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精選教學設計試題及分析

精選教學設計試題及分析

教學設計試題

精選教學設計試題及分析

期末考試試卷1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9分):

1.教學目標:

2.學習準備:

3.教學媒體:

二、單項選擇題(從下列各題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並將其代號寫在題幹前面的括號內。答案選錯或未選者,該題不得分。每小題1分,共19分)

()4.下面幾種教學媒體中,_____最便於重現。

A.廣播 B.教科書 C. 電視D.計算

()5.最初形成教學設計構想的代表人物是美國教育家______。

A.桑代克B. 苛勒 C. 杜威 D.斯金納

()6. 下面不屬於程序教學特點的是______。

A.自定步調B.聯繫 C. 即時反饋 D.小步子

()7.______提出了螺旋式編排教學內容的主張。

A. 桑代克 B.加涅 C. 布魯納 D. 奧蘇貝爾

()8.下面不屬於分析學習目標層次可選用的動詞是_____。

A.對照B. 寫作 C. 比較 D.區別

()9.下面不屬於知道學習目標層次可選用的動詞是_____。

A.背誦B. 辨認 C. 計算 D.回憶

()10.下面屬於綜合學習目標層次可選用的動詞是_____。

A.分析B. 設計 C. 解釋 D.敍述

()11.教學評價常用的三種工具是__________。

A.測驗題、調查表和觀察表 B. 測驗題、填空題和觀察表

C.填空題、調查表和觀察表 D. 測驗題、調查表和實驗表

()12.概念獲得程序是一種_____的信息加工模式。

A.演繹B.歸納C.假設 D.先天

()13.學習是人的_____或能力的改變。

A.情感B.態度C.傾向 D.精神

()14.學習者初始能力分析包括_____。

A.預備技能、目標技能和動作技能分析

B.預備技能、目標技能和態度分析

C.預備技能、目標技能和能力傾向分析

D.預備技能、目標技能和先決技能分析

()15.加涅指導學習的後五步基本過程的次序是_____。

A. 提供指導→提供反饋→誘發行為→評定行為→促進記憶與遷移

B. 提供指導→誘發行為→提供反饋→評定行為→促進記憶與遷移

C. 提供指導→誘發行為→評定行為→提供反饋→促進記憶與遷移

D. 提供指導→評定行為→誘發行為→提供反饋→促進記憶與遷移

()16.教師通過口頭語言,輔以板書等向學生傳授言語信息的方法是_____。

A.講授法B.演示法 C.談話法 D.討論法

()17.如果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精神,那麼最好的方法是採用_____。

A.講授法B.演示法 C.練習法 D.實驗法

()18.以下_____不屬於集體授課的優點。

A.教師和學生都容易接受B.教師容易備課 C.有一定的規模效益 D.教師能全面瞭解教學過程各個階段的成效

()19.以下_____不屬於小組交互作用的活動方式。

A.角色扮演B.個案研究 C.遊戲 D.講授

()20._____作為一類學習結果,指學習者通過學習獲得了使用符號與環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A.言語信息B.智力技能 C.動作技能 D.情感態度

()21.在評價過程中,_____是一種有效的展示工具。

A.信息加工法B.圖解法 C.卡片法 D.層級分析法

()22.皮亞傑關於認知發展階段學説中前運算階段的年齡是_____。

A.0至2歲B. 約2至7歲 C. 約7至11歲 D. 約11至15歲

三、判斷改錯題(判斷下列命題的正誤,你認為正確的就在其題號前的括號內打“√”;錯誤的打“?”並改正。每小題2分,共14分)

()23.系統設計的教學必須是把如何學習的知識和經驗作為基礎,注意發展學習者的能力,幫助學習者學會學習。 ()24.學習過程是一個學習者主動接收刺激,積極參與和積極思維的過程。

()25.要重視學科知識結構與學生主動探索的關係,以保證發生有效的學習。

()26.認知策略與具體的學科內容無關,它的培養無需以具體學科內容的學習為基礎。

()27.構成教學設計的四大基本要素是需要、目標、策略和評價。

()28.學習是人的傾向或態度的改變,這種改變能夠保持而不能把它單純地歸之於生長的過程。

( )29.學習發生的條件有內部條件和外部條件。

四、簡答題(回答要點,並簡明扼要作解釋。每小題5分,共20分)

30.請説明小組教學的使用要點。

31. 請簡述你的學習風格。根據你的學習風格,你將如何提高自己的學習。

32.請簡述教學設計的基本前提。

33.請簡述成人學習者的特點。

五、論述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34.試舉教學實例説明學習理論對教學活動的指導意義。

35.試論述基於網絡的教學設計與基於課堂的教學設計的區別與聯繫。

六、材料題(每小題7分,共14分)

36.閲讀以下材料,請指出這位教師運用了什麼教學策略,並加以點評。

一位語文老師在教《荷塘月色》一文時,開頭就説:“這是作者的一幅清麗的水墨畫。他對荷塘的觀察細緻入微,描寫生動形象。他寫荷塘的美,繪聲繪色,字字珠璣。他一共用了三種描寫手法:近寫、遠寫和談感受,這猶如現代電影手法的近境頭、遠境頭、外加幾句畫外音一樣,以便把作者的所見所感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現在讓我們跟隨作者領略一下美妙的荷塘月色吧??

37.這是一位大學教師編寫的關於《中國人的心理》課程的一份課堂教學設計,請談談你的感想。

第四講:中國人的關係取向

一、教學理念

由於“關係”在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許多學者都認為中國人具有“關係取向”,但是對於中國人的“關係”和“關係取向”的具體內容,並沒有比較一致的看法。此外,大學生對於中國人的關係行為現象也有各自的看法。在學習和討論了中國人的國民性格、文化特徵和道德心理等專題的基礎上,教師和學生在本專題的教學活動中將集中對中國人的關係和“關係取向”進行回顧與分析,讓學生分享教師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時師生共同提出對中國人的關係心理進行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二、教學目標

1.師生共同認識和思考中國人的關係現象;

2.教師向學生介紹自己對中國人的關係取向的研究成果,供學生參考;

3.師生共同提出可能的研究設想。

三、教學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一箇中國人的關係行為案例(“上海招生事件” 複印35份);

2.投影儀(爭取用電腦),準備PPT課件;

3.A4白紙6張(共分組討論用);

4.推薦文獻(1張,複印32份)。

四、教學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3分鐘)

教師直接給出“關係”主題(板書“中國人的關係取向”)

(二)案例與思考(10分鐘)

1.教師呈現(發放)“上海招生事件”案例;

2.學生談感想;

3.教師依據學生感想指出“關係”對於中國人的作用、重要性。

(三)教師報告A(大約20分鐘):

1.“關係”的界定;

2.中國人關係的特點;

3.中國人關係的構成;

4.中國人關係的分類。

(四)教師報告B(大約20分鐘)

1.關係取向的界定

2.中國人關係取向的構成要素

(五)小組探究(大約25分鐘)

對於中國人的“關係”和“關係取向”,可以做哪些研究?

(六)回顧與小結(5分鐘)

五、推薦文獻(大約3分鐘)

教師向學生介紹幾篇相關重要文獻(下課時發給學生)。

教學設計A卷標答

一、用自己的話解釋下列術語(每小題4分,共16分):

1.形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進行過程之中,為引導該項教學前進或使教學更為完善而進行的對學生學習結果的確定。

2.掌握學習:掌握學習是由布盧姆等人提出的。目的是把教學過程與學生的個別需要和學習特徵結合起來,讓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夠達到預期目標的教學策略。

3.先行組織者:是指安排在教學任務之前呈現給學習者的引導性材料,它比學習任務具有更高一層的抽象性和包攝性。

4.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學理論之上,為實現特定的教學目的,將教學的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組合成具有相對穩定的結構,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學模型。

二、判斷説明題(判斷下列命題的正誤,並説明正確或錯誤的理由,判斷1分,説明2分;判斷錯誤,全題不得分。本大題共5小題,每題3分,共15分)

1.正確

教學設計是一種連接科學(likning science),是按照教學科學的原理,開發、評價和維繫有利於學習目標的實現而制定詳細的、規範的技術過程。教學設計者就像一名技術員或工程師,一步一步、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系統地進行操作,強調設計過程必須遵循設計的規則和程序。

2.正確

教學設計的基本目的就是要確保學習者沒有一個人是“教育上的不利者”,並確保所有學生都有最充分地運用自己潛能的平等機會。

教學系統設計的基本目的在於幫助學習者的學習,而學習與發展是緊密聯繫的兩個方面。學習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學習的目的。教學系統設計通過幫助學習者的學習來促進學習者的個體發展。

3.正確

將教學原理和規律運用於教學實踐是教學設計研究的核心問題。教學設計要研究解決教學問題和需求的各種方法及適用範圍和操作要求、教學媒體運用的程序綱要、課堂管理的技術和方法、教學效果的評價工具和方式的編制技術及使用規範、教學調控策略等。概言之,就是要研究教師怎樣教、學生怎樣學的技術問題。

4.錯誤

學習風格是學習者持續一貫的帶有個性特徵的學習方式,是學習策略和學習傾向的總和。無好壞之分。

二、簡答題(共12分)

1.簡述教學媒體選擇的依據。(6分)

答案要點:

(1) 依據教學目標(1.5分)

(2) 依據教學內容(1.5分)

(3) 依據教學對象(1.5分)

(4) 依據教學條件(1.5分)

2.簡述什麼是學習需要並説明學習需要分析的目的。 (6分)

答案要點:

(1)學習需要指學生目前的學習狀況與期望他們達到的學習狀況之間的差距,或者説,是學習者目前水平與期望學習者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差距。差距指出了學習者在能力素質方面的不足,指出了教學中實際存在和要解決的問題,這正是經過教育或培訓可以解決的學習需要。可以説沒有差距就沒有需要,也就無從談起要解決什麼了。 (1.5分)

(2)分析學習需要是指通過系統化的調查研究過程,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確定問題的性質,論證解決該問題的必要性(1.5分)

(3)論證解決該問題的可行性。 (1.5分)

(4)論證解決該問題的重要性。 (1.5分)

三、論述題(共30分)

1.(1)該模式是過程模式,是由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教授肯普()提出。

(2)這一模式與目標模式的主要區別在於它的設計步驟是非直線型的,設計者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可以從整個設計過程中的任何一個步驟起步,向前或向後。

(3)肯普提出的這種過程模式的設計步驟主要有以下幾項:

A 課題任務和總的目標(2分)

所有教學設計都是以概括性的目的為基礎的,這些目的來自社會、學生和學科內容。確定教學目的以後,應列出全部計劃中要教學的主要課題。課題一般由簡單到複雜、由具體到抽象排列,以學生獲知識和技能的順序為基礎。最後列出總的課題目標,以此作為教學設計的起點。

B 學生特徵(2分)

列出學生的重要特點,如:學生的一般特徵,包括能力、興趣和要求,以及學習風格等,研究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

C 學習目標(1分)

確定學生通過學習應該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及其行為變化。這是教學設計中的關鍵因素,因為整個課程框架都是以學習目標為依據和導向的,目標應該能告訴學生他們需要學會什麼,並以此來評價教學效果和學習的成果。

D 課題內容和任務分析(1分)

為實現每個學習目標應該學習的內容。目標和內容是密切相關的,而教材通常作為教學的最基本資源,其實教師個人知識、經驗也是課題內容的重要來源,進行教學設計還要考慮其他教學信息來源。可以採用各種方法組織課題內容並安排其順序。

E 預測(1分)

瞭解學生是否對學習某課題有了基本準備,對將要學習的內容是否有了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不要在學生已知道的事情上浪費時間,也不要在不具備先決條件的情況下脱離學生實際地進行教學。通過預測可以知道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是否恰當,從而進一步對計劃進行刪改或者補充。

F 教學活動(1分)

不存在教學活動的固定模式。無論教師和學生,在這種情況下所做的事情,在另一種情況下可能就不適合。必須瞭解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的特點,否則就難以做到合理選擇和有機組合。在使用上還要符合學生的特點,以達到最好地完成所確定的學習目標的要求。

G 輔助性服務(1分)

在任何情景的教學中,都有許多相互聯繫的因素,如經費預算、設施條件、人員能力、工作時間等,都對教學方案的實施有重要影響,必須在設計過程中予以考慮。

H 教學資源(1分)

資源和材料的選擇與教學活動緊密相連。這裏包括各種印刷材料、視聽材料和其他人力、物力資源,它們都能夠啟發學生並有效的解釋和演示課題內容。目前在許多教學情景中,尤其在自學的教學模式中,教學媒體不再是補充和輔助手段,因而這個設計環節顯得非常重要了。

I 學習評價(1分)

評價與目標直接有關,因為制定的學習目標揭示了所應評價的內容。學習目標表達得越清楚,描繪得越完整,學習評價也就越容易進行。也因為如此,這裏採用的多為相對傳統的`“相對標準”評分法而言的“絕對標準”評分法,或稱標準參照評價。它根據每個特定的學習目標,測量每個學生是否達到了所要求的理解水平和能力水平,而其評定不受別的學生成績的影響。

2.美國學者馬傑曾比喻過教學設計的三個基本課題:我要去哪裏?我如何去那裏?我怎麼來判斷自己已經到達了那裏?試論述教學系統設計研究的內容體系。(15分)

答案要點:

(1)馬傑説的是教學設計中經典的目標、策略和評價三項基本內容。(1分)

(2)圍繞這三項基本內容,有一些前提性和展開性的研究內容。如為了明確教學目標,我們先要分析學習需要、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2分)

教學設計的研究內容大致可以分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3分)

它要回答什麼是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與鄰近概念的聯繫和區別;教學設計有哪些特點和作用;教學設計涉及哪些課題內容和方法論。它要探討教學系統的構成和特性;系統方法在教學中的應用;教學設計的形成過程、應用範圍和層次。它要闡述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總結對教學設計工作有較大影響的理論流派。

第二部分是設計過程。(3分)

它要説明教學設計前期階段的學習需要分析、教學內容分析和教學對象分析的重要性;探討怎樣來作好這三項前期分析工作。它要引用或借鑑教育目標的分類學説;探討教學目標的具體編寫方法以及制定針對這些目標的學習評價措施。它要驗明教學策略的構成要素;探討各種不同課型的具體教學策略。

第三部分是媒體開發。(3分)

它要闡釋教學媒體的特性;説明選用教學媒體的依據、程序和原理。它要探討如何運用教學設計原理來編制教學電視、計算機課件等媒體教材。

第四部分是教學評價。(3分)

它要説明教學評價的功能和原則,及其對教學設計的意義。它要制定教學設計成果,即教學方案和媒體教材的評價指標。它要研討教學設計成果的形成性評價程序和方法,以及評價工具的編制和使用。

四、材料題(共30分)

1.【材料一】這是一位教師編寫的關於《中國人的心理》課程的一份課堂教學設計,請結合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談談你的感想。(15分)

答案要點:

①以學生為中心,以發展為重點。 (3分)

②充分利用資源支持學習。 (3分)

③注意使學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實現知識的自我建構。 (3分)

④提倡協作學習。 (3分)

⑤評價是針對過程和資源的。(3分)

2.【材料二】

答案要點:

①説明學習者特徵分析的概念及內容。 (5分)

②指出該案例不足之處。 (4分)

③編寫一個學習者特徵分析分析案例。 (6分)

期末考試試卷(答案)

一、用自己的話解釋下列術語(每小題3分,共15分):

1.教學目標:是對學生在學完一個指定的教學單元之後能夠作些什麼事情的具體的、明確的表述,它從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程度上具體地闡明教學目的。

2.學習準備:指學生從事新的學習時原有的知識與心理準備狀態。

3.教學媒體:教學媒體是承載和傳播(遞)教學信息的載體或工具,包括現代化教學手段、傳統教學工具、教學資料和教學傳媒等。

二、單項選擇題(從下列各題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並將其代號寫在題幹前面的括號內。答案選錯或未選者,該題不得分。每小題1分,共19分)

B C B C B C B B B C B B A D D D B C B

三、判斷改錯題(判斷下列命題的正誤,你認為正確的就在其題號前的括號內打“√”;錯誤的打“?”並改正。每小題2分,共14分))

(√)23.系統設計的教學必須把是如何學習的知識和經驗作為基礎,注意發展學習者的能力,幫助學習者學會學習。 (√)24.學習過程是一個學習者主動接收刺激,積極參與和積極思維的過程。

(?)25.要重視學科知識結構與學生認知結構的關係,以保證發生有效的學習。

(?)26.認知策略與具體的學科內容無關,但它的培養需要以具體學科內容的學習為基礎。

(?)27.構成教學設計的四大基本要素是學習者、目標、策略和評價。

(?)28.學習是人的傾向或能力的改變,這種改變能夠保持而不能把它單純地歸之於生長的過程。

(√)29.學習發生的條件有內部條件和外部條件。

四、問答題(回答要點,並簡明扼要作解釋。每小題5分,共20分)

30.請説明小組教學的使用要點。(每小點1分)

⑴若干學生(4~12人)組合在一起;

⑵對一個主題或一個問題進行共同的認知活動;

⑶對有關信息、思想進行介紹,交換思想和進行評價活動;

⑷目標定向活動;

⑸小組成員間既有言語的相互作用,又有情感的交流。

標籤: 試題 教學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ym2e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