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教師優秀隨筆:國小語文閲讀教學要重視語感的培養

教師優秀隨筆:國小語文閲讀教學要重視語感的培養

在國小語文閲讀教學中,在我的課堂上或是其他語文教師的課堂上,常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一篇課文,教師逐字逐句地分析、講解,學生還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文章的整體意思不能體會得深刻。如果教師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將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並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訓練,效果出乎意料──許多學生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啊!”

教師優秀隨筆:國小語文閲讀教學要重視語感的培養

這就是語感所產生的教學效果。在我們的語文閲讀教學中,尤其是國小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語感的培養。

現代教育學理論認為: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破除以教師講解、分析、説明為主的知識灌輸,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能力。我們的語文課本中入選的教材,都是經過作者千錘百煉、反覆推敲、文質兼美的名篇佳作,一字一句皆有情,一文一人都有義。而加強對學生的語感能力的培養與訓練、提高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才能把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結合起來,發揮作品的感染作用。

長期以來,語文課片面強調課文思想內容的分析,忽視了語言能力的培養,忽視了讓學生對語文材料進行感受和領悟。重分析研究輕語文實踐,追求講深講透,卻忽視了自悟自得,忽視了語感的培養。

葉聖陶先生説:“文字語言的訓練,我認為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就是對語言的敏鋭的感覺。”呂叔湘先生也指出:“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夏丐尊先生更是明確強調:“強烈敏鋭的語感,是閲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核心。”可見,語文大師一致認為:語文教學必須重視語感的培養。語感是人們對語言文字直覺的感知、領悟和把握的能力,是對語言文字的意義和情味的透徹理解,是一個人語言素質的直接反映。學生的語感如何,直接影響他們對語言文字的理解、積累和運用,影響其語言能力的發展。語感培養是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教學設計

國小語文課本選用的《我愛故鄉的楊梅》一文。“細雨如絲,一棵棵楊梅樹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們伸展着四季常綠的枝條。和片片狹長的葉子在雨霧中歡笑着。”

讀這段文字後,我引導學生開展想象和聯想:可以從“細雨如絲”中聯想絲綿細密和柔軟;由“貪婪地吮吸”聯想到嗷嗷待哺的嬰兒;由“伸展”聯想到擺脱束縛後的輕鬆和舒暢。整段文字可以使人將春雨中的楊梅樹想象成一個飢渴的嬰兒,在母親輕柔的撫摸和温暖的懷抱裏,飽吸甘甜的乳汁時,那種急迫的動作以及歡快與舒暢的情緒。

這一段文字所展示給人的意境,飽含春天裏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的生機。應該説這段文字處理是充滿了作者的想象和聯想,是具體的、生動的。但是高超言語總是“意則期多,字唯期少”,言有盡而意無窮,所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力透紙背”,這就為讀者留下了再創造、再想象的餘地,否則“楊梅樹貪婪地吮吸”、“狹長葉子的歡笑”便會令人莫名其妙不可理解了。其中“貪婪”一詞本為貶意,但用在此處,即使人對久經飢渴的嬰兒在吮吸母乳時,那種天真而不加任何掩飾,那種急迫貪吃的稚氣的樣子頓生憐愛之情。

  教學反思:

學生之所以能夠理解這段文字的意義,併產生豐富多彩的感受,不是經過老師的`分析和對詞語的直接解釋,而是想象和聯想在語感中起到的推波助瀾的作用。語感中的聯想和想象是學生在和言語對象接觸的過程中,不是隨意主觀,而是依據言語對象的描述,由此想到彼,或構想出某種事物的形象。想象和聯想使對言語的感受進入一個全新的境界,鮮活的形象,動人的景物,豐富的情感,嚴密的邏輯,深刻的哲理……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審美的愉悦,會在對言語的感受中源源不斷,源源而來。

學生閲讀得多,自然就會增加對語言材料理解和領悟的機會。我們要指導學生從課外選取各種體裁、各種內容以及飽含喜怒哀樂各種情感的文章,使學生努力從作品中揣摩、品味各種詞彙、句式的特點,去感悟其表情達意上的“共鳴”。

在今後的國小語文教學中,我要堅持重視對學生語感的培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kmd7j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