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傅雷家書讀後感[熱]

傅雷家書讀後感[熱]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傅雷家書讀後感[熱]

傅雷家書讀後感1

傅雷家書這本書中除了傅雷對孩子的教子之道,還有他倆濃濃的父子情深。在傅雷勸告兒子傅聰的同時,也是可以突出傅雷對自己兒子傅聰的愛。

舉一個例子,書本第93頁最後一段屬於抒情部分。其中寫了傅雷的感人語句,時刻提醒自己的孩子要努力學習,因為他的身後有很多人支持着你,不要辜負大家的一片苦心。從這段語句中,我們還能夠感受到傅雷對兒子傅聰的期望很大,除了藝術與文化方面以外,傅雷還在教導傅從如何做人,因為傅雷知道兒子剛走入社會,遇到一些對自己前途毫無幫助的這種朋友是很正常的,為了讓兒子傅從不走向歪道,傅雷常常教導他兒子該如何在社會上生存,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父親對兒子的關心與關懷。

而且基本每次在信中都會有祝福兒子傅聰更上一層樓。這是傅雷要通過家書的方式,不僅要告知兒子該如何去做,還要來激勵孩子,鼓勵孩子,從而來激發孩子積極的上進心。綜合以上,從而可以總結出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多種多樣,在這方面有豐富的經驗。

在傅雷家書中,還有一部分寫到在國外留學時上台表演,與自己國家面子有關,所以一旦有上台的.機會,就要好好把握機會,為國爭光,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像這一塊相比而言,是父親在培養兒子傅聰的愛國情懷,讓他在國外留學,一定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

所以傅雷家書這本書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的地方有許多,你可以任選出一句細讀都可以側面描寫出父親傅雷對於兒子傅聰的期望與寄託。

傅雷家書讀後感2

我讀了一本書,叫做《傅雷家書》,這本書讓我印象深刻。

傅雷是我國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他是一個博學,睿智,正直的學者,極富個性的人。

父親傅雷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極高。而他培養的對象又是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終於成長為國際大師的兒子傅聰。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

讀了《傅雷家書》之後,真為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為人父母的可以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學藝術的特別是學鋼琴的可以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方法,對解放初期至_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也能從傅雷這位當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瞭解。傅雷的愛子教子精神深深打動了我。

傅雷在書信中善於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所以,我想讀傅雷家書我們讀到的應該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對傅聰音樂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強調技巧、而後反覆要他能真正領悟作品本身。高尚的父母培養出成功的兒女。傅雷夫婦培養的兩個孩子,都很有成就。

讀了這本書,讓我更多的瞭解與理解父母。讓我知道了子女要多和父母溝通,相互瞭解。

傅雷家書讀後感3

傅雷是一個真誠的人,能有這樣一個爸爸,我想當子女的應該是榮幸的,因為他把子女看成是獨立的個體,有錯就認,而且非常真誠。在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晚/十九日晚的信中寫到:我良心上的責備簡直消釋不了。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

這些念頭整整一天沒離開過我的頭腦,只是不敢向媽媽説。人生做錯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寧!

真的,巴爾扎克説得好:有效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

18日晚。我想任何一個看到身為爸爸的寫出這樣道歉的話,不論受到多大的委屈都會釋然的。

傅雷是一個尊敬的長者,能夠給孩子提出批評和要求,也是在温和而鮮明中指出,在一九五四年四月七日的信中寫到:“自己責備自己而沒有行動表現,我是最不贊成的。這是做人的基本作風,不僅對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説的,只有事實才能證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表明你的心跡。待朋友不能如此馬虎。”不僅指導孩子的學業,還關心孩子為人處世的方法,而且態度鮮明,

傅雷是一個有着豐富情感和博學的人,對音樂的分析和認識,都是令人敬佩的,不僅指導傅聰的對音樂的理解,而且還能指出孩子在藝術修養和音樂學習上的指導,包括對作品的理解,都讓人敬佩。從對作品的理解到演奏技巧的提高,每一個階段都會表達自己的理解,並傳遞給孩子。

傅雷家書讀後感4

能有像傅雷這樣的一個父親,那真是三生有幸啊。他是一個非常稱職的好父親,他常把孩子看成是獨立的個體,有錯誤的話就會和孩子道歉,非常真誠,像在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晚上的信中,他這樣寫到:“我良心上的責備簡直消釋不了。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還有“真的,巴爾扎克説的好:'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

無疑這是一個非常偉大的父親,我相信任何一個人看到身為父親的會寫出這樣道歉的話,都會感動,無論是受到了多大的委屈,都會釋然的

傅雷還是個尊敬的長者,常常能給孩子提出批評建議和要求,也是在温和而鮮明中指出。像在一九四五年中的信裏寫到:“自己責備自己而沒有行動表現,我是最不贊成的。只有事實才能證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表明你的心意。”這句話同樣也警示了我,讓我知道失敗後的`目標會在哪裏。

從書中的處處地方,都流露着傅雷深沉的愛和濃濃的親情,傅雷家書也是我們該看看的家書,它將中華民族的優秀道德清楚闡述出來,我們也應做到信中那樣,不然父母操心,將它作為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

看過這本書後,我也有提筆的衝動,翻出信紙和鋼筆,向自己的父母寫一封家書,但日新月異,科技飛快發達,書信也許早就被人淡忘,但我們對父母的愛,和父母對我們的愛,也會像傅雷的家書一樣,藏在輕柔的話語間,或是心靈的深處,也許寥寥幾句,也許一個笑容。

傅雷家書讀後感5

《傅雷家書》是一本教子名作,短短的一封封家書中,凝聚着傅雷夫婦對兒子深深的愛。

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説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傅雷對於傅聰的人格

、道德教育都很嚴格,傅聰長大後去國外留學,傅雷卻對自己的'過分嚴厲感到自責。

《傅雷家書》中有許多細節很讓我感動,其中最令我受益匪淺的是傅雷在兒子傅聰精神消沉時送來的鼓勵:“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沉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人的一生並不是一帆風順,總是起起伏伏的,磨難確實會使我們的人生變得圓滑,但是如果遇到一點小挫折就一蹶不振,便會越來越消沉,所以面對挫折,我們應該以積極的態度正視它。

在這本書中,父親一直在循序善誘的教導兒子,父親的話讀來很親切,字裏行間都能感受到對兒子的苦心和深情。我不僅能感受到傅雷對兒子深沉的愛,還學到了很多人生的道理。

傅雷家書讀後感6

傅雷家書以將父子之間來往的書信編集成書的方式向我們揭示了做人的道理,對於國家的熱愛以及父子之間的親情。

在兒子傅聰遇到瓶頸的時候,父親傅雷會教導他,鼓勵他;在傅聰人際關係出現問題時,傅雷會給他傳授為人處世的道理。

或許父愛不如母愛那般温柔甜蜜,但卻總會在字裏行間流露出熾熱深沉的關切之情。無論傅聰身處何地,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傅雷永遠都會與他在一起,用文字來支持他。

儘管如此,傅雷卻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把親情放在第二。讀了《傅雷家書》,可以看到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深愛,也瞭解了傅雷不僅在藝術造詣高深,還在生活對朋友愛惜尊重,政治上關心國家發展。

他如益友、知己般與兒子平等探討藝術的多個方面的個性特徵,並且還能從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中獲得做人的道理,讓孩子體會父母之愛。

我們的父母也如傅雷那樣,對我們有着一顆期盼之心,希望我們成人成才,也有一份濃濃的、毫無保留的愛。明白了父母的關心,我們才會更努力學習、為了不負這份期望而成人成才!

傅雷家書讀後感7

《傅雷家書》是一本值得細看和咀的書。每個家庭都有不一樣的教育方法,而傅雷的家庭方式是值得推崇的,也是值得效仿的。

傅雷父子經"過這些書信,不僅僅在兩人間建立了勞固的紐帶,使孩子與遠離的祖國單牢地建立了感情。

傅雷家書充滿着父親對兒子的期望,關愛及嚴格要式求,洋溢着農濃的父子情深.它讓我感覺像戲曲一樣的以脱俗的氛圍和回味。

傅聯在異國漂流那麼多年的生活中,從父親的.這些書信中及取了多麼豐富的精神養料。時時給他指導,鼓勵與鞭策。使他有勇氣與力量,去戰勝各式各樣的魔障、踏上自己正當的成長道路,傅聰這種熱愛祖國、信賴祖國的精神。

傅雷在數萬裏原對他殷切的是不能分開的。

傅聰的母親在信中也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她也給她的兒女寫了好幾封信。信中充滿了對好女的關心和憐愛。同樣,她對於傅聰的音樂事業也非常在手,這也同樣讓傅聰十分的感動,她他也明白了母親的愛對他有多重要。

書信彷彿是一座無形的橋樑,建立在傳聰與家人之間,讓傅聰時刻刻在散親的教育,永不忘懷祖國的深情。

家書是什麼?是愛的傳遞,心的溝通,這些話語是兒子吐露的瑣碎的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8

在看完傅雷家書前,我還是個懵懵懂懂,認為父親是個大壞蛋的小孩子,可是看完後,我覺得我的父親挺不容易的。

自從兒子在國外時,兩人見面的時間就很少了,傅雷並沒有不管他,而是經常在書信中教育他,指點他,讓他在逆境中成長,兒子的.成功與傅雷息息相關。

傅雷家書不管過多久,它依舊能給孩子指點迷津。

世間最普通的感情莫過於親情,親情的種類有許多,但最讓我難忘的就是父愛。

傅雷家書記載着傅雷對傅聰關愛,那時候,沒有網絡,只有書信,傅雷那時天天給兒子寫信,想了解兒子內心想法,傅聰在外面受苦受累時,無處抱怨,只能向父親訴苦,他的父親一收到兒子寫給他的信,就迫不及待的打開,看完後,拿起來筆,在燭光下顫顫巍巍的寫着,不怕困難;在兒子精疲力盡的時候,他的父親,寫信告訴他,堅持一下就就會成功,或許他在比賽中只得了第三,但在他父親眼裏,他就是第一!

我的父親沒有傅雷那樣偉大,但他也教會了我許多做人道理,讓我學會了堅持!遇事要冷靜!

傅雷家書讀後感9

一介書生,卻鐵骨錚錚。用瘦弱的脊樑,扛起了文革之痛。心懷愛國之情,卻慘遭誣陷。最終他平平靜靜地自縊,捍衞了自己的尊嚴。沒錯,他就是傅雷,一個倔強而又有赤子之心的父親。(開篇點出作者)

許多人讀《傅雷家書,多是被他對兒子傅聰的諄諄教導而感動,沉浸在他對兒子的細緻教育中。但是我從這本書中品出的,卻是字裏行間消磨不掉的愛國之情。

傅雷多次在信中對兒子提到,中國內地建設突飛猛進,還談到祖國的發展與日俱進,社會主義強國正在建設中。傅聰也回信説:“他們説我的藝術是中國的藝術,我是我的.古老而偉大的祖國的忠實兒子。”瞧,他們的書信字裏行間透露着對社會主義祖國的崇敬,對偉大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自豪之情。

在通信中,傅雷最着重給傅聰談及的祖國內地的消息是新中國的未來與發展。傅聰也多次有感於新中國的榮譽與尊嚴。傅雷的赤子之心是深沉的,堅定的,熾熱的。即使在與朱人秀的遺書中,他也表明,他絕不會背叛祖國,他熱愛着偉大的祖國!

“中國到了‘復旦’的黎明時期,但願你做新中國的鐘聲,響遍世界,響遍每個人的心!”傅雷希望兒子可以作為新中國的鐘聲,把中國的雄偉傳達到世界的每一個地方。他對自己的兒子充滿了希望,更對新中國充滿了希望。讓中國隨着音樂的影響,隨着兒子的腳步,被更多的國家所知曉!

傅雷家書讀後感10

今天早上,我閲讀了《傅雷家書》一書,感觸頗深。

這本書講述的是傅雷夫婦和國外留學的長子傅聰的往來書信。這是一本原汁原味的家書選本,既有文化藝術的探討,也有生活瑣事的唸叨,更有感情煩惱的開導,充分體現了親子交流的重要性。在信中,傅雷不僅是兒子的父親,又是兒子的老師和朋友。不僅關心兒子的生活起居,還要教兒子做人的道理和學習的方法。

傅雷在家書中鼓勵快要參加鋼琴大型比賽的傅聰説:“只要憑着愚公移山的意志,存着我盡我心的概念就行!”

是呀,任何事情都能完成,可是你必須有“愚公移山”的意志。這讓我想起了最近我媽媽讓我一天在家裏練3小時鋼琴的事。鋼琴八級,曲子有點難度,由於疫情,所以考級時間還沒發佈。每天,面對着這些枯燥的`曲子,心裏有些煩躁,又想着今年還不一定考級,不着急,甚至想偷工減料。可是當我想起那句話時,內心湧出了一股動力,決心要把這幾首曲子練出來。經過好幾周的枯燥練習,我終於把3首曲子練出來了。我欣喜的發現,原來歌曲是如此的好聽!

經過這一次的閲讀,我明白了要有堅韌不拔之志,才能成大器。

傅雷家書讀後感11

讀了《傅雷家書》,它給了我很多影響。在近百件家書中,可以看出傅雷雖然外表十分嚴肅,但卻是十分愛自己的兒子的,傅雷在兒子在國外留學時寫了近百封家書給他,教導他立身行事。

《傅雷家書》是一本教導中國孩子如何做人的書本,慢慢翻開《傅雷家書》,許許多多的細節使我感動。作為父親的傅雷寫了一篇又一篇的家書給遠在海外的兒子,不顧重重困難,堅持給孩子郵寄書籍。他不止一次給兒子糾正用錯了的字詞,為的是讓兒子明白:作為一名炎黃子孫,他足以自豪。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我的父親,他既嚴肅又幽默,在我做作業的時候嚴格地監督我學習,玩耍時又十分幽默。但這隻持續三四個月的時間,之後他又得去工作,連過年都不在家,雖然他不像傅雷一樣給兒子寫信,但他也經常打電話,他也是關心,愛我們的'。

傅雷和傅聰的家書也給了我許多啟發,我們很多家長常常忽視了和我們的朋友關係,他們因為迫切的望子成龍,對待孩子的心態有些急躁有些扭曲了。

天下的父親,或者不會像母親一樣,天天守候在我們身邊。他們的愛,一直很安靜,但只是用另一種方式表達而已。

傅雷家書讀後感12

傅雷,是我國羅曼羅蘭富二代等作家文章的當代翻譯界第一人。他培育了世界一流的鋼琴家傅聰。傅雷家書是他及其夫人和兒子傅聰傅敏的書信摘篇,這些家書凝聚着傅聰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我們的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困難與挫折,而我們只有用一顆平常心去對待,不應風暴而消沉努力報警遠方,我們必會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他把兒子的信是為珍貴的禮物,他在兒子成功時滿懷星星激情洋溢的勉勵激勵兒子保持千危不懼,孤獨勇於攀登藝術的至高境界,確對待成功,“別擔心,解決一個矛盾就會前進一步矛盾是解決不完的,所以藝術是沒有止境的。”我們的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生命之河,綿綿不斷,有時平,有時間有湧進但從不會停下前進的步伐總是在向遠方奔騰。人生有幸與不幸,但我們平靜面對驚喜時,則是我們又跨出一大步時,寵辱不驚,為着我們更遠的目標而奮鬥,我們就是中國的接班人。

傅雷家書中給我們的啟示有太多太多,他不僅是至於我們個人也給我們在家庭教育放有了啟發。留守兒童的孩子因為極度缺少家庭父母的關愛,還荒廢了,毀了自己的人生。所以我現在只想呼籲各位家長,何時放下工作,給你們的孩子真正的關愛與呵護?傅雷家書將讓我受益終生。

傅雷家書讀後感13

我們在《傅雷家書》中可以看到傅雷先生對人生,藝術,文學鞭辟入裏的侃侃而談,讓我們能近距離接觸傅雷先生貫穿一生的獨立,自由的人格,感受他真誠高尚的愛國精神和苦心孤旨,嘔心瀝血的教子形象,其中傅雷與傅聰的父子情深,成為了《傅雷家書》的中心。

在家信中,傅雷或指導傅聰的音樂和生活,或評論中西方的古今音樂作家作品,或抒發自己對中國古詩詞的'感悟,或談論當時中國文化藝術的發展或追求中國石刻畫的來源。我們可以看到傅雷在文學,繪畫,音樂等領域均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赤子之心是貫穿《傅雷家書》的精神也是傅雷獨立人格的體現,所謂赤子之心,不但只純潔無邪指清新,而且還指愛。熱烈的,真誠的,潔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愛!真誠,獨立,純潔,自由這樣的詞在家信中隨處可見,傅雷認為真誠是第一把藝術的鑰匙。要保持清白,保持人格獨立,藝術,表現的動人一定是從心裏從心靈的純潔來的。他是這麼説的,他經常給傅聰寄去中國古代作品,跟他交流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鼓勵傅聰寫中文信。希望傅聰能學國外音樂之所長,但也常常提醒傅聰不忘中華民族的音樂氣質。他關心傅聰的藝術方面的與身體方面的,他無時無刻不在想念傅聰。

這是一顆赤子之心對兒子的指導與關愛,是傅雷與傅聰的父子情。

傅雷家書讀後感14

《傅雷家書》是傅雷(及其夫人)寫給兒子傅聰(和兒媳及傅敏)的家書,從1954年傅聰去波蘭學琴,到1966年傅雷棄世,十餘年間父子(母子)幾乎只能通過書信溝通。一方面,二老對兒子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很關心,在家務瑣事、接人待物、婚姻生活等方面時刻提點他(我收穫了兩份菜譜,還決定效仿傅式家庭記賬法)。

另一方面,還把他當成是知己,一同討論音樂、文學等藝術。老爺子真厲害,通英文法文(給兒子寫信用中文,給兒媳寫信用英文,給兒子老師寫信用法文)懂文學、音樂和美術(各項藝術都被他打通了,非但兒子説啥他都能指點一二,便是當時的`藝術家也常常來聽他意見。經常就是——你感興趣的這個問題,我剛翻譯過一本,未出版先抄錄給你。老爺子的業餘愛好是收藏,經常給兒子寄小古董。)

傅聰兼具天賦和努力,年少成名,卻能持提升藝術水平。這小子第一次離家出走,是因為和父親爭論貝多芬最優秀的作品究竟是哪一個。他們一家真是有意思!

好的文藝作品真是振奮人心,感觸太多了,先簡略概述。

傅雷家書讀後感15

暑假是閲讀的好時期,想想在涼爽的空調房裏,手中捧着一本·經典·,茶几上放着一杯飲料,自己則選擇最舒服的姿勢。這樣看書何止,是享受啊!這麼好的時光別浪費了,

這個假期我看了三本書,不過受益匪淺的還是《傅雷家書》

家書,現在已不復存在了吧,手機,電腦等早已取代了家書,即使你和你的家人遠隔千里,遠用手機互聯網就可以在身邊,但也正因為如此,家書就顯得特別珍貴。

一封封黃頁紙的家書最容易勾起人們的回憶,更能體會親人的情感。

杜甫不是曾説“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它是家人的定心劑,放心藥。它是遊子在外奮鬥的動力,更是支持他的堅強後盾,它甚至在人孤立無援是是那無形的力量。

有了那麼多的期待,細細頻度《傅雷家書》,特別給人心動的感覺。傅雷一位翻譯家,他認為兒子的道路跟他是那樣相似,所以他利用了自己年輕是積累的豐富閲歷,所接觸的人情世故一一交給了兒子,使他的人生道路更加通暢。

排除他的身份,他也是一位嚴厲,有時也感性的父親。不過他不避諱自己的情感,他與孩子之間不僅僅是父子,而是兄弟,所以那種架子是完全沒有的,在他寫給孩子的'書信中,除了他對兒子的祝福,對他的建議,還有他明白的寫出了自己對兒子的那種思念,顯得非常感性,這位父親給我帶來一種莫名的親切感。

等到幾年後在此翻開這本書時,應該會有不一樣的感觸吧,因為它常讀常新。

標籤: 讀後感 傅雷 家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hk/flxy/duhougan/ldglp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