行合作學習,可以使自己不懂的問題在小組中得到解決,受到啟發,又使優中差生互教互學,互相評議,激活學生的思維,讓人人蔘與課堂學習,發揮主體作用,營造民主的課堂氣氛。如教學(田忌賽馬)一課,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用圖示法學習了第一次賽馬的內容後,採用此法自學第二次賽馬的內容,把自己畫的體現第二次賽馬情況的圖示在小組中交流修改,然後讓四人小組合作討論:“同樣的馬,兩次比賽結果為什麼不一樣?”通過討論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善於觀察。在小組學習中每個人都有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都能展示自己的.才能,在學習中優差互補,這也是人文精神的體現。

三、倡導創新學習,培養創新精神。

創新是民族的靈魂,也是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對現有狀況的超越,是人的自主性發展的最高層次的表現。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生的創新能力必須從小培養。根據不同的課文,適時抓住創新的火花,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是每個教師的職責。如教(火燒雲)、(盧溝橋的獅子)可根據內容引導學生想象火燒雲還像什麼,獅子還有哪些不同的姿態。又如教(田忌賽馬),文中描寫人物神態、表情、動作的語句準確、生動、形象,你準備怎麼用?學習孫臏認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解決兩道智力題。教完(將相和),續寫將、相如何同心協力保衞趙國。不要認為創新高不可攀,其實,創新的火花就在同學們的腦中閃耀。

總之,語文課堂教學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體現人文精神,讓學生在平等、開放、自主、合作、創新的氛圍中學習,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標籤: 人文精神 課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wejvr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