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目送讀後感錦集(15篇)

目送讀後感錦集(15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目送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目送讀後感錦集(15篇)

目送讀後感1

對於生命,最好的態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

初識龍先生是她的《野火集》,那犀利,一針見血的筆桿子給我以公民意識的啟蒙。而《目送》與野火大不相同,少了那種犀利,多了柔情,親切與含蓄,令人感歎。《目送》共有七十三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字裏行間,寫盡悲歡離合,令人動容,感同身受。這部跨三代人共讀的人生之書,用流暢的筆法寫出了三代人的心情。全書以時間為軸,以親情角色為卷,作者遊走於“女兒”與“母親”的雙重角色,用細膩的情感之筆勾勒出每寸光陰中觸動自己的“背影”。

有人説《目送》就是二十一世界的《背影》。《背影》出現在國中的課本里,只是那時年少,無法體會那感受,而今讀《目送》,卻心下一動,酸楚湧上心頭。一次次目送,一個個背影,我們總被悲喜交加的情感淹沒。

歲月讓我們歷練成長,也讓我們面對離別,我們總避免不了不斷的目送,被目送,徒留下一個個孤零零的背影。反觀父母,他們既為子女出人頭地而欣慰,也因子女的獨立而落寞。讀到龍應台描寫兒子安德烈的片段時,我總會想起當初執意不讓父母送我去大學,父母臉上那種莫名的失落。父母看我消失在車站的背影與龍先生看安德烈消失在登機口背影又有何不同呢,他們的感受又有何不同呢。送我上大學對我來説可能沒什麼,但是對父母來説,這可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與兒子結婚生子沒什麼區別,可是現在才領悟為時已晚。做兒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淚看着我們漸行漸遠。

閉上眼,想想自己站在父母的立場上:兒子漸漸長大,羽翼漸豐,能自己擔待所有,對父母的依戀會越來越少,家裏兒子的痕跡在一點一點消失,心中泛起的是酸楚而又心存喜悦的無奈。“油米柴鹽一肩挑的母親,在她成為母親之前,也是個躲在書房裏的大小姐吧。”總有一天,我們也會為人父母,那時的我們會是怎樣的呢?也會目送兒子消失在拐角吧。似乎有些東西像註定般輪迴,某個場景排山倒海地從記憶深處浮現,只是我們的角色悄然發生了轉變。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以後每隔十年都要看一次《目送》,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角度去感受。每隔十年都重寫一篇讀後感,寫為人子為人父的感受。對於生命,最好的態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畢竟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目送讀後感2

上井歸來在家時,偶然在妻子的書桌上發現了一本書——《目送》,信手翻閲書序《你來看此花時》,一段契合心境的文字頓時躍入眼簾,讓我難以釋手。

印象最深的是這樣一段,作者敍寫自己送兒子去上學,幼時手牽着手穿過幾條街,母親看着兒子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裏,兒子往前走,不斷地回頭;待到兒子十六歲赴美去做交換生,卻已是很明顯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作者一直等候兒子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沒有,一次都沒有;再往後,兒子就讀她任教的大學,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願搭乘母親的車。此種落寞,讓她回憶起自己當年由父親送去任教大學報到,直到小貨車轉彎不見,她還站在原地。

或許是自己還年輕,作者傳達出的某些情感我尚不能徹底體悟,但我在心底早已深深地感激龍應台能用冷靜、隱忍的筆觸,以真摯、樸素的方式,展現自己曲折的'心路,分享並表達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感情、最刻骨銘心的傷痛。即使龍應台説了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但我依然感激於他的分享。

《目送》關注的是作者自己的人生親情感悟,收錄的73篇散文,寫父親的離逝、母親的衰老、兒子的成長、朋友的牽掛、兄弟的同行、失敗與脆弱、失落和放手,不見刀光劍影,唯感清風拂面、動人心絃,處處都有我們感同身受的親情滋味,篇篇皆是讓人沉吟難忘的人生情景。書中還插有作者“走在路上凝望時間”的自拍照片,温馨有味,情趣盎然。

文章兩次寫了這樣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句話映照出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以及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讓身為子女的我們逐漸明瞭人世中親情的牽絆,不僅是當下的感動,亦是漸行漸遠的必經路程。

“作為父母的子女,作為即將成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轉換”,龍應台告訴我們這就是生活和生命的本真。是啊,在這世上,路終歸要一個人走,只是希望我們今世的緣分能夠更長一些、希望我們此生的凝望能再久一點……誰也贏不了和時間的比賽,誰也輸不掉曾經付出過的愛,再多的“傷逝”與“舍”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在幻變的歲月中我們唯有心懷感恩堅定前行,學會懂得花滿春枝的悲歡,學會珍惜身邊至親的眷念,學會目送自己的時光和故事,學會帶着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

目送讀後感3

而今的龍應台,在《目送》中,有了更加豐富多變的內涵。

這是一本記錄她生活點滴的散文在這本書中,她用優美的文字記錄了自己做為一個母親在對待日益成長的孩子時所遭遇的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記錄了自己做為一個女兒在面對日益蒼老的父母時耐心温柔的守候;記錄了自己做為一個採訪者所悉心付出的那份親切;記錄了她做為一個敏感細膩的女人在面朝大海耳聞杜鵑時感受到的那份悽楚和傷痛。

翻開這一本《目送》,竟然能讓我從頭到尾都保持眼睛酸楚的感覺——彷彿一個飽滿欲滴的石榴果,輕輕擠一擠,眼淚就要往下掉了。

《目送》,七十三篇散文,文字撫過了父母、子女的親情,知己好友的友情、周圍世界的植物、動物、風景……用那最細膩柔軟的筆觸,寫盡了幽微處最動人心絃的那種種感覺。讀起來,便連呼吸,也充滿了共鳴的激動。

最犀利的一支筆,也有最柔軟的時刻。當孩子一天天地長大,她的憂傷卻與日俱增。昔日為了孩子,她辭去文化局長的官職,拋開博士高官的美麗光環,毅然離開,重歸學者作家的生活,僅僅是因為她突然之間的反思:“會不會你贏得了全世界,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

她是這樣優秀清醒的女人,明確地知道自己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有着怎樣的責任,知道生命的意義,不僅僅是事業的成功和虛浮的掌聲,所有的精彩,在繁華落盡時,也許留下的不過是永遠無法彌補的一份遺憾。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象她這樣清楚地獲知生命的本象。

在面對孩子時,優雅知性的她,和所有平凡的母親一樣,困惑而挫敗

不同的是,她聰明和懂得控制的頭腦,使得她在面對孩子的獨立和疏遠時,懂得用壓抑自我的方法去尊重他們做為一個獨立的人所理應擁有的自由和尊重。而她的驕傲和鋭氣,在洶湧的母愛面前,也只能委屈地選擇讓步。《母親節》,原本以為會是一個温暖感人的故事,沒想到透過安德烈寄來的一封電郵,讓人在一篇既凸顯了母親的瑣碎,又記錄了母親的無奈的幽默小文中,讀到她心底深處那份無從説起的寂寞。

在面對的父母時,仿若在呵護柔弱的嬰兒,那般的温柔耐心,細細私語。她知道“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裏,卻再也找不到歸程的旅人”,她知道“媽媽想要一個家,不是一個空間,而是一段時光。在那個時光的籠罩裏,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鬧,廚房裏正傳來煎魚的滋滋香氣,丈夫從身後捂着她的雙眼要她猜是誰,門外有人高喊‘限時快遞拿印章來’……”她年邁衰老甚至開始神志不清的媽媽想要的,只是那樣平淡而幸福的時光,在那段時光裏,凝聚着她一生豐盛的記憶,她的愛情,她的家人,她全部的留戀……

她也在書中寫戰爭的殘酷,貧窮的無奈,寫自己在一日日的生活中,漸漸黯淡下來的激情和慢慢平和的心境,曾經相信和不相信的東西,在陌生的小巷見到的年幼的童工,父親離世後巨大的傷痛,一點一滴細微的觸動……

目送讀後感4

最近,我在看龍應台的《目送》一書,讀了其中的“目送”一篇,我感慨萬千。文中作者回憶了三個送別兒子華安上學的情景:

情景一:華安上國小第一天,和母親手牽着手,進入校園後,他邊走邊不斷地回頭,依依不捨地離開媽媽。

情景二:十六歲,華安到美國做交換生。在機場告別時,母子倆照例擁抱,但是兒子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

情景三:華安二十一歲時上的大學,正好是作者任教的大學。但即使同路,他也不願搭母親的車。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

雖然只是簡單的三個情景,但是卻勾勒出孩子成長中的心理變化。孩子小的時候依戀父母,而母親也同樣依戀孩子。在孩子逐漸長大後,他們更加獨立,便嘗試擺脱父母的呵護,而母親卻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在孩子能完全獨立後,他更希望擁有自己的空間,而母親卻被拒之門外,她感覺很無奈。

讀完文章之後,我一方面感歎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然規律,另一方面又很同情這位母親那無處安放的母愛。孩子在成長,在走向獨立,而母親對於孩子的愛的方式卻永恆不變,這必然是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

這兩日,在朋友圈看到兩條消息,其中一條是一年級孩子的爸爸發的狀態,帶孩子去遊樂場玩耍,在玩碰碰車的項目時,小孩可以帶一位家長同坐一輛車玩,也可以獨自開車玩。在以前,孩子總會選擇讓父母陪着一起開車,可是這一次,孩子居然要求自己一個人玩。看着孩子一個人也玩得很開心,做爸爸的心情有些複雜。另一條消息是,一位三年級孩子的媽媽發的狀態,媽媽第一次讓孩子自己走着去上學,在樓上看着孩子小小的背影逐漸遠離,媽媽的心裏一陣酸楚。

小時候孩子是完全離不開父母的,而父母也已經習慣並享受着這種被依賴的感覺,可是,不知不覺中,孩子慢慢長大了,一點一點地變獨立了,父母感覺自己被孩子擺脱了,不被需要了,儘管當時觸動心靈的只是一件小事,但也足以傷感一陣子了。

怎樣才能避免這種心理落差呢?龍應台在書中寫到:“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相比作者的這種看似有些傷感的人生感悟,或許紀伯倫的《致我們的.孩子》裏“你的孩子不屬於你,他們是生命的渴望,是生命自己的兒女。經由你生,與你相伴,卻有自己獨立的軌跡。”所傳達的對於孩子觀念更為令人深思。“你是生命之弓,孩子是生命之矢。幸福而謙卑地彎身吧!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遠方,送往無際的未來。”或許父母只有懷着這樣的心態,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等兒女長大脱離自己的時候才能淡然處之吧!

目送讀後感5

目送,是纏綿的不捨凝注到目光中、送給離去的人讓其早早歸來的叮囑,是一股超越了世界將那些必走之物留於心間的神奇力量。

——題記

每天早上走路上學,使我每天都能看到路邊不同的風景。這天,天空飄起了濛濛小雨,我拿出一直放在包裏的傘,默默感歎父母的英明。路過A小區門口,一個跟我一般大的男孩正從家門口出來,手上卻沒拿傘。他的媽媽在陽台上大喊:"兒子,等等,傘!""這麼小的雨,不要了。""小心着涼,媽媽給你拿下來!"只見母親匆匆地跑下樓,趕到門口時,兒子的背影早已遠去。母親身軀一震,向前走了幾步,痴痴地望着男孩,目送着兒子漸漸消失。離得好近,我看到她低低垂下的眼簾,還有,掩不住的失落。

此情此景,我不禁念出《目送》中的這句話——"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不知從何時起,自己也跟那個男孩一樣,不屑父母遞過來的關心,不再對父母百依百順。會為父母一些舉動感到尷尬,會冷靜的分析父母人性中的弱點,會與父母吵架甚至有離家出走的想法……看了這本《目送》,漸漸地我開始瞭解父母,瞭解父母的想法。龍應台的文字,她的經歷,她的感情,讓我從前根深蒂固的思想產生變化——叛逆不一定是青春的必然,獨立不一定是離開父母、拒絕關心的結果。如果你想展翅高飛,必定要先感謝給你翅膀的父母。

每個人都扮演着很多角色。龍應台從一個母親的角度,敍述了兒子從第一天上國小起到中學、直至出國上大學十幾年的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背影的離去,一次次目送孩子的成長。她從一個女兒的.角度,追憶自己成長的歲月,與父親的一次次別離,總是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有一天,在殯儀館熊熊爐火裏永遠的消逝。有些人,目送後還能再見,有些人,離開視線後便再也見不到了

一輩子,不知道要目送多少個背影遠去,看多少人離開。這本書,寫父親的逝世,寫母親的老去,寫兒子的成長單飛,朋友親人的離散牽掛,兄弟的重逢攜手。在作者清新細膩的文字裏穿梭,我讀懂了太多關於愛的信息。《散步》一文中,她們為母親發明的"大字報";《為誰》一文中安德烈讓媽媽學做的"西餐"無不浸透着真摯濃郁的愛。在《尋找》、《憂鬱》的文字裏,我也讀懂了作者傷春悲秋的情懷,就像秦觀的《踏莎行》裏的句子"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

這是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別人眼裏的背影。

目送讀後感6

坐在陽台上,看着太陽漸漸隱去,暮色慢慢籠罩過來。讀完龍應台的《目送》,一種別樣的感覺襲上心頭。

龍應以在這本書的扉頁裏説:“獻給我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們!”是啊,即使是華人世界裏最犀利的一支筆,也以難以言盡的時候。在這本《目送》裏,我們感受到一位女兒的温情脈脈,感受到那份濃濃的親情四處漫溢。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識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曾經相信過愛情,後來知道,原來愛情必須轉化為親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轉化為親情的愛情,猶如化入杯水中的冰塊——它還是那玲瓏剔透的冰塊嗎?”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尋找有時,失落有時。保守有時,捨棄有時。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捨棄有時。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難的是,你如何辨識尋找和放手的時刻,你如何懂得,什麼是什麼呢?”

“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衝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麼跌得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麼清洗傷口、怎麼包紮;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什麼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你一頭栽下時,怎麼治療內心淌血的創痛,怎麼獲得心靈深層的平靜;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麼收拾?誰教過我們,在跌倒時,怎樣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樣的智慧才能度過?跌倒,怎樣可以變成行遠的力量?失敗,為什麼往往是人生的修行?何以跌倒過的人,更深刻、更真誠?”

“我們都知道了:媽媽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個有郵遞區號、郵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間,而是一段時光。”

“太疼的傷口,不不敢去碰觸;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有時候,人不敢去注視。”

“一次王陽明與朋友同遊南鎮,友人指着巖中花樹問道:‘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王陽明回答説:‘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既來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在這此文字裏,她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並肩;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她的筆觸是那樣幽微、深邃,又是那樣美麗、憂傷。細細讀來,一種淡淡的情愫會縈繞在你心頭,揮之不去。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經歷着、經歷過“目送”。作為子女對父母的目送——父母會老,會死,會永遠離開;作為父母對子女的目送——子女會長大,會掙脱父母的手,會擁有自己的生活和海闊天空。在這樣的目送裏,充滿了親情的温暖與不得不面對的離別與哀傷。

目送讀後感7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每次讀到這句話內心都會為之一動!

當好朋友送我這本書時,讀了扉頁上這句話,感覺到的是生命的厚重,而內心又有無法言説的心酸和無奈,特別是再次翻開這本書又是兩年後,在這中間多少找到了漸行漸遠的我們自己的影子,那心酸和無奈是我們每個人成長必須經歷的.,也將是生命中最為寶貴的東西。

我們目送着遠去的背影,也承受愛我們的人追逐的目光。有時候我們必須走,有時候我們必須去送,走時大可一心離開,而送時我們在那個慢慢的遠去的背影后承受不捨,那種滋味最是心酸。

我的童年時在外祖父家裏度過的,那時每天上學,外祖父每天都會送我到村口,有時走了好遠,一回頭,他都還在那裏。那時怎懂得他的目送中有着擔憂和不捨,我又是多麼容易從他的護送下溜走,到了路口拐個彎就消失在他的視線裏。直到有一天我已經快二十歲,他也從哪個剛剛年過半百的人,進入古稀之年,記得最後一次回去看他,然後我要走,連鬍子都已花白的他拉住我的手不放,而那竟是最後一面,依舊是他看着我的背影離開,從此那頭不再有他的那份牽掛,無論我怎麼回頭,先我而去的最後留給我的依舊只是一個背影。漸漸的我用“生老病死時間常態”看着那些必然先走的人。

上個寒假收假時,老媽在廚房裏切菜,我在廚房裏一邊偷吃東西一邊問老媽,“我就要上學去了,你都不留我?

老媽頭都沒抬説“留得住我就留了,等你工作了我就更難見你們一面了。”這中間有多少無奈和心酸大概老媽早就嘗夠了,乾脆默默無語的看着我們每次離開,看着我們漸行漸遠。正如作者所説的那樣“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你能給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讓他(她)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等種種坎坷,這才是真正的愛,因為“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如果我們還能做點什麼,唯有多陪陪他們,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將目光落在我們的臉上,而不是望眼相送。

而還有一個人,我們的一份愛情糾結了好幾年,記得上一次相見後,在碼頭上我拉着她的手,她卻讓我先走,説是要看我離開的樣子,最後在我的堅持下我看着她的裙襬慢慢的消失在我的視線裏,在那一刻我或許明白了愛情。

這世上最令人難過的莫過於我們擁有過卻留不住的幾類人,一是先我們而去的親人,二是青年時我們想愛卻不能再愛的初戀,三是知音成了志向完全不同的人。第一類人讓我們知道親情的可貴,第二類人讓我們明白愛情,第三類讓我們領略真正的友誼。而他們無論多麼可貴,都註定我們要一個人走,走完一個人必需走完的那一段,在那一段旅程中我們要儘管走,不必回頭。

目送讀後感8

印象中龍應台的作品都是詞鋒犀利,寒氣逼人,直到讀了她的散文集《目送》,那温婉深沉的文字,讓心有了一些温暖,也有了一點傷感。

在《目送》的七十多篇散文中,她敞開心扉,滿紙温情,細膩地書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遠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自己的脆弱,還有無奈的放手等諸多心境。書中的情節都是我們非常熟悉卻常常會忽略的小事兒,看似平淡如水,微不足道,讀後感受到的卻是深刻的思想和厚重的情感:也就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書中有許多篇幅是講作者與母親的,她那年邁患了老年痴呆症的母親像個小孩。她牽着惶恐不安母親的手,走在川流不息的香港車站,帶她回家。她提前24小時和母親道別,給皺紋密佈的母親塗粉紅的指甲油和潤潤的口紅。她哄着她,就像當年母親哄着兒時的她一樣,耐心、細緻。還有她寫自己的父親背井離鄉隔海相望的離愁,漂泊一生遙念故土的遊子之情,讓人想起余光中筆下的鄉愁。

最喜歡開篇的《目送》一文,寫的是她作為母親和女兒兩個角色的感受。作為母親的她,在兒子從國小、中學,十六歲到美國做交換生一年,直到現在二十一歲就讀於她教課的大學期間,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離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長。而作為女兒的她,追憶自己成長歲月中,與父親一次次別離,總是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有一天,在殯儀館的爐門前,深深地凝望,希望記住這最後一次的目送。

作者寫父親時,父親已經走了;寫母親時,母親已認不得自己;寫孩子時,看到的只是他們的背影。於是她説:“人生走到這樣的年齡階段,是四顧蒼茫,唯有目送。”

不會忘記書中的那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樣的'感悟,既有遺憾,又有堅定,讓我們也為之動情。

想到自己從前每一次的離家,即使知道身後那一直注視的目光,卻都沒有回頭一看,現在情節重演,才能明白為人父母心中的那份失落與欣慰。孩子長大了,總有一天會離開我們的視線,父母日漸老去,總有一天會離開我們的世界。生命就是一場愛的接力,我們目送自己的孩子,同時自己也被父母目送,每個人都在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體會最複雜的人生情感。再多的遺憾不捨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帶着愛和釋懷,用現在的努力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

這是一本好書,感謝作者,為讀者帶來一份親情的感動。

目送讀後感9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但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段,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摘自《目送》

每次看到扉頁上的這段文字,心中總會感慨一番,覺得作者有種悲涼的味道,也許這也是天下的父母都有的而且不可避免的,除了生死離別之外最痛苦的事情。

目送。

目送孩子,華安,華飛。十七歲,正值最叛逆的時刻。

他只是勉強地理解着母親的温情,厭惡但又不便在展示在臉上,勉強讓離他很遠的母親抱住他的影子,空蕩蕩的影子。或是有時在用餐鄙視着母親引以為傲的學識:“你怎樣才明白?”以自己相對前衞的思想,抨擊着母親那“過時”的觀念,講述着屬於自己的新潮流,排斥着母親發自內心的感慨,施行着自我的風格,不可理喻着關於母親對於人生的見解。也許這就是代溝吧,可怕的代溝。聽着母親電話中幾十年如一日的“固定”話語,不禁心生惱怒,以同樣的.方式“贈送”給母親,使母親的心,變得傷痕累累,也變得落寞了。

目送。

目送母親,一個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只記得從前的點點滴滴,忘了身後的繁華世界。

她總是在做同樣的事,在問同樣的問題,期盼着女兒的迴歸,疑惑着“你是我女兒嗎”的問題,有時雖然應對着自己的真正的女兒,卻依舊不認識,還一向在喊“女兒女兒,我的女兒呢”。無奈,她永遠都不明白了。也許她剛剛問過的問題會再問一遍,剛剛吃過的零食會期望你再給她一份,她認為自己沒有吃。她是最需要照顧的,也是作者的感情寄託,但,她什麼都不明白了,讓做作者感到無可奈何,花兒總是要落去的,小草總是要枯萎的,再參天的大樹總有一天也會轟然倒下。使一個作為女兒的心,傷感了,也用心了。

目送。

目送父親。一個軍人,年邁的老人。記着故鄉,有着尊嚴,意志堅定的老軍人。

他送作者去大學,以前,卻只是送到一個無人、靜靜的地方,不想讓女兒在大學裏出醜――他開的車子不夠好。雖然他很想繼續把女兒送到校門口,但是這樣的車子實在不適合送一個大學教授。在他看來,女兒的面子比自己的願望更重要。他的尊嚴似乎更不容易被侵犯。以前,他會念着《陳情表》,而音,變得婉轉悽楚,會聆聽着《四郎探母》,而潸然淚下。如今,他卻魂歸了,故里是他一向想去的地方。可滿足了他,卻使女兒心中無助、孤寂又深了。

目送,用眼睛,一個最簡單的動作。在小路這邊呆呆地望着遠去的背影,那孤寂、黯淡而又落寞的眼神,曾爆發出強勁的力量――妄想把背影追回來,然而,又倏爾佈滿了堅定、擔憂、不捨的堅定目光。只得看着背影漸漸遠去,消失在深深的巷子後頭,不能做什麼,只能用目光將所有的情感揮霍在這茫茫的空氣中,看着它們像一粒粒微塵,落到各地,消散。這是不可改變的結局。

目送,用眼睛,更是用心,送別,屬於自己的親情。

目送讀後感10

我想,每一個看過《目送》的讀者,都會被“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所抨擊心靈,這是龍應台送兒子華安時體悟出的,兒子從小就和自己生活,從未離開,這次要出遠門,是一個母親對兒子的擔憂,不捨,表現出的是濃濃的母愛。

這個時候,我的腦海裏浮現了禿頂頭髮,雙手長繭的父親,他是我心目中的“男神”。父親有5個兄弟姐妹,只有他沒讀過書,他説上國小3天就沒讀了,因為家裏窮,奶奶老是叫他去放羊。

記憶裏,他是司機,開過手扶拖拉機、小四輪、大貨車,當然是自學的,從前考駕照的時候總是請別人幫他去考理論,因為他不識字。而他卻拉着貨去過新疆、湖南……直到現在,他還是連自己的名字也不會寫,我依然像個小粉絲崇拜明星一樣好奇他有什麼特異功能不認識一個字卻能開車去過那麼多地方。

我3、4歲的時候,總是跟着他一起跑車、母親説每次半夜父親起來發動車子的時候,我總會醒過來,哭喊着跟他一起去,他總是心疼我然後帶着我一起去,跟着他景寧、雲和、平陽到處跑,幫別人拉貨,直到現在,從前那些貨主看見我爸和我一起在上街的時候,都會“嘲笑他”説這就是小時候跟着你屁股的“小棉襖”嗎。也許,這便是我不喜歡目送最深的牴觸,不想看到父親一個人出門養家那孤獨的背影。

長大了,我很獨立、堅強,小小個子裏藴含了無盡的“早熟”。我漸漸的'和他們調換了角色,成了他們的“父母”。14歲的時候,我就開始管理家裏的債務,第一次拿着幾十萬去銀行轉賬的時候,竟沒有一絲膽怯。19歲,我上大學了,沒有讓他們送我去學校,因為我受不了目送的背影,我總是像擔心自己的孩子一樣擔心他們,擔心他們被人騙、擔心他們坐錯車、擔心他們太辛苦。28歲,我結婚了,結婚的前一夜,我跟家裏的兄弟姐妹在玩紙牌,8點鐘的時候,母親過來説,玩什麼紙牌,快去洗漱早點休息,我沒當回事,心想這麼早。9點的時候,電話又打來,母親説快去睡覺,其實是你父親怕你太辛苦明天要忙一天吃不消。電話還沒掛完,我眼裏的淚水已經差點決堤。第二天早上,父親站在家門口看我上車轉身的背影,我一輩子也不會忘。

。從小到大,父親總是一言不發,幾乎沒給我打過電話,沒跟我談過心,沒問過我的成績,卻從母親那裏側面打聽我各種心情,然後通過母親的絮絮叨叨傳達給我。終於我明白,他是這輩子最愛我的男人。

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天,很多很多這種時光機裏的產物,時光洶湧而去,匆忙得沒有多少細節。而今我已長大,父母卻在時光的記憶裏漸漸老成了孩子。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我想這一句,同樣適用於對待自己的父母。在時光的沙漏裏,那麼,我決定,多一個電話、多一份問候、多一次回家,多一次陪伴,珍惜家門口看着我遠行的那模糊背影。

目送讀後感11

在《目送》中,我們讀到了另外一個龍應台:不再談犀利的社會議題,不再關心國家大事,而是以温婉細膩的筆觸,來描繪生活中的平凡之美,充斥着對親人的眷戀和對命運輪迴的敬重,向我們講述了一場場生命的“目送”。

龍應台,之前沒有讀過她的文字,但是在我的印象中,不知為什麼是一個有些激進的女子,也許是因為一些道聽途説。後來知道了她的《人生三書》,講育兒與人生,《目送》是其中第三本。

這一本,讓人不自覺地聯想到的,是朱自清的《背影》。人生,歸根結底,是一場一個人的旅行。這種生而為人的孤獨感,會以各種形式襲來,或和緩,或暴烈。有太多的時刻,我們要目睹太多的人離開,有形式上的,實質上的,或短暫,或長久,或永遠。兒女的長大成人,朋友的日久疏離,親人的疾病纏身,以及塵世最終極的告別 - 死亡。對這種孤獨感,認知應該是第一步,之後就是面對,最終希望可以達到平衡與超越。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彷彿昨天還抱在懷裏,嬉戲玩耍的幾歲小兒,轉眼就成了個頭比父母還高的“大人”,從對父母無盡的依賴,到追求精神和人格上的完全獨立,是每個身為父母之人的必經之旅。這過程中,做父母的,會有多少的不適應,又會有多少的不捨。

“而愚鈍如我會開始求索生死大問是因為父親的死亡,像海上突來閃電把夜空劈成兩半,天空為之一破,讓你看見了這一生從未見過的最深邃的裂縫、最神祕的破碎、最難解的滅絕。” 痛徹心扉,每個人都會有的經歷,大悲的深淵,如何安渡?“ 我們只好相信:蠟燭燒完了,燭光,在我們心裏,陪着我們,繼續旅程。” 愛如蓮心之燈,是我們心中永遠不滅的光,而我一直相信,至親至愛之人,永遠不會真的'離開。而生命之旅中的愛與陪伴,希望是那一條可以載我們抵達彼岸的船。

既有相遇,便有別離,任憑緣分再怎麼美好,也無法阻擋自然規律的輪迴。 父母牽着孩子的小手一步步從時光深處走來,一個身影漸漸挺拔,兩個身影漸漸彎曲,最後,無論誰先放手,已長大的孩子都躲不過一個人前進的命運。 有些必要之路只准一個人走,有些風景只能獨自欣賞。龍應台説:“所謂父母,就是那些不斷對着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伸張的人。”遠足的孩子們離開時的步伐是輕快的,因此他們沒有想到過再回頭看一眼父母,也只要再多看一眼,他們便能輕易發現,不苟言笑的父親淚濕眼底,多愁善感的母親已將晶瑩揮灑於離別的路上。只是,不約而同的,他們的嘴角都有一抹歡欣的笑意,輕淺卻如此清晰。

時間無情,帶走了青春,偷走了快樂,卻永遠帶不走你對父母的真心。珍惜與父母陪伴的一分一秒,勿留“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目送讀後感12

喜春夏之新陽,感秋冬之涼寒,親情冷暖,匯聚於心。娓娓道來的往事,訴説着有對父親逝去,母親老去的傷懷,也有對“用眼睛看得見得壞去量時間”的無奈;有對兄弟遠去,兒子離去的不捨,也有對距離跨越的質疑;有對生命如草芥的悲涼與同情,也有對時代殘酷的不忍與憤懣……

龍先生的描述好似近日黃昏,也好似曇花一現,温暖,美麗,卻也包裹了一層淡淡的憂傷,有許多感同卻不身受的文字,也讓二十多歲的我融入不了這個氛圍,我缺少的仍是經歷,卻不是愛。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像風中的轉蓬一樣,各自滾向渺茫。大抵是我也嚐了些悲歡離合的滋味,很多描述的場景竟也能歷歷在目,主角是我自己。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我高中舍友曾經問過我:“度過人生十八年,你最害怕見到什麼場景?”

“鬼啊,夢裏見到鬼”我不假思索的回了她,還扮了個鬼臉。

“你呢?”我接着問她。

“回家,不,不是回家,是離家,離家時我爸媽目送我離開,一路望着我直到我看不見他們,我害怕,甚至不敢看他們,可是忍不住回頭,一回頭眼淚就唰的一下湧出來,無法控制”當時宿舍的空氣都安靜了,因為那個中秋節,宿舍只有我倆,我們都想家了。

重温了一遍朱自清的`《背影》,眼淚鬱結於心,大概都長大了吧,學着珍藏這種温馨的淚水。無論是龍應台,還是朱自清,他們文人大家也都是這樣做的。

是在高二吧,寒假特別的短,開學在即還特別的冷,整個牧場已經白雪覆蓋。我想着請假吧,估計也就一兩天路上的雪就能化的差不多,到時候就能開那輛農用車送我上公路坐班車,可媽媽一個勁的唸叨請假耽誤課程,叫爸爸騎摩托送我,爸爸沒做聲,點了點頭。第二天依舊冷,我和爸爸各自披了件羊皮大衣上路了,爸爸坐的直直的,肩膀子也闊開,我怕他脖子灌進冷風把我的圍脖給他圍上了,爸爸嗆着風大聲喊着我“你自己圍好,我不冷,圍脖給你,你就躲在我後面,不要探出腦袋”我抱緊了爸爸,就這樣走了將近一個小時。

到公路邊停了車以後,爸爸抱着我躲在被風處,爸爸睫毛上落着厚厚的霜,整個帽子延邊都是厚厚的霜,是軍用的那種帽子,眼角有冰碴子,估計是風吹的眼淚已經飛出去了,只剩下點水珠結冰了。

班車來了,我把圍脖遞給他就趕緊上車了,回過頭來,爸爸已經縮寫脖子開始發動摩托車了,我才發現爸爸的大黑靴已經全白了,可是他還得走一個小時。

我回想起曾經家裏還沒有農用車的時候,父親不一直都是這樣接送我們的嗎?為什麼我直到高二心才開始疼。

《目送》七十三篇,讀畢回味無窮。

對於目送離別,我想着還是陪伴最好吧。

目送讀後感13

生何其難,死何其易。有人悽悽慘慘離去,有人萬眾矚目到來,但人的離去卻比到來要快的多。見證着這一切的人,就如古時神話故事中守護在奈何橋的孟婆一般,注視着人們來來往往步履匆匆,只有自己任然站在原地,無可奈何。《目送》便是這樣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

龍應台,這最犀利的的一支筆也有最難以言盡的時候:“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女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面對人生的無奈,她的寫作境界逐漸轉往人生的深沉。生命不過一次又一次虛無的輪迴,留下的東西屈指可數,重複的不過是“目送”這一動作罷了,目送着離去,目送着到來,得到痛苦或快樂只有“目送”的這個人而已。時間的火焰靜靜爬過,帶着一條不可泯滅的慘淡的灰燼。

世人皆為到來者,又為離去者,更為目送者。“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一個人出生到世上是何等幸運,在父母期待的目光中,衝破了萬千阻礙地到來,得到了生的自由與喜悦,享受着一切生而為人的快樂。但殊不知這到來只是自己無奈與悲痛的開始。一個時期的結束就是另一個時期的開始,一個時期的成長就註定要遇到一些人,隨着時間的流逝,正在經歷着的這段時期悄然過去,有些人,這輩子,就可能再也不見了。

這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死亡至深處,不無魂魄之漂泊”。啊,淡黃綿綿的沙地上烙印着漸行漸遠的足跡,淡淡微風中傳來若隱若現的清靈的駝鈴聲,附近水面上波光瀲灩,刺眼地映射着這離別的倒影。我所摯愛的人兒,你現在離去的魂魄是否正隨意地漂泊,帶着我對你那最後的目送,遊戲人間。

愛我之人目送着我的成長,我愛之人卻讓我目送着他們的離去,可悲又可泣,離的傷與愛的美緊緊相依,無法分離。有時想要放棄,結束自己的生命,一了百了,可想到要目送我之人的痛苦,便對這個世界有了期待。有時想到要死,一定是因為自己活的太過認真。人生如此短暫,不過彈指一揮間擦身而過。過往無謂的的爭吵、打罵只會在你目送一些人的.離去之後才充滿悔恨,充滿悲傷到胸口快要裂開的痛苦。人不過一死,何不更樂觀地生活?殊不知對於離去的人來説死亡或許是一種解脱,對於目送這一切的留下來的人才是最殘忍的。不過一死,生不如死才是最痛苦的。

太宰治説:“是等待的人最痛苦,還是讓人等待的人更痛苦呢?無論怎樣,我已無需等待了,這才是最痛苦的事”。目送是無奈的,更是幸福的,我們要在有限的時間裏,將無盡的愛寄託給目送之人。被迫進行目送這一動作的我們是痛苦的,但當我們連目送這一權利都失去的時候,生活便再無了期望,也無願望。

目送讀後感14

據説,人慢慢變老是從愛回憶過去開始的。近來的我,閒下來的時候,總愛一個人坐着發呆,想着那些往事,想着那些往事裏的人。

小時候,最迷戀的是父親那寬闊的肩膀,母親那温暖的懷抱。無數次被他們擁在懷中,扛上肩頭,就是最幸福最甜蜜的時光;上學之後,我的生活中心不再是爸爸媽媽,開始結交朋友,和他們在一起,開始有了父母都不知道的小祕密;再大一點,開始嫌棄他們的嘮叨,嚮往遠離沒有他們羈絆的生活。於是,有了無數次的逃離與反叛,只留給他們任性倔強的背影。那時候,總覺得人生很長,可以有大把的時間揮霍,直到有一天,我也成為了母親,才發現生命終究是一場輪迴,每個人都曾經是某個人的孩子。

看着兒子呱呱墜地,牙牙學語,直到他慢慢長大,我總習慣牽着他的手,捨不得放開。直到第一天上學,當我看着他小小的背影邁入校門的那一刻,縱然有萬般牽掛,也只能微笑着目送他開啟自己的人生。漸漸地,他越長越大,開始厭倦我的千叮萬囑,忽略了我的不捨與牽掛,只留下一道道頭也不回的背影給目送他的我。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也沒有。就象那年的我一樣,一次次在父母的目送裏頭也不回,總覺得那份可以依靠的愛可以一直堅實地存在下去。

而歲月是個神偷,它偷走了父母的青春年華,偷走了父母的驕傲,也偷走了他們的健康,我只能看着他們漸漸變老,漸漸蹣跚笨拙,漸漸忘記往事,他們再也不能守在時光裏,目送我遠去。而在走過磕磕絆絆的路,遇見形形色色的人之後,才知道,原來這世上除了父母會義無反顧地愛你,再不會有人無條件地信任你,那樣的目送,不僅僅因為深藏着今生的厚愛而枯目望穿,更因這份無私的守望而成永恆的,是家的情感。

也許每一個人都要走很長的.路,經歷過生命中無數突其來的繁華和蒼涼才會變得成熟。就象曾經的我,愛讀三毛,愛讀金庸,只覺得轟轟烈烈、浪漫多情才是人生,瀟瀟灑灑、刀光劍影才是江湖。而今,人生行到中途,所謂人到中年,嚐盡世間百味,頓覺蒼涼。此時,讀起龍應台的《目送》,只覺得那些深邃、憂傷、美麗的文字道盡了親情的依戀和人生的無奈,一字一句,一點一滴,莫不動人。

她娓娓地訴説,訴説生命的悲歡離合,訴説親情的血濃於水。一陣風,一場雨,一部電話,一輛公交,這些簡簡單單的佈景裏,寫父母,子女,兄弟的日常生活,寫自己的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用那些親情離去的無奈與錐心疼痛,去講訴親人的重要與親情的珍貴。生活與生命的本真不過是“作為父母的子女,作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轉換——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長,最後一次的目送卻是永別。”

目送讀後感15

龍應台女士是我很喜歡的一位作家,喜歡他敍事的方式、很細密的用語、以及文章中縝密的心思,讀它的書總讓我有無限的想法,總讓我靈魂在心靈深處擺湯,一面讀著書,也一面思考,是否有哪裏和我的生活中相同? 所以這次選了很喜歡的龍應台的作品—目送,為我的閲讀主題。

時光,是停留還是不停留?記憶,是長得是短的?一條河裏的水,是心的舊的?每一片繁花似錦,輪迴過幾次?

一開始覺得要批判這本書實在很難,母子的親情哪有批判的餘地? 後來,當我在一次的仔細閲讀,很驚訝的發現,這一次的閲讀是一個很大的收穫,以前的這本書,在心中是驚不起多大的波瀾的,而現在,讀完這本書,種種思緒卻紛紛如潮水湧入。上了大學之後,離鄉背景之後,對於一切的觀感都變了,對父母的愛也不再認為是理所當然,很珍惜回家的時光,對於父母,總覺得對他們虧欠許多。

其實這本書中常常説的'是父母對子女離去的歎息,可是,子女也和不是如此感歎?因為有自己的命運,不得不離開家鄉,離開父母,我們身為子女也是如此失落,常常在夜半人生盡絕時,默默的流下思鄉的眼淚,每一次回家,都覺得父母為何以如此衰老?為何父母也是如此的漸漸離去? 總是為了不讓他們擔心,讓他們覺得自己過得很好,遊子在它鄉為了自己的夢想努力,總是在告別時微笑的説再見,在上車時獨自在心中流淚。

想討論的第一點,這本書可能是敍述著父母的情感,以她有個倔強的青春期孩子做對比,卻總忘了,世上多少孩子,有多少人是如此的目送父媽媽的離去,對於孩子,那更是痛苦,又有多少人曾如此公開的表明孩子的想法? 我知道有一些書有類似的想法,但是通常被歸類為心理教育用途去了。相信有許多人和我一樣,每次回家,最不忍心去面對的是父母又更白了的頭髮,而父親因為工作產生了無盡皺紋的雙手,每一次回去總是擔心,是否他已漸漸垂下的肩膀也洩漏了她的蒼老。

每一次返家總是仔細的為他塗上層層的護手霜,因為平常的他總覺得,手已經有了厚厚的皮塗上去也是沒用,所以我只是默默的希望,至少在我回家的時候,他辛勞的雙手可以不因凍傷龜裂,其實我一直明白,我們常常在目送著他人遠去,可最不捨的也是自己的家人,子女總是知道父母對目送自己的背影感到不捨,父母卻總是不知道,目送著他們漸漸老去的子女,心中也有著不少於父母的不捨,子女離鄉了,總會有回來的一天,而父母老去了呢? 卻是再也換不回的了,所以既然名為目送,龍應台女士想必也曾經目送著自己的父母目送自己離去,是否,是否這種感覺已經隨著年齡增長而漸漸消失了?

標籤: 讀後感 錦集 目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hk/flxy/duhougan/y534k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