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總結 >

語文課題階段性總結

語文課題階段性總結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後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們發現問題的能力,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總結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課題階段性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課題階段性總結

語文課題階段性總結1

一、問題的提出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時代,一個人獲取信息的多寡,與個人、社會至關重要。獲取信息首先就要識字,提高識字能力,能使國小生儘早進行大量閲讀、積累知識、開發智力。《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強調:“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這就要求教師充分挖掘教材,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由淺入深地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從目前我校的情境化識字教學存在的問題來看主要:

1.語文版的識字教材,在吸取多種識字方法的前提下,較多地採用了隨課文分散識字,從某種意義上看,課文為學生識字提供了具體語境,而很多教師在教學時,總喜歡把認讀生字詞作為重點,集中性地、孤立地教學生字詞,把生字詞從課文這一語境中活生生地剝離開來,識字的效果往往不盡人意。

2.部分教師在識字教學時都是這樣操作的:創設情境----出示有貼圖作背景的生字詞,先自己讀一讀,再讀給同桌聽----師帶領學生讀不太認識的字----出示生字組成的詞語(多種形式讀)----從詞語中抽出生字,學生説識字方法。整堂課看上去熱熱鬧鬧,似乎在尊重學生的主體,讓他們自主識字,互聽互講,讓生字不斷出現認讀。但是教師在創設情境之後,就將創設的情境拋之腦後,接下來的識字教學仍然是比較枯燥乏味的。

3.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創設的情境與所學習的漢字關係不大,甚至沒有關係,僅僅是為了讓課堂氣氛活躍而創設情境。

為了使學生在愉快輕鬆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教師要根據兒童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利用遊戲、課件、圖畫、音樂等方式拓寬識字途徑,提高識字能力,在課堂上創設大量的教學情境,落實學生的識字教學。教師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從兒童的興趣出發,開展實踐活動。採取模擬、創設情境的辦法讓兒童識字,以吸收各種信息,擴展想象和思維的空間。當學生掌握了識字方法,樂於識字,善於識字後,教師就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可事實上卻往往出現了很多無效的情境,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教學單位時間,還影響了學生學習情緒,課堂自然就收不到良好的效果。目前,雖然情境的創設運用在教學中越來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視,並從不同的'學科和角度進行了各種方式的探討,但在低年級教學領域,作為專門的課題去進行研究的還不夠深入,欠缺具體可行的策略、途徑和可操作性的方法,值得在教學中探索研究、總結經驗,基於這樣的認識,提出對低年級識字教學情境化的有效性進行探索。

二、課題課題研究目標

1.通過課題研究努力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創設有效的識字教學情境,從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入手,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和識字能力。

2.探索提高國小語文情境化識字教學有效性的途徑與方法。3.通過課題研究的探討,得出一些情境化識字教學的建議,為識字課堂情境化教學提供寶貴經驗,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

三、理論依據

1.《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

2.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基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環境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在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教師和學生的地位、作用和傳統教學相比已發生很大變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採用全新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思想。體現學生認知主體的語文教學中情境創設的研究正是順應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要求提出的。

3.認知心理學告訴我們:認識的過程是通過感覺、感知、記憶、想象、思維等形式對客觀現實和外界事物予以反映和揭示的認識過程。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基本上依賴於感覺和感知,並靠自我認識和比較,逐步形成和積累對事物認識的過程。要使學生獲得知識,發展智力,就應調動和提高他們對事物的感覺和感知的興趣和注意,逐步形成對事物表象的認識和掌握。多媒體技術、音樂、美術、遊戲等手段為課堂教學提供形象逼真的情境,提高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為學生的參與提供了條件。

四、課題研究活動及過程

1.課題開題報告會

為使課題研究紮實深入的開展,我們首先明確了課題研究的目的要求,3月25日,舉辦了《農村國小識字教學創新策略研究》課題開題報告會。課題組主持人曹健仕從課題提出的背景和意義、本課題所涉及的主要概念的界定、課題的理論依據、遵循的原則及採用的方法、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研究條件和可能存在的問題、課題研究的主要階段、預期的目標和結果等方面對本課題作了詳細的介紹。最後,學校領導以及課題組主要成員對完成本課題作了表態性發言。

2.調查問卷及調查報告

4月初,為了瞭解學生識字情況,針對農村識字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效率低下的問題,探求出既減輕學生負擔又提高識字質量的更科學、更符合兒童接受能力的識字教學途徑,課題組展開了《識字教學調查問卷》,並及時彙總分析得出《識字教學調查報告》。

3.識字教學錄像觀摩活動

課題組開展識字教學錄像觀摩活動。人教版二年級的《識字一》《識字三》錄象課,融美術、文學於一體,語文與人文同步,有温度,有深度,有廣度。觀摩的老師認真做好聽課記錄。課後,老師們紛紛表示能借助錄像課感受名師風采,也是一種巨大的收穫。不僅如此,還能從中得到新課程理念的洗禮,為自己日後的識字教學工作獲得可貴的經驗,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4.“理論講座+課堂示範”活動

6月,課題組開展“理論講座+課堂示範”活動。

為提高課題組成員的業務理論水平,組織教師們展開理論學習。集體組織學習了《農村低年級識字教學實踐與探索》、《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常引用的幾種識字遊戲》、《創新識字方法讓學生輕鬆識字》等,教師通過自學的形式學習了《巧編識字兒歌輕鬆記憶漢字》、《識字歌謠七首》、《巧創情境改錯字》、《閲讀中識字識字中閲讀》等。理論學習從幾方面進行了深入的學習和領會,教師理論修養方面有很大的收穫。

五、課題研究的困惑

學生方面:在課題研究中,學生對生字容易遺忘,有的學生變化環境後就不能靈活認讀。家庭氛圍的差異也導致學生識字能力的差異。這些問題都有待解決。

教師方面:教師的專業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課題研究的實效,如何在課題研究中引領教師的專業發展?

課題方面:課題研究需要系統的方法指導和經驗總結,這是我們課題組的薄弱環節。如何正確指引課題研究過程?如何全面提高課題研究質量?如何提高課題研究的科學性和規範性等方面還需要學校及教研部門的精心指導和大力協助!

語文課題階段性總結2

根據學校的統一部署,現將本期開展的課題研究情況作一簡單小結。

一、緊密協作,加強學習,提高素質。

我依據自己的課題方案及計劃,分工合作。首先,對理論書籍、雜誌及網絡資料進行收集、學習,然後將好的理論和經驗在本備課組內進行介紹,大家相互討論,並對相關資料進行整理。通過學習,我的思想認識和理論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理論基礎。

二、不斷探索,開拓創新,成效明顯。

在研究的同時積極探索,不斷進行經驗總結2、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得到了落實。不論是資料的蒐集,還是整理,以及整個彙報展示的過程,全都是由學生自己動手,選擇自己完成,還是合作完成,也讓學生自己選擇,雖然探究的層次還很低,但學生已經懂得怎麼做,從哪個方向去做,這也正是教學目的所在。提高了語文學習的興趣。把學生禁錮在課堂裏,也禁錮了他們創造性學習的積極性,一旦讓他們放飛,一個個思維的`火花就會呈現,在本次活動中,每個組都有出乎老師意料之外的出色表現,為今後的教學方向提供了一條探索的道路。三、對照目標,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在課題的初步研究中也發現了不少的問題:如學習中,老師認為要提高綜合性學習的有效性,必須注重兩個環節。一是組織、指導工作。因為“綜合”的範圍包括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教師的第一個目的就是幫助學生確立大語文的概念──“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二是要有完善的評價機制。首先應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重點考察學生參與的態度,提出問題的研究價值、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根據小組各個同學的表現,評出活動的優勝者,讓他們在活躍氣氛中張揚個性。鼓勵學困生積極參與,發揮他們的特長,甚至讓他們做小組的領頭人,以活動來激發他們學語文的積極性,來肯定他們綜合素質中優秀的一面。四、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構想藍圖。

1、繼續加強理論學習。在研究中進一步加強必要的理論學習,提高業務能力,並努力使研究成果提升到理論高度,撰寫出一批有水準的研究論文。

2、加強原始資料的積累,為進一步搞好課題、撰寫研究論文做鋪墊。

3、在前一階段研究的基礎上,對課題研究的重點和方向進行適度調整,對取得的經驗進行整合,使課題研究工作能落實課題申請書中提出的研究目標。

4、繼續紮實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實踐,上好研究課,並對前期工作進行總結,為以後的教學工作提供理論指導。

標籤: 語文 課題 階段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zongjie/lo4er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