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傳統文化文言文論文

傳統文化文言文論文

一、“好的開頭意味着成功的一半。”

傳統文化文言文論文

一堂生動有趣而效率頗高的語文課,是否能在導入上扣人心絃至關重要。而與現實生活相隔頗遠的文言文的導入,更值得語文教師掏空心思去仔細揣摩。回顧自己的教學經歷,我覺得至少有五種導入方式較為有效。1、背誦與課文相關的已學內容,藉此活躍課堂氣氛。。此種導入方式不僅有助於學生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更在一定程度上鍛鍊了他們“説”的能力。2、借用古詩詞、對聯,增加學生興趣。我們知道,古代詩歌、詞曲和對聯都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是語言簡約的典範,通俗易懂,記誦起來挺容易。利用它們引入課文的講析,適合學生的口味,有易於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敬慕之情。3、借用歷史人物典故,在類比中開拓學生視野,豐富其文化底藴。4、名言警句是濃縮的思想精華,導入以此開篇,利於突出文章主旨,讓學生眼前一亮,做到心中有數。5、結合,有針對性,易於學生有話可説,積極參與。

二、講解的精彩,能使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有了好的開頭,還要有切中要害的講解,使學生真正學有所獲。不容置疑,課文講析在時間上所佔比重較大,自然頭緒繁多。首要問題是解決好“讀”。現代文需要通過朗讀來披文入情,文字艱深的古文更應講究讀的'技巧與方法。要想弄懂文言文的大意,“讀”是不可省略的一環;切不可把“讀”視為填充課堂時間可有可無的步驟,至少要做到粗讀——聽讀——精讀——賞讀。粗讀應安排在接觸課文之前,學生在自由朗讀的過程中明確字詞的讀音,將有疑問的字音、句讀做上標記。緊接着,進入聽讀階段(可採用放錄音或教師範讀)。學生一邊聽,一邊採用默讀方式,在文中標註正確的字音、停頓。然後,結合課文的翻譯,採用精讀,令學生在誦讀中體會行文的妙處。如在《寡人之於國也》的教學中,我先指派一名學生用聲音來演繹梁惠王,再讓他挑選自己中意的同學扮演能言善辯的孟子。這種情景式的閲讀很受學生歡避,不僅很多人願意重新演繹君臣間的智力對決,而且,讓他們在多次誦讀中明確了各組的優勢,利於人物形象的分析。整篇課文串講完後,一定要注意最後的賞讀。所謂“賞讀”是在學生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用心來品讀,以便鞏固對文章的印象1.逐段翻譯法。先讓學生參照課下注釋,口頭翻譯,再指定若干名學生當堂串講。好處是使篇幅長的課文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教學目標,不足則是學生“動”的面不廣。2.故事演繹法。針對《鴻門宴》、《柳毅傳》等情節性強的文章,不必搞句句直譯,只要學生大致理解內容即可。相關的重點實詞、虛詞及重點句式可在“歸納總結”階段進行。3逐句接龍法。這種方法類似於遊戲中的“擊鼓傳花”,但我們傳遞的不是美麗的花兒,而是翻譯一句文言的小任務。此類活動有利於課堂上學生集中注意力,活動面大:但比較耗時,適用於篇幅短小、內容深奧的文言文。

當然,無論朗讀、翻譯或歸納總結,這些細節都必須以具體文本為基礎。而一些重要文本更應牢記在心,這就要注重背誦。不過,在這裏我所提到的背誦一定要強調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即邊記邊寫,理解之後方能記憶牢固。為了提高學生背誦的積極性,除了課內外的檢查外,有時候,我也會開展一些小活動,例如翻譯時的“接龍”競賽,也常常應用在背誦的抽查中。可學生最感興趣的是我與他們的背誦“打擂”。學生作為擂主,他們背誦一定篇幅,再由老師順勢接上。這種做法不僅減輕了學生的侵難心理,一定程度上也拉近了教師與學生心靈的距離。

最後,我想強調一點,那就是語文教師作為澡堂的主導者,真正要讓文言文課堂教學動起來、活起來,就必須從思想上打破傳統的“師道尊嚴”的老觀念,放下架子,輕鬆上陣,與學生打成一片。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營造民主、輕鬆、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樂學會學。只有這樣,我們才稱礙上是不折不扣的“傳道授業解惑”的師者。

標籤: 文言文 論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uowen/jdye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