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如何讓古詩詞教學變得獨具魅力

如何讓古詩詞教學變得獨具魅力

一、以配樂、配畫面扮靚古詩

如何讓古詩詞教學變得獨具魅力

國小生的生理和心理髮育還未成熟,他們還未具有抽象思維的能力,難以理解文字背後的象徵意義。語文教師可以嘗試讓圖畫走進語文課。因為圖畫具有很強的形象性與直觀性,它活生生地擺在學生面前,能極大地調動學生觀察事物、思考問題和認知道理的積極性,任他們展開豐富的想象力,讓形象的翅膀放飛抽象的思想。

拿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來説,這首詞描寫的是農村平和寧靜、樸素安適的生活。温暖而又風趣的'農村生活,給人一種詩情畫意、清新悦目的感覺,可配以抒情的樂曲,如琵琶名曲《琵琶語》、二胡名曲《良宵》、古箏名曲《西江月》等等。至於圖畫,可以很豐富,有矮小的茅草房屋,有一條流水淙淙、清澈見底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草兒。有兩位白髮翁媪和三個不同形象的兒子。翁媪相依相偎,笑盈盈地望着他們的孩子們各司其職:大兒子在溪東豆地裏鋤草,二兒子正精心地編織着雞籠,三兒子則天真無邪地躺卧在溪邊剝蓮蓬吃,調皮而又惹人憐愛。這樣,再配上輕柔而優美的樂曲、温馨而恬靜的畫面,可以把學生帶入一種如詩如畫的境界。

二、以字詞替代法領悟古詩詞

國小生初接觸古詩詞不久,讓學生親自參與進來,走進古詩詞,而不只是聽眾和看客,即運用換詞對照的方法,將使課堂面貌煥然一新。

如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中的幾句: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一個“鋤”字,一個“織”字,一個“卧”字,都用得很好,尤其是一個“卧”字,用得極妙,它把小兒天真活潑、頑皮可愛勁兒和盤托出。像王安石詩“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也是古今一絕。國小生最喜歡親自動手,我們何不讓他們動筆換字呢?我向學生提問:“同學們,‘鋤’、‘織’、‘卧’字分別可用什麼字替換?換了之後會有什麼不同的效果?”話剛落音,學生們七嘴八舌,躍躍欲試,情緒一下子高昂起來。不一會兒,就有學生舉手,把“鋤”字換成“種”字,把“織”字換成“編”字,把“卧”換成“坐”字。還有換成“躺”字、“蹲”字的……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這時,老師千萬不要忘記充分讚揚學生,同時讓孩子們思考詩人為什麼不用你們説的這些字?這樣的學習情境使孩子們容易真正融入詩歌,理解詩歌語言的精髓。

三、以循序漸進法融入古詩詞

國小生之所以害怕古詩、古詞,是因為它與現代文有很大的不同。一個詞或一個字,意思極其豐富。如果語文老師引導得不好,只講字面上的意思,而不帶學生深入瞭解詩詞,學生很難對詩詞產生興趣。國小語文老師可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慢慢走入詩詞的境界中去,讓他們領略到詩詞的獨特魅力。

如辛棄疾的《清貧樂·村居》,老師可這樣提問:“同學們想想看,他們兄弟三人,誰是家中的主要勞力啊?”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是大兒子。”“對了!我們從哪裏可以看出來呢?哦,從‘鋤’字可以看出,扛鋤頭是相對比較重的活兒。大兒子年齡大些,所以他擔負着在溪東豆地裏鋤草的重任。我們再接下來看,二兒子年紀稍微小些,所以他就做些紡織之類的活,在仔細地編織雞籠。而三兒子呢,他年齡最小,只知任意地調皮玩耍,所以他躺卧在溪邊剝蓮蓬吃……大家説這幅畫面美不啊?”老師可繼續提問:“從‘溪邊卧剝蓮蓬’一句,同學們想到自己的童年是什麼樣兒的嗎?”“從‘二兒正織雞籠’一句,二兒一邊織一邊會想些什麼?”“從‘醉裏吳音相媚好’一句中,大家可以聯想到這對老人聊些什麼事情?”“若我們繼續往裏走,還會看見什麼樣的景象?”“作者看到這樣的景象,心裏又會想些什麼呢?”老師一連串的提問,把學生一步步引入詩詞的美妙意境中。

標籤: 古詩詞 獨具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wkej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