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我與文學作文

我與文學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與文學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與文學作文

我與文學作文1

執筆間聆聽耳邊的海風聲,橙色的晚霞劃過眼瞼。

我夢見浩瀚無邊的星漢,徜徉其中。

亦或夢見了喧囂的都市。夢見了邊陲小鎮,以及荒無人煙的沙漠。

夢醒,映入眼簾的只有纏綿眷戀的燈光,耳畔蟲鳴,夜顯得更深了……

我知道。我在暢遊文學……——題詩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似水般一點點從罅隙偷偷逃走,就這樣,文學匆匆伴隨着我度過了十八年的光華。秋水無痕,諦聽花開心自樂,呢喃起無數的漣漪。

我曾無數次追問自己,文學是什麼?

文領風騷,學海無涯。文學在生活的邊邊角角都有涉略。讀書、寫字,這些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活動,即增長了我們的見識,同時也豐富了我們的業餘生活,使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文學為我們的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我們更離不開文學。

曾幾何時,稚嫩的雙手捧着第一本嶄新的課本,臉上漾起純真的笑靨,滿滿的笑容襯得天邊的霞光更美;曾幾何時,手裏捧着暖暖的香茗,時不時輕呷一口,愜意般滿足的微眯起雙眸,右手仍不停的翻閲着透着特有的淡淡清香的課本,任氤氲的水氣蒸騰,朦朧了視線,俏皮的晚風微微吹起紫色的窗簾,清涼的感覺讓肌膚控制不住的暢快呼吸;曾幾何時,我固執的反覆做着動作:執筆、停筆、放筆,任暖陽悄悄折射玻璃,傾灑於肩,任剪碎的光影迷濛了我的視線,迷閃了我的雙眼,令我的眼睛有些微微灼傷般的痛楚,可我不在乎,因為我更吝惜閲讀的時間,和那份閒趣的愉悦;曾幾何時,我懶懶的躺在樹下,任憑密密的綠葉間剪碎的光影把我照射得淋漓盡致的如同一隻散漫的金錢豹,只有微風將身旁的書頁輕扶微卷;曾幾何時,我固執的握着筆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羣裏,只為將人們不經意間綻放的笑靨,用濃濃的墨汁在鋪滿素白的紙箋上留下深深的痕跡……

多少個曾幾何時,多少次綻放幸福的笑靨,多少次心口無語,多少次錯過的花開所留下的遺憾,都是我和文學這個好夥伴的共同回憶。

以回憶為牀褥,以文學為睡枕。文學的漣漪被編織進自己永無邊境的夢。夢醉人醒,湧動的夢總是渴望表達。

“倘若我是位作家,我就要把文學的奧祕通過自己的筆端傾瀉而出,挖掘文學最本質的價值;倘若我是位詩人,我就要把文學的淵博通過高亢激昂的朗誦吟詠而出;倘若我是位畫家,我就要把文學的多彩通過豐富的色彩和美麗的線條宣點而出。”

然而我什麼都不是!我只能用我自己貧乏的文字,來描寫文學的無窮美麗和奧祕。我熱愛讀書,熱愛寫作,熱愛畫畫,感性的'我有時候因為一篇充滿温情與美麗的文章而潸然落淚,偏執的我有時候因為要完成一幅畫而不惜長時間不停筆,要強的我有時候因為要解決一道題而不借助老師和同學的幫忙。我不知道我用我貧乏的文字來形容文學是否膚淺,我只知道此時此刻,文學在我的內心掀起驚濤駭浪,使我的內心心潮澎湃,帶着對文學深深的熱愛,我也知道此時此刻的我更應該擁有一種態度,那就是對追求理解和使命的時候更應有的嚴肅和鄭重的態度。

冰心説過;“我不能説什麼生命是什麼,只能説生命像什麼。”同樣的,文學對於我來説,我也不能將他下定義,我只能做個詮釋:讀屈原,文學就像是他留在沙灘上的白鞋子;讀余光中,文學就是筆下那一杯冷雨;讀李杜,文學就是那些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的佳句。文學博大精深,讓我不由自主的投入。

總有一股若有似無的甜,藴藏在筆尖,春雨潤物細無聲,雨細如絲。

只願我貧乏的文字,能載滿一船陽光。

理想開花,桃李要結甜果;

文學抽芽,榆楊會有濃陰。

現在請乘文學之馬,揮鞭從此起程,

因為現在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

我與文學作文2

喜歡文學,已經是我很小的時候的事情了。

依稀記得,第一次對文學很感興趣是在國小二年級的時候,忘記當時我寫的關於什麼的作文,然後語文老師覺得不錯,讓我當着全班同學的面,朗誦了那篇文章。到現在都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我當時害羞的窘相,不知道為什麼,讀着自己寫出來的文字讓我覺得好害臊。

國小的那個階段,我的語文老師就一直很喜歡我,只是當時的我只當那是一門課,儘管那個時候的自己非常喜歡看童話故事之類的書籍,但是我覺得看書與寫作文是兩碼事。

現在想來,或許從那個時候開始,文學就已經悄然住進了我的心裏。

稍微長大點,到了國中,接受文字最多的還是語文課。只是這個時候,我們寫的就是記敍文了,語文課上,老師給我們講着要如何寫好記敍文,。他説的那些方法,我都沒聽進去,任性的覺得對文字的感覺是與生俱來的,後天的勤奮也是彌補不了先天的缺陷的。那個時候的我帶着國小時的優越感,不屑聽從老師的方法去寫作。

語文老師在上面講課的時候,我就在下面看小説。其實,很感激我的那位語文老師對我的寬容,若不是如此,估計我與文學的緣分恐怕就沒有那麼深厚了。

如果説國小時期的我對於文學還是一個很懵懂的態度,那麼到了國中時期,應當算是我文學情感的萌芽時期了。

雖然國中那位老師講的東西我沒記住,但是他的和藹可親卻讓我尤為深刻。

高中後,開始對文學的態度有了一個反向轉變。以前覺得文學嘛,就是寫寫東西,看看文章,最多再和別人講講故事,可是現在,我們要寫議論文了,還有很多選擇題,什麼字音字形的一大堆,太繁雜了,我又是一個不喜歡太過繁瑣宂雜的人,讓我去記那麼多無聊的東西,我怎麼受得了?

於是,我的語文成績不再像國小國中一樣在班上名列前茅了,大概處於中等偏上的位置。不過作文部分還可以,還是很快又引起了高中語文老師的注意。只是他很不解,為什麼我的文筆不錯,語文成績卻不是很好。在和他説了緣由之後,他也並沒有去強迫我學習我不想學的東西,只是告誡我不管怎樣,如果想要上一個好的大學,就必須要提高語文成績。他還鼓勵我養成每天寫日記的習慣。他的'兩點建議,第一點我做的不是很好,第二點倒是讓我堅持了下來,讓我深刻體會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這個時期我會覺得,文學沒有我之前想的那麼純粹了,它是我們的心靈益友,同時,也是我們的一項工具,有的時候,我們我們必須要去接受它的一些分支。

這可能就要對文學有狹隘與廣義之分了。

不過,文字也慢慢讓我懂得了許多東西。最直接體現的一點就是當自己學習壓力比較大的時候,選擇在自己的日記中抒發生氣,遺憾或不滿的心緒,寫完之後,自己的心情就好多了,這讓我不會像有些同學一樣把自己學習上的不開心向自己的父母,老師或同學抱怨。

高中開始接受不同類型的書籍,讓我慢慢學會獨立,學會自己承擔一些東西。

那三年,我由開始的不理解文學到後來的學會多角度去看待文學,這過程中,最大的收穫是成長。

現在,大學了,文學由高中時的一項工具又慢慢變成了純粹的靈魂伴侶,變成了我的愛好。

我有足夠多的時間去看自己喜歡的書,足夠多的精力去寫我自己的故事。讓我覺得,文字,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的喜怒哀樂,都會隨時隨刻無條件的向她敞開。

在文學的陪伴下,我也日漸懂得了這個世界。我欣賞美麗迷人的世界,也憎惡兇狠醜惡的黑暗角落;我明白了世事的變換複雜,也追求它的純真簡單;我讚歎時間的永恆,卻也會歎息那即逝的一瞬。

因為文學,我的生活多了不同的色彩。

於是,開始漸漸培養自己恬淡的心境,寬容的胸懷,深遠的視角,開始讓自己不愧對這麼多年的文學情。

我想,若是以後我有取得一些,哪怕是小小的成就,都要感謝一路陪我走過來的文學。

我與文學作文3

進入高中以後,我感覺我的性格實現了一次躍遷,心理年齡似一下子增長了十幾歲。我開始改變喜好,放棄了之前追求許久的漫畫和小説,轉而對古典文學和傳統文化產生興趣。同時嚮往攝影和旅行。只所以用“嚮往”,是因為這些對現在的我來説,只能是憧憬。

開始喜歡安靜,變得更加沉穩。希望以後能去一個少一些喧囂的城市。其實,戈壁、沙漠、草原、高山是我最想去的地方,但是,“偉大的邊防戰士”的頭銜並不適合我。

所以,我只有把餘下的精力投入唯一能接觸的古典文化,不過現在,也只有看看書,想象一下而已。

説起對古典文學的接觸過程,卻是伊始於如今已被我摒棄的東西:一個遊戲,一部漫畫。

“一個遊戲”就是現在仍很流行的桌遊“三國殺”,説起古典文化我最早接觸的還是三國文化。記得前年過年第一次和哥哥姐姐們一起玩三國殺,但當年對三國一點概念都沒有的我,聽着他們討論三國人物的事蹟,突然覺得很想加入這個話題。後來又有了電視劇《新三國》的推進,我逐漸想去了解那個戰亂紛爭的時代。恰逢媽媽買來四大名著的'新書,我便從讀《三國演義》開始,走上了我對古典文學的追求歷程。

“一部漫畫”就是豬樂桃在《繪心》上連載的繪本故事《世説新語·八週刊》。其中將史書《世説新語》中記載的事蹟用誇張的手法放大,再添加搞笑成分,使故事更耐讀,有趣味性。但漫畫畢竟是漫畫,對我這種一向追求事實的偏執性格,就不得已的想知道真實的記載。也就開始看原著的史料。也便發現原來史書也不過是名人傳記,奇聞軼事而已,當做故事來看,就與現代小説沒什麼區別,並非枯燥之事。

古文與現代文的不同之處主要在於,古文可以很簡潔,用很短的句子表達現代文很長一段話。所以“一字多義”現象也很普遍。再加上若讀二十四史,就會發現其中記載的人物傳記,多以敍事為主,而不像現代文加入了大量外貌、心理刻畫。而正是從簡單的事件中,人物的獨特性格得到充分體現。若是散文如辭、記、序等,則又是以抒情為主。這倒是與現代散文有相似之處。但古文中的散文,描述簡潔但精煉,多穿插有誇張的想象。再有如辭一類文體講究押韻,讀起來別有一番美感。還有像表一樣以陳事為主的文,表述語氣懇切,全文都包含着作者對收信者的情感。至於從國小到大的詩歌詞賦就更不用説了,古詩詞中所講究體裁、韻律,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是現代詩歌所不能比擬的。

古典文學包含在傳統文化一類,那古典文學中自然也融合了對傳統文化的研究。我一直很奇怪為什麼在現代社會,日本人還在穿和服,韓國人也在穿韓服,西方國家的晚禮服更是華貴,唯中國沒有將漢服這一文化遺產得到延續。也許是因為太長不方便,不過改良也不是不可以。要説現在的傳統服飾,最實際的只有旗袍和唐裝。但都以女士現代旗袍為主,且未能得到普及。在韓國,類似婚禮等重大場合,已婚的婦女和老人都是着韓服,且新娘在婆家的前幾個星期也要穿韓服。在日本,少女在成人禮上穿着靚麗的和服,廟會等大型活動場合也四處可穿着各式和服的男女老少。不僅亞洲,西方國家也是如此,出席大型宴會時女士要求着長裙和盤發,男士則要着正規西裝西褲。英國更是將傳統的“帽子文化”保留至今。女士們的帽子各式各樣,風格各異,優雅高貴。我自小就喜歡我們國家古代的服裝。漢服曲裾、襦裙、半袖、襴衫的典雅大方,唐代高胸襦裙的嫵媚,清朝旗裝的端莊高貴,各式各樣。想象古時女子衣袂飄飄,男子風度翩翩,再加上各式亭台樓閣、琴瑟笙簫,好一幅醉人的畫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uowen/yprm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