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學生第一》讀後感

《學生第一》讀後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生第一》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學生第一》讀後感

《學生第一》讀後感1

近段時間,很多老師都在閲讀李希貴校長的《學生第一》。我也不例外,待我把書讀完之後,感到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從中我看到了一位教育大家的智慧與創意。

《學生第一》,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創意層出不窮。而且一切創意活動都是為了學生而設計。全書66個小故事,每一個都凝聚了李希貴校長和十一中老師們的教育智慧,心血與汗水。他們所有的教學思想都表現出了學生的主體性,學生才是真正的第一。

比如“開學護照”。我們都經歷過開學典禮。但是北京十一中把普普通通的開學典禮變成了有趣的,適合孩子口味的活動,讓卻讓孩子們在明媚的九月就擁有了嶄新的生活。還有校園潑水節。在那潑出去的一盆盆水裏,洋溢着同事情、師生情、同學情。彷彿潑出去的是一盆盆水,而是一種師生交融在一起,密不可分的深厚感情。

還有很多活動:校園吉尼斯、學生奧林匹克運動會、世界文化藝術節、學校紀念日……這些紛繁多彩的`活動給我們展現了一幅幅和諧美麗的畫卷,更讓我們看到了一副理想的教育藍圖。在她的搖籃裏,學生才能成為真正的主人,才成為了真正的第一位。

看到北京十一中的點點滴滴,我卻由此想起我們學校舉辦的那些活動。某中程度上來説,我感到我們學校和十一中真的很相像。我們也有很多絢麗多彩的學科活動。我們也有着我們的潑水節。十幾年來,每年的八月,歡快的一幕都會在求實中學上演一次。雖至盛夏,驕陽似火。

但學校的老師和孩子們渾然不覺。大家都在水池中你來我往的潑個不停。歡笑聲,嬉鬧聲響徹雲霄。潑水節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不再有所謂的隔閡,老師們幾乎無容置疑的都成了被攻擊的焦點,大家笑着,叫着,所有的煩惱都隨着清涼的水流一掃而光。

另外,我們還有讀書節,體育節,瘋狂英語節……很多學生喜歡的學科活動,我覺得我們的張校長的理念和李希貴校長的思想不謀而合。他們都希望校園真正變成教師和學生的家園和樂園,教師在這裏幸福地工作,學生在這裏快樂的學習、健康的成長、和諧地相處。

他們從不一味地追求教學質量和升學率,其實這些都不必講,這樣的學校升學率不可能不高。就像我們學校,在這裏,我們張校長她並沒有對孩子們大肆宣揚要愛國,愛黨,愛人民,熱愛學習,長大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儘管國小生都會受到這樣的教育。但是我們評選孝星;每個母親節,父親節我們都會要求孩子給爸爸媽媽説感謝的話,給父母洗一次腳,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愛意和尊敬;每個假期都會給孩子留在家幫助父母做家務的作業;每週我們都會帶領學生觀看感恩重情的節目……

至今,我還記得張校長進行的問卷調查中的幾個問題:你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麼?你的爸爸媽媽喜歡吃什麼樣的菜?雖然我們不曾宣傳過什麼愛國主義,但我們的孩子在外的口碑一直都是最好的,我們的孩子素質都是很高的,他們知書達理,行為舉止無不透漏着紳士,淑女的風範。

這是因為我們的張校長很清楚——教育的起點,本來應該是愛;是循循善誘,是身體力行,啟發被教育者感受愛,發現愛,是在世俗生活中踐行愛。因此,升學不是我們追求的至高無尚的目標,教育的價值就是試圖創造一個真正屬於孩子們的學校,給他們搭建舞台,提供空間,創造條件,成就未來。

因此,我堅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學校也一定能成為一所像北京十一中那樣的,學生第一的理想校園!

《學生第一》讀後感2

進入外國語已經一個學期了,作為一個新人,我已經積攢了一點點教學經驗,但是這種經驗是感性的,是不成體系的,是雜亂無章的,此時正是梳理實踐經驗、明確教學觀念走向的關鍵時期,學校便提供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充電的機會。我從來沒有讀一本書可以這麼輕鬆,站在窗前,沐浴着冬日的陽光,一口氣就讀完了李希貴的《學生第一》。

這本書讓我記起了這樣一段話: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生活在指責中,就學會了冷漠;生活在諷刺中,就學會了偏激;生活在否定中,就學會了自卑;生活在恐懼中,就學會了憂慮。反之,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表揚之中,他就學會了感激;生活在朋友之中,就學會了熱情;生活在鼓勵之中,就學會了自信;生活在認可之中,就學會了自愛;生活在愛撫之中,就學會了愛人。由此,我想到了可愛的孩子們,他們都是懷揣着夢想來到學校,這就讓我更加堅定了“每位學生都是最重要的”。

在《學生第一》中,我們看到的時一羣了不起的孩子,他們自信、陽光、勇於擔當,有着寬厚的肩膀;他們睿智機敏,有着智慧的韜略;他們熱情友好,樂於助人,有着仁愛的情懷。我相信,這羣孩子是在健康的校園文化中培養出來的:如果教師每天帶着微笑走進教室,與每一個學生的交流變成自己的習慣,堅信每位學生,給予他們積極的`鼓勵,幫助學生建立向上向善的信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生活熱情,那麼陽光睿智的孩子將會越來越多,一些小細節,恰恰能體現教師對學生的關懷,當然真正遇到原則性的問題,絕不姑息。

讀了《學生第一》這本書,我被一個個鮮活的故事所吸引,書中介紹了一個個讓學生展示和錘鍊能力的舞台,使得同學們真正成為了學校的主人。在學校這個大舞台中,同學們盡情地發揮着自己的聰明才智,參與到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中去,既增長見識,又培養了能力。讓同學們在快樂中成長,在實踐中提高。我們經常強調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事實上,學生不光是課堂的主人,也是學校的主人。

所以我們無論舉辦什麼樣的校園活動,都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在這本書中,“校園潑水節”、“學生大使團”、“學生出版社”等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些活動不僅帶給學生們愉悦的情感,豐富了學生們的業餘生活,也給同學們留下了終身難忘的記憶。使得他們的人生旅程更加精彩了。讀後感在去年的夏令營中,我有幸參與了整個活動,我看到了這本書中所提倡的“快樂校園”的種子正在我們周圍埋種、發芽。我們外國語學校也在懷揣着這樣的情懷建構教育!看到小故事中前人所展示出的教學成果,我的教學觀念的方向也就確定了,這就是我們所追求的教育的高度吧!

《學生第一》中的66個故事看似簡單,實際上每個故事背後都凝聚着北京十一中學的老師們鞠躬盡瘁、甘為人梯、匠心獨運的精神。

如果沒有非凡的責任心和抱負,再可愛的學生也會有讓你覺得疲倦的一天。那個時候,內心會有一瞬間覺得自己打開了潘多拉盒子,平時可愛、温馨、純真的學生、教室、學校會蕩然無存。培養有想法的學生,讓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夠獨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這樣才能有創造力,我們的民族才能有希望。這是學校的育人目標。

讓我們樹立學生第一的教育理念,開啟教育教學工作新的起點!我會更加努力、堅定信念,力求成為一名學生們喜歡的老師,欣賞學生的老師,適時引導、共同進步!

《學生第一》讀後感3

《學生第一》這本書共收錄了66個鮮活的小故事,這些小短文所描述的智慧,體現了李校長的辦學思想,是他和十一學校的同事們心血的結晶。實際上,這66個故事的後面都凝聚着十一學校領導、老師們鞠躬盡瘁、甘為人梯、匠心獨運的精神。

為了體現學生第一,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李希貴校長作了好多探索,這一點在中國尤其可貴,值得其他的校長學習效仿。 作為老師,看了很受啟發。校長看會更好。佩服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實踐,中國多一點這樣的校長、這樣的學校,那將是中國教育的希望。很多年,人們只重視學生的感受而忽視教師的感覺,這本書能把教師當成普通成員中的一員,教師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在當今這個社會上教師的地位不是很高,人們對教育不是很重視,感謝作者能為老師呼籲。

學生第二,是一本書的名字。李希貴先生説他寫這本,是從教育管理的角度來看待學生的,“只有校長把教師放在了第一位,教師才會真正把學生放在第一位。因此,在校長心中教師第一,學生第二”。學生第一,則是基於教育學的價值取向。我的理解是,從教育學意義上説,學生永遠是第一位。

校長把教師放在第一位,教師把學生放在第一位,學校呢?我認為,如果非要讓學校在教師和學生之間排出一個順序的話,學生無疑應該是第一位的。很顯然,學校存在的`意義不就是為了把學生培養成合格的、優秀的人才嗎?既然如此,學生就應該是學校這個場域中最重要的人羣,是第一位的。

如何做到呢?北京十一學校的一系列做法值得學習,但不能照搬。學習的要點在於其始終把學生推到前台,把校園一切能夠讓孩子們自己做的事情,悉數交給他們。比如辦廣告公司、複印社,搞電影課程,發放開學護照,選課,參加學校重大項目招標事宜等。校長和教師退到後台,作後勤保障。

不能照搬,是因為十一學校的特殊地位、特殊積澱、特殊條件,並非所有中國學校都具備,更多的學校是望塵莫及的。有差距,不代表不能有所作為,關鍵在思想、在理念。就實踐層面而言,從校長到教師到校園裏所有成年人,都把學生放在第一位,為他們的未來着想,自然就能生成許多辦法。

學生第一,意味着“育人為本”的真正落實。校長、教師的視線應該始終集中在學生身上,想孩子所想,急孩子所需,一切從孩子發展的高度出發,有所為有所不為。學生第一,不代表包辦代替,不代表我們能冠冕堂皇地以愛的名義,強加給孩子許多他們不喜歡、不樂意接受的東西。 學生第一,是李希貴先生循教育規律辦學的大膽實踐。但我要説,這不是創新,而是大大小小的教育綱領裏早就闡釋得一清二楚的事情,只不過我們的絕大多數學校沒有照做罷了。然而,我們仍應為李希貴和十一學校喝彩,他們的非典型案例,至少讓我們明白:寫在文件裏的東西,可以成真。

如何讓學生的校園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如何讓學生在學校裏獲得終身受益的本領,如何讓學生真正成為校園的主人……本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生動地展示了李希貴校長在北京十一學校進行的卓有成效的改革。細細品味此書,你就會深切感受到,種種創新舉措真的有一種令人拍案叫絕的感覺,並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學生第一》讀後感4

《學生第一》所展示的是北京十一學校的教育工作者詮釋的教育學的基本價值取向,他們創造了一個真正屬於孩子的學校,在這裏,每個生命都像野花一樣自由地生長,一種清新的氣息撲面而來。漫步其間,我們能夠深切領略生命成長的動人景象,分享到十一學校學生洋溢出來的令人羨慕的幸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個人都會説,可怎麼培養呢?書中66個小故事給了我們答案。每一個小故事都充滿着創新精神和智慧的結晶,凝結着十一中所有老師的心血與汗水,在這一個個小故事中,精彩的詮釋着李希貴校長的辦學思想——學生第一。學校教育中沒有太大的事情,各個學校所開展的活動也都大同小異,但是很多涉及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小事都可以做得很精緻,讓學生樂於參與,讓學生從中受益。《學生第一》用生動形象的事實告訴我們,學校可以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多種可能性。

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們也非常注重培養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比如課前設置新聞播報環節,讓學生關注時政,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與十一中相比,個人認為很多的工作都是老師做好了移交給孩子,為什麼不能讓孩子上崗培訓後也自己來動手策劃一下呢?每個學生的發展空間都是不可估量的,關鍵是老師千萬個不放心,怕被搞砸,不給孩子動手的機會,所以我覺得我們教育者要大膽放手,讓孩子在實踐中開拓創新。在十一學校,無論是學校的開學護照,校園機會榜,學生出版社,還是校園吉尼斯,學校裏面開公司,校園潑水節等等活動都是學生自主、自由來進行。在十一學校,“接待客人”被精心開發成一門特色課程,“十一學生大使團”應運而生,學生們以自己富有創意的方式,向來自四面八方的參觀者展示學校的辦學特色,展示自己的風采。從豐富多彩的必修課程到斑斕多彩的`選修課程,這些活動和課程給他們帶來了快樂,促進了他們的成長。孩子是在活動中得到了鍛鍊,獲得了成長的經驗和經歷,在快樂中享受生活和學習!

學校的一切工作都體現出對師生的激勵和人文關懷。在教師中評選月度人物和青年才俊,在學生中評選每月百星,只要是有一技之長的學生都可能榜上有名;建立教師互助中心,解決工作上困惑和心理上的問題;建立教工健康促進中心,關注每位員工的身心健康;讓所有師生都能在校園裏留下痕跡,讓所有師生都能感受到自己很得要,這是北京十一學校的文化傳統,退休紀念冊即是為了落實這樣的文化而設立的;教職工的幸福感,來自工作的成就感,也來自家庭的美滿和孩子的健康成長。學校對教職工中品學兼優的子女進行一年一次的獎勵,獎勵範圍從國小到高中階段,只要符合條件都會獲得不同程度的獎勵;迎新酒會是給新教師設立的一個特殊活動,酒會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給每一位新入校的青年教師找閃光點,活動組織者將之凝練為動人心魄的精美讚語,在酒會上送給相應的教師。這些新教師,無不激情澎湃、信心滿滿,這為他們日後的工作奠定了很好的情感基礎。當然,這一切還是為了學生,當課堂裏有着越來越多的具有教育姐情懷的老師們傳道授業時,學生的成長生態就會更加理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學生第一也就水到渠成了。

讀完《學生第一》這本書,我被李希貴校長的睿智、創新、博愛所感染,正因為這種智慧,他才會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把教師放在第一位,正因為這種智慧,我們的教育才會煥發出勃勃生機!路漫漫其修遠兮,作為教育的一員,我將繼續追尋一種教育本真的東西,為四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做幸福的四中人!

《學生第一》讀後感5

剛拿到學校贈送的《學生第一》,我很有親切感,因為我對教師應該轉變的教育觀念記憶猶新:教師要轉變觀念,要以人文本,以學生為中心。真正在教學中體現“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李希貴在這本書中説:“學生永遠是學校的主人,學校的一切活動,都應當指向學生、為了學生、成長學生,一句話,學生第一。”學校給孩子搭建舞台,提供空間,創造條件,成就未來。

李希貴在《學生第一》裏面展現了理想教育的藍圖,在北京十一中,學生是學校的主人。學生的許多大膽的設想都能在學校成為事實。學生自己出版作品,自己開公司,自己聘用職員,自己選擇喜歡看的電影,自己當大使……這些屬於出了社會才能做到的,卻再校園裏成了平常,這些都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也是我們看到的學生第一的新理念,真真切切能夠展現在我們的眼前。原來學生第一不是觀念,而是事實。

在十一中,學生們又充足的時間和空間,有良好的平台來展現自己的才華,來提前接觸社會的點點滴滴。他們擁有許多屬於自己的空間,還有許多實踐的機會。他們可以通過學生廣告公司,學習開公司的相關業務;可以憑藉自己的能力,成為學生院士;可以作為大使團,像外交官一樣接待世界各地的來訪者;還可以自己成立出版社,自己徵集和編輯優秀作品;通過模擬國際組織,把握時局,預測未來。

就是這些空間和機會,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讓校園真正成為學生成長的園地。

學校還開辦許多活動,來培養和發展學生。比如:“開學護照”將老師、學生、家長三方都牽引到“新學期開始”的事件中來,讓三方都能見證學生的開學,也讓學生對這樣的開學終身難忘。還有,校園吉尼斯活動,通過這個活動,培養出自我悦納,充滿自信的學生。校園開展潑水節,師生同樂,甚至連校長也能脱下身份,和學生一起潑水。十一中的潑水節,潑出的是水,帶來的是親密的關係,愉悦的情感,它給孩子緊張忙碌的校園生活,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留下終生難忘的.記憶。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成為了師生的樂園。

學校還是教師們的家園。十一中,再教師中評選月度人物和青年才俊,讓老師們都能展現自己的風采。還建立教師互助中心,解決教師工作上的困惑和心理上的問題。甚至,建立了教工健康促進中心。給與教師們家一般的温暖和關愛。

北京十一中通過“學生第一”的教育理念,讓校園變成了教師和學生們的家園和樂園,教師再這裏幸福工作,學生在這裏快樂的學習、健康地成長、和諧地相處。我們沒有看到關於成績,教學質量的內容,但是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特色的學校,一個以創造一個屬於孩子們的學校為價值取向的特色學校。這讓我聯想到我們學校的校訓培養學生成為“勤學習、做真人、善實踐、求創新”的新一代社會主義接班人。

其實,我們還是在做藍圖之夢,只是十一中已經成為了現實。有許許多多的原因,阻礙着我們國小成為如十一中那樣的特色學校。但是,我們都會相信,我們“學生第一”的藍圖終有一日會成為現實。

《學生第一》讀後感6

今年暑假,有幸拜讀李希貴校長的《學生第一》,書中有66篇文章,200多幅彩圖,展示了李校長無數的創意和教育智慧。

讀完此書,感悟頗多,最深的感悟有兩點:

感悟之一,只有教師第一,才能實現學生第一!當我第一次翻開此書的時候,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淡淡的粉色和一句無比温馨的話:“謹以此書獻給我親愛的同事們”,而在整個扉頁中,除了這句話字體較大,剩下的是滿滿一頁老師的名字!令我震撼!這樣隆重的把老師的名字印在扉頁,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我感受到了老師在李校長心中的地位。書中“標註所有人的名字”,這是李校長重視每位老師的一項舉措。因為“一個單位或組織的合影照片文字説明,通常只標註主要領導、重要人物的名字,對一般人往往忽略”,而李校長要求,無論什麼場合的合影中都應該把所有人的名字加以標註。充分體現了他對每位教師的重視。而凡是有校長參加的合影中,李希貴所站的位置總是在邊角的地方,這樣能讓每位教師都感到自己站在重要的位置上……李校長不僅重視教師,他還特別善於鼓勵老師,而那些獨特的鼓勵方式,經常讓老師怦然心動、感動不已:每個月每個月他們都會評出“月度人物”進行大張旗鼓的宣傳;他為每位退休的老師製作退休紀念冊,總結提煉他們的工作業績;他把每個老師的照片和業績印在個性化的筆筒、茶杯上;他讓學生為自己的老師寫賀詞、賀卡;他不僅表彰老師的優秀,還表彰教師子女的優秀……李校長的這些做法,無不顯示出他對每位老師的重視和關心。當每位教師享受到這些關心和重視時,心中該有着怎樣的温暖和感動?而這種感動和温暖,又會轉化為對工作的熱愛,對學生的熱愛,於是每位學生在老師的眼裏也變得更加優秀和可愛。於是,就真的有了這樣一羣了不起的孩子,他們自信、陽光、勇於擔當,他們有着寬厚的肩膀、有着智慧的韜略、有着仁愛的情懷……當我今日再翻《學生第一》,分明又一次感受到,在李校長的眼中,在他的管理中,教師永遠是第一位的,只有教師第一,才能真正實現學生第一。

感悟之二:反思自己十幾年的教學生涯,令我慚愧!我被《學生第一》中異彩紛呈的學生活動所吸引,我驚訝於學生的能力,我感動於學生的創造力!驚訝和感動之餘我也深深地反思了我自己:十一學校的.學生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創意?他們為什麼能自由的展示風采?關鍵是他們有敢於創新的老師,是老師為他們搭建了一個又一個寬廣的舞台,只有有了創造力的老師,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意的學生!回想自己平時的教學行為,總是不敢放手發動學生,上課總是陶醉於不厭其煩的自我講述之中,有時候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覺得他們簡直是在浪費時間,還不如直接把答案告訴他們,試想這樣的教學行為怎能培養出具有創意的學生?在平時與學生的交流中,也試圖創造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但不能“蹲下去與學生交流”。今天,我學習了李校長的《學生第一》,也聽取了我們吳校長“要蹲下去與學生交流”的報告,我要改變我自己,首先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從改變課堂入手,營造能夠讓學生自由呼吸的教育環境,努力推動學生自我教育、自我鍛鍊、自我成長,讓每一位學生都成為課堂的主人,讓他們自由地展示風采!讓我們外國語的孩子創意無限!

標籤: 讀後感 學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hk/flxy/guanhougan/r5mqg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