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教育 >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15篇)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15篇)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開學第一課》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15篇)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1

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開始了,我們一家人都早早的坐在電視機前準備觀看。

著名主持人董卿、撒貝寧化身“班主任”,帶領大家從各自國家到來的前輩們身上學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堅守。而這次的主題是“中華驕傲”,這讓我首先想到了我國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和古時人們所追求的琴棋書畫,之後便是各個老師們的上台演講。

當撒老師上台時我看見他手裏拿着一個板子,正當我納悶時,他便舉起來展示,我才看清,那是一份甲骨文。上面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字,上半部分看起來像是一個倒着的山,下半部分則是三條豎線。剛開始時我並沒有看出是什麼字,只是覺得應該和水有關。之後撒老師説:“如果你把這個山想成天,這個字你就猜對了。”我頓時恍然大悟,原來是個雨字,我不得不讚歎我們祖先的機智。之後王老師便又給我們講解了一下“正直”這兩個字的演變,“目不斜視,直奔目標”,我覺得十分有道理。

之後還有來自美國的理查德,圍棋高手柯潔,著名鋼琴家郎朗的徒弟徐子航和來自意大利的擁有53根手指的機器人特奧進行的精彩的比賽,著名翻譯家許淵衝,還有青年京劇演員王佩瑜用京劇唸白表演的《水調歌頭》和來自巴基斯坦的漢語教師米斯巴。

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96歲高齡的許淵衝老先生,他從事文學翻譯長達六十餘年,譯作涵蓋中、英、法等語種。《詩經》、《李白詩選》、《紅與黑》等中外名著都是經許淵衝的翻譯後才得以流傳國外或引進國內,他還曾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他還説:“我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那就是我要翻譯到一百歲,把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經典傳播到海外。”

這是個多麼敬業的老人啊,我不禁十分地佩服他,他那皺皺的皮膚裏彷彿埋藏着這些年積攢的知識,而我們作為年輕的學生,為自己定個小目標,然後向着目標前進,成為能夠為社會做貢獻的好學生。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2

9月6日,我們班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由於時間關係我們只看了一半兒,我卻也是感慨良多。我一共看了五六個節目,其中,我最喜歡三個節目。

第一個,我喜歡滑翔飛機。它是提高飛機和板之間所產生的氣流來讓衝浪飛機平穩行駛的。

第二個,我喜歡那位跳傘小高手,她和她的同伴們每天都要接受各種各樣的艱苦訓練。比如挺凳子,我看的時候心裏充滿擔憂和同情之心。我看着他們做的那一個個標準的動作,心裏萌生了一個念頭,我回到家裏也要試一試。説做就做,回到家我搬來一樣小板凳。我輕輕一趴,手伸平,腳向上翹,也做了一個標準的跳傘動作。我在凳子上整整堅持了一分鐘,下來時我腰痠背痛,特別是肚子上酸酸的,我發現,跳傘運動員們是多麼的不易和艱辛。

第三個,我喜歡那位失去雙腳的卻又再次頑強的站立起來的舞蹈家。她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雙腿,那時的她的夢想幾乎毀於一旦。可她卻頑強的站立起來。忍着疼痛戴着假肢,又重新在賽場上翩翩起舞。

此次的從《開學第一課》包涵了機智、勇敢和頑強,給我的啟發甚多。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3

"你醒來時候,問候你好…你我的臉上,寫滿微笑…成長的路上,總有煩惱…校園的花草,一同長高…"一道道悦耳動聽的聲音從電視中傳出,《開學第一課》拉開了序幕。

今天是9月1日,是全國中國小生開學的日子,也是今年《開學第一課》正式播出的日子。《開學第一課》是教育部與中央電視台合作的大型公益節目,這天晚上我陪着我的同學與全國的中國小生一起觀看着這個勵志的節目。

兩位主持人剛開始便向我們講述了今年的主題──"中華驕傲",身為中國人的驕傲!

北京大學的王寧教授向我們展現了"正直"二字從古至今,由繁化簡的變化過程。説道:"我研究漢字二十年了,漢字是我們中華的瑰寶。中國文字是因義而構形,每一個文字都有着自己獨具一格的含義。"所謂"正直"就是目不斜視,奔向目標。

主持人董卿説了一段話:"漢字除了歷史悠久,它還獨一無二。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方塊字中,有着中國人的風骨,更有着中國人的智慧。"漢字不愧是中華第一驕傲!這段話我至今還記憶猶新。

一位人稱"漢字叔叔"的外國友人,也在台上表達了他對漢字的熱愛。22歲那年,他來到中國台灣,他用盡了自身所有的財產與全部的心思投入到對"漢字"的研究中。連一位外國友人都如此地對漢字着迷,我們不更應該好好學習嗎?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它有着幾千年的歷史,是唯一最悠久、並延用至今的文字。

漢字是中國文化的寫照。每一筆每一畫,都藴含着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承載着中華文明厚重的底藴和價值。只有學好漢字,才能更好的領略中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才能更好的瞭解歷史,瞭解我們的祖先!才能更好的去創造未來!

《開學第一課》讓我確確實實地感受到了我們中華的驕傲與文化的自信。一份中華的驕傲,一份獨屬於我們民族的驕傲!我為中華而自豪!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4

今天,我認真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節目,給我印象最最深刻的是樑老先生,他的事蹟令我很感動!

樑老先生13歲就參了軍,那時候楊政委對他非常好,樑老先生把楊政委當成自己的父親,楊政委也把樑老先生當成自己的兒子。那時候紅軍過草地條件非常艱苦,在三年中,他們共用一個碗吃飯,共蓋一牀被子睡覺,直到楊政委犧牲。幾十年來,樑老先生通過多種途徑一直沒有放棄尋找楊政委的後人。

看了這個節目我對照自己,樑老先生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首先是懂得感恩。樑老先生對於楊政委的教育感激不盡,幾十年後仍然無法忘懷。而我們現在對於父母的養育之恩,對於老師的教導之情,表現出來的往往是不耐煩和理所當然。

其次是百折不撓。樑老先生當年小小年紀,他就能夠克服困難,永不放棄,終於走出了草地。而我們遇到困難時往往繞道而行或是輕易放棄。

我們要牢記紅軍精神,高舉先輩的旗幟,懂得感恩,學會直面困難,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5

9月1日晚的《開學第一課》共分為四大內容,以夢想、奮鬥、探索、未來四個方面啟發我們要有自己的夢想,要堅持自己的恆心。

在這四方面,我比較喜歡的是“奮鬥”這一篇章。有句話叫“活到老,學到老”;有句話叫“停止奮鬥,生命也就停止了”;有句話叫“形成天才的主要因素應該是奮鬥”;有句話叫“奮鬥是萬物之父”;有句話叫……在我們生活中,奮鬥或許是很多人的口頭禪,但他們可能都説到而沒有做到。奮鬥還可能是為了成功,朝着目標前進。

奮鬥的路上艱苦漫長。它就像一條坑坑窪窪的石路,它就像一次次馬拉松比賽……你一不努力,別人就超越你,你一不小心,就掉進一個坑。所以,你必須集中精力,定一個目標,朝着目標前進。在奮鬥的路上,你還要有一顆持之以恆的心。

新東方俞敏洪大學聯考三次才考上北京大學。他以前給自己定的目標是省裏的一個大專學校,只要考上就心滿意足了。他第一年英語考了三十三分,第二年英語考了五十五分,到了第三年,他對他母親説他一年不幹農活,比較後,當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寄到時,他還在地裏種菜。影視明星王祖藍説過:“人一定要有夢想,萬一實現了呢?”

成龍為了得到大家的認可,從15米的樹上掉下來過,做過頭部手術,手指打拳時變形……在他身上一枚枚勛章表示自己的傷。

株心算中有一位軍人叫王桐晶,她在第五、六、七屆株心算比賽中奪過三連冠。何靈説:“王桐晶做過的卷子足足可以平鋪100間國小教室。”連影視大咖,……都這麼拼命,我們這些普通人還有什麼資格不努力呢?

看完二零一八年九月一日晚的《開學第一課》,我要向“小光頭”張天義學習不退縮;我要向“大眼睛”蘇明娟學習持之以恆;“大鼻涕”胡善輝學習努力勤奮……,加油吧!夥伴們,做比較好的自己!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6

當窗外的知了再不像盛夏般不知疲倦叫着的時候,我們也隨之又一次迎來了開學。坐在教室裏,觀看者這次的開學第一課,突然覺得這世界真美。

“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持人如是説。女教師鄧麗長得並不出眾,她只是眾多教師中的一員。但她卻又被稱為“最美的女教師”,這是因為她為了大山裏的孩子,在支教三年後卻毅然留在那個貧瘠的地方,是什麼讓她寧願捨棄城裏的繁華,放棄到更好的學校教學?我想是為了山裏那羣質樸孩子的臉龐。這首您別走也寄託了孩子們對鄧麗的感情。為我們鑄就了一首愛的讚歌,更是美的讚歌。

美不一定是城市的燈火繁華,也可能是鄉間小鎮的田屋流水;美不一定是春天的百花爭豔,也可能是冬天的素梅傲雪;美不一定是發生在多大的崗位上,也可能是由平凡人鑄就。

“最美的司機吳斌”在生命的緊要關頭,卻首先保證車內人員的安全;清潔工人穿着那統一的衣服,整日奔走於大街小巷,使一個個城市變得整潔美觀;還有那些在地震中為他人獻出生命的人;還有……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無私奉獻的人,所以這世界真美。

將思維回到課堂上,抬頭是老師在低眉思索着什麼,望向兩側只見他們在奮筆疾書的身影,還有偶爾撓下頭的焦慮表情。這一切,如此和諧。

在生活中,不必要為一件小事而耿耿於懷,卻也不必為了耿耿於懷而覺得有些羞愧。生活便是如此,循規蹈矩,如在白開水般平淡的生活才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要活得灑脱,活得精彩,活得快樂,這何嘗不是一種自然美呢?

在生活中,我們要善於尋找美,發現美,或許它就發生在你眼皮底下,只是你從不管願為他們停留而已。睜大雙眼,去觀察身邊發生的小事,或許你也會同我一樣覺得,這世界,真美!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7

今天,我與父母一同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一期的《開學第一課》圍繞的主題是英雄不朽, 一共有四節課。每節課的主題分別是“愛國”、“勇敢”、“團結”、“自強”。

看完後,我彷彿又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彷彿又看到了為了人民的解放而浴血奮戰的戰士們,彷彿又聽見了中華兒女堅強不屈的聲音。在這四節讓人回味無窮的課裏,最讓我印象深刻是第二節課的內容——名叫閻富華的孩子,他為了保護好戰士們和鄉親們而選擇了牲犧自己的性命。那個時候他才只有十三歲,十三歲,一個和我年齡相仿的孩子,他是需要有多大的勇氣,多大的決心,多大的意志才能夠把生希望留給別人,把死亡交給自己。看到這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經歷了漫長而又難熬的八年抗戰,中國人民終於取得了勝利!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國人民確確實實的站起來了!但這分難能可貴的幸福又是有多少的革命烈士用血肉之軀換取來的呢?又是有多少戰士為了國家的發展方向和人民的解放而為祖國奉獻了自己年輕而又珍貴的生命?又是有多少人為了人民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也許有許許多多的不為人知的例子,革命先烈他們的每一個行動都在提醒着我們:我們中國人,只有挺起了背,抬高了頭,站直了,才能不被帝國主義者嘲笑,才能不任人宰割!

我們難道能夠忘記這一段可歌可泣的悲痛歷史?難道我們能不去繼承先烈們的遺志?難道我們能不尊重那些為了我們的生活而葬生於硝煙炮火之中的戰士們?答案是:不能。絕對不能!我們必須要珍惜先輩們用鮮血所換取的今天,我們不能忘記一句話:落後就只有捱打的份!我們必須掌握知識和本領報效祖國!“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為了中華的掘起,我們必須奮發圖強、不努力!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8

9月1日晚上,我準時收看了中央一套電視台的《開學第一課》。當我打開電視時,我立刻被《開學第一課》的內容給吸引住了。

這一次,《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先輩的旗幟”。節目開頭是一段歌舞表演,然後是幾位久經沙場的老紅軍為我們講述他們長征的故事。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賀炳炎將軍的故事。在長征的一次戰鬥中,他被敵人打斷了一隻手臂,必須馬上截肢,但是,當時沒有手術用具,醫生只好把他綁在門板上,用鋸子把他的手臂一點一點的鋸了下來,而且,整個過程沒有用麻藥!

看完這個節目後,我感慨萬千:記得我6歲時,第一次拔牙,我因為怕痛,死活不敢去,就是躺在了拔牙的牀上,也不張開嘴。後來,媽媽説給我買玩具,我才張開了嘴。跟賀炳炎將軍比起來,我十分慚愧。賀炳炎可是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一點一點的把他的手臂鋸下來的啊!

紅軍在長征中走了十萬公里,而且,每天就只吃手指蓋大小的黃豆。跟人家一比,我跟紅軍簡直不是一個層次的。我覺得,我想要達到紅軍那個境界,還差四個詞,這四個詞分別是: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

同學們,讓我們接過先輩們的旗幟,將先輩們的精神和激情延續下去!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9

鄧麗老師是邊遠山區的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師,可她燦爛的笑臉散發出美麗的光輝,照耀着身邊的每一個人,感染者每一個孩子,從此他們歡快的唱歌、跳舞、做遊戲,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去描繪眼前的美麗,他們的生活不再孤單,美麗的笑容每天在他們臉上綻放。這一切只因為有了快樂的鄧老師,有了愛他們的鄧老師,有了無私付出的鄧老師。鄧老師把她的美麗留在了海拔1800米的高山上。是她讓孩子們看到了山外的美麗,讓他們有了走出大山的希望,他們是幸福的,他們是開心的!鄧老師不是説了嘛,説開心最美!

我多麼希望我的老師能和鄧老師一樣,和我們一起開心的笑,教我們唱歌教我們跳舞,下課陪我們一起玩遊戲,在玩中讓我們懂得做事的道理,歌唱中讓我們感受學習的快樂,在我們手拉手中感受愛的温暖......

我想我的願望很快就能實現,想到這兒,我不禁露出了笑臉,我想,此刻我也是最美的吧,開心最美嘛!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10

這一天,我在教室看了開學第一課,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出現在我的眼前,看到這裏我的眼睛濕潤了,真的,我太感動了。

新一代女航天員王亞平通過了種種艱鉅的考驗和訓練,非常不容易的帶着夢想飛上了太空,還有成為軍人的女士兵,他堅持訓練,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雙腿和孩子的廖智,同樣也失去了他的舞蹈夢,他痛恨這次地震。但是他沒有放棄,又穿上假肢繼續練習舞蹈,終於拾回了舞蹈的夢想,穿上裙子的她顯得格外美麗。在這裏,我想到了自己,有時受到一點挫折就想放棄夢想。我現在要向他們一樣堅強!向着夢想奔跑!實際上,遇到挫折總有解決的方法,這不過是上天對你的一種考驗,看你有沒有資格完成夢想的資格。

我們一定要向這些完成夢想的人學習,學習他們的堅強和勇敢,這樣才能實現夢想。讓我們一起加油,一起努力,一起在夢想的道路上奔跑吧!

開學第一課對我的影響很大,還讓我學會很多知識,同學們如果感興趣不妨也去看看哦!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11

歡迎大家來到《開學第一課》的課堂,伴着康輝的聲音,我們走進了聆聽鍾南山爺爺講疫情的《開學第一課》。

這堂圍繞疫情專門展開的開學第一課給我留下了許多感悟。聽鍾南山爺爺講17年前奮戰SARS,我感受到了中國人骨子裏的奉獻;聽患漸凍症的金銀潭醫院院長講“神兵天降”,我感受到了華夏人民的攜手互助,同舟共濟;聽感染後在方艙醫院就診但仍然堅持學習的高三畢業生付巧講“夢想的教室”,我感受到了疫情間隔着防護服的關愛與温暖;聽90後北大援鄂醫生講大巴車上的“中國必勝”,我感受到了新一代青年衝鋒在前的擔當;聽中醫藥專家張伯禮講中國歷史中的抗疫記載,我感受到了百代中國人的智慧;聽解放軍戰士沈威講疫情中移動帳篷研製疫苗,我感受到了解放軍戰士為國為民的精神;聽…

感悟不斷,思緒不停,紛紛擾擾。然而,細細思考,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正是那5人的90後援鄂醫生代表隊。

《國王的演講》中有一句台詞,戰爭不只僅侷限在前線,的確就像今天疫情突如其來,加速了年輕人的成長腳步。從前把名字寫在校服上的90後,如今把名字寫在了防護服上,所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這一次,他們的擔當讓人敬佩,更讓人明白,90後不是垮掉的一代,不是被老一輩人搖頭歎息否定的一代,而是在時代洪流中衝鋒向前,奮力創造自己人生價值的一代。

今天,年輕人擔當着時代的中流砥柱。青年志願者在封城時刻為居民送上必需生活物資,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物理界冉冉升起的新星曹原,在科研道路上鋭意前行,北斗導航系統中超七成的青年科學家夜以繼日在國家信息安全領域深耕鑽研,這個個身影都是他們,正如俄國哲學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所説,環境影響人的成長,但不排擠意志的自我表現,或許這代人成長的標籤就是追逐個性,但是當時代的抉擇來臨,他們同樣會毫不猶豫地扛起應有的使命與擔當,而我們,也終將是下一個這代人。“無窮的遠方,無盡的人們都與我有關。”面對疫情,沒人能獨善其身,總要有人挺身而出衝鋒在前,我們只是時代的一滴水,但只要做好自己,守護彼此,用善良的心頂起自己的責任,我們就都是時代閃耀的一滴水。

“仰望星空,北斗璀璨,腳踏實地,行穩致遠。”疾控中心首席謝軍如是説道。風疾雨驟方顯擔當,我們都擁有強大的信心,這是開學第一課帶給我們最深的體悟,當時代的抉擇來臨,我們選擇擔當。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12

美是無處不在的,我們可以用我們的眼睛去發現美,也可以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創造美。美可以劃分為很多類。

大自然的美。蔚藍的天空,清澈的河水,兇猛的獅子,温順的梅花鹿……一切都是那麼的祥和,那麼的`美。然而現在的一切非常令人擔憂:天空已不再是蔚藍的,河水也不再是清澈的,獅子和梅花鹿也是日益減少。就像姚明所説的那樣:“當我們的子孫長大後,問起我們梅花鹿是什麼樣子的,它們怎麼會沒有了呢?那時,我們該怎樣回答?”從現在開始,只要我們齊心協力保護好大自然,那麼大自然依然還是美的。

身邊的美,我們的身邊有很多平凡而偉大的人物,有最美司機,最美媽媽,最美教師,最美清潔工……你見過一個城為一個大巴司機送行嗎?他叫吳斌,一個普通的大巴司機。就在那一天,他載着一車的乘客在高速路上行駛,這時,一塊大鐵片忽然從前面飛了過來,穿透了擋風玻璃正好砸中了司機吳斌。由於鐵片的衝擊力非常大,當它砸中吳斌腹部的時候,他肯定受了重傷,但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吳斌師傅卻毅然堅持着,他先是把車穩穩的停在了安全地帶,接着拉好手剎,然後囑咐乘客們不要驚慌,不要亂跑,當他強忍着劇痛完成了這一切之後,就再也扛不住了……他倒下了,一車的乘客得救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挽回了一車人的安全。他在平凡中彰顯了偉大,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尊敬。很多時候,我們沒有像吳斌叔叔那樣面臨生死考驗,但在平凡的小事中,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我們一樣可以成就美,用小美來鑄造大美。

于丹老師説過:“我們人可以分為三類:一、生雞蛋,二、胡蘿蔔,三、幹茶葉。社會生活就是一鍋沸騰的水,你放的東西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你如果把生雞蛋放進去,過一會兒生雞蛋就煮熟了,變得硬邦邦的。這類人只顧自己,不管別人,自私自利。你如果把胡蘿蔔放進去,一段時間後,胡蘿蔔就煮成胡蘿蔔泥了。這種人沒有主張,沒有自我,成了一顆牆頭草,風往哪吹就往哪倒。你如果把幹茶葉放進去,過一段時間後,幹茶葉會慢慢的舒展,不斷地圓潤,不斷地豐盈,同時成就了一鍋好茶。這種人能夠融入社會,不但為社會做出了貢獻,同時也成就了自我。我想,做人就應該做這樣的人。

看完開學第一課後,我深深感到了自己的渺小,明白了很多道理。其實生活中處處都存在着美,我們需要擦亮眼睛,用心去發現美,感受美,並用自己的行為去創造美,將生活中的小美匯聚成大美並傳遞下去……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13

在開學的第一天,老師讓我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家風、家訓、家規”。

可能大家不知道,師楠是宜昌市五中706班學生。他是一個陽光進取活潑的孩子,學習之餘常常幫助同學,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無論是在校園還是在大街上、公交車上,他都能為他人着想,幫扶需要幫助的人。師楠媽媽陳阿姨稱,兒子是一個有愛心的孩子,他從小的夢想就是當一名醫生,去救死扶傷,幫助更多的人。

作為宜昌中學裏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全國紅十字模範學校”、“全國衞生救護先進集體”,宜昌市五中多年堅持紅十字人道奉獻博愛宗旨,秉承“救死扶傷、扶危濟困、助人為樂、敬老助殘”紅十字精神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創造性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紅十字和志願者活動,在與學校德育工作、課程改革實驗、學生安全自護教育、關愛貧弱學生羣體等工作的結合上均作了有益探索。此次省紅會下發一個名額到學校,全校從897名學生中,挑選出了品學兼優的師楠作為學校代表參加會議。

從師楠的身上,我看見了一種“奉獻”的精神,這種精神值得每個人去學習。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14

9月1日,我收看了CCTV-2播出的開學第一課——《知識守護生命》,這節課共分為四部份:潛能、堅持、團隊、生命。

第一部份:潛能

“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就看你怎麼挖掘。”這是舉重隊陳燮霞所理解的潛能的含義。我認為,我們的某種潛能或許已經被激發出來,但還有一部份在心靈的最深處,有待我們挖掘。潛能需要我們堅持不懈的精神,它們才能被挖掘出來,你也如此,我也如此。

第二部份:堅持

節目中講了這麼一個故事。一個女孩14歲,名叫李佳俊。她在放上學的路上失蹤了,她的父母急忙開始尋找,因為她上學路上要經過去十多處天坑,每個天坑都有40多深,一般人掉下去都是凶多吉少,她的父母腦子裏閃過一個可怕的念頭:這孩子會不會掉到天坑裏去呢。他們在附近找了三天,所有的天坑都去了,但沒找到女兒的蹤跡。在這三天裏,尋找李佳俊的聲音傳遍了村子的每個角落,可就是聽不到李佳俊的迴音。當她家裏人陷入絕望的時候,忽然李佳俊的同學打電話過來説李佳俊在她家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他們急忙趕到同學家才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來女孩真的掉進了天坑,醒來時昏迷了三天,而在這三天裏她錯過了親人的呼喊,後來,她抱着“一來定要活着爬出去的”信念一次又一次地往上攀登,也不止一次從上面摔下來,最終經過不斷地努力,終於爬出了天坑。14歲,比我大不了幾歲,由於堅持,她戰勝了恐懼,戰勝了死亡。我理解的堅持就是不拋棄、不放棄。你呢?

第三部份:團隊

人多力量大,一個小組,一個班級、一個學校、一個省、一個國家……都是一個團隊,我所理解的團隊就是:只要有團結合作的精神,團隊就會成為一個攻不可破的保壘!節目中請了姚明與男籃的所有隊員與抗震小英雄陳浩以及一些中國小生進行撥河比賽。男籃雖然強大,但我們學生代表團結一致,最終取得勝利。我想:有了優秀團隊精神,一切有皆可能。

節目最後談到了生命,墳川大地震,死去的靈魂告訴我們要珍愛生命。

通過觀看第一課,我想告訴大家:潛能是無限的,堅持是一種堅定的信念,團隊是一種偉大的精神,生命則高於一切。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15

從2020年4月16日晚上7點40分到8點30分,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50分鐘,因為每個寒暑假都播放的《開學第一課》在這個晚上開播了。眾所周知2020年由於疫情的問題聊城、山東、甚至全國的學校開學時間都延遲了。在這特殊時期,我們也格外期待《開學第一課》的到來。

《開學第一課》講了許多叔叔阿姨在面對疫情中艱苦奮鬥,捨己為人的事例,讓我情不自禁潸然淚下。他們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讓我頗有感觸的有位專門接送醫務人員去醫院的孫叔叔,每天都忙碌到11、12點,但是他説了一句“路上車少,車不堵了但是心堵。現在,路上車多了,車很堵但是心不堵了”。是呀,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尤其是他們這些醫護人員、志願者,我們由衷地感謝他們,是他們面對疫情沒有逃避而是自願到湖北武漢支援,幫助那些人戰勝病魔。

疫情期間,有一位叫孫志芳的阿姨,他的父親叫孫雲倫,每天晚上吃完飯,他都在廚房看着他的女兒,因為孫阿姨家的樓和她父親家相對而立,雖然只隔100多米,但是在他們眼裏這100多米就猶如隔着一條銀河,雖然能看到但是摸不到。現在好了,白衣天使通過他們的努力改變了糟糕的情況,一切都在慢慢恢復正常。

長大了,我也要做向他們一樣的人,成為國家的棟樑,保護我們的祖國為國爭光。

標籤: 第一課 有感 開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hk/flxy/jiaoyu/jgpo5e.html