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調查報告 >

新農村建設的調查報告(15篇)

新農村建設的調查報告(15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新農村建設的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農村建設的調查報告(15篇)

新農村建設的調查報告1

農村公路作為公路網的基礎,是關係到農民羣眾生產、生活,關係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關係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設施。要構建便捷、通暢、高效、安全的交通運輸體系,實現交通又快又好發展,必須加快農村公路建設。這既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既是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發展農村經濟、解決“三農”問題的前提,也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既是擴大內需、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為了進一步紮實推進我市農村公路建設,按照省交通廳、市政府的統一部署,我局組成調研組,採取上下聯動、座談研討、實地考察等方法,對温州市新農村公路建設規劃(20xx-20xx年)開展了較為深入的調研。現將這次調查形成的綜合情況和建議意見報告如下:

一、農村公路現狀

(一)農村公路基本概況

近年來,特別是本屆政府以來,我市認真組織實施鄉村康莊工程建設,取得了較大的成績,農村公路面貌得到極大改觀,截止20xx年末,我市現有農村公路11256公里,其中縣道3119.5公里、鄉道1375.7公里、村道6761公里。全市所有通鄉(鎮)公路均已等級化和硬化,5550個行政村中有4851個已通等級公路、4366個村的路面已得到硬化。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農村公路網絡化水平低、通達深度不夠。全市農村公路總量較大,但大部分公路都是斷頭路,沒有形成必要聯網,客運站場建設又嚴重滯後,交通運輸服務不能有效配套。

2、農村公路技術等級低、路面狀況較差。到20xx年底,全市農村公路11256公里,其中等級公路6091.8公里(一級42.7公里,二級298.7公里,三級620.5公里,四級5129.9公里),準四級公路3210.1公里,等外公路1954.3公里。二級及以上公路只佔農村公路總里程的2.69%,而準四級、等外公路卻佔農村公路總里程的45.9%。全市還有699個行政村未通上等級公路,有1184個行政村未通上水泥路或瀝青路。

3、農村公路病危橋樑多,全市四類及病危橋樑2858延米/116座,急需改造;安全設施、標誌不完善,渡口及渡船等也均存在安全隱患。

4、農村公路抗災能力脆弱,再加上我市自然災害頻發,新路破損現象嚴重。

5、農村公路養護體制和運行機制沒有形成,通村公路基本處於失管狀態。

另外,與我省其它地市相比,我市農村公路的技術等級、通達率均處於全省後列(全省農村公路現狀對照表附後)。

二、實施康莊工程建設的主要成績及基本經驗

20xx年實施鄉村康莊工程以來,至20xx年4月底止,累計完成投資15.3億元,共完成63個鄉鎮的通鄉公路改造724.5公里,全市所有的262個鄉鎮都通上等級路和硬化路;完成通村公路改造8262公里,其中路基改造4520公里、路面硬化3742公里,新增通等級公路的行政村1850個,等級公路通村率達到78.7%,提高了30.6個百分點,新增公路硬化的行政村1445個,通村公路硬化率達到74.5%,提高了23.9個百分點,提前一年多時間實現了本屆政府通村公路的建設任務和目標(20xx年-20xx年建設目標任務:路基路面改造7700公路,等級公路通村率85%,通村公路硬化率72%)。

實施鄉村康莊工程建設,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得到農村廣大羣眾的擁護和支持,被譽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老百姓從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1、實施鄉村康莊工程,促進了統籌發展。過去,出行走山路、走泥路,運輸靠肩挑,農村公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現在,老百姓走上了“康莊大道”,坐上了“方便車”,有效解決了農村“出行難”問題,使鄉村與城鎮的聯繫更加便捷、緊密,提高了農產品的運輸效率,擴大了流通範圍,推進了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

2、實施鄉村康莊工程,激活了農業農村經濟。農村交通方便了,山區羣眾與外界接觸多了、交流也廣了,各種信息渠道更加通暢,有效促進了農民羣眾思想觀念的轉變。引進外來投資,開發、做強、做大農業、旅遊項目,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外出經商、打工,增加農村農民收入,極大地激活了農業農村經濟,促進農村發展。

3、實施鄉村康莊工程,加強了幹羣黨羣關係。鄉村康莊工程作為國家解決“三農”問題的生動載體,被廣大農民羣眾譽為“德政工程”,真正體現了我們黨和國家對農村、對廣大老百姓的關心,進一步密切了黨羣關係、幹羣關係,有利於改進黨員幹部的作風、鞏固黨在農村的領導地位,有利於塑造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

在實施康莊工程建設過程中,我們不斷思考探索,

經驗教訓,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1、必須形成齊心協力建“康莊”的濃厚氛圍

省交通廳非常重視康莊工程,把它作為交通“六大工程”的重點來抓;温州市委、市政府把康莊工程作為“139富民攻堅計劃”的基礎,每年都列入市政府重點工程和為民辦實事;市政府領導多次專題研究康莊工程建設,下工地調研指導;市人大、市政協多次組織代表、委員視察康莊工程,始終關心着康莊工程建設;各縣(市、區)、鄉鎮政府更是把康莊工程作為“一號工程”來抓;職能部門一路綠燈、農民羣眾熱情高漲、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形成了齊心協力建“康莊”的濃厚氛圍,是“依靠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和幫助,把部門的行為轉變為政府的行為,把行業行為轉變為社會行為”的成功典範之一。

2、必須依靠一系列好政策

鄉村康莊工程點多面廣,量大、工程量大、投資額大。省交通廳、市政府按照平衡發展的要求,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補助政策,大大減輕了農民籌資壓力。縣(市、區)政府作為康莊工程建設的責任主體,根據各自實際,出台了政策、資金、管理等各項強有力措施。這些都從根本上保證了康莊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

3、必須建立目標明確、責任明確的機制

各級政府不僅把鄉村康莊工程列入政府重要,還與有關部門簽訂了目標責任狀,明確責任、落實責任,獎罰分明;政府領導分片聯繫負責,組織部門更是把幹部任用與康莊工程掛起鈎來,極大地調動了積極性,有力促進鄉村康莊工程的實施。

4、必須擁有一支事業心強,能幹事、敢幹事、能幹具體事、能幹成具體事的隊伍

康莊工程是在特定的時期實施的,每項的執行與落實,都需要有特定的思路、特別的辦法對待,更需要有特別能幹事的人來做。三年的康莊工程建設,培養了一大批事業心強、整體素質高的人才,增強了行業內謀發展、幹事業的氛圍,這是康莊工程建設中積累的一筆珍貴財富,更是實現交通又快又好發展的基本保障。

三、對新農村公路建管養的思考

(一)關於新農村公路建設的基本思路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今後一個時期各級政府的中心之一,也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加快新農村公路建設,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也是對我們交通部門的新要求。因此,我們要按照“建管養並重、路站運一體”的發展思路,緊緊圍繞“農村公路技術等級標準化、連通網絡化、安全設施及站場配套化、城鄉客運一體化”的目標,集中人力、物力,紮實推進,加快實現我市農村公路交通從與經濟社會逐步適應到適度超前的`轉變。關鍵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1、增強超前意識,力求科學發展

立足農村公路建設新的基點,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跳出交通謀劃交通,超前規劃新農村公路,注重前瞻性;從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開展工程可行性研究,建立項目庫,強化前期,嚴格程序,加強設計管理,注重科學性。

2、突出建設重點,力求協調發展

新農村公路建設,要統籌兼顧,努力實施“四大工程”:一是繼續實施康莊工程,提高等級公路通村率與硬化率;二是積極實施提升工程,不斷提高公路等級;三是全面實施聯網工程,充分發揮公路整體效益;四是加快實施站場工程,繁榮農村客運市場。

3、堅持以人為本,力求和諧發展

一要樹立“寧可少建一米公路,也不能留下一處隱患”的理念,落實專項資金,實施“安保工程”,使農村公路真正成為老百姓的平安之路、幸福之路;二要進一步完善質量保證體系和招投標辦法,建立工程質量責任追究制,加快建立健全交通誠信體系,加強監管,建設農村公路精品工程,樹立交通新形象;三要落實“四真”要求,加大農村公路工程安全管理力度,進一步提高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和效率;四要儘量利用老路,最大限度節約土地,同時保護好公路沿線的自然環境,努力建設生態型農村公路,實現可持續發展。

4、深化改革探索,力求創新發展

繼續深化農村公路養護體制改革,探索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制;紮實推動科技創新,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應用,在質量、安全、節約、環保等方面力求有新突破。

(二)關於新農村公路建設的目標任務

1、主要目標

根據上述發展思路和要求,我市新農村公路建設的主要目標是:

到20xx年,全市所有鄉鎮至所在縣(市、區)城有一條四級以上公路,中心鎮至所在縣(市、區)城有一條三級以上公路,通村公路等級率、硬化率均達到97。

到20xx年,重要縣道達到二級公路標準,鄉道達到四級標準以上,村道達到準四級以上,通村公路等級率、硬化率均達到100。所有鄉、行政村的停靠站覆蓋率達到100,實現城鄉客運一體化。農村公路交通狀況力爭達到全省中等水平。

2、具體任務

到20xx年(“”期間),計劃投資71億元,完成縣道連網240公里、改造380公里;鄉道連網、改造1000公里;村道通達、連網、改造2800公里;危橋改造2858延米/116座;撤渡建橋19處;完成公路安全設施建設投入3.3億元;建成五級客運站30個、港灣式停靠站7000個;“整村遷移、下山脱貧”77個村。

到20xx年,計劃投資118億元,完成縣道連網公路410公里、改造648公里;鄉道連網、改造1800公里;村道通達、連網、改造4200公里;危橋改造2858延米/116座;撤渡建橋19處;完成公路安全設施建設投入5.6億元;建成五級客運站75個、港灣式停靠站10000個;“整村遷移、下山脱貧”96個村。

要加快農村站場建設步伐,促進農村客運發展,爭取做到路通車通,方便農民羣眾出行;要加快縣境內班次的改造,突出城鎮內外交通的銜接,特別要重視發展城鎮客運班線,提高農村班車通達率,逐步實現城鄉客運一體化。

(三)關於新農村公路建設的技術標準

從實際需求出發,合理把握標準;修實用之路、修安全之路、修資源節約之路。原則上,縣鄉公路要按照等級公路技術標準建設,排水與邊坡擋牆設計要加強,交通安全設施要做到“四同時”;村級道路要按照《浙江省準四級公路工程技術標準》要求,從嚴掌握各項指標,建設時要重點突出錯車道與安全設施的到位,平原地區及有條件的地方儘量採用等級公路建設標準。

(四)關於新農村公路建設的資金來源

農村公路是農村的“市政設施”,具有很強的社會公益性,屬公共產品。因此,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方針,建設農村公路,要以政府投資為主,繼續堅持地方為主、國家加大支持力度的原則,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政府與農民的積極性,採取國家多投一點、地方財政多出一點、社會羣眾捐一點的形式,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

(五)關於新農村公路管養體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1、建立農村公路管理機構

在公路管理部門中增設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科室,核定編制(以現有康辦人員為基礎),加強對農村公路的建設、管理、養護;在現有的路政大隊、中隊中增加編制,對農村公路進行路政管理。

在各鄉、鎮政府增加1名農村公路建設、養護、路政管理員,同時聘用2~3名有經驗的協管人員(最好是建設康莊工程時受過培訓的人員);人員納入鄉鎮管理,縣級公路管理機構給予業務指導,經費由基金統一支出。

各村級組織要積極配合各項。

2、建立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基金

建立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基金,設立專户,按照“省廳補、社會融、財政保”的原則籌集,歸縣級公路管理機構統一管理。

省廳補:建議省交通廳研究制定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標準,規範農村公路管養,對養路費進行切塊,專項用於農村公路管理養護,並逐年增加切塊比例,以確保農村公路正常運轉。

社會融:可通過安排營運線路、轉讓公路冠名權、開發路邊綠化權等方式融資。

財政保:除手拖摩托車養路費全部用於農村公路的管理養護外,縣財政補助不足部分且不低於:縣道年公里8000元、鄉道年公里5000元,村道年公里1500元(對於現行縣(市、區)政府安排實際用於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經費標準高於上述要求的仍執行現行標準)。

地級市財政承擔對實行半級財政的區級政府籌集農村公路養護資金不足部分的補貼。

原則上不向農民籌集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資金。

管理養護資金用於養護生產的不得少於70。

3、實行農村公路管養分離機制

農村公路實行管養分離機制,推進公路養護市場化。對原有從事大中修的養護人員進行重組,成立公路養護公司,通過招投標方式獲得公路養護權。養護公司自負盈虧,按企業用工制度進行管理。日常保養實行定額管理,專項養護實行項目管理。並要積極探索建設、養護一體化機制。

四、若干建議要求

(一)建議省市政府出台新農村公路建設的相關政策

新農村公路建設不同於國、省道公路建設,也不完全等同於鄉村康莊工程,它需要國家更多的傾斜政策,包括税收、土地、礦產等方面的優惠,因此建議在鄉村康莊工程政策的基礎上制定出台更加優惠、更多傾斜的相關政策,支持新農村建設。

1、加大建設資金補助力度。經過三年的鄉村康莊工程建設,今後的農村公路建設將向經濟更落後的地方轉移,自然條件更加惡劣,工程造價、施工難度成倍增加,同時對新農村公路建設的要求更高,因此省市政府要視實際情況加大補助力度。

建議市級財政按以下標準給予補助:縣鄉道按造價的20補助,村道以獎代補4萬元/公里(康莊工程標準),農村五級客運站按5萬元/個補助,港灣式停靠站補助1萬元/個。按此標準計算,市級財政補助新農村公路建設20xx年前約需11.4億元、20xx年前約需21.3億元。

2、適時考慮將一些較大的自然村(500人以上)納入農村公路建設的範疇。

3、以規範性文件或立法的形式,建立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辦法和管理養護基金,明確各級政府的籌資責任和交通公路部門的管理養護責任,確保基金籌措渠道通暢、穩定,管理養護責任落實到位,加快養護體制改革步伐。

(二)建議修訂相關的公路法律法規

現行公路法律法規沒有明確將村級公路列入管理範圍,村級公路成為管理與養護的盲區,建議修訂相關的公路法律法規,將村級公路以立法的形式納入管理範疇,使交通行政執法有法可依。同時,要明確農村公路的路產、路權,為加強路政管理提供依據。

(三)建議推廣康莊工程建設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經驗

對康莊工程建設過程中形成的項目管理辦法、多渠道籌資方式、扶持優惠政策以及實行項目業主多元化的新思路,要認真,予以推廣。

新農村建設的調查報告2

7月1日

明天就要出發了,因為要趕早上六點的車,晚上我們住進了校本部的地下公寓。公寓很簡陋,狹窄的過道,昏暗的燈光,讓人有一種莫名的窒息感,更鬱悶的是號稱中國移動通信專家的移動通信網絡竟然沒有覆蓋到市中心地下十多米。不過,第二天馬上就要離開,開始我們的征程,大夥兒很是激動,很樂意的住了下來。

由於學校資金沒有到位,同志們的錢都是湊來的。為了節省4塊錢,我們從服務員那裏爭取到了一間沒有電視的房間。住宿安排後基本就沒事幹了,在家世界買了些早點後已經九點多了,按捺不住興奮,我索性沒有下去,就站在外邊發短信。把電話本上的朋友挨個騷擾了一遍,告訴他們:我要出發了!

四個戰友中,張玉雙考慮問題全面周詳,賀東強辦事幹練灑脱,陳海俊老成持重,大家來自不同的院系和年級,共同信念和目標使幾個並不認識的熱血青年走在了一起。

激動的餘温還沒有褪盡,躺在牀上,紀律、安全、飲食、衞生、當地幹部羣眾的配合能否積極配合、是否會取得預期的效果一個個問題幻燈片般在腦海中不停地閃過。雖然做了充分的準備,但是在可以預見的一段日期內我們前途未卜,加上外邊還下着小雨,感覺今晚還真有點風蕭蕭兮黃河寒的悲壯!

7月3日

汽車急馳了25公里後到了目的地XX縣。師傅把我們送到了縣政府門口。XX縣政府是我們這次實踐活動的接受單位,也是調研的第一站,在這裏我們要了解全縣的基本情況,瞭解當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村民自治開展的基本狀況。不巧的是,因為週末沒有上班,我們只好先去找落腳的地方了。拿着地圖,我們一邊找旅館,一邊熟悉縣城環境。受地形限制,XX縣城區較小,街道分佈很奇特,餐飲、購物、車站、政府部門大都連在一起。三岔路口停着好幾輛發往西寧的旅遊車,和大街上不時地走過幾個阿喀,構成了這個高原小鎮上的一道獨特的風景。

7月5日

今天是第一天下村。一大早我們便拿着XX縣政府開具的介紹信去了魯沙爾鎮。雖然有此尚方寶劍在手,但還是費了不少周折。起初,西山村委會主任好像對我們身份有所懷疑,不答應我們去村裏調查。在鎮黨委劉書記的斡旋下,他爽快地帶領我們進村了。

西山村距縣城約3里路,從城區出發,車子上坡又下坡,轉了三、四道彎,顛簸了十多分鐘後終於進了村子。村民民房前屋後是一片開得正濃的油菜花,放眼望去,在一塊塊綠地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醒目,魯沙爾盤踞在蓮花山之中,受地形限制,村民大多數居住在山腰地帶,一條狹窄而彎曲的土路是村裏唯一能走機動車輛的出口,我們拍照的時候,老支書特意叮囑我們一定要將進村的大路拍上。他説,村民遷到這兒已經很長時間了,但是當地政府修路的承諾一直沒有兑現,這條路嚴重影響着村裏與外界的聯繫,也制約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老人家希望我們的照片在某些地方出現後能夠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為了儘快進入角色,熟悉村裏情況,便於村民的接受,前任老支書幫忙組織了30多名村民配合我們,很快便打開了局面,我們和大家一起吃飯、拍照、聊天,盡情的玩了一個下午。

雖然今天沒有實質性的結果,但我們熟悉了村裏的基本情況,和村民有了初步的交流。為以後入户調查打開了局面。

7月7日

吃飯是生存的主要問題,這邊的飯忒不合口味,還超貴!昨晚花了4塊錢吃了一碗炸醬麪,鬧了半天肚子。今天我們決定轉移方向,找一家米飯館,可到街道上轉了幾圈,終究沒發現一家像樣的。就連遍佈全國的蘭州牛肉麪館影子就沒見到。連續吃了幾天的烙餅和泡麪後,才發現自己竟是如此的想念蘭州牛肉拉麪,要知道,學校食堂的拉麪難吃可是榜上有名的。沒辦法,只好重操舊業,回去繼續煮麪了。哎,生活就像一包方便麪,太難了!

新農村建設的調查報告3

一、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的現狀

1、信貸供需不適應新農村建設。

一是需多供少。據權威專家測算,未來5年,新農村建設農民年人均需資金投入1700元—4900元,以最低標準1700元和80萬人計算,每年約需新農村建設資金14億元。全縣金融系統累放貸款為3.4億元,其中農村貸款1.2億元,遠遠無法滿足新農村建設資金的需求。如楓林鎮花塘村按新農村建設規劃共需建設資金600萬元,農村金融部門目前為止,沒有實質性參予到建設當中。

二是流多回少。郵政儲蓄存款餘額4.7億元全部上存,其它各類商業性銀行都有資金上存或外流現象。止末,全縣銀行存款餘額27.89億元,其中,農村存款17.4億元;全縣實際投放不足5億元,僅佔存款的四分之一,從存貸差可以看出,__縣資金外流至少在11個億以上。三是取多予少。“三農”資金總需求為15億元,農信社當年的信貸資金淨投放為3650萬元,僅佔總需求2.53%。如,黃顙口鎮三洲村七組人口418人,有330人入股,入股人數達80%以上,享受農金支持的僅佔17%;該村村民周妹,下崗後,回鄉創辦養豬廠,當年盈利全部存入農信社,因生豬市場價格下跌,資金週轉困難,她多次找上金融部門申請貸款,由於缺乏抵押品,沒有獲得信貸支持,以致該企業面臨倒閉。

2、信貸結構不適應新農村建設。主要表現為“三放三不放”。

一是放小不放大。主要是抓農户小額貸款,而放掉大額農業發展項目資金投放,農業信貸資金供給與農業產業化發展不相配套的狀況已制約着農業生產水平的總體提升。農信社對全縣4萬餘農户發放了貸款。其中,2萬元以下的佔77%,2—5萬元佔17%,5—10萬元佔4%,10萬元以上僅為2%。

二是放短不放長。主要以短期貸款業務為主,忽視了中長期農業基礎設施項目、科技開發項目等的投入,貸款週期短的制約,已不能滿足新農村建設“生產發展”的廣泛需求。抽樣調查的木港、楓林、龍港、富池、大王五個鄉鎮,1年期限以內的各類貸款佔貸款總量的98.4%;1年期限以上各類貸款餘款僅佔1.6%。

三是放熱不放冷。如__縣農業銀行,從至今,對一些工業企業、房地產開發、消費性按揭等的貸款較熱的項目累計累計3億元,對“三農”的貸款投入累計不足200萬元。其他金融部門重城輕鄉、重消費領域輕農村項目建設的經營思路,也嚴重製約了對新農村建設資金的投入。

3、信貸環境不適應新農村建設。主要表現為“三好三不夠好”。

一是大環境好,小環境不夠好。近年來,為解決“三農”問題,國家各項支農、惠農金融支持政策較多,而地方金融部門信貸資金直接投放農村建設的領域窄、數量少。加之相當部分鄉鎮重視項目資金,忽視信貸資金,導致金融對農村支持“袖長手短”,政策無法得到較好貫徹。

二是軟環境好,硬環境不夠好。據不完全統計,__縣每年打工收入在6億餘元,每年上級對農村轉移支付、各項專款等資金1億餘元,為農村金融業的發展提供巨大商機。而目前__縣鄉鎮一級金融機構只有農信社一家,比較邊遠的5個鄉鎮連一個網點也沒有,並且城鄉無法進行電子匯兑核算,資金結算極為不便。加之新農村建設全面實施,農村資金流量將會更大,農村金融機構根本無法承載。

三是點上環境好,面上環境不夠好。在爭創湖北省最佳信用縣活動中,__縣先後推行了“羣體信用”、“規模定貸”、“農户聯保”等信貸模式,試點鎮、村信用環境大大改善。如大王鎮柯畈村原是有名“借貸不還”村,全村52户村民拖欠信用社貸款達27.4萬元,在,該村43户村民主動全部還清貸款本息,並被評上信用户,既獲得了政府專項豬欄支持款,同時每户在信用社辦理到5000—10000元的貸款購回仔豬,到9月份,户均出欄10頭以上,人均增收2132元,該村現已成為全縣有名的“養豬專業村”。但是,面上少數農户只借不還、還息掛本、欠本拖息等現象仍然存在。如楓林鎮農信社累計發放貸款1049萬元,收回貸款700萬元。

二、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

1、農銀互動不夠是直接原因。

一是思想認識不夠。新農村建設是一個長期過程,也是農村金融部門加快自身發展的有效載體。然而,當前金融部門認為農村投入是週期長、效益差、風險高,經營思路基本是傾向投資短、見效快、效益高的工作項目;部分農民則認為新農村建設資金大部分由國家無償投入,將金融信貸資金也視為國家政策扶持資金。認識上的偏差直接影響了農銀對資金供需的溝通、影響了農銀關係的和諧發展。

二是金融政策宣傳不夠。從調查的情況看,木港鎮棗園村胡受組150户農户,瞭解金融信貸政策的不到10户,目前,該村僅有2户在信用社辦理貸款,宣傳不夠直接影響了信貸投入,影響了農業項目的開發和資源收益的共享。

三是農銀協作不夠。雖然__縣開展創建“信用鄉鎮、信用村組、信用農户”的“農村信用創建”活動已初見成效,但真正農銀協作的份額仍然不高,貸款農户佔比較小。加之,農村金融機構為適應股份制改革,大幅撤併營業網點,而新農村建設涉及的各類資金較多,因網點太少,缺乏互動載體,導致農村資金異地存儲和外流現象嚴重。農銀互動不夠,致使金融信貸在農村很多地方是“空白”,直接影響了農村金融發展和新農村建設。

2、支農體系不全是重要原因。

一是政策性銀行功能單一。__農發行只承擔農產品(糧棉油)政策性收購資金供應的任務,對商業性經營業務從未開展,而隨着農產品購銷市場化步伐的加快,國有糧油企業的經營空間將縮小,糧棉油收購貸款的業務量也會大幅下降。而對於急需政策扶持的農業基礎設放建設、農業產業化開發,農業科技項目推廣、農副產品的深加工等卻得不到應有的政策性金融支持,農業發展銀行沒有發揮其政策性支農的作用。__縣農發行1997年貸款在6000萬元,年貸款僅3000萬元,全部為農產品收購資金,這種不完整的政策性信貸業務,與新農村的生態建設、公用設施建設要求不對稱;

二是農業銀行功能錯位。隨着改革進程的加快,__農行的市場定位逐步從農村轉向城市,從農業轉向工業,主要支農功能體現在扶貧貸款方面,而扶貧貸款的扶弱性與商業銀行效益最大化經營之間相矛盾,扶貧貸款在撬動“三農”困局上功能完全消失,力度大大減弱。

三是農信社力不從心。農信社儘管是農村金融的生力軍,但同時也是金融體系中的一個“弱勢羣體”,由於農村貸款週轉慢、季節性強、業務分散,在建設新農村的高潮中更顯單薄,對涉農的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根本沒有力量去應對。這些問題勢必會導致農村金融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雙重窘境。

3、金融政策不活是根本原因。

一是信貸審批權限過於集中。單筆發放萬元以上的貸款由省級分行審批,萬元以下由地(市)分行審批,縣級支行只有信貸申報權,農村金融機構實際上已經成為變相的吸存窗口,造成了農村信貸規模逐步縮減。

二是利益與服務位次互換。信貸風險小、收益高是現代金融企業的追求,而農業在金融中被視為是“弱勢產業”,最大化目標與扶弱性之間的矛盾,農村資金“非農化”,必然導致金融部門慎貸、懼貸,使飽受資金短缺的農村發展資金缺口更大。

三是信貸手續過嚴。目前,縣級金融部門信貸業務主要放在抵押、質押的傳統信貸模式上,而農村貸款的主要問題是缺乏有效的抵押品,土地、房產等農民擁有的財產均不能做抵押;小組聯保或小額信貸由於受額度的限制,只適用於小規模的生產農户;儘管目前農村金融部門採取以信譽為物品替代抵押品,由於農户評級缺乏統一的規範和規定文本,現實存在評定手續過於複雜,信貸人員責任過大,使這方面的業務開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約,農民貸款難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善。農村金融政策的侷限性,加劇了資金供求關係的緊張,新農村建設將很難分享到金融改革和金融發展的成果。

三、完善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的對策與思考

1、金融理念由傳統向現代延伸。在縣域農村經濟發展中要徹底打破農民“貸款難”和銀行“放貸款”的兩難現狀,理念革新是先導。

一是變輕貸重存為存貸並重,強化支農意識。新農村建設離不開金融支持,金融發展也離不開新農村建設。相關金融機構應重新審視自身在農村金融服務中位置,定好位,用好錢,充分認識新農村建設帶來的機遇,搶佔先機,樹立農村發展我發展,農民增收我增效的觀念,積極融入新農村建設這個龐大的金融市場,變“抽吸”為“供養”,在支持新農村建設中實現農銀雙贏。

二是變守門等貸為上門送貸,強化服務意識。金融部門要根據新農村建設的資金需求特點,主動走向市場,尋找項目,打造支農品牌,有針對性地制定信貸營銷策略,積極培育新的貸款增長點;要正確認識農村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建立良好的金融服務體系,擴大有效的金融需求主體,充分發揮自身優勢。

三是變風險掣肘為正面激勵,強化經營意識。在強化風險意識的同時,不斷完善風險控制和補償機制,讓風險承擔與收益相匹配。要建立金融投入的正面激勵機制,逐步消化各金融機構的政策性包袱,對金融支農投入大、服務優的機構政府予以利息貼補與獎勵。建立與財政、税務、農業相關部門的協作與溝通機制,着力解決影響金融投入中的突出問題,研究服務當地經濟發展的.金融措施,更好地支持地方經濟發展。

2、服務品種由單一向多元延伸。新農村建設對金融服務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層次、個性化的。解決農村經濟主體的融資難題,不能簡單地把城市金融發展的模式照搬到農村,要根據農村實際制定區分城市行、農村行的發展策略。把政策性、商業性與民間性金融服務結合起來,不斷開發出新的個性化的服務品種。

一是在貸款額度上,實行小、中、大額度並重。單一的小額農貸已不適應當前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和農民市民化的發展需求與消費趨勢。要通過“羣體信用”、“規模定貸”、“農户聯保”、“合作互動”等模式,推行符合民情、迎合民意的授信額度。更多開辦新農村建設中的大宗農機具購置、農業種養大户基地建設、農田水利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業務品種。

二是在貸款期限上,實行短、中、長期並存。要按照農業生產規律和要求,合理制定貸款期限,確保農業發展資金“鏈”不中斷。同時可參照按揭貸款的方法,實行一次貸款,分期還款。三是在服務領域上,實行生產、流通、消費並舉。金融部門要樹立“小客户、大市場”的經營理念,用銀團方式、銀聯方式、主户聯營等多樣方式,積極支持農村現代物流業的營銷;支持發展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和生產消費品連鎖經營;支持建立以集中收購、統一配送為核心的新型營銷體系和農產品“綠色通道”網絡。四是在風險規避上,實行銀、民、保並聯。農業生產週期長、產出回報率低、抗禦風險能力差等行業特點,迫切要求金融保險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減震器”作用。要研究出商業性保險與政策性保險相結合的有效機制,充分考慮到農民生產生活的需要和經濟承受能力,加大保險產品的創新力度,設計出有農業特色,受農民歡迎的農產品運輸、季節價格、災害減收等保險品種來,為農業生產和農村發展消災避禍,增資增效。

3、農銀互動,由“點”向“面”延伸。要結合地方政府發展新農村建設規劃,重點選擇經濟基礎較好,發展潛力較大村鎮實施信用工程建設,以點帶面,不斷向四周延伸。要加大對農村扶貧龍頭企業和小康示範村信貸支持力度,拓展農銀互動的渠道和方式。

一是整合金融資源,建立科學合理支農體系。金融支農體系應當涵蓋縣域國有商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農村信用社、農業保險機構,信用擔保機構和民間小額貸款擔保組織,允許農村信用社、農行、農發行區域內相互融資。要在積極拓寬農發行業務範圍、大力倡導農行重返農村市場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農信社改革,促進農信社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和經營機制的轉換,支持農信社做大做強;培育民間小額農貸組織,規範運行機制和操作規程,使之與其他金融機構之間形成合理分工、功能互補、羣體聯動、有序競爭的格局。要研究農村郵政儲蓄資金迴流政策,允許其在農業產業化發展中尋找資金增值點,保證農村郵政儲蓄資金服務新農村建設。

二是發揮金融功效,培育更優更強信貸主體。要充分發揮金融投向的引導和扶植作用,深入調查研究,把資金投入到新農村建設項目中去。同時也要充分依靠政府在經濟建設中的引導作用,主動聯姻,建立健全信息互動和銀農協作洽談制度,把政策性投入與金融性投入鏈接起來,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提高經濟主體的組織化程度,把經濟主體由個體農户做成集體農莊,由單個產業做成產業集團,做優做強。

三是提高經營水平,增強金融支農的信心。各農村經濟主體必須自覺增強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誠信意識,提高駕馭市場的能力,建立公司加農户的以工促農的長效運行機制,不斷改善金融生態,實現農銀良性互動,促進農村經濟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獲得可持續發展。

新農村建設的調查報告4

一、農村建設進展情況

我的家鄉長涇鎮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關於認真開展新農村建設活動的實施意見》的要求,認真制定了“五新一好”新農村建設遠景規劃,即:建設新村鎮,發展新產業,培育新農民,組建新經濟組織,開創新局面,建設好班子,加大宣傳發動羣眾,精心組織,自我加壓,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結合本鎮實際,積極開展新農村示範村建設和環境整治工作。通過全鎮幹羣的共同努力和紮實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花園等八個村順利通過了達標驗收,其餘四村正在整改。今年新創建的三個村,正以整治環境“髒、亂、差”為主要突破口,狠抓工作。一年多來的新農村建設工作,我們長涇鎮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健全組織訂規劃。為切實加強對新農村建設的領導,我鎮成立了由鎮長沈偉旗擔任組長的鎮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宣傳發動、規劃編制、協調指導等工作。做到任務到村,責任到人。成立村莊規劃工作組,負責規劃工作,落實了編制8個創建村的整治規劃,做到科學合理,重點明確,方案規範,佈局得當。

(二)宣傳發動造氛圍。我鎮堅持把宣傳工作作為新農村建設工作的先導工程來抓,組織鄉村幹部深入一線,以對新農村建設工作進行廣泛深入地宣傳。充分利用會議、橫幅、標語、黑板報、宣傳櫥窗等形式,宣傳新農村建設的目的意義。全鎮共召開各類會議8次,張貼標語265張,宣傳圖片132張,刊出黑板報16期,鎮宣傳報道組進行跟蹤報道,在全鎮範圍內營造了一個新農村建設的濃厚氛圍,有力地推進了我鎮新農村建設工作進程。

(三)分類指導定製度。為切實做好我鎮的新農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對創建的8個村針對各村實際,一方面實行分類指導,有序推進。一年多來,在村級資金比較薄弱的基礎上,全鎮投入專項資金464萬元,共拆除簡易棚屋52間,拆除危房及斷牆殘壁45處,硬化道路30240平方米,清理河道1200米,新安裝路燈116盞,新增綠化面積18700平方米,村容村貌明顯改觀。通過整治,目前各村主幹道路基本上達到了硬化、淨化、亮化、綠化標準,主要河道基本實現無殺草、無漂浮物,村莊面貌有了一個改頭換面的變化。另一方面加強教育,提高認識。在整治的過程中,我鎮注重對農村幹部、羣眾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們為更好地美化家園牢固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如花園村村幹部積極充分護綠使者,花木的澆水、修剪、病蟲害防治等他們全包了。此外,建章立制,鞏固成果。在環境整治的基礎上,為了使環境整治落到實處,各村相應成立了衞生、綠化、養護組織,同時建立了管理制度,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如習禮村建立了公共場所衞生管理制度、公共廁所管理制度、家庭衞生制度、綠化公約等。

二、新農村建設工作成效

(一)村容村貌有了新變化。通過環境整治,道路的硬化、村莊的綠化、河道的淨化、路燈的亮化以及斷牆殘壁的拆除,徹底改變了農村的“髒、亂、差”現象,衞生保潔制度的健全,使環境衞生得到長效管理機制的保障,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二)羣眾環保意識有了新提高。通過淨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羣眾不但對庭院衞生意識有了轉變,對公共衞生也有了講究,樹立起講衞生、美環境的新意識,形成“人人講文明、個個愛清潔、户户講衞生”的良好氛圍。

(三)團結協作精神有了新突破。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廣大黨員幹部羣眾羣策羣力,齊動手,齊出工,做了大量的工作。集體出資和羣眾集資緊密結合,全村上下擰成一股繩,團結協作精神得到進一步發揮。

(四)村班子號召力、戰鬥力、凝聚力有了新轉變。在新農村建設工作中,通過各項方案的實施,進一步體現了黨員幹部的'戰鬥力;在各項實事工程的建設中,進一步提高了黨員幹部在羣眾中的號召力、凝聚力。幹部的工作責任心和事業心增強,村班子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的作風得到了明顯轉變。

三、示範村花園村新農村建設情況

(一)基本情況

花園村是由原長涇鎮長涇村和花園村合併而成。20xx年底,全村人口4676人,勞動力2770個,耕地面積903畝。20xx年,全村實現二、三產業營銷額6630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296元;村級年可支配收入達800萬元;農業適度規模面積比例達82%;農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60平方米;企業職工、農民養老保障率100%;農民大病醫療保險及最低生活保障覆蓋率100%。20xx年建成省級衞生村,20xx年建成江陰市第一家村級經濟股份合作社。

(二)20xx—20xx年規劃建設目標

花園村是江陰市老村改造新農村建設試點之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結合花園村的實際情況,對原花園村570户集中居住的6個自然村莊進行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全面改造,力爭通過二年的努力,使全村人民真正生活在幸福、和諧、美麗的大花園裏。具體建設目標:①拆除舊房、危房、違章建築2。5萬㎡;②新建農户住宅(含公寓樓)2萬㎡,計劃投入1200萬元;③鋪設住宅區內混凝土道路1.5萬㎡,計劃投入60萬元;

④整治農村河道72條,150畝,駁岸1萬米3,計劃投入170萬元;⑤鋪設永久性雨、污水管道2萬米,計劃投入90萬元;⑥新建公共健身娛樂場所7個。其中籃球場1個,乒乓球室1個,露天健身娛樂場所5個,計劃投入50萬元;⑦新增居住區農村綠地110畝,人均公共綠地面積超過30㎡,其中新建小遊園4個,新建1個100米長廊,2個涼亭,1個嬉水台。計劃投入180萬元;⑧農村舊房實行立面改造,粉刷外牆8萬㎡,計劃投入48萬元。以上8項共計劃投資約1798萬元。

(三)目前工程進展情況

今年以來,花園村全村發動、上下聯動,着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各項建設工程進展順利,取得了實質性成效。①拆除舊房、危房、違章建築1.4萬㎡;②投資910萬元新建了農户新型住宅1.3萬㎡;③投資40萬元鋪設了住宅區內混凝土道路1.5萬㎡;④投資119萬元整治了農村河道72條,計150畝,駁岸0。7萬米3;⑤投資45萬元鋪設了永久性雨、污水管道1萬米;⑥投資40萬元新建了公共健身娛樂場所5個。其中籃球場1個,乒乓球室1個,露天健身娛樂場所3個;⑦投資75萬元新增居住區綠地50畝。其中新建3個小遊園,新建1個長廊100米,1個涼亭,1個嬉水台;⑧投資30萬元粉刷農村舊房外牆5萬㎡。以上工程總投入1259萬元。

四、存在問題

1、鎮、村資金缺乏,如何用有限的資金去創建更大的成績是一個難題;

2、部分羣眾的認識還不到位,環保意識有待加強;

3、各村新農村建設工作存在不平衡性。

五、幾點建議

1、強化幹部隊伍素質教育,進一步統一思想,抓好落實;

2、加強制度建設,健全管理責任機制;

3、鞏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推動村級經濟發展;

4、廣泛開展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豐富羣眾文化生活;

5、加大政府對經濟薄弱村的扶持力度,為各村的經濟發展起助推器作用。

新農村建設的調查報告5

一、活動目的:

1.服務經濟建設,瞭解和把握新農村建設情況,研究和破解新型農村社區建設

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2.學習黨和國家實施的新農村政策,瞭解家鄉的新變化,及發展動向,為以後

更好的為家鄉的建設做貢獻奠定基礎。

3.通過走訪,實地考察本地農村現狀,並對比鄉村建設前後的差別,通過親身

體驗社會實踐,讓自己進一步瞭解社會,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鍊自己的才幹,培養自己應對挫折的能力,找出自己的弱點與差距。

4. 充實自己的大學生活,讓寒假過得豐富多彩,進一步的接觸社會,為以後的打拼做準備。

二、活動內容:實地走訪,與村民們談話交流,瞭解村民們的生活信息和心理狀態。查找資料,瞭解新農村建設的成果。設計問卷調查的表格,分發給村民填寫,收集表格,製作統計圖統計信息,根據信息反映思考存在問題。

三、調查資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關資料

四、調查結果:

本次寒假社會調查我調查的是幾個新農村試點。每到一處,調研組都認真瞭解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模式,進展情況,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通過與項目負責人交談和對拆遷村民瞭解,詳細的詢問新型農村社區在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及應對措施。下面是本次調查獲得的信息:

1. 農業:“民以食為天”,小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大到整個國家的發展,農業都在其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由於我們調查試點處於中原地區,降水適中,屬於兩年三熟制,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農作物,間或辣椒,花生,葡萄等經濟作物。由於小規模經營,生產方式落後,因此前些年主要是自給為主。近些年,國家不但取消了公糧制,而且實行種糧補貼制度,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提高了他們種植的積極性。我們進行調查的社區,實行了把農田重新分配的方式,把農民的零星土地全部交公,按照每家每户的土地總量,分配一塊等量的大規模農田,這樣就有利於大規模機械化生產,節省勞動力。獲得不錯的生產效益。

2. 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相當大比重。農村義務教育問題,歷來為國家所重視。我們調查的試點農村人口占98%,農村義務教育比重大。調查表明,村民還是比較重視教育問題的。農户大部分都認為上學是改變命運的重要出路,應儘量支持孩子的學業。但早些年間由於子女眾多,教育費用昂貴,也存在適齡兒童輟學打工的現象。近些年來,由於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制,實施兩免一補政策,適齡輟學率下降為2%。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農民大多希望自己的孩子通過教育走出農村。這種告別農村的思想觀念使義務教育嚴重背離農村教育的目標。很少人選擇在掌握好知識後為農村做貢獻,甚至在知識選擇上避開農村和農業。這不僅在農村教育上產生了障礙,而且對農村經濟和農村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也是一個嚴重的誤區。

3. 經濟:新農村建設離不開農民,村社,社會各界和政府的參與。新農村建設不只是知識分子倡導的改良,也不只是農民的自發行為,也不知識政府的一廂情願,發揮政府,社會和農民三方面的積極性新農村建設的關鍵。新時代的農民,已經擺脱土地的束縛,他們紛紛走向建築業,加工業,養殖業??我們調查的社區,許多農民靠種山藥發家致富,並開上了私家車。

4. 住房:我們調查的新農村示範村,該社區規劃有政府,學校,公園,醫院,公路??基礎設施完善,是新型農村的理想住所。一次性規劃,留足發展空間,整齊的排房既節約了耕地,又改善了居住條件。但也存在諸多問題,調查中發現,該社區一期拆遷結束已經一年半,但村民喬遷新居還似乎遙遙無期,而臨時搭建的棚户,顯然夏不耐炎,冬不耐寒,條件十分艱苦。由於我們的調查在臘月,北方早已零下,工地早已停工。據看守工地的劉大伯透漏,由於撥款不足,原本一年就可以完成的工程到現在還沒竣工。在這方面,我們建議,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並進行有效的監督,那樣才能減少人力物力等方面不必要的浪費,使農民儘早住上寬敞明亮的新居,並起好示範帶頭的作用。

5. 醫療:新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是農民自己創造的互助共濟的醫療保障制度,在保障農民獲得基本衞生服務,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新農村合作醫療的資金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即農民個人自願繳納,地方財政補助中央財政轉移支付。20xx年在全國部分縣市試點,到20xx年逐步實現基本覆蓋全國居民。它讓農民擺脱過去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國家的新農合使農民敢看病,看得起病了。也使他們把更多資本放心的投入生產領域。自從實施新型醫療制度,社區人均壽命大大提高,甚至出現了許多百歲老人,世紀老人。我們通過對社區126户村民按照一定順序排序,進行隨機抽樣,抽取其中的100户人家,每家發放一份調查問卷。通過調查,我們發現村民參與農村合作醫療的積極性很高,近乎全部參與。43%的村名熟悉報銷程序,以報銷過的村民為主;37%的村民僅僅瞭解,以婦女和外出務工人員為主;10%的村名對報銷一無所知,他們只是每年按要求交錢,以留守老人和兒童為主。鑑於此情況,我們設計簡單明瞭的流程圖進行發放,普及農村合作醫療報銷程序。經過此次調研,我又這樣一個感覺:國家制定惠民政策僅僅是第一步,國家也要向人民普及使用自己權力的方法,那樣才能真正的達到惠民這個目標。

五、經驗體會:

通過本次實踐,走社區,訪農家,辛苦之餘給我許多啟發:社會調查實是當代青年必不可少的本領,只有經過實地調研,才有發言權。從課本走到生活還是有一段距離的,知識只有通過實踐的檢驗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

經過此次寒假實踐的`鍛鍊,我深刻的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在團隊工作中,你要竭盡所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又要顧全大局,為整體着想。

短暫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卻讓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將讓我終生受用。社會實踐加深了我們與家鄉的感情,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明確了我們青年學生的成材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裏,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希望以後還有這樣的機會,讓我從實踐中得到鍛鍊。

六、理性思考: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的重大歷史任務。新農村的一個新字有着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它體現的是中央解決“三農”問題的新決策,凸顯全面解決三農問題的新機遇,也是農村振興歷史的新起點。

新農村建設是黨中央提出的一項偉大決策,是提高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手段。在中國,農民的數量還是佔有絕對優勢的,只要解決農民問題,那麼國家的整體水平也會大幅提高。所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徑。社會公平、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特徵。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堅持以發展為重、發展為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通過加快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步伐,不斷縮小城鄉差距,從而實現農村社會由温飽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奮鬥目標。

新農村建設的調查報告6

一 調查背景和目的

我的家鄉是曾貧窮的一度令村民提及心酸的山區,但是經過多年的新農村建設,如今卻是另一翻景象,這次,我利用十一黃金假期返鄉的時間,對家鄉附近的幾個村莊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做了調查,瞭解到了新農村建設前後村莊的變化,希望能對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有關方面起到一點參考和借鑑作用。

時間: 20xx-10-22010-10-8

地點:陝西省寶雞市隴縣固關鎮北大山村,殿咀村,姚家店村

方式:在村幹部陪同下對個別家庭隨機進行提問調查,通過村裏同學,親戚朋友瞭解

內容: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前後變化及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受益方面和存在大的問題

二 總體經濟狀況

(一)經濟發展:在公元XX年前我們鄉村僅靠農業身產和農副產品作為家庭收入的全部來源,但是自從新農村建設開始後農村人的思想觀念不再保守,家中的剩餘勞動生產力全部輸出,到大城市去打工,這樣,農村家庭收入就從單一務農轉到了打工務農雙收入,是家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大大改善。

(二)能源問題:新農村建設中電熱,燃氣,太陽能等新型能源的出現逐漸代替了以前的木材,糠,煤。這樣,不僅僅提高了燃料利用率,還減少了空氣污染源,減少了村民患病率。

(三)物質生活:在90年代的農村裏,人們住的是土木結構的房屋,用的是煤油燈,蠟燭照明。走親訪友,上街趕集有80%的人只能靠步行,15%的人藉助於自行車,二隻有5%的人用的是花銷大,噪音大,污染大的摩托車;出門走的.是泥濘路,家中電器設備也是少而又少,全村只有5%的人看過黃河牌黑白電視。但是進入21世紀後,特別是在近幾年裏,房屋全是鋼筋水泥轉投房,房中的裝飾和城裏人不相上下,交通更是不用説,村村通的是水泥路,路上自行車的行駛量多如牛毛,摩托車也成了家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在農村,幾乎95%的人家都有電視機,dvd,電冰箱等電氣設備也在農家是常見的,特別是電話手機等聯繫設施,家家都有,人人必備。新農村建設不愧突出一個新字。

(四)文化思想教育:在社會型農村建設中,文化思想教育又是一個重點,現在的農村,義務教育完成率達80%以上,文化教育與思想道德建設方面,農民素質不斷提高,思想觀念更加開放,對生活都有樂觀的積極向上預期,宗教迷信活動日益減少。

(五)生活保障:從新世紀以來,農村各家積極參與農村醫療合作保險,農村中也有貧困低保政策,使得農民生活更加有保障,看病不用擔心付不起醫療費,生活上也不用再愁温飽問題。

三 當前存在的問題:

問題一:產業化建設深度不夠,農業產業效益不明顯。一是產業發展不平衡。從調查的情況來看,殿咀村,姚家店村都沒有形成任何有一定規模的支柱產業,產業結構也很單一。二是產業鏈條不完整。農業產業化經營格局尚未真正形成,缺乏穩定的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生產資料供應、食品儲藏、保鮮、運輸、分割、精深加工、批發零售等諸環節鏈條不夠完整,造成初級產品所佔的市場份額比例越來越重。如我縣柑桔產業已初具規模,但是目前縣境還沒有一家對柑桔進行深加工的企業,產品全部都是鮮銷。三是產業品牌不夠響。傳統產品多,優質產品少,品牌不多,不響,走出州外的品牌更少,直接影響農民增收,嚴重製約了產業經濟的發展。四是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不高。

問題二:受多種因素鉗制,農民增收空間不大。一是農資價格增長過快。走訪中,農户反映最多的是希望政府從嚴打擊一些不法商販經營假冒偽劣農藥、化肥、種子等坑農行為;部分農户還説,只要把農資價格降下來,國家給農民的補貼才算到手。據調查,今年農民購買玉米種、麥種平均價格每公斤為13.41元和18.48元,分別比去年同期上張10.5%和24.6%;磷肥、碳氨、尿素等,與上年同期相比均有一定幅度的上漲。二是畜牧業生產出現停滯跡象。由於我縣大面積實施退耕還林和封山育林,種草養畜可用耕地空間縮減,玉米、紅薯等飼料作物播種面積也在減少,加上牲豬飼養方法落後,目前農民牲豬、山羊、黃牛飼養量難以實現有效增長。北大山村有效耕地1300畝,實施退耕還林3900畝,荒山、荒坡都進行了退耕還林,幾乎沒有多大的空間發展養殖業。三是自然災害頻繁。

問題三:基礎設施建設滯後,農民生產生活不方便。一是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雖然現有水利設施經過近年來的除險加固,蓄水能力有所增強,但溝渠因無資金整修,形成了水利設施有有肚無腸的現狀。二是交通設施建設滯後。調查的3個村,雖然都有縣、鄉道經過,公路通村率達100%,甚至有的村已經修通了通組公路和桔園路,但是路面狹窄,路況差,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雨季冬雪時節,有的村公路根本就不能正常行車。全縣公路通村率高和路況差的矛盾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農村運輸和農產品交易難,農民生產成本高,嚴重地影響着農民生產生活,制約了農村經濟快速有效發展。三是安全飲水難保障。從走訪的幾個村中來看,大多還存在着飲水難的問題。

新農村建設的調查報告7

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

通過我國在十六大,十一五等重要會議中對“農業,農民,農村”三農問題的再三強調,可以看得出國家對新農村建設的高度重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和國家全面建設小康和現代化,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重大斬落部署,是我國貫徹落實科學發展的重大措施,是實施可持續發展觀的必經之路,是時代的呼喚,是廣大農民的迫切願望和心聲。

一 調查背景和目的

我的家鄉曾是貧窮的一度令村民提及心酸的地方,但是經過多年的新農村建設,如今卻是另一翻景象,這次,我利用五一假期返鄉的時間,對家鄉附近的村莊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做了調查,瞭解到了新農村建設前後村莊的變化,希望能對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有關方面起到一點參考和借鑑作用。

時間:20xx年5月1日。

地點:河北省廊坊市固大廠縣北塢村。

方式:在村幹部陪同下對個別家庭隨機進行提問調查,通過村裏親戚朋友瞭解

內容: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前後變化及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受益方面和存在大的問題

二 經濟發展現狀

村子的主導產業是農業和畜牧業。主要的農副產品有:小麥、玉米,在養殖方面,牛羊成為近年的主要牲畜。自合村並組以來,該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狠抓村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圍繞本地獨特優勢,大力發展牛羊肉生產,牛羊肉已經成為農民主要收入來源的經濟支撐。圍繞國家重點項目建設,加大就地打工創業的步伐,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造就了一批有眼光、有技術、會經營的農民工隊伍。圍繞改善村容村貌,狠抓了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村級公路硬化得到突破性的發展,農民居住條件、交通運輸條件大為改觀。圍繞建設文明新村,科學制定居民點村莊規劃,加強引導管理,為農民娛樂的“文化廣場“已成雛型。

三 基本情況和民主建設現狀

近年來,隨着中央、省、市、區、鄉各級黨委、政府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出台和貫徹落實,北塢村在經濟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農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較大的改善,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進當地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一)農業生產情況

北塢村現有耕地2880畝,人均耕地面積1.5畝,全村主要是以牛羊肉生產為主,產業發展比較滯後。20xx年末農民人均純收入約

為3100元。產業結構情況:北塢村一、二村以糧食種植為主;三村以蔬菜種植為主;四村以林木種植為主。

(二)、有關農村政策的落實情況

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全村的社會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發展。全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通電、通水、通電視、通電訊。現北塢村建設有一所衞生室,解決了村民看病難的問題;村上建有1個科技文化活動室;全村享受農村低保户150人,65週歲以上老黨員生活補貼8人,困難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合人數1824人,參合率90%。

(三)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情況

村“兩委”班子共4人,其中:村黨支部委員3人,村民委員會委員2人;全村共有黨員40人,其中:男性黨員35人,女性黨員5人;每年召開黨員大會2—3次;實行村務公開、財務公開、政務公開,堅持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加強黨羣、幹羣關係,努力調動村民的參與政務、事務的積極性。

四 建設新農村存在的問題

(一)產業化建設深度不夠,農業產業效益不明顯。一是產業發展不平衡。從調查的情況來看,北塢村都沒有形成任何有一定規模的支柱產業,產業結構也很單一。二是產業鏈條不完整。農業產業化經營

格局尚未真正形成,缺乏穩定的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生產資料供應、食品儲藏、保鮮、運輸、分割、精深加工、批發零售等諸環節鏈條不夠完整,造成初級產品所佔的市場份額比例越來越重。如我縣柑桔產業已初具規模,但是目前縣境還沒有一家對柑桔進行深加工的企業,產品全部都是鮮銷。三是產業品牌不夠響。傳統產品多,優質產品少,品牌不多,不響,走出州外的`品牌更少,直接影響農民增收,嚴重製約了產業經濟的發展。四是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不高。

(二)受多種因素鉗制,農民增收空間不大。一是農資價格增長過快。走訪中,農户反映最多的是希望政府從嚴打擊一些不法商販經營假冒偽劣農藥、化肥、種子等坑農行為;部分農户還説,只要把農資價格降下來,國家給農民的補貼才算“到手”。據調查,今年農民購買玉米種、麥種平均價格每公斤為12.33元和17.38元,分別比去年同期上張10.2%和23.4%;磷肥、碳氨、尿素等,與上年同期相比均有一定幅度的上漲。二是畜牧業生產出現停滯跡象。由於我縣大面積實施退耕還林,種草養畜可用耕地空間縮減,玉米、紅薯等飼料作物播種面積也在減少,加上牛羊飼養方法落後,目前農民山羊、黃牛飼養量難以實現有效增長。

(三)農村基礎教育不夠全面。農村的教育現狀是“適齡兒童入學率低”、“失學率高”、“教育狀況落後”,甚至有些地區人們根本不重視教育。忙於修建,急住新房,讀書人漸變少。村中這幾年的住房修建規模發展很大,使得村容村貌也煥然一新,但卻出現了一個很不好的

趨勢:讀書上大學的人少了,有很大一部分村民只盯住眼前利益,將家庭絕大部分收入投到了住房修建上,而相對減少了對孩子學習方面的投入。村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國中畢業後就外出打工掙錢,這種看輕知識、缺乏知識的現象,其負面影響是深遠的。 村名腦中“墨水”還是少,種田缺乏科學知識。在村中廣泛存在着村民種田不懂科學、不用科學、不信科學的現象,有的人想科學種田還受到周圍人的嘲笑,認為那是瞎折騰。科學知識的缺乏嚴重製約着村莊的發展,制約着村民的“錢袋子”。最近幾年,有科學員下鄉講述科學種田的活動,聽者不是很多,聽了的人大部分也沒有按照做。

五 對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個人建議

(一)強化組織領導,紮實推行農村建設新理念

1、成立領導小組,完善新農村建設工作機制。

2、明確部門責任,強化新農村建設監督考核。

3、作好建設規劃,嚴格新農村建設操作程序。

(二)提高農民自主創新能力,切實注入農村建設新動力

1、轉變思想觀念,促進農民自主創新。

2、加強科技培訓,推動農民自主創新

3、推行典型示範,帶動農民自主創新。

4、落實優惠政策,引導農民自主創新。

(三)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不斷拓展農民增收新途徑

(四)鄉鎮幹部多下鄉體察民情,瞭解村民之所急需

新農村建設的調查報告8

我的家鄉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農村,村民們每年靠着幾畝地過活,很是貧窮,而且一旦那年糧食欠收,則貧窮更甚。但是經過多年的新農村建設,如今早已是另一翻景象了。這次,我利用暑假對我家所在的村莊裏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做了個調查,瞭解到了新農村建設前後村莊的變化,看到新農村建設給百姓生活帶來的影響,希望能對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有關方面起到一點參考和借鑑作用。

●新農村建設給村民帶來的益處

(一)經濟發展:説到經濟的發展,大家都知道一句話:要致富先修路。以前的“水泥路”如今變成了寬敞的四車道柏油馬路,村村通公路更是到達千家萬户的家門口。前些年我們村農業生產是家庭收入的全部來源;但是從新農村建設開始之後,農民的思想觀念不再保守,家中的剩餘勞動生產力向外輸出,到大城市去打工或打拼。這樣,農村家庭收入就從單一務農轉到了打工務農雙收入,是家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大大改善。還有一部分的家庭選擇繼續在家務農,但是如今的農田作物有了較大的轉變,由先前的大豆玉米小麥到現在獼猴桃種植,無論從種植前的材料準備到中期的技術難題,政府都給了妥善的解決。農民可以不花一分錢種植,而且結果的時候還會有專門的回收部分,徹徹底底地解決了農民富不起來的難題。

(二)物質生活: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裏,我們家鄉的村民們住的是土屋,磚房。照明用的是煤油燈或蠟燭。村民外出(如:上街趕集)十之有九的人只能靠步行,約有8%的人藉助於自行車,而只有很2%的人用的是花銷大,噪音大,污染大的摩托車。出門走的是泥濘路,家中電器設備也是少而又少,全村只有百分之五的人看過黑白電視。但是進入21世紀後,房屋大都成了二層小樓房,較差點的也是小平房。交通方面:村裏通了水泥路,路上自行車的行、摩托車、摩等成了主要交通工具,一些富足的村民也能開上了小轎車。幾乎所有人家都有電視機,DVD播放機、電冰箱等電氣設備在農家也是常見的,還有電話手機等通信設備,家家都有,人人必備。約有五分之一的村民家裏有電腦,而且這個數字仍在增長。

(三)能源問題:我們家鄉以前做飯用大鍋燒木材、糠、麥秸等,條件好的户燒煤。這樣不僅不方便而且造成能源的浪費。而在新農村建設中電熱、燃氣、太陽能以及沼氣池等新型能源的出現逐漸代替了那些,這樣不僅僅提高了燃料利用率,減少了村民患病的風險。

(四)思想、文化、教育:在新農村建設中,思想、文化、教育也是重點。較之以前的封建保守思想,現在的農民思想都更加開放,更加現代化。村民們也更加有文化:村民的法律意識水平和道德素質水平也都有提高。至於教育,幾乎所有的義務受教育者都能夠上學,而且如今初國小有了新的五層教學樓正在施工中,孩子們都能在學校裏學習知識、文化,前景光明。新農村集體住房的附近一個大型的娛樂廣場,每天晚上都有很多人在一起唱歌跳着舞,愉悦了每個村民的.身心。

(五)生活保障:從新世紀以來,村民們積極參與農村醫療合作保險,從此看病難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醫藥費報銷70%,這樣減輕了村民很大的負擔;農村中也有貧困低保政策,使得一些貧困農民的生活更加有保障。看病不用擔心付不起醫療費;生活上也不用再愁温飽問題。

●新農村建設中的不足之處:

問題一:產業化建設深度不夠,農業產業效益不明顯。一是產業發展不平衡。從調查的情況來看,村裏沒有形成任何有一定規模的支柱產業,產業結構也很單一。二是產業鏈條不完整。農業產業化經營格局尚未真正形成,缺乏穩定的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生產資料供應、食品儲藏、保鮮、運輸、分割、精深加工、批發零售等諸環節鏈條不夠完整,造成初級產品所佔的市場份額比例重。傳統產品多,優質產品少,品牌不多,不響,走出省外的品牌更少,這些直接影響農民增收,嚴重製約了產業經濟的發展。四是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不高。

問題二:受很多因素限制,農民增收空間不大。一是農資價格增長過快,而且一些不法商販甚至經營假冒偽劣農藥、化肥、種子等坑農行為。二是農業產品價格低廉今年農民購買玉米種、麥種平均價格每公斤為2.4元和2.3元,分別比去年同期上漲僅4.3%和9.5%。一畝地一年的即便產1000斤小麥,也就賣1150元,然而去飯店吃個飯就要花去一二百元。三是自然災害

新農村建設的調查報告9

一、新農村建設進展情況

自去年來,我們**鄉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關於認真開展新農村建設活動的實施意見》的要求,加大宣傳發動羣眾,精心組織,自我加壓,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結合本鄉實際,積極開展新農村示範村建設和環境整治工作。通過全鄉幹羣的共同努力和紮實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去年實施的道士塘、**、南莊、山上應村四個村中二個整治村順利通過了達標驗收,其餘兩村正在整改。今年新創建的大林、小林、下盤三個村,正以整治環境“髒、亂、差”為主要突破口,狠抓創建工作。回顧一年多來的新農村建設工作,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健全組織訂規劃。為切實加強對新農村建設的領導,**鄉成立了由鄉長馬賢茂擔任組長的鄉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宣傳發動、規劃編制、協調指導等工作。做到任務到村,責任到人。成立村莊規劃工作組,負責規劃工作,落實了編制8個創建村的整治規劃,做到科學合理,重點明確,方案規範,佈局得當。

(二)宣傳發動造氛圍。我們堅持把宣傳工作作為新農村建設工作的先導工程來抓,組織鄉村幹部深入一線,以對新農村建設工作進行廣泛深入地宣傳。充分利用會議、橫幅、標語、黑板報、宣傳櫥窗等形式,宣傳新農村建設的目的意義。全鄉共召開各類會議8次,張貼標語265張,宣傳圖片132張,刊出黑板報16期,鄉宣傳報道組進行跟蹤報道,在全鄉範圍內營造了一個新農村建設的濃厚氛圍,有力地推進了我鄉新農村建設工作進程。

(三)分類指導定製度。為切實做好我鄉的新農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對創建的8個村針對各村實際,一方面實行分類指導,有序推進。一年多來,在村級資金比較薄弱的基礎上,全鄉投入專項資金464萬元,共拆除簡易棚屋52間,拆除危房及斷牆殘壁45處,硬化道路30240平方米,清理河道1200米,新安裝路燈116盞,新增綠化面積18700平方米,村容村貌明顯改觀。通過整治,目前各村主幹道路基本上達到了硬化、淨化、亮化、綠化標準,主要河道基本實現無殺草、無漂浮物,村莊面貌有了一個改頭換面的變化。另一方面加強教育,提高認識。在整治的過程中,我鄉注重對農村幹部、羣眾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們為更好地美化家園牢固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如下田村村幹部積極充分護綠使者,花木的澆水、修剪、病蟲害防治等他們全包了。此外,建章立制,鞏固成果。在環境整治的基礎上,為了使環境整治落到實處,各村相應成立了衞生、綠化、養護組織,同時建立了管理制度,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如下田村建立了公共場所衞生管理制度、公共廁所管理制度、家庭衞生制度、綠化公約等。

二、新農村建設工作成效

(一)村容村貌有了新變化。通過環境整治,道路的硬化、村莊的綠化、河道的淨化、路燈的亮化以及斷牆殘壁的拆除,徹底改變了農村的“髒、亂、差”現象,衞生保潔制度的健全,使環境衞生得到長效管理機制的保障,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二)羣眾環保意識有了新提高。通過淨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羣眾不但對庭院衞生意識有了轉變,對公共衞生也有了講究,樹立起講衞生、美環境的新意識,形成“人人講文明、個個愛清潔、户户講衞生”的`良好氛圍。

(三)團結協作精神有了新突破。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廣大黨員幹部羣眾羣策羣力,齊動手,齊出工,做了大量的工作。集體出資和羣眾集資緊密結合,全村上下擰成一股繩,團結協作精神得到進一步發揮。

(四)村班子號召力、戰鬥力、凝聚力有了新轉變。在新農村建設工作中,通過各項方案的實施,進一步體現了黨員幹部的戰鬥力;在各項實事工程的建設中,進一步提高了黨員幹部在羣眾中的號召力、凝聚力。幹部的工作責任心和事業心增強,村班子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的作風得到了明顯轉變。

三、存在問題

1、鄉、村資金缺乏,如何用有限的資金去創建更大的成績是一個難題;

2、部分羣眾的認識還不到位,環保意識有待加強;

3、各村新農村建設工作存在不平衡性。

四、幾點建議

1、強化幹部隊伍素質教育,進一步統一思想,抓好落實;

2、加強制度建設,健全管理責任機制;

3、鞏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推動村級經濟發展;

4、廣泛開展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豐富羣眾文化生活;

5、加大政府對經濟薄弱村的扶持力度,為各村的經濟發展起助推器作

新農村建設的調查報告10

調查地點:**省舒城縣五顯鎮上河村

調查時間:20xx年8月

調查人:***

上河村是個風景秀麗的地方,特別是每當早晨和傍晚,眺望羣山,別有一番大自然的風韻,早晨千山初醒,朝雲起岫,一眼翠,一眼藍,間或飄着幾朵雲,珠花般鑲嵌其中。傍晚,夕陽映照重巒,霞光傾瀉萬山。轉眼間太陽落山,霞光消退,在暮色降臨山野的蒼茫中,峯巔卻凝聚着一片彩霞經久不滅。

沿着近幾年修建的馬路走着,馬路很窄,僅容一輛車通行,卻也給村裏人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再也不用擔心雨天道路泥濘,污了衣服,濕了鞋子。道路右邊是層層疊疊的良田,青翠中透着幽幽的綠,秀長的葉子,挺拔的杆子,飽滿的穗子,眼瞧着就是成熟的季節了;左邊又是一座山,瞅着也就一兩百米來高的樣子,爬上去卻能把人累的直喘粗氣。當然,這只是對我們這些身嬌體弱的學生來説的,農民伯伯們可是厲害的很健步如飛,即便是山路也是如履平地!

前面就是村莊了,沿河而建,自上而下,佔據了兩片連綿山脈間的狹長地帶,房屋錯落有致,因勢利行。

一、 村容村貌,農民對兩委的評價狀況

由於上河村屬於丘陵地帶,房屋多依山傍水而建,比較整齊,不會這兒一家,那兒一家,村民住房較好,周圍也還是蠻幹淨的,至少看起來如此。飲水比較衞生,只不過沒有公共垃圾點也沒有統一的排污管道,村民喜歡將污水還有生活垃圾倒入河中。

村子的村民凝聚力、集體主義觀念強,農民對村務公開的滿意程度評價一般,對社會治安的滿意程度評價良好。對兩委工作的'滿意程度一般,對黨員作用發揮的滿意程度評價一般。農民有事一般自己解決,主動找村委的比較少。

村裏老大爺在一起聊天

二、 村莊環境問題

1、化肥、農藥的不合理使用。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得到了迅速發展,但這種發展主要是依靠化肥、農藥等化學物品投入的大幅度增長,導致土壤有機質降低、肥力下降。化肥的不合理使用,還會對大氣造成污染,氮素化肥淺施、撒施後往往造成氨的逸失,硝態氮在通氣不良的情況下進行反硝化作用,生成氣態氮而逸入大氣,對大氣造成污染。

農藥的大量使用還會造成生態平衡失調,物種多樣性減少,使農村本來就較脆弱的農業生態系統更加脆弱。在使用殺蟲劑時,一些農業害蟲的天敵如:青蛙、七星瓢蟲、赤眼蜂,甚至一些食蟲鳥,也由於食物鏈的關係或直接毒害而大量死亡,破壞生態平衡。

2、城市污染向農村轉嫁加速農村的環境污染

隨着城市產業結構調整,一些耗能高、污染重,難以治理的企業遷移到農村,給農村環境帶來嚴重污染。由於工廠條件簡陋,設備不完善,使得大量的污水被直接排入河流和路邊灌水渠道,其後果造成了一定的水體污染。一方面,用於灌溉會使農作物生長受到影響;另一方面,使河流中的水生植物及水生動物遭到了滅頂之災。此外,還有很多城市垃圾在郊外農村填埋或堆放,城市垃圾和工業固體廢物不僅佔用了寶貴的土地資源,同時也污染了周圍的水體、土壤和大氣,極大的影響了附近居民的身體健康,破壞了農村生態環境。

3、 秸稈焚燒污染嚴重

每年的夏、秋季節是農村空氣污染最嚴重的時期。每年的農村有大量的秸稈被焚燒。秋季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收穫後,上未乾燥的玉米秸被大量不能燃燒充分,產生大量的煙霧彌散於空氣中,使空氣中的二養化碳、一養化碳濃度急劇升高,造成了嚴重的空氣污染。到了傍晚時分,空氣濕度加大、煙霧擴散減慢,全部積聚於低層,能見度大大降低。另外,煙霧還嚴重刺激人們的眼睛和喉嚨,使人流淚、喉嚨、呼吸困難,甚至嘔吐,嚴重時還會導致呼吸道疾病,極大的影響了人們的身心健康。

三、調查中比較滿意的方面

1、 農民對政策的知曉程度比過去大大提高。黨的農村政策温暖了農民的心。

2、 農民對求富得渴望非常強烈。要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呼聲很高,積極性也高。

3、 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思想觀念也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了。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1、農民 來,主要原因有四:一是農業轉型及市場變化影響;二是農民文化素質低下的影響;三是自然條件差,事實上,農民增收緩慢,主要體現在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增收緩慢。四是兩委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2、村中現象剪影

上河村地少人多,光是種植莊稼無法滿足日常生活所需,所以很大部分農民都外出務工了。造成了村中留守兒童,孤寡老人眾多的現象。

在醫療保障方面,雖然推行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但得到補償的金額最多隻佔總費用的30%。而且村中醫療室只有一個,村莊又大,有些老人小病寧可拖着也懶得去看看,因而存在着小病拖成大病的現象。

3、村莊自然條件有限,難以開拓其他產業

該村農民收入來源有外出務工、運輸業、加工業、服務業、農業中的種植業、養殖業。從調查中可知幾乎沒有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範圍也有限。村莊地形複雜,山多平緩地帶少,沒有礦產資源。因此,很難開拓其他產業。

五、調查總結

雖然有些環境上的缺點,總的來説,村莊還是很宜居的地方。要想農村的各方面全面進步,經濟健康發展,還需要積極開展技術掃盲活動,大力發展鄉鎮企業,並且強化鄉鎮企業環境管理,控制工業污染。還要向向廣大農民宣傳公益意識、環保意識,從而在全社會營造人人關心環境、個個參與環境保護的氛圍,把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引導廣大農民革除陋習,倡導科學、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幫助農民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我相信,幾十年之後,中國的農村會成為新一代經濟發展的重點,人人嚮往的居住聖地。

新農村建設的調查報告11

1、前言:

1.1調查背景:

xx鄉月亮河村、補雨村分別是省、市級新農村建設試點村。月亮河村有9個自然村寨、10個村民組、488户、1892人,xx大寨是該村的村民組之一,布依族佔全村總人口的90%以上,緊靠布依文化生態園,屬鄉一類扶貧重點村之一。全村農用地面積5521.6畝,其中:水田3862畝,旱地1659.6畝。村內無任何工業企業,農業仍為傳統農業,空氣、水體和土壤均未受污染,有發展生態農業的優勢。村民經濟收入主要來源於種植業,部分來源於外出務工收入、養豬、河內養鴨和林下養雞。補雨村有9個自然村寨10個村民組、482户、1917人,石頭寨是該村的自然村寨之一,布依族佔全村總人口70%以上,緊靠布依文化生態園。作為全省新農村建設試點村之一的月亮河村,通過各級的大量投入,硬件設施有很大的變化,但離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要求還有很大距離,和其它新農村建設示範點比還有很大差距。

1.2調查目的: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總的要求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月亮河村和補雨村是省、市級新農村建設試點村,這幾年來初步取得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與不足,離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要求還有很大距離,和其它新農村建設示範點比還有很大差距。基於這些問題我們做一個調查,主要取得xx鄉新農村建設取得成效的相關數據,並分析它存在哪些不足與其原因,需要做哪方面的改善。通過對xx鄉政府的相關部門進行調查和查閲資料,並取得月亮河村和補雨村新農村建設所取得成效的相關數據。通過走訪當地農户,切實獲得當地農民收入及生活狀況等一手資料。

1.3調查方法:

1.3.1調查地點:貴州省六枝特區xx鄉

1.3.2調查時間:20xx年7月29日——7月31日

1.3.3調查對象:月亮河村和補雨村農民

1.3.4調查樣本:隨機抽樣50户,月亮河村抽取25户,補雨村25户。

1.3.5調查方法:

①獲得xx鄉新農村建設的統計資料。

②走訪當地農民,填寫調查問卷。

③拍攝照片

2、新農村建設開展情況:

2.1月亮河村黨支部、村委會圍繞新農村建設的“二十字”方針,按照“依法治鄉、科教興鄉、旅遊富鄉、生態立鄉、文化強鄉”的發展思路,充分利用月亮河村的豐富資源,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2.1.1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大力發展林下養雞、種草養鵝等項目

①積極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產增收。20xx年底到20xx年5月,通過“訂單農業”的方式,成功實施了70畝的優質馬鈴薯種植。之後又實施100畝的蔬菜種植,先後種植了黃瓜、西紅柿、無筋豆、棒豆、蘿蔔等,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通過這些項目的實施,積極帶動了月亮河村生產的發展,使人民羣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使羣眾感受依靠土地,合理利用土地,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氛圍。

②穩定畜牧養殖業支柱,推進後續產業發展步伐。月亮河村在發展畜牧養殖業上,採取了以穩步推進生豬,積極發展禽類,繼續把畜牧業發展作為農業結構調整的突破口和後續經濟支柱來抓。成功實施了林下養雞、種草養鵝、養鴨等項目。目前,7萬元的養鴨項目已實施結束,飼養農户達20餘户,現飼養的鴨子已全部出欄,產生了一定的效益在加大畜牧養殖業發展的同時,充分利用附產物,發展沼氣和作為其他種植業的肥料,發展如經果林、糧食等後續產業。

2.1.2圍繞村容整潔,抓好村容村貌治理

①完成由特區建設局具體實施的xx大寨房屋脊樑改造17户,投資約18萬元;完成高潮、xx大寨、滕家寨等3個自然村寨的道路硬化約17000平方米,投資近18萬元;建成8個蹲位的公廁1個,改造農户廁所50個100個蹲位;修建沼氣池34個,補助資金近30萬元;在xx大寨修建垃圾池2個;修建進組公路3.5公里;茅草房改造20户;種植優質梨240畝,12萬元;種植麻竹280畝,6.92萬元;清理xx大寨水井2口,完善了xx小寨、巖腳寨的水井和修建了水池,解決了800餘人的飲水難問題。

2.1.3圍繞鄉風文明,努力改善基礎設施建設

爭取六枝工礦集團30萬元用於修建月亮河村精神文明活動中心。改建學校1所,投資近49萬元;製作《村民行為規範》、《文明衞生公約》等進行張貼宣傳。從正月七年級到正月三十,月亮河村和“涼都·月亮河夜郎布依文化生態園”園區內開展了一系列的文娛活動,如、布依族的“油團”節、背媳婦跑長廊、丟花包、丟鏽球、大力士抱沙包比賽、辨手腕、籃球賽、傳統歌舞表演賽等,不斷地豐富羣眾的精神和文化生活。

2.1.4圍繞管理民主,抓好村級村務公開工作

①一是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增強凝聚力、向心力。對村支兩委班子成員進行了充實調整,配備了一名村黨支部副書記,專門協助支部書記抓支部工作。有力地加強了村級班子建設,在經濟建設和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了積極的核心作用。

②二是積極實施村務公開工作,及時調整了村務公開領導小組、村務公開監督小組,按照“羣眾關心什麼、要求什麼、就公開什麼”的原則,按期進行村務公開,做到“給羣眾一個明白”、“還幹部一個清白”,確保羣眾滿意。

3、調查問卷分析

3.1統計信息:

①共發放問卷50份,有效問卷47份。

②每户平均人口約6人,每户人均耕地面積約0.76畝,家庭年總收入10779.79元。

③xx鄉家庭年總收入分佈圖(單位:xx元)。

家庭年總收入户數户數比重/%

5000以下9 19

5000~8000 17 37

8000~11000 8 17

11000~14000 2 4

14000~17000 3 6

17000~25000 2 4

25000~30000 2 4

30000以上4 9

合計47 100

圖示分析:

由這個直方圖我們可以看出xx鄉家庭總收入的分佈狀況:19%的農户家庭年總收入低於5000元;5000~8000元的農户較多,佔37%;這説明xx鄉的農民收入水平總體不高,年收入8000元以下的佔了56%。而也有9%的農户家庭年收入在30000以上。經調查,這部分家庭的收入較高是因為有包括2個以上的家庭成員外出務工。

④家庭學歷分佈餅圖:

圖示分析:由這個餅圖我們可以看出,xx鄉91%的家庭都有子女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其中,國中學歷的比較多,佔38%,值得注意的是,大學學歷的佔了23%。説明xx鄉的農民十分重視子女的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經調查,87%的農民支持子女上大學,但大多數人也表示經濟能力無力供子女上大學。

⑤xx鄉的農民主要從事糧食作物種植,從事經濟作物種植和養殖的農户比較少。很多農民認為外出務工最賺錢,因此外出務工的農民也逐漸增多,每户約有2人。約有43%的家庭缺少勞動力,因為農業生產主要是靠人力以及外出務工的家庭成員增多。

⑥約61%的家庭的主要開支是日常的消費品,有52%的家庭主要開支是子女的'學費。這表明目前xx鄉的農民的經濟收入比較低,生活水平還不高,子女上高中和大學的學費成為農民最主要的負擔。

3.2農民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

①通過問卷調查,我們瞭解到大多數農民對新農村建設的態度非常積極,認為這是黨和政府造福農民的好政策。但不能忽視的是,絕大多數農民對新農村建設的具體政策不是很瞭解。雖然如此,他們都表達了對政府實施的相關新農村建設的政策,都會十分支持。

②約有48%的農民認為村裏開始新農村建設後家裏的收入有明顯增多。並且,對村裏興建的供水、供電、道路等基礎設施農民總體比較滿意。免去農民的税費負擔和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對農民的實惠很大,還有一些政策補貼,也造福了農民。

③總體來説,農民對本村的新農村建設取得的成效還是比較滿意的。農民朋友們也對新農村建設提出了一些建議:

⑴希望政府能夠增加對農民的技術培訓。

⑵希望政府能增加對農民增收的引導和扶持力度。

⑶提高種植糧食和購買農藥化肥等農資的補貼。

⑷農村信用合作社能給農民提供長期,大額的貸款。

4、新農村建設存在的問題:

①對農民的宣傳不夠,使農民對新農村建設認識不足,參與的主動性不夠,延緩的新農村建設的速度。

②由於當地村民的經濟條件差,加之上級建設資金有限,新農村建設規模不大,未達到預期的效果,距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很遠。

③由於xx鄉以農業為主,但農業環境不算很好,加之沒有鄉鎮企業,很難吸引投資。因此,缺乏建設資金。

④外出務工的農民逐漸增多,存在勞動力不足,建設新農村的生力軍減少

新農村建設的調查報告12

××縣××鎮××村東距縣城17公里,濂河沿村而過,這個村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糧油種植得天獨厚。全村7個村民組291户、999人,耕地面積1139畝。農村經濟收入主要依靠優質糧油種植,草竹編織及勞務輸出為主,XX年全村農村經濟總收入實現8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01元。

去年春,這個村××縣委、縣政府確定為新農村建設試點示範村,鎮黨委鎮政府和村兩委按照中央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的要求,依託農綜開發建設這個平台,緊緊圍繞“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產業發展步伐,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全面促進黨的組織建設”的工作思路,把產業發展、村莊規劃和村容村貌整治作為新農村建設的突破口和工作重點。一步一個腳印,紮實做好各項工作,經過一年來的艱辛努力,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夯實領導責任科學制定規劃

去年春這個村被確定為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後,××鎮黨委、政府及村兩委高度重視,認真研究制定新農村建設實施方案,組建了領導小組,落實了領導責任。鎮上確定黨委書記包聯,鎮人大主席張建平帶領三名得力幹部駐村包抓項目建設。鎮領導和村兩委在認真分析村情的基礎上,參與研究制定了××村新農村建設經濟發展五年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和村莊建設村容村貌整治規劃,同時制定了新農村示範村建設實施方案,明確了一年打基儲兩年大變樣、三年見成效計劃目標,堅持以項目建設為載體,主攻涉及經濟發展和服務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建設和村容村貌整治,加快產業項目建設步伐的工作思路。通過廣泛宣傳動員,深入發動羣眾參與,營造了新農村建設良好氛圍,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羣眾建設新農村的積極性。

二、以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努力改變村容村貌和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村按照村莊規劃,近年路渠東西兩邊都建起了兩層小樓,已經形成了一個初具規模的街道式村落。但因歷史上的原因和經濟條件的限制,這個村千畝農田耕作田間沒有通道,田間灌排不暢,村級活動場所狹小,村容村貌急需整治,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急需得到改善。找準存在問題和制約發展的因素,就找到了新農村建設的着力點和突破口。一年來,村支部和村委會緊緊抓住農綜開發建設這個難得的歷史機遇,以項目建設為載體,動員全村人民羣眾苦幹實幹,紮實抓了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的各項工程建設和村容村貌集中整治,採取羣眾投資投勞,政府投資,項目帶動的辦法搞建設,共投資198萬元(其中爭取項目資金166萬元,羣眾集資、籌勞抵資32萬元),在五個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一是農綜開發建設項目全面實施。修成田間機耕路五條2600米,新修u型渠6500米,新建抽水站一座,水系建築物6處,保證了農業生產中旱能灌、澇能排。二是對長嶺堰進行綜合整治。硬化乾渠1150米,對渠道邊農户門前渠坎統一用灰燒磚砌成仿古護欄,對乾渠兩邊進行綠化、美化。三是對桂濂公路××段進行了集中整治。在本村820米公路兩邊的119户、420間房屋立面統一進行裝飾,對人行道及院場1700平方米做硬化處理,統一種植香彰桂花等名貴樹木6000餘株,路邊渠坎統一種植花草美化、綠化。四是高標準建設村級活動場所。在鄰公路的集中地段調整土地2.85畝,建起辦公場所10間460平方米,按照規範化的要求,硬化院場1600平方米,建鐵藝院牆300餘米,籃球嘗乒乓球枱及簡易健身器材一應俱全,辦公室、會議室、黨員活動室、衞生室及計生服務室集中設置。五是實施“一建三改”。農户新建沼氣池100口,同步進行改廚、改圈、改廁,對村內環境衞生進行徹底整治。通過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村內道路暢通,通訊、衞生、交通、供排水、有線電視等基礎設施齊全,田間道路,水渠得到徹底治理,村級活動場所順利建成,全村新建樓房240户685間,佔總農户80%以上,桂濂路長嶺郾兩旁打造出長一公里的街道式小橋流水格調民居,村容村貌得到顯著改變。

三、培育壯大主導產業加快富民強村步伐

一是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優質無公害糧油基地。通過項目規劃的實施,新修田間道路和u型渠,進行耕地綜合治理,加大農業投入,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加上良種良法應用,使這個村的種植業走向了高產優質高效的發展之路。二是做大兩個編織,提高農民收入。這個村的大多村民都有草編、竹編技能,村上在新農村建設中,積極做好宣傳引導,成立專業合作社,加強技術培訓,搞好資金和營銷服務,促進編織產業更大發展,成為村民增收的新亮點。目前,全村從事兩項編織的農户263户,480人,分別佔全村總農户和總勞力的.90%和85%,僅此一項年收入410萬元。三是依託建築企業,發展勞務經濟。村民熊春林在本村成立建築建材公司,辦有××規模最大的兩個水泥預製廠,對外承包公路水泥路面施工,不僅安排全村勞動力100人就地就業、拓寬了致富門路,還為企業創收超過300萬元,並積極組織勞力參加技能培訓,組織勞務輸出262人,勞務收入達300萬元,四是文化衞生事業健康發展。全村建成標準化村級衞生室,全村農民參合率超過90%,衞生計生服務正常開展,羣眾就醫難問題得到解決,村上建起水塔,90%以上的村民飲用安全衞生自來水。通過經常性的環境衞生整治和“一建三改”,公路、水渠及村民院落得到綠化、淨化、美化。隨着新村部竣工落成,村級文化活動室順利完成,縣上配發鼓樂、服裝、道具、圖書,建起籃球場,兩副乒乓球枱,購置了學習娛樂必需的桌椅及電視電教器材,管理有序,活動正常,一個欣欣向榮、充滿活力的新農村示範村正在形成。

新農村建設的調查報告13

城鎮化涉及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農民生活方式改變等諸多方面,而這些方面也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實現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需要處理好農村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的關係。近年來,北京市先後出台一系列統籌城鄉發展的政策和措施,不斷加大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工作力度,努力破除二元結構對郊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有力地促進了郊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京郊城鎮化進程的主要特點

郊區城鎮化進程加快。從郊區農業人口和城鎮人口的變化看,1980年―1990年,郊區農業人口由375.3萬人增長到392.1萬人,説明當時的城鎮化進程緩慢,帶動郊區農民轉移的作用不明顯;1990年―1995年,郊區農業人口開始減少,1995年為373.4萬人;2005年,農業人口進一步減少到300.5萬人。其中,2000年―2005年平均每年減少9.26萬人。這説明,“十五”時期以來郊區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農村人口轉移的速度明顯提高。

郊區城鎮化與城市郊區化合流。合流的交匯點集中在郊區新城以及區位、經濟和環境等條件較好的小城鎮和部分農村社區。城市郊區化進程的加快,將對郊區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產生深刻影響。比如,城市人口擴散、城市高消費需求增加,會推動郊區第三產業、郊區生態農業和旅遊農業的發展,進而推動郊區都市型現代農業的結構升級和更多城鄉混合型社區的形成,帶動農村的舊村改造。

郊區新農村建設進程與城鎮化進程合流。近年來,北京郊區出現了一種新的城鎮化模式――原地改造型和環境整治型,也就是一般農村的舊村改造或環境整治。這種城鎮化雖然沒有較明顯的經濟及人口轉移和集聚趨勢,但通過舊村改造、基礎設施和環境衞生條件改善等,使農村面貌得到根本改觀,讓農民享受到城市文明成果、開始向城市生活方式轉變。從廣義上講,城市化的最終結果不是使所有的農民都集中到城市,而是讓居住在農村的農民也能享受城市文明成果。這種城鎮化不屬於傳統的城市化範疇。由此可以看出,郊區城鎮化進程和新農村建設進程呈現出合流趨勢。

京郊城鎮化面臨的主要問題

郊區農民城鎮化轉移和非農就業轉移滯後。1980年―2005年,北京市農業户籍人口總數由375.3萬減少到300.5萬人,減少了74.8萬人;而全市城鎮人口則由521萬人增加到1286.1萬人,增加了765.1萬人。郊區農業户籍人口減少數只佔全市城鎮人口增加數的9.8%。這表明,北京城市化率的提升主要是由外埠進京人口實現的,本市郊區人口轉移所佔的份額很小。1995年―2004年,農業生產總值佔郊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2.6%下降到10%以下,但同期郊區從事第一產業的農村勞動力僅從40%下降到31.8%。這説明,郊區勞動力就業結構調整仍然滯後於產業結構調整。

郊區二、三產業集中不夠,區縣城集聚力不足。郊區企業數量大,但單體規模小、佈局分散。由於歷史原因,大部分企業分散在鄉鎮或村所在地,無法形成城鎮集聚效應。工業集中程度低,造成區縣城經濟規模小和集聚力不足,在郊區城鎮化進程中難以發揮主體帶動作用。區縣城第三產業升級緩慢,教育、衞生、文化、科技發展水平明顯低於中心城區。

小城鎮缺乏產業支撐,不能有效帶動當地農民轉移。目前,京郊小城鎮核心區的大多數村莊尚未完成由傳統農村向現代城鎮社區的轉變,缺乏強有力的產業支撐,不能形成對外圍村莊的集聚和輻射效應。

郊區農村基礎設施和公益服務設施不足,社會事業發展滯後。郊區環境衞生、飲用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影響郊區城鎮化進程;郊區一般農村地區社會公共產品的供給滯後於城市,教育、衞生、文化、科技、體育等資源的佔有率偏低;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健全,農民社會保障水平亟須提高。

協調推進郊區城鎮化進程和新農村建設

北京郊區的新農村建設是和郊區城鎮化進程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應當統籌兼顧、協調推進。

統籌產業結構調整和社會結構轉型。新農村建設和城鎮化的本質都是郊區經濟社會調整轉型。在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加快的背景下,北京郊區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的進程必然是郊區經濟和社會結構全面調整轉型的過程,是現有的.村莊逐漸向被動城鎮化、主動城鎮化、亦城亦鄉的混合型社區以及現代農業農村社區分類演進的過程。郊區農村的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農民的市民化和向二、三產業轉移就業、村莊的整治合併等,都是這一進程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在一定意義上説,社會結構調整過程同時也是產業結構升級過程,二者互為條件。只有將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與社會結構轉型統籌安排,加大包括規劃、土地、社區組織(鄉村兩級的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等方面的綜合配套改革力度,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才能保證城鎮化進程健康發展。

統籌城鎮化進程和新農村建設。城鄉一體化是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的共同目標。對於郊區整體現代化進程而言,加快郊區城鎮化進程和推進新農村建設只是起點和側重點不同的同一過程,二者殊途同歸。城鄉統籌是措施,城鄉一體化是目標。城鎮化進程如果不能解決農民的就業和轉移問題,不能使農民享受改革發展和城市文明的成果,就偏離了正確方向;新農村建設如果沒有以工促農、以城帶鄉機制的保證,沒有城鎮化進程的帶動,也難以收到預期效果。因此,應把北京郊區的城鎮化進程和新農村建設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統籌兼顧、協調推進。

新農村建設的調查報告14

一、問題的提出

20xx年中央明確提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20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與此同時,20xx年9月温家寶同志在全國農村綜合改革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時也指出:“有的地方把新農村建設簡單等同於村莊建設,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發展生產和農民增收上;有的地方急於求成,提出過高過急的要求,甚至搞新的達標升級;也有的地方存在畏難觀望情緒和“等靠要”思想;還有少數地方違背農民意願調整承包地、宅基地,引起農民的不滿。”關於新農村建設,學術界有兩種不同的意見。有些學者對新農村建設持樂觀態度,徐勇(20xx)認為新農村建設是國家整合的重要目標和任務。通過國家整合,從根本上改變農村狀況,在業已分化的城鄉差別的基礎上重新構造城市與鄉村的有機聯繫和統一性;有些學者對新農村建設的提出持保留意見,胡景北(20xx)指出,在開展一場運動之前不但需要了解現狀,也需要對運動結束時的狀況做出有一定把握的預期。那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成效又如何呢?因此,本文選取山西省為研究對象,對山西省農户進行問卷調查與訪談,希望從中瞭解農民對新農村建設的需求,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山西省新農村建設的回顧

山西省新農村建設是在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背景下開展的。山西省按照“試點起步、重點突破、連片建設、整體推進”的思路,重點部署實施了“千村試點、萬村推進”工程。

(一)試點起步階段(20xx年)

20xx年山西省召開全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會議,同年成立了山西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領導組。20xx年7月5日,山西省出台《關於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意見》,明確了山西省新農村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要求。20xx年山西省選擇了1098個產業上有代表性、類型上有典型性、幹羣有積極性的村作為試點村,要求“一年起步,兩年完善,三年取得明顯示範效應”。

(二)重點突破、連片建設階段(20xx年-20xx年)

從20xx起,山西省每年確定20xx個重點推進村,通過集中財力、整合資源的方式,加快建設發展。自此,山西省新農村建設進入整體推進階段。作為山西省新農村建設的排頭兵,試點村和重點推進村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山西省新農村建設樹立了示範典型,提供了寶貴經驗。在抓點的基礎上,各地注重發揮試點村、重點推進村的輻射帶動作用,開展連片建設,提升規模效應。截止20xx年底,20xx年山西省確定的1098個試點村全部完成村莊規劃、“四化四改”和“五個一工程”建設任務,95%的村子形成比較明顯的主導產業。20xx年和20xx年確定的4000個重點推進村,規劃編制、“四化四改”和“五個一工程”任務完成率都在90%以上。試點村和重點推進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高於全省平均水平20個和15個百分點。

(三)整體推進階段(20xx年-20xx年)

自20xx年,山西省先後投資600億元,在農村實施了兩輪“五個全覆蓋”(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全覆蓋、中國小校舍安全改造全覆蓋、縣鄉村三級衞生服務體系特別是村級衞生室全覆蓋、村通廣播電視全覆蓋、農村安全飲水全覆蓋;農村街巷硬化全覆蓋、便民連鎖商店全覆蓋、文化體育場所全覆蓋、中等職業教育免費全覆蓋、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提升了農村基礎設施水平和公共服務能力,構建了城鄉一體化的社會保障網絡。由於前三年的試點村和重點推進村都是基礎條件較好、經濟實力較強的村,隨着工作的推進,越往後村子基礎條件越差,推進難度越大。

三、山西省新農村建設的實證分析

20xx年8月14—29日,課題組對山西省六年來新農村建設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調研形式為問卷調研與訪問調查相結合。此次調研涉及山西省晉中市、太原市、長治市、晉城市、運城市、臨汾市、呂梁市、忻州市、朔州市、大同市、陽泉市等11個地級市共33個村,每個村莊選取15户進行調研,考慮到數據的完整性和可信度,選取村裏的定點觀測户為主要調研對象,其餘的按照等距抽樣的原則選户,共495户。在山西省11個市33個村中,共發放村級問卷33份,回收有效問卷33份,有效率100%。

(一)被調查村基本情況

從村支書、主任“一肩挑”情況看,被調查的33個村中有19個村的村支書、主任“一肩挑”,佔村總數的57.6%。

從地理地貌看,被調查的33個村中有14個村地處平原,佔村總數的42.4%;10個村地處丘陵,佔村總數的30.3%;9個村地處丘陵,佔村總數的27.3%。從類型看,被調查的33個村中有19個村是農區型,佔村總數的57.6%;有9個村是城郊型,佔村總數的27.3%;有2個村既是城郊型也是農區型,佔村總數的6.1%;有2個村是工礦型,佔村總數的6.1%;有1個村是城中型,佔村總數的3%。

村總户數、村總人口數、就業人口數、勞動力總數、從事農業人口數統計情況見下表:

(二)新農村建設概況

從新農村建設層次看,被調查的33個村中有6個村為20xx年試點村,佔村總數的18.2%。另外27個村是推進村,其中8個20xx年的推進村,佔村總數的24.2%;5個20xx年的推進村,佔村總數的15.2%;6個20xx年的推進村,佔村總數的18.2%;4個20xx年的推進村,佔村總數的12.1%;4個20xx年的推進村,佔村總數的12.1%。

從新農村建設模式看,被調查的33個村中有19個村為產業帶動型,佔村總數的57.6%;有7個村為城鎮輻射型,佔村總數的21.2%;有2個村為城中村改造型,佔村總數的6.1%;有2個村為村企共建型,佔村總數的6.1%;有2個村為部門幫建型,佔村總數的6.1%;有1個村為老村改造,佔村總數的3%。這説明在新農村建設中主要的方式還是產業帶動,調查顯示,產業發展好的村莊新農村建設搞得也好;反之,產業發展乏力的村莊新農村建設推進亦乏力,如政府出資將路燈安裝好後,有的村因為付不起電費和管護費,路燈經常不亮而成為擺設。

(三)主導產業和一村一品概況

以第一產業為主導產業的有22個村,佔到村總數的66.7%,其中主導產業為種植業的有20個,佔到村總數的60.6%;為養殖業的有2個,佔到村總數的6.1%。以第二產業為主導產業的有3個,佔到村總數的9.1%;其中主導產業為採煤的有1個,佔3%;為磚廠的有1個,佔3%;為加工工業的有1個,佔3%。以第三產業為主導產業的有1個,佔3%。

(四)試點村與非試點村農民收入情況

調查顯示,33個村中農民人均純收入最小值為2550元(該村為推進村),最大值為25980元(該村為試點村),均值為7591.12元。將33個村分為試點村和推進村比對,試點村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均值達11099.83元,推進村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均值為6811.407元。這是由於20xx年山西省選取的1098個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均是經濟條件好、有產業支撐、領導班子強、農民羣眾積極性高的村莊;而20xx年至20xx年各年選定的推進村其新農村建設的基礎漸次所致。

注:山西省農民人均純收入數據源於《山西省統計年鑑-20xx》,其餘數據通過調研數據計算得到。類型及年份中1屬於新農村建設試點村,2屬於新農村建設推進村。

(五)生產發展概況

1.關於農業生產概況的判斷

關於農業機械化水平,分別通過機耕面積佔村耕地面積百分比、機播面積佔村耕地面積百分比兩個指標來衡量。從機耕面積佔村耕地面積百分比看,18個村達100%,佔村總數的54.5%;5個村為50%-100%,佔村總數的15.2%;7個村為5%-50%,佔村總數的21.2%;2個村為0%,佔村總數的6%。從機播面積佔村耕地面積百分比看,15個村達100%,佔村總數的45.4%;5個村為50%-100%,佔村總數的15.2%;9個村為5%-50%,佔村總數的27.3%;3個村為0%,佔村總數的9%。

2.關於村生產總值的判斷

從農業生產總值佔村生產總值百分比看,3個村達100%,佔村總數的9%;6個村為50%-100%,佔村總數的18.2%;20個村為5%-50%,佔村總數的60.6%;6個村為0%,佔村總數的18.2%。從工業生產總值佔村生產總值百分比看,4個村達100%,佔村總數的12%;3個村為50%-100%,佔村總數的9%;13個村為5%-50%,佔村總數的39.4%;13個村為0%,佔村總數的39.4%。

3.關於合作社的評判

20xx年沒有成立合作社的有20個村,佔村總數的60.6%;成立1個合作社的有6個村,佔村總數的18.2%;成立2個合作社的有2個村,佔村總數的6.1%;成立3個合作社的有2個村,佔村總數的6.1%;成立5個合作社的有1個村,佔村總數的3%;成立6個合作社的有1個村,佔村總數的3%;成立8個合作社的有1個村,佔村總數的3%。

4.醫療福利保障情況

(1)關於醫療衞生情況的調查

對於村級醫療衞生機構,25個村有1個衞生所,佔村總數的.75.8%;3個村有2個衞生所,佔村總數的9.1%;4個村有3個衞生所,佔村總數的12.1%;1個村有5個衞生所,佔村總數的3%。33個村的衞生所達標率均為100%。對於衞生人員數,12個村有1個衞生人員,佔村總數的36.4%;6個村有2個衞生人員,佔村總數的18.2%;8個村有3個衞生人員,佔村總數的24.2%;2個村有4個衞生人員,佔村總數的6.1%;2個村有5個衞生人員,佔村總數的6.1%;1個村有6個衞生人員,佔村總數的3%;1個村有8個衞生人員,佔村總數的3%;1個村有10個衞生人員,佔村總數的3%。

(2)關於低保户福利情況的調查

對於低保户,低保户不足10户的有8個村,佔村總數的24.5%;低保户不足55户但多於10户的有17個村,佔村總數的51%;低保户達55-220户的有8個村,佔村總數的24.5%。對於低保户福利,各村均通過信用社一折通打到低保户個人手裏,等級各不相同。

(3)關於60歲以上老年人社會養老保險入保情況的調查

8個村(均為推進村)沒有參加社會養老保險,佔村總數的24.2%;24個村的60歲老年人全部參加了社會養老保險,佔村總數的72.7%。

5.基層組織建設和農村社會管理概況

(1)關於基層組織建設的調查

20xx年村重大決議事項數為1個的有4個村,佔村總數的12.1%;2個的有3個村,佔村總數的9.1%;3個的有4個村,佔村總數的12.1%;4個的有3個村,佔村總數的9.1%;5個的有5個村,佔村總數的15.2%;6個的有5個村,佔村總數的15.2%;8個的有1個村,佔村總數的3%;11個的有1個村,佔村總數的3%;12個及以上的有7個村,佔村總數的21.2%。

(2)對於村級民主管理方面的評判

20xx年村公開討論數為1個的有4個村,佔村總數的12.1%;2個的有3個村,佔村總數的9.1%;3個的有4個村,佔村總數的12.1%;4個的有3個村,佔村總數的9.1%;5個的有5個村,佔村總數的15.2%;6個的有5個村,佔村總數的15.2%;8個的有1個村,佔村總數的3%;11個的有1個村,佔村總數的3%;12個及以上的有7個村,佔村總數的21.2%。

四、結論

(一)產業結構不盡合理

調查顯示,以第一產業為主導產業的佔66.7%,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農業生產格局。其中主導產業為種植業佔到60.6%,養殖業的僅佔6.1%。傳統的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生產格局沒有得到根本改變。農業生產內部養殖業發展較慢,制約了農民增收和農業生產發展。從三產產值看,農業生產總值佔村生產總值50%以上的僅佔27.2%,工業生產總值佔村生產總值50%以上的僅佔27.2%,可見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並未給農民帶來可觀收入,目前,第三產業(外出務工)收入仍是農民收入主要來源。

(二)農村基礎設施落後,環境衞生亟待改善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基礎環節,隨着新農村建設的推進,道路、環境、衞生、水利等基礎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農村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由於歷史欠賬太多,缺乏系統合理的生產生活設施規劃,農村基礎設施仍然難以滿足需要。調查中,18%的被調查者反映居住衞生環境問題;12%的被調查者反映吃水困難。9%的被調查者反映缺乏規劃。道路交通、環境衞生等成為農民關注的焦點。

(三)資金缺口較大,對項目資金的需求度高

調查顯示,新農村建設的多方共同投資佔主體,在村集體經濟發展水平高的村及富起來的農民作為村幹部的村,村集體或村幹部個人投資的情況較多。被調查者中30.3%的希望政府提供資金支持,煤炭資源整合後,村裏缺乏後續產業,村集體資金缺口較大,成為下一步新農村建設的硬約束。

(四)教育、就業仍是新農村建設中民生工作的重點

在有關民生的問題中,教育、就業是農民關注的三大問題。通過與村幹部訪談了解到,村裏賣地蓋樓房,村民變市民後,雖然住上了樓房,孩子入學、農民就業、養老問題凸顯。由於並村政策,原來在本村就能上學的孩子得到外村上學;即使村裏有學校,由於資金缺乏、教育質量下降,不少孩子到城裏去上學,出現了“有學校,沒學生”的尷尬局面。佔地前靠土地為生的農民,由於沒有一技之長,就業困難,即使就業了收入也不高。因此,加大對農民職業技能培訓非常必要。

新農村建設的調查報告15

為了進一步推動例子鎮新農村文化建設,促進農村經濟、政府、文化和社會的協調發展,根據市委宣傳部的安排,我鎮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專門組織力量,採取座談、走訪,實地查看等多種形式,對我鎮新農村文化建設建設的情況進行了調查摸底。

一、基本情況

xx文體服務中心現有職工10人,其中文體服務中心4人,影劇院6人,全部屬於自收自支。已先後成立了xx書畫協會、信鴿協會、書畫研究會、詩詞書畫協會和籃球協會。到目前為止,各協會共有會員322名,遍佈全鎮各村、各行業。同時協助文藝骨幹成立了楚劇、小品、歌舞等形式一體的的文藝團體——xx文工團。

全鎮有村級文化活動室2個,面積75平方米,投資6000元,籃球場15個,總投資20元;小型舞台戲台2個,投資6元,文藝體育團體協會4個,人數215個,活動範圍鎮內外,今年演出演出場次33次,文化中心户8個,總投資35000元;新增健身器材23套,日平均人活動人數800人次;新增體育器材45套。

今年三王村、黃磯村、廟灣村等12名村民通過自籌資金,購買圖書、報刊、棋牌等,積極開展文化中心户創建活動。白滸鎮村以全省“百鎮千村”示範村為抓手,前力抓好村級文化建設,投資12萬元,村級文化廣場已初具規模,已建起健身場、籃球場。今年8月15日還組織了全鎮首屆“鐵牛杯”籃球邀請賽,全鎮12支籃球隊參加角逐。在該項村婦聯的組織下,每週開展腰鼓表演、太極劍、太極扇表演和歌舞表演成為我市第二個“週週樂”,也是全市第一個農村“週週樂”。黃磯村運用村級民兵活動室,經常對外開放,讓廣大羣眾開展小型體育比賽活動,促進了鄉風文明。

二、主要做法

在新農村文化建設工作中,我鎮採取“三駕馬車”齊驅(領導重視、部門協力、羣眾參與)的辦法,以點帶面,典型引路,推進文化建設的深入開展。

(一)領導重視,強化組織責任。新農村建設動員會以後,我鎮將文化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切入口,着力抓實、抓牢、抓到位。迅速成立文化建設領導小組,由分管副書記任組長,分管文化的副鎮長任副組長,文體服務中心主任為主要成員,配齊配強專班人馬,撥付文化建設專款,專款專用,制發了《xx鎮新農村建設實施方案》,對文化建設作出詳細的安排,同時制發了《xx鎮新農村建設的以補代獎方案》,對文化點建設中湧現的個人和集體予以重獎。加大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將文化建設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優先安排,及時解決文化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二)營造氛圍,加大宣傳力度

為了進一步營造良好的新農村文化建設輿論氛圍,鎮黨委、政府不走過場,不擺花架子,切實做好宣傳輿論工作。一是召開全鎮新農村文化建設動員會,傳達省市有關精神,統一認識;二是抓好典型引路,將白滸鎮、黃磯、熊灣三個省級示範村作為典型,尤其是以白滸鎮村為榜樣,積極推廣該村婦代會組織廣大婦女參與文化建設的經驗;三是宣傳標語到基層。鎮黨委率先在政府門樓前掛橫幅,各單位紛紛響應,掛橫幅共計28條,張貼宣傳標語82條,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四是宣傳欄、簡報到支部。全鎮共辦宣傳欄31期,出簡報6期,已下發到各支部,同時由辦公室成員撰寫的新聞稿件《秦富灣村民自主建設美麗家園》在全市鄉鎮中率先被《鄂州日報》刊登。起到了較好的宣傳效果,及時反應了我鎮先進性教育的成果。

(三)積極引導,激發參與熱情

新農村文化建設是羣眾自己的事,自己的事就應該自己辦。為了讓廣大羣眾增強這一意識,鎮黨委、政府採取堵疏結合的辦法,進行了積極的引導。一是政策扶持,對創建文化中心户給予500元獎勵,興辦文化產業按照上級政策給予再優待。二是組織文化、工商、公安等部門對抹牌賭博、網吧、遊戲機室等進行整頓,淨化社會空氣。由於引導措施得力,激發了羣眾參與新農村文化建設的熱情。白滸鎮村村民王中權在政府的引導下組建起了xx地區文工團,他在經商之餘,經常帶着30多名業餘演員到各村組、外地演出,活躍了農村文化生活,調動了羣眾開展健康有益文化活動的積極性。同時通過引導,校園文化、企業文化、老年文化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中國小“六一”節、教師節都有文藝演出,好戲連台。

(四)形成合力,構築文化舞台

文化建設不是哪一個部門的事,必須形成齊抓共管之勢。在鎮黨委、政府的帶領下,工商、税務、公安等部門積極配合,開展健康有益的文化、體育活動。政府搭台,羣眾唱戲。構築了新的文化大舞台。

三、主要成效

(一)破解了鄉風文明的難題。強勁的文化建設讓廣大羣眾思想意識有了根本性的'轉變,呈現出“三多三少”現象,即發展經濟的多起來了,參與抹牌賭博的少了;婚喪喜事移風易俗的多了,大操大辦的少了;崇尚科學的多了,搞封建迷信的的少了。

(二)破解了治安管理的瓶頸。黃磯村以前盜竊現象較為突出,通過新農村文化建設,社會治安狀況明顯好轉。

(三)破解了小富即安的意識。一些村民有小富即安的思想。通過參與文化體育活動,心靈深處受到觸動。激發了新的創業熱情。

四、幾點建議

1、提高思想認識。解決好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全黨和全國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加大宣傳力度,特別是各地各部門的領導幹部要進一步加強學習、領會上級文件會議精神,使其真正認識到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滿足廣大農民羣眾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徑,對於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實現農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同時,有關職能部門要深入廣大農村基層,深刻了解當前廣大農村農民文化生活的需要,進一步認識到解決農村看科技書難、看戲難、看電影難、收聽收看有線電視難,是農村文化建設的基本內容,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具體體現,是推進鄉風文明的重要載體,是實現和保障農民基本文化權益的重要措施,轉變等待觀望、權宜之計、資源有限等思想觀念,從實際出發,切實開展好破解“四難”問題的有關工作。

2、建立健全機制。一是建立財政投入主導機制。新農村文化建設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公益文化事業,各級黨委宣傳部門應起到組織牽頭的作用。建議各級政府要切實落實有關政策,建立農村文化建設的專項資金,切實把破解“四難”問題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加大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範圍,不斷提高用於鄉鎮和村的比例。保證一定數量的中央、省轉移支付的資金用於鄉鎮和村的文化建設。二是建立公益文化推介機制。充分利用公益文化項目推介會,將破解“四難”工作做為每年一度公益文化項目推介的重點,公益事業社會辦,將公益性事業與經營性相結合,確保有長久的生命力。三是建立考評考核機制。完善對各級文化事業工作人員的考評考核,要進一步細化量化工作責任,採取競爭上崗、年終考核、評比表彰的工作方式,把破解農村“四難”問題工作與文化協管員的工作職責相結合,確保農村文化建設落實到位。四是建立職能部門指導機制。五是建立資源共享機制。借鑑外地在各鄉鎮文化站整合流轉借閲的辦法,保證看書的可持續性,擴大圖書的綜合利用率;在解決看戲難方面,也要充分整合全市範圍內的文藝工作者創作的文藝作品,互相交流學習,以提高送戲下鄉的水平和質量;對於解決看電影難,也可以採取全市的新增電影拷貝交流共享的方式,有效地解決新增電影拷貝經費的問題。

3、發揮民間力量。發揮民間藴藏的力量,不斷探索破解“四難”問題的新手段、新方式。一是利用現有設施資源。繼續利用已經在全市範圍內建立完善的村文化俱樂部和文化中心户等陣地資源,將新華髮行集團的圖書網點引進這些陣地,成為售書點的延伸,由文化俱樂部的負責人或文化中心户代賣代售,方便農民購書同時節省送書下鄉的成本;二是發揮民間人才優勢。充分發揮下派村幹部、文化協管員、文化中心户等工作在農村一線人員的優勢,及時反饋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發現總結工作中的新方法新經驗;同時,要將城市專業文藝人才導入農村,為鄉鎮業餘演出團隊提供培訓輔導,提高他們的演出質量。三是調動農民自身力量。農民是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受益者,更應該是破解“四難”問題的積極參與者。廣大農民最能切身地感受自己最需要的是什麼、最好的解決辦法有哪些。要通過不斷提高農民素質、發揮優勢,促進其參與破解“四難”問題的積極性。

4、加強溝通協調。一是要協調金融部門。在政府投入破解農村文化建設“四難”問題的資金和政策目前還沒出台,資金還沒有到位的情況下,有關部門要主動協調金融部門為新農村文化建設相關工程的資金借貸提供適當的借貸政策,共同為農村公益文化事業的發展做應有貢獻。二是要協調通信部門。通過與電信、移動、聯通等通信部門溝通聯絡,為廣播電視的覆蓋普及,租借電纜、線纜搭掛提供必要的設備支持,達到資源共享、利益雙贏的目的。三是要協調有關企業。通過與有關企業商議,以企業名稱冠名的方式,以為企業發佈信息、廣告的形式,把電影、戲曲節目送到鄉鎮,促進送戲、送電影下鄉活動的長期開展。

5、對接農民需求。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最關鍵的落腳點就是農村廣大農民需求的滿足,應針對當前農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開展破解“四難”問題的各項工作。一是在送書下鄉方面,當前我市農村圖書的受眾人羣主要是鄉鎮幹部、種養專業户、老年人和中國小生,他們主要涉及的圖書種類是種養科技、醫療保健、教輔教材等。因此,有關部門開展送書下鄉活動時,要多選取這些種類的書籍,解決“書太好、書太舊”的問題,切實破解農民看書難問題;二是在送戲下鄉方面,要針對當地農民喜聞樂見的戲曲種類和娛樂方式,組織相關的文藝表演團體,編排適合的節目深入農村演出,這樣才能調動農民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性,切實達到解決農民看戲難的問題;三是在送電影下鄉方面,由於電視的不斷普及,廣大農民已經能從電視上收看到電影,同時他們的欣賞水平也在逐年提高,對電影的需求已經不是停留在有電影可看上,而是要求送下鄉的電影有一定的質量,要通過解決新增電影拷貝和購置數字電影設備的辦法,切實讓農民看到他們喜愛看的新片、大片。四是在解決農民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難的方面,針對居住在不同地域農民的經濟承受能力,以及對電視信號、頻道數量等的不同需求,分別採用光纜聯網或設置小前端的方式,解決農民看電視難問題。

標籤: 調查報告 農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diaocha/dk5kj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