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總結 >

高中數學必修3知識點總結:第一章 算法初步

高中數學必修3知識點總結:第一章 算法初步

總結就是對一個時期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能幫我們理順知識結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因此好好準備一份總結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數學必修3知識點總結:第一章 算法初步,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數學必修3知識點總結:第一章 算法初步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1

算法的概念

1、算法概念:

在數學上,現代意義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計算機來解決的某一類問題是程序或步驟,這些程序或步驟必須是明確和有效的,而且能夠在有限步之內完成.2.算法的特點:

(1)有限性:一個算法的步驟序列是有限的,必須在有限操作之後停止,不能是無限的

(2)確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應該是確定的並且能有效地執行且得到確定的結果,而不應當是模稜兩可.

(3)順序性與正確性:算法從初始步驟開始,分為若干明確的步驟,每一個步驟只能有一個確定的後繼步驟,前一步是後一步的前提,只有執行完前一步才能進行下一步,並且每一步都準確無誤,才能完成問題.

(4)不唯一性:求解某一個問題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對於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5)普遍性:很多具體的問題,都可以設計合理的算法去解決,如心算、計算器計算都要經過有限、事先設計好的步驟加以解決.

1.1.2程序框圖

1、程序框圖基本概念:

(一)程序構圖的概念:程序框圖又稱流程圖,是一種用規定的圖形、指向線及文字説明來準確、直觀地表示算法的圖形。一個程序框圖包括以下幾部分:表示相應操作的程序框;帶箭頭的流程線;程序框外必要文字説明。

(二)構成程序框的圖形符號及其作用

程序框起止框輸入、輸出框處理框判斷框“Y”;不成立時標明“否”或“N”。寫在不同的用以處理數據的處理框內。判斷某一條件是否成立,成立時在出口處標明“是”或要輸入、輸出的位置。賦值、計算,算法中處理數據需要的算式、公式等分別表示一個算法輸入和輸出的信息,可用在算法中任何需名稱功能表示一個算法的起始和結束,是任何流程圖不可少的。

學習這部分知識的時候,要掌握各個圖形的形狀、作用及使用規則,畫程序框圖的規則如下:

1、使用標準的圖形符號。

2、框圖一般按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方向畫。

3、除判斷框外,大多數流程圖符號只有一個進入點和一個退出點。判斷框具有超過一個退出點的唯一符號。

4、判斷框分兩大類,一類判斷框“是”與“否”兩分支的判斷,而且有且僅有兩個結果;另一類是多分支判斷,有幾種不同的結果。

5、在圖形符號內描述的語言要非常簡練清楚。

(三)算法的三種基本邏輯結構:順序結構、條件結構、循環結構。

1、順序結構:順序結構是最簡單的算法結構,語句與語句之間,框與框之間是按從上到下的順序進行的,它是由若干個依次執行的處理步驟組成的,它是任何一個算法都離不開的一種基本算法結構。順序結構在程序框圖中的體現就是用流程線將程序框自上而下地連接起來,按順序執行算法步驟。如在示意圖中,A框和B框是依次執行的,只有在執行完A框指定的操作後,才能接着執行B框所指定的操作。

2、條件結構:

條件結構是指在算法中通過對條件的判斷根據條件是否成立而選擇不同流向的算法結構。

條件P是否成立而選擇執行A框或B框。無論P條件是否成立,只能執行A框或B框之一,不可能同時執行A框和B框,也不可能A框、B框都不執行。一個判斷結構可以有多個判斷框。

3、循環結構:在一些算法中,經常會出現從某處開始,按照一定條件,反覆執行某一處理步驟的情況,這就是循環結構,反覆執行的處理步驟為循環體,顯然,循環結構中一定包含條件結構。循環結構又稱重複結構,循環結構可細分為兩類:(1)一類是當型循環結構,如下左圖所示,它的功能是當給定的條件P成立時,執行A框,A框執行完畢後,再判斷條件P是否成立,如果仍然成立,再執行A框,如此反覆執行A框,直到某一次條件P不成立為止,此時不再執行A框,離開循環結構。

(2)另一類是直到型循環結構,如下右圖所示,它的功能是先執行,然後判斷給定的條件P是否成立,如果P仍然不成立,則繼續執行A框,直到某一次給定的條件P成立為止,此時不再執行A框,離開循環結構。

當型循環結構直到型循環結構ABAAP不成立構要在某個條件循環結構中一定包含條件結構,但不用於記錄循環次數,累加變量用於輸出結下終止循允許“死循環”。P注意:1循環結不成立成立環,這就需要條件結構來判斷。因此,成立2在循環結構中都有一個計數變量和累加變量。計數變量果。計數變量和累加變量一般是同步執行的,累加一次,計數一次。

1.2.1輸入、輸出語句和賦值語句

1、輸入語句

(1)輸入語句的一般格式

INPUT“提示內容”;變量圖形計算器格式

(2)輸入

INPUT“提示內容”,變量語句的作用是實現算法的輸入信息功能;

(3)“提示內容”提示用户輸入什麼樣的信息,變量是指程序在運行時其值是可以變化的量;

(4)輸入語句要求輸入的值只能是具體的常數,不能是函數、變量或表達式;

(5)提示內容與變量之間用分號“;”隔開,若輸入多個變量,變量與變量之間用逗號“,”隔開。

2、輸出語句

(1)輸出語句的一般格式輸PRINT“提示內容”;表達式圖形計算器格式Disp“提示內容”,變量

(2)出語

句的作用是實現算法的輸出結果功能;

(3)“提示內容”提示用户輸入什麼樣的信息,表達式是指程序要輸出的數據;

(4)輸出語句可以輸出常量、變量或表達式的值以及字符。

3、賦值語句

(1)賦值語句的一般格式

(2)賦值語句的'作用是將表達式所代表的值賦給變量;

(3)賦值語句中的“=”稱作賦值號,與數學中的等號的意義是不同的。賦值號的左右兩邊不能對換,它將賦值號右邊的表達式的值賦給賦值號左邊的變量;

(4)賦值語句左邊只能是變量名字,而不是表達式,右邊表達式可以是一個數據、常量或算式;

(5)對於一個變量可以多次賦值。

注意:

①賦值號左邊只能是變量名字,而不能是表達式。如:2=X是錯誤的。

②賦值號左右不能對換。如“A=B”“B=A”的含義運行結果是不同的。

③不能利用賦值語句進行代數式的演算。(如化簡、因式分解、解方程等)

④賦值號“=”與數學中的等號意義不同。1.2.2條件語句

1、條件語句的一般格式有兩種:

(1)IFTHENELSE語句;

(2)IFTHEN語句。

2、IFTHENELSE語句IFTHENELSE語句的一般格式為圖1,對應的程序框圖為圖2。

圖形計算器變量=表達式格式表達式變量IF條件THEN語句1ELSE語句2ENDIF滿足條件?是語句1否

語句2

圖1圖2

分析:在IFTHENELSE語句中,“條件”表示判斷的條件,“語句1”表示滿足條件時執行的操作內容;“語句2”表示不滿足條件時執行的操作內容;ENDIF表示條件語句的結束。計算機在執行時,首先對IF後的條件進行判斷,如果條件符合,則執行THEN後面的語句1;若條件不符合,則執行ELSE後面的語句2。3、IFTHEN語句

IFTHEN語句的一般格式為圖3,對應的程序框圖為圖4。

IF條件THEN語句ENDIF(圖3)

是滿足條件?否(圖4)語句注意:“條件”表示判斷的條件;“語句”表示滿足條件時執行的操作

內容,條件不滿足時,結束程序;ENDIF表示條件語句的結束。計算機在執行時首先對IF後的條件進行判斷,如果條件符合就執行THEN後邊的語句,若條件不符合則直接結束該條件語句,轉而執行其它語句。

1.2.3循環語句

循環結構是由循環語句來實現的。對應於程序框圖中的兩種循環結構,一般程序設計語言中也有當型(WHILE型)和直到型(UNTIL型)兩種語句結構。即WHILE語句和UNTIL語句。1、WHILE語句

(1)WHILE語句的一般格式是對應的程序框圖是

循環體WHILE條件循環體WEND滿足條件?否是(2)當計算機遇到WHILE語句時,先判斷條件的真假,如果條件符合,就執行WHILE與WEND之間的循環體;然後再檢查上述條件,如果條件仍符合,再次執行循環體,這個過程反覆進行,直到某一次條件不符合為止。這時,計算機將不執行循環體,直接跳到WEND語句後,接着執行WEND之後的語句。因此,當型循環有時也稱為“前測試型”循環。2、UNTIL語句

(1)UNTIL語句的一般格式是對應的程序框圖是

(2)直到型循環又稱為“後測試型”循環,從UNTIL型循環結構分析,計算機執行該語句時,先執行一次循環體,然後進行DO循環體LOOPUNTIL條件循環體否滿足條件?是

條件的判斷,如果條件不滿足,繼續返回執行循環體,然後再進行條件的判斷,這個過程反覆進行,直到某一次條件滿足時,不再執行循環體,跳到LOOPUNTIL語句後執行其他語句,是先執行循環體後進行條件判斷的循環語句。分析:當型循環與直到型循環的區別:(先由學生討論再歸納)

(1)當型循環先判斷後執行,直到型循環先執行後判斷;在WHILE語句中,是當條件滿足時執行循環體,在UNTIL語句中,是當條件不滿足時執行循環

1.3.1輾轉相除法與更相減損術

1、輾轉相除法。也叫歐幾里德算法,用輾轉相除法求最大公約數的步驟如下:

(1):用較大的數m除以較小的數n得到一個商

S0和一個餘數R0;

(2):若R0=0,則n為m,n的最大公約數;若R0≠0,則用除數n除以餘數除以餘數

R0得到一個商S1和一個餘數R1;

(3):若R1=0,則R1為m,n的最大公約數;若R1≠0,則用除數R0R1得到一個商S2和一個餘數R2;依次計算直至Rn=0,此時所得到的Rn1即為所求的最大公約數。

2、更相減損術

我國早期也有求最大公約數問題的算法,就是更相減損術。在《九章算術》中有更相減損術求最大公約數的步驟: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數,以少減多,更相減損,求其等也,以等數約之。

翻譯為:

(1):任意給出兩個正數;判斷它們是否都是偶數。若是,用2約簡;若不是,執行第二步。

(2):以較大的數減去較小的數,接着把較小的數與所得的差比較,並以大數減小數。繼續這個操作,直到所得的數相等為止,則這個數(等數)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約數。例2用更相減損術求98與63的最大公約數.分析:(略)

3、輾轉相除法與更相減損術的區別:

(1)都是求最大公約數的方法,計算上輾轉相除法以除法為主,更相減損術以減法為主,計算次數上輾轉相除法計算次數相對較少,特別當兩個數字大小區別較大時計算次數的區別較明顯。

(2)從結果體現形式來看,輾轉相除法體現結果是以相除餘數為0則得到,而更相減損術則以減數與差相等而得到

1.3.2秦九韶算法與排序

1、秦九韶算法概念:

f(x)=anxn+an-1xn-1+….+a1x+a0求值問題

f(x)=anxn+an-1xn-1+….+a1x+a0=(anxn-1+an-1xn-2+….+a1)x+a0=((anxn-2+an-1xn-3+….+a2)x+a1)x+a0

=......=(...(anx+an-1)x+an-2)x+...+a1)x+a0

求多項式的值時,首先計算最內層括號內依次多項式的值,即v1=anx+an-1然後由內向外逐層計算一次多項式的值,即v2=v1x+an-2v3=v2x+=vn-1x+a0

這樣,把n次多項式的求值問題轉化成求n個一次多項式的值的問題。

2、兩種排序方法:直接插入排序和冒泡排序

(1)直接插入排序

基本思想:插入排序的思想就是讀一個,排一個。將第1個數放入數組的第1個元素中,以後讀入的數與已存入數組的數進行比較,確定它在從大到小的排列中應處的位置.將該位置以及以後的元素向後推移一個位置,將讀入的新數填入空出的位置中.(由於算法簡單,可以舉例説明)

(2)冒泡排序

基本思想:依次比較相鄰的兩個數,把大的放前面,小的放後面.即首先比較第1個數和第2個數,大數放前,小數放後.然後比較第2個數和第3個數......直到比較最後兩個數.第一趟結束,最小的一定沉到最後.重複上過程,仍從第1個數開始,到最後第2個數......由於在排序過程中總是大數往前,小數往後,相當氣泡上升,所以叫冒泡排序.

1.3.3進位制

1、概念:進位制是一種記數方式,用有限的數字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數值。可使用數字符號的個數稱為基數,基數為n,即可稱n進位制,簡稱n進制。現在最常用的是十進制,通常使用10個阿拉伯數字0-9進行記數。對於任何一個數,我們可以用不同的進位制來表示。比如:十進數57,可以用二進制表示為111001,也可以用八進制表示為71、用十六進制表示為39,它們所代表的數值都是一樣的。

一般地,若k是一個大於一的整數,那麼以k為基數的k進制可以表示為:anan1...a1a0(k)(0ank,0an1,...,a1,a0k),而表示各種進位制數一般在數字右下腳加註來表示,如111001(2)表示二進制數,34(5)表示5進制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zongjie/6ney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