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目送讀後感(15篇)

目送讀後感(15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目送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目送讀後感(15篇)

目送讀後感1

一片混沌之中,結束了最後一篇散文《魂歸》,我也魂歸了,復甦了意識,擦了擦朦朧的眼睛,站起來平復一下飽和的情緒,像吃了一份心靈大餐,撫着肚子,酣暢淋漓。

四面顯得格外的靜,我想每天的凌晨一點半應該都是這樣的吧,呼嚕與夢話齊飛,皎月與枱燈一色,情景交融,跟《目送》中的插圖一樣,每一幅都無比切合文章又別出韻味。

兒子的成長、離開,父親、母親的蒼老逝去,兄弟的攜手共行,朋友的牽掛,失落、無助等等,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都要面對的再平常不過的事,像一個人的心理活動,空靈、沉寂,從筆尖慢慢流出,真實的讓你除了共鳴還是共鳴。至於戰爭和貧困篇章的加入,則進一步增添了幾絲寒意,世界有時候就是這樣的殘酷,直接面對生命的死角反而更加充實我們的視野和人生。

七十三篇散文,款款兩三百頁,平和的語句,沒有華麗的辭藻,卻總是在不經意間道出人生的真諦,如晴空霹靂,劃破的不止長空,還有人的思想。文字魅力而憂傷,彷彿外界已與你無關,你只需要跟着文字的步履走,一字一句一篇,一字一句一篇,不需要意識,不用考慮時間!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我想沒有幾個人不會為這樣赤裸裸滾燙的文字顫動。人性最現實的一面,她選擇平白直述,也許唯有這樣的乾脆利落才會讓人明白些許,被秒殺過後才會覺悟和痛快!有人把《目送》和《背影》這一相似的場景比較,各成體系的文學之美,一比較就是褻瀆,用自己的經歷去體會這些再平凡不過的事,用心感受這樣的別離,才能明白,才能大悟。

我們家有三個孩子,我是最後一個被那兩個淳樸的農民送進大學的,聽爸媽聊天説,送大姐上大學回來時,大姐在校門口哭了,而二姐是嘻嘻哈哈的把爸送出學校,最後到我,我不知道該使勁的笑一笑還是動情的哭一哭,平靜的送他出了學校,上車的時候遞了兩塊零錢給他,皺着眉頭伴上一句:路上小心!皺着眉頭回了一句:注意身體,回去吧!像極了兩個肝膽相照夠哥們、講義氣的兄弟。然後600逐漸消失在視線中,他的背影在600裏面,連目送的機會也沒有。那時的我應該和他送我的情景一樣,知道人已經走遠了,可還駐留在路邊眺望,也不知道自己在等待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該思考點什麼,像是為了維護一個畫面,定格一個場景。

這樣的場景在爸目送奶奶的時候顯得更加的悲涼。奶奶都走了一年多了,爸又一次在墳前傷感的跪下,磕頭,點燃幾大頁的信紙,眼淚成了這個時候最好的伴奏,無聲的悼念,無聲的追憶中,奶奶會感受到的,我不知道信裏面寫的什麼,也不曾試問,但我知道,那應該是愛,不帶一點技巧的赤子之愛。

一次又一次的面對這樣的場景,我沒有有笑,亦沒有哭,久了會皺起眉頭勸爸,走了,走了。眼淚流不出來往往會更來得痛苦和傷心。有無數次的,我想像着對爸説:別那麼傷心,你欠奶奶的就算我頭上吧,反正早晚我會欠你很多的,像今天的你一樣!但我不能説,也不敢説。生命就是場輪迴,只是自己的角色在不斷變化罷了,平淡、從容、鎮靜地觀察着感受着周圍的人和事以及人和事的變遷更替,我想龍應台多多少少也是這樣想的,就差説出來罷了。

有一種愛,一句話,一個微笑或許就可以感知,有一種愛,散落得漫無邊際,人只能默默地讓自己確信它的存在,無從説起,卻無處不在,也許這就是愛,比張傑唱得實在。有一種隱忍是藴藏着一種力量的,有一種靜寂是驚天的告白,其實,全是愛。

目送讀後感2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你不必追。"——題記

深淺不一的綠色封面,素描簡畫的母子背影,清晰方正的黑色標題,言簡意賅的內容介紹,還有一個赫赫有名卻讓我感到無比親切的名字——龍應台,這些構成了我對《目送》一書的第一印象。

曾經零零碎碎地閲讀過龍應台的一些文章,卻沒有完整地看過她寫的書。這次,我認認真真地品讀完了《目送》一書,看到了許多不曾知曉的故事,感受到了許多不曾體會的情感。它教會了我如何對待情感,如何看待生死,如何面對這個無奇不有的世界。

《目送》一書是一本充滿生活氣息的散文集,其中的七十二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同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簡介上説,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

整本書,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除代序《你來看此花時》外,全書由三大部分組成:《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漫山遍野茶樹開花》。其中第一部分藴含着親情,友情,愛情等我們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卻不曾被端倪的感情,以及一些我們看似微不足道卻在作者筆下開出花來的動人故事。

第二部分,可以説是此書最核心也是作者傾注心血最多的部分。屬於這一部分的主人公,是作者的父親,一位歷經了人間滄桑的父親。這一部分的每一篇散文,無不記載着作者對父親的難忘的記憶。從父親患病到他病危,再到他的逝世,無不飽含着作者對父親生前的關愛和逝後的悲傷。每一篇散文,我感受到了作者些許的幽默,然而更多的是割心的傷痛和離別的無奈。尤其是《注視》一文,讓我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了外公逝世時的場景。我的媽媽又何嘗不是和龍應台一樣傷心卻無奈地注視着自己父親一動不動的軀體呢!我的外公又何嘗不是和龍應台的父親一樣經歷過文革時期的苦難呢!慶幸的是,外公沒有像龍爺爺那樣為了戰爭,為了避難離開他的故鄉,一刻也沒有過!他一生一世都守護着他的故土,從不曾離開!

第三部分,在我看來,似乎是一個稍顯多餘的插入內容。這一部分減少了對作者自身情感故事的描寫,增加了對映入作者眼簾的外部世界的描述。有關尋找杜鵑的經歷,有關記敍杜甫的文章,有關説時間的,有關談距離的,有關普通人的事蹟,有關孟買人的境遇……雖然這些內容彷彿與第一,二部分截然不同,沒有了對兒子的目送,沒有了對父親的注視,但是我們卻不妨可以理解為作者對社會,對事物,對他人的目送。目送時光的流逝,目送世事的變遷,目送不同國家不同人民的不同命運的變換。

當我看到作者龍應台的名字時感到親切,或許不僅僅是因為曾經讀過她的一些文章,我想,更是因為我們的祖籍都是湖南,我們都是身在異地的遊子!她對兒子的目送讓我想起了來上大學的時候爸爸媽媽對我的目送,她對父親的目送讓我想起了外公離開時媽媽對他的目送,而這些目送的目光中,都深深地烙着不捨與牽掛的痕跡。

湖南的山嶺很多,每到春天,滿山遍野的茶花爭相開放,最常見的是白色和紅色。外公最愛的是白山茶花,他説白色純淨漂亮。是啊,他的一生也正如白山茶一樣,平平淡淡,卻總在花開的時候散發着淡淡幽香。我想龍爺爺最愛的應該是紅山茶花吧,激情洋溢,嬌豔似火,就像當初那個十六歲遠走他鄉,為國爭光的熱血少年一樣!

合上厚厚的書本,閉上微熱的眼睛,打開記憶的匣子,我彷彿看到了家鄉滿山遍野的茶花,似乎聞到了撲鼻而來的清香……

目送讀後感3

《目送》是一本美麗,憂傷,深邃的書,裏面收錄了七十三篇散文,寫了日常生活中的平淡之事、常人之情。兒子的離、母親的老、父親的逝、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脆弱、失落,猶豫和放手,堅強和通達……這些在龍應台的筆下都用最樸素的方式綻放出了最動人的詩意。也像作者所言“整本書,也就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書中一共寫了六次“目送”,每次“目送”都是一次意味深長的離別。龍應台把這場離別安放在兒子揹着書包遠去的背影裏,安放在母親失憶後把“女兒”叫作“雨兒”的聲音裏,安放在父親安眠的那個雨天中響起的楚歌裏……而這些片段正是我們每個人情感共鳴的基石。那牽念的目光,連接着生命的起點和終點。生命在這一程又一程的目送裏,成長、成熟、衰老乃至死亡,由此產生的陣痛也讓我們和作者的心靈相近相通,因為這温馨的日常、感傷的離別和悲切的失去是龍應台的人生,同樣也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龍應台最終將對子女和父母的全部感情都凝結在“不必追”三個字上,這是最真實的無奈,也是最超然的領悟。

在《寂寞》一文中,龍應台説當她一個人寂坐時,常想到晚明張岱寫的《湖心亭看雪》,“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於是,龍應台感悟到“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間‘餘舟一芥’的無邊無際無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我想也許正是這種一個人的寂寞,使她開始了人生終極的思考,“面死而思”讓她對生命的寂寞和短暫抱有一種“向死而生”的積極。

《山路》裏有這樣一句話,“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在我看來,這就是她給我們上的一次“人生大課”。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人在天地之間終究是無所憑依的孤獨。你真能面對生老病死,就真的明白,在這世間,沒有什麼可以附着依託。”於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孤獨面對,素顏修行”,要懂得珍惜當下,尊重生命。

如何尊重生命呢?這是普世的關於人的價值和尊嚴的思考。作為一個知識分子,龍應台也有悲憫天下的情懷。在《目送》中的第二部分留下了那些關切世界的文字。在《跌倒》中,作者記述了一名十五歲的學生在學校的廁所裏,用一個塑料袋套在自己的頭上自殺的事。對此,她傷痛地寫道:“在我們整個成長的過程中,誰,教過我們怎麼去面對痛苦、挫折、失敗?”“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衝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麼跌得有尊嚴……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什麼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麼收拾?”這樣的文字怎能不讓我們心靈震顫,掩卷沉思?

除了關注“人”的生命,龍應台的目光也關照到了那被變成測雷器的小草“阿拉伯芥”;她寬容地讓浣熊一家在她的廚房裏嬉戲;她為“狼來了”拍手稱快……因為悲憫,她的文字中也就充滿了對生命的尊重。書中也收錄了她捕捉的各種風景和日常,這些照片不得不説也是她對人生的一種駐足凝視和對生命的關照尊重。

我為龍應台樸實細膩的文字而沉醉,我為龍應台“素養修行”的領悟而感慨,我為龍應台普世的人文關懷而感動。她的詩意的生命情懷,是廣博的,也是豐厚的。

當我們逐漸長大,離開父母去求學去工作的時候,我們當然能深刻地體會“不必追”的堅決和苦澀;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父母不再有力氣為我們遮風擋雨,最終要去應對困難的只能是自己。因為我們終究是在過自己的人生,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去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去闖。我們能做的只有珍惜當下,尊重生命,像史鐵生一樣“好好活”,像海倫·凱勒一樣勇敢堅強,像朱自清筆下的“春”一樣明媚燦爛。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愛自己身邊的花鳥魚蟲,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愛生命中的每一天。

目送讀後感4

夜未央,流星落,即使左岸目送之印再過深刻,也抵不過右岸回望時光的淡然清歌,回望,未湮…——題記

絢麗的黃昏漸漸褪去,繁華的夜色闌珊過往,耳畔,《月光曲》漾出層層光暈,輕輕地,我合上了這本封面猶如綠色水墨肆意潑墨的水彩畫的書,憶你,門廊斜風細雨空濛,墨香氤氲聲如許,衣帶生風,濺濕一腔心情,留下一份沉重。回望,未湮……

《目送》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

龍應台説這是獻給自己父親、母親和兄弟們的書。有評論者認為,這本書不僅是為作者的同代人寫的,同時也是寫給上一代和更年輕的下一代的。在書中,展翅高飛的孩子、即將離去的母親和站立在小路這一端目送他們的作者——三代人的情感一樣豐沛,只是各自表達的方式不同。龍應台以她流暢的筆法寫出了三代人的心情,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如未湮回望之光撫亮心靈,讓每一代讀者都從中有所感悟:再多的遺憾不捨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着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與未湮之回望相遇。

在《目送》中,龍應台明顯地將筆觸伸向了“人”的內心世界,用散文的方式,述説着生命中的悲歡離合。她娓娓述説,述説着親情的血濃於水,也述説着親情離去的無奈與錐心疼痛,但更多的是告訴人們親人的重要與親情的珍貴,“作為父母的子女,作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轉換——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長,最後一次的目送卻永別。” 這或許就是龍應台想要告訴給我們的生活與生命的本真。這些温情的語言,如一劑醒腦益智的良藥,使我們深陷塵世羈絆的心靈,一次次得到解脱和自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當我看到這句話時,心猛地一震,繼而湧出一抹莫名的傷感——華安的一舉一動,牽動着媽媽的心,只可惜,他沒有再像小時般不斷回頭,而是,選擇將背影送給媽媽。因為,他已經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了,他早已淡忘那個依賴母親的小華安了,他不再是那個用怯怯的眼光看周圍的那個小孩子了。他沒有看到,媽媽的眼神一直隨着他的行進而移動;他沒有注意到,媽媽的眼神一點點的燃起希望然後又一點點的暗淡下來。他用自己的時間,無形的抵抗了母親的靠近。

窗外,微風起,雨絲紛紛,風吟故里,幾度風雨暮,一曲笙蕭隨雲飛,穿越浮世煙囂,念温婉淺笑安然。

記得,週日返校,母親在身後的千叮萬囑,“在學校記得多喝水。”“有事打電話”“考試認真考。”……而我,總是不耐煩的擺擺手,徑直走向學校,殊不知,身後是母親之濃濃親情凝成的目送,我,將回望,湮至朦朧。終於,又是一次徑直走向學校,我不經意間一回望,便是母親的温婉淺笑,安然濺起點點温馨,温暖心頭,暖之餘温久久不散。

星宿如許笑蒼茫,淚成行,咬噬星點憂鬱晶瑩淚,訴説心扉,風影傳音,温婉淺笑間,才明曉,回望後,風景如此之美。

趁一切都還來得及,彼此還能擁有彼此,把時間調慢再調慢,陪彼此一起,將風景看透,細水長流,回望,未湮……

捻一抹未湮回望心香,靜坐流年之上,笑看紅塵過往。回首凝望,那逝去的時光,總會在你心底最柔軟的地方,或明媚,或黯然,留下了一行行或深或淺的痕跡,上演着一幕幕蕩氣迴腸。

龍應台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不必追!生命的腳步是無法追逐的,但是,也不能忘記回望,不能放縱回望漸湮漸深,直至朦朧,忘卻……

《月光曲》,依回漾,回望的花開,開到茶蘼,一瞬的煙花,宛如繁華過後的一場夢境,回望,未湮……

目送讀後感5

早就接觸過龍應台的書籍,正值放暑假空閒之餘又開始戀上這位女作家的著作《目送》,看書中內容讓人不願釋手,裏面文字像涓涓溪流般,靜靜的流淌。無過多華麗的辭藻卻能深入讀者的心靈,平實卻有着深深的內涵。尤其是當她寫到母親時小箱裏的東西交給她的時候,我倍覺傷感,另外,她與兒子之間的那種所謂的“鴻溝”,似乎不可逾越。其實,目送是一種信念,父母對子女的目送,那裏有多少期待,子女父母的目送,那裏又有多少的不捨,但這世間的悲歡離合就是這樣,因為生命在一呼一吸之間,讓每位讀者用心去感受。

請在每一朵曇花之前駐足,為那芳香闇誦,依依遠去的夜晚宙步;他們説生命就是周而復始,可是曇花不是,流水不是,少年在每一分鐘的綻放與流動中,也從未不是。著名的詩人席慕容寫着這樣一首詩,讓人身上品味着。

席慕容的詩告訴我們永恆只能在一剎那間收藏,生活本來就在剎那間,我們有些時候,往往忽略了生命本身,沒有尋找到生命的本真。然而一直處於迷惑中的我們,始終找不到滿意的答案。正像一位哲人所説的:“一切真理,通常都是很簡單的。”生命的本身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複雜,那麼深奧,那麼令人無法釋懷。事實上我們的呼吸就是我們的生命。我們浩瀚的生命旅程就依陽在這簡單的一呼一吸之間,讓大家學會珍惜。於是,目送親人,目送朋友,甚至目送自己也就顯得不是格外傷感。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青年在森林裏不停的奔跑,他後面有一羣餓狼在不停的追他,這個青年看到前面有一口井,這個青年跑到古井的前面,探夫往下一看,古井的底部全是毒蛇,古井的中間有一根古藤。這個青年當時不顧一切跳進古井中,用手抓住古藤,這時青年發現,古藤的根部有一羣老鼠在不停地啃着根,而藤尖又有一個蜜蜂窩,那一滴滴的蜂蜜滴在藤尖,一羣羣螞蟻正在覓食那一滴滴蜂蜜。這個故事雖然簡單,其實寓意很深刻,人的生命就是一呼一吸,這是宇宙間最神奇的,它時刻伴隨我們,卻最容易被忽略。因此,很多時候,真理即便離我們很近,卻同樣需要我們去探究、去尋找。

我們有的時候揹負了太多的凌亂與不捨,心繫了太多的不願意與身不由己,這樣一來生命就太厚重了,我其實很推崇星光式生活,能發光的時候要開心的揮灑能量,暗淡的時候要尋找下一個光源,千萬不能放棄,因為晝夜是分的清清楚楚的!這個世界自有公道在!對與錯在你活着的時候是不能定論的,因為每個人都有故事,每個人都是有故事的人。經歷不同,自然評判的標準也就不一樣。故事裏的事説是就是,説不是也不是。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是十全十美的,在深夜的時候想發會兒呆,也許時代在發展吧,每當聽一些人談起自己青春的那場回憶的時候,我總會想起那些天真的笑,那些不顧一切的頂撞,那些傻傻的真誠……其實,再回望那些渡口,我們並沒有進入那場回憶的中心,而是在那岸邊給失意者炫耀,炫耀那些可笑的,所謂的光榮。其實,懵懂並不是我們的錯,也不是生活的錯,所以不必緬懷,夢醒了就過去了,如果停留,那就會越走越遠,有人總是喜歡把青春比作箭,永不會回頭,而我想説:時間請不要傷害爸爸,不要傷害媽媽,不要傷害那些難忘的陌生人,不要傷害好友的純真!

有時候,我們擁有的世界與我們心裏渴望的世界差異太大,於是,我們不得不低頭,去討好當下的時尚與潮流,其實,我現在明白你們的苦楚,你們在這新鮮的潮流裏被人指責,失去的永遠比得到的多,因為潮流只是流,不能經,不能典,所謂的經典那是深入人心的。是一片純淨,沒有什麼特別,但是總有一些特別,那就是他在人們心裏,人們不管在哪,心都能醉!

看日出日落霞光滿天,望雲捲雲舒氣象萬千。生命是有深度的,生命的真諦就是一呼一吸之間。這樣的道理雖然簡單甚至看似無用,但是,在這一呼一吸之間,我們是否真的去領悟生活了,是否真心去欣賞這世間的萬物了。要用心去感受,去學會行走着,珍惜着,且行且珍惜。因為珍惜是一種美好!

目送讀後感6

媽媽是採取了“時間機器”在這裏卻找不到旅客的返程。

——題記

第一次讀《目送》,是在國中時的語文卷子上,似乎可以給我自己留下的印象管理只是為了那句“所謂父女母子進行一場,只不過發展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他們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當時只不過是一個略有增加一些沒有傷感,卻從未實現真正的去想過它的含義。

後來,我讀“目送”,那就有點情緒,但也有點傷感。

翻開那本書,我第一眼能夠看到的是扉頁“獻給我的父親、母親和其他兄弟們”,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人生社會百態,盡在掌握其中吧。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當我們還小的時候,我們總是跟在她後面,害怕被她甩在後面,我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媽媽的手開始變得倔強,拼命地想逃避,想長大。漸漸地,我們都長大了,不想讓媽媽走在她的前面,時不時地回頭看看,媽媽也不在後面,好像在看着一樣的安逸。後來,我們大步向前,有時忘記了回頭看,彷彿我的命運就是這樣跟着媽媽的身影,我漸漸長大了身影,還告訴她,不要再追了。

很多人在離開之後都會繼續旅行。

家,是什麼。家是小時候我們放學心心念唸的地方,那裏發展有着這些數不盡的零食、玩具、和歡笑;家是十幾歲孩子年齡時想着通過外面的世界會更加具有美好,然後他們渴望自己遠離的地方;家也是你長大後真正開始留戀的地方,因為你知道,無論你在外面工作經歷了什麼,那裏學習總是一個有着任何一桌熱氣騰騰的飯在等着你回來,還有就是那一顆顆渴望你歸來的心。

“天還沒亮就起牀做早餐,把熱的豆漿放在桌上,一定要看他喝了才安心。 如果下雨,青少年就不會帶雨傘,因為雨傘損壞了形象,所以你幾乎懇求他帶雨傘。 孩子在哪裏,家在哪裏”父母眼中的家是我們,但我們慢慢長大,遠離這個家,在父母的身後一次又一次,他們渴望你回頭,只有一隻眼睛,才能安心。

家,也會變質。我們中國一路發展成長,一路可以得到,也一路失去着。家裏自己的人會一個個走掉,會走的很遠很久,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需要我們國家會想念過去,似乎人們生活中充滿了回憶,卻又不得不轉過頭來獨自一人公司繼續努力前行。成長環境亦是如此。

牽掛你的人會慷慨行為給予你的時光和思想情感。

”她穿着黑色的白領衣服,像箇中學女生”每當我讀到這句話,我總是感到一種失落。“我是你的雨兒啊” ,媽媽的記憶越來越差,不知道反覆了多少次雨兒,媽媽還是一眨眼就忘了。即使記憶不那麼清晰,她還是心裏想念她的幼兒,女兒是她最想念的人。

有人説<守望>這本書太散了,裏面有73篇隨筆,但我覺得這73篇隨筆是不可或缺的,它們是散入生活的,分不開其中的任何一篇。 我記得那個在孟買的鐵軌旁做風箏的人的善良,金門上到處都是地雷,可憐的孩子們從來沒有見過球。 這些文章都是龍應台用細膩的筆觸為我們描繪的一幅畫啊!

我忽的想起楊絳先生的一本書,《我們仨》,那是一個一本自己充滿愛的書,楊絳和龍應台作者筆下的愛略有了解不同,前者寫的是一家都是三口的點滴,而後者是描述着生活環境中平平淡淡的工作事例,有親情有愛情,還有就是友情。我以為學生他們的情感是一樣的,可仔細品讀後才發覺,楊絳寫的是過去和懷念,而龍應台經歷所寫的是現在與珍惜。

時光這台大機器進行不停地運轉,我們卻無法讓它倒轉或停止,所以需要我們國家只能自己做的是活在中國當下,珍惜好眼前的事物,珍惜對你好世界的人。

目送讀後感7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這個暑假我看了著名作家龍應台編著的散文集《目送》。它記錄了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老去,兒子的單飛成長,朋友親人的漸漸散去,兄弟姐妹們的各自生活。詮釋了作者對生活的態度,也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們生活中的所忽略卻又珍貴的點滴。似乎它在某一瞬間撥動了我心中的琴絃。一個14歲女孩對父母的感謝,令我深思……

原來,父母正在老去……

每次母親、父親用温柔的目光望着我遠去的背影,我可能不以為然。但他們用最深沉的目送真摯地傳達一份對漸行漸遠的那個人的愛,是滾燙的淚,熾熱的愛。《目送》通過時間的描寫順序,記錄了華安從小到大的過程,作者一次又一次地目送,一次又一次去愛。然而,從粘着母親,從熙攘的人羣中迫切地去尋找媽媽蹤影的小華安,似乎隨着華安的逝去,而變得孤傲,“他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我們知道,他變了。“我一直在等待,等待他消失前點的那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這個羽翼還未豐滿的懵懂少年,厭倦了母親温暖的懷抱,而去想飛出緊鎖的鳥籠,他的內心世界,也許那樣波濤深邃,但是年邁的媽媽,已進不了他的內心世界。

驀然發現,在後面緊跟着的爸爸媽媽,也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去上學,爸爸媽媽在後面用同樣的熱忱與熱情一直目送着我走上四樓的教室,還時不時念叨着:“放學早點回家!在學校學習要認真······”總是那麼幾句話,早已煩透了的你,一聲不吭。而在身後的他們,聲音不知不覺在歲月的蹉跎中逐漸滄桑了,而你,可能從未認真察覺吧。那次登上大舞台表演鋼琴的我,總會知道,後面有無數的信心與支持,給我太多太多的鼓勵。可能無知的當年的自己,無力察覺。一直目送你走上舞台,為你喝彩的他們,請你善待······

作者慢慢地,慢慢地意識到,她的落寞,與另一個背影有關。

課文中曾這樣提到:“女兒,爸爸覺得對不起你,這種車子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子。”父親的自責,似乎像一把鋒利的刀紮在她的心上,有種隱隱約約的痛,淡淡的辛酸。但,這融入了一個父親對女兒的愛,是悔恨,也略帶歉意。像苦味巧克力,濃稠的味道糊在心頭。甚至比天高,比海闊。但目送父親高大且強壯的背影,慢慢地矮小了。變得更加幼稚了——————“有一次,發現排泄物淋滿了的褲腿,但你能做的,是蹲下來用自己的手帕幫他擦拭”。可他對你的愛仍在沸騰,在輪椅上風燭殘年的老人,他也許累了,只能等待時光的安排,不能再目送“我”——————消失在他的視線。而他這個樣子所渴望的,是你對他深遠的再次目送。只是意味着,誰和誰的緣分在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在這一頭,目送着他,直到消失在你的視線,而回答卻是:不必追。

我深刻地明白了,父親和子女之間所藴含的關係,其實有那麼複雜,也那麼簡單。我們不應該總是嫌棄父母的囉嗦?而是儘可能地去了解他們對我們的心。而父母對於我們,也不應該總是一路相伴,應該努力大膽地放手一搏,讓雛鷹嘗試飛翔在藍天的感覺,畢竟,要讓我們獨自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才會讓我們有所成長,有所啟發,有所感悟。因為——————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曲折的山路只能自己走,不管路途遙遠,道路泥濘,都要勇敢地向前邁出。到達終點時,你會為自己的勇敢而驕傲!

或許這本書,在訴説着自己酸甜苦辣的人生,而我們,要用心體驗······

目送讀後感8

"是最後的時刻了嗎?是要分手的時刻了嗎?"讀到這樣的話,大概也已經猜到了結局,目送生命的離去雖然殘酷,可我還是繼續往下讀。從拿起這本《目送》就在扉頁裏讀到了"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只是在讀這段序言時,從來不曾想過當最後的時刻來臨,竟會是這般疼痛。

龍應台的《目送》講述的是她與父母、子女之間的生活,她認為這本書承載的是個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和"舍".整本書都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目送生命的離去,就是在體驗着那最不可言喻的"傷逝"與"不捨".

在《目送》裏,你將會讀到許多的温暖,也會得到許多的啟示,龍應台照顧逐漸痴呆的母親、送別最敬愛的父親、默默地看着成長的孩子留下一個"不用追"的背影,真真切切地告訴我們"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儘管如此,儘管我們都明白有些路我們需要自己一個人走,可讀完《目送》你終將明白一個人繼續走下去的勇氣來源於我們不斷付出的愛,沒有真真切切的愛,沒有心裏沉甸甸的牽掛,當我們孑然一身時,心裏不會有任何的力量支撐我們一個人走完剩下的人生之路。

許多的路,只有自己走過才能明白它的意義。

龍應台看着孩子遠去的背影,心裏有莫名的落寞。而這樣的落寞卻與自己父母有關係,年輕的時候不明白父母對自己"過分"的呵護,而當自己為人母時,卻無意識地重複着父母的做法對自己的孩子呵護備至,當孩子拒絕她預備好的傘,她才恍然想起年輕時的自己。張愛玲曾説"人生有非走不可的彎路",在孩子、父母的角色轉換中,我們終會明白這條路你只能自己往下走,沒有走到那個路口,你是不會明白其中的深意的。愛,就在這行走的過程中慢慢沉澱,心裏沉澱下來的愛承載着我們一生最值得懷念的珍貴片刻,而這回憶是支撐我們獨自走下去的力量。

有些問題,只有自己經歷過才能尋找到它的答案。

人的一生,從呱呱墜地的娃娃,在父母親的關愛中慢慢成長,再踏上父母親走過的路,成為父母深愛自己的孩子;然後看着孩子長大走上自己曾經走過的路;父母卻逐漸老去,最終和我們告別。生命就是這樣傳承下來的嗎?面對生死,我們是何等茫然何等疑惑。可它還是來了,還是不顧我們的不捨、我們的苦痛,來了。生與死,不過一字之差,卻咫尺天涯,你甚至不明白怎麼就消失了呢?總該有個交代,總該留下一點痕跡啊?或許這答案,永生永世都找尋不到,有些路,只能自己一個去走,哪怕是如此深愛我們的父母,在生死大課上,他們也沒法告訴我們他們會去哪裏,而我們儘管也深愛着自己的孩子,卻一樣無法告知孩子我們最後的歸宿。我們曾經在父母的陪伴中度過了幸福的時光,然後自己成為父母,對孩子傾注了全部的愛,最後才發現我們只能目送父母、孩子遠去的背影,留下自己一人獨自去尋找生命歸宿的答案。

目送,是目送孩子成長的背影,是目送父母老去的身影,更是目送生命離去的過程,只目送而不拼命追隨,看似無奈,實質卻是我們對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和"舍"的體驗,對自然生命的尊重與順從。在無言的目送中,當所目送的人遠去,我們內心雖痛苦不捨,可我們還是選擇轉身,帶着我們的愛與回憶,獨自一人繼續人生的路程,留下我們踽踽獨行的背影,是不是同樣也會有人為我們目送?

目送讀後感9

國中時,課文裏就有朱自清的《背影》這篇文章,起初,是懷着那份對課文的任務式心態去讀,更多的,也只是對於那些生僻詞而咬文嚼字地費心註釋,讀了一遍又一遍,不過是味同嚼蠟。可是,隨着年齡的一點點增長,生活閲歷的不斷豐富,漸漸地,我似乎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朱自清與他父親當時的影子,竟與如今我和父母之間的每一次離別都何其相似。於是,我漸漸喜歡上了這種無言的背影,無聲的愛。

幸運的是,我遇到了龍應台老師的文字。在她的筆下,我感受到的,是類似《背影》散文似的柔情,卻又不僅僅是一份親情的温暖可以簡單概括的。她的文字如黑暗中的一道光,照亮了我整片天空,讓我的青春因有了親情的陪伴而不再叛逆,不再迷茫。

看過龍應台文章的人大概都瞭解,她的文字風格大多是寫她遇到的人或事,取其温暖可愛處寫,黑暗和陰霾與她的文字是隔絕的。你能夠透過她的文字,看到生活是平穩而美好的,感情是舒緩而沉靜的,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歲月靜好,現世安穩”。而今天,我要談的,便是包含了七十三篇散文,被稱為“二十一世紀的《背影》”的跨三代共讀的人生之書——《目送》。

龍應台於《目送》這本書裏,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與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她的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正如書的封面所言:“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

很喜歡書中的那篇名為“你來看此花時”的代序,她説,要想真正地注視,必須一個人走路。因為只有一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很巧,我也喜歡走路。每當讀書累了,亦或是閒暇之餘,與其窩在宿舍睡覺打遊戲,我更喜歡的是,出門走路。值得歎息的是,那時的我,當遇到迎面走來三三兩兩的人在嬉笑聊天的情景時,總有些孤獨的`情愫湧上心頭。

那時的我啊,大概是沒有明白,兩個人的旅行,一半的心在那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風景啊。兩個人,未必比一個人不寂寞。為看風景而進行的走路,還是一個人更好,不是嗎?

人生不過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旅行,旅途中,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與風景。從前,車,馬,郵件都很慢,在慢下來的時光裏,我們用心去感受每一份美麗,驚喜於每一份來自大自然的饋贈。可轉眼現如今,社會滿是喧囂浮躁之氣,在利益的誘因下,人們找到了一種記錄美的快捷方式——相機。

不可否認,相機的確很便利,它可以將大自然中那一剎那的美麗定格在一張張照片裏,供日後慢慢欣賞。可又如何知道,這樣的美,卻是失了靈魂的,這些塵封在記憶裏的,終究會隨着時間消散。因為啊,真正能看懂這世界的,不是那機器,而是你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悄悄地,放下手中的相機,它不過,是心的註解,眼的旁白罷了。

《目送》這本書裏,最經典的那段話莫過於: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着兒子華安的離開,身為最愛他的母親,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目送着父親的離開,在距離爐門不過五米的地方,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每一次看似深情的目送背後,卻是無法割捨的親情與悵然若失般的留戀。

這本書裏,作者的主題是生離死別。於是,在人生的大命題之下,龍應台的文字是傷感的,但這份傷感也渲染着温情的基調,並不是冷漠而生硬的。縱然以強硬的姿態插入人類的生命,她的描寫也是温和的。生命的大悲涼,因她的文字,而染上了一層暖色。

目送讀後感10

這是一個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慢慢地變成了別人眼裏的背影。

翻開《目送》,一本記錄龍應台生活點滴的散文。她用優美的文字記錄了自己作為一個母親在對待日益成長的孩子時所遭遇的種種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記錄了自己作為一個女兒在面對日益蒼老的父母時耐心温柔的守候;記錄了自己作為一個敏感細膩的女子在面朝大海、耳聞杜鵑時感受到的傷感和彷徨。她用最細膩柔軟的筆觸,寫盡了幽微處動人心絃的種種感悟。讀起來,連呼吸也充滿了與之共鳴的渴望。

她,擁有着不凡的驕傲和鋭氣,然而在洶湧的母愛面前,也心甘情願地作出了讓步。在浮華的萬千世界中,她常常這樣反思:“會不會你贏得了全世界,但你卻失去了你的孩子?”因此,她辭去了文化局局長的官職,拋開了博士高官的耀眼光環,重歸學者作家清新淡雅的樸素生活。素雅如她,淡然如她,她明白在虛浮和掌聲過後,在繁華落盡之時,留下的也許只是一份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她用淳淳的真情,讓孩子感受到温暖細膩的母愛;她的優雅知性,也使孩子擁有了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理應得到的尊重和自由。

也許是隨着歲月的增長,人的心也變得容易憂傷罷,曾經視若無睹的東西,不知不覺間也在心裏烙下了深深的印跡。我們開始在乎起父母越來越多的皺紋,也開始擔憂起孩子越走越遠的腳步。所以,書中的一字一句彷彿踩在我們最柔軟的心房上,讓人流下暖暖的淚來。

人生是一趟旅程,每分每秒,我們的旅伴都可能在前方的轉角消失。有的人懂得珍惜,能與親愛的人相伴走完整個旅程;然而,有的人只顧着留意峭壁上那叢豔麗的花,等突然驚覺四下闃然無聲時,卻早已“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了。

目送的讀後感3

世上最令人覺得悲哀的事,若要排個名次,那麼送別肯定能位居前三名。無論是送親人還是送朋友;送得遠還是送得近;暫時送走還是永遠再見,多少都是令人悲哀、歎息甚至掉淚的。我們送走一個人後,回來的可能是希望、可能是失望;可能是成功、也可能是失敗;可能是任何東西,也可能什麼都沒回來。

我也經歷過送別。送別我的爺爺、太爺爺(他們再也沒有回來),送別我的幼兒園、國小(我還可以進去,但再也不能回去了)。我也被送別過:上學、出門(幾乎天天都在進行)。反正,不論是送別還是被送,滋味都不好受。

記得我第一天來到這兒時,揹着書包、提着大包小包邁進校門的那一刻,心中突然充滿了複雜的情緒,有害怕、有嚮往、有不捨。但我沒有回頭,也強忍住沒去想像站在門口的媽媽此刻是什麼心情,我不敢。在長一百多米的大道上,我獨自一個人匆匆走着,沉重的包裹使我停下好幾次,但我一直沒回頭,是的,我至今也不敢。夜,靜悄悄的,只聽見我的腳步聲,平坦的磚路上只見由兩側昏黃的路燈照出的投影,隨着我的步伐慢慢地移動、拉長、消失……

每週,這樣的一幕都會上演,我還是忍不住想到:為什麼以往媽媽天天送我去上學、上課,我也常常送她上班、出差,從來沒有這麼強烈的不捨和難過的感覺呢?她想必也很不捨吧,看着那個以前天天被自己牽着、護着的人兒的背景越來越小,越來越遠,最後消失在拐彎處,心裏怎麼踏實的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想,只要是經歷過目送或被目送的人,心裏都有底——現在我們能感知到這種情緒。送別會令我們難過,但這是成熟的路上必須邁過去的一道坎兒——放下。

其實,目送別人漸行漸遠,就是一種放下。他會用默默的背影告訴你“不必追”。無論是誰都會有不捨的時候,但是放下一個人,讓他走,自己只是目送他離去,也必須學會。只要我們領悟了目送的真諦,就會發現:送別,真的很美。

目送讀後感11

“他説,那指的是生命,生命不論如何輝煌躍動,都只是大地之氣而已。”——題記

該是黃昏了吧?輕輕將手搭在書頁上,抬頭看見他的側顏,看着他青絲中的白髮,然後簌簌地落下淚來。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深刻地記得這段文字,我記得它的作者是一個集女兒,妻子,母親三重身份為一體的女人——龍應台,記得這是出自她的散文集——《目送》。

目送,何為目送?我不願將它看作詞典中呆板規矩的“以目光相送”。或許,這樣的動作不僅是不捨的情思,更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進,經歷了這些,她是否會感到無奈,是否會感到悲涼?

七十三篇散文隨筆,七十三個不同情景,從心中的無奈轉為人生的深沉。她曾依靠的母親像孩子一樣茫然,她曾擁抱的孩子卻像玫瑰一樣帶刺。正像作者在書中説的那樣:“人生本來就是旅程,夫妻,父子,父女一場,情再深,義再厚,也是電光火石,青草葉上的一點露水,只是,在我們心中,有萬般不捨”從懵懂無知的童年,到頑皮淘氣的少年,再到意氣風發的青年,最後到孤單沉默的老年。人生,至多不過幾十年光陰,可時間實在是太過於無情,奪走了那段時光,也奪走了那個無比温暖的家。

家,何為家?是放在桌上的早餐?是塞在書包裏的外套?還是,無比憐愛的責罵?這個家給了我們最美好的記憶,我們曾經最留戀的地方,最後卻散得只剩一個空殼,那幾個追逐打鬧的少年一個一個走遠,留下一兩個體態越來越孱弱,神志越來越不清的人,曾經温馨的地方也可以變的荒涼,只剩下壓迫性的寂寞與寒冷。原來我們所留戀的家“不是任何一個有郵差遞區號,郵差找得到的家”,而是一段時光,一段上了車就無法返程的時光。

書中的安德烈一再將背影留給母親,倔強而沉默,而我們呢?十幾歲的年華,是否都經歷過安德烈的叛逆?是否都曾厭惡過母親執意送過的傘?是否,都對他們的老去視而不見?“可是,‘老’的意思,就是失去了人的注視,任何人的注視?”母親可以在身後默默打點好一切,可當你成為父母時,才會猛然發現,眼中萬能的母親曾經也不過是個嬌氣的小姐而已。他們以一份簡單的愛支撐起整個家,我們卻一未地揮灑。十字開頭的年齡可以在一味的順從中漠不關心,等光陰逝去後越是美好的回憶越是令人老淚縱橫。

或許是發覺了吧,近年來關愛老人的廣告不在少數,可多少中年人以拼搏為藉口而逃避親情,這“是一種被物質撐地過飽後的漠然?還是把一切都看得理所當然的無聊?”不知你是否徹徹底底地想過,拼搏只是為了“幸福”二字,或許等真的拼搏成功時,曾經擁有的幸福早已消失殆盡。本質,終究是不可改變,而又有着一定期限的東西。

我們或許會對一切不管不顧,追求自己所謂的“青春”,最終離開他們“遠走高飛”,但身後的人兒明明是不願放手,雙目含淚,卻又只能是無可奈何,一遍一遍回憶朦朧卻又深刻的回憶,苦澀而甜蜜。我曾也是那個執迷不悟的“熱血少年”,從不在意身後緊緊追隨的目光,卻又只是在記住那個蒼老的背影后,才追悔莫及。

這本書與其説是龍應台女士對自身生活的回顧與反省,倒不如説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最細小,而又最不可或缺的事物。

生命,不過是一次輪迴,經歷的,未經歷的,終究會遇見,十字開頭的年紀未必能悟出些什麼,只是謹記,莫將親情肆意揮霍,莫將背影留給親情。

目送讀後感12

初識這本書是在網上淘的,拿到這本書,心裏狂喜,因為我喜歡新書,喜歡新書所散發的那種氣息。封面的顏色給人一種視覺衝擊,我喜歡的很,那是綠色和綠色的交融和搭配,在這裏非常讚賞封面設計師,他給了讀者一個良好的的綠色的心情。

我為什麼要説這些呢,讀目送,我不僅僅是在讀龍應台的文字,而是沉浸在一個讀書的過程,我要從整體到局部,從外在到內在,從心情到心靈,逐一的去感受。我喜歡把書當成人,當成一個朋友去談心。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你也許會感覺它第一次給現世浮躁的你帶來不同的心情。

文章結構分為六十八篇散文,三部分。“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滿山遍野茶樹開花”。分別寫了父親的逝去、母親的年邁、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同行,寫失敗和脆弱、失意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茫然的虛無。

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目送》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哀傷,美麗。最犀利的筆也有最難以言盡的時候,在《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後龍應台再推出的最強新作《目送》。

書的前言這樣寫道:此書,獻給我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們。“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讀到這裏我的心裏一顫,龍應台對親情,朋友的愛是沒有修飾的,沒有華麗的詞藻;是那麼的直抒情懷,是那麼的情感真實,她給了我們一個簡單的開始,一個真摯的開始。我想大部分的讀者都會被這句話打動,那是因為它深深觸動了我們心底的那根親情的弦,然後引發出錚錚的轟鳴聲,經久不息。

文中的許多文字都能讓人想起朱自清那篇膾炙人口的《背影》。不同的是,《背影》講述的是父子兩代人的情感,而《目送》牽繫三代:不僅往上看,也往下看,看到兒子們的青春,回憶自己的少年時光;看爹孃的年老,自己也將邁入的老年。這是龍應台的三代情懷。

對於她而言,這本書寫了人生的一個階段:寫父親時,父親已經逝去;寫母親時,也即將目送母親離開;寫與孩子的瑣事關係時,看到的是他們永遠用背影對着自己。人生走到這樣的年齡階段,是四顧蒼茫,失落無望,唯有目送。

想想二十多年前讀龍應台《野火集》長大的那一代人,現在也都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對他們而言,從牽着孩子幼小的手,情意綿綿的親情,到青春後期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的背影;從陪着年老的母親如同帶着幼小的孩子一般,想到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目送》處處是感同身受的親情滋味。

讀完後,我發現自己的年齡與心智是那麼的不協調。現在在學校住宿,幾個月都在學校,很少回家了。每次節假日回校,我不曉得母親在我背後是否流過淚,但我明白她在我的背後永遠默默地愛我。在學校裏我從來都不會主動打電話給她,只是放假了,給她報個信我要回家了。

話語不多,媽媽在家裏一定很急切的等待着她的女兒的電話吧,每一天。看完這本書後,想到母親看到背影,只是目送背影的心情,越發覺得自己不懂事了。

人生,可不就是一個目送的過程。父母目送子女走向教室,走向離境的通道,走向成長的未來,走得離自己越來越遠。孩子目送長輩走向街道的的拐角,走向久別的故鄉,走向生命的盡頭。兄弟間的目送,愛人間的目送……我目送着別人,同時也被別人目送。

親情,就像一種特別的酵母,把生命中的温暖漸漸詩意化開來。於是,我就在她的文字中,讀到了感動和慈悲,擁有慈悲心懷,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目送讀後感13

隨着氣温驟降,雙節臨近,我又翻開了龍應台大師筆下的《目送》,不一樣的情景,不一樣的時光深邃,醖釀着不一樣的情愫,而今,我最終也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遊子,一種濃濃的異鄉他客人的“鄉情”在“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字裏行間沉沉睡去,久久不願醒來。

記得上一次讀龍應台的《目送》還是兩年前,那時我還只是一個兒女,而今我已是一個母親,兩種截然不同的心境在心底油然而生;那時每逢春節過後離別,父親和家人總會千叮萬囑,總要送到車站或者機場的安檢口,我們只顧着自己遠行的方向,偌大的車站,人來人往,我們時長會忽略那個漸漸消失在人海的身影,故鄉的路越來越遠,但那份思念一定是越來越來濃,牽掛也一定是越來越長。

現在每天看自己的寶貝一顰一笑,從呱呱墜地到咿呀學語,再到蹣跚學步,像極了那個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地方的步履蹣跚的身影,但在這一點上,我不如自己的寶貝做的好,因為寶寶每次只要一看見媽媽出門上班,就會盯着門口伸手,哭鬧挽留,或者是爬到門口目送我離開;而我常常給父親電話,“只要你好好照顧自己就好了”。在忙碌中常常會忽略那份沒有被表達出來的牽腸掛肚的思念。深深的憶起龍應台在目送中最深的感慨:“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就是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項目部剛燒烤完的炊煙還在半空縹緲,後面公園那邊的高樓上的燈火,就像許多眼睛在眺望園內一片鎮靜的,夜色包圍了全城,昏黃的路燈,無力地照着沉寂的項目部,我送愛人到地鐵站去趕最後一趟地鐵,幾句寒暄過後,他不得不離開,我默默的站在地鐵站,看着那個高大的身影漸行漸遠直到消失在電梯鏡頭,這個場景在以往的生活中上映過無數次,在校門口、公交站、火車站、機場,或許在某一條曲徑通幽處的盡頭,但每一次的心緒波瀾都不盡相同,或許你在那些個場景目送我離開時的心境也是複雜卻不驚的吧。

夜色開始加濃,舉目向前,隨眼可見那寥寥無幾的幾個匆匆忙忙的身影在斑馬線上穿行,再抬頭望着這城市裏被燈光渲染得五顏六色的天幕,沒有星星,也沒有明月,比起這絢麗華貴的天幕,我還是留戀那個小縣城裏帆布一般質樸的天空,純淨無暇,雖然沒有華貴的顏色,卻有着最可愛的星星,最純淨的明月,還有那個最牽掛的人。苦澀的思念從平靜的心底奮勇而出,漫過心頭,浸濕眼角。淚眼朦朧中,浮現出青石小路盡頭處的那個期盼的身影,在我們離別時,默默的跟在身後,不語,靜靜地把我們的成長映入眼簾,把他們的喜悦和欣慰不露聲色地埋藏在心底。隔着時空,我彷彿聽見了書中那位母親深情的呼喚。

時光是一隻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間就物走星移。但有的時候真的是這樣,有的淚,只能一個人流;有的委屈,只能一個人説;有的痛苦,只能一個人承擔;有的事只能一個人做;有的關,只能一個人過。而有的路則只能一個人走。我們只能按生命的軌跡去執行,經歷人世間的大起大落,看盡庭前的花開花落、雲捲雲舒,錯錯落落的走在歷史的山路上,前後拉的很長。同齡人推推擠擠走在一起,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視。年長一點的默默走在前頭,或遲疑徘徊,或默然而果決,我們踩着前人的步伐,目送着他們默然離開,又跟隨他們的身影,在時光的長河上小心翼翼的前行。

隨着時間的流逝,當我們也成為那個默默凝望背影的人時,我們才能體會到父母當時的心痛與沉默,在這種沉默下往往更多的是苦楚與無奈吧。生命的無言,時間的目送,目送過去,回憶中總會沉澱出晶瑩的淚花。如果有一天,我們站在落日的餘暉下,望着遠處那個被夕陽拉長了的背影,或許等到那個時候,我們才會整正體會到目送的真諦吧。

目送讀後感14

龍應台在《目送》中刻骨銘心地敍述了她眼中的生離死別,道出了她對親情、友情最真摯的感悟。每一字、每一句都彷彿在用靈魂訴説着經歷生死之後的悲痛與思考。而我最能真切體會到的是這難言而又深沉的母子之情。正如她所寫: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是啊,我們的人生終究只是別人眼中的故事,而這次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們和自己的母親。這是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而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別人眼裏的背影。當我們為曾經的過往感到遺憾的時候,彼時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涼。

關於愛的文字有太多太多,並非每個人所寫都能喚起人們的共鳴與感悟。《目送》卻用樸實而真摯的文字牢牢抓住了我的心,甚至有時它又像一把刀一樣,會在不經意間隱隱地將你刺痛。”不用追“代表了母親的理解和無奈,這最糾結的情感便是龍應台想要表現出的母愛,而這也成為了讓每一位讀者感同身受並深陷其中的理由,或許這就是龍應台想要告訴我們的生活與生命的本真。這些温情的語言,如純淨的溪流緩緩地滑過我們內心的每個角落,使我們深陷塵世羈絆的心靈一次次得到解脱和自省。

她寫自己父母的種種,以女兒的角度感受父母的愛。他寫兒子的種種,以母親的角度表達她作為父母的愛。她經歷了人生的種種,體會過角色輪換的辛楚,所以她對親情的理解是那樣真實而又深刻。每個人都能從中體會,卻又並非所有人能夠完全體味。只有真正有所經歷的人才能感同身受。所以,《目送》是可以伴隨每個人一生的書,在你人生的不同階段,你所體會到的必然不盡相同。想必只有當你也感受過世間百態,嚐遍過人間冷暖,方能真切體會到藴含在這本書中的濃濃的羈絆。

人的一生總在情中度過,所以人很容易被情所左右。有人曾為了愛情放棄一切,卻在親情這條路上迷失了自我,失去了本真。養兒方知父母恩,我們還體會不到為人父母目送自己孩子遠去的酸楚,但我們定能體會到父母在我們身上的用心良苦。愛情的美好值得每個人去追求,但親情的偉大更永遠不能忘懷。龍應台在《目送》中描繪的點點滴滴都在敍述着她為人子女、為人父母的快樂與憂傷。對於父母不幸的遭遇,她只能無奈地接受與承擔,但對於我們來説,能做的還有很多。我們大多數人的父母安好,生活幸福,就更加應該趁着歲月的齒輪還未轉過那一刻之前,把對父母之愛的理解付諸行動之中。”子欲養而親不待“的苦澀並非人人都會經歷,但當不幸來臨之時,又會有多少遺憾之人痛哭流涕。如果不幸之前滿是幸福的痕跡,那不幸並非再是不幸,而是幸福的延續。

讀過《目送》,你所體會到的不僅僅是親情的千姿百態,你對人生也會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和思考。人生不過生死,説説容易,但其實你也只能經歷幾次,而每一次帶給你的只有難以想象的悲痛。人在悲痛中成長,這便是人生。生死永遠是藏在人們心中的話題,不會輕易談及,卻總會避無可避。看透生死並非合理地追求,但能感悟生死卻應該成為每個人一生的夙願。不要以為你還年輕,生死太過沉重,年輕的生命往往會更加容易逝去。如她所説:”時間是一隻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間,物走星移。“人生短暫,在你珍惜人生中每一種情愫時,不要忘了愛惜自己的生命,因為情感只能用生命去體味。

最後我仍想用書中的一句話結束我對於親情、對於生死的討論。

”人生由淡淡的悲傷和淡淡的幸福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爾的興奮和沉默的失望中度過每一天,然後帶着一種想説卻又説不出來的懂,作最後的轉身離開。“

但願我們都能在離開前弄懂。

目送讀後感15

中風後的父親不得不承受軀體癱瘓和語言障礙的雙重摺磨。生活完全無法自理的老人不復往昔戎馬倥傯,橫刀立馬的革命英雄形象。父親的一生所有的大起大落和悲歡離合匯聚成一首英雄遲暮的悲歌。

那豐滿的皮肉被病痛榨成乾癟可怖的枯槁,不言語和情緒在咿咿呀呀的沉吟中失了最後一點聲息。而那曾經笑靨如花的母親早已在記憶的漩渦中走散,她那返老還童般着上一層童稚的神情透露着被時光拋棄的哀怨。

她常常一個人發呆,時而歡喜,時而一副悲從中來的樣子;她時而失意,時而又因為憶起子女而恢復歡喜。

病痛和衰老的殘酷一齊折磨着他們。

父親和母親竭力融入這個早已不屬於他們的瞬息萬變的時代,可是世界卻殘酷地一絲一縷地斬斷着和這些老人的聯繫。而他們的孩子,束手無策。

當父親經歷了幾起驚心的交通事故之後,女兒義無反顧地勸他遠離愛車,晚年僅有的樂趣業已不復存在;挽着母親走在熙熙攘攘的現代商城之中,滿眼當下潮流,她的女兒會毫不猶豫地向她解釋高跟鞋如何不適用於她,直到她滴溜溜的目光轉回女兒僅僅攥着她的手。

老人們更像是上一代失落在這個世界的孤兒,妄圖融入社會卻又格格不入,兒女成了他們和新世界牽線搭橋的主要媒介,同時也是把他們和新世界隔開的擋板。

減少與世界的牽絆,避免給兒女製造麻煩是很多老人平靜面對人去燈滅之宿命的唯一慰藉。

世界上的人幾乎都歷經這樣的輪迴,送走上一代人,做下一代的引路人,這也成了人類社會生生不息的使命之一。父母託舉着生命的光亮卻不是太陽,因為他們時時刻刻有消耗殆盡的危險。終此一生,他們所留下更最多的還是精神的永恆。

緣深緣淺,能行多遠我們未可知。但是人人可以明確的是死亡終有一天會拉開兩代人緊緊攥着的手。而在這種終結之後我們所賴以支撐,砥礪生命嚴冬的卻還能來源於永恆的温存。

我想起很多年以前,有人給我講過一個關於餅卷肉的故事。

父親是一名普通的建築隊工人,在離家幾十公里的縣城依靠粗重的體力活養活全家人。終日忙碌的父親少有機會見到兒子。直到兒子考上了當地縣城的中學,父子倆離得近了,父親忙裏偷閒也來學校探望兒子。

父親每次前來都會帶上一種叫做餅卷肉的當地小吃,薄薄的餅皮裹着細碎的牛肉,咀嚼之後滿口留香。兒子每次除了期待父親,多了一分對美食的期待。

幾次看到父親只給自己買,兒子便問:爸爸,你都不給自己買嗎?

父親告訴他,建築隊每天的午餐都是餅卷肉,他都快吃厭哩。

兒子聽了後甚至有幾分羨慕父親的工作。

偶然的一次,兒子去工地找父親,正趕上工人們吃午餐。父親不在的空當兒,兒子拿起父親吃剩下的半個餅卷肉咬了一口,牙齒一下被咯地生疼。他發現薄皮裏包的並不是他平時吃的牛肉,而是牛筋和碎骨。

兒子問工人們怎麼不買包牛肉的餅卷肉。工人們告訴他,這種牛筋和牛碎骨做成的餅卷肉不但便宜,而且耐飢,不容易被消化,一個吃下去能頂半天不餓。

兒子硬生生嚥下了那個滿是碎骨和牛筋的餅卷肉,五味陳雜。

也是那段關於餅卷肉的記憶砥礪着他一直奮鬥,永不停息。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人生本來就是旅程。夫妻、父子、父女一場,情再深,義再厚,也是電光石火,青草葉上一點露水,只是,在我們心中,有萬分不捨:那撐傘的人啊,自己是離亂時代的孤兒,委屈了自己,成全了別人。

如龍應台所言,兒女的恩情、妻子的思念,他已惘然。我們只好相信:蠟燭燒完了,燭光,在我們心裏,陪着我們,繼續旅程。

親情本不需要太多歌功頌德,一切所求無非是在來的時候坦然用愛開頭,在結束的時刻劃下恰到好處的原點,像所有圓滿故事的結尾,既不宂長,也不拖沓。

標籤: 讀後感 目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hk/flxy/duhougan/nmrr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