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跟着傳統節日學詩詞》教學設計

《跟着傳統節日學詩詞》教學設計

跟着傳統節日學詩詞

《跟着傳統節日學詩詞》教學設計

——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教學建議

河南省內黃縣實驗國小 張紅利

統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人文主題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本單元的開篇課文是《古詩三首》,選取了宋朝王安石的《元日》、唐代杜牧的《清明》和唐代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古詩描繪了春節、清明和重陽節里人們過節時的情景,表現了相關中華傳統節日的民間風俗。統編教材加大了傳統文化的編排分量,《古詩三首》屢見不鮮,但本冊書本單元的《古詩三首》卻又與眾不同,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無論是教學目標的定位,還是教學方法的選擇都要兼顧單元整體,讓《古詩三首》成為打開本單元“綜合性學習”之門的金鑰匙。

本單元安排了“綜合性學習”,這是教材中首次出現綜合性學習欄目。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主要是圍繞生活中的傳統節日展開,這個活動既和單元主題密切相關,又和學生的生活緊密結合,適合在不同地域開展。那麼,如何讓學生通過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愛上深厚的傳統文化呢?這就要求我們要從單元整體出發,做好統籌安排,有計劃、有選擇、有目標地科學設計教學活動。

本次綜合性學習貫穿整個第三單元教學,要求學生在瞭解傳統節日及其相關習俗的基礎上,寫一篇習作;同時還要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古詩三首》課後的“活動提示”明確提出這次綜合性學習的任務,對如何開展活動作了具體的指導。教材中的插圖和泡泡提示了了解傳統節日的途徑,即可以看看日曆,問問長輩,查查資料等。“活動提示”還要求學生自由組成小組,共同商定準備瞭解哪些傳統節日,通過哪些方式記錄瞭解到的內容。教材提供了一個表格作為記錄的樣例,啟發學生可以從節日名稱、過節時間、節日的習俗等方面收集資料。《紙的發明》課後的“活動提示”是對活動開展的過程指導,提示學生適時交流第一階段的活動情況,整理收集到的資料並商量準備用怎樣的方式展示活動成果。三個泡泡從不同角度舉例,“爺爺給我講了乞巧節的傳説”“我收藏了元宵節的燈謎”介紹可以收集哪些資料;“我們小組打算製作關於中秋節的手抄報,還需要補充一些圖片”舉例説明了展示的方式。

20xx年版《語文課程標準》中關於綜合性學習的教學建議是:綜合性學習應貼近現實生活。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要加強教師在各環節中的指導作用。首次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活動開始階段要激發興趣和願望

處理好課內學習和課外活動的關係

合理安排課外學習活動的交流時間

以適當的方式展示綜合性學習成果

《古詩三首》和《紙的發明》課後的“活動提示”分別佈置了本次綜合性學習前兩個階段的任務:小組分工合作收集資料;小組交流收集到的資料,整理資料,併為展示作準備。在這兩個階段的基礎上,進入綜合性學習的第三階段,即展示交流學習成果。

統編語文教材

教學時,重在激發學生的活動興趣和願望,並引導學生討論如何組建學習小組,指導學生做好活動分工的準備工作。同時,處理好課內學習和課外活動的關係,學習活動主要安排在課外進行,但也要合理安排好綜合性學習活動的課內交流時間,建議安排4課時。

單元設計

本次綜合性實踐活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開展:激發興趣,組成小組,分工合作收集資料;小組交流,整合資料,討論怎樣進行學習成果展示;展示分享,用各種形式展示學習成果。在課堂上,學生閲讀有關中華傳統節日的詩詞,激發活動興趣。在課餘時間,和小夥伴們通過各種途徑、採取多種方式瞭解傳統節日,收集介紹我國傳統節日的資料,並通過傳統節日詩詞朗誦會、寫過節的過程和交流節日的風俗習慣等方式,展示學習成果,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瞭解身邊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課時目標

1.背誦古詩,能借助詩中的節日情景,瞭解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及節日的習俗。

2.激發綜合性學習的興趣和願望,組建學習小組,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第一階段

第1課時

第二階段

第1課時

課時安排

第1課時

教學設計

1、預學

1.(出示《中國詩詞大會》會標和第三單元導讀)你從畫面提取了哪些信息?

2.看畫面,猜古詩

三個畫面依次是:春節、清明、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背誦三首古詩。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走近《古詩三首》,瞭解詩中的節日情景,根據課後的活動提示,開展有關傳統節日的綜合性學習活動,瞭解節日習俗,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二、共學

1.對比三首古詩,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什麼?

2.兩人小組合作學習:

背一背:相互背一背三首古詩;

説一説:這三首詩分別寫的是哪個傳統節日?寫出了什麼樣的節日情景?

找一找:圈出詩中用來表情達意的關鍵詞。

3.交流

(1)這三首詩分別寫的是哪個傳統節日?寫出了什麼樣的節日情景?

(2)三首古詩,三個節日,詩人表達的感情一樣嗎?

這些傳統節日帶着濃濃的親情從遠古走來,與其相伴相隨的詩詞,成了節日的一部分,早已成為永遠流傳的.經典。一是親人團聚——喜,二是親人永別——悲,三是親人離別——思,主題都是——親情!

4.聽音樂《元日》《清明》《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根據配樂猜一猜,是哪首詩的曲子?

中華文化,文樂同源,古詩與歌曲表達的感情是相通的。回顧三首古詩,把握詩人的感情基調,有感情地背誦三首古詩。

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哪些傳統節日?

三、延學

1.背誦二年級下冊第2課《傳統節日》童謠:“新春到,人歡笑……”

這首童謠中提到哪些主要的傳統節日?

2.《中國詩詞大會》你們喜歡看嗎?今天,我們就跟着傳統節日來一場詩詞的聯歡吧?

第一場:讀詩詞,猜節日(説説詩中的節日風俗)

元宵 端午即事 蘇堤清明即事

(明)唐寅 (宋)文天祥 (宋)吳惟信

有燈無月不娛人, 五月五日午, 梨花風起正清明,

有月無燈不算春。 贈我一枝艾。 遊子尋春半出城。

春到人間人似玉, 古人不可見, 日暮笙歌收拾去,

燈燒月下月如銀。 新知萬里外。 萬株楊柳屬流鶯。

十五夜望月 乞巧

(唐)王建 (唐)林傑

中庭地白樹棲鴉, 七夕今宵看碧霄,

冷露無聲濕桂花。 牽牛織女渡河橋。

今夜月明人盡望, 家家乞巧望秋月,

不知秋思落誰家? 穿盡紅絲幾萬條。

第二場:跟着節日讀詩詞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宋)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宋)志南《絕句》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宋)蘇軾《東蘭梨花》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唐)韓?《寒食》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豈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人間。——(宋)張耒《和端午》

第三場:節日詩詞我來用(ppt出示詩句)

時至今日,每逢春節,鞭炮聲聲,我們會同王安石一起吟誦——

【生】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清明時節,細雨如絲,我們總會想起杜牧的詩句——

【生】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中秋月圓,萬家團圓,我們會同蘇軾一起舉杯祝願——

【生】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九月九日,我們聽見王維的思鄉心切——

【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又是一年春來到,王安石的《元日》再次在耳畔迴響——

四、活動

課下繼續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瞭解我國的重要傳統節日,以及節日的習俗,蒐集與節日相關的詩詞。ppt出示活動要求:

1.確定2∽3個傳統節日填寫下面的括號,瞭解方式和了解內容在括號中用“√”表示,小組確定活動方案,課下開展活動。

節日名稱:( 、 、 )

瞭解方式:(網絡查詢、詢問長輩、圖書館查詢圖書……)

瞭解內容:(時間、由來、習俗、過節過程、相關詩詞……)

記錄方式:(表格式、摘要式、思維導圖式……)

2.小組確定活動方案,全班內交流。課下開展活動。

以上案例為綜合性學習活動的第一個階段,以《古詩三首》為基礎,激發活動興趣和願望,組建活動小組,制定活動計劃,分工合作探究。第二個階段可以依據第二個“活動提示”,在活動的過程中,及時提醒學生適時交流活動的進展,討論用怎樣的方式展示學習成果,並引導學生在必要時調整活動計劃和方案,安排0.5∽1課時。

綜合性學習活動成果展示交流階段,學生可以用多種方式彙報、展示學習成果,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彙報交流,並完成學習任務,可以用2.5∽3課時。

通過為期兩週左右的綜合性學習,培養學生收集資料、處理信息、人際交往等能力以及互相合作的團隊精神,同時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增進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瞭解,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張紅利:河南省內黃縣實驗國小語文教師,中國小高級教師,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安陽市語文名師。聯繫電話:15137262000)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uowen/gv03k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