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調查報告 >

學生調查報告範文合集八篇

學生調查報告範文合集八篇

在現在社會,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生調查報告範文合集八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隨着競爭日益激烈,大學生面臨的學習、就業等壓力日益增大,從而引發了一些心理健康問題。瞭解大學生心理狀況,如何以積極、健康、正確的方式對大學生進行引導教育已經成為了擺在學校和家長面前的一道難題。

  一、調查結果

83%的大學生認為心理健康的最典型的特徵是處事樂觀、熱情誠懇。

當問及心理健康的最典型的特徵是什麼時,處事樂觀、熱情誠懇排第一位(83%),其他依次是:是有良好的人際關係(56%),心平氣和、與世無爭(51%),吃的下、睡的香(38%)。

九成多的大學生有過心理方面的困擾。

調查結果顯示:27%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經常有心理方面的困擾,66%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偶爾有心理方面的困擾,僅有2%的大學生表示自己沒有心理困擾,另有3%的大學生選擇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由調查結果可知,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九成以上的大學生有過心理方面的困擾,應引起教育部門、學校、社會、家長和學生們的足夠重視。

人際交往壓力、就業壓力、處理情感問題能力不強是造成大學生心理困擾和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

調查結果顯示:引起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依次是人際交往帶來的壓力問題(67%)、就業壓力(55%)、自我管理能力不強(51%)、情感問題(48%)、人生髮展與職業選擇上有困難(48%)、對周圍環境的不適應(45%)、學習壓力(44%)、經濟困難(26%)、不適應大學生活(16%)。

大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際交往壓力、就業壓力、自我管理能力不強是在本次調查中反應最為突出的問題,這反應了當代大學生與他人交往的能力欠缺、對未來就業的擔心與自身素質的嚴厲要求。

人際交往:人際問題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學生自卑、孤僻、害羞等無法和別人較好的溝通或者不同性格氣質的同學處理問題的方式的差異也會引起人際交往的不融洽。有的大學生卻常常忽視平等、互助這樣的基本交往原則,常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從不考慮對方的感受,這樣的交往必定以失敗而告終。

就業壓力:隨着大學的擴招和教育產業化政策的推行,大學生人數大幅增長,高校教育與企業的需要脱節,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面臨嚴峻的就業難問題。

情感問題:大學生情感問題主要是友情、愛情方面的問題。大學生情感困擾主要集中在戀愛睏擾。愛情是校園裏一個敏感的話題,部分同學通過愛情排解心理壓力,有的女同學或者男同學過於靦腆,和異性在一起會覺得不自在,甚至是害怕。正確處理愛情與學業的關係是學生的一門必修課。

38%的大學生遇到煩心事或感到壓抑時不向任何人訴説。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選擇傾訴的對象依次是知心朋友(65%)、家人(26%)、男/女朋友(14%)、老師(9%)、學長、學姐(6%)、心理諮詢員(5%),而有38%的大學生選擇不找任何人。

調查結果從積極的方面可知,大部分同學遇到心理困擾會他人傾訴,從反面可以看出大學生心理健康意識淡漠。受傳統心理觀念的影響,部分大學生諱疾忌醫,極力掩飾和不願向他人透露自己的心理煩惱,心理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排解,久而久之,負面情緒的淤積將可能導致危機心理的出現,嚴重的還會影響到學生們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甚至出現極端事件。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隨着社會經濟的縱深發展,大學生作為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的消費羣體,其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直接地影響其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影響其一生的品德行為。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財商”,就成為高校的重要課題。

一、當代大學生消費新概念

1、消費方式已經進入網絡電子時代

隨着社會經濟的飛躍發展,社會消費方式已經從原來單一的現金交易向現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樣化的交易方式轉變,使人們的生活方式更趨方便快捷。當代大學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有着開放的思想意識,從不落後於時代的發展。那麼在消費方式上是怎樣的狀況呢?在調查中發現,作為特殊的消費羣體,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方式已經進入了網絡電子時代。許多大學生都有校園IC卡、交通IC卡、銀行取款卡、上網卡甚至運動健身卡等,“刷卡”時代使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瀟瀟灑灑,用某些同學的話來説,就是“卡一刷,錢就花”。

2、消費多元化傾向

21世紀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豐富多彩的時代,步入這一時代的大學生們不再滿足於宿舍、教室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儘管書籍仍是主要的消費對象,但已不是首選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費項目。大學生的消費已呈現明顯的多元化趨勢,手機、旅遊、電腦、影音娛樂是大學生的消費熱點。調查中,當問及“在經濟條件許可情況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時,大部分學生選擇了“旅遊”,其次是“買電腦”,反映出大學生具有想走出校園、融入社會與自然、擁有高質量生活的渴望。

3、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其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10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因此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不會考慮那些儘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們更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非常重要的內容。

4、追求時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話題

大學生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鋭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後於潮流,這是共同特點。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手機的消費項目。有調查表明學生手機擁有率不低於40%。此外,電腦及相關消費也是他們的追求,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寵物,用計算機系同學的話來形容,他們簡直就把電腦當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髮型、服裝、飾物等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佔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後,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於名牌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二、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存在的問題

1、儲蓄觀念淡薄,財商需培養和加強

“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清崎曾經説過:“財商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係,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討論會上,當問及對“財商”概念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着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少數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2、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

在關於月平均消費一欄的調查中,有15、2%的同學在200元以下“有點痛苦”的生活線上堅持學業;有28、3%的同學在250-350元之間“勉強過得去”,有23、7%的同學在350-450元之間“稍為有點爽”,有16、7%的同學在500元左右“可以瀟灑走一回”;有6、9%的同學在600元左右“比較自由”;有7、5%的同學月消費800元以上可以説是“跟着感覺走——無憂無慮”。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比較分明,

3、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為突出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8元左右用於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淨飲食費需250元左右。

大部分女生飲食費用在300元以下,有的為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慾,有的為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淨選擇廉價的飯菜;問題是對健康飲食知識瞭解不夠。

4、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討論會中,一些同學指出,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粧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慾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5、戀愛支出過度

在調查和討論會上我們發現,一部分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00-2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達到500元。他們大多承認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

 三、當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偏頗的原因分析

當前大學生在消費上出現無計劃消費、消費結構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費、戀愛支出過度等問題,既與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有關,也與家庭、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不無關係。

今天的大學生生活在“沒有圍牆”的校園裏,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當某些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當學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經濟上滿足較高的消費條件時,這些思想就會在他們的消費行為上充分體現。更糟糕的情況是,有些家庭經濟狀況不允許高消費的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慾望不惜作出一些損人利己甚至喪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為。

那麼對於大學生在消費中產生的問題,我們能提出什麼建議呢

1、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現今的大學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那獨立理財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個人盲目的衝動不是獨立,是任性的表現,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腦中有獨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獨立的行動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

2、克服攀比情緒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首先,我們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學生的確需要競爭意識,但並不是所有的事物我們都需要爭,生活上次於別人,並不可恥,沒有必要抬不起頭來。通過這次調研,我們基本掌握了當代大學生消費心理趨勢及現狀。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大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離散趨勢明顯,個體差異大,這主要是生源來自全國各地,由於家庭情況的不同和消費習慣的差異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費為主的大學生中,培養獨立的理財能力、科學的價值觀應是當務之急。

3、形成大學生良好消費風氣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費習慣得到培養和加強,就會對良好校風的塑造起促進作用,並形成校風助學風的良性循環。因此,應該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並且持之以恆,以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促進良好生活作風的形成,進而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鞏固與發展。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年末了,該總結了。啟德市場部的老任今天花了很長的時間,在我這裏哼哧哼哧地把這份調查報告傳到了博客上,非常敬業。寫得很詳細,也很有深度,大家可以好好讀讀,瞭解一下留學的趨勢:

20xx年國內留學行業風起雲湧,留學大軍進一步擴充。日前,國內留學旗艦機構啟德教育集團“國際教育研究院”發佈了國內首份《20xx年中國學生留學意向調查報告》,這份針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武漢、長沙、廈門和濟南、青島等國內10大省市的5000多名大中學生和家長的調查報告顯示,20xx年,本科生和高中生將依然是出國留學大軍的主力隊伍,而美國則成為中國學生的“新寵”。在獲取留學信息方面,超過80%的學生會通過網絡獲取留學信息,相比而言,大多數學生家長則選擇報紙或親友介紹。

本調查報告由啟德教育集團“國際教育研究院”組織併發布,歷時3個月(20xx年10-12月),共向學生和家長髮放了6500份調查問卷,最終回收5232份有效問卷,包括北京有效問卷800多份,廣州有效問卷1300多份,深圳700多份,濟南500多份,上海約300份。所有填寫問卷的學生或家長來自參加啟德留學展的,均有着明確的留學傾向。啟德教育集團認為,這次調查的數據可以反映出20xx年中國學生的留學傾向。而且,隨着各國匯率的下降以及人民幣的升值,20xx年將迎來留學高峯,這也正是留學行業所期待的。

美國成為中國學生留學首選之地

這份針對全國10個城市,5000多名學生及家長的調研統計數據顯示,國內大中學生最中意的留學熱點國家分別為:美國、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法國、新加坡、德國、荷蘭、韓國……。“前三甲”的比例是:美國32%、澳大利亞和新西蘭29%、英國20%。

統計發現,不同城市的大中學生的留學國意向不同。澳洲仍是華南的廣州學生最青睞的留學國,29.1%的廣州學生留學首選澳洲,而在深圳、北京、長沙等城市的學生留學首選美國。在華南,選擇到美國留學的學生人數增長明顯,由年初的21%增長到26.6%。隨着工作簽證政策的放寬,同屬北美區的加拿大正吸引越來越多珠三角學生的嚮往,11.2%的學生計劃到加拿大留學,比10年初增長兩個百分點。

亞洲的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國以及我國的香港地區因學費便宜、優質教育的特點也都得到更多工薪家庭的青睞,其中,申請韓國、香港的學生人數在10年增長最快,約增加了20%。而歐洲的德國、荷蘭和北歐四國也正受到越來越多中國學生的關注,申請人數呈上升趨勢。

問到“您在選擇留學國家時會考慮什麼因素”時,39%的學生首選“教育質量”,其次是“文化氛圍”(21%),15%的學生會關注“留學費用”,而“語言”和“是否可移民”也成為學生或家長考慮較多的因素。

本科生和高中生是留學主力軍

在計劃出國留學的學生學歷層次方面,本科生佔57%,其次是高中生22%,研究生6%和專科生7%也都計劃出國留學。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此次調查,從學生中獲取了不少他們的學習現狀;應該説較為成功。調查對象能夠對問題認真思考之後,如實填寫自己的意見和看法。調查結果主要反應了以下幾個問題:

(1)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夠強,學習被動,大部分學生學習是為了應付考試,學習興趣不高。

(2)大部分同學都不經常做預習、複習功課,對錯題錯解不太重視,學習習慣、策略有待完善。

(3)學生缺乏質疑精神,不太喜歡動腦,尤其是成績一般的學生。

(4)大部分的學生喜歡老師的課堂生動活潑,條理清晰,能夠與學生互動。

從以上調查結果分析表明,搞好課堂教學是一項比較艱鉅的任務,不但要從學生的思想入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要注重課堂的教學手段,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學能動性。對此我們組有以下幾點看法:

1、 激發學生興趣,點燃對學習“喜愛”的火花,增強學習動力,成為學習的主人。

學習興趣是一種力求認識世界、渴望獲得文化科學知識的意識傾向,能推動人們去尋求知識,鑽研問題,開闊眼界,它也是一個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種高效能的催化劑。可以説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

①學習興趣是影響學習的變量。教師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要善於利用這種變量,注意培養、保護、激發學生樂於學習的心理,通過設置疑問、激發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成功激勵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

②教師在上課前應精心設計內容,力求把課上得生動,結合教學讓學生明確學習的意義,讓學生了解人的全面發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端正學生學習的思想和態度,喚起學生對學習的注意。

2、教師要轉變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①在新課程的教學中,教師由過去的知識傳授者變成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師應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建立一個接納的、支持性的、寬容的課堂氣氛;

②作為學習的參與者,與學生一起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和學生一道尋找真理,並且能夠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在目前的學習過程中還有很多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麼教師在學習方法上還需加強指導,以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形成師生交往、積極互動的課堂,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

①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教師寫,學生抄”的觀念。

②教師要逐步形成“對話”意識,即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是教師與學生一起分享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在目前新課程的教學中仍然存在學生過於依賴教師的情況,我們的教師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能夠真正做到與學生交流、溝通、合作、互動,那麼學生也會真的動起來。

4、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鼓勵創新。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勇於提出自己的見解,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此教師要儘可能把教學過程設計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創造型模式。

5、加強實驗與綜合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和實際應用能力

實驗是為學生學習提供感性認識最為有效的手段,也是培養學生觀察、思維等能力的有效方法,還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動機的途徑。

小結:

興趣是最好的學習老師,只有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知識才能很好的內化為學生的智慧,激發學生潛在的創造性。通過本次的調查研究,我對於以後應如何進行教學有了一個更好的理解,相信對於我們的課堂教學工作會有很大的幫助,也希望這些意見能給教育的工作者一些啟發。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本次調查以大一的旅遊管理專業的40名同學(男女各20名)和大三社會工作的10名男生為調查對象。因為大一相對其他年紀有充裕的課外上網時間,大三受近幾年大學生就業壓力增大及考研等原因,對上網的關注度相對淡薄一些。本次調查主要採取問卷調查法。問卷由15個選擇題構成,主要詢問了上網的時間和其他人對網絡的看法以及上網的內容。本次調查實際發放了50份問卷,實際收回50份,有效問卷49份,有效回收率98%,這麼高的回收率對調查來説是比較有利的,反映的情況也比較真實。

根據調查問卷,網絡知識的獲得有52%的人是通過自學,通過同學獲得的佔32%。而從學校獲得才18%,可以反映出學校網絡知識教育的不到位,可能是學校開設的網絡教育課程不是很多,對學校網絡知識的宣傳也沒用着重。學生對從學校獲得網絡知識失去信心。

大學生上網的環境差,在網吧上網佔到80%,學校上網佔了10%,而自己擁有電腦的才佔4%,無論在網吧還是在學校都非常擁擠,且空氣是相當污濁,尤其是網吧,每台電腦所佔面積還不超過1.5平方米。

對於上網的動機,由於學習需要才佔24%,打發時間佔了28%,可以看出大學生的課外生活非常單調,習慣依賴上網來打發自己的時間,真正利用網絡來提高自己的學習的很少。在調查中,大一女生打發時間佔了20%,因為大一女生的適應環境的能力較差,而且談戀愛的不多,所以選擇上網來度過漫長的課外時間。高中可能接觸網絡的同學都很少,所以有10%的學生是由於好奇心去上網的。

64%的同學認為父母或老師只瞭解一點點的網絡知識,20%的人認為其父母或老師一點點都不瞭解網絡知識,瞭解的只佔了14%。可以看出在對待學生上網的問題上是很片面的,不具有科學性。家長和老師本身應該加深對網絡知識的瞭解才能正確引導學生如何面對網絡。在看待學生上網的問題上同意孩子適當可以上網,禁止上網的佔8%,任其自然的佔24%,沒有一個無條件支持上網的,説明了家長和老師對學生的上網態度還是比較堅決的,都是採取保守的態度,好像怕網絡會給學生造成多大的壞影響。這也是家長和老師對網絡不瞭解而造成的。隨着學生的長大,特別是高中畢業後上網問題有所放鬆。但給他們的第一印象是最好不要去上網。家長在反對學生上網的理由中怕學生浪費時間,影響學習的佔68%,怕學生易受網絡上不良信息的誤導,影響身心健康的佔30%,從這點來看家長更在意學生的學習和課餘時間的利用,對於學生的身心健康可能關心的較小。增加開支的只佔了2%,家長在對學生的培養中所花的錢和時間不是太在乎,一般家長認為只要學生能考上什麼就是炸鍋賣鐵也給學生讀書。但是隻注重學生的時間和學習成績,忽略了學生成長過程中的身心健康的發展。

學生上網的目的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大概就查找學習資料聊天交友和娛樂音樂。其中最多的是娛樂音樂有72%,其次是聊天交友的是70%,學習只有48%。可以看出學生對於網絡的利用只侷限在娛樂交友方面,而真正的利用網絡來獲得更多的知識還是較少,這正好跟學生上網的動機打發時間相吻合,學生在網絡上發掘的有用的東西太少。而閲讀新聞只有24%,網絡信息具有及時,準確,可用性但是學生對這點資源沒有很好的利用上。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大學生談戀愛的成活率僅為1.5%;五成大學生反對學得好不如嫁(娶)得好;7.1%的有戀愛經歷的大學生有過性行為……

這些數據,是長沙學院的4名“校報”記者雷鴻濤、丁琴琴、趙爽、張瑜,在5月至6月間走訪調查了湖南省7所高校的205名大學生而得出的。

調查省會7所高校

長沙學院新聞專業大二學生雷鴻濤是此次調查報告的負責人,也是調查小組4個成員中目前唯一在談戀愛的。

雷鴻濤説,進行這個調查的初衷,是因為校報老師交付了他們一些和大學生息息相關的調查選題,大學生戀愛是其中的選題之一。“我們4個人首先將設計出來的調查問卷初稿,在長沙學院進行了調查,然後回來完善,再分別到湖南中醫藥大學、中南大學、大眾傳媒學院、長沙師範(大專)、湖南農大、湖南大學進行調查,絕大多數大學生對來自同齡人的問卷調查比較配合。

從5月13日至6月3日,每個週末他們都沒有閒着,戀愛調查採用人工問題調查,合計205名大學生。

“成功率”太低女友生疑

調查完畢,4個成員都對大學生談戀愛的成活率僅為1.5%表示意外。

“大學時代的愛情竟如此脆弱?”文祕專業大一女生、調查小組成員趙爽還沒有談男朋友,她坦言會認真對待大學時代的愛情。

正在談戀愛的雷鴻濤為這個低得可憐的“成功率”和女朋友吵了嘴。女朋友瀏覽了調查的草稿,結果兩人吵了一架。雷鴻濤説他尊重自己的調查數據,然後再跟女朋友做工作。

還有一個數據也是讓調查小組覺得“不太真實”。只有7.1%的有戀愛經歷的大學生承認自己曾有過性行為或同居,調查組認為這只是“冰山一角”,在一些高校附近,一些大學生租房同居,共築小巢,與合法夫妻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數據不一定準但體現了眼界

一名畢業生説,他打算畢業後在長沙工作,可女朋友堅持去深圳,現在都輪到彼此互道“珍重”的話了——好聚好散。

一名男生在填寫問卷調查,女朋友一旁看着,最後兩人吵了起來。因為男生在問卷上一個又一個的鈎,把兩人之間的一層紙給捅破了,她也許看到了他對以後結婚的態度是選擇了“想過,但好像不現實”,這個大實話對戀愛中的女孩子來説,無疑是致命一擊。無獨有偶,一位女生看了調查結果後,説她在大學一定不談戀愛,因為談了也白談。

但雷鴻濤説,如果一味把焦點放在結果上,也許錯了。他們的調查只是一種原生態的展示,不一定準確,但至少可以告訴社會,當代大學生在思考那些更深遠的問題,在這種思考中,他們的目光也將錘鍊得更深邃。

[調查摘要]

[數字]

在問到你如何看待“門當户對”這一觀念時,52.7%的受訪者選擇了“沒必要,真心相愛就行”。37.1%的受訪者認為“門當户對”還是有參考價值。看重的僅佔8.8%。

[觀點]

新時代的“門當户對”應該是指人生觀、價值觀、教育背景、興趣愛好等精神方面的“門當户對”。——中南大學的羅同學

[數字]

51.7%選擇“靠別人不如靠自己”。16.1%贊成“學得好不如嫁(娶)得好”。

[觀點]

財富解決不了人的幸福問題。

——長沙學院學生工作處處長夏湘遠教授

[數字]

7.1%的有戀愛經歷的大學生承認自己曾有過性行為或同居。認為對待婚前性行為“要慎重考慮,最好不要”的受訪者佔了53.2%,而堅決反對的僅為11.7%。35.1%的受訪大學生對婚前性行為的態度是“只要雙方願意,可以接受”。

[觀點]

大學生應學會更理性地對待性,並有意識地加強對性知識的正確學習,將婚前性行為的風險降到最低。

——長沙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賀革

[數字]

23.9%有戀愛經歷的大學生很希望和自己的戀人結婚。22.1%有戀愛經歷的受訪者是為了“尋找未來伴侶”。大學生談戀愛能結婚的僅佔1.5%。

[觀點]

校園愛情經不起地位、金錢、時間、分離的考驗。

學生調查報告 篇7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那個讀了大學就有”金飯碗”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大學生就業已經成為社會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那麼,作為這個問題的關鍵人物大學生心裏是怎麼想的,他們的職業規劃情況又如何呢?對此,我在湖南財專和互聯網上對一些同學進行了調查.

調查人羣以財專學生為主(17人,佔85%),本科類學生為輔(3人,佔15%).其中大一10人(50%),大二8人(40%),大三2人(10%).

在調查所學專業由誰選擇的時候,70%的學生選擇了自己選擇的選項,25%的學生因學校調配學了現在所在專業,5%的學生因其他原因學現在所在專業.沒有人選擇父母親戚幫他們選擇了專業.由此可見,現在的大學生有很大的權力來決定自己所學的專業,父母給了孩子們充分的自由空間,不可否認這是社會的一大進步!而一部分學生因成績等問題被學校調配專業也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因為學校有時要站在大局的角度考慮,但建議最好讓學生學所選專業.

在調查是否喜歡所學專業時,40%的人很喜歡學的專業,40%的人有一點喜歡所學專業,15%的人不太喜歡所學專業,5%的人很不喜歡所學專業.這組數據表明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認可度還是很高的.不太喜歡的人大都是因為愛好問題.而很不喜歡的.人的專業也是他自己選的,當初選的時候就很糊塗,現在很不喜歡也不足為奇吧.

在調查小時候夢想的職業着一項中,教師(20%)、醫生(20%)、金領(15%)、商人(10%)人數較多.很容易看出的一個道理:小孩子對樂於奉獻的老師和救死扶傷的醫生是非常崇拜的啊!至於金領這個行業,出來的時間並不長,據我所知在被調查這小時侯還未出現,即使出現了,也不是一個小孩所能想到的.

但我們再來看一看現在這些大學生們最想做的職業是什麼.調查顯示,比重最高的是自己開公司當老闆,佔20%.而想從事證券分析師、銀行職員、投資人等金融領域的人佔到35%.而始終堅持以教師為職業的就一人,但她給出的理由是“因為是亂寫的”.而選擇醫生為職業的人只能説很抱歉沒有了.

通過對以上兩組數據的對比,我們不難發現想從商的人越來越多,想從事金融行業的人越來越多,而從事教師、醫生行業的人越來越少了.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商人的增多我們可以説是大學生的市場意識提高了,渴望更多的物質財富,這沒有什麼值得議論的,“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不無道理.但教師、醫生行業人數的減少可能也説明一部分大學生對物質文明追求上升,對精神文明追求有所下降吧,又或是他們看到了一些社會的陰暗面後看法有所改變吧.(從事金融行業人數可能是因為調查主體是財經類院校學生,受到了所學專業影響.)

上大學前很深刻想過畢業後從事何種職業的人為40%,想過一點點的為35%,沒想過的為25%.上大學後認為與自己所想職業差距非常大的站60%,有一定距離的佔35%,沒有差距的佔5%.由此可見,大多數人來上大學之前是有自己的職業規劃的.在上大學後能正確客觀地認識自己的處境,直面就業的壓力.

至於愛好很大一部分人選擇了讀書、運動.承認愛好與職業影響非常大的人佔到60%,承認有影響但不大的佔35%,認為沒影響的佔5%.又此看來,職業選擇時還是應該考慮一下愛好的問題.

學生調查報告 篇8

 一、大學生為什麼要創業 很多大學生認為“創業”本身就是一種職業,在就業高峯期,給自己一片更廣闊的天地。很多人還認為在今後的社會中,自主創業的人會越來越多,甚至成為就業的主流,成為大學生畢業後就業的首選。自己認為實現自我價值是證明自己的最好途徑。為此,選擇創業,具體有以下幾點:

1、處於“經濟”的社會——經濟原因也是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大環境中,工作待遇是不得不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自主創業可以給自己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

2、一些自我意識很強的學生,不願意庸庸碌碌,選擇自主創業是為了通過這一途徑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在一些單位由於制度的約束,無法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事,創業可以有一個空間來發揮,來實現自我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可。

3、給別人打工不如為自己打工,大部分選擇自主創業的學生都是這種心態,認為自己的事業,做起來會更有工作激情、更投入,從而更容易成功。這種成功是屬於自己的。就算失敗,也是自己造成的,不會去怪別人,不會感到遺憾。還是自己做老闆好。特別是當金融危機到來之時,大量的畢業生湧向市場,一些人找不到工作,或是短時間內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選擇創業也是一種無奈之舉。有的學生,他們的中學同學或是朋友早就中專畢業或是下海,事業已小有成就,而大學生的清高和嫉妒心理促使其產生創業的想法,為的是“我要過得比你好”。雖然這並不是壞事,但不能否認,在一些想創業的人中,確實有這種心態。

4、成功人士的觸動。比爾.蓋茨等人的名字在大學生中並不陌生,他們的創業經歷也為同學們津津樂道,希望自己有那麼一天也能像他們一樣成就一番事業,出人頭地。

5、對於一些大學生來説,時間上的自由可以説是他們最大的動力,覺得朝九晚五的工作時間不是每個人都能適應的。如果自己創業,時間的掌握上就比較自由。基於這個原因選擇創業的學生認為,沒有必要沒有事還要守在單位裏浪費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自己創了業,就算不睡覺也無怨無悔。

二、大學生創業的優劣勢分析

大學生創業有以下優勢:

第一,現代大學生有創新精神。他們有對傳統觀念和傳統行業挑戰的信心和慾望,而這種創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學生創業的動力源泉,成為成功創業的精神基礎。

第二,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好處在於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長經驗,以及學以致用;最大的誘人之處是通過成功創業,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證明自己的價值。

第三,大學生往往對未來充滿希望。他們有着年輕的血液、蓬勃的朝氣,以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而這些都是一個創業者應該具備的素質。

第四,大學生在學校裏學到了很多理論性的知識,他們有着較高層次的技術優勢,而目前最有前途的事業就是開辦高科技企業。技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學生創業從一開始就必定會走向高科技的領域,“用智力換資本”是大學生創業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風險投

資家往往就因為看中了大學生所掌握的先進技術,而願意對其創業計劃進行資助。 大學生創業也存在劣勢

第一,急於求成、缺乏市場意識及商業管理經驗,是影響大學生成功創業的重要因素。大學生雖然掌握了一定的書本知識,但終究缺乏必要的實踐能力和經營管理經驗。更由於大學生對市場、營銷等缺乏足夠的認識,很難一下子勝任企業經理人的角色。

第二,由於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常常盲目樂觀,沒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對於創業中的挫折和失敗,許多創業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喪消沉。大家以前創業,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態自然都是理想主義的。其實,成功的背後曾有過更多的失敗。看到成功,也看到失敗,這才是真正的市場,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年輕的創業者們變得更加理智

第三,大學生的市場觀念較為淡薄。不少大學生很樂於向投資人大談自己的專業如何如何,卻很少涉及這些技術或產品究竟會有多大的市場空間。就算談到市場的話題,他們大多也只是計劃花錢做做廣告而已,而對於像目標市場定位與營銷手段組合這些重要方面,則全部沒有概念。其實,真正能引起投資人興趣的並不一定是那些先進的東西,相反,對那些技術含量一般,卻能切進入市場需求的產品或服務,常常會得到投資人的青睞。同時,創業者應該有非常明確的市場營銷計劃,能強有力地證明贏利的可能性。

第四,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還停留在一個美妙想法與概念上。在大學生提交的相當一部分創業計劃書中,許多人還試圖用一個自認為很新奇的創意來吸引投資。這樣的事以前在國外確實有過,但在今天已經是幾乎不可能的了。現在的投資人看重的是你的創業計劃有多高的技術含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複製的,以及市場贏利的潛力有多大。而對於這些,你必須有一整套細緻周密的可行性論證與實施計劃,決不是僅憑三言兩語就能讓人家掏錢的。

 三、大學生創業的政策 國家對大學生創業實施全方位扶持政策,而且有充分的組織保證。20xx年,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文,要求各地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門為到基層創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創業培訓、開業指導、諮詢服務等“一條龍”服務,並配合有關部門對從事個體經營的高校畢業生實施免徵登記類、管理類和證照類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的政策,同時積極促成小額貸款擔保或貼息補貼政策的落實。大學生創業還有“中國大學生西部創業基金”的啟動。凡是有志向到西部創業的大學本科及以上的應屆畢業生,憑創業計劃書,或到西部邊遠地區從事科、教、文、衞工作,都可向中國大學生西部創業基金會申請資助。此外,還有大學生創業教育試點項目的啟動。據悉,該項目是由中央國際聯絡部、國際勞工組織等為培養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而專門開發的,以在校大學生為主要對象、以選修課形式在大學開展,學生可獲得相應學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diaocha/17vv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