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調查報告 >

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集錦(2篇)

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集錦(2篇)

隨着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報告十分的重要,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集錦(2篇)

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1

一、全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呈現出迅速啟動的良好局面

第一,思想發動比較充分。20xx年4月全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會議後,區委、區政府把思想發動工作放在首位,召開了全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動員大會。區新農村辦編髮簡報14期,各鄉鎮積極組織試點村召開兩委會和村民代表會,一些村還利用有線廣播、板報、牆等形式擴大宣傳面。通過各種會議和各種形式的宣傳發動,全區幹部羣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思想觀念和輿論氛圍已初步形成。

第二,規劃設計科學合理。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深入鄉鎮及村屯進行調研,對制定全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提出了明確要求,相關部門制定了《寧江區20xx—20xx年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按照以城帶鄉的總體戰略和由易到難分層推進的工作思路,通盤考慮區域發展、產業佈局、小城鎮建設、環境治理諸多因素,依據實際情況把全區82個村分成三個層次進行推進設計:第一個層次是近郊13個村,突出城區服務帶動,力爭5年建成;第二個層次是靠近油田、大企業和工業集中區的31個村,突出企業促動,力爭xx年建成,第三個層次是以農業為主,條件相對較差的38個村,突出產業拉動,力爭20xx年建成。與《規劃》實施相配套,還制定下發了《寧江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幫扶工作方案》、《寧江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部門負責分工意見》等一系列相關規定,進一步明確了全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實施步驟、工作措施和領導責任。

第三,試點工作啟動迅速。全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起步階段,重點抓了試點示範工作。結合實際確定了大窪鎮為省級試點鎮,民樂村和農林村為省級試點村;田家村為市級試點村;向陽村、十家子村、井發村和劉家圍子村為區級試點村。為使試點鎮、村加快建設速度,區委、區政府積極爭取國家及省、市對試點鎮、村的支持,又組織區直相關部門進行重點幫建。通過相關部門支持和試點單位的自身努力,全區試點鎮、村現已修築水泥、柏油路10.5公里、磚路63.2公里,更新改造自來水管道5500延長米,5個村5100多户居民完成有線電視入户。省廣電局投資37萬元為民樂村安裝了閉路電視:市政協協調資金100多萬元,為井發村安裝電話、閉路電視和寬帶。市公用事業局和市民政局分別為田家村購進一台保潔車,修建10個垃圾台和解決兩個貧困户住房。國家財政部準備投資300萬元為農林村興建100棟大棚。省廣電局承諾包保大窪鎮有線電視全部入户,並改造兩個學校的微機室。農林村自籌資金600多萬元修建了佔地4400平方米的文化活動中心,村內街路兩側栽植了花草樹木,安裝了路燈,修建了4個垃圾台,併購置了兩台垃圾清運車。民樂村自籌資金新建2個文化活動廣場。全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呈現良好開局。

二、制約全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第一,農村產業結構單一,生產經營方式落後,增收空間狹窄,從根本上限制着全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質量和速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根本問題還是經濟發展問題。全區農村經濟發展正處在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換時期,更多地表現出傳統農業的特徵。一是農村產業結構單一。調查的幾個村,呈現出種植業一花獨放,養殖總量呈下降趨勢,加工業幾乎空白,二、三產業嚴重滯後。二是生產經營方式落後,農業仍然延續着以户為單位,各自為戰、自產自銷的粗放式的生產經營,科技含量和產出效益低。三是增收空間狹窄,除勞務經濟具有一定活力外,在沒有養殖業發展和加工龍頭企業牽動的情況下,傳統農業不會有更廣闊的增收空間。

第二,農村集體經濟薄弱,農民主體投入沒有啟動,資金短缺嚴重阻礙着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田水利、安全飲水、使用清潔能源、公路巷路、廣電通訊網絡、垃圾儲運等基礎設施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硬指標,全區82個行政村,每年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全區向上爭取資金是有限的,加之各村集體經濟相對薄弱,絕大多數村每年基本沒有集體收入,甚至有的已債台高築,使得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需要的投入與現實投入能力形成巨大的反差。

第三,薄弱村問題突出,如不採取得力措施加以解決,必將拖全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後腿。地處偏遠、和油田、修路佔地沒有直接聯繫、沒有機動地和集體林地,且水、電、路、通訊等基礎條件較差及組織不健全的村,整體生產力發展水平低,內力不足,外援無望,是全區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難點。它們的問題得不到很好解決,20xx年全區全面完成新農村的建設目標將很難實現。

第四,服務意識不強,工作作風不夠紮實,影響着全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發展進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各級黨政部門提供多方面、高質量的服務。然而,在工作實踐中,一方面基層幹部和農民羣眾對科技、信息、資金等項服務要求迫切,另一方面一些承擔服務職能的相關部門和單位卻無事可做,這其中既有管理體制方面的原因,也有職能部門工作不夠深入的`問題。

三、又好又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幾點建議

第一,進行廣泛深入的思想發動,進一步解決好乾部羣眾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認識問題。據調查,全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統一思想、形成共識上還有一定差距,應儘快克服“不着忙”、畏難情緒和“等、靠、要”等思想傾向。全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既要穩步實施,又要有緊迫感;既要正視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又要有克難制勝的雄心壯志;既要體現重點突破,又要實行整體推進;既要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又要堅決克服單純依賴的思想。應引導各級幹部和廣大農民羣眾把思想統一到全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動員大會精神上來,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把新農村建設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

第二,把發展現代農業放在首位,突出解決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根本問題。發展現代農業,拓寬農業增收的空間,增加農民收入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根本問題。首先,應當夯實種植業發展這個根基,有計劃、有步驟地改造中低產田,提高玉米、水稻的單產,探索規模化的生產經營,通過農業機械化的牽動和大力發展勞務經濟的引動,逐步實現糧食生產向大户集中,提高糧食生產經營的集約化程度,降低土產成本,提高產出效益。其次,狠抓養殖業的發展。瞄準小區專業化養殖的方向,搞好牧業小區的全面規劃設計;出台優惠政策,通過立項,最大限度地爭取國家對牧業小區建設的支持;搞好品種改良和畜禽防疫工作。不但要實現養殖總量的擴張,更要注重養殖質量的提高。其三,突出抓好加工業,立足資源,擴大招商引資,興辦農副產品加工業,建設一批能夠強勁拉動種養業、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其四,圍繞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突出抓好專業化生產經營。目前全區專業化生產經營具備一定的基礎,城郊棚菜、善友地膜香瓜、大窪富硒大米和民樂小米等都具備了一定的專業化生產經營水平,應該進一步整合品牌資源,加強品質監管,擴大生產經營規模,佔領更廣闊的市場。

第三,採取綜合措施,着力解決資金短缺這個障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瓶頸問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是廣大農民,受益的也是廣大農民。解決資金短缺問題,應當擴大宣傳,做好深入細緻的思想工作,喚醒廣大農民的主體投入意識;圍繞公共事業和公益事業的項目建設搞好以勞代資;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支持農村的公共事業和公益事業的發展。可以通過社會集資、部門幫資、市場融資和抓住國家重點工程建設的有利時機爭取資金。銀信部門應當主動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搞活資金的吸儲和投放。組織專門力量研究國家惠農政策走向,通過強化項目立項工作,搞好與國家惠農政策的對接,爭取更多的國家、省、市的資金支持。

第四,深化改革,明確責任,轉變作風,迅速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鄉鎮黨委和政府的服務功能,真正轉變作風,工作到村屯和農户,搞好調查研究,幫助各村搞好規劃設計,培育主導產業,解決重點、難點問題。進一步強化鄉鎮政府對所屬站所的管理力度,農、林、水、畜牧、文化等直接為農民提供服務的站所,應經常深入到農户中去搞好服務。建議組織、人事部門對鄉鎮站所的現狀特別是發揮作用的情況,進行一次調查,切實解決人浮於事的問題。努力探索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社會化服務的新體制和新方法。儘快解決農村信用社春放秋收與產業化生產經營脱軌的問題。用市場開發的新視角引導通訊、網絡、金融、保險等服務業向農村延伸。切實強化區直部門的服務職能,增強全局觀念和服務意識,把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為各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建議區委、區政府對區直部門特別是各個涉農部門服務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表現,每年進行一次考核,並以此作為部門評先選優和幹部獎懲與使用的重要依據。

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2

xx鎮地處xx三縣交界處,幅員面積xx平方公里。耕地xx餘畝,森林面積xx畝。共有xx個行政xx個村民小組,xx户,xx人。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xx年達到xx元,比xx年增加xx元。xx個省級扶貧村。

二、發展現狀

“十五”期間,全鎮農村經濟出現四大變化:一是農業結構調整效果明顯。二三產業、養殖業、林果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逐年增加;二是農作物品種結構逐步優化。優質糧油、蔬菜、三元雜交豬、肉羊新品種改良率逐年增加,林果業高接換優等新技術全面推廣;三是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較快。xx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xx元,比xx年增加xx元;四是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從李橋鎮的鎮情出發“夯基礎,增後勁”圍繞“修路、治水、改網、建集鎮、興旅遊”的思路,完成了xx餘萬元的公路硬化和xx萬元的渠系配套設施和投資近xx萬元的光纖電視工程,農網改造xx個村,新增變壓器xx台,改井打井xx多口,xx自然風景區已完成規劃設計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這次調研的情況看,xx鎮新農村建設,總的形勢較好,部分農民比較富裕,房子比較漂亮,農村也比較穩定。但同時也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而又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

1、村級經濟實力薄弱,牽引力不大。近年來,由於鎮村兩級加大對重點產業發展、公益事業建設、基礎設施配套及文教衞生等項目的投入和建設,使鎮村兩級債務沉重,全鎮負債總額xx萬元,僅村級債務就多達xx萬元,大部分村少則數萬元,多則上十萬、幾十萬。村級經濟實力薄弱,發展經濟包袱沉重,使經濟發展難以形成牽引力、向心力。

2、傳統農業難以拓展,支撐力不強。xx鎮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林業大鎮,農業資源、林業資源、畜牧產品是其三大經濟支柱。但是,現在由於受氣候、品種、市場等因素的制約,農業產業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小,除了進一步調優、調精、提高單產外,發展的潛力似乎不大。同時,傳統農業還受自然災害、市場供求等因素影響,處在一種靠天吃飯的極不穩定的狀態,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撐十分有限。

3、加工產業規模偏小,帶動力不足。近年來,各村都相繼建設了一批為民服務的小型加工房。但由於資金有限、投資規模小、市場風險大、經濟效益差,這些企業自身的生存發展還十分困難,更不用説帶動農業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4、農民增收門路狹窄,增長點不多。在深入基層調研中,我深深地感到:農民增收門路狹窄,產業結構調整任務艱鉅。傳統農業只能解決農民的“吃飯”問題,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致富”問題。大部分農民把增收的希望寄託在外出打工上。雖然收入相對較高,但受羣眾觀念、農民素質、就業門路所限,盲目性大,流動性強,難以穩定就業,也不是長遠之計。

四、對策和建議

1、要堅持富民為先,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體是農民,根本是發展農村經濟,重點是增加農民收入,難點是構建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長效機制。儘管“十五”期間,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xx元,個別村初步具備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條件,但農民收入渠道不寬,增收基礎並不穩固,靠天吃飯、靠農業增收的現狀並未根本改觀,偶遇自然災害,稍遇市場波動,增幅就會大起大落,陷於徘徊。因此,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我們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振興全鎮經濟的中心任務,擺在一切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跳出農業發展農業,跳出農村致富農民,採取“內外抓、綜合抓、重點抓”,既向農業的廣度和深度進軍,把農業和農村內部的文章做足,又要繼續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在農業和農村外部尋求增收途徑;既要抓好面上增收,全方位開闢農民就業和增收的渠道和途徑,又要分類指導,突出重點,着力解決好農村貧困人口等特殊困難羣眾的生產生活問題,做好扶貧救助工作;既要立足當前採取見效快的具體措施,又要着眼長遠尋求解決農民增收問題的治本之策,建立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長效機制,多途並進,多管齊下,不斷開拓農村經濟發展的新空間,不斷開闢農民增收的新途徑。

2、要抓住農業結構調整這條主線,鞏固和發展增收基礎。着力培育特色支柱產業,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一是優化品種結構,加大示範帶動。結合本鎮實際,在穩定種植業的基礎上,鞏固發展好筍材兩用竹、黑山羊、生豬生產。二是要依靠科技,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要以巖區為重點,認真做好中藥材xx畝、薑黃xx畝、香樟xx畝的栽植。以壩區村為重點的蔬菜基地xx畝、青蒿種植xx畝,撐綠竹種植xx畝,着力推進種植業從單一的糧食生產結構向糧、油、飼、林、果、蔬多元結構轉變。

3、要創新機制,加強和培植市場主體。一是扶持種養大户,培植農業生產主體。積極發揮xx種豬場,xx養場的帶動優勢,通過對一些市場意識強、科技素質高的.種養大户,採取政府扶持支部引導、農户投資的辦法,大力發展規模養殖,使他們不僅是科學種養致富的典型,而且成為農村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二是扶持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培植科教、流通、農資服務的主體。要引導農村大户、運銷能人、龍頭企業、基層幹部和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創辦領辦農村專業服務組織和專業協會,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提高農村經濟的自主發展能力。

4、要以點示範,凸現新農村建設新亮點。要緊緊藉助中央、省、市、縣新農村建設的強勁東風,以xx村、xx村兩個示範村建設為主體,全力提升示範村以點帶面示範引導的作用。一是要超前規劃。二是要高起點建設,進而推動全鎮新農村建設進程的加快。

5、要轉移農民,拓寬增收領域。近幾年,xx鎮農村勞動力向外轉移的速度呈加快趨勢,務工經商收入成為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從調查情況看,xx年全鎮縣內外轉移輸出已達一萬人,農民在縣內務工的年收入一般在xx元左右,縣外務工特別是在沿海發達地區務工的年收入一般在xx元以上,文化層次較高又有一定技能的農民,年收入超過萬元。因此,圍繞新農村建設,今後幾年要繼續重視農村勞動力資源開發。一是加強外出務工的組織引導。我鎮農村勞動力外出主要依靠親幫親、鄰幫鄰的方式,就業的盲目性較大。要注重加強同縣勞務市場和勞務中介組織的聯繫,為農民工提供及時的勞務信息和維權保障服務,讓農民出得去、能就業。二是大力發展非農產業。為農民務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為農民增收開闢新途徑。三是大力提高農民工素質。通過“陽光培訓”和扶貧培訓工程提高外出務工農民競爭能力。通過發展特色農業消化一部分,發展非農產業吸納一部分,發展外出打工輸轉一部分,大力提高剩餘勞動力的轉移率,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人力和物力支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diaocha/65ndq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